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错落有致的花儿,红的、紫的、粉的、绿的、黄的、白的,各种颜色交杂摘一起,五彩缤纷!”喜欢花的人非常的多!花让我们忘却生活的烦恼!种植花草光有喜爱是不行的,要学习相关知识,我们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呢?鲜之花网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城市绿化中选择净化空气的植物配植”,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主要介绍城市绿化中选择净化空气的植物配植、对大气污染吸收净化能力强的绿化树种和室内净化空气的花草。

    在植物配植中应该掌握因地制宜、因景制宜和生物多样性的原则。

植物对大气污染吸收的净化能力,鲁敏、刘艳菊、薛皎亮等人研究结果如下:

   对SO2的吸收量高的树种有:加杨、花曲柳、臭椿、刺槐、卫矛、丁香、旱柳、枣树、玫瑰、水曲柳、新疆杨、水榆。吸硫量中等有:沙松、赤杨、白桦、枫杨、暴马丁香、连翘。在SO2严重污染的地带试图达到绿化降硫的目的时,应依次考虑植物类型:杠柳、茜草、榆、构树、黄栌、槐、白莲蒿、油松、洋槐、臭椿、荆条、多花胡枝子、侧柏、狗尾草、酸枣、孩儿拳头、毛胡枝子。

    吸氯量高的树种有:京桃、山杏、糖槭、家榆、紫椴、暴马丁香、山梨、水榆、山楂、白桦;吸氯量中等树种有:花曲柳、糖椴、桂香柳、皂角、枣树、枫杨、文冠果、落叶松(针叶树中落叶松为吸氯量高树种)。

    吸氟量高的树种有:枣树、榆树、桑树、山杏;吸氟量中等树种有:臭椿、旱柳、茶条槭、桧柏、侧柏、白皮松、沙松、毛樱桃、落叶松。

    植物叶片通过气孔呼吸可将铅大气污染物吸滞降解,从而起到对大气污染的净化作用。吸铅量高的树种有:桑树、黄金树、榆树、旱树、锌树。

   室内最适宜养的一些花草如:龟背竹夜间能大量吸收CO2,另外,仙人掌、仙人球、令箭、昙花等仙人掌科植物,兰科的各种兰花,石蒜科的君子兰、水仙、景天科的紫荆花等都有这种奇特功能。美人蕉对SO2有很强的吸收性能。室内摆一两盆石榴能降低空气中铅的含量,还能吸收S、HF、HG等。石竹能吸收SO2和氯化物的本领。月季、蔷薇能较多地吸收HS、HF、苯酚、乙醚等有害气体。吊兰、芦荟可消除甲醛的污染。紫薇、茉莉、柠檬等植物,可以杀死原生菌,如白喉菌、痢疾菌等。茉莉、石竹、铃兰、紫罗兰、玫瑰、桂花等植物散发出的香味对结核杆菌、葡萄球菌的生长繁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虎皮兰、虎尾兰、龙舌兰以及褐毛掌、栽培凤梨等能在夜间净化空气。兰花、桂花、红背桂是天然的除尘器,其纤毛能截留并吸滞空气中飘浮微粒及烟尘。(王丽萍摘编)

