“每到春天,红得如火的木棉花,粉得如霞的芍药花,白得如玉的月季花竞相开放。它们有的花蕾满枝,有的含苞初绽,有的昂首怒放。”我相信每一个都很喜欢花,很多人赏花的同时,迷上了种植花卉。花卉种植的学问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怎么样才能把花卉种植好呢?以下是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浙江园艺栽培介质现状及发展趋势”,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浙江省作为一个园艺产业发达的地区,无土栽培水平在全国亦处于领先地位,花卉苗木生产采用介质或半介质栽培的已经占到相当大的比例,相应地带动园艺资材类产品特别是园艺介质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介质生产走向专业化、标准化、系列化

据调查,去年浙江地区的园艺介质产量突破了10万立方米,生产主要集中在杭州锦大绿产业、森禾种业介质中心、浙江国美园艺有限公司以及浙江亚林所等几家单位。锦大绿以泥炭、蛭石和改土介质为主,森禾以发酵木屑规模化生产和混合型配方专用介质为特色,国美园艺有限公司则全部开发松鳞、核鳞、木鳞等有机生态型介质。相对有特色的产品定位,使生产厂家逐步培育了自己的专长,变得越来越专业。

专业化生产可以使生产者获得市场的认可,而标准化生产则是生产者提升产品质量层次、控制产品成本的重要手段,浙江的介质生产厂家这方面的意识普遍较高。森禾早在2003年就建立了占地100余亩的介质生产加工厂,拥有全自动高档配料生产设备;锦大绿已建有3个中型介质加工厂,既有标准化的生产设备,也有专业的发酵流水线;国美园艺除了建有松鳞、核鳞介质加工厂外,目前正在筹建一座大型的介质加工厂,目标是两年内建成国际一流的年产5万立方米的标准化混装介质加工流水线。由于目前国家尚无统一的介质生产国家标准,介质生产厂家都按照企业标准进行质量控制,自行规范生产管理。

浙江省介质生产还呈现出系列化的趋势,即产品的深度加工。如浙江国美的松鳞产品,形成了丰富的系列,有普通型、粗犷型、精细型以及打磨型等,松鳞洋兰专用介质也分为大中小三种型号。

有机生态介质成为开发焦点

工农业有机废弃物的使用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但长期以来在概念上是以肥料的方式加以利用。真正作为介质使用是在改革开放后,国外园林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特别是在高尔夫球场为主的草坪、生态修复、园林建设中的需求带动起来的。作为工农业发达的浙江地区,有机废弃物利用的资源丰富,开发利用也走在全国的前列。从2000年开始,国美园艺率先在国内尝试推广松树皮介质,并以“松鳞”字样申请了介质类商标注册,逐步带动了有机生态型介质的开发和应用。目前,包括森禾公司、锦大绿产业在内的众多园艺介质生产单位都陆续开始生产有机生态型介质。国美园艺在原有松树皮介质的基础上继续开发出了利用山核桃蒲壳为原料的核鳞介质和利用木材加工下脚料为原料的木鳞产品,2005年已达到年产1万多方的生产能力,并计划扩大生产规模,预计生产量在今年将成倍增长。

改土介质商品化生产得到重视

土壤改良材料作为介于介质和肥料两类产品之间的过渡产品,一直以来其开发和应用都备受冷落。近年来,随着中国与日本园艺从业者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日本园艺业在改土介质上所作的大量工作和所取得的成绩,使国内的介质生产者和园艺种植者都同时受到了启发。在这方面,成功借鉴日本的经验,行动较早的浙江省内企业是锦大绿,目前他们生产的产品种类已经比较丰富,有粘性土壤改良材料、盐碱土壤改良材料、酸性土壤改良材料等。近期,国美园艺即将推出的高活力有机改土材料、制革脱毒污泥、石灰质改土材料和膨润土等新品改土介质,也将在浙江虹越花卉有限公司4月中旬的品种展示会上首次亮相。

模制介质研发初见端倪

模制介质是把介质模制成固定形状,在上面预留栽培穴,种子或幼苗直接种在穴内,省去了栽培容器,便于消毒,常用的有压缩泥炭块、农用岩棉等。浙江地区尚未见泥炭块、农用岩棉在园艺中上规模地生产和应用。不过,模制介质的自行生产和开发在部分介质生产厂和园艺种植场已初见端倪。森禾公司开发了一类网袋产品在市场上推广,类似于模制介质。网袋可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采用专门生产流水线,生产的产品包括网袋扦插介质和网袋种植介质。扦插网袋主要成分是泥炭、珍珠岩和蛭石,它比一般穴盘扦插的介质通气、排气效果更好,发根比通常的穴盘扦插提早了2至3天,根系更加健壮,使用方便。种植网袋主要成份为泥炭、珍珠岩、有机肥、砻糠灰、木屑,适用于造林苗木培育和蔬菜、花卉大苗种植,特别是芽苗移植。另外,宁波鄞州林果站也利用专门的生产流水线生产网袋介质,网袋材料是无纺布。

混合配方介质生产和应用渐成气候

近年来介质生产厂逐步专业化,加上进口的混合配方介质在国内的成功推广应用,种植者开始表现出对混合配方介质前所未有的需求。因此,新近发展起来的浙江省内栽培介质工厂,也开始重视混合介质的生产。据调查,2005年,浙江省内自主生产的介质种类除了保持原有种类如泥炭、蛭石、珍珠岩、木屑、陶粒、松鳞、核鳞等单一介质外,混合型配方专用介质生产量大幅度增加。如森禾介质中心2005年全年生产各类介质约6万立方米,其中60%左右为混合型栽培介质,即采用进口泥炭或国产泥炭与珍珠岩、蛭石、松鳞、木屑、砻糠灰、椰康等介质中的三种或四种混合,配成各类植物专用介质,包括仙客来栽培介质、蔬菜育苗专用介质、扦插育苗专用介质和苗木栽培介质等。国美园艺也开始尝试利用松鳞、核鳞为主要材料进行洋兰等高档盆花的专用介质的开发,而亚林所年产2000方左右的介质,也是定位在山茶专用混合配方介质。进口介质方面,除斯里兰卡的椰糠是以原料形式为主进入浙江市场外,其他厂商大多是以混合专用介质形式进入,主要用于种苗和花卉生产。随着省内介质生产厂家自配介质能力加强,同时由于进口介质价格昂贵及我国花卉栽培技术的提高,介质原料形式的进口将逐步取代混合配方专用介
质的进口。

