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的花朵,片片精巧的瓣,似在莹雪中浸过,似用玉石雕刻,美得高雅,美得朴素,溢满了人间的纯洁。”但凡有生活情趣的人都喜欢花,花以她娇艳和品格让我们顿悟人生。花卉种植实际上学问很多,如何缩短掌握花卉技巧的时间呢?鲜之花网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白术根腐病、斑枯病怎麽彻底治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我们这里今年种了几十亩白术,中后期得了根腐病和斑枯病,打了无数次的药只稍有好转,还是死了不少。不知该怎么办?

姓名:贾孟祥 单位:臧村供销社 联系电话:13582829507 2008-09-07

专家解答
贾孟祥同志: 您好,大田发现根腐病中心病株时,应将病株拔除并集中烧毁,再用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浇灌病区,同时灌淋病株周围的健株,以控制病情蔓延。也可对初发地全面淋灌一次。 波尔多液对白术斑枯病效果不错,可按1:1:150配比防治。特别提醒农民朋友,波尔多液不能和酸性农药复配,单独使用的间隔期10~15天。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XzH52.cOm精选阅读

白术根腐病怎样治


请问白术根腐病怎样治?谢谢!

姓名:朱金超 单位: 联系电话:13838653886 2009-05-02

专家解答
朱金超同志: 您好,白术根腐病药剂防治:(1)土壤消毒。在移栽前用10%放线酮和细土拌匀放人穴内;(2)种苗处理,用25x10-6的农抗101、农抗102或402抗菌剂浸种苗10分钟,凉干后再移栽;(3)发病初期用25%多菌灵粉剂1:1000倍浇灌病蔸。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白术根腐病怎样治?


白术根腐病怎样治?

姓名:朱金超 单位: 联系电话:13838653886 2009-05-02

专家解答
朱金超同志: 您好,白术根腐病药剂防治:(1)土壤消毒。在移栽前用10%放线酮和细土拌匀放人穴内;(2)种苗处理,用25x10-6的农抗101、农抗102或402抗菌剂浸种苗10分钟,凉干后再移栽;(3)发病初期用25%多菌灵粉剂1:1000倍浇灌病蔸。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鹤望兰斑枯病的防治


是由枇杷茎点霉(属半知菌类真菌)引起。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寄主上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第2年春天条件适宜时,从分生孢子器中逸出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使病害不断扩展,植株生长衰弱和盆土偏碱易发病。该病为害叶片,开始在叶上生灰白色枯斑,边缘生褐紫色线圈,较灰斑病宽明显,其上生许多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

防治措施:⑴精心养护,使植株健壮。该花喜温暖潮湿,不耐寒,生长适温为18-24℃,夏季畏强光暴晒,冬季需阳光充足,要求疏松肥沃的土壤。生长开花期要充分浇水,15-20天追一次肥,花期应增施磷肥,盆栽的二年换一次盆。⑵叶片剪去后用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300倍液涂抹伤口或剪口。⑶发病初期喷洒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倍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10天喷洒1次,连用2-3次。(候和菊)

山茶根腐病


病因及症状:该病由多种病原菌真菌引起,其中最常见的有Phytophthora cinnamoni、Cylindrocladium crotalariae和Armillaria三种,主要侵染茶花的根系。受害植株根部腐烂变黑,叶片变黄,梢尖死亡,花芽掉落,植株逐渐凋萎死亡。

发病规律:病原菌以菌核在土壤或病株上越冬。翌年春天,当温湿度适宜时,菌核萌发菌线,在土壤中蔓延,侵害植株根部。气温越高,其发病率也越高。

防治方法:

①要及时挖除病株及其附近的带菌土,并用1%硫酸铜溶液对病株周围的土壤消毒,防止病菌扩散蔓延。

②保持土壤排水良好,严防栽培地积水。

③选择抗病能力强的茶花品种进行栽培。

睡莲斑腐病的防治


症状:病斑形状不定,叶片上初生水渍状小黑斑点,后扩展成圆形至多角形或不规则形。边缘黑色有黄色晕圈的病斑,中间灰黑色有轮纹,病部易破裂或脱落,致叶片和叶缘残缺不整,严重时叶片大部分乃至全部变黑褐腐烂,上生灰褐色霉层,即病菌子实体。

