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老家家门口有两棵美丽的树,我非常喜欢它们,一棵是柳树,另一棵是桃树。它们都有自己的本领。我觉得树是一种给人快乐的植物。”生活中,各色各样的人都很喜欢花,花以她娇艳和品格让我们顿悟人生。种植花草光有喜爱是不行的,要学习相关知识,你在为养花而苦恼吗?鲜之花网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植物的防身术”,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到野外郊游的时候,你可能会随手摘一片树叶,采一朵野花。此时此刻,树不能走开,花无法躲避;假如你在青青的草地上奔跑跳跃, 青草也只能由你踩踏。在生物界,看来植物最缺乏保卫自己的本领,只有“逆来顺受”的份了。
实际情况当然不是如此。虽说植物相对比较弱小,易受人和动物的攻击,但它仍然有着种种自卫能力。
有些植物为了防御敌害,采取隐藏躲避的方法。例如,青藏高原上的雪莲,干脆在冰天雪地的时候才开花,人和动物一般不会在这严酷条件下去伤害它,这就便于它的生存了。莲藕、荸荠、芋头等植物的根茎隐藏地下,露在地面的只是一些叶子即使被吃掉,也无伤大局,也不会影响它们的生存。
植物的物理武器有相当威力。玫瑰、蔷薇、大蓟、小蓟和仙人掌等满身长有尖刺,使得人和动物不敢随便碰它,面对它们的“尖刺武器”,常常就只好退而避之、“手下留情”了。
在非洲中部的森林里,长着一种坚硬有刺的树木,当地人称之为“箭树”,箭树含有剧毒,人兽如被它刺中,便会立即致死。 我国西双版纳的箭毒木,树皮里白色乳汁毒性极大,且有刺鼻气味。如果误入人眼,马上使人双目失明;人吃了,一刻钟就可使心跳停止。它的原名叫“加独”,我国植物学家译为“见血封喉”,可谓名副其实。
有“箭”还有“炮”。美洲沙箱树的果实成熟时,它的种子能在一声巨响中,炸飞到十几米以外。生长在非洲和前苏联高加索地区的喷瓜,果实像个大黄瓜。它成熟落地时,里面的浆液和种子就会 “嘭”的一声,像放炮似的向10米外喷射,人称“铁炮瓜”。喷瓜的粘液有毒,不能让它滴到眼中。
南美洲的热带森林里,有一种叫“马勃菌”的植物,状似地雷, 每个重量达10多千克。如果不小心踩着或触动了它,就会发出地雷爆炸般的“轰隆”巨响,同时还会散发出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使人喷嚏不断,涕泪纵横,眼睛刺痛。人们管它叫“植物地雷”。
有些植物在进化中形成了独特的形态,这些形态就成了它们的防身术。例如,我国喜马拉雅山麓有种“眼镜草”,它的样子很像高昂着头的眼镜蛇,使得敌害不敢接近它。斯里兰卡生长的舞草, 能不停地在空中舞动,食草动物不知这是什么玩意,于是干脆避开它。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北美黄花受到角蝉侵害后,它的日子反会过得好些。因为角蝉的蜜是蚂蚁爱吃之物。为了要吃角蝉蜜,蚂蚁就主动充当北美黄花的“卫士”,不让别的害虫来伤害北美黄花。 这可说是一种“借贼防盗”的办法。
不过,制造不利于敌人的化学物质则是植物最多见的自卫方法。有些毒蕈(毒蘑菇)长得十分艳丽,可是人和动物并不愿意去动它,原因是它含有剧毒,吃不得的。莴苣能散发出一种刺激性的苦味,能使菜粉蝶、菜青虫不敢靠近它。艾叶分泌的特异气味,则有驱虫防鼠功能。苦楝子中含有一种“昆虫拒食剂”,虫子不肯去吃它,即使吃了也会死。不少植物受到微生物的病菌的侵犯时,还能迅速分泌出“植物防御素”(又称“植物抗毒素”),这种粘性的抗菌物质可以使病菌失去继续入侵的能力。有的树木还能制造假氨基酸,使害虫误以为它是营养物质,其实它是有害的蛋白质,反可置害虫于死地。科学家认为,植物从生到死都能分泌这样或那样的防御物质,需要时可在几小时内迅速合成。
可见,植物虽没有“手脚”和“牙齿”,为了生存,它也是拥有种种防身之术的。否则,在天敌众多的世界里,几十万种植物又怎能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呢?
研究植物的自卫能力,就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和发展植物的自卫能力,就是为了更好地减轻植物的病虫害。

XzH52.cOm精选阅读

红术的储存


红术的储存方法

姓名:赵惯军 单位: 联系电话: 2010-03-30

专家解答
您好 请问您是问红薯的储存方法吗?请参看以下信息:
选择适宜的储藏方法。 红薯的储藏方法大致有两种,即高温储藏法和低温储藏法。高温储藏法就是在红薯入窖后,烧火升温到35-38℃,并保持2-3天,将红薯的黑斑病、软腐病等病菌杀灭。然后再将温度降至10-14℃低温进行储藏。该法效果很好,但成本较高,操作起来较为麻烦,因此对分户储藏的农户来说,药剂处理的低温储藏法较为合适。采用低温储藏法。
首先在红薯入窖前一周对薯窖进行消毒。可用70%的托布津1000倍液,或50%的多菌灵800倍液,对窖内进行喷雾消毒。 第二,在红薯收获后,要及时处理,及时入窖。可用70%的托布津1000倍液,或用50%的多菌灵800倍液,按1:1比例将红薯浸湿,再捞出滴干入窖。
第三,在红薯入窖后,采用各种方法,始窖内温度保持在15℃以下,10℃以上。窖内温度低于15℃,可以抑制病菌的活动,高于10℃,可以避免冻害,达到安全储藏的目的。
加强储藏期的薯窖管理。
红薯在立冬前入窖到第二年开春后出窖,可划分为冬前期、越冬期和立春后三个管理时期。冬前期(在大雪之前)窖内温度较高且湿度大,因此重点是降温排湿。方法是:
一.在红薯入窖后及时安放竹筒,以利于通气降温排湿;
二.是当窖温高于15℃时要及时敞开薯窖降温排湿。当温度降到10℃或10℃以下的时候,要及时盖上窖口,使窖内温度保持在10-14℃之间。越冬期(大雪到第二年的立春)主要工作是保温防寒,千方百计使窖内温度保持在10℃以上。每隔几天就要检查一次薯窖温度。如果发现温度低于10℃,要及时加盖稻草。立春后气温经常突冷突热,薯窖的管理主要是加强检查,调节好薯窖内温度,使之继续保持在10-15℃之间,并酌情补充水分,防止红薯糠心。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花期控制术