XzH52.COM好文推荐

德国的城市绿化


德国的环境保护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家,也是最早提倡环境保护并舍得在这方面投入大量人力和资金的国家之一。经过不断的努力和发展,环保和绿化已深入德国各个领域,并被认可和接受。现在,德国随处都可以看到精美别致的公园绿地,楼堂馆所和盘旋回行的立体交通也是绿树成荫,繁花似锦,青环翠绕,整个城市完全处于花园绿林之中。
德国的城市园林规划是以生态学原理作为依据,模拟再现天然林景观,使以人工环境为主的城市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波恩,是典型的花园城市。其实世界上花园城市很多,但波恩在众多花园城市中却不多见,尤其像充满田园风光的城市更是少见。在波恩看不到几个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也看不到喧闹异常的街道,能够看到的是被绿色笼罩的景色。波恩城市建设的特点,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修建楼台亭榭上,而是大面积播种绿色,以绿取胜,以绿为荣。即大力植树、栽花种草。波恩共有居民约30万人,而遍布全市大小公园就多达1200个,占地面积490公顷,周围森林面积达4000公顷,森林和公园总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1/3。
早在20世纪70年代,波恩市就制定了有力推进城市绿化发展的大规模的规划设计方案,其中确定的一条重要原则是:愈是开阔的绿色空间,就能愈快地使未来的建筑和植物紧密联系在一起,融合成一个整体。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波恩市在位于城市中心地带,修建了一个占地160公顷的公园——莱茵河公园。莱茵河公园与城市边缘的政府行政区建筑群、住宅建筑群相连接,形成了错落有趣的景区风貌。这种效果是由于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地形特征,通过3个区域或叫做梯级系列获得的,使这个地区整体上形成了闲适幽雅的环境,并较好地体现出了生态之间的协调和平衡。另外,政府行政区边缘与平坦的休息地、停车场组合成一个整体。林荫大道、瀑布、喷泉、挡土墙,提醒着人们很快就要进入市区。进入市区,公园逐渐融入林荫道入口栽植的带有异国情调的树林中。步行道四通八达,按几何图形栽植树木,形成了完美的南欧景区风格。斜坡专门安排给日光者,并混合栽有榆树、橡树、白杨树等多种树木,地表全部覆盖绿草。值得一提的是,与那些欧式的、经常处于封闭状态,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公园相比,莱茵河公园融合了周围的风景,利用了自然景观,整个公园显得开阔和富有生机。难能可贵的是,莱茵河公园造就了各种远景、近景和各种建筑物,这些景物和景色不仅与公园整体相协调,而且又能将公园与田园景色分开来。
波恩市注重按照规划进行城区建设,豪华新颖的办公大楼,玲珑别致的私人住宅庭院,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皆以不同风貌错落有致地掩映在林海中。数百个街心花园,面积大小不一,但布局别致,花木相间,喷泉四溢,令人赏心悦目。波恩的居民很注重生活环境建设,也善于园艺。在自家的房前屋后小块空地,也要把它打扮起来,精心栽植一些草木修建小花园。房前没有空地,就利用攀缘植物进行绿化,家家阳台上都摆满了鲜花,并且使用统一规格的长方形花池,所栽花的种数和颜色各个阳台不尽相同,这在整体上显得既协调统一又富于变化。
法兰克福市绿地占城市总面积的70%,人均占有公园绿地40平方米。为了增加城市自然景观面积,改换城市景观状况,采取了“指状发展”的模式,使城市绿地、森林公园楔形插入市中心。一切污染工业都迁出市区,将原厂址由国家或企业收买作为园林绿化设施用地。城市中公园、植物园、林荫道和街心公园,各种类型的园林绿地星罗棋布。法兰克福之所以获得良好的自然环境,一方面是政府和企业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合理地规划布局和市民的支持以及法规保障。他们的作法是先把城市园林规划公布出来,征求市民意见,再经过议会通过,并制定相应的园林法规,以保证城市按园林规划进行建设和管理。1971年德国政府颁布了《城市建设促进法》,1976年颁布了《自然保护及环境维护法》,从法律上保证了城市园林绿地建设和自然风景的保护,国家、州、地方政府对发展公园绿地给予财政补贴,各地议会把增加绿地作为任期内实现的目标之一。越来越多的德国公民认识到:如环境不健全,生活水平再高也是美中不足。因此,向往自然和保护园林绿化成为一种文化意识和生存环境质量追求。当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相矛盾时,往往首先考虑生态的需求。搬迁工厂,拆除过密建筑,增加绿地面积是政府和广大市民自觉遵守的事,已顺理成章。相反,如果为了建筑而挤占绿地,往往会引起居民的反对,在议会里通不过。一些大的工程,为了保留树木,不惜改变设计。法兰克福的建筑博物馆,为了保留大树,在建筑大厅中特意留出树位;法兰克福机场因扩建要砍伐森林,遭到群众强烈抵制。
德国的城市绿化和绿化效果达到了尽善尽美的程度,既增添和创新了新景色,又保持和完善了天然美景。园林绿化部门,在园林绿化布局的手法上,除建筑广场采用规划式外,一般采用自然式手法。表现为多层次、多树种、多色彩、树冠线起伏,打破单调整齐划一格局。在开阔的大草坪上点缀稀疏的树丛及花卉,形成开朗景观,其间开辟漫步小道,设置园灯、座椅,配置以水池、喷泉。公园中建筑很少,地形略有起伏,不搞大型山石,以大面积草坪、树丛构成自然式园景。公园的水面上,天鹅、野鸭自由游弋,草丛中松鼠、野兔不时出没,生态环境十分优美。
为了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德国城市周围共设立了65个大型天然公园和1300个小型自然生态保护区。汉堡市开辟了780公顷的自然保护区,栖息多种动物。保护区中心的树木任其自然生长,对病虫害防治一律采取生物防治。法兰克福为了鼓励居民修建绿地,规定凡居民建设庭院绿地1平方米,政府一次性奖励80马克。德国人有酷爱树木花草的传统,把绿化环境看成是一种美德。

