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春天,红得如火的木棉花,粉得如霞的芍药花,白得如玉的月季花竞相开放。它们有的花蕾满枝,有的含苞初绽,有的昂首怒放。”生活中,各色各样的人都很喜欢花,如果要形容的话,花就是我们的知己。长期的种养过程中,人们积累了很多经验,到底怎么样才能种植好花卉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砧木数量激增影响速生白蜡市场”,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山东惠民今春计划育绒毛白蜡500万株
本报讯 记者韩旭报道 “目前,协会采购、收集的绒毛白蜡种子已达5吨,今春将全部下种。”1月中旬,记者从山东惠民苗木协会获悉此消息。作为国内白蜡的重要产地之一,惠民此次育苗行动将对明年国内速生白蜡小苗市场带来一定影响。
据该协会会长赵书祥介绍,开春后他们将按每亩25斤的比例播种,按正常的发芽率,成苗总量能达到500万株。所育小苗中,80%会用作市场俏销品种———速生白蜡的砧木。
由于具备树干直、枝叶密、冠形好、生长快、寿命长、耐盐碱等优点,速生白蜡既可作为沿海防护林的主栽品种,又可用于沿海城市的市政绿化。近年来,被广泛用于我国北部土壤盐碱化严重的沿海地区。
在高价俏销的现状下,山东、河北、河南等地都在大力发展速生白蜡。作为白蜡主产地,惠民县白蜡种植面积目前已超过2.5万亩,2007年秋季,惠民销往沈阳、大连等地各规格的嫁接速生白蜡超过100万株。
国内速生白蜡主要通过嫁接养殖,作为砧木的绒毛白蜡小苗这两年数量不多,现已出现断档。据惠民苗木协会调查,2007年当年生绒毛白蜡小苗单价已涨至0.15元,而目前当年苗及胸径一两厘米的速生白蜡在北方地区总体处于缺货态势。综合各种原因,惠民今年大幅增加了育苗量。
据了解,春季播种的绒毛白蜡长到秋季即可用作砧木嫁接速生白蜡,嫁接苗当年能上市销售。由于育苗量剧增,赵书祥预测,惠民今秋速生白蜡小苗单价可能下降。此外,这一现象或许会产生连锁反应,对国内其他白蜡主产区的速生白蜡小苗价格造成影响。

XzH52.cOm精选阅读

今年速生法桐价格暴跌


速生法桐是靠扦插繁殖的一种新式法桐(法国梧桐也叫悬铃木),具备比老式法桐更多优良的条件,生长快,生命力顽强,能够为城市绿化再去更多新鲜有力的帮助。是未来城市绿化中行道树的首选之一。

速生法桐小苗价格下跌

2015年是相信这个是李营镇苗木都难以忘记的一年,速生法桐价格大跌,大部分苗农入不敷出,看似风光的行业犹如泡沫一般,让人欲哭无泪。

记得去年的时候来到李营镇各个地方都是抢苗、收苗的,而今年个采购方却是带着爱买不买的态度,一个个苗农在收货了苗木以后那辛酸的笑容,让人真的难以承受。

速生法桐价格到底降低了多少,为此老杨做出了一些数据统计。

2013年1到3米高小苗可卖到1元到8元不等,再看看今年从0.1元到0.8元,差距大了10倍之多,到底是什么造就的苗木市场如此差距。那我们就要从多方位分析。

凡是来过李营镇的朋友们都应该对这个地方稍微了解一下,原本当地的种植面积虽然说不小,但是还是有限的,从前两年种植小麦的面积就可以看到,而今年呢,方圆50里地小麦非常稀少,巨大的利润背后让众多苗农盲目的种植,大部分人都种植几十亩、上百亩地,自己家的土地不够用,就去周圈租赁,而且不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造成2015年大量的小苗出产,市场供应量远远超于前几年的情况。

上面这一点比较容易理解,但是差距这么多就那难以让人接受了,其实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采购对象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下面我们来看一组采购数据。

2013年法桐小苗在当地销售量达到当年出产量的80%,而外地采购数量仅为20%作为,如此疯狂的数据,当到了2015年后,种植面积得到饱和,加上很多小苗都卖不出去,苗木都开始清地,然后将目光放在了其他行情稍微较好的苗木上,而外来的客户没有像种植面积那样增加那么多,从而形成当前市场现状。

目前,当地苗农开始自主的调整产业结构,从单一化种植不断向多样化调整,相信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这种状况不会持续太久。

杨树速生丰产林培育技术


杨树留根育苗

杨树留根育苗主要是培育多年根(2—4年)、一年干的截干壮苗,主要技术要点:一是控制密度,第一年扦插株行距50×66cm,每亩2200株。二是施肥管理,当年平300斤饼肥,100斤磷肥;苗木生长旺季5—7月追肥胖次,当年每亩追肥100斤尿素。同时结合施肥进行灌水抗旱。在是定株去萌,留根据萌条长至40cm高时,每桩留一萌条,多留无益。国是切干起苗,起苗时,贴地面切断苗木,割(锯)取截干大壮苗。

截干深栽造林

过去杨树主要采取带根苗造林,要求挖灾80cm见方,现同时推广截干深栽造林。截干造林主要技术:一是造林地选择。一般要求造林地段地下水位1.5m左右。二是造林季节。一般在立春后的2、3月均可。三是苗木标准。应采用多年根据一年干的壮苗造林,苗木地径大于3.5cm,苗高4.5cm以上。四是苗木处理。切取的苗木要剪云全部侧枝,裁前苗木在水中浸泡3天以上,增加苗干含水量,促进发根。五是深栽造林。用铁钎打眼80—100cm,插干后紧土。杨树截干深栽造林省工省力,节省开支,便于管理,造林后幼苗根据系发达,生长量大,是一项成熟的、先进的实用技术。 四、 杨树造林管理

根据我市实际,一般初植密度为55.5株/亩,即株距3×4m,杨树生长4年后可结合抚育间伐,将株行距变为6×4m,造林后要进行抚育管理,要进行培土紧杠、浇水抗旱、清沟排渍,要结合间作油菜、黄豆等矮杆作物进行施肥、除草松土、防止人畜为害。杨树造林管理重点是修枝和防治蛀干害虫。

修枝技术:

一是修去竞争枝,主要周围和树干上的生长旺盛的侧枝与主干竞争,应及时修去。二是适度修去侧枝,由下向上修去侧枝,直到树干8m为止。三是修去虫枝,并集中烧毁。此外,修枝后,下部主干再长出的萌芽,应及时抹去。修枝注意事项:一是修枝时间,一般在杨树生长停止时进行。三是修枝高度,修枝逐年由高3/1到1/2处。三是修枝方法,贴近树干用利刀修平,做到不留桩,不破皮,不伤干。