温度是对花卉生长发育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有的花卉由于温度太低不能开花,有的则要经过一个低温阶段才能开花,否则处于休眠状态,不开花。所以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增加温度对一些多年生花卉来讲,如在入冬前放入高温或中温温室培养,一般都能提前开花。如草花中的瓜叶菊、旱金莲、大岩桐等常采用这种方法催花。牡丹、迎春、碧桃等一些春季开花的木本花卉,在温室中进行促成栽培,也可将花期提前到春节前后。其它还有非洲菊、大丽花、美人蕉、象牙红、文殊兰等,都可用加温的方法来延长花期。

降低温度,延长休眠期,则可把开花的时间推迟。一些春季开花的花卉,春暖前将其移入5℃的冷室,这适用于较耐寒、耐荫的晚花品种。在冷室中存放时间长短,要根据预定的开花时间和花卉习性来决定,一般需提前30天以上移到室外。出室后注意避风、遮荫,逐渐增加阳光。

对一些含苞待放或开始进人初花期的花卉,可采用较低的温度、微弱的光照、减少水分等来延迟开花,这在菊花、月季、水仙、八仙花、天竺葵等花卉上应用。防暑降温也可使不耐高温的花卉在夏季开花。大部分花卉盛夏进入缓慢生长发育阶段,处于休眠、半休眠状态,因此多不开花,为此可从气温上改变,以使其开花不断。降低温度使花卉提前度过休眠期,可使牡丹在元旦前开花。

植物分身术——扦插、压条、分枝繁殖


扦插繁殖法就是剪取植物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插于土或其它基质中,促使其生根而形成一个独立新植株的方法。

为什么一些植物能扦插成活呢?
这是因为这些植物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有形成不定根和不定芽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使植物体的一部分形成新的植株,从而达到繁殖的目的。但不是所有植物都能扦插成活,此种方法只适于那些再生能力强的植物。如杨、柳等最易扦插成活,月季、木槿、大竺葵、仙人掌等花卉也多用扦插法繁殖。
一般来说,木本植物以1~2年生的枝条扦插为好;草本植物最好采用当年生的枝条扦插,这样比较容易成活。常绿树木在扦插时还可适当带2~4片叶子,因叶子通过光合作用可制造一些养分,这样可促进扦条生根成活。但叶子不能带得过多,否则因叶子不断蒸腾会使扦条枯萎,影响扦插成活。插插时还要注意认清枝条的正常位置,即何者为上端,何者为下端,不可颠倒。
有些植物如油桐、油茶、苹果、梨、梅等生根较难,扦插成活困难。现在人们知道维生素B1和生长素有促进植物生根的作用。对于生根较难的植物,用维生素B1和生长素浸润插条,可以促进根的发生与生长。菊和秋海棠等除插枝外,叶也可以扦插,有些植物还可以插根。
扦插繁殖的优点是繁殖速度快,并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营造树林,栽培花卉、果树多用此法。
有些植物生根缓慢,用种子繁殖又有困难,可用与扦插法类似的压条法繁殖。
压条法多用于木本植物。将母株生长旺盛的当年生枝条中段弯曲压入土中,使其萌发新根,长成一株新的植物,然后剪断新生的这一株与母体的这一株与母体的接连。这样,一个独立生活的新植株就繁殖出来了。利用此法繁殖,由于在生根过程中仍然从母株获得充足的养分,成活率极高。凡是扦插不易生根的植物,都可用此法繁殖。由于压条所得的新植物株能保持母株的优良品质,又因繁殖成苗快,结果年龄早,因此,在繁殖果树和观赏树木时已被广泛采用。
如果树木较高,枝条不便弯下,就可以采用高桩压条(空中压条)的方式来进行繁殖。采取不把枝条弯下来,而把土搬上去包扎在枝条已被处理的部分的办法,也可以用瓦罐竹筒等盛土缚在树上。玉兰、夹竹桃、柑桔、龙眼、荔枝等,常用此法繁殖。
有些植物还可以利用分枝的方法进行繁殖,这种方法是把丛生的小苗连同一部分根系,分开培植,长成新个体。如香焦、芭蕉、韭、水稻、小麦等,可用此法繁殖。

庭院葡萄冬剪枝术


购买《大棚葡萄种植技术》VCD光盘请点击这里

庭院栽种的葡萄,冬季进行修剪,可确保连年优质丰收。一般在落叶后的12?3月上旬进行,在萌芽前一个月结束修剪。 葡萄当年形成的枝条一般为结果母枝,它各部位的结果能力以中部芽眼最强,两端则较差。结果母枝剪留得短,发出的枝条强壮,坐果率高,质量好。缺点是扩展树形慢,长此下去会使上下部失去平衡,影响寿命;结果母枝剪留得长,发枝多,扩展树形快,但坐果较少,质量也差,还容易使结果部位上移。一般每平方米如产果3一5公斤,应留芽15一25个为宜。 较好的修剪方法是:在一个蔓上有几个结果母枝的,要选一个生长在上面的、粗壮的做为延长头,进行长梢修剪,留7?12个芽眼,使其保持领头的优势。其它结果枝够一厘米左右粗的,进行中梢修剪,留4一6个芽眼。再细些的,进行短梢修剪,留3一4个芽眼,可培养为预备枝。因葡萄树进入盛果期后,结果部位易上移。所以当第二年结果母枝结果,预备枝也萌发了两个新芽时,人冬前就可以把预备枝以上部分剪掉,使结果部位向下回缩。对衰弱的老蔓,可利用从地下老枝上萌发的条子加以培养,二、三年后即可更新老蔓。对一二年生的小树,枝条发育够粗的,第一年剪留2?3个芽眼,第二年剪留4一6个主蔓进行长梢、中梢修剪。枝条发育细长的,可仅留1?2个芽眼。对当年生不成熟的绿色枝条,一律剪除。在同一树上,最好是长、中、短三种剪法密切配合。 修剪时不得靠近芽眼剪截,一般需留较长的节间,或在节部距芽1厘米以上剪截。