主路旁植物配植


主路旁植物配植---主路是沟通各活动区的主要道路,往往设计成环路,宽 3 - 5m ,游人量 大。平坦笔直的主路两旁常用规则式配植。最好植以观花乔木,并以花灌木作下木,丰富园内色彩。主路前方有漂亮的建筑作对景时,两旁植物可密植,使道路成为一条勇道,以突出建筑主景,人口处也常常为规则式配植,可以强调气氛。如庐山植物园入口两排高耸的日本冷杉,给人以进入森林的气氛。蜿蜒曲折的园路,不宜成排成行,而以自然式配植为宜,沿路的植物景观在视觉上应有挡有敞,有疏有密,有高有低。景观上有草坪、花地、灌丛、树丛、孤立树,甚至水面。山坡、建筑小品等不断变化,见图 75 。游人沿路漫游可经过大草坪,也可在林下小憩或穿行在花丛中赏花。路旁若有微地形变化或园路本身高低起伏,最宜进行自然式配植。若在路旁微地形隆起处配植复层混交的人工群落,最得自然之趣。如华东地区可用马尾松、黑松、赤松或金钱松等作上层乔木;用毛白杜鹃、锦绣杜鹃、杂种西洋杜鹃作下木;络石、宽叶麦冬、沿阶草、常春藤或石蒜等作地被,游人步行在松树下,与杜鹃擦肩而过,顿觉幽静、优美异常,见图 76 。路边无论远近,若有景可赏,则在配植植物时必须留出透视线。如遇水面,对岸有景可赏,则路边沿水面一侧不仅要留出透视线,在地形上还需稍加处理。要在顺水面方向略向下倾斜,再植上草坪,诱导游人走向水边去欣赏对岸景观。路边地被植物的应用不容忽视,可根据环境不同,种植耐阴或喜光的观花。观叶的多年生宿根、球根草本植物或藤本植物。既组织了植物景观,又使环境保持清洁卫生。

室内居住的植物配植


居室内植物的正确摆放


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摆放方式和位置。


再昂贵的家居饰品与天然植物的生机、活力相比都会黯然失色,在居室里适当摆放几株绿色植物可以让我们领先一步感受春的气息。


植物摆放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居室内植物的摆放不能以各人兴趣随意摆放,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摆放方式和位置。


正门入口居室的正门口每天出出进进的频率非常高,因此植物以不阻塞行动为佳,直立性的花卉不干扰视线,最适合摆放在门口。


客厅客厅是接待客人和家人聚会的地方,因此不宜在中间摆放高大的植物,花卉品种的数量也不要太多,只有几株用来点缀就可以了。


客厅和其他房间可用植物作间隔,如常春藤、吊兰等,形成一个绿色垂帘,显得自然、优雅。


卧室很多人认为植物会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此在卧室多放置植物对人体有好处,这种观点是不对的。


夜间植物的光合作用完全被抑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也就是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卧室的植物太多势必与人争夺氧气,时间一长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卧室最好摆放少量的芦荟、文竹等小型植物或山百合、水仙等,不布置悬吊植物。


书房书房是读书和办公的场所,选择植物不宜过多,以免干扰视线。书桌上摆一盆万年青是不错的选择,书架上适合摆悬吊植物,能使整个书房显得清幽文雅。


厨房厨房的温度变化较大,植物最好选择实用性强的蕨类植物,或干脆用小辣椒、葱等挂在墙上做装饰。


卫生间卫生间的环境比较潮湿、阴暗,适合羊齿类植物生存,为了避免植物被水淹也可以选择悬挂式的植物,摆放的位置越高越好。

城市绿化的意义


城市绿化的意义园林城市是在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城市发展,适应城市需要,顺应当代人的需要,以整个城市辖区为载体,以实现整个城市辖区的园林化和建设国家园林城市为目的的一种新型园林。城市绿化总目标是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城市绿化的意义为:

