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花朵,纯正幽远,沁人肺腑的香味。没有人不喜欢花的,而种植花木让很多人体验到了不一般的乐趣。如果想种植好花卉,就需要不断地学习相关的知识,人们有哪些种植花草的经验呢?考虑到您的需要,鲜之花网小编特地编辑了“树木中的老寿星”,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人活到百岁就算长寿了。但是人的年龄比起一些长寿的树木来,简直微不足道。

许多树木的寿命都在百年以上。杏树、柿树可以活100多年。柑、橘、板栗能活到300岁。杉树可活1000岁。南京的一株六朝松已有1400年的历史了,但是,它并不算老。曲阜的桧柏还是两千四百年前的老古董呢。台湾省阿里山的红桧,竟有3000多年的历史。这是我国目前活着的寿命最长的树,但还算不上世界第一。

世界上最长寿的树,要算非洲西部加那利岛上的一棵龙血树。500多年前,西班牙人测定它大约有8000~10000岁。这才是世界树木中的老寿星。可惜在1868年的一次风灾中毁掉了。

龙血树是常绿的大树,树身一般高20米,基部周围长却有10米,七八个人伸开双臂,才能合围它。此树流出的树脂暗红色,是著名的防腐剂,当地人民称为“龙之血”,故名为龙血树。

Xzh52.COM延伸阅读

园林树木配置中的经济原则


在发挥园林观赏树木主要功能的前提下,树木配置要尽量降低成本,并妥善结合生产。降低成本的途径主要有:节约并合理使用名贵树种;多用乡土树种;尽可能用小苗;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园林结合生产,主要是指种植有食用、药用价值及可提供工业原料的经济树木。例如园林中种植果树,既能带来一定的经济价值,还可与旅游活动结合起来,因为园林的审美享受是通过人体诸感官综合作用的,并不只限于视觉的美,采摘品尝美果佳实,实是游园活动的一种乐趣。综上所述,通过园林树木的配置,因地制宜创造园林空间形体的变化、色彩季相的变化、体现意境上的诗情画意,并力求符合功能上的综合性,生态亡的科学性、配置上的艺术性,经济上的合理性等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要综合考虑,先进行总体规划,再进行局部设计,并力求体现地方风格和特色。
园路不仅起交通作用,导引游客,本身也是景。园路有时变化多样,没有整齐的路缘,因此树木不一定要种成行道树的模样,布局要自然、灵活富有变化,只有在主干道两旁或入口处,为强调主景的作用,常采用整齐规则的配置方式。园林中还常常采用林中穿路、竹中取道、花中求径等顺应自然的处理方法,使得园路变化有致。

移植中的树木保湿的集中方法




1、捆草绑膜缠布
在一些景观非常优美的环境里,因裹草绑膜会影响景观的效果,可在裹草绑膜完成后,再在主干和大树的外面缠绕一层粗白麻布条。这样既可与环境相协调,防止夏季薄膜内温度太高,也有利于树干的保湿成活。
2、裹草绑膜
先用草帘或直接用稻草将树干包好,然后用细草绳将其固定在树干上。接着用水管或喷雾器将稻草喷湿,也可先将草帘或稻草浸湿后再包裹。继之用塑料薄膜包于草帘或稻草外,最后将薄膜捆扎在树干上。树干下部*近土球处让薄膜铺展开来,在将基部覆土浇透水后,连同干兜一并覆盖地膜。地膜周边用土压好,这样可利用土壤温度的调节作用,保证被包裹树干空间内有足够的温度和湿度,省去补充浇水之劳作。
3、缠绳绑膜
先将树干用粗草绳捆紧,并将草绳浇透水,外绑塑料薄膜保湿。基部地面覆膜压土,保湿调温效果明显,同样有利于成活。
以上三种大树保湿方法的原理相同,只是在材料选择上有所差别,将树干用塑料薄膜封闭,强制性保温保湿,比传统的人工喷水养护更稳定、更均匀,能将不良天气对大树的影响和伤害降到最低限度。因此在三九天和三伏天,切不可拆卸薄膜。必须经过1至2年的生长周期,树木生长稳定后,方可卸下薄膜。