家庭园艺的发展带动小包装介质的销售

随着家庭园艺的发展,小包装介质的市场需求逐步形成,介质销售的模式也逐步从专业推销向公共销售渠道(如超市)过渡。锦大绿是浙江地区首家进行家庭园艺小包装介质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一直是以介质原材料出口为主业。从2000年起,该公司打出″锦大绿产业″的品牌,各种栽培介质从蛭石到花卉种苗生产介质、土壤改良剂等,一齐进入国内市场,同期,家庭小包装的园艺介质3.5升装的蛭石、珍珠岩、泥炭、兰石、陶粒、底石等通过超市和花鸟市场,面向家庭园艺种植者。现在浙江虹越花卉有限公司在开展家庭园艺产品批发兼零售业务中,也重点推出了园艺介质的家庭小包装,包括赤玉土、鹿沼土、松鳞、核鳞、泥炭等介质等,消费者主要通过网上在线支付、邮购的方式购买。

进口泥炭销售竞争愈演愈烈

国产泥炭和进口泥炭质量上的较大差异,使得泥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继续是进口量需求最大的介质。目前在浙江销售的泥炭品牌有克拉斯曼、凯基拉、品氏托普、发发得、阳光、伯爵泥炭等。由于品牌众多,相互间竞争激烈。
进口介质因辅材价格贵、劳动力成本高和运输费用大造成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而国内花卉市场的成熟度尚较低,对高品质产品的认可度不高等诸多因素,导致对进口介质的应用仍然没有大的突破。据有关人士分析,介质品种不能根据栽培品种及栽培技术条件的差异进行及时调整,也是进口介质推广不开的一个重要技术障碍。如以泥炭为主要成分的介质产品,2005年全国进口量仍然稳定在2004年的3万立方米左右的水平,浙江地区整体情况与上年相比也相差无几,但从发发得泥炭单个品牌的销售量来看,除了育苗泥炭仍占有一定优势,略有上升外,进口介质的总体销售比2004年还略有下降。

新型特产栽培介质成为进口介质的新宠

随着介质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在原有介质种类不能更好地拓展销售渠道和赢得更进一步的市场额度的情况下,不少企业开始瞄准国外的特种新型栽培介质,希望借此大做文章。如在第二届中国国际园艺资材展览会上,国美园艺从日本进口的尤其适合兰花栽培的赤玉土、鹿沼土等产品,受到兰花生产者的欢迎。一位参观展会的兰花种植者,一下子就订购了500包。可见,适时引进新型的特种栽培介质成为行业有效的竞争手段。

园艺介质出口大有作为

2005年,浙江省内自产介质的消化仍然以自用和内销为主,主要集中在华东一带。森禾自产介质6万立方米左右,大部分自用,少部分销往省内市场、江苏和安徽等。国美园艺2005年第一次尝试介质出口,就完成出口松鳞3个集装箱,核鳞5个集装箱,珍珠岩7个集装箱的业绩,实现销售额6万多美元,计划今年出口松鳞、核鳞30个集装箱,珍珠岩50个集装箱,同时将尝试其他介质产品的出口。锦大绿近几年来一直从事介质的出口业务,2005年介质2/3主要销往华东市场,1/3用于出口,出口额突破了100万元。园艺产品的出口是随着园艺产业水平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但是作为活的植物体要成功实现出口,存在诸多的制约和风险因素,而介质作为一种相对单纯的产品,在出口操作上有绝对的优势。可见,利用浙江地区对外贸易交流的优势,园艺介质出口创汇大有作为。

xZh52.CoM展读推荐

今后无土栽培的发展趋势如何?


今后无土栽培的发展趋势如何?无土栽培技术发展到现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从最初的试验研究到现在的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在技术上已趋成熟和完善。从近十多年来无土栽培的发展情况来看,今后的发展趋势是朝着二个方面来进行的:一是朝着规模化、集约化、自动化的方向,二是朝着小型化、家用化方向。由于无土栽培作物生产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由于温室的设计、材料及生产工艺的改进、现代化控制仪器仪表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在无土栽培生产中的应用,使得无土栽培的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而产量则不断地提高,种植者的经济效益更高,反过来投入到无土栽培的资金也日益增加,促使无土栽培生产向着规模化、自动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形成规模效益。另一方面,无土栽培技术可以看作为一种普及的科学技术,在家庭、中小学校中的使用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住房条件的改善,人们收入的增加,在家居的阳台、天台利用无土栽培技术这种既干净卫生,又方便实用的技术来种植花草,陶冶性情,已在许多居民中进行。由于无土栽培种植作物的直观性、科学性、在中小学校中作为生物学的教具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很有帮助的。因此,可以说无土栽培技术今后的发展前景是很好的。