病原:Dichotomophthoropis nymphaearum (Rand.) M. B. Ellis

异名:Helicosprium nymphaearum Rand 称角卷霉或卷喙旋孢霉或睡莲拟叉梗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子实体生在叶面上,无子座;分生孢子梗直立圆筒形,淡色,单生或丛生,分枝少,具隔膜1-3个,顶端膨大,长出2-4叉的突起,大小13-53*3-6微米;分生孢子细长,多分隔,分隔处明显缢缩,上部弯曲或卷曲成"发条"状,可卷旋1-3圈,褐色至榄褐色,两端钝圆,具分隔10-20个,表面密生小刺,大小50-117*28-40微米。该菌在PDA培养基上,分生孢子梗生达150微米,产生黑褐色小菌核。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广东该病见于7-11月,8-9月受害重。病菌以菌丝或厚垣孢子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引起发病。

防治方法

1.生长季节收集病残物深埋可烧掉。

2.施足腐熟有机肥,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适时适量追肥,做到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氮肥与磷钾肥相结合。

3.及时拔除病株后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36%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50%苯菌灵湿性粉剂15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丁香黑斑病、丁香褐斑病及定型斑枯病


丁香黑斑病

症状 发病初期,叶片上有褪绿斑,逐渐扩展到圆形或近圆形病斑,直径3-10毫米,褐色或暗褐色,有轮纹但不明显。病斑后期变为灰褐色,密生黑色的霉点,这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病斑相互连接使叶片很大部分呈褐色枯死,并皱缩甚至发生碎裂。

病原物及发病特点 病原菌是链格孢属中的一种真菌。分生孢子梗散生或数根集生,褐色;分生孢子褐色。该病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落叶上越冬,随雨水滴溅传播。

丁香褐斑病

症状 丁香叶片上的病斑为多角形、不规则形或圆形至近圆形,褐色,直径5-10毫米。病斑后期中央组织变成灰褐色,病斑边缘深褐色。病斑下表皮着生暗灰色的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发病严重时病斑正面也有少量霉层。病斑相互连接成大斑块,呈灰褐色斑枯。

病原物和发病特点 病原菌是丁香属丁香尾孢菌,病原菌以孢子座或菌丝体在落叶上越冬,分生孢子由风雨传播。雨水多、露水重、种植密度大、通风不良易导致病害发生。

丁香斑枯病

症状 发病初期,叶片两面散生近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病斑。病斑边缘边缘色较深,中央组织色浅,灰褐色。发病后期,病斑中心部分生出少量黑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

病原物及发病特点 病原菌是丁香针孢菌,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落叶上越冬,分生孢子由风雨传播。

防治措施

减少侵染源。清除病残体;进行适度的修剪,剪掉有病枯梢。

发病时喷洒1%等量波尔多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0-15天喷一次,连喷3-4次效果较好。