盆栽寿星桃的种植方法


(2)盆栽寿星桃栽培要点

寿星桃是桃中最适宜于盆栽的品种之一,植株矮小,高30-100厘米,喜干怕涝喜磷钾,日照充足耐霜雪

温度:喜温暖环境,能耐0摄氏度以下的低温,可在室外安全越冬。

光线:寿星桃是阳性花木,宜布置于日照充足的庭院、屋顶花园或南向或西向的阳台,日照时间越长生长越旺盛。

水分:耐干旱,不耐水湿,更怕渍涝,盆土不干不浇水,浇必浇透,使之见干见湿。

施肥:上盆或翻换盆土时,宜在培养土中加些骨粉、腐熟的鸡粪作基肥,生长期15天左右施丨次氮磷钾复合肥,忌单施氮肥。6~7月可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繁殖:采用嫁接繁殖的方法。

盆栽寿星桃病虫害以防为主,一般可能出现的病虫害有,

常见的出现的虫害是芽虫、红蜘蛛,可用大蒜捣烂泡水24小时后用澄清液加水喷杀,或用40%的乐果乳剂的2000倍溶液喷杀。

流胶病,处理方法用刀刮净,并涂抹硫磺粉,一般十天左右以后再涂抹一次。

盆栽寿星桃生性强健,还是比较好养殖的,一般只要在施肥等方面注意一下,还是比较容易成活的。

寿星梅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那千百朵笑脸迎人的鲜花,仿佛正在用清脆的声音微笑低语:春天来了!春天来了!”花在人类的历史中从不缺席,很多人赏花的同时,迷上了种植花卉。要侍弄好花草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你是不是也在花卉种养上遇到问题了呢?以下是花卉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寿星梅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仅供您在种植花草参考。

寿星梅花,又称寿星玫瑰或寿星草,是一种常见的室内观赏植物。它因其美丽的花朵和耐严寒的性质而受到许多爱好者的喜爱。以下是关于寿星梅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光照和温度

寿星梅花喜欢充足的阳光,但在夏季高温时需要遮光,并选择适宜的光照,避免阳光直射。它适应的温度范围为15-25摄氏度,不耐寒,需注意保暖。冬季可以将其放在温室或室内温暖通风的地方。

二、土壤和水分

寿星梅花喜欢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可以选择以营养丰富、土壤肥沃的花卉土为基质,并添加适量的腐叶土和河沙。水分管理很重要,避免过湿或过干。浇水时要注意湿润整个土壤,但避免水涝。夏季高温时,可以适当增加湿度,可用喷雾器喷水,但不要直接喷到花朵上。

三、施肥

寿星梅花在生长期和开花期需要适量的施肥。可选择使用富含氮、磷、钾等多种元素的复合肥料,每月施用一次。注意避免过量施肥,以免导致营养过剩。

四、修剪和繁殖

寿星梅花的修剪有助于促进分枝和花芽的生长。在春季和秋季可以适时进行修剪,修整植株的形态。繁殖方法可以选择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和分株繁殖。种子繁殖需要注意选择成熟的种子,扦插繁殖则需要选用健康的枝条。

五、病虫害防治

寿星梅花容易受到蚜虫和红蜘蛛等害虫的侵害。定期检查植株,如发现害虫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可以选择使用植物安全的杀虫剂,并注意适量使用,避免对植株造成伤害。

六、注意事项

1. 寿星梅花喜欢通风环境,避免密闭的空间养殖。

2. 避免寿星梅花受到剧烈的温度变化和大风的侵袭。

3. 寿星梅花生长期需要保持适量的湿度,但长时间的高湿度容易引起病害。

4. 避免过量浇水,以免造成根部腐烂。

5. 繁殖和修剪时要使用锋利的工具,并注意消毒,以避免传播病菌。

6. 定期给植株除尘,避免灰尘堆积影响光合作用和美观度。

7. 避免寿星梅花长时间暴露在强烈的酷阳下,以免叶片灼伤。

8. 寿星梅花容易感染灰霉病和褐斑病,要做好病害防治工作。

爱花卉网小编认为,寿星梅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需要关注光照、温度、土壤水分和施肥等方面。定期修剪和繁殖也是保持植株健康和良好形态的重要举措。同时,对病虫害进行及时的预防和防治也十分重要。只有细心照料,寿星梅花才能长得茁壮,并展示出它独特的花容。