菊花朵大色鲜有术


1、除去嫩芽:生长旺盛的菊花,往往在新技的叶腋里长出许多新芽来。这些新芽不仅消耗菊花的营养和水分,还容易使菊花疯长,所以当叶腋间出现新芽,应及时掐掉。 2、削减花蕾:一船菊花在10月上旬即出现花蕾,花蕾长得多,花就开办小,除满天星品种外,其他品种最好每枝开一朵,以便全株的营养和水分集中到这个花蕾上。 3、延长暗期:菊花多在日照短的秋季开花。如果缩短日光照射的时间,菊花就会开放得更加鲜艳。具体方法是:在10月上旬,每天晚上5点将菊花棵用黑市罩罩起来,第二天上午9点将黑布置揭开 ,这样坚持半个月左右。 4、防治病虫害:若生蚜虫和红蜘蛛 ,可用敌敌畏、乐果或洗衣粉水喷杀。若患黑斑病或褐斑病,要及时摘除病叶,防止病情蔓延。


陆游:自有独创养花养生术


陆游有一首著名的养生诗:“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粥系流质食物,老幼皆宜,味美香糯,营养丰富,易为人体消化吸收。如果在粥中加入相应的食品或食物,如莲心、薏苡仁、花生米、羊肉、西洋参、胡萝卜等,还有防治疾病、祛病延年的功用。我国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号放翁,享年85岁(公元1125~1210),是我国古代诗坛上少见的寿星之一。陆游一生仕途坎坷,戎马生涯,颠沛流离,之所以长寿,与他别具一格的养生之道不无关系。陆游养生术大致可概括为五个方面:

食粥:陆游有一首著名的养生诗:“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粥系流质食物,老幼皆宜,味美香糯,营养丰富,易为人体消化吸收。如果在粥中加入相应的食品或食物,如莲心、薏苡仁、花生米、羊肉、西洋参、胡萝卜等,还有防治疾病、祛病延年的功用。

扫地:“一帚常在旁,有暇即扫地。既省课童奴,亦以平血气。按摩与导引,虽善亦多事。不如扫地去,延年直差易!”诗人的这首诗,为我们维妙维肖地勾画出一幅洒扫庭院的生动图景。闲来无事,执帚扫地,既美化、清洁了生活环境,又活动了筋骨血脉,这比专门请医生“按摩与导引”,益处不知要胜过几多!

种花:“荟兰移取偏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更乞两丛香百里,老翁七十尚童心。”养花种草,是陆游的一大爱好。每逢一地,他首先要用花草来美化环境。七十古稀的诗人童心萌发,移兰种簪,实在难能可贵!

赏花:“洛阳牡丹面径尺,鄜畤牡丹高丈余。世间万物有如此,恨我总角东吴居。俗人用意苦局促,目所未睹辄谓无。周汉故都亦岂远,安得尺棰驱群胡!”这首诗从赏小园牡丹,联想到洛阳、长安牡丹的盛况,并由此抒发出作者的爱国情怀。赏花是一种闲情逸致的活动,它赏心悦目,爽神清志,陶性增趣。这种有滋有味的活动,给人以美感的同时,往往使人心理的愉悦得到升华,而健康的心理又是长寿的第一大要素。陆游高寿,与他爱养花喜赏花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闲嬉:“整书拂几当闲嬉,时取曾孙竹马骑。故放小劳君会否,户枢流水即吾师。”读书作诗困乏之时,经常取孙儿的竹子,来当马骑嬉戏取闹。生命在于运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经常运动,疾病难碰。且闲来戏嬉取闹,与曾孙儿玩玩,天伦之乐更添趣。闲嬉动筋腱,健肌肉,悦心灵,陆放翁这位“老来童”焉有不长寿之理。

贡菜种植枝术,贡菜新鲜的长什么样子


一、种植时间

在种植贡菜的时候,可以选择在清明节左右进行,这个时间种植它会更健壮的生长。如果错过了春季的种植时间,也可以在立秋后8-10天进行种植。正常情况下,气温只要是在15-18℃左右。

二、种植方法

1、处理种植:在种植前需要将种子放到冷水里浸泡,大概需要浸泡3-4个小时。每天都要将其捞出来,并淋一次冷水,持续3天左右它就会发芽了。

2、进行整地:做好整理工作是很重要的,它适合在偏碱性且有充足养分的土中生长,土壤里不能有农药的残留。

3、进行种植:它的种子是很小的,播种的时候要小心一些,在种植后还要给它浇透水,这样会有利于种子发芽。

三、形态特征

新鲜的贡菜整体为鲜绿色的,形状相对来说是细长的,它是一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属于绿叶类的蔬菜。

植物界的食肉植物


猪笼草

猪笼草是非常常见的一种食肉植物,植株上面长着特有的捕虫笼,可以用来捕食虫子。

猪笼草的品种是比较多的,外形也有差异,很多人喜欢猪笼草那奇特的外形,所以有时候会养殖在家里面进行观赏。也有养殖猪笼草在家里,希望能够减少家中的蚊虫。

捕虫堇

捕虫堇也是可以捕虫的一种植物,它可以将昆虫引诱到叶子上,当虫子落到叶子上面,就会被捕虫堇牢牢地黏住,然后将昆虫的尸体液化,吸收养分。

捕虫堇本身有个特点,就是可以根据季节的彼岸花在食肉和非食肉之间进行转换。

狸藻

狸藻是一种奇特的植物,属于水生类,看上去和普通的水生的植物一样,但是实际上,在水下面,狸藻可以捕食小动物,像是蝌蚪等,都会被它给捕食。

茅膏菜

茅膏菜是一种比较美丽的观赏植物,看着晶莹剔透的,并且它还能吸引昆虫,将其捕食,然后消化掉。一般,昆虫在被茅膏菜捕捉之后,15分钟就会死亡,可以说,茅膏菜对于昆虫是很致命的。