治虫技术:

杨树害虫防治技术

森林病虫是“不冒烟的森林火灾”。据统计,全国每年森林病虫害造成经济损失20亿元。近年来我市杨树速生丰产林发展迅猛,但随之而来杨树害虫也逾来逾严重,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造林的积极性,因此杨树害虫的防治不容忽视。 我市杨树害虫有蛀干害虫和食叶害虫两大类。杨树蛀干害虫主要是云斑天牛和桑天牛,食叶害虫主要是杨小舟蛾和杨扇舟蛾。杨树被蛀干害虫危害后,主干千苍百孔,材质等级下级,影响经济效益,危害严重还会导致树木风折和死亡;杨树被食叶害虫危害后,树木生长缓慢,严惩的大片的树叶被虫吃光,树木停止生长甚至死亡。多年来我们在杨树害虫防治上总结了一套“十八字”防治技术即:“治虫源、除杂草、捉成虫、捶毒签、修虫枝”。

现将杨树害虫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一、 捉成虫 杨树云斑天牛成虫期在4月中旬至6月中旬,桑天牛成虫期6月中旬至8月中旬。成虫期内每天上午在林缘或林网野蔷薇、葡萄、梨树、枫杨和旱柳上捕捉云斑天牛,在桑树、杨树上捕捉桑天牛成虫直接杀死。 二、 除杂草 4至8月清除林下的野蔷薇、铲除树蔸周围的杂草,断掉云斑天牛和桑天牛成虫的食源。 三、 托卵槽 杨树云天班天牛的产卵期在5至6月份,两个月内每隔15—20天在杨树主干上下2米以下用锺子捶产卵刻机槽或者用毛笔沾沾1份甲胺磷和9份柴油兑的药水涂产卵刻槽,可有效杀死运送天班牛的卵。 四、 插毒签 杨树云斑天牛和桑天牛的幼虫危害树木主干,其危害期最长,都是从4月中旬至9月底,云班天牛幼虫危害是从树干基部向上蛀食,一虫只有一个排粪孔,防治时先要用铁丝掏空蛀道内的粪屑,找准蛀孔插入毒签,最后用泥土封口,杨树桑天牛幼虫从树枝和树干上部向下危害,一生有多个排孔。防治时要找准倒数第一个排粪孔(正在排粪的蛀孔)插入毒签。插毒签防治杨树蛀干害虫方法简便、安全、经济、防治效果在90%以上。

五、 修虫枝

杨树桑天牛在树枝上产卵进入树干危害较多,每年杨树落后或者是早春结合营林抚育集中修去虫枝。修枝时要注意不留枝桩,切口与树干平齐。

少球悬铃木(速生法桐)培育技术


少球悬铃木系无性养殖培育而成,属小球、少球杂交种。江苏省林科院从1976年引进悬铃木树种,有三个树种:二球、小球、少球。1987年,江苏省林科院针对悬铃木多毛多球的习性,试验对小球、少球杂交,在连云港市赣榆县沙河子园艺场定向培育、对比选育,至2000年,少球悬铃木已培育成功,并通过了江苏、山东、河南等省的较大规模区域性试验,新选育的少球悬铃木基本无球或少球,在观赏性和抗逆性上都有很大的提高,最突出的特点是符合环保要求、生长速度快、干挺通直、叶大荫浓等,故山东河南等省称之为“速生法桐”。目前,占居国内悬铃木科悬铃木属领先水平。

一、少球悬铃木特点

少球悬铃木与普通悬铃木相比除了少毛少球外,还具有四个显著特点:一是生长速度快。年生长量是普通悬铃木2-3倍,尤其适应有机质含量保持在3%以上的土壤。采用无性养殖,合理密植,当年株高达到2.5-3.5米。若计划培育大规格苗,选择当年优质大苗,按(120×80)厘米行株距移栽定植,亩可培育690棵左右,秋末冬初植栽,年可增粗2至3厘米,即植栽当年胸径可达到4厘米左右;次年可达6厘米左右,3年可达8厘米以上;二是干挺直、耐修剪、易整形。该品种干挺通直,按理想的高度定干后(定干高度一般在3.5米左右),当年可萌发3-5股壮枝条,经短截修剪使枝条开展,培养主侧枝,按人的意愿或绿化整体布局整形成冠,即可达到理想效果;三是叶片大,落叶时间集中。该品种叶硕大如盘,掌状五裂,叶基部二个辫角分明,形似“燕尾”,且叶厚浓绿,叶面积是普通悬铃木2-3倍,叶片可达50厘米左右。该品种落叶时间因温差而定,当受到数次霜冻袭害后,落叶较为迅速,落叶期约10天左右(这一特点深受环卫工喜欢),并且有极强的抗烟、抗尘能力,对城市环境的适应能力极强,符合环保要求。据南京园林处测定,当S02气体通过高15米,宽15米的悬铃木林带时,浓度下降了47.7%;四是抗病虫害能力强,适应性广。该品种幼苗期、成林期均无须施药,未发现锈病、天牛蛀食及食叶虫害,且适应我国广大地区,北至旅顺、北京、石家庄、太原;西北至西安、武功、天水;西南至成都、昆明;南至南宁、广州。

二、少球悬铃木适应性

少球悬铃木已被江苏、山东、河南、湖北、江西、北京、天津、泰安等地引进。目前在我国已种植地区未发生干梢冻死、灼伤等生理病害。特别是经山东济宁、泰安、引进,出现了悬铃木繁育史上空前未有的良好效果,形成了悬铃木二次植栽高潮。该品种对土壤质地要求不严格,尤其适应秋栽,移栽时无需土球,大小规格均可裸根穴栽,且特大规格(胸径20厘米以上)树,经短截侧枝后同样移栽成活,造林成活率可达到98%以上。该品种芽眼饱满,极耐修剪,越冬修剪(主侧枝修剪分明),不仅冬季可以观看造型,而且夏季可以达到枝繁叶茂、遮荫面广的效果;且越冬修剪,枝条新陈代谢,当年枝条粗壮旺盛,抗病虫害能力更加增强,枝条经过短截后产生多枝条,能使冠形更加紧凑,遮荫效果则更加理想。

三、少球悬铃木养殖

少球悬铃木繁育方法目前只实行一种:即引进种苗,采用无性养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类似克隆技术组培。悬铃木发芽快,生根慢这一习性,使幼苗繁育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繁育幼苗需经过一定的技术处理,其中正确地处理种条是提高苗木成活率的关键。近年来,笔者经过实践,已成功地掌握出一套提高养殖成活率达95%以上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 、选择种条:选择生长旺盛、芽眼饱满、无病虫害当年苗作种条最佳。也可从成树上选择经当年修剪后萌发的壮枝条。引种苗、采集枝条时间一般在苗木落完叶后即可进行。