无土栽培技术的发展趋势


无土栽培的技术基础 营养液的成分、浓度、配制和调节,是无土栽培的重要技术基础。与常规有土栽培相比,无土栽培是一种更为先进的作物栽培方式,它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如今,很多城里人喜欢在阳台上种些花花草草,为的是让家中又那么一份花香和绿意,而这阳台小菜园,不仅能让远离乡村的城市居民感受到一点自种自收。田园生活的乐趣,而且还省去了到市场 上讨价还价,来回奔波的买菜之苦,一年四季每一天可吃到自己亲手种出来的各类蔬菜或水果,那感觉真是棒极了。无土栽培的叶菜类生长周期短,生长期内只使用专用的营养液,无需农药化肥,生产出来的蔬菜都是放心的无公害蔬菜,吃起来更放心,所蕴含的营养成分也更高。如今人们的保健意识日益增强,绿 的食品越来越得到认可,阳台菜园显而易见非常容易为人们所接受。无土栽培是指不用土壤而用营养液和其他设备栽培植物的方法。溶液培养(简称水培),是最早得到应用的一种无土栽培。早在19世纪60年代,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就进行了溶液培养试验。这一技术在植物营养研究,尤其在矿质元素的生理功能和化学肥料应用的研究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溶液培养可以有效地控制提供给植物的矿质元素的种类和数量,至今仍然是植物生理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20世纪30年代末,美国科学家杰瑞克将这一技术应用到农作物生产中并且获得了成功,从而为无土栽培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无土栽培的优点主要是:缩短植物的生长发育周期,克服土地上连续栽种对植物造成的不利影响,充分利用水分和养分,产品产量高、品质好、污染少等,所以,无土栽培在农业生产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无土栽培的类型 无土栽培的类型多达数十种。按基质种类可以分为固体基质型和液体基质型。前者包括砂基培养、砾基培养、浅层石培养、岩棉培养、珍珠岩培养、木屑培养、泡沫塑料培养等。按供液供气方式可以分为滴灌式、喷雾式、通气式、循环供液式、浅层供液式等。不同类型的无土栽培各具特点,人们在应用时可以根据需要和可能进行选择。无土栽培的技术基础 营养液的成分、浓度、配制和调节,是无土栽培的重要技术基础。与常规有土栽培相比,无土栽培是一种更为先进的作物栽培方式,它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效防止土壤连作障碍和土传病害。在蔬菜的田间种植管理中,土地合理轮作、避免连年重茬是防止病害严重发生和蔓延流行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近年来我国的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蔬菜生产逐渐专业化和规模化,特别是保护地设施栽培面积的逐年扩大,使土地的合理轮作制度难以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土地重茬带来的土壤病害日益严重,虽然也可以采用土壤消毒的办法来解决,但是土壤消毒不仅成本高、费工、费药,而且效果也不十分理想。如果采用无土栽培方式,由于它的栽培环境完全与土壤隔离,所以可以有效防止土传病害的发生。只要对种子、培养基、器械、营养液等进行认真的消毒,管理得当,一般不易感染病害,可以实行高度连作,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正是因为无土栽培方式在防止土传病害发生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因而在蔬菜的无公害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2、提高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利用无土栽培技术可以人为调控作物所需要的温度、光照、水分、营养元素等环境条件,因而比常规生产出的蔬菜产量高,品质好,产品洁净卫生,经济效益好。由于无土栽培不使用有机肥料,可以避免土壤中有机肥料的寄生虫对产品的污染,病害也很少发生。因此,也很少施用农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药在蔬菜产品中的残留问题。3、节水、节肥、省工。在栽培过程中,可以省去育苗配土、土壤耕作、浇水、中耕除草、病虫防治等管理环节,可以节省大量劳动力。在具有一定规模的无土栽培场所,还可以实行机械化作业和自动化管理。无土栽培中的营养液可根据不同作物在各个生育时期对营养的需要进行配制及调整,养分可以不经过土壤直接供作物吸收,未被吸收的部分可以回收后再利用,同时减少了因土壤蒸发和流失所造成的水分浪费。因此,可以做到节水、节肥。4、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无土栽培的地点不受土质、水利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在沙漠、土地贫瘠、干旱等条件恶劣的地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作物栽培方式。

高端苗木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浅析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园林绿化苗木的品种、规格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园林绿化行业出现了“高端苗木”这个新词。但目前很少人对高端苗木的特点、发展趋势等进行过分析和研究,以下为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谈些粗浅的看法。

高端苗木一般指珍贵、大规格、造型优美或独特的高档园林绿化苗木,主要用于别墅、高档小区、大型旅游景区、重要市政绿化。目前,高端苗木的品种主要有:罗汉松、日本黑松、白皮松、海枣、红豆杉、檀香、狐尾椰、鸡爪槭、土沉香、红枫、香樟等。

有何特点

高端苗木和一般园林绿化苗木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高端苗木比较珍贵,培育困难、成本高,市场上比较稀缺,有时难以找到,甚至找不到。

高端苗木一般是大规格苗木,苗木生长需要较长周期,有些甚至是上一代或前几代人留下来的遗产。随着市场用量不断增加,大规格苗木的资源日益稀缺,而现在城区、小区、景区等绿化建设,又需要很多大规格苗木,市场已呈供不应求的态势。

高端苗木是造型优美或独特的苗木,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深刻寓意。其培育要因树制宜进行整型,技术含量高,培育周期长,从选苗到造型成功,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特种造型树的资源比较稀缺。

今后走势

随着我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园林苗圃产业迅速膨胀。据统计,近两年苗木生产总面积翻了一番还多,产量增加了近2/3。但高端苗木并没有相应增长,有些大规格珍贵苗木反而比以前少了。高端苗木的发展将呈如下态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我国举办国际大型会展的增加,人们对高端苗木的需求量会增加、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高端苗木短期难以“复制”(再生产),因此将呈僧多粥少状况,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价格会有较大幅度的上涨。

高端苗木数量稀缺、价格昂贵、容易被人操控。或许到时候,会出现谁拥有高端苗木谁就是赢家的局面。

为了逐利,会有人到深山老林或偏僻村庄等地方,进行掠夺性的采购或倒卖高端苗木。

毫无疑问,市场行为将促使高端苗木生产逐步走上“快车道”,以满足人们的需求。目前,一些大型苗圃基地和园林绿化公司已意识到这些问题,开始重视高端苗木的培育,建立专业基地,生产和贮备高端苗木,在江苏、上海等地还出现了专为高端苗木服务的市场。

如何发展

种苗生产是园林绿化的首要工作环节,高端苗木是精品园林、高档园林的基础。培育高端苗木是苗木业发展的方向。以前,人们对高端苗木生产不够重视,造成目前其生产滞后于市场需求。为促进高端苗木发展,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政府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高端苗木生产,开展市场调研,并制定相应的规划和指导意见。