捕蝇草

捕蝇草也是很常见的食肉性植物,它的食物种类很多,以蜘蛛、蚂蚁等为食,当发现有虫子出现的时候,就会张开自己的叶子,将虫子吃掉,感觉其实也是萌萌哒。

植物的果实


正确地识别果实类型,对于认识植物是很有好处的,因为在许多植物的大类群中,都拥有同一类型的果实,当我们看到某些类型的果实时,至少可以确定这种植物所属的科,然后再进一步去识别就方便多了。

果实也是种子植物所特有的一个繁殖器官。它是由花经过传粉、受精后,雌蕊的子房或子房以外与其相连的某些部份,迅速生长发育而成。子房壁发育为果皮,并分为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三层。三层果皮比较分明的如桃子,外果皮薄而柔软,中果皮多汁,即食用部分,内果皮呈凹凸不平的硬木质,即俗语称的核。但在许多植物的果实中,三层果皮通常分辩不清,如番茄、茄子。
在果实生长过程中,花柱和柱头通常枯萎。少数植物果实长大后,花柱和柱头仍不脱落。这一特征可为我们识别植物提供方便,如报春花科、玄参科植物的果实成熟后,花柱和柱头仍留存在果上。花梗发育为果柄,花冠、雄蕊通常枯萎脱落。花萼则有各种情况,有的随花冠一同脱落,有的虽枯萎但并不脱落,如苹果在果实的一端凹陷处,还可看到有五片小萼片,但并不显著;有些则随果实一起长大,始终留存在果实上,如柿子、茄子。
果实的类型多种多样,依据形成一个果实,花的数目多少或一朵花中雌蕊数目的多少,可以分为单果、聚花果和聚合果;依据果皮的质地不同,可分为肉果和干果;依据果皮的开裂与否,可分为裂果和闭果。以下是一些主要类型的果实简述:
1.聚合果
一朵花中有许多相互分离的雌蕊,由每一雌蕊形成一小的果实,并相聚在同一花托上形成一果实,称为聚合果,如莲、草莓、蛇莓。
2.聚花果
一个花序上所有的花,包括花序轴共同发育为一个果实,称为聚花果,如桑、无花果。
3.单果
一朵花中只有一枚雌蕊,由该雌蕊发育为一个果实,称为单果,如苹果、桃、扁豆。常见的单果有下列几种:
1)蓇(gu)葖(tu)
由单个心皮或数个分离的心皮形成的果实,内含一粒至数粒种子,成熟后沿着生胚珠的一侧或另一侧开裂。
2)荚果
由单个心皮发育而成的果实。一室,内含2个或2个以上的种子,成熟后果皮沿两侧自下而上裂开。荚果是豆科植物特有的果实。
3)蒴果
由结合的2个以上的心皮形成的果实。由于心皮连合的方式不同,而有一室或多室之分,每室均有多树种子。开裂的方式有多种。
4)角果
由结合的二个心皮形成的果实。原为一室,后来由于心皮边缘合生处向中央生出一隔膜,将子房分为二室,这一隔膜称假隔膜。果实成熟后,果皮从二侧裂开,成二片脱落,只留假隔膜在果柄上,种子附在假隔膜上。角果分为长角果和短角果两种,前者的长超过宽好多倍,后者的长度近相等。角果是十字花科植物特有的果实。
5)瘦果
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结合的心皮形成的一种不开裂的果实。果皮与种皮极易分离,但只有一室,内含一种子。菊科植物的果实全为瘦果。
6)颖果
由单个心皮,一室,内含一种子形成的果实。其果皮与种皮紧密愈合不易分离,果实小,常误认为种子。颖果是禾本科植物所特有的果实。
7)翅果
由单个或数个结合的心皮形成的一种不开裂的果实。果皮的一端或四周由子房壁向外延伸翅状的薄片,适于风力传播。
8)坚果
由2个或2个以上结合的心皮形成的一种不开裂的果实。果实成熟后,外果皮坚硬呈木质并干燥,内含一种子。
9)双悬果
由2个合生心皮的雌蕊形成,子房2室,每室一个种子,果实成熟时,分离成两个果瓣,并悬在中央的果柄上端,果皮干燥,但不开裂。
10)瓠果
由三枚结合的心皮所形成的一种特殊形态的浆果。果实的肉质部分是由子房的花托共同发育而成,内含许多种子。瓠果是葫芦科植物所特有的果实。
11)核果
由一心皮形成的果实。外果皮较薄,肉质或革质,中果皮肥厚多肉,内果皮坚硬成核,核内着生种子。
12)浆果
由一心皮或数枚结合的心皮形成的果实。含种子一个或数个,外果皮极薄,中果皮、内果皮肉质化,浆汁很丰富,种子存于果肉内。
13)梨果
由多枚结合的心皮与花托、花萼的基部共同形成。果实上很厚的果肉部分是由花托所形成,肉质部分以内才是果皮部分。花托和外果皮,外果皮和中果皮均无明显界限。内果皮由木质化的厚壁细胞所组成,呈皮纸状。
14)柑果
由多枚结合的心皮所形成的一种特殊形态的浆果。果实的外果皮为坚韧革质,有许多含芳香油的油囊;中果皮疏松髓质,有许多维管束分布其间;内果皮膜质,分为若干室,室内充满含汁的细胞,它是由内果皮内壁的毛茸发育而成,是这类果实的食用部分。柑果是芸香科植物所特有的果实。

植物的睡眠



人在学习和劳动了一天之后累了,晚上便上床休息,接着就闭起眼睛睡眠。
猫狗是躺下来睡的,鸟类往往栖在树枝上,膨起羽毛,缩着脑袋做起梦来。鱼呢?只是在水中静止不动,而鳃还在有规律地一开一合,其实这时它已睡着了。
科学家说,植物也需要睡眠。有种小草叫红三叶草,只要天一黑,它就睡了。在阳光下,它的每个叶柄上的三片小叶都展开在空中,可晚上却是另一种样子: 三片小叶折叠在一起,垂下了头。像红三叶草的叶子每逢晚上(或在黑暗中)有闭合的现象,一些植物工作者称之为“睡眠运动”。
植物的叶子会睡,植物的花也会睡。夜晚,蒲公英的小花向上竖起闭合,胡萝卜的花向下垂头,都表明它们已进入睡乡。不过,晚香玉和“夜开花”等植物是在夜晚怒放的,因为“上夜班”,所以改在白天睡眠。
植物的睡眠与光线明暗,温度高低和空气干湿有关。科学家对植物的睡眠现象进行过研究,认为植物之所以要睡眠,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夜晚比白天冷,夜晚闭合叶子和花朵,可以避免寒露和霜冻的侵袭。
二是闭合可减少水份的蒸发,有保持适当湿度的作用。
三是热带植物的叶子往往在白天闭合,也是为了减少叶面水份的蒸发。
四是夜晚开花的植物白天睡眠,有防止水份和体温过多散发及防止昆虫捣乱的作用。此外还有钾离子浓度改变及生物钟控制等等的解释。
总而言之,植物睡眠与人和动物睡眠一样,都是一种自我保护本领,是为了自身的更好生存和发展。