流血之树、活血圣药、植物寿星--龙血树


名贵的云南红药——血竭,又名麒麟竭,与云南白药齐名,又是著名药品“七厘散”的主要成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誉之为“活血圣药”,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的良好功效,既可内服,又可外用,是治疗跌打损伤、活血、止血的特效药。血竭是以龙舌兰科常绿乔木,龙血树为原材料提炼出来的。
作为一种名贵的传统中药,血竭在我国传统医学上沿用至少有1500多年的历史,但在1972年以前未发现国产龙血树时,所用血竭一直靠从东南亚和非洲进口,价格十分昂贵,每年要耗去国家大量外汇。在国外,血竭多称为龙血(DRAGON,S BLOOD),非洲用龙舌兰科龙血树属的植物树干割取血竭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而用棕榈科植物黄藤果实提取血竭仅是近代的事,但我国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对血竭植物有过记载,苏颂《唐本草》中写道:“血竭原植物,木高数丈,婆娑可爱。其脂液从木中流出,滴下如胶饴状,久而坚凝,乃成竭,赤作血色,采无时”。
谈到国内龙血树和国产血竭,那还得从一位传奇式人物——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创始人蔡希陶教授说起。蔡老原籍浙江东阳,1911年出生于一个医生家庭,从小热爱大自然,年青时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静生生物调查所,跟随著名植物学家胡先骕先生学习植物学。20世纪30年代初蔡老就深入云、贵、川等地考察植物,采集植物标本。为了进大凉山,他与黑彝头人歃血为盟,为了到滇南,他不顾瘴疬之气和匪患之险,拉着马尾巴闯过无人区。蔡老喜欢植物也酷爱文学,他在云南采集植物标本时写的小说《普姬——一个花苗姑娘》、《爬梯——一个赶马人的日记》、《四川的巴布凉山人》等,受到鲁迅先生的高度称赞。但是,他高深的文学造诣却给他带来了不幸的灾难。1960年,蔡老的好友吴晗写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中的“罢官”二字就是根据蔡老的意见加上去的。文革期间,《海瑞罢官》受到批判,而“罢官”二字又是重点,蔡老因此受到牵连,遭到残酷的迫害。70年代,美国侵略越南,“同志加兄弟”的中国给予越南无私的援助,举国上下尤其是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省的植物学工作者都在四处寻找特效止血药,尽管踏破铁鞋,但都是徒劳无功,一无所获。当时蔡老刚刚得以“解放”,恢复工作,已过花甲之年的他以博大的胸怀,不计个人恩怨,根据年青时代采集标本的回忆,带领一批青年科技人员于1972年首次在云南省思茅地区孟连县境内的石灰山上发现大片龙血树。从此,国产血竭才得以诞生,且其疗效优于进口的、以棕榈科植物为原料加工的血竭,填补了我国医药史上的一项空白。为此,蔡老去世以后,他的一半骨灰埋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内他亲手种植的龙血树下,另一半骨灰埋在昆明黑龙潭昆明植物研究所里他亲手种植的水杉树下。
龙血树生长很缓慢,一年之内树干增粗还不到1厘米,但在植物界中它的生命期最长,可达八千年,因此被植物学家们誉之为“植物寿星”。
龙血树是一种热带常绿乔木,树皮一旦被割破,便会流出殷红的汁液,象人体的鲜血一样,因此而得名。它大多分布于海拔较高的石灰岩地区,高可达20米,树干粗短,树皮纵裂,显得老态龙钟,但枝、叶却十分繁茂,墨绿色的带状叶片集中轮生于枝顶,青翠欲滴,生机勃勃,整个树冠非常美丽,在许多旅游区、宾馆、酒店都可以见到供人们观赏的龙血树。目前,龙血树已是珍稀植物,受到了国家的重点保护。

树木的年轮


树木伐倒后,在树墩上我们可以看到有许多同心圆环, 植物学上称为年轮。年轮是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受季节影响形成的,一年产生一轮。每年春季,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树木生长很快,形成的细胞体积大,数量多,细胞壁较薄,材质疏松,颜色较浅,称为早材或春材;而在秋季,气温渐凉,雨量稀少,树木生长缓慢,形成的细胞体积小,数量少,细胞壁较厚,材质紧密,颜色较深,称为晚材或秋材。同一年的春材和秋材合称为年轮。第一年的秋材和第二年的春材之间,界限分明,成为年轮线,表明材木每年生长交替的转折点。因此从主干基部年轮的数目,就可以了解这棵树的年龄。

生长在温带地区和有雨季、旱季交替的热带地区的树木才有年轮,而生长在四季气候变化不大的地区的树木则 年轮不明显。在树木的年轮上,蕴含着大量的气候、天文、 医学和环境等方面的历史信息。同时,在历史考古、林业研究、地质和公安破案等方面,年轮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历史学上,常用年轮推算某些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年代。如在浩瀚的大海里,有历代沉没的大小船只,根据木船的花纹(年轮)可确定造船的树种;根据材质腐蚀状况确定沉船遇难的时代,及与该时代有关的某些历史事件。