有关企业和苗木商要增加投入,宜早建立高端苗木基地,生产和贮备高端苗木。

增加科技投入,开发各种实用的高端苗木生产技术。

规范高端苗木市场,反对进行掠夺性地采购或倒卖高端苗木。

中国园林艺术现状及发展方向【上】


一、社会经济对园林的影响---园林是人们生活环境的一部分。园林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思想观念的演进。在世纪之交,探讨园林发展的趋势,首先要对二十一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对园林有重大影响的方面作一些分析:
(一)全球注重保护环境与生态
经过工业化、城市化急速的发展,人们猛回首,惊觉我们的环境已经变得如此的恶劣。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英国伦敦的光化合烟雾事件,日本的汞中毒,促使人们开始注重环境保护。然而热带雨林继续在消失,臭氧层空洞仍旧不断扩大,濒危生物物种逐年增多,城市化使人们离自然越来越远,自然和文化遗产遭到破坏。人类终于觉悟到我们的地球只有一个,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我们的生活,如果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被毁坏了,经济再发达又有什么意义呢?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各国政府共同签署了《环境与发展宣言》,我国政府也作了承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保护环境、保护资源,使我们的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世界正从自然经济的农业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城市社会向生态社会的可持续社会过渡。园林作为一个人工的生态系统,不仅要求继续发挥其传统的美化环境和提供休憩场所的作用,还要求在改善生态环境,减低自然灾害,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全球经济一体化
信息和交通技术的发展,资本的流动,跨国公司的成立使生产不局限于一地,可以远距离运输原材料,选择劳动力低廉和靠近市场的地方进行生产,形成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我国实行开放改革,并且即将加入WTO,也把我国的经济融入了全球一体化的行列。园林不仅是一个消费的大市场,也是一个有很大发展前途的大产业,面临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国的园林在这关键时刻,怎样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展园林大产业,占领园林大市场,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在生产、设计、科研、技术、经营、管理、政策等各方面和国际接轨,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三)全球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以生物科学、生命科学和微电子学为先导的高科技产业迅速崛起,在许多产品和服务所创造的价值中,知识的含量越来越大,甚至超过原材料和能源消耗。一个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生产、分配和应用基础上的经济时代,即知识经济时代已悄悄到来。我们正面临科学技术重大突破的前夕,这是一个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后的知识革命。这场革命将会直接影响到人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例如工作与生活的快节奏,弹性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分散,信息快速传播,知识更新迅速等。园林,特别是我国的园林,必须急起直追,用科技带动行业的发展,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一个新的变化,适应新的时代需求,才能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被时代发展所淘汰。
(四)呼唤发展民族文化特色
由于信息传播和网络化的发展,造成了文化的国际化、趋同化的倾向加剧。城市和建筑的标准化和商品化,使建筑和城市特色逐步消失,城市面貌千篇一律,文脉难以继承,这是一种文化的失落。很多有识之士纷纷呼吁:文化是衡量经济和技术进步的真正尺度,只有文化的发展,才能进一步带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科技和经济国际化的时代,更加要求文化的民族化、地方化和多样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全球的。园林由于更贴近人的生活,承载着大量历史文化的积淀,反映当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建造园林所用材料,如植物、山石等更具有地方特色,因而更有利于产生具有民族化、地方化的效果。中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特点,在发展过程中又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地方流派和民族风格,对东亚国家和欧洲的园林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这些传统特色要很好地继承和发扬。随着时代的前进,创作具有时代精神,符合现代人生活需要,又具有民族的、地方的文化特色的园林,是时代对园林工作者的呼唤。
(五)城市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又会促进经济的发展。据联合国1995年统计;全世界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 48.1%,我国1998年城镇人口约占30%,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城镇人口可达60%。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将会使小城市增多,大城市扩大。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一些政治、经济、金融、贸易、信息、科技、文化集中和交流量大的城市,形成了国际化的大都市。北京将建成国际化大都市之一。城市是人口大量聚居的地方,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对市民的身心健康影响至深。在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之中,园林绿化对城市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改善作用。除了健全生态的功能之外,园林的其他功能如:美化环境、游想健身、文化科普、避震抗灾、促进经济等,在城市中都能得到全面的发挥。因此,园林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也日益受到政府和市民的重视。
(六)进入老龄化社会
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1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9.7%;预计到2001年将达13亿,占总人口的10%;到2020年,这个比率将达到16%,进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目前我国已有1/4的省市率先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等经济较发达地区。老龄化社会将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退休制度、劳保制度、社会福利政策、医疗保健及保险业,以及居住环境等。老龄化社会对园林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从公园、绿地的分布、服务半径,到园内的布局、设施,都要求能适合老年人散步、健身、娱乐、休闲和交往的需要,以创造一个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环境。
(七)工作时间缩短,闲暇时间增多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使工作时间缩短,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多。紧张快节奏的工作,人们迫切需要很好地利用闲暇时间去放松一下身心,消除疲劳。对于闲暇时间怎样利用是一个文化和精神文明的问题,是学习、文化、艺术、体育等健康积极的活动,还是无所事事、酗酒、搓麻乃至黄、睹、毒。国外有些学者甚至认为,从一个国家的人民如何利用闲暇时间,可以看出这个国家人民的素质。游想是闲暇时间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游线是人类恢复精神和体力的生理需要,是社会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也是城市的一项主要职能,不是可有可无的事。1933年国际建筑师《雅典宣言》提出:居住、工作、游憩、交通是城市的四项基本活动。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政府有责任为市民提供足够数量和良好质量的游效场所,特别是户外游憩场所,如公园、绿地、游憩广场、体育场地等。从近年节假日七天长假期掀起的旅游热、假日经济等情况可以看出,城市居民在经济提高了以后,对大自然的热切渴求。这就要求园林工作者跳出小园林的围墙,扩展到风景名胜区的领域,去满足人对绿色、对自然环境的迫切需求。