植物的叶


一、叶的组成

一片完全的叶有三个部分组成,即叶片、叶柄、托叶。这三部分构成了一片完全的叶,但在我们所常见的植物中,它们的叶并非都具有这三者,不乏缺一、二的,最多是缺少托叶,其次是缺少叶柄。有趣的是还有缺少叶片的,如相思树,除幼苗时期外,全树的叶均无叶片,只剩下扩展成扁平状的叶柄。

1.叶片 叶片是叶的主体部分,通常为一绿色扁平体,两侧对称,有背腹之分。在叶片上有许多可供我们识别植物的特征,除了叶形、叶尖、叶基、叶缘以外,我们还应注意在叶片上的一些附属物,特别是各种形态的毛被。某些植物叶片的叶肉中有许多透明的油点,如芸香科植物都有这个特点,其中不同的种,它的油点大小,分布疏密均有所差异;有些植物的叶肉中则生有不透明的黑点;有些在叶片背面覆盖上一层白粉;有些在背面密被一片亮晶晶的小珍珠状的腺体。更多的是在叶的两面或仅在背面生有各种毛被,如柔毛、茸毛、硬毛、刺毛、鳞片状毛,或者有分枝的向四面辐射的星状毛等等。也有许多植物的叶片是光滑无毛、无任何附属物的。

2.叶柄 叶柄是叶片与茎的联系部分,位于叶片的基部,上端与叶片相连,下端着生在茎上。叶柄通常呈细圆柱形或扁平形或具沟漕。不同的植物,其叶柄的形状、粗细、长短都有所不同。有些叶柄长达一米以上,如棕榈;有些叶柄仍短,近乎无柄,如金丝桃;有结叶柄极粗壮,如白菜;有些叶柄细长并能卷缠它物,如女萎;有些叶柄局部膨大成气囊,如水葫芦。少数植物叶柄的着生方式很奇特,不是长在叶片其部,而是长在叶片背面中央,好像一把撑开雨伞的伞柄,这种称为盾状着生,如莲、千金藤。在同种植物中,当叶片长成后,叶柄的形态变化是不大的,长短虽有所不同,但总在某一幅度之内,因此,有时也用叶柄作为识别植物的特征之一。

3.托叶 托叶是大家所不注意,也不熟悉的部分。它通常着生在叶柄基部两侧,成对生长,也有着生在叶柄与茎之间。托叶的形状、大小因植物种类不同差异甚大,一般较细小。但托叶在区别各种植物中,常常是一个很重要的依据,比叶柄还显得重要些,在同一种植物的不同个体中,托叶的有无是极为一致的,其质地、形态也不会有多少变化。因此,对这小小的托叶我们要予以足够的重视。

在有些植物中,托叶的存在是短暂的,随着叶片的生长,托叶很快就脱落,仅留下一个不为人所注意的着生托叶的痕迹,这种情况称为托叶早落,如石楠的托叶。在托叶早落的植物中,有些托叶长成笔套状,套在顶芽上,当叶片长大托叶早落后,在幼枝上留下一个环状的痕迹。这个痕迹称托叶环,如玉兰、荷花玉兰的幼枝上即有许多托叶环,这个识别某些植物的重要依据。有些植物的托叶,能伴随叶片在整个生长季节中存在,这种情况称为托叶宿存,如龙芽草,在其叶柄基部有一对很大的托叶始终存在。也有些植物的托叶变得很细小,成针刺状,如六月雪的托叶即如此。有些植物的托叶变成薄膜状,包围在茎节的外面,这种托叶称为鞘状托叶,如桅子、水蓼。有的托叶还会演变为卷须,如菝葜,其托叶上端两侧变为两条细长的卷须,用以攀援它物,托叶除了早落、宿存两种情况外,还有第三种情况,那就是托叶根本不存在。在叶的生长过程中,托叶完全退化了,连痕迹也看不到。没有托叶的植物是相当多的,而且很一致的出现在许多大类群的植物中,因此,托叶的有和无,早落或宿存、大小和形态、质地以及托叶与叶柄结合的程度等等,都是识别植物中不可忽视的特征。 二、叶片的形态 叶片的形态包括整个叶片的外形,叶片尖端,叶片基部,叶片边缘等几个部分。 1.叶形 叶形是指两个叶片的外形。不同的植物,叶形的变化很大,即使在同一种植物的不同植株上,或者同一植株的不同枝条上,叶形也不会绝对一样,多少还会有一些变化,但也不是说同一种植物的叶形是变化无究的,它的变化总还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常见的叶形有:

(1)针形 叶片细长,顶端尖细如针,横切面呈半圆形,如黑松;横切面呈三角形,如雪松。 (2)披针形 叶片长约为宽4~5倍,中部以下最宽,向上渐狭,如垂柳;若中部以上最宽,向下渐狭,则为倒披针形,如杨梅。