花生青枯病和茎腐病的防治技术


一、花生青枯病
1、症状。花生青枯病多自开花前后开始发病,但以盛花下针期发病最重,结荚后病情有所缓和。其症状最大的特点是:病株地上部叶片急速凋萎,地下根部维管束变褐,纵部根茎部,潮湿时挤捏切口可渗出浑浊菌脓,若将根茎病段悬吊浸入清水中,可见从切口涌出烟雾状的浑浊液,此乃确诊本病的可靠依据。通常凋萎叶片的叶绿素尚未破坏,叶片虽欠光泽而仍呈绿色,故名青枯病。
2、发病规律。青枯病病原细菌主要在土壤中越冬,也可在病残体和土杂肥中越冬,病土、病肥为翌年病害主要初侵染源。病菌借土壤、雨水、灌溉水、农事活动等传播,从寄主根茎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病害的发生流行同天气、土壤、耕作制度、植株生育期和品种抗性等因素关系密切。高温多雨,特别是时晴时雨,或久旱骤雨、土壤温湿度变化剧烈时,最易诱发本病;植地土层浅薄,保水保肥力差的粗砂土或通透性差的黄粘土,皆有利发病;连作地较轮作地发病重;偏施过施氮肥易发病;蔓生型品种比直生型、珍珠豆型品种抗病;南方型品种比北方型品种抗病。植株开花前后至结荚期发病占全生育期发病率的70%以上。
3、防治措施
⑴合理轮作。最好实行水旱轮作,至少应与甘蔗、甘薯等进行旱地轮作。轮作年限视病情轻重而定。
⑵选用抗病品种。可因地制宜选用协抗青10号、11号、天府11号,豫花14号,远杂9102,粤油589、320,桂油28号,泉花3121,台山珍珠豆等品种。
⑶加强栽培管理。深翻晒土或引水浸田(时间越长越好);整治排灌系统,提高植地防涝抗旱能力,防止串灌,适当增施石灰,调节土壤酸性;及时拔除中心病株,注意田间卫生;配方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勿施带病残体的土杂肥。
⑷采取挑治方法喷淋药液封锁发病中心。对发病中心可试用20%喹菌酮1000倍液,或高锰酸钾600倍液或铜氨液600倍液连续喷淋病穴及相邻的健株2-3次或更多,对封锁发病中心、控制病害蔓延有一定作用。
二、花生茎腐病
花生茎腐病,全国各产区均有发生,尤以北方产区发生严重,常造成植株大片死亡。
1、症状。本病在花生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生。发病部位在植株近地面的茎基部和根颈处,患部初呈黄褐色至黑褐色湿腐状,后转干腐,病部表面密生针头般大的小黑粒,此即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严重时茎基部皮层脱落,全株枯死。
2、发病规律。病菌主要随病残体遗落土中或混入土杂肥中越冬,也可以粘附在种荚和种仁上越冬,借风雨或农事操作而传播,从寄主伤口或表皮直接侵入致病。本病的发生流行同天气、种子、栽培管理和品种抗性等因素有密切关系。温暖多雨,土壤湿度大,或大雨骤晴,土温变化剧烈;气候干旱,土表温度高,植株受灼伤,往往易诱发本病;收获期雨水多,种荚未充分晒干就入库,或入库后保管不善造成种荚发霉,种子生活力降低,种子带菌率增加,播种后易发病;连作地,土壤结构和肥力差的地块,或施用带病残体的土杂肥,发病较重;春花生较夏花生发病重,早播春花生较迟播的发病重。
3、防治措施。应采取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⑴重病区换种抗病品种,抓好种子选留和晒藏工作,实行与禾本科作物轮作1-2年。
⑵播前药剂拌种消毒。可选用40%三唑酮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45%三唑酮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密封24小时后播种(用种量为种子重量的0.3%)。
⑶加强栽培管理。收获时彻底清洁田园,收集病残物烧毁;勿用病藤堆沤肥,勿施用带病残体的土杂肥;因地制宜适当调节播种期;整治排灌系统,提高植地防涝抗旱能力;配方施肥,增施磷钾肥;精细整地,注意播种深度和覆土,促种子早萌发出土。
⑷抓好喷药预防控病。齐苗后、开花前和盛花下针期分别喷淋药剂1次,着重喷淋茎基部。药剂除选用上述拌种用药的1000-1500倍液外,还可选用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1)1000-1500倍液,或30%氧氯化铜加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1)1000倍液,或65%多克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淋防治。

薄荷斑枯病的防治措施【荐】


“我们老家家门口有两棵美丽的树,我非常喜欢它们,一棵是柳树,另一棵是桃树。它们都有自己的本领。我觉得树是一种给人快乐的植物。”生活中,各色各样的人都很喜欢花,种花赏花让我们身心灵都得到放松。种植花草的人都有一段学习和摸索的过程,如何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呢?下面是由花卉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薄荷斑枯病的防治措施【荐】”,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薄荷斑枯病的防治措施

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叶面生有圆形至不规则形暗绿色病斑,大小2-3mm,后变褐色,中部退为灰色,周围具褪色边缘,病斑上生有黑色小粒,发病重病斑周围叶组织变黄局部枯死。

防治方法:

1、轮作;

2、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源;

3、加强管理,合理排灌;

4、化学防治:可用30%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或30%氧氯化铜悬浮剂800倍或7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800-900倍液,每7-10天一次,连续2-3次,收获前3天停止用药。

(1)实行轮作。

(2)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以减少菌源。

(3)加强田间管理,雨后及时疏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可减少发病。

(4)发病初期开始喷洒30%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或30%氧氯化铜悬浮剂800倍液、1:1:160倍式波尔多液、7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800-9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鹤望兰根腐病的防治


是由一种称藤仓赤霉菌(属子囊菌门真菌)所致。其无性态为串珠镰孢,属半知菌类真菌。病菌以菌丝体、厚垣孢子或菌核在土壤中及病残体上越冬。其后垣孢子可以在土壤中存活5-6年或长达10年,成为主要侵染源。病菌从根部伤口侵入,在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蔓延,进行再侵染。低温高湿利于发病。该病也可由种子传带。此外,由于鹤望兰具有粗大的肉质根,如果土壤的通透性差就会引起烂根,冬季气温低于5℃易转化成根腐病。病初地上部梢生长缓慢,根和茎的蘖芽变成褐黑色腐烂,一段时间后,植株枯萎。叶片变成稻草色。剖开根后可见维管束中有褐变或出现褐色条纹斑状病变。