介质使用的世界趋势


在荷兰和以色列等国由于土壤贫瘠不适合栽培花卉,所以商业生产切花时以栽培床架和人工或无土介质(有时为水耕生产)栽培已经行之有年。

床架或其它具隔离效果的栽培床生产切花有许多优点,尤其是在肥料控制(因为能精准地提供植物所需)和病虫害防治(有限的介质比土壤更容易消毒)上,这些优点能提升切花品质和产量,然而过去,许多栽培者都认为这是很昂贵且须要高技术的。典型的介质如岩棉和泥炭苔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有,因此需要进口,使得这些介质成本较高;而搭配无土介质生产的设施(如栽培床架和混凝土地板)建设也可能所费不多。这些因素加上在发展中国家能用低廉的价格取得肥沃土壤,所以无土栽培在过去并不普遍。

许多年来,栽培者不愿意花钱在土壤消毒上,因此当土壤病害造成经济损失时,他们将栽种另一种不会感病的作物,例如受到康乃馨萎凋病感染的土壤就改种不会感病的玫瑰。

然而近年来这种情况已经有所改变,许多国家的花卉产业皆在具有便捷的国际机场之大城市周边发展,因为都市发展需要更多的土地,所以局限了农田扩张,这意味着消极寻找未感病土地栽种已经不再是一个经济的选择,此外,在高度竞争的国际花卉产业中,农地面积已不是决定成败的主因。

若要以总被病虫害感染而造成重大损失的土壤栽种,要如何有效率地生产?土壤熏蒸或消毒并不是一直适用,因为不久后一些广效性的熏蒸剂将被禁用(例如溴化甲烷因为会破坏臭氧层而逐渐被淘汰),一部份药剂则由于环境或健康考虑而限制使用,其它则是无法提供有效或广效性的控制。另一方面,使用蒸气消毒含病菌量高的土壤则太过昂贵。

因此栽培业者被迫去寻找一个解决的办法,不久后便开始用当地可取得的介质作尝试,例如稻壳、椰壳纤维、砂和树皮堆肥等,以期能够适应生产系统并经济地生产。在以花卉为重要产业的拉丁美洲国家(例如巴西、厄瓜多和哥伦比亚)以及非洲(肯亚和乌干达)的玫瑰栽培业者,已经普遍采用此生产系统。

虽然建立一套无土生产系统很昂贵,平均成本比传统土耕高出10~40%,但栽培者可增加种植密度、供应植物适当的养分、较佳的病虫害控制,提升产量(20~25%)和品质,藉以弥补建立无土生产系统的花费,当然栽培业者必须谨慎地监控植物养分、灌溉和病虫害,其中养液的循环利用是一种保护环境的技术,由于不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同时也能节省水和肥料,许多国家已经立法要求使用这样的封闭系统。

尽管玫瑰、康乃馨和非洲菊是最普遍以介质种植的作物,但所有花种应都能成功的以这种方式栽培,然而对于菊花这类短期作物而言,种植新一期的作物皆须使用新的介质,其花费会增加许多。但这也是依经济因素而定,就像土壤消毒是否必要一样。

世界上介质使用的现况

● 据估计,在哥伦比亚所生产的康乃馨(约500公顷)中,大约有40%是采用介质(主要是稻壳)栽培。

● 在巴西投入玫瑰生产的新栽培者中有非常高的比例使用介质栽培。

● 在荷兰约有600公顷(400个农场)使用介质(岩棉等)来栽培玫瑰。

● 以色列玫瑰100%是采用无土栽培生产。主要使用的介质是当地容易取得的材料,如凝灰岩(tuff)或浮石(pumice),而椰壳纤维也逐渐普及。鉴于玫瑰的成功经验,其它作物如非洲菊、百合和康乃馨也开始采用介质栽培。

● 澳大利亚的生产者正逐渐改用介质,并发现能够提升产量(最高达30%)和品质(玫瑰的茎长几乎能加倍)。在2003年,维多利亚省利用介质生产的花卉作物包括郁金香(70%)、百合(10%,主要是箱植)、非洲菊(25%)和玫瑰(25%)。

园艺发展历史


我国现代园艺事业,主要兴起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园艺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蔬菜、果树的总面积和总产量的增长,在我国农业和世界农业中,都具极高的速度。到2000年底,中国果树总面积己达890公公顷,总产量达6500万吨; 中 国蔬菜总面积己达1400万公顷,总产量达4亿吨,均居世界首位。我国果品年人均量,1978 年是6.8公斤,2000年已达46公斤(世界65公斤);我国蔬菜年人均量,1978年是70公斤,20 00年己达270多公斤( 世界135公斤)。所以我们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现在我国农业总产值中,蔬菜己占第二位, 果树占第三位。我国的观赏植物生产,起步较晚,但发展也很快:据不完全统计,到2000年 底,全国观赏植物的栽培面积己超过12.6万公顷,年产鲜切花22亿支,花卉的消费需求以 年增20%的速度上升。1999年我国昆明成功地举办了世界园艺博览会,充分展现了我国和世界园艺生产和科学研究的新成果,我国作为园艺大国的形象又一次展现在世人面前。总的来看,我国的园艺业和园艺科学距世界先进水平还差的很远,在一些地区园艺业还基本 上停留在小农的分散、落后的水平,没有规模、没有产业,生产和市场不够衔接;科研方面 ,过去文革所耽误的时间短期内还赶不上来。目前,我们的园艺产品是非常丰富,甚至 是许多果品、蔬菜供大于求,滞销现象比较普遍,其原因主要和这一段时期生产发展的速度 超 过了人民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有关,和一个时期园艺生产的发展主要是个体农民的积极性而 缺少科学的规划指导也有关。从发展上看,园艺产品的质量存在不少问题,单产很低 ,总的生产效益不高。这些问题有待于今后去解决。?二、园艺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园艺业是农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个大产业。越是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园艺业的这种 地位越显著。其主要原因是:(一)许多园艺产品是重要的食品、营养品?蔬菜和果品是人类重要的食物,人们从中取得蛋白质、脂肪、糖类等,特别是维生素、矿物 质,蔬菜和果品的含量更为丰富,是人的营养与健康不可缺的。与谷物、肉类食品比较,许 多蔬菜和果品是低能量食品,又能在人的胃液中起酸碱的调节作用,其营养与保健功能非 常重要。营养学家主张,人的食物中蔬菜、果品不应是副食,应当成为主食,而谷 物和肉类应成为副食。他们提倡的膳食结构是:年人均蔬菜120~180公斤,果品75~90公斤,谷物60公斤,肉类45~60公斤,每天食物的热量不要超过8.37~11.30千焦耳。中国目前城市和经济较发达的农村,人的食物中蔬菜已相当充足,但果品还差得很多。(二)园艺产品作为工业原料食品、酿酒、医药工业以及化工、轻工业,以园艺产品作原料者甚多,特别是发展很快的饮 料工业。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果品和蔬菜以加工形式的果酒、果汁、菜汁消费量很大, 而 且还在不断增加。从表0-2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情况。我国的果品和蔬菜饮料工业方兴未艾, 前 景令人鼓舞。园艺产品经过加工,不仅仅增加产值,销售和消费也较方便,大大减少了流通 过程中的损失,总的生产效益提高了。当然,在目前我国城乡人民总的消费水平还比较低的 时候,蔬菜和果品的加工量的增加还要有个过程。(三)园艺植物的绿化和生态效益园艺植物,特别是果树、观赏树木、花卉、草坪,覆盖和绿化土地的功效,改善生态的功效 ,是无可替代的。现代社会无论是城市还是乡镇,都已经把生态当作人最重要的生存 条件,当作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巴黎、莫斯科、华盛顿、渥太华、海牙、伯尔 尼等绿地面积均超过总面积的25%,而北京2000年只占?13.9%, 上海则更低。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园艺业还有许多的工作要做。(四)园艺文化的社会意义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结合点及综合表现。现在已广 泛流行的茶文化、竹文化、花文化、橘文化等等,就是这些园艺生产与文学艺术、科学、教育、社会学等结合的产物。园艺生产是形成园艺文化的温床,园艺文化的形成又促进园艺生 产以及更宽领域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即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中国园艺文化有着极 丰富多彩的历史遗产和新的创造形式。我们先人的诗歌、戏剧、绘画、小说、锦绣、建筑、 陶瓷等,有大量的名作传世,以园艺反映或寓示了当时的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园艺文化今后 会有更大的发展,园艺工作者应当积极参与,作出更大的贡献。?