气象学上,可通过年轮的宽窄了解各年的气候状况,利用年轮上的信息可推测出几千年来的气候变迁情况。年轮宽表示那年光照充足,风调雨顺;若年轮较窄,则表示那年温度低、雨量少,气候恶劣。如果某地气候优劣有过一定的周期性,反映在年轮上也会出现相应的宽窄周期性变化。美国科学家根据对年轮的研究,发现美国西部草原每隔11年发生一次干旱,并应用这一规律正确地预报了1976年的大旱。我国气象工作者对祁连山区的一棵古圆柏树的年轮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的生长阶段予以科学的订正,推算出我国近千年来的气候以寒冷为主,17世纪2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是近干年来最长的寒冷时期,一共持续250年。

在环境科学方面,年轮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污染的历史。 德国科学家用光谱法对费兰肯等3个地区的树木年轮进行研究,掌握了近120~160年间这些地区铅、锌、锰等金属元素的污染情况,经过对不同时代的污染程度的对比,找到了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在医学上,年轮对探讨地方病的成因有一定的作用。如在黑龙江和山东省一些克山病发病地区,发病率高的年份的树木年轮中的铂含量低于正常年份。这与目前地球化学病因的研究结果非常一致。

森林资源调查中,依据年轮的宽窄来了解林木过去几年的生长情况,预测未来的生长动态,为制订林业规划、确定合理采伐量、采取不同的经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近年来,美国又将年轮引入地震的研究中。他们认为,地震造成地面移动倾斜后,年轮上留下了树干力图保证笔直生长所做出努力的痕迹;又如根系横越断层或位于断裂附近,由于生长受到阻碍,该年形成的年轮就比较小。依此可以了解到当时地震的时间和强度,并能揭示地震史及周期,从而可以开展地震的预测预报。

年轮记录了大自然千变万化的痕迹,是一种极珍贵的科学资料,这一点已为人们所公认。为了观察年轮,人们可以用一种专用的钻具,从树皮宜钻入树心,然后取出一 薄片来,上面就有全部的年轮。这样不用砍倒树木,就可以知道树木的年龄,从而为科学家提供了研究的材料。近年来,日本又研制出一种观察年轮的新方法--CT扫描法。这种方法不但可用来观察树木的生长情况,而且还可以对古代建筑和雕刻等木材的内部状况了如指掌。

树木的栽植


一、栽植质量标准
1.栽植前为了减少蒸发,保持树势平衡,保证树木成活,要进行适量修剪。修剪时剪口必须平滑,并注意留芽位置。根部修剪剪口也必须平滑,修剪要符合自然树形并按设计要求而定。对主干明显的杨树类必须保护中央领导干,种在公共绿地的树分枝点高度一般为树高的1/2至1/3,行道树分支点高度为2.2至2.8米。灌木修剪应保持其自然树形,断枝应剪去。
2.栽植的位置要符合设计图纸,栽时树木高矮、干径大小要搭配合理,排列整齐,栽植的树木不得倾斜。栽植行列树木必须横平竖直,树干应在一条线上,相邻树木的高差不得超过50厘米。栽植绿篱株行距要均匀,丰满的一面要向外。填土要分层填实,对于一般树木应与原土痕平,对于个别快长杨柳树可较原土痕深5厘米。栽植带土球树木,土球的包装物应尽量取出。
二、栽植操作方法
高大乔木修剪应在栽植前进行,对于高度3米以下无明显主干的乔木和灌木,为保证栽后高矮一致,整齐、美观,可在栽植后修剪。疏剪的剪口应与树干平齐,以免影响愈合。短截时注意留外芽,剪口距芽位置一般1厘米左右,剪口应稍斜。修剪2厘米以上的大枝剪口应涂防腐剂,可促进愈合和防止病虫、雨水侵害。
栽植前对裸根苗的根系要进行修剪,将断根、劈裂根、病虫根、过长的根剪去,剪口要平滑。
栽植前检查坑的大小、深度是否与土球规格标准要求的坑径一致,不符时应修整,如需填土填好后踏实。
栽植裸根树木应舒展根系,不要窝根,树立直后填入表土或好土,再将树干轻提几下,使土与根系密接,并应随填土随用脚踏实,踏实时注意不要踩树根,栽植深度应符合规定。
栽行道、行列树必须横平竖直,可每隔10或20株按规定位置准确栽上一株标兵树作为依据,然后再分别栽植。
栽植带土球树木,要尽量提草绳入坑,摆好位置和高度,用土填实放稳,再剪断腰绳和草包,栽绿篱时如土球完整、土质坚硬,应在坑外将包打开,提干捧坨入坑,坑内拆包应尽量将包装物取出。
栽植较大规格的常绿树和高大乔木应在栽植时埋上支柱,支柱埋深在30厘米以下,支柱要捆牢。注意不要使支柱与树干直接接触,以免磨伤树皮。立支柱方向应在下风口。