2、种条剪穗:剪穗时间可于12月至次年元月份进行,即在土壤刚结冰剪完,目的便于挖窖贮藏。剪穗长度一般在15-20厘米(以2个芽为宜)。定好剪穗长度后,始终以定好长度的这根剪穗做样子,目的是为了使所有剪穗的长度基本达到一致。剪穗时只考虑顶端芽眼不考虑基部,注意在芽眼顶端保留2厘米左右营养段,穗条上下端均剪成平口,并保持剪口平滑。

3、贮藏种条:由于悬铃木发芽快生根慢,故种条须贮藏,时间应在2个月左右。方法是将剪好的种条分级(粗细均匀划开,过数打捆),注意剪穗上下顺序勿颠倒,数量一般以100节为单位(过粗可50节)打捆。捆绑时留几根,待捆绑完成后插缝塞紧,目的是使捆子结实,便于贮藏、起运。贮藏方法采用挖窖沙藏法贮藏,挖窖深度一般在50-70厘米之间,过浅易损耗水份,过深会使地温增加,提前发芽,一般一窖上下二排为宜,贮藏用沙质必须用95%以上纯净沙。贮藏首先在窖底铺3-5厘米沙,尔后贮放第一排,第一排排满后,再覆盖3-5厘米沙,并用水均匀泼洒,经水泼洒后若种条裸露在外,再用沙找平。第一排处理完毕后,再依照上述方法贮藏第二排。一切处理完成后,再覆盖30-40厘米土即可。

4、准备圃地:首先应选择灌排方便、土壤肥沃、土质疏松的田块作圃地。以有机质含量保持在3%以上土壤为佳。圃地在耕作时将氮、磷、钾肥与有机肥混合施用作基肥,能使肥料相互作用,提高磷的肥效,减少氮的淋失,同时还可以改良土壤。一般每亩施用有机肥1500-2000公斤,或饼肥100公斤,并对土壤进行消毒灭虫处理,每亩撒施10-15公斤硫酸亚铁、1-1.5公斤呋喃丹,结合肥料一起翻入土中。耕作完成后要精整苗床,打好、挖好灌排水沟,床宽依据行距确定,一般宽1.5-3米,苗床以东西向为宜。

5、扦插方法:种条经一定时间贮藏,待根基部发胖,形成不定根时即可扦插,扦插时间可于3月中下旬进行。若使用地膜覆盖,能使扦插时间提前1个月,一般于3月初进行。扦插时应注意保护顶端芽眼,防止倒插现象发生,深度以穗条插入土中3/4为宜。

6、圃地管理:扦插完成后,首要的任务是灌水,首次水一定要灌足。采用地膜覆盖破膜露苗时应尽量避免触动种条,以免影响根系发育,破膜露苗完成后,及时灌水,以后时常观察圃地湿度,始终保持圃地湿润。树苗成活后,初期宜采用叶面追肥,并注意防治地下害虫残害幼苗。当幼苗长至10-20厘米高度时,应及时定苗,对部分株分孽的多苗按“留大去小,留强去弱,去斜留直”方法定苗;当幼苗长至50厘米高度时可以进行追肥。追肥以氮肥为主,施肥按土壤的质地酌情追施。一般认为沙质土中的有机质矿化快,保肥性差,宜少量多次施用;而粘质土中的有机质矿化较慢,施入的氮肥易被土壤胶体吸附和微生物固定,保肥性能强,可量大少次施用。8月下旬应停止追肥,防止贪青影响苗木木质化。

7、移栽定植:近年来,绿化对大规格苗木的需求量较大,市场走俏效益可观。其原因是大规格苗木的特点决定的。大规格苗木不仅抗寒、抗毁坏能力强,且绿化效果立竿见影。培育时人们习惯留圃定植,留圃定植前期年生长量较为明显,但中后期年生长量远比不上移栽定植,移栽定植因苗木从圃地起苗后主根已切断,定植后侧根生长迅速,形成的毛细根可从土壤中大量吸收养分,促进苗木年生长量。留圃定植因主根未切断影响侧根生长,主根较深导致吸收养分受到影响,使苗木出现滞长,甚至会出现僵苗、小老苗现象。移栽定植宜选择二根一干(二年根一年干的平茬苗),也可选择当年出圃的大苗(干高2米、地径1.5厘米以上)且无机械损伤,根幅达到20厘米以上。提倡采用“宽行窄株、南北方向”法培育。移栽定植前应注意挖大坑,坑体积应达到60立方厘米,在坑底施足基肥(农家粪便须经过堆沤),并在基肥上回盖熟土,厚度在30厘米左右。同时,对选择好的苗木逐棵实行适当根短截,按保留三分之二短截三分之一的比例进行。栽植时应注意深度适中,使之根系舒展。栽植完成后首要的任务是灌水,其次应扶苗、培土,进入汛期对风刮歪的苗木应及时扶正、培土,最好是在进入汛期前逐棵培土,及时扶正、培土可避免苗木的根系裸露、影响干挺直度,使移栽定植的苗木根系无损垂直生长。

阎家刚 13675270666

杨树速生丰产林平衡施肥技术


一、施肥量。杨树施肥量的确定,除考虑杨树本身的需肥规律及造林地土壤养分条件外,还应综合考虑杨树品种、树龄、林分密度及地下水位等因素的影响。一般在我省杨树主产区,每亩可施尿素40公斤,过磷酸钙60公斤,氯化钾30公斤。此外,还必须根据土壤分析结果,加施必需的中、微量元素养分。

二、施肥次数。杨树施肥以每年4-5月,7-8月两次施肥效果较好,每次分别施入全年施肥量一半的肥料。

三、施肥方法。采用四点穴施的方法,根据杨树树龄的大小,在根系分布的范围内,于杨树周围均匀挖穴四个,将肥料平均施入后覆盖。施肥深度依据不同树龄以15-30厘米左右为宜。(徐春雷)

大叶速生槐的特点及开发前景

一 大叶速生槐
大叶速生槐为广生态幅植物,是一种适应性和再生能力极强的阔叶乔木,具有极强的生理抗旱性。用于生态工程,被誉为抗风固沙先锋;用于畜牧饲料,堪称叶饲料之王和最廉价的优质再生饲料;用于营造林,是荒山、荒坡、荒滩、荒漠造林的速生高效树种;用于木浆造纸,是可永续利用的优质造纸材;用于农村能源,可谓是绿色煤炭;用于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属生物炭肥库。因此,大叶速生槐是我国最具开发价值的多功能高产速效树种,开发潜力巨大,前景极其广阔。