(3)矩圆形 亦称长圆形。叶片长约为宽的3~4倍,两侧边缘略平行,如枸骨。

(4)椭圆形 叶片长约为宽的3~4倍,最宽处在叶片中部,两侧边缘呈弧形,两端均等圆,如桂花。

(5)卵形 叶片长约为宽的2倍或更少,最宽处在中部以下,向上渐狭,如女贞;如中部以上最宽,向下渐狭,则为倒卵形,如海桐。 (6)圆形 叶片长宽近相等,形如圆盘,如猕猴桃。 (7)条形 叶片长而狭,长为宽的5倍以上,两侧边缘近平行,如水杉。 (8)匙形 叶片狭长,上部宽而圆,向下渐狭似汤匙,如金盏菊。 (9)扇形 叶片顶部甚宽而稍圆,向下渐狭,呈张开的折扇状,如银杏。 (10)镰形 叶片狭长而少弯曲,呈镰刀状,如南方红豆杉。 (11)肾形 叶片两端的一端外凸,另一端内凹,两侧圆钝,形同肾脏,如如意堇。 (12)心形 叶片长宽比如卵形,但基部宽而圆,且凹入,如紫荆;如顶部宽圆而凹入,则为倒心形,如酢浆草。 (13)提琴形 叶片似卵形或椭圆形,两侧明显内凹,如白英。 (14)菱形 叶片近于等边斜方形,如乌桕。 (15)三角形 叶片基部宽阔平截,两侧向顶端汇集,呈任何一种三边近相等的形态,如扛板归。 (16)鳞形 专指叶片细小呈鳞片状的叶形,如侧柏。 以上是几种较常见的叶形,除此以外还有剑形、锲形、箭形等。

其实在各种植物中,叶形远远不止这些,也不完全长得像上述那么典型,例如它即像卵形,又像披针形,因此只能称它为卵状披针形;有时它即像倒披针形,又像匙形,就称它为匙状倒披针形。 在观察叶形时,要注意有些植物具有异形叶的特点,就是在同一植株上,具有二种明显不一致的叶形。如薜荔,在不开花的枝上,叶片小而薄,心状卵形;在开花的枝上,叶大呈厚革质,卵状椭圆形,两者大小相差数倍,但这两种叶都可出现在同一植株上。水生植物菱亦如此,浮于水面的叶呈菱状三角形,沉在水中的叶则为羽毛状细裂,两者相差悬殊。异形叶的现象出现在同一种的不同植株上,就比较麻烦,如柘树的雄株与雌株叶形不一,时常会被人误认为两种植物。

2.叶尖 叶尖是指叶片远离茎杆的一端,亦称顶端、顶部、上部。常见的有:

(1)卷须状 叶片顶端变成一个螺旋状的或曲折的附属物。 (2)芒尖 叶片顶端突然变成一个长短不等,硬而直的钻状的尖头。 (3)尾状 叶片顶端逐渐变尖,即长而细弱,形如动物尾巴。 (4)渐尖 叶片顶端尖头延长,两侧有内弯的边。 (5)锐尖 叶片顶端有一锐角形,硬而锐利的尖头,两侧的边直。 (6)骤尖 叶片顶端逐渐变成一个硬而长的尖头,形如鸟啄。 (7)钝形 叶片顶端钝或狭圆形。 (8)凸尖 叶片顶端由中脉向外延伸,形成一短而锐利的尖头。 (9)微凸 叶片顶端由中脉向外延伸,形成一短凸头。 (10)微凹 叶片顶端变成圆头,其中央稍凹陷,形成圆缺刻。 (11)凹缺 叶片顶端形成一个宽狭不等的缺口。 (12)倒心形 叶片顶端缺口的两侧呈弧形弯曲。

此外,还有截形、刺凸、啮断状等等。 3.叶基 叶基是指叶片靠近茎杆的一端,亦称基部、下部。常见的有下列几种:

(1)心形 基部在叶柄连接处凹入成一缺口,两侧各形成一圆形边缘。 (2)耳垂形 基部两侧各有一耳垂形的小裂片。 (3)箭形 基部两侧各有一向后并略向外的小裂片,裂片通常尖锐。 (4)楔形 叶片中部以下向基部两侧渐变狭,形如楔子。 (5)戟形 基部两侧各有一向外伸展的裂片,裂片通常尖锐。 (6)盾形 叶片与叶柄相连在叶片的中央,或在边缘以内的某一点上。 (7)偏斜 基部两侧大小不均衡。 (8)穿茎 基部深凹入,两侧裂片相合生而包围着茎部,好像茎贯穿在叶片中。 (9)抱茎 没有叶柄的叶,其基部两侧紧抱着茎。 (10)合生穿茎 对生叶的基部两则裂片彼此合生成一整体,而茎恰似贯穿在叶片中。 (11)截形 基部平截成一直线,好像被切去的。 (12)渐狭 基部两则逐渐内弯变狭,与叶尖的渐尖类似。 4.叶缘 叶缘即叶片上除了叶尖、叶基以外的边缘。叶缘的形态(图15)常见的有下列几种。 (1)全缘 叶缘完整无缺,光滑成一连线。 (2)齿牙状 叶缘具尖齿,但齿的两侧近等长,齿尖直指向外。 (3)锯齿状 叶缘有内、外角均尖锐的缺刻,缺刻的两边平直,而且齿尖向前。如缺刻较小,则称小锯齿;如齿尖有腺体,则称腺质锯齿。 (4)重锯齿状 叶缘上锯齿的两侧又有小锯齿。 (5)圆齿状 叶缘有向外突出的圆弧形的缺刻,两弧线相连处形成一内凹尖角。 (6)凹圆齿状 叶缘有向内凹陷的圆弧形缺刻,两弧线相连处形成一外凸的尖角。 (7)波状 顺缘起伏如浪波,内、外角都呈圆钝形。 (8)睫毛状 叶缘有细毛向外伸出。 (9)掌状浅裂 叶片具掌状脉,裂片沿脉间掌状排列,裂片的深度不超过1/2。 (10)掌状深裂 裂片排列形式同上,裂片深度超过1/2,但叶片并不因缺刻而间断。 (11)掌状全裂 裂片排列形式同上,裂片深达中央,造成叶片间断,裂片之间彼此分开。 (12)羽状浅裂 叶片具羽状脉,裂片在中脉两侧像羽毛状分裂,裂片的深度不超过1/2。 (13)羽状深裂 裂片排列形式同上,裂片深度同掌状深裂。 (14)羽状全裂 裂片排列形式同上,裂片深度同掌状全裂。 在识别植物时,在叶形、叶尖、叶基、叶缘这四者中,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叶缘上,因为叶缘与其他三者相比,它的性状显得尤为稳定。如黄檀小叶片的全缘,白栎叶缘波状,青冈栎叶缘二分之一以上才有锯齿,化香小叶边缘有重锯齿等等,都是极为稳定的。当然,并不是说叶缘的形态在一个种内就一成不变,少数的植物,尤其是在栽培植物中,也会有一些变化。如桂花叶缘有锐锯齿,但有些植株上的叶缘却近乎全缘;杨梅叶缘是全缘,但有时也会有锯齿,类似的情况,总的来说并不多见。相比之下,叶形的变化就多一些,在同一个种的不同植株上,甚至在同一植株的不同枝条上,其叶形也会有不少变化,相差甚大。如垂柳叶片的形态有矩圆形、披针形、倒卵形、倒卵状长椭圆形,还有宽椭圆形等。同一种植物,具有二、三种叶形是很普通的,尤其在萌生枝条上生长的叶片,与正常枝条上的叶形往往相差甚大。