树木的排水方法


国槐性强健,萌芽力及抗污染能力都很强,且树冠宽广枝叶繁茂,寿命长,在我国南、北方广泛应用。但该树一旦遭受某些虫害,将会严重影响其生长,甚至导致死亡。根据多年来的工作经验,笔者对国槐常见的害虫及防治方法进行了总结。
1.槐蚜:1年发生多代,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枝条嫩梢、花序及荚果上,吸取汁液,被害嫩梢萎缩下垂,妨碍顶端生长,受害严重的花序不能开死,同时诱发煤污病。每年3月上、中旬该虫开始大量繁殖,4月产生有翅蚜,5月初迁飞槐树上危害,五六月在槐上危害最严重,6月初迁飞至杂草丛中生活,8月迁回槐树上危害一段时间后,以无翅胎生雌蚜在杂草的根际等处越冬,少量以卵越冬。
防治方法:(1)秋冬喷石硫合剂,消灭越冬卵。(2)蚜虫发生量大时,可喷40%氧化乐果、50%马拉硫磷乳剂或40%乙酰甲胺磷1000至1500倍液,或喷鱼藤精1000至2000倍液,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3000至4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3)在蚜虫发生初期或越冬卵大量孵化后卷叶前,用药棉蘸吸40%氧化乐果乳剂8至10倍液,绕树干一圈,外用塑料布包裹绑扎。
2.朱砂叶螨:1年发生多代,以受精雌螨在土块孔隙、树皮裂缝、枯枝落叶等处越冬,该螨均在叶背危害,被害叶片最初呈现黄白色小斑点,后扩展到全叶,并有密集的细丝网,严重时,整棵树叶片枯黄、脱落。
防治方法:(1)越冬期防治:用石硫合剂喷洒刮除粗皮、翘皮,也可用树干束草,诱集越冬螨,来春集中烧毁。(2)化学防治:发现叶螨在较多叶片危害时,应及早喷药,防治早期危害,是控制后期虫害的关键。可用4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至1500倍液,也可用50%三氯杀螨砜可湿性粉剂1500至2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i5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喷药时要均匀、细致、周到。如发生严重,每隔半月喷1次,连续喷2至3次有良好效果。
3.槐尺娥:又名槐尺蠖。1年发生3至4代,第一代幼虫始见于5月上旬,各代幼虫危害盛期分别为5月下旬、7月中旬及8月下旬至9月上旬。以蛹在树木周围松土中越冬,幼虫及成虫蚕食树木叶片,使叶片造成缺刻,严重时,整棵树叶片几乎全被吃光。
防治方法:(1)落叶后至发芽前在树冠下及周围松土中挖蛹,消灭越冬蛹。(2)化学防治:5月中旬及6月下旬重点做好第一、二代幼虫的防治工作,可用50%杀螟松乳油、80%敌敌畏乳油1000至1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2000至4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2000至4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4000倍液喷雾防治。(3)生物防治可用苏云金杆菌乳剂600倍。
4.锈色粒肩天牛:两年发生1代,主要以幼虫钻蛀危害,每年3月上旬幼虫开始活动,蛀孔处悬吊有天牛幼虫粪便及木屑,被天牛钻蛀的国槐树势衰弱,树叶发黄,枝条干枯,甚至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1)人工捕杀成虫:天牛成虫飞翔力不强,受振动易落地,可于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下旬于夜间在树干上捕杀产卵雌虫。(2)人工杀卵:每年7至8月天牛产卵期,在树干上查找卵块,用铁器击破卵块。(3)化学防治成虫:于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中旬成虫活动盛期,对国槐树冠喷洒2000倍液杀灭菊酯,每15天一次,连续喷洒二次,可收到较好效果。(4)化学防治幼虫:每年3月至10月为天牛幼虫活动期,可向蛀孔内注射80%敌敌畏,40%氧化乐果或50%辛硫磷5至10倍液,然后用药剂拌成的毒泥巴封口,可毒杀幼虫。(5)用石灰10公斤+硫磺1公斤+盐10克+水20公斤至40公斤制成涂白剂,涂刷树干预防天牛产卵。
5.国槐叶小蛾:1年发生二代,以幼虫在树皮缝隙或种子越冬,七八月危害最为严重,幼虫多从复叶叶柄基部蛀食危害,造成树木复叶枯干、脱落,严重时树冠出现秃头枯梢,影响观瞻。
防治方法:(1)冬季树干绑草把或草绳诱杀越冬幼虫。(2)害虫发生期喷洒4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至1500倍液,50%杀螟松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至1500倍液。