一是生态建设需求量大。我国是世界上土地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土地沙化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影响近4亿人口的生产和生活。目前全国土地沙化面积达1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分布于全国30个省(区、市)的889个县(市、旗、区);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56万平方公里,其中西部地区占80%。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以上,相当于13个河北省或近于内蒙、新疆两个自治区国土总面积,远远超过了全国耕地面积的总和。加快全国荒漠化治理进程,从根本上改变荒漠化生态系统,必须在选择抗旱、耐瘠品种和抗旱造林技术上有新突破。大叶速生槐做为具有极强的生理抗旱、耐土壤贫瘠、生长速度快、再生能力强的多功能树种,将是我国特别是西部荒漠化治理的首选树种。

二是畜牧饲料供不应求。饲料是发展畜牧业的基础,是关系到畜牧业能否稳定、优质、高产和高速度发展的关键。中国的草原面积280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29%,由于近年来草原不断发生退化和沙化,目前这些草场无论在质量、产量、面积和种类多样化上,已不能适应我国畜牧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成为制约中国畜牧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中国当前饲料原料结构中,粮食占52%左右,约占中国粮食总产量的15%,用于畜牧业的粮食远远不能适应畜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我国草地资源极其丰富,草地可利用面积330万公顷,而我国目前栽培饲草的面积仅占饲草总面积的5%,生产的肉类中也仅有5%是由牧草转化而来,我国单位面积所提供的畜产品数量与发达国家相比甚远,还不及美国同类草地产值的二十分之一。目前草原严重退化面积已占草原总面积的30%,南方草山草坡有10亿亩,利用率很低,可见我国草地的生产潜力巨大。对于退化或严重退化无法复草的草场,应在不改变草场用途的前题下,改种饲料草为栽植耐旱、耐贫瘠的饲料树。如果建设7000万公顷大叶速生槐饲料基地,实行槐草兼作,按每亩增加1000元的生产价值,则国民经济就增加1万亿元。因此,大叶速生槐在调整畜牧饲料业结构,改良退化草场,发展草食动物,走草原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三是速生槐造林价值大。林业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而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因为林是山之衣,水之源。人类在回归自然、崇尚绿色的新趋势下,作为天然、绿色、无污染的林产品将备受青眯,未来的需求量将十分旺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还会对林产品产生新用途、新需求,将推动新兴林业产业保持高速的发展步伐,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加快生态建设,发展地方经济,促进兴林富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骨干和朝阳产业,由林业大国转变为林业强国。我国是木材消耗大国,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每年进口林产品折合原木达1.55亿立方米,占全国木材消费量的一半左右,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木材消费量还将大幅度增加。国家提出必须改变大量依靠进口木材的局面,立足国内43亿亩林地来解决我国的木材供应问题。这就要求全民造林,把持久战和攻坚战结合起来,按照到2020年中国增加森林面积4000万公顷,增加森林蓄积量13亿立方米的目标,扎实造林,科学推进,做强林业事业。我国可治理的沙化土地54万平方公里,约8.1亿亩,荒漠化土地是我国西北宝贵的后备资源,是未来林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潜力。因此,要把可开发利用的荒漠土地做为潜在的营造林后备资源,林业经济发展的潜力、希望和增长点,整体规划,系统治理,综合开发,让荒漠荒凉变成绿州银行。过去西部干旱地区造乔木林失败的症结是品种选择不合理,并不是西北干旱地区不宜造乔木林,应借鉴以色列干旱荒漠化地区造林成功经验,选择耐旱节水树种和利用抗旱造林技术。大叶速生槐在内蒙包头栽植证明,荒漠化干旱地区造乔林木不仅可行,还大有可为,大叶速生槐将在造林不宜成活的荒山荒坡及西北荒漠化地区和石漠化地区成为造林骨干品种。

四、速生槐造纸潜力巨大。造纸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纸和纸板消费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八十年代后,我国造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的造纸业已跻身世界造纸生产和消费大国之林。但制约我国造纸业高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仍然是优质原料缺口大,木浆产量仅占造纸原料的10%左右。我国每年生产商品木材1.3亿立方米,而社会木材需求量为2亿立方米,缺口为7000-8000万立方米,到2015年我国木材需求量将达到3.3-3.4亿立方米,届时缺口至少要1.4-1.5亿立方米。发展现代造纸工业,必须大力发展木浆造纸产业,加快原料基地建设,走林浆纸一体化发展道路。大叶速生槐较洋槐生长快,耐旱耐贫瘠,适生地域广,树干通直,纹理细密,木材坚韧,适宜于纸浆造纸。大叶速生槐不仅是超短期成材树种,由于大叶速生槐根萌芽力极强,一次栽培,高密栽植,短期轮伐,采伐后勿需栽植,自然萌条成材,永续利用,可大幅度降低企业基地投资,提升制浆造纸产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大叶速生槐是新世纪防风治沙、畜牧饲料、速生造林、槐浆造纸、农村能源等产业多功能高效树种,建设速生槐饲料林,发展牧业,利在当代;建设速生槐经济林,恢复植被,效在千秋;建设速生槐生态林,防风治沙,功在永远。建设槐木一体化、槐饲一体化、槐纸一体化、槐板一体化、槐景一体化、槐能一体化产业基地,实现资源增效,大地增绿,产业增值,财政增税,农牧民增收的宏伟目标。

二 大叶速生槐速生丰产栽培技术
1 大叶速生槐苗木快速繁育技术

1.1 种根繁育苗木 大叶速生槐不结种子,用种根埋根繁育苗木。育苗时间一般在3~4月份,当地(土)温达到5 ℃以上时育苗为宜。种根育苗选用1~2年生大叶速生槐主、侧根,直径0.5~1.5 cm为宜。春季在大叶速生槐萌动前,将种根挖出,避免损伤根皮,剪成7~10 cm根段,用平埋法将种根栽入大田,埋深5~8 cm。种根栽植密度,原则上在保证个体充分发育达到优质情况下,使群体达到最高限度,争取生产更多的苗木和种根。大田育苗种根株行距一般为40×60 cm,每亩(合1/15公顷,下同)栽植2 000~3 000株(段),亩产种根可达100~150 kg。用苗木养殖种根株行距50×60 cm或60×100 cm,每亩栽1 000~2 000株,第二年可扩繁10亩以上。为使大叶速生槐发芽快、出苗早,育苗地应适量灌溉,使土壤经常保持较湿润状态,出苗后搞好田间管理,及时除草松土。

