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花,春天是百花齐放的季节,那姹紫嫣红的花儿总是笑得比太阳还灿烂。有人类就有花,为此,很多人都倾情投入到花卉的种植中去!花卉的种植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好的,我想你遇到问题时希望有人来帮助吧?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翠菊枯斑病防治方法”,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翠菊又名江西腊。生长后期常呈现叶片自下而上凋萎枯死的现象。雨水较多的情况下,发病更重。这主要是由真菌引起的枯斑病、轮斑病、褐斑病引起的

翠菊枯斑病:由壳针孢属的真菌引起。主要危害叶片,有时也侵染花萼、花瓣和茎干。叶上病斑圆形、近圆形或三角形,直径210毫米,呈褐色至灰褐色,病斑上散生小黑点。

防治措施:

一是园艺防治:如选用抗病品种、无病母株;地栽实行轮作,盆栽选用肥沃疏松的栽培土并每年更换新土;发现病叶及时摘除烧掉,地栽翠菊完全清洁园圃。

二是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800倍液,每 10天喷 1次,连喷 34次。

XzH52.COM推荐阅读

翠菊灰霉病防治


该病为翠菊常见的一种病害,危害花、花梗、叶。严重时,花、叶均枯死,影响其观赏性。

症状:叶受害时,最初出现水渍状的黄绿色或深绿色病斑,后病斑逐渐扩大,当环境比较潮湿时,造成腐烂,上有灰色的粉状孢子层出现。病叶最后枯死。花瓣在芽中或开放后均可感病。开始,花瓣边缘出现淡褐色水渍状,同样发生腐烂。

病原:为葡萄孢属真菌 Botrytis cinerea Pers

传染途径:病菌核在病残体上或土中越冬。当气温20℃左右、湿度很大时,易发生此病。塑料大棚比玻璃温室发病重。

防治方法: 1、注意温室通风,降低湿度,避免不适当的浇水。及时清除病株、病叶,减少侵染源。2、发病期喷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扑海因1500倍液。

翠菊黄化病防治


翠菊黄化病是翠菊的重要病害,病株矮小、萎缩,花小、变色。

症状:感病后,叶片呈淡黄色,常常长出自始至终帚状丛枝,丛枝上的花朵颜色均有程度不同的减褪,花瓣通常为淡黄绿色。植株生长弱,能继续传染邻近的植株。

病原:翠菊黄化病是由类菌质体(MLO)侵染致病。 类菌质体主要是在各种多年生寄主上存活,如雏菊、车前、天人菊等。主要通过叶蝉、菟丝子等传播。

防治方法:

1、最好的防治方法是将植物种在网室中。

2、可喷50%马拉松1000倍液或二嗪农等杀虫剂防治叶蝉。

3、要经常清除翠菊周围的野生杂草,以减少传染源。

4、发病初期,喷洒医用四环素或土霉素4000倍液。

怎样防治桂花枯斑病


陕西省榆林市有读者来信问:桂花感染枯斑病,应怎样进行防治? 答:桂花枯斑病,又称叶斑病,是我国桂花栽种地区严重发生的一种叶部病害,北方地区盆栽桂花也不例外。

枯斑病的症状表现为:病原菌从叶缘或叶尖侵入,初为淡黄绿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呈灰褐色至灰色,形状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与健康组织分界明显。后期病斑上着生许多黑色小点,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叶片大面积干枯,树冠下部受害比顶部严重,老叶感病比新叶普遍。病菌以菌丝块状在病叶上越冬,春天以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传播,一般在越冬后的老叶上发病较多,夏、秋季则危害当年新抽生的叶片。在天气炎热、土壤干旱又未能及时浇水喷水时,病情加重。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环境中,植株生长衰弱时发病严重。肥料不足、受冻或机械损伤的植株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秋末冬初及时摘去病叶、打扫落叶后,集中烧毁,可减少来年发生的病源。加强水肥管理,增施钾肥,避免土壤干旱或积水,可增加植株的抗病力。发病初期,可用25%的丙环唑乳油500倍液进行喷洒,一个月后再浇一次,或用40%的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每 10天一次,连续2次至3次,或用50%的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每7天至10天一次,连续2次至3次。