树木的夏季修剪


园林树木夏季修剪是保持树木观赏效果,决定当年或第二年开花结果质量高低的技术措施。

一、修剪目的 通过夏季修剪,促使植株体内养分、水分、激素等生长所需物质进行合理分配,见效比冬季修剪快。夏季修剪可以合理及时地改造或保持树冠造型,调整树冠枝条密度,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从而提高园林树木的观赏效果和合理的花果量。 二、修剪时间 广义上讲,从树木开始萌动到深秋落叶前的整个生长期所进行的修剪都叫夏季修剪,是冬季修剪的继续和补充。但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不同树种的物候期、生长发育规律及园林观赏要求、生产目的来确定具体的修剪时间,不能一概而论。

三、不同树种的要求 对一些春季和夏初开花的花木如玉兰、连翘、丁香、榆叶梅、贴梗海棠、垂丝海棠、棣棠、樱花、蔷薇等应在花榭后及时进行短截,一方面可以防止结果或形成徒长枝消耗养分,另一方面通过短截促发副梢,使副梢在7月花芽分化期形成花芽,为来年开花做好准备。对夏季开花的金银花、金银木、珍珠梅、木槿、紫薇等,应在开花后期立即进行修剪,对月季类灌木,要随时剪除残花,防止结果消耗营养,促使早发副梢,早形成顶花芽,早开花、多开花,缩短开花间隔。

应当经常进行整形修剪,但对那些在北方越冬困难的树种,如女贞、金叶女贞等应在9月底停止生长前进行轻短截或不修剪,尽可能让枝条生长充实,以利于越冬。对越冬性能好的树种,应把全年最后一次修剪安排在停止生长的临界期前,这样,可以节省修剪投入,并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保持树形。

常绿树生长旺季,要对生长过长的徒长枝进行短截,促使剪口下面的腋芽萌发出更多的新枝充实树冠内膛。对棕榈类植物,要随时剪掉下面衰老、发黄、破碎的叶片,保持观赏效果。

四、修剪原则 要因树、因品种、因时修剪。每株树的个体发育、长势强弱有差别,各品种的生物学特性不同,具体的修剪方法和时间都要区别对待。树木在夏季正处于旺盛生长期,修剪免不了要剪掉许多新梢和叶片。如果土壤条件差,管理又跟不上,在树体贮藏养分少的情况下,修剪对树的生长就是一种抑制。反之,如果土壤水肥条件好,夏季修剪能够有效促发副梢,扩大树冠,扩展叶面积,提高树木光合作用的效率,减少冬季修剪的工作量,并能提前进入开花结果期,缩短园林树木的培育周期。

树木风害的防治


多风地区,树木常发生风害,出现偏冠和偏心现象。偏冠会给树木整形修剪带来困难,影响树木功能作用的发挥;偏心的树易遭受冻害和日灼,影响树木正常发育。北方冬季和早春的大风,易使树木干梢干枯死亡。春季的旱风,常将新梢嫩叶吹焦,缩短花期,不利于授粉受精。夏秋季沿海地区的树木又常遭受台风危害,使枝叶折损,大枝折断,甚至是全树吹例。
通常情况下,浅根、高干、冠大、叶密的树种如刺槐、加杨等抗风力弱;髓心大,机械组织不发达,生长又很迅速而枝叶茂密的树种,风害较重。苗木移植时,特别是大树,如果根盘起的小,则因树身大,易受风害。树木栽植过程中,如果植株行距过密,根系发育不好,再加上护理跟不上,风害会显著增强;如果树坑过小,树木会因根系不能舒展,发育不好,重心不稳,也会导致风害加强。对于行道树而言,如果风向与街道平行,风力聚集成风口,风压增强,风害也会随之加大。此外,风害也会受土壤质地的影响,如果土质偏沙,或为石砾土等,则因土壤结构性差,土层薄,导致抗风性差。
如何预防和减轻风害?首先在种植设计时要注意在风口、风道等易遭受风害的地方挑选抗风树种,适当密植,采用低干矮冠整形。此外,要根据当地特点,设置防护林和护园林,降低风速,免受损失。
在管理措施上,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相应防风措施,如排除积水、改良栽植地点的土壤质地、培育壮根良苗、采取大穴换土、适当深植、合理修枝控制树形、定植后及时立支柱、对结果多的树要及早吊枝或顶枝落果、对幼树和名贵树种设置风障等。
对于遭受大风危害,折枝、伤害树冠或被刮倒的树木,要根据受害情况及时维护。首先要对风倒树及时顺势扶正,培土为馒头形,修去部分或大部分枝条,并立支柱。对裂枝要顶起吊枝,捆紧基部伤面,或涂激素药膏促其愈合,并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树势的恢复。对难以补救者应加淘汰,秋后重新换植新株。