1.2 断根快速繁苗 大叶速生槐基地断根快速繁苗技术,是根据大叶速生槐根萌芽力强的特点,研究出的一种快速繁苗技术。即在大叶速生槐育苗基地起苗根时,将主、侧根末端保留15~20 cm根梢,第二年这些遗留根梢便长出新的植株。每亩栽1 000株苗木的基地,起苗后第二年基地可自行萌生出3 000~4 000株苗木。采用该技术在同一苗木基地可连续产苗10年以上。如建设一个千亩大叶速生槐育苗基地,第一年可引种100~200亩,第二年便可扩繁建设千亩苗木基地。第三年开始千亩基地每年可产苗300~500万株。

2 饲料基地速生丰产栽培技术

大叶速生槐是集优质高产,易繁易栽易管,饲料价值、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于一体的高效饲料物种资源。适宜于西北退化草场,轻度荒漠化土地及全国广大地区建设优质饲料基地和放牧基地。

2.1 大叶速生槐饲料的经济价值

2.1.1 速生丰产。大叶速生槐生长速度快,当年栽植生长高度可达2~3 m。叶片宽大肥厚,亩产鲜茎可达1~2万kg,居各类豆科牧草之首。每亩可养2~4头牛或6~12只羊。

2.1.2 营养价值高。大叶速生槐干叶中含粗蛋白约21%~25%,含粗脂肪4%~5.5%,属高能饲料。

2.1.3 适口性好,消化率高。大叶速生槐茎叶鲜嫩,质地细软,适口性好。牛、羊、鹿、猪、驼鸟、鹅、兔等各类畜禽均喜食,并可显著促进畜禽的生长发育,对畜禽无毒副作用。

2.1.4 栽植容易,管理粗放,生产成本低。大叶速生槐栽植成活率达95%以上,栽植当年即可利用。管理粗放简单,省工省力,生产费用仅仅是其他牧草的10%左右。

2.1.5 国内需求大,出口前景好。全国豆科优质牧草缺口巨大,特别是西北草场退化,每三十亩草场仅养一只羊,极大地浪费土地资源,进而导致草畜动物发展缓慢,经济效益低下。槐叶粉是深受国外牧草消费国欢迎的饲料,潜在市场约500万吨左右。世界十大牧草消费国潜在需求市场在5 000万吨以上,国际市场需求巨大。

2.1.6 经济效益好。种植大叶速生槐,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每亩大叶速生槐可产鲜茎叶1~2万kg,养殖牛、羊或牧草销售收入2 000~4 000元,相当于种植玉米的4~6倍。

2.2 大叶速生槐高产饲料基础建设速成 建设大叶速生槐饲料基地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种根直接栽植一步成园。即利用大叶速生槐1~2年生主、侧根,在春季3~4月份将种根剪成10~15 cm的根段,按株行距40×60 cm栽植,亩栽2 000~3 000株,栽植深度5~10 cm。第二年春在地面将其平茬,促其墩状生长,每墩萌条可达10~20个。待植株长到1 m左右时开始收割,或留茎杆收叶柄,每年收割2~4次。二是苗木栽植建园;用苗木栽植建园成活率高,生长快,特别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必须用苗木建设饲料基地。春季将挖出的一年生苗,按株行距40×60 cm栽植,栽植深度15~20 cm。三是断根促萌建设饲料基地;这种办法更适合退化草场、荒山荒坡建设放牧基地,并可大幅节省投资。其方法是:每亩饲料基地(或草场)栽植500株大叶速生槐苗木,第二年将苗木挖出扩繁建园,起苗时将主、侧根的每条根留15~20 cm根梢,当年即可萌生出1 500~2 000株苗木。如果为节省投资,快速扩大基地规模,可采取同一方法在基地连续多年收获苗木。如千亩速生槐基地,采取断根促萌扩繁的办法,第二年可扩繁建设5 000~1万亩饲料基地,每三年便可扩繁建设3~5万亩饲料基地。这种方法将是我国西北退化草场、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及荒山荒坡荒滩节省投资、快速建设饲料基地、改善生态环境的首选方法。