草地退化现状及其恢复方略


一、草地退化现状与引发的后果

1.草地面积减少,退化速度加剧 据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1997至1998年间,我国90%以上的天然草地都处于不同程度的退化,并且每年以草地可利用面积2%的速度加速退化,这就意味着草地每年减少65万至70万公顷,其中重度和中度退化草地占退化草地面积50%以上。据统计,70年代草地退化面积仅占10%,80年代占30%,90年代中期已达到50%,退化速度之快令人震惊。

2.草地生产能力下降显著 青海草地产草量20世纪80年代与50年代相比单位面积产量下降30%至80%,导致可食鲜草每年减少约1200万吨,折合减少载畜量820万羊单位。甘肃天祝县,1997年与50年代相比,草地产量下降30.34%。新疆80%的草地出现退化,产草量下降30%至50%,其中37%属严重退化草地,产草量下降60%至80%以上,草地载畜量下降为1.49公顷饲养一只羊单位。由于草畜严重失衡,导致家畜个体生产性能低,遇灾而亡。据2000年中华信息网报导,全国2亿头牲畜因灾死亡。由于草地的退化,已严重影响草地畜牧业的生产水平。我国天然草地畜产品生产只相当于新西兰的1/82、美国的1/20、澳大利亚的1/10。

3.自然灾害频繁 由于草地退化引发的水土流失日益严重。资料表明,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已由建国初期的116x106公顷,扩展到现在的367x106公顷,年流失土壤50亿吨。陕西省年输沙量9.2亿吨,占全国年水土流失总量的1/5。内蒙古水土流失面积达2717万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22.97%。青海省水土流失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6%,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量达8814万吨,输入长江的达1232万吨。从1951年至1998年,西北发生沙尘暴共82次,平均每年1.7次。1998年4月,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发生的沙尘暴几乎影响到我国东部所有地区。仅2000年3月后1个多月的时间,我国西部和北方共发生7次大风扬尘和沙尘暴,波及到华东一带。

4.生物多样性惨遭破坏 近年在新疆受到威胁的野生动物种类占全部动物种类的22.3%,部分动植物已经灭绝。青海境内受威胁的物种约占总数的15%至20%,高于世界平均值。


二、草地退化动因

1.超载过牧 草畜平衡是维持草地健康的基础。目前我国天然草地平均超载20%至30%,荒漠和高寒地区季节牧场超载50%至120%,局部高达300%。有的地区情况更为严重,如新疆天然草地的理论载畜量为2400万只标准羊单位,仅1995年天然草地实际承载了4388.56万标准羊单位,平均超载60%至70%,局部地区达100%以上。内蒙古1947年每只标准羊占有4.1公顷的天然草地,1965年减少为0.97公顷,90年代初期约为1.1公顷。由于牲畜的超载过牧,草地牧草生长受到抑制,加之牲畜的践踏和草地建设投入匮乏,日久天长,导致草地退化。据统计,国家每公顷草地投入建设费用仅0.3至0.4元,而草地产出则是15至20元,比例严重失衡。

2.滥垦、滥挖、滥采 1949年以来,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在草原区兴起多次开垦浪潮,土地平整、土壤肥沃、草地植被生长好的土地被当作宜农荒地,不断开垦。60年代,全国新垦草地达667万公顷。1998年前后10年间,内蒙古东部33个旗县开垦草地达97.08万公顷。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由于盲目开垦、撂荒导致草地沙化占草地沙化总面积的25.4%。尽管《草原法》明确禁止草地的盲目开垦,但仍然没有杜绝,因为土地管理部门可以从中收取大量草地征用费,一些部门和公司以买卖、出租、开垦草地等欺诈的形式获取利润,一些地方认为这是一种吸引投资和联合开发的重要途径。