园林树木的科学种植


园林树木的科学种植--园林树木除了要体现其观赏价值以外,还要彰显其生态功能和社会作用。只有用科学的方法种植,才能换来园林树木的健康。科学的种植方法,笔者认为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
树种配置要合理不同种类的树木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生、相克关系。有些树木栽种在一起,彼此间可以互利互惠、促进生长。如油松与柞树,在自然界中它们不但可以和平共处,而且还能够营造互为有利的生态环境。另外,锦鸡儿与杨树、皂角树与白蜡、侧柏与油松等,若相邻而种,也可相互助长。在园林绿化规划设计中,要尽量将此类相生植物栽植在一起,以达到相互促进生长的目的。
合理配置树种还能减轻或限制病虫的危害。如杨树林里种植臭椿,椿树的臭味能驱赶杨树的蛀干天牛;把山茶花和山苍子混植,山苍子可减轻山茶花煤污病的发生。
有些树木若生长在一起,会因相互之间争夺阳光营养、或分泌有害物质、或传播病虫而生长不好。俗话说苹果遇核桃,肥猪碰钢刀,说的是核桃根的皮层内,含有核桃醌等挥发性物质,能使苹果茎杆细胞分离、生理异常。梨柏是冤家,并栽必出差,是因为梨锈病的病原菌在夏、秋季寄生梨树,冬季到柏树上越冬,来年开春再回到梨树上危害。实践表明,在梨园周围只要不种柏树,梨锈病便很少发生。
以乡土树种为主如果不加论证便盲目地从外国或外地引进树种,虽有时能取得较好的景观效果,但新引入的树种往往不适应环境变化,表现出生长不良、对病虫害抗性较弱等性状。有时一些有害生物亦会随之传入,在引入地暴发流行。松材线虫病、红脂大小蠹等侵入性虫害,都是随着引种的树种传入的,目前已在我国造成了重大损失。
城市园林规划设计要以乡土树种为主,慎重使用边缘树种和未经驯化的外来树种。任何树种由于自然选择都有其固有的分布区域,乡土树种最能适应当地的环境气候条件,是规划设计中需要优先考虑的。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到适地适树、适树适栽。不适当的栽植地点、栽植方式,会造成树木长势衰弱,容易招致弱寄生菌和弱寄生昆虫危害。如把油松、刺槐等阳性树种栽植在楼后背阴地,或将云杉、五角枫等阴性树种栽植在光照充足处,均会出现生长不良现象。
层间栽植要适度园林绿化不能仅注重观赏和休闲需要,热衷于栽培龄级一致、整齐划一的树木,否则极易出现水土流失、地力衰退等生态恶果,也容易发生火灾和病虫害问题。
树木层间栽植要适度,既不能过于稀疏,也不能过于拥挤。盲目将株、行距加密,会造成树木生长空间狭窄,不透风,湿度大,而且互相争光、争水、争肥料。近年来,一些城市绿篱上介壳虫、白粉病等病虫害发生严重,其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绿篱栽植过密、通风不良、湿度过大所致。
选择树种除了注重多品类外,还要注意树木层间的混配与结合,形成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复层结构。根据树木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乔灌藤草花并重,构建丰富多彩、层相繁杂的树木群落景观。这对于有害生物的滋生蔓延、传播扩散有机械阻隔作用,同时还有利于鸟类、蜘蛛等天敌动物以及其他有益生物的生存繁衍。
总之,在园林绿化系列工作中,要合理利用树木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以及树种之间相生相克的复杂关系,遵循生物之间共生、循环、竞争的原则,以达到自然调控为主的生态治理效果。

园林树木的栽植原则


园林树木的栽植,要注意树体水分代谢的平衡,提供相应的栽植条件和管理措施,协调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发育矛盾,使之根旺树壮、枝繁叶茂,达到园林绿化所要求的生态指标和景观效果。

一、适树适栽

首先,必须了解树种的生态习性以及对栽植地区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要有成功的引种试验和成熟的栽培养护技术。特别是花灌木新品种的选择应用,要比观叶、观形的园林树种更加慎重,因为此类树种的适应性表现除树体成活之外,还有花果观赏性状的完美表达。适树适栽原则的最简便做法,就是选用性状优良的乡土树种作为骨干树种。尤其是在生态林的规划设计中,更应实行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原则,以求营造生态群落效应。