(1)社会积累财富

绿化建设所投入的绿化材料,在合理的养护下,将不断增加物质量,为社会积累财富。在绿化材料物质量积累的同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环境效益。其优化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功能,形成提升城市以及社区价值的砝码。(2)潜在的生产力和环境资本

有远见的建设者、开发商,为了适应当今人们注重环境选择择绿而居的时尚,自觉地投入土地、资金兴建绿地,成为决策的热点。因为有了绿色的环境而房价上升,楼盘热销,绿化与物业市场出现了密不可分的经济波澜。(3)潜在的经济动力。绿化建设所形成的经济动力,涉及许多经济领域。首先是提高了环境质量,提升了地区的物业价值,改善了居住条件,造福人民;拉动了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装潢市场、建材市场、劳动力市场、搬运市场等。除了投资者直接受益以外,对社会经济的拉动作用是很大的,只要进行综合核算,其经济效益将大大超过投资额。由于经济效益的诱导效应,提高了投资主体的绿化觉悟,推动了绿化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

行道树绿带的植物配植


行道树绿带的植物配植--是指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种植行道树的绿带。其功能主要为行人蔽荫,同时美化街景。我国从南到北,夏季炎热,深知大树底下好乘凉。南京、武汉、重庆三大火炉城市都喜欢用冠大荫浓的恳铃木、小叶熔等。吐鲁番某些地段在人行道上搭起了葡萄棚。夏威夷喜欢用花大色艳的凤凰木、火烧花、大花紫薇等,树冠下为蕨类地被,一派热带风光。青海西宁用落叶松及宿根花卉地被,呈现温带、高山景观。目前行道树的配植已逐渐向乔、灌、草复层混交发展,大大提高环境效益。但应注意的是,在较窄的,没有车行道分隔绿带的道路两旁的行道地下,不宜配植较高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一旦高空树冠郁闭,汽车尾气扩散不掉,使道路空间变成一条废气污染严重的绿色烟筒。行道树绿带的立地条件是城市中最差的。由于土地面积受到限制,故绿带宽度往往很窄,常在 1 - 1.5m 。行道树上方常与各种架空电线发生矛盾,地下又有各种电缆、上下水、煤气。热力管道,真可谓天罗地网。更由于士质差,人流践踏频繁,故根系不深,容易造成风倒。种植时,在行道树四周常设置树池,以便养护管理及少被践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在树池内盖上用铸铁或钢筋混凝士制作的树池蓖子,除了尽量避开夭罗地网外,应选择耐修剪、抗瘠薄、根系较浅的行道树种。

人行道绿带的植物配植


人行道绿带的植物配植--指车行道边缘至建筑红线之间的绿化带,包括行道树绿带、步行道绿带及建筑基础绿带。此绿带既起到与嘈杂的车行道的分隔作用,也为行人提供安静,优美、蔽荫的环境。由于绿带宽度不一,因此,植物配植各异,见图 73 ,基础绿带国内常见用地绵等藤本植物作墙面垂直绿化,用直立的桧柏、珊瑚树或女贞等植于墙前作为分隔,如绿带宽些,则以此绿色屏障作为背景,前面配植花灌木、宿根花卉及草坪,但在外缘常用绿篱分隔,以防行人践踏破坏。国外极为注意基础绿带,尤其是一些夏日气候凉爽,无须行道树蔽荫的城市,则以各式各样的基础栽植来构成街景,见图 74 。墙面上除有藤本植物外,在墙上还挂上栽有很多应时花卉的花篮,外窗台上长方形的塑料盒中栽满鲜花,墙基配谊多种矮生、匍地的裸子植物、平枝询子、阴绣球以及宿根、球垠花卉,甚至还有配值成微型的岩石园。绿带宽度超过 10m 者,可用规则的林带式配植或培植成花园林荫道。