同时,大量的长期对野生药材如甘草、麻黄、知母、黄芪等的滥挖、滥采活动,严重破坏草地植被、土壤、地表结构,从而引起草地退化。资料显示,我国由于过度樵采引起草地沙化占草地沙化总面积的31.8%。鄂尔多斯高原由于滥挖甘草破坏草地每年达2.67万公顷,内蒙古因搂发菜草地被破坏13x106公顷,占草地面积的19.5%。

3.人口增长 人口的急剧膨胀引发大量资源的消耗,甚至出现资源的大肆掠夺式利用,人均占有资源数量大幅度减少,质量随之下降,资源匮乏。占世界7%的土地养育了占世界21%的人口,对于中国来说既是奇迹,又是沉重的压力。研究报道,在干旱、半干旱草原地区仅依靠自然界本身的物质生产,人口承载力为每公顷5至7人,而长城沿线已达每公顷72人。自1950年,草原牧区人口增加了1倍多,草地家畜增加了3倍,草原面积却不断减少,至20世纪90年代每头牲畜占有草地面积较50年代减少了60%至70%。

4.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是气候变暖引发的干旱化是促使草地退化的重要自然因素。据估计,1860年以来,全球地面平均温度升高0.4℃至0.8℃,1990年至2000年期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1.5℃至1.6℃,内蒙古地区1999年平均气温普遍较常年同期偏高3℃以上,降水明显减少,形成高温干燥的恶劣气候。


三、退化草地诊断与生物环境指示

1.草地是否退化:任继周院士依据土壤稳定性和流域功能、营养和能流分配、恢复机制3个指标。提出了“三阈”,即健康阈、警戒阈、不健康阈划分标准,建立了评价草地健康与功能和谐的尺度,并指出从健康阈向系统崩溃的发展就是草地退化的过程。找到从健康阈到警戒阈的分界线和从警戒阈到不健康阈的分界线这两个阈值,是研究草地是否退化的关键所在。

2.草地退化等级与生物环境指示:草地退化到什么程度?退化后有什么表现?这是我们突出关心的基本问题。世界各国草地学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退化草地等级标准以及生物环境条件在各个级别的表现。Sampson A.W.(1919)的土壤有机质诊断;HumphreyR.R.(1949)的可利用牧草产量占总产量的百分比诊断;Dyketerhuis E.J.(1949)以减少种、增加种和侵入种反映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以及它们盖度或地上部分生物量所占比重反映植物群落的结构变化,后由美国土壤保持协会制作草地退化分级图解。任继周(1961)以草地植物经济类群和特征植物、地表状况、水土流失现象、土壤有机质和酸度为指标的综合判断法。王德利(1996)在内蒙呼伦贝尔盟羊草草地不同放牧半径的研究;运用演替度即植被演替阶段背离顶级群落的程度来指示草地退化的程度。刘钟龄等(1998)对内蒙古典型草原退化序列的监测和测定,将植物群落生物产量下降率、优势植物衰减率、优质草种群产量下降率、可食植物产量下降率、退化演替指示植物增长率、株丛高度下降率、群落盖度下降率、轻质土壤侵蚀程度、中重质土壤容重硬度增高、可恢复年限10个指标作为退化程度的鉴定指标,并提出草地退化分级标准和体系。任继周院士(1998)根据放牧过程中草地植物的负荷对策的表现提出了草地退化的5个级别,即轻度退化、明显退化、严重退化、极度退化、彻底破坏,以及判断草地退化等级的标准和系统。这些退化草地的等级标准及其生物环境指示在退化草地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3.退化草地地理空间格局:昭和斯图等(1987)在内蒙古短花针茅草原以饮水点放牧半径为例进行放牧退化演替系列的研究表明,草地退化程度与饮水点的远近呈正相关关系,离饮水点越近草地利用强度越大,退化越严重。孟林等(1998)对新疆蒿类荒漠春秋场草地退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空间上呈现出一定的放牧梯度演替规律,即越靠近畜群点退化越严重,随着距离的增加,退化逐渐减轻,特征由篙类半灌木占优势向一年生草本和篙类半灌木混生直至一年生草本居多逐渐过渡。


四、退化草地恢复方略

退化草地恢复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草地学、农作物牧草栽培学、土壤学、生态学等实用技术,而且要求具有强大的科学理论作指导,如恢复生态学、草地资源学和草业生产系统理论,特别是恢复生态学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门新兴科学,它是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技术与方法,生态学过程与机理的科学。退化草地恢复的首要条件是排除施加给草地的超负荷利用压力,使之降低到草地生态系统恢复功能的阈限。这就是说草地退化具有可逆性,一般情况下当消除过度的利用压力后,退化草地都具有恢复的潜在功能,但有些恢复过程是非常漫长的。

1.完善衡量畜牧业生产指标。传统上讲,政府部门多以牲畜年末存栏头数来衡量畜牧业生产的发展,这不仅在政府制定的规划纲要、工作总结、统计报表中而且在考核乡镇干部工作绩效时均有一定程度的体现。多年的实践证明、仅以牲畜头数来衡量畜牧业的发展,虽然是一个容易理解和操作简单的考核指标,但往往造成片面追求牲畜头数,忽视牲畜个体生产性能和商品畜产品生产量,陷入草地退化和牲畜生产性能低下之间的恶性循环。据调查,某些地方制定短期或长期规划时,均要求在某年新增奶牛头数若干,绵羊存栏头数若干等等,造成牲畜头数连年翻番,从而加剧了草地的退化。简单的计算如下,一牧户饲养一头高产奶牛,年产奶量达8000公斤,而另一牧户饲养4头低产奶牛,每头每年生产奶2000公斤,才能抵得上前一户的奶产量,但两户消耗的饲草料、人力、物力等却非常悬殊。在种植业生产方面,衡量其生产能力往往有单产,而畜牧业生产方面,就没有将衡量牲畜个体生产性能的指标列入衡量体系。

2.封育禁牧是退化草地恢复最经济的技术方法。解除放牧压力,使草地自然恢复,作为一种低投入、经济的措施在退化草地恢复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内蒙古典型草原,冷蒿、针茅、羊草为主的退化草地,经过7年封育后,地上生物量由每公顷1100提高到1900公斤,羊草比例由9%增加到35.7%,冷蒿等为主的菊科比例由31%下降到9%。