其次,可利用栽植地的局部特殊小气候条件,突破原有生态环境的局限性,满足新引入树种的生长发育要求,达到适树适栽。例如:可筑山引水,设立外围屏障;改土施肥,变更土壤性质;束草防寒,增强树木抗寒能力。此外,更可利用建筑物防风御寒,小庭院围合聚温,以减少冬季低温的侵害,扩大南树北移的范围。

第三,地下水位的控制在适树适栽的原则中,具有重要地位。地下水位过高是影响树木栽植成活的主要因素。现有园林树种中,耐湿树种极为匮乏,特别是雪松、广玉兰、桃树、樱花等对根际积水极为敏感,栽植时可采用抬高地面或深沟降渍的措施,以利于树体成活和正常生长发育。适树适栽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对树种光照适应性的掌握。园林树木栽植不同于一般造林,多以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的群落生态种植模式,来表现景观效果。因此,多树种群体配植时,对树种耐阴性和喜阳花灌木配植位置的思考,就显得极为突出。

二、适时栽种园林树木的栽植时期,应根据树木特性和栽植地区的气候条件而定。一般落叶树种多在秋季落叶后或春季萌芽前进行,此期树体处于休眠状态,受伤根系易恢复,栽植成活率高。常绿树种栽植,在南方冬暖地区多为秋植;冬季严寒地区,常因秋季干旱造成“抽条”而不能顺利越冬,故以新梢萌发前春植为宜;春旱严重地区可进行雨季栽植。

春季栽植春季树体结束休眠,开始生长发育,是我国大部地区的主要植树季节。此外,春植符合树木先长根、后发枝叶的物候顺序,有利于水分代谢的平衡。特别是在冬季严寒地区或对于不甚耐寒的树种,春植可免却越冬防寒之劳。秋旱风大地区,常绿树种也宜春植,但在时间上可稍推迟。具肉质根的树种,如山茱萸、木兰、鹅掌楸等,根系易遭低温冻伤,也以春植为好。春季工作繁忙,劳力紧张,要根据树种萌芽习性和不同地域土壤化冻时期,利用冬闲做好计划。树种萌芽习性以落叶松、银芽柳等最早,杨柳、桃、梅等次之,榆、槐、栎、枣等最迟。土壤化冻时期与气候因素、立地条件和土壤质地有关。落叶树种春植宜早,土壤一化冻即可开始。华北地区春植,多在3月上旬至4月下旬,华东地区以2月中旬至3月下旬为佳。

2.秋季栽植秋季栽植,树体对水分的需求量减少,而且气温和地温都比较高,树木地下部分尚未完全修面,栽植时被切断的根系能够尽早愈合,并有新根长出。华北地区秋植,多使用大规格苗木,以增强树体越冬能力。华东地区秋植,可延至11月上旬至12下旬。东北和西北北部严寒地区,秋植宜在树木落叶后至土地封冻前进行。

3.雨季(夏季)栽植受印度洋干湿季风影响,有明显旱、雨季之分的西南地区,以雨季栽植为好。雨季如果处在高温月份,由于短期高温、强光易使新植树木水分代谢失调,故要掌握当地的降雨规律和当年降雨情况,在连阴雨时期栽植。江南地区,亦有利用“梅雨”期的气候特点,进行夏季栽植的经验。

三、适法适栽园林树木的栽植方法。

应根据树种的生长特性、树体的生长发育状态、树木的栽植时期以及栽植地环境条件等,采用裸根栽植或带土球栽植。

1.裸根栽植此法多用于常绿树小苗及落叶树种。裸根栽植的关键在于保持根系的完整,骨干根不可太长,侧根、须根尽量多带。从掘苗到栽植,务必保持根部湿润,根系打浆是常用的保护方式之一,可提高移栽成活率20%。浆水配比为:过磷酸钙1公斤+细黄土7.5公斤+水40公斤,搅成浆糊状。为提高栽植成活率,运输过程中可采用湿草覆盖,以防根系风干。

2.带土球移植常绿树种及某些裸根栽植难于成活的树种,如板栗、长山核桃、七叶树、玉兰等,多使用带土球栽植。大树栽植和生长期栽植,亦要求带土球进行,以提高成活率。如距离较近,可简化土球的包装手

养花技巧《树木中的老寿星》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供各种花卉的养花技巧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老园丁的养花技巧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