大叶速生槐是饲料业、草地畜牧业、防沙治沙和经济林建设的优秀多功能速生树种,产业及产业化发展前景极其广阔。大叶速生槐为生态环境与林牧结合型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因地制宜启动和建设大叶速生槐生态保护和饲料基地建设工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三 一、大叶速生槐的生物学特性
大叶速生槐是由韩国引入的饲料槐新品种,为豆科乔木,经每年多次平茬采收,便丛生及成墩成簇生长。叶片阔大,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全缘,每叶炳生长叶片7~21枚,椭圆形或卵圆形,两面平滑无毛。总叶柄长40~55厘米,叶片长8~15厘米,宽5~8厘米,叶片长宽分别为普通刺槐的3~5倍。叶质肥厚,单叶干重均为普通刺槐的4~6倍。不结种子,用根养殖。
大叶速生槐耐寒、耐旱、耐盐碱,在我国栽植的北界大致在吉林长春、河北承德、宁夏银川,西北至新疆石河子,西南至云南,南到广东,即北纬23~43°,东经90~124°的平地、坡地、细沙地、沟谷、轻盐碱地、黄土高原、河滩、堤坝、草原都是大叶速生槐适生的地区。
大叶速生槐是暖温带树种,适生于年平均降水量600~1200毫米,年平均气温6~9℃的地区。由于大叶速生槐根系发达,有较强的耐旱力,年平均气温5~7℃,年降水 200~500毫米的地区也能正常生长。不耐水淹,根部积水则会烂根死亡。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沙土、粘土、轻盐碱地,甚至多年矿渣堆都能生长。在疏松、湿润、肥沃的细沙地及壤土地上生长最快。根有根瘤,可把空气中的氮固定到土壤中,每0.067公顷固氮75~100公斤,喜光性强,不耐庇荫。
二、大叶速生槐的特点及开发前景
(一)生长快、产量高 大叶速生槐生长速度快,当年埋根苗生长高度可达3米。当温度在 20℃以上,土壤持水量60%~70%时,生长最快,平均日增长可达2~3厘米,为普通刺槐生长量的1~2倍。
大叶速生槐叶片宽大肥厚,分蘖力极强,经平茬后成墩成簇生长。当年栽植经2~3次平茬后,可分蘖8~15个枝条。一个生长季节北方可刈割3~4次,南方可刈割4~6次。当年栽植,当年利用,每0.067公顷栽植2200~3000株,当年产鲜饲料(茎叶)1万公斤,第2年便可达2万~3万公斤,即0.067公顷产20~30吨鲜饲料,为其它高产牧草的2~3倍。
(二)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 茎叶中含粗蛋白21%~25%、粗脂肪4%~5.5%、粗纤维11%~15%。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及多种氨基酸,尤其是胡萝卜素、核黄素和维生素B2含量特别高,大叶速生槐叶片鲜嫩,质地细软,适口性好,消化率高,牛、羊、猪、兔、鸵鸟、鸡、鸭、鹅均喜食。并可显著促进畜禽的生长发育,提高肌体的免疫力,对畜禽无毒副作用。
(三)栽植简便、管理粗放,扩繁容易,生产成本低 大叶速生槐裸根栽植成活率很高,可达95%以上,用当年生主、侧根做种根直接用埋根法建饲料基地,成苗率可达90%以上。当年栽植的大叶速生槐经过两次以上平茬后,即可郁闭,能抑制各种杂草的生长,一年栽植,多年利用,生产成本低。大叶速生槐萌芽及生根力极强,扩繁容易,剪取一年生主、侧根用埋根法直接栽入大田,便可繁出新的植株。其次大叶速生槐用做青绿饲料利用时间长,从4月萌生新叶到11月枯萎落叶,共6~7个月的青绿饲料利用期。
(四)抗性强,适生地域广 大叶速生槐抗寒、耐旱,特别在西北干旱、沙土、年降水量低的地区栽培,生长正常,耐旱特性极其显著,在干旱地区栽培,产鲜绿饲料为其它牧草的4~6倍,具有明显的耐旱高产优势。开发大叶速生槐将为大西北的畜牧业发展,增加了新的优质高产饲料品种。目前我国牧区可利用草原,长期以来,由于自然条件制约,超栽放牧,草原退化严重,实行大叶速生槐与牧草兼作,能大幅提高单位产草量,提高地力,遏止草场退化。可防风固沙,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
三、栽植及采收饲喂要点
(一)栽植技术要点 大叶速生槐不结种子,用种根埋根养殖。3~4月栽植,选用一年生大叶速生槐主、侧根,直径0.5~1.5厘米为宜。春季在大叶速生槐萌动前,将种根挖出,避免损伤根皮,剪成7~8厘米根段,用平埋法将种根栽植于大田或畦床里,埋深4~5厘米。畦床育苗株行距50厘米×30厘米,大田直接定植行距50厘来×60厘米。用苗木养殖种根株行距60厘米×100厘米,每0.067公顷栽1100株。
大叶速生槐栽植后平茬是提高饲料产量的关键。栽苗后,沿地面将苗干剪掉,可生长出3~5个分枝,当苗高50~70厘米时,在苗基部平茬,促进再分枝,平茬后第2次可长出8~15个分枝,促使大叶速生槐墩状生长。
(二)收割利用 农村养殖技术的饲用部分是叶和鲜嫩的茎枝,青饲、青贮、晒干制成草粉均可,但以青饲为佳。每年收割4~6次,栽植当年割取2~3次。用做青饲料,在大叶速生槐长到1米左右,此时茎枝、叶、柄青嫩,营养丰富,适口性好,为收获适期。收获过晚,茎杆变老,粗纤维含量高,营养价值递减,适口性差,消化率低。收获过早,产量低,养分含量少。收割的鲜茎叶饲喂牛、羊、兔、鸭、鹅、鸵鸟,可将鲜茎叶切碎或直接投喂,饲喂量可占日粮的60%以上。每0.067公顷产2万~3万公斤鲜槐叶,可加工槐叶粉5000~7500公斤,用槐叶粉饲喂畜禽,槐叶粉在配合饲料中的比例分别为猪20%~30%,禽15%~20%,鱼30%。

作者:吉林省集安市园艺特产研究所

意杨苗速生期强化管理育壮苗


近年来意杨育苗面积持续增加,但由于部分苗木不壮、病害严重,常出现栽后大面积枯死的现象。6—9月是意杨苗速生期,此期生长量为全年最大,生产上应抓住这个关键时期强化管理,培育壮苗。

定苗除草 速生期分两次定苗,分别在苗高1米和2米时进行,最终每亩留苗不超过2500株。杂草会与意杨苗争肥争水,应按照“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经常除草松土。

科学施肥 主要在速生期施肥,一般施2~3次。第一次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每亩施尿素15~20公斤,选雨后晴天下午撒施,小面积的宜沟施或穴施。第二次在6月中下旬,每亩施尿素30~40公斤。第三次在7月底前结束,以利于意杨苗充分木质化,每亩施尿素30公斤。8月以后禁止在意杨育苗地施氮肥,以防苗木徒长,不利于定植成活。

防治病虫 (1)叶部害虫。意杨苗常见的叶部害虫有杨扇舟蛾、黄刺蛾等,应在2~3龄幼虫高峰期喷施20%氯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等菊酯类农药防治,要求喷雾均匀周到。(2)病害。一是杨树溃疡病。在5—8月选用百菌清、多菌灵、代森铵、甲基硫菌灵等药定期对意杨苗喷雾,每隔10~15天一次,连续防治3~4次。二是叶锈病。7—9月发现杨树叶片上有粉锈要喷药防治,适用药有三唑酮等,每隔15~2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三是皱叶病。症状表现为受害芽提早5~6天开绽,卷曲成团,枝条不能伸长,全部叶片皱缩、肿胀变厚,并呈红色或紫红色,似鸡冠状。随着受害芽的生长,形成一个直径5~20厘米的瘿球,后期干枯,易随风脱落。皱叶病由螨类危害所致,可用4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螨量大时隔7天再喷一次。如果选用有内吸性或杀卵作用的药,可隔15天再喷一次药。