防治措施:⑴苗期发病要及时松土提高地温,增加土壤通透性。⑵病初喷洒或喷灌50%立枯净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也可把上述药剂配成药土,撒在茎基部。⑶精心养护。冬季地温应高于5℃,养护温度应控制在20-30℃。(候和菊)

龙胆草斑枯病的防治办法


龙胆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龙胆草全株绿色稍带紫色。龙胆草高约50厘米左右。龙胆草根茎短,簇生多数细长根,茎直立,单一粗糙。龙胆草的花期一般是在每年的9月〜]0月,龙胆草的果期一般是在每年的10月左右。龙胆草斑枯病是龙胆草最为常见的一种病害,下面我们就来分享一下龙胆草斑枯病的防治办法。

龙胆草斑枯病的症状

龙胆草斑枯病病原是真菌中一种半知菌,主要为害龙胆草的叶片。龙胆草叶片上病斑圆形,直径3毫米〜12毫米,成褐色,中央稍淡,两面均可生黑色小点(即分生孢子器),严重时龙胆草斑枯病的病斑会汇合,龙胆草叶片枯死。

龙胆草斑枯病多在2年生以上的龙胆草上发生,龙胆草斑枯病为害叶、茎和花,以叶发病最亟。龙胆草斑枯病通常先在龙明草的叶尖形成不规则病斑,逐渐向叶中部和基邡扩大,使得龙胆草的叶片变黄祜死,若龙胆草斑枯病发生在龙胆草的叶片中部或边缘,病斑的形状多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或半圆形,直径3~7mm,中央颜色较淡,周闱棕褐色,并出现紫褐色晕环,病斑发育到一定稅度时其上出现许多针尖状的小黑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严里时多个病斑汇合,以致叶片祜死。

龙胆草斑枯病发病条件

1.龙胆草斑枯病发病的早迟和流行程度与寄主抗性关系密切,东北龙胆草和三花龙胆草为抗病品种,粗糙龙胆草为感病品种。

2.龙胆草的密集会造成通风不良,湿度大、温度高会使得龙胆草斑枯病易于发生。

龙胆草斑枯病防治

1.龙胆草收获后清洁,将龙胆草的枯枝落叶收集烧毁;龙胆草斑枯病发病时要清除病残体:在每年入冬后清除龙胆草斑枯病的枯枝病叶,然后集中烧毁。

2.龙胆草的种苗移栽前用38%~40%福尔马林1:50倍液处理土壤,杀灭上壤中越冬龙胆草斑枯病病害。

3.龙胆草斑枯病可以在发病前15天左顺用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预防,以后每隔15天喷药1次,效果较好。

4.龙胆草斑枯病在发病前或发病初可喷50%退菌特1000倍液或1:1:1000波尔多液,每7天〜10天喷1次。连用2次〜3次。

马蹄莲根腐病


1、症状:
根腐病多在马蹄莲临近开花时发生。一般是植株下部或外层叶片最先变褐枯萎,病害不断向内层叶片发展、蔓延。已开放的花,其顶端变褐色,有时这种褐色可一直发展到叶柄和花梗,花姿畸形。将病株拔起,可见到很多根系已腐烂,剩下的根呈水渍状软腐,仅留下表皮,呈中空管状。病害从吸收根逐渐向根状茎蔓延,最后根状茎呈海绵状干腐。
2、病原及发病现状:
马蹄莲根腐病是由真菌中的隐地疫霉菌侵染引起的。病菌在土壤内存活,是一种由土壤传播的危害,简称土传播病害。
防治方法:
1、根状茎消毒。彻底切除根状茎上的病斑,待干燥后,再用50摄氏度温水浸泡1小时,或用1%过乙酸溶液浸泡10分钟后再栽植。经过消毒处理的根状茎比未经处理的开始生长较慢,因此,最好提前半个月种植。
2、土壤消毒。病土和盆钵须热力灭菌后,方能再用。也可用70%土菌消可湿性粉剂配成0.4%浓度喷洒土壤,但必须在种植前处理。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白术根腐病、斑枯病怎麽彻底治愈?》一文,希望能解决您养殖花卉时的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水培花卉怎麽养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