3.农业改良措施人工促进恢复。利用农业措施进行人工促进恢复退化草地是较为普遍的,包括松土、轻耙、浅耕翻、补播等,均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如在羊草退化草地进行的松土试验结果显示,羊草地上生物量增加了49%,其他禾草比例由43%上升到57.2%,豆科比例由6.2%上升到12.3%,而菊科由41.14%下降到16.6%。在退化羊草草地上补播羊草能使其生产力在二三年内达到与自然恢复的羊草草原一样,是实现快速恢复的有力措施。

4.建植人工草料地,提高人工饲草料生产能力是退化草地恢复和重建的强有力支撑 超载过牧、草畜不平衡是引起草地退化的主要动因。矛盾的焦点是草少畜多且严重失衡。只有通过人工草料生产能力的扩大,增强家畜生产的物质基础,才有可能提高牲畜个体生产性能,加快牲畜周转,才能实现“退牧还草”,以修养生息,才能促进草原畜牧业从传统的粗放经营向集约、半集约化经营转变。特别是,任继周院土提出的系统耦合与荒漠——绿洲草地农业系统的理论与试验成果,在我国草地生态治理实践中具有先导性。中国科学院植物所在内蒙古浑善达克试验示范研究,提出“1/10递减治理模式”,即种1亩人工草地,可使10亩天然草地得以合理利用,从而使100亩沙化退化草地得以恢复重建;许鹏教授在新疆荒漠草地生态优化调控原则和总体模式研究中提出的“三带三季一改模式”与“生态置换”理念都具有创新性和指导性。这些理论和技术对于解决草地修复具有相当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5.退化草地恢复与重建的法律政策保障:1985年颁布实施的《草原法》,在近20年来对草地建设和经营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草地资源管理建设方面出现了许多新情况,现行《草原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畜牧业生产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新需要,修订和完善《草原法》已经非常迫切。应继续推行“草畜双承包责任制”,加强草原监理队伍建设和监理的力度和效率。


花卉生产发展新趋势


1、易拉罐花卉 将传统的泥土代之以经过特殊配方的无菌培养介质及花卉生长所需的援释性肥料。并将其按比例装入易拉罐,植入花种后进行真空密封。目前已在北京上市,十分畅销。街上印着可爱的花形图案,并标明各种花卉的象征意义和浪漫的赠言。买回家后,拉开上面的盖子和底部的排水孔,加水后7天左右就可发芽,只要经常浇水即可。

2、茶用花卉 在大中城市喝“鲜花茶’已渐成时尚。只要适时采摘多花,进行干燥处理后即可饮用,市场价格极高,适用于泡饮的品种有红玫瑰、甘菊、贡菊、杜鹃、金莲花、金银花、辛荑花、紫罗兰、芙蓉花等等市场前景甚好。

3、食用花卉 食用花卉市场一直看好,我国并有大宗出口业务。主要用其提取食用色素、香料,用于食品糕点、饮料、化工等产品制作。主要品种有玫瑰、万寿菊等。

4、盆景花卉 将各种花卉、蔬菜、食用菌等按特殊栽培管理方法,培植成形态各异、色彩缤纷的盆景花卉,加观赏香茄、五彩辣椒、盆桃、盆景灵芝等都很好销。

5、吸毒花卉 主要用于新装修的房屋和办公室,用于吸收室内有害气体及缓解有害射线辐射,是一种新兴的保健花卉。

 6、多元花卉 目前,多季开花和同株多种花的多元花卉十分受青睐。这种花卉主要用嫁接等技术,使一年四季开花,而且同一株花会开出众多不同颜色、品种的花,色彩绚丽、芬芳无比,备受人们喜爱。

7、克隆花卉 已在武汉开发成功,采用克隆技术,将众花之长集中在同一株花卉上,开创出花卉新品种。

我国园艺产业发展呼唤“贮运保鲜业”加速发展


在长期的农产品短缺经济条件下,导致人们对产后贮藏加工的忽视。现在,已经到了应当把农产品贮运加工产业放到与产前大农业(农林牧渔产业)同等重要的位置或更重要的位置的时候了。产后农业是我国农业中景薄弱,也是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从世界发达国家农产品产值构成来看,农产品产值的70%以上是通过产后的贮运、保鲜、加工等环节来实现的。20世纪90年代初,产后产值与采收时自然产值的比例,美国为3.7:1,日本为2.2:1,我国仅为o.38:1。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果蔬产量的大幅度增长,大路货过剩和“贮不进,运不出”,导致损失浪费严重,“果贱、菜贱”伤农的局面十分严峻,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我国园艺产品量多质差、贮运保鲜与包装跟不上,出口园艺还十分薄弱。以水果出口为例:1999年全国出口水果71.6万吨,不足总产量的2%,与进口水果量(63.4万吨)几乎相当。如果加上非正常口岸进入以及进口出口的价位差因素,显然是“出不敷入”。我们应借助进入WTO之机,加速园艺产品保鲜产业化进程,促进水果、蔬菜、花卉加入国内与国际大流通,通过出口园艺,消化更多的剩余劳力,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

我国劳力资源丰富和自然环境的复杂性,为多样性的园艺产业发展提供了生产名、特、优、奇园艺精品的有利条件。中国有条件、也应该成为世界性的园艺大国和世界的“菜篮子”(包括菜、果、花卉、食用菌、山野菜等及其加工产品)。

我国园艺产品的价格明显低于国际市场,因此园艺产品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发达国家,特别是北美、欧洲及周边国家、独联体国家市场上园艺产品的高价位和某种短缺,必将刺激我国种植结构的调整、产品质量的提高和保鲜、加工产业及出口农业的发展。情况表明,随着出口园艺的真正实施,必将迎来保鲜产业发展的新时代。

相信《浙江园艺栽培介质现状及发展趋势》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鲜之花网”是您了解花卉,学习养花技巧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xzh52.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的未来发展趋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