茄子砧木育苗


移栽完的砧木苗开始几天活的很好这几天大面积死亡是什么原因

姓名:郭太伟 单位: 联系电话:13064202111 2010-05-16

专家解答
您好
请参考以下信息:
嫁接后的管理
嫁接后1周内的管理至关重要,必须精心进行“护理”,其中湿度和温度的管理尤其重要,必须严格按技术要求去做。
①湿度控制。嫁接愈合期的头3天一般要保持白天的空气相对湿度达到95%左右,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必须对假植苗床单独扣盖小拱棚。嫁接后的苗子一定要用小拱棚密闭起来,用塑料薄膜覆盖,首先要创造一个有利于保湿条件。嫁接3天后必须把湿度下来,这是成功的关键。
二是防止棚膜直接滴水到嫁接苗上。为此,小棚首先做成圆拱形,使棚膜上的水滴顺势流到畦边的地面。平时不要轻易振动棚膜,以防抖落水滴。
三是及时补充水分。要放置营养钵的床面上要洒上水,以保证空气湿度。但3天后必须注意放风排湿,否则极易发生伤口腐烂现象。
②温度调节
嫁接后的头3天小拱棚内应保持适宜温度,一般白天25-30℃,夜间17-20℃,,土温25℃左右。一般上午10时至下午4时避免阳光直射,采用遮阳网、无纺布等遮花荫。
3天后逐渐降低温度,早晚要逐渐增加光照的时间,掌握白天23-26℃,夜间17-20℃,相对湿度70%-80%,
6天后可把小拱棚两侧的薄膜掀开一部分,逐渐扩大,8天后去掉小拱棚,转入正常管理。渡过嫁接愈合期完全成活了的苗子,就可以参照一般茄苗的管理方法管理了。
嫁接对植物来说好比进行了1次“外科大手术”,嫁接后护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嫁接苗成活率的高低。一般嫁接后24-30小时愈伤组织便能形成。6-7天砧木吸收的水分和养分流入接穗,接穗颜色开始转绿,10-15天砧木和接穗间形成健全导管组织,嫁接苗就完全成活了。这时候可以进入常规管理。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评论:苗圃激增是推动还是扰乱


2008年末至今,我国实施的庞大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使绿化苗木需求持续攀升。这一利好形势,促使广东、西南、华北、西北等地的不少苗木产区,都不约而同地涌现出大量新建苗圃,原有的老苗圃也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伺机扩建。这些新(扩)建苗圃有何特点?对现有产业将产生怎样的影响?苗圃业者如何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川温江青春园林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林华明:

业外资本注入是把双刃剑

近几年绿化行业发展势头强劲,催生了一大批新建苗圃,目前来看业外资本注入较多,比如做现代农业的、房地产的都进入苗圃业分一杯羹。在成都周边就多了不少苗圃,动辄上千亩。

业外资本的注入应该说是把双刃剑。大家都来投资苗圃业,资金、技术的介入,会大大提升苗木产业的档次,推动公众对苗木行业的了解,这对苗木产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我也有些担心。由于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投入,使得苗木产业获得了蓬勃发展的大好机遇,很多投资者或从业者伺机疯狂囤积土地种植苗木。一旦国家政策发生变化,也会直接影响到绿化苗木市场,到时,如此多的苗木在市场上根本难以消化,一旦市场承受能力出现问题,可能就会崩盘,对产业发展造成重创。

对于这个问题,现在还不好说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来解决,希望市场能够向好的方向发展,也希望进入苗圃业的投资者要冷静对待目前的形势,认真作出分析判断,不要盲目跟风。对于中小苗农来说,利用自身优势,看准市场,与规模化的大型苗木企业进行差异化竞争很重要,也能有力避免新建苗圃激增对现有苗圃和苗农的影响。

陕西省西安市鱼化花协理事长孙建利:

新建苗圃拉动苗木销售

近两年西部地区的园林市场对绿化苗木需求旺盛。就陕西西安来说,新增苗圃以及扩建现有苗圃的很多。受土地流转政策影响及地方苗木产业发展的带动,陕西的农户纷纷开始发展苗圃,成为新建苗圃的主力军。这些苗圃虽然单个面积只有十几亩,但累计起来总面积很大。据粗略统计,西安当地农户新建苗圃的总面积能达到业外投资建圃面积的两三倍。这些新建苗圃也成为了当地苗木交易的主要买家。

还有一些比较成熟的老苗圃,他们通过适当扩建来达到“稀苗瘦身、屯养成树”的目的,从而可以有效盘活资源,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西安的新建苗圃主要瞄准附加值高的亚乔木来栽植,比如中等规格的樱花、紫薇、玉兰等。资金实力不足的苗农通常会选择一些常用树种的小苗来栽培,走短平快路线。

不同性质的新建苗圃,对产业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农户跟风建设的苗圃,由于资金、技术有限,需要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和引导。老苗圃的适当扩建,其积极作用较明显,促进了产业的整体升级。而对于业外资本的介入,他们在定位上更侧重于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的苗木品种相对少一些,但每一种都是批量化发展,苗木档次也相对较高。

花木嫁接巧选砧木


花木嫁接繁殖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具有繁殖快,能保持花木优良种性的特点。要使嫁接达到预定的效果,合理选用砧木是嫁接成功与否的重要一环。以下简单介绍几种花木嫁接的砧木选择:

山茶 可选用普通品种的山茶,或2至3年生的白花油茶作砧木;也可选用抗性强、生长快的红山茶,如‘红露珍’、‘红心大红’、‘金盘荔枝’等品种作砧木,在早春采用切接法进行嫁接。

蜡梅 可选用狗蝇梅(又名狗牙蜡梅)作砧木,其花小、色淡、花被片狭长而尖,香味不浓,是蜡梅的半野生类型,抗逆性极强,多作为园艺品种的砧木。在春季常采用切接的方法进行嫁接。

碧桃 可选用毛桃、山桃作砧木,采用芽接或枝接法。枝接在春季进行,芽接在夏季进行。

桂花 选用小叶女贞、大叶女贞、水腊树等作为桂花嫁接砧木,常用切接和芽接法嫁接,切接宜在早春发芽前进行,采用1年生健壮枝条作穗条;芽接宜在夏季进行,采用1年生芽眼充实的壮枝穗条嫁接在砧木上。

含笑 可选用1年生地径粗0.8厘米以上的白玉兰、阔瓣含笑作砧木。在每年的“雨水”后,选晴天用切接法嫁接。

樱花 可用山樱作为砧木,用切接法或芽接法嫁接。切接宜在春季进行,芽接宜在夏季进行。

银杏 可选用2至3年的播种苗、扦插苗和根蘖苗作砧木。砧木要求生长健壮、苗干通直、抗逆性强。砧木高度视培育目标而异,用于早果密植者,接位在1米左右、苗高1.5米左右;用于庭园种植者,接位在1.5至2米、苗高2至2.5米间;用于道路绿化者,接位在2.5米左右、苗高3米左右。

白兰花 可选用木兰、玉兰或含笑等作砧木。通常使用靠接法嫁接,一般在6至7月进行;采用切接法宜在春季进行。

玉兰 常选用玉兰的变种紫玉兰或厚朴小苗作砧木。可采用靠接、芽接、枝接等方法嫁接。通常在初春季节进行。

扶桑 常用紫花木槿作砧木。切接宜在春季进行,芽接宜在夏季进行。

金丝柳 选用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的垂柳作砧木,适宜作砧木的品种有速生柳、金枝柳等。作砧木用的普通柳在扦插育苗时,选按行距80厘米、株距40厘米密植,待幼苗长至60至70厘米高时间苗,使定株后的株距达到80厘米,使幼苗达到当年嫁接标准,即嫁接时砧木胸径达3厘米、高3米以上。嫁接时间以2月底至3月初为宜。由于砧木、接穗段粗细悬殊,故嫁接宜采用劈接法进行。