桂花枯斑病的防治


桂花枯斑病,又称叶斑病,是我国桂花栽种地区严重发生的一种叶部病害,北方地区盆栽桂花也不例外。

枯斑病的症状表现

病原菌从叶缘或叶尖侵入,初为淡黄绿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呈灰褐色至灰色,形状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与健康组织分界明显。后期病斑上着生许多黑色小点,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叶片大面积干枯,树冠下部受害比顶部严重,老叶感病比新叶普遍。病菌以菌丝块状在病叶上越冬,春天以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传播,一般在越冬后的老叶上发病较多,夏、秋季则危害当年新抽生的叶片。在天气炎热、土壤干旱又未能及时浇水喷水时,病情加重。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环境中,植株生长衰弱时发病严重。肥料不足、受冻或机械损伤的植株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秋末冬初及时摘去病叶、打扫落叶后,集中烧毁,可减少来年发生的病源。加强水肥管理,增施钾肥,避免土壤干旱或积水,可增加植株的抗病力。发病初期,可用25%的丙环唑乳油500倍液进行喷洒,一个月后再浇一次,或用40%的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每 10天一次,连续2次至3次,或用50%的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每7天至10天一次,连续2次至3次。

大丽花病毒病防治方法


大丽花病毒病又称大丽花花叶病。在我国广东、昆明、上海、内蒙古、辽宁等省市都有发生,严重时植株生长萎缩,一般呈零星分布。 症状 大丽花叶于产生明脉或叶脉黄化及花叶,叶片发育受阻。有些叶片出现具有特征性的环状斑,植株在夏季接近开花期受病毒浸染,暂时不表现任何症状,但翌年才表现花叶及矮化现象。 病原 病原为番前斑萎病毒(Tomatospottedwiltvirus)。 发病规律 大丽花花叶病毒可以通过汁液及嫁接传染。叶蝉及蚜虫也可传毒。在一般条件下,大丽花难以汁液接种成功。大丽花的块根也能带毒。但大丽花种子不传毒。大丽花花叶病毒也能使蛇目菊、金鸡菊、矮牵牛、百日草等植物发病。 防冶方法 1、避免用带有病毒的块根作养殖材料,发现病株立即拔除烧毁,利用种于养殖。 2、番茄斑萎病毒不易接近植株生长点,可用通过茎尖组织培养法来获得无病毒新株。 3、植株生长期喷施杀虫剂防治传毒昆虫,可喷施40%氧化乐果2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20%二嗪农、70%丙蚜松各1000倍液。

草坪全蚀病防治方法


一、症状表现草坪感染全蚀病时产生枯黄至淡褐色小型枯草斑,可周年扩大。病株变暗褐色至红褐色。病株的根、根状茎、匍匐茎腐烂,呈暗褐色至黑色,重病植株死亡。
二、发病条件土壤严重缺磷或氮、磷比例失调,将加重全蚀病发生。土壤pH值升高时,全蚀病发病较重,在酸性土壤中发病较轻。保肥、保水能力差的沙土地利于发病。
三、防治方法(一)发病早期铲除病株和枯草斑。(二)增施有机肥和磷肥,保持氮、磷比例平衡,合理排灌,降低土壤湿度。病草坪不施或慎施石灰。在播种前,均匀撒施硫酸铵和磷肥做基肥。(三)播种前用三唑酮或三唑类内吸杀菌剂拌种或处理土壤。发病前期往草的基部和土表喷施三唑酮或三唑类内吸杀菌剂,防治效果明显。