三、叶序 叶在茎上排列的方式称为叶序。植物体通过一定的叶序,可以使叶片均匀地、有规律地向四面分布,使枝叶充分地照到阳光,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叶序的类型主要有:

1.簇生 凡是2片或2片以上的叶着生在节间极度缩短的茎上,外观似从一点上生出,称为簇生,如马尾松是2条针形叶一簇,白皮松是3条针形叶一簇,银杏、雪松是多枚叶片一簇。 2.套折 叶片左右着生,排成两列,但节间极不发达,而使叶集中在基部,恰如从根上生出,而各叶由外向内叶基部依次套抱,如茑尾、蝴蝶花。 3.互生 凡是在茎的每一节上着生一片叶的称为互生,如樟、向日葵。如果每一节上的叶片,各自向左右两侧展开成一平面,则称为叶两列互生,如杉、香榧侧枝上的叶。 4.对生 凡是在茎的每节上,相对着生两片叶的,称为对生,如女贞、石竹。同互生叶序一样,在对生叶序的每一节上,两片叶均左右展开成一平面,称两列对生,如金钟花。在对生叶序中,上一节的对生叶向左右展开,下一节的对生叶向前后展开,上下两对叶呈十安形交叉,称为交互对生,如女贞。 5.轮生 凡是在茎的每一节上,着生3片或更多片叶的称为轮生,如夹竹桃为3叶轮生,百部为4叶轮生,七叶一枝花为5~11叶轮生。

此外,在草本植物中,还有一种称为基生,这是指茎极度缩短,其叶恰如从根上成簇生出,如蒲公英、车前。在一些草本植物中,如金盏菊、荠莱,开始只长基生叶,要开花时,地上茎才向生长,茎上有互生的叶片,这种植物就有基生叶和茎生叶两种情况。蒲公英、车前除了基生叶外,永不长茎生叶。

叶序是植物所具有比较明显而又稳定的特征,是经常被用作识别植物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所有的种子植物中,多数植物具有互生叶序,这是最普遍的一种类型,少部份是对生叶序,轮生叶序更少。在各种植物中,绝大多数植物具有一种叶序,但也有数植物会在同一植物体上生长两种叶序类型,如圆柏、桅子有对生和三叶轮生两种叶序;紫薇、野老鹳草有互生和对生两种叶序;最有趣的是金鱼草,在一个植株上,甚至可以看到互生、对生、轮生三种叶序。 四、叶脉和脉序

1.叶脉 叶脉就是生长在叶片上的维管束,它们是茎中维管束的分枝。这些维管束经过叶柄均匀地分布到叶片的各个部份。位于叶片中央较粗壮的一条脉叫中脉或主脉。在中脉两侧第一次分出的脉叫侧脉,联结各侧脉间次级脉叫小脉或细脉。

2.脉序 脉序是指叶脉在叶片上分布的形式。脉序的主要类型有三种:

(1)网状脉 叶片上的叶脉分枝,由细脉互相联结形成网状,称网状脉。如主脉明显,侧脉羽状排列,并几达叶缘,则称羽状网脉,如女贞、垂柳。如由主脉的基部同时产生多条与主脉近似粗细的侧脉,其间再由细脉形成网状,就称为掌状网脉,如麻、八角金盘等。如从主脉基部两侧只产生一对侧脉,这一对侧脉明显比其他侧脉发达,这种称三出脉,如山麻杆、朴树等;当三出脉中的一对侧脉不是从叶片基部生出,而是离开基部一段距离才生出时,则称为离基三出脉,如樟。由于三出脉、离基三出脉中的细脉都形成网状,所以它们都属于网状脉类型。 (2)平行脉 叶片上的中脉与侧脉、细脉均平行排列或侧脉与中脉近乎垂直,而侧脉之间近于平行,这些都称为平行脉。如果所有叶脉都从叶基发出,彼此平行直达叶尖,细脉也平行或近于平行生长,这种则称为直出平行脉。如麦冬、莎草等;如所有叶脉都从叶片基部生出,则彼此之间的距离逐步增大,稍作弧状,最后距离又缩小,在叶尖汇合,这种则称为弧形平行脉,如紫萼、玉簪等;如所有叶脉均从叶片基部生出,以辐射状态向四面伸展,这种则称为射出平行脉,如棕榈;如侧脉垂直或近于垂直主脉,侧脉之间彼此平行直达叶缘,这种则称为侧出平行脉,如芭蕉、美人蕉等。 (3)叉状脉 叶片上的叶脉无中脉、侧脉之分。叶脉从叶基生出后,均呈2叉状分枝,特称叉状脉。这种脉序形式在种子植物中极少见,仅在银杏中出现。

羽尖脉、平行脉这两大脉序类型,对于识别植物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所有种子植物,除了银杏属于叉状叶脉以外,不是网状脉就是平行脉,网状脉基本上属双子叶植物所具有的特征,平行脉则属单子叶植物所具有的特征,除了个别有例外,其他都如此。 脉序的形式,在植物体的各种性状中,属比较保守的性状,几乎不受环境或其他因素的影响而改变,而且在一个大类群的成员中,其脉序的细微特征也相当一致。因此在识别植物时,脉序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表征依据。如侧脉与主脉的夹角大小、侧脉的数目、侧脉是否直达叶缘、或者伸出叶缘之外、或者未达叶缘即变曲、末端是否相互连结、叶脉在叶面上是否突起还是下陷、是主脉突起侧脉下陷还是侧脉突起主脉下陷、或全部突起、或全部下陷、叶片背面的情况如何等等