优良砧木毛樱桃


毛樱桃一名山豆子,是蔷薇科的野生果树,株高1-2米,3月下旬开花,花色粉白,5月以后果实成熟。核果圆或长圆,鲜红或乳白,味甜酸,是早熟的水果之一。毛樱桃适应性强,北到黑龙江、南到长江流域和西南各省山区都有生长。能耐-35℃的低温,是果树和园林绿化的好材料。 毛樱桃也是核果类果树和观赏花灌木的优良砧大。用毛樱桃一年生苗套接蟠桃、水蜜桃、寿星桃、李、杏等,亲和良好,极端矮化,接后第二年花芽普遍形成,结果早,果形大,含糖量高,品质好。我国东北地区用毛樱桃作砧建立的李子矮化密植丰产园,得到生产部门的重视。 毛樱桃嫁接碧桃、重瓣榆叶梅等都可以成功,但从绿化效果考虑不如山桃作砧好。,山桃根系强大,嫁接后碧桃、榆叶梅等长势强,植株健壮,能使园林建设早见成效。

湖北白蜡对节白蜡资料介绍


湖北白蜡对节白蜡资料介绍--对节白蜡又名湖北白蜡,是我国发现的新品种,仅在湖北的京山和钟祥有分布。因在其枝干节上有两个较长成对的刺,当地俗称对节树,最后经专家定名为对节白蜡。
珍稀树种 对节白蜡是当今世界仅存的木犀白蜡名贵树种,寿命长,可达2000年左右。由于生长缓慢,目前对节白蜡大树存量有限,是国家保护级珍稀濒危植物。关于对节白蜡,民间还流传着它因忤逆武则天而被剁成节的故事。
对节白蜡是落叶乔木,树形优美,树质细腻,盘根错节,苍老挺秀。其叶形细小秀丽,叶色碧绿,树节稠密且垂直对称,耐摘叶,耐修剪,极好造型。武汉光谷园艺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邵火生评价,对节白蜡是名副其实的名贵珍稀树种,既有文化内涵,稀缺,又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以前,对节白蜡主要被用作盆景材料,近些年随着园林绿化中开始使用罗汉松等珍贵造型景观树,湖北的一些苗圃也对收集来的对节白蜡大树进行整形修剪,培养高档造型苗木。邵火生说,经过精心修剪造型的对节白蜡大树,或刚劲坚毅,或平阔怡情,或飘逸婆娑,夏秋枝繁叶茂,冬季落叶后曲干虬枝,苍劲古朴,风骨傲然,堪称立体的画,无言的诗。但由于人们对其缺乏认识,目前市场售价只是同规格罗汉松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
抗逆性强 对节白蜡景观造型树可用于城市绿地重要节点、公园、庭院等绿化,用于提升景观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可孤植、丛植。孤植树搭配景观石和一些小灌木,可达到一树一石一景的效果。三五棵组合种植的,相互间摆放要错落有致,再做好地形,搭配景观石和花灌木,自然构成一幅山水画卷。邵火生说。
在应用中,对节白蜡有一个突出的优势是抗逆性强,易管养。对节白蜡原产地为南北气候过渡带,研究发现,它在最低气温-20.3℃,最高气温42.3℃下均无不良反应。目前已在山东济南、青岛、潍坊,及京津等北方地区批量应用。在沈阳的小气候条件下也能顺利越冬。
对节白蜡生命力强,萌发力旺,喜光,也稍耐阴,可分根、扦插、播种繁殖,管理简单。抗烟尘、无污染,耐旱涝,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无病虫害。无论是提根露爪,还是大水大肥,都适应生长。
对节白蜡在南方地区可以不经任何防寒措施越冬,在特别寒冷的北方地区,可以采用缠草绳、搭风障、喷防冻剂等措施适当进行防寒。

速生苗的施肥技术--如何为速生苗选择肥料


速生苗的施肥技术--如何为速生苗选择肥料--速生苗木具有前中期生长快、生长势强、需肥集中且前期吸肥量大的特点,因此追肥的技术性较强,实践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速生苗的科学选肥

速生苗木追肥应选用速效肥料,如硫酸铵、尿素、氯化铵、氯化钾等,施用前充分粉碎,并严格掌握用量。也可选用优质有机肥,如人畜粪水、草木灰、火土灰及秸杆堆肥等,但要充分腐熟,切忌用生粪。有机肥料作基肥要深施于耕层中上部,并与土壤充分混和。人畜粪浇淋时浓度宜稀。氮肥在土壤中移动性较强,可开沟浅层施用,让其慢慢渗透到根系分布层内,以利苗木吸收;钾肥移动性差,磷肥移动性更差,宜打穴(洞)深施至根系分布密集区。速生苗的土壤状况

速生苗木追肥要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施用不同肥料。如石灰性或强酸性土壤苗圃,易缺磷,要增施磷肥,特别是加大速效磷用量。一般土壤以氮肥为主,如果氮素充分,就应增加磷钾肥。土壤质地不同,营养条件和保肥能力也有差别,因而施肥方法不同。土壤保肥能力好,每次追肥量可多些,次数少些;保肥力差的沙壤苗圃,追肥则可少吃多餐。速生苗的天气条件

速生苗木追肥根据天气条件决定施肥次数和施肥量。温度低,吸收少,施用量应适当减少;温度高,根系生长旺盛,吸肥多,用量应适当增加。具体时间最好选择天气晴朗,土壤干燥时进行。阴雨天一般根系吸收水分慢,不但养分不易吸收,而且肥分也易被雨水冲失,不适合施肥。速生苗的生长时期

速苗木生长分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和硬化期四个阶段。出苗期苗木不能自行制造养分,靠种子贮存的养分,不施肥。幼苗期是指幼苗地上部分出现真叶、地下部生出侧根,到幼苗生长量大幅上升为止,这时对氮和磷比较敏感,应及时追施适量速效氮肥和磷肥。速生期苗木地上部和地下部同时生长,对养料需求量大,应增加氮肥用量及次数,并按比例施用磷钾肥。后期应停施氮肥,以钾为主,磷为辅,促进枝茎木质化。到了硬化期要防止徒长,停止施用肥料,以提高苗木抗性。同时,对根系强大、分布较远的苗木,肥料宜深施,并施于树冠外围。主根欠发达,根系分布浅的苗木,施肥要浅。

《砧木数量激增影响速生白蜡市场》由养花技巧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在您养花过程中能帮到您!能够用到鲜之花小编说的养花技巧,能够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秋季速生花卉”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