芦荟锈病防治方法


症状:肉质叶上产生黄褐色病斑。夏孢子堆生在表皮下,裸露后呈红褐色,粉状。冬孢子堆生在表皮下,破裂后呈黑褐色。 病原物:Uromycesaloes(Cooke)Magnus,称芦荟单胞锈菌. 侵染途径:病菌主要以冬孢子随病株残体留在土壤表面越冬。 1、越冬后的孢子,在适宜的环境下,萌发产生担孢子,借气流传播到叶片上,产生芽管侵入为害,先后在受害部位形成性孢子器和锈孢子器。 2、锈孢子成熟后,借气流传播,萌发后再侵入为害,后在寄主被害部产夏孢子堆和夏孢子。 3、夏孢子成熟后又借气流传播,重复侵染。。直至生长后期或天气转凉时,在病部形成冬孢子堆和冬孢子,然后越冬。 发生条件:锈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日平均气温32-270c,天资气多雨,湿度大,锈病会严重发生。防治方法: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烧毁。

枇杷炭疽病防治方法


[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成熟果实。果面最初呈现淡褐色圆形病斑,后渐扩大并凹陷,病斑表面密生绯红色小点,略带轮纹状排列。后期病斑逐渐变黑并很快扩展,常引致全果腐烂或干缩成僵果。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部越冬,第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和昆虫传播,侵害果实,一般在果实成熟期病害有加重趋势。凡被虫咬伤或被日光灼伤的果实,易遭炭疽病菌侵染。

[防治方法]

(1) 结合冬季修剪,剪除僵果,发病初期加强检查,及时摘除病果,集中处理或深埋。

(2) 及时防治食果害虫。

(3) 于果实着色前1个月,喷1:1:200波尔多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

桂花枯斑病的症状,病原以及防治方法


该病又称叶枯病、叶斑病、灰斑病或赤斑病,严重时全叶枯死。广泛分布于江苏、浙江、上海、湖北、安徽等地;我国华北、华南、西南等地也都有发生。同时危害其他木犀属植物。

(1) 症状

大多初见叶尖和叶缘,淡黄绿色,向叶内发展,呈半圆形或不规则形,黄褐色至红褐色,边缘深褐色。病斑可联合达叶片面积一半以上。后期病斑呈灰褐色,散生黑色小点(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干枯易碎,有时卷曲。

(2) 病原

隶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的木犀生叶点霉和木犀叶点霉,两者均会引起枯斑病。木犀生叶点霉分生孢子器近球形,直径100~150m,有孔口。分生孢子无色,长圆形至近梭形,单胞,(1.8~2.5)m(6~9.5)m。木犀叶点霉分生孢子器球形至扁球形,直径80~100m,有孔口。分生孢子椭圆形,两端钝,无色,单胞,(1.5~2)m(4~5)m。

(3)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器在病叶和病落叶上越冬,病菌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10~33℃,最适温度为27℃左右。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滴传播。5月可见新叶发病,7~11月为病害高峰期,这段时间内雨水多或天气高湿会促进病害加重危害,引起大量落叶,开花不正常、减产显著。在肥料不足、树势衰弱或遭受冻害和机械损伤时易受病害。发病前期气候炎热又未及时浇水时,会加重病情。通常树冠下部叶片比顶部受害重,老叶比新叶受害重。

(4) 防治方法

1) 冬季摘除病叶,并加以烧埋,清洁田园,减少越冬病源。

2) 加强栽培管理,增施肥料;天气燥热时应适当浇水,以加强树势生长,提高抗病能力。

3) 药剂防治在苗木出圃时喷50%甲基硫菌灵900倍液或高锰酸钾1 000倍液;一般从6月下旬起,种植区视病情发展趋势开始用药,如70%达科达700~900倍液、大生600倍液、敌力脱2 500倍液或其他杀菌剂。

《翠菊枯斑病防治方法》由养花技巧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在您养花过程中能帮到您!能够用到鲜之花小编说的养花技巧,能够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花卉翠菊”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