五、单叶和复叶

1.单叶 叶片是一个单个的称单叶。单叶如具叶柄,则在叶柄上只着生一片叶片,叶柄的另一端着生在枝条上,叶柄与叶片间不具关节。它是植物中最普遍的一种叶型。 2.复叶 有两片至多片分离的小叶片,共同着生在一个总叶柄或叶轴上,这种形式的叶称为复叶。复叶中的每一片小叶如具有叶柄,则称为小叶柄。这小叶柄的一端着生在一片小叶上,另一端着生在总叶柄或叶轴上,而绝不会着生在枝条上,如果没有小叶柄,则小叶直接着生在叶轴或总叶柄上,只有总叶柄才着生在枝条上。

复叶有下列几种:

(1)羽状复叶 小叶在叶轴的两侧排列成羽毛状称为羽状复叶。在羽状复叶中,如果叶轴顶端只生长一片小叶,称为奇数羽状复叶或单数羽状复叶,如槐树;当叶轴顶端着生两片小叶时,称为偶数羽状复叶或双数羽状复叶,如无患子。在羽状复叶中,如果叶轴两侧各具一列小叶时,称为一回羽状复叶,如槐树;如叶轴两侧有羽状排列的分枝,在分枝两侧才着生羽状排列的小叶,这种称为二回羽状复叶,如合欢;以此类推,可以有三回以至多回羽状复叶。根据以上情况,说得确切些,就可以把槐树叶称为一回奇数羽状复叶,无患子叶称为一回偶数羽状复叶,合欢叶为二回偶数羽状复叶。

在羽状复叶中,如果其小叶大小不一,参差不齐,或大小相间,则称为参差羽状复叶,如番茄、龙芽草等。 (2)掌状复叶 在复叶上没有叶轴,小叶排列在总叶柄顶端的一个点上,以手掌的指状向外展开,称为掌状复叶,如木通、五加,是五小叶的掌状复叶。羽状复叶和掌状复叶的区别,除了小叶的排列方式不一以外,另一个明显区别是前者有叶轴,后者没有叶轴。 (3)三出复叶 在总叶柄顶端只着生三片小叶,称为三出复叶。如果三片小叶均无小叶柄或有等长的小叶柄,则称为三出掌状复叶,前者如酢浆草,后者如白车轴草;如果顶端小叶柄较长,两侧的小叶柄较短,就称为三出羽状复叶,如鸡眼草。 (4)单身复叶 在三出复叶中,由于侧生二小叶退化掉,仅留下一枚顶生的小叶,看起来似单叶,但在其叶轴顶端与顶生小叶相连处有一关节,这处特殊的复叶称单身复叶,如桔。在单身复叶中,叶轴的两侧通常或大或小向外作翅状扩展。

在识别植物时,单叶和复叶是经常首先应用的特征。判断时,关键是要正确判断叶轴和枝条或者总叶柄和枝条。它们差别的关键所在是叶轴或总叶柄的顶端没有芽,而小枝的顶端具顶芽。发我们能确定它是叶轴或总叶柄时,着生在它上面的不管有多少小叶,它都是一片复叶;当我们确定它是枝条时,着生在它上面的每一片叶,都是一片单叶。此外,作为复叶中的每一片小叶,它的叶腋内是不会长腋芽的,腋芽只出现在叶轴或总叶柄的腋内,而作为单叶的每一片叶腋中均有腋芽。在落叶时,作为复叶,它的叶轴与总叶柄是会脱落的,而在枝条上的单叶,当单叶脱落后,枝条一般并不随它而脱落。

相关文章

植物的分类


㈠、以植物茎的形态来分类
1.乔木

有一个直立主干、且高达5米以上的木本植物称为乔木。与低矮的灌木相对应,通常见到的高大树木都是乔木,如木棉、松树、玉兰、白桦等。乔木按冬季或旱季落叶与否又分为落叶乔木和常绿乔木。
2.灌木
主干不明显,常在基部发出多个枝干的木本植物称为灌木,如玫瑰、龙船花、映山红、牡丹等。
3.亚灌木
为矮小的灌木,多年生,茎的上部草质,在开花后枯萎,而基部的茎是木质的,如长春花、决明等。
4.草本植物
草本植物茎含木质细胞少,全株或地上部分容易萎蔫或枯死,如菊花、百合、凤仙等。又分为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草本。
5.藤本植物
茎长而不能直立,靠倚附它物而向上攀升的植物称为藤本植物。藤本植物依茎的性质又分为木质藤本和草质藤本两大类,常见的紫藤为木质藤本。

藤本植物依据有无特别的攀援器官又分为攀缘性藤本,如瓜类、豌豆、薜荔等具有卷须或不定气根,能卷缠他物生长;缠绕性藤本,如牵牛花、忍冬等,其茎能缠绕他物生长。

㈡、以植物的生态习性来分类
1.陆生植物
生于陆地上的植物。
2.水生植物
指植物体全部或部分沉于水的植物,如荷花、睡莲等。
3.附生植物
植物体附生于它物上,但能自营生活,不需吸取支持者的养料为生的植物,如大部分热带兰。
4.寄生植物
寄生于其他植物上,并以吸根侵入寄主的组织内吸取养料为自己生活营养的一部分或全部的植物,如桑寄生、菟丝子等。
5.腐生植物
生于腐有机质上,没有叶绿体的植物,如菌类植物、水晶兰等。

㈢、以植物的生活周期来分类
1.一年生植物
植物的生命周期短,由数星期至数月,在一年内完成其生命过程,然后全株死亡,如白菜、豆角等。
2.二年生植物
植物于第一年种子萌发、生长,至第二年开花结实后枯死的植物,如甜菜。
3.多年生植物

生活周期年复一年,多年生长,如常见的乔木、灌木都是多年生植物。另外还有些多年生草本植物,能生活多年,或地上部分在冬天枯萎,来年继续生长和开花结实。

《植物的防身术》由养花技巧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在您养花过程中能帮到您!能够用到鲜之花小编说的养花技巧,能够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花卉盆栽枝术”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