城市绿化应注意的问题


一、 在城市绿化中,要把握“以树为主”、 “以林为主”的原则,“几棵树一片草”的绿化格局不宜提倡,其理论依据是:
1. 同化效益低。据测定,温带阔叶林同化能力为1200克/平方米/年,而温带草原500克/平方米/年,草原的同化能力不足森林的一半。
2. 净气效益低。净气以供氧为核心,供氧量的多少由植物的叶量和生物量而定。据测定,森林叶量大,生物量为34公斤/平方米,放氧量为31.2吨/公顷/年;而温带草原生物量只有1.6公斤/平方米,放氧量也只为7.8吨/公顷/年,草原放氧量仅为森林的四分之一。
3. 观赏效益低。乔、灌木的花、果、叶、干多有观赏价值,而草坪草的灵感要素甚少,特别是单一草坪中的生物多样性明显不高。
4. 防噪、防风、滞尘效益低。植物防噪音、防风滞尘均是依靠其叶、枝、干以及群体结构的作用。据测定,密植两行乔、灌木,可降低噪音4至7分贝,而草坪草防噪效果极低。树木因有茂密的枝叶和高度空间,故有防风滞尘的作用,绿化区比空旷区降低浮尘50.1%,而草坪草类几乎无枝干,防风滞尘力弱。
5. 草坪草占地多、费用高。
二、 应将常绿阔叶乔木逐渐引种到黄河以北地区。有些常绿阔叶乔木可以引种到北纬39度地区,如北京就已有24年生的广玉兰大乔木和21年生的大叶女贞中等乔木,而且在寒冬二、三月份可观赏到这两个树种。

三、 城市绿化,特别是一些路段的行道树空缺率极高(30%以上),应及时补缺。

四、 要研究公益林中的老树更新换代问题。老树不都是高龄树,它的特征是:生长减慢、枯枝、秃顶甚至心腐、空腹等等。这种老树一是失去了观赏力和繁衍后代的能力;二是对环境的保护功能大减;三是虫蛀、心腐,利用率低下,故应及时研究实施老树的更新换代。非名木、古树的老树,要在自然成熟期内采伐更新,不能拖到过熟期,更不能拖到枯死。

城市绿化谨防“水土不服”


关心城市园林绿化的人们最近遇到了一忧一喜两件事情:忧的是,去冬以来持续低温,大量习惯了南方水土的树木能否在苏中、苏北挺得过去;喜的是,我省终于有了一份分别适宜各地栽种植物的详细清单———《江苏省城市园林绿化适生植物》。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园林专家说,这些年越来越重视的城市园林绿化中,不少地方“削足适履”,不顾本地情况模仿套用南方城市模式,在树种选择上只选贵的不选对的,甚至专家一堆意见也抵不过领导一句指示,结果是花了大钱种下一大片残花败枝。

栽什么树、种什么花,其实大有讲究。这位专家说,江苏地跨暖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这三个生物气候带,在一个地方适宜栽种的树木,在另一个地方可能会水土不服。比如现在到处能看到的香樟树,《适生植物》中写明,只适合苏南和苏中南部生长,到了苏北就只能在一些温暖的小环境下种植且生长不良。实际情况却是,眼下几乎城城镇镇都能见到这种四季常绿的乔木。一位专家不无遗憾地告诉记者,苏北某地栽种了好几年的一排排香樟,前几年一场严寒之后几乎一夜间就全被冻死;苏中某地公路旁的香樟,现在即使到了春天也都“面黄肌瘦”。

参与这一课题研究的一位人士说,任何植物都是有一定的生长习性和条件的,所以才会有那句老话: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所以园林界也一再强调“适地适种”。比如,在苏南,一些常绿阔叶树种如棕榈、香樟、枇杷、冬青、桂花等生长良好,但其他如多花含笑、杜英、金合欢等在冬季极端温度较低、低温持续时间较长等情况下,可能会受到伤害;在苏中,棕榈等生长尚可,香樟、桂花等大都只能在南部地区种植,在北部地区难以存活或表现不良,金合欢、月桂、枇杷、大叶冬青、杜英等则表现较差;在苏北,夹竹桃、荷花木兰等表现尚可,棕榈、枇杷、日本女贞、桂花、日本珊瑚树等能够存活但长势较差,香樟、杜英等只能在一些温暖的小环境下种植且生长不良。强调适地适树,不仅是生态上的要求,也是园林美学的要求:郁郁葱葱的美绝不亚于瘦弱的奇花异草。

与盲目模仿南方绿化树种相对应的是,各地对乡土树种的冷落。园林专家说,其实江苏乡土树种的资源丰富,而且他们又是最适宜本地区生长的一类树种,也最容易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比如,江南古典园林享誉世界,乡土竹类的有效利用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省乡土树种利用率仅22%左右,许多有利用价值的乡土树种,尤其是落叶树种,还没得到有效利用。因此各地应大力提倡、多加利用本地有特色的乡土树种,尤其是落叶树种资源,来营造自己的城市绿化个性。

盲目选择绿化树种的另一个后果是,大面积的绿地常常被一个或几个树种所垄断,常绿行道树种基本上都是香樟、女贞,树篱基本由珊瑚树、金叶女贞等构成。从整体上来看,目前全省城市绿地系统中常用的落叶阔叶树种只有125种,常绿种类更少只有46种。专家说,这样做的后果,除了造成景观单调外,更大的风险在于城市生态系统的不稳定和病虫害的传播泛滥,像上海就曾在大量使用香樟几年之后,发现了日趋严重的病虫害。目前这一问题已引起省市有关部门的重视,像镇江市南徐路在5公里长的道路上,使用了120余种树种,且多为乡土种类。

为避免选择树种时乱点鸳鸯谱,省建设厅、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山植物园)的专家们耗时一年多完成了《江苏省城市园林绿化适生植物》课题,其成果首次列出了848种植物可用于江苏不同地区城市绿化的乔木、灌木、藤本、竹类与棕榈、草坪草和地被植物,有文有图,包括植物习性、可分布地区、栽培条件、观赏性、生态功能等均一一有所介绍。那位园林专家说,与其说这本《适生植物》值得业内人士和普通读者一读,还不如说更值得市县长、乡镇长们看看。

次路与小路旁植物配植


次路与小路旁植物配植--次路是园中各区内的主要道路,-般宽 2 - 3m ,小路则是供游人漫步在 于静的休息区中,一般宽仅 1 - 1.5m 。次路和小路两旁的种植可更灵活多样, 由于路窄,有的只需在路的一旁种植乔、灌木,就可达到既遮荫又赏花的效果,如广州中山大学的小路,只在一旁种植小叶榕和扶桑。有的利用诸如木绣球、台湾相思、夹竹桃等具有拱形枝条等大灌木或小乔木,植于路边,形成拱道,游人穿行其下,富具野趣,见图 77 ,有的植成复层混交群落,则感到非常幽深,如华南植物园一条小路两旁种植大叶按一长叶竹柏-棕竹一沿阶草四层的群落。南京瞻园一条小径,路边为主要建筑,但因配植了乌柏,珊瑚树、桂花、夹竹桃、海桐及金钟花等组成的复层混文群落,加之小径本身又有坡度,绍人以深遥、幽静之感。某些地段可以突出某种植物组织植物景观。如昆明圆通公园的西府海棠路;北京颐和园后山的连翘路,见图 78 。山杏路、山桃路;杭州的樱花径,桂花径、碧桃径;上海中山公园二月兰花径等等;广州在小径两旁常用红背桂,芙莉花、扶桑、悬铃花。洒金熔,红桑等配植成彩叶篱及花篱;国外则常在小径两旁配植花境或花带勺长江以南常在小径两旁配植竹林,组成竹径,让游人循径探幽。竹径自主以来都是中国园林中经常应用的造景手法。李白诗中:绿竹人幽径,青萝拂行衣。诗中常见: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说明要创造曲折、幽静。深窘邃的园路环境,用竹来造景是非常适合的。竹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常绿,清秀挺拔。杭州的云栖、三潭印月、西冷印社,植物园内部有竹径。尤其是云栖的竹径,长达 800m ,两旁毛竹高达 20m 余,竹林两旁宽厚望不到边,穿行在这曲折的竹径中,很自然地产生一种夹径萧萧竹万枝,云深幽壑媚幽姿的幽深感

《城市绿化中选择净化空气的植物配植》由养花技巧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在您养花过程中能帮到您!能够用到鲜之花小编说的养花技巧,能够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绿化花卉的选择”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