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天是什么颜色的?啊!春天--春天是彩色,金黄的水仙花,娇黄的迎春花,火红的太阳,粉红的桃花,青山绿水,蓝天大海……”花卉是人们生活很好的伙伴,花让我们忘却生活的烦恼!如果想种植好花卉,就需要不断地学习相关的知识,你在为养花而苦恼吗?考虑到您的需要,鲜之花网小编特地编辑了“竹林遭遇雪灾抢救技术”,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受害类型

1.1弯曲。竹株上因积存冰雪而致冠梢下垂甚至着地,单株竹竿弯曲成弓形。冰雪融化后弯曲竹会自然恢复,对竹林影响较小。

1.2折断。竹株上积存冰雪致使竹秆折断,且撕裂长度常不足一米。

1.3破裂。竹株上积存冰雪使竹秆折断,且撕裂成长达数米的篾片。

1.4翻蔸。竹株上积存冰雪致使竹秆被连蔸拔起,立竹倒伏翻蔸。翻兜竹地下部分露出地面,破坏了林分的地下系统,对竹林影响最大。

2恢复措施

2.1斩梢。斩梢是减轻雪灾的主要应急措施。在积雪冻雨初期和化雪初期,对交通方便地区的竹林,尽快组织斩梢,即将竹株梢部斩去,留枝15盘左右。

2.2竹林清理。根据受害状况、受害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2.2.1清理宜在笋期以后进行,竹株尽管雪压劈裂,翻兜倒伏,但通常不会死亡,甚至还能继续进行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过早砍伐对竹林更新极为不利。

2.2.2待竹林出笋结束,新竹发枝长叶后,可对竹林进行清理,根据竹林受害程度不同而区别对待,弯曲竹宜尽量保留,梢部断裂竹如断裂部位高,可砍去梢部。对翻兜竹、劈裂竹可全竹砍伐。

2.2.3对于严重妨碍交通或竹林管理的少量翻兜竹、劈裂竹可在雪停后即行砍伐。

xzH52.COm推荐阅读

苗木花卉遭遇雪灾抢救技术


1雪灾类型及特征

苗木花卉的雪害类型有雪压、冰冻、冻拔,此外还有水涝,苗圃地由于大量积雪融化后,形成圃地水分积累过剩,不能及时利用和排出,发生水涝,影响苗木正常生长的现象。

2种苗生产雪灾预防措施

2.1种子生产

2.1.1采种基地的管护。采种(条)基地林木受到雪压、雪折或雪倒等危害时,应及时进行树体的扶正,伐除雪折木和倒木,同时进行适当补缺栽植。

2.1.2林木种苗的调拨。提前做好引种、采种和用苗计划。从异地调拨林木种子和苗木时,应遵循种子及苗木调拨原则,调用最适种源区的种子和苗木。

2.1.3抗性树种的引进。在进行种子调拨或树种引进时,应充分考虑到树种的抗雪灾及耐寒冻等特性。

2.2苗木生产

2.2.1救灾方案的制定。组织生产技术人员对苗圃雪灾类型、受灾程度进行及时评估,制定相应救灾生产技术方案,分类指导,有条不紊地开展苗圃生产工作。

2.2.2提高地面温度。可采用农作物秸秆等剩余物或塑料薄膜等材料对苗木或苗床进行覆盖以及设置防风障等措施增加地面温度,减轻雪灾后冻害。

2.2.3受灾苗木的管理。在冰雪融化后要及时对弯曲、倒伏苗木或因冻拔而露根倒伏的苗木进行培土、踩实、扶正、支架加固、重新栽植,适时进行施肥管理,增强苗木抵抗力,减少损失。

2.2.4折损大苗的养护。对雪压、冻害形成的断梢、断枝的苗木,在春季萌发前要及时修枝、整形或平茬。一般受冻害比较严重的是秋枝,即一年生枝条。修剪时应注意从断稍处剪去受伤部分,刀口要平滑,以利于新稍的萌发,尽量减少损失,防止灾情加重;对因雪压冰冻而造成劈裂或破伤的枝条,应及时采取撑、吊、绑等措施使其恢复原位并固定,让其愈合。

2.2.5珍贵大苗的保护。对珍贵绿化大苗可采用绳缠绕主干和主枝的办法,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罩塑料薄膜等办法防止树干、树枝冻伤、冻裂。

2.2.6嫁接苗木的保护。对经济林树种或珍贵树种嫁接苗,可采用封塑、封蜡等保温措施对嫁接口进行保护,防止和减轻苗木冻害。

2.2.7设施育苗的管理。一般设施育苗多为扦插繁殖,需要较高的温湿条件,应及时采取包括人工增温等各种措施恢复棚内温度,保证苗木正常生长。

2.2.8排灌系统的疏通。大雪后,可能会形成苗圃的积水,在有效利用融雪水分的同时,要做好排灌系统的清理和疏通工作,以免发生涝灾。

2.2.9苗木病虫害的控制。及时调查并清理冻害苗木,监测苗圃病虫害发生发展情况,对可能的病虫害进行适时控制。

2.2.10珍贵与育种材料的抢救。对雪灾受损区域珍稀材料、种质资源材料、重要林木育种材料(杂交组合、亲本、无性系、家系等)进行有效的抢救措施,包括扦插、嫁接、组培等。及时繁殖与保存。

2.2.11受损苗木的移植。经过修剪的苗木或残缺不齐的苗床,可采取苗木移植的方法,培育发达的苗木根系,增加苗木的抗性。移植时应注意按苗木等级分区分类移植,便于管理。

2.2.12苗圃档案的管理。对各类苗木的受灾状况、生长状况和所采取的救灾技术措施及其效果进行记录,为今后的苗木提供依据。

经济林遭遇雪灾冻害之后抢救技术


1经济林冻害后的症状表现

发生冻害后,(常绿)经济林的根颈部和不充实的晚秋梢及其叶片最不耐冻,首先表现冻害症状,出现根颈部树皮爆裂,晚秋梢及其叶片出现水渍状斑块,进而逐渐扩散,叶片卷曲、萎蔫、干枯,枝梢逐渐死亡。

2经济林冻害后的减灾措施

2.1适时适量修剪。根据冻害程度,适时适量修剪。枝干受冻,反应较慢,与未受冻枝干的界线不容易在短期内分清,故不应当大截大锯,要到春梢萌芽初期,分清冻死交界处后,剪去枯死部分。修剪和折枝所留下的伤口应当涂保护剂,如生黄土牛粪混合泥封闭,另外为防止伤口感染可以涂抹1:1:10的波尔多液和3-5度的石硫合剂等。

2.2及时中耕施肥。冻后果园若土壤板结,要及早对树盘进行一次中耕松土,要避免伤大根;在萌芽前后注重施肥,其技术关键是,早春解冻后,当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要及早勤施薄肥,施肥主要以氮肥为主,每株成年树,采用环状施肥沟法施清粪水50公斤或用0.5-1公斤尿素兑50公斤水灌施,幼树施肥量酌减,可分别喷施0.2%-0.3%尿素和0.2%-0.3%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进行根外追肥。

2.3防治病虫害。冻害后,易诱发树脂病、炭疽病、溃疡病、疮痂病等,要将防病作为重点。冻害后植株树势衰弱,同时也要作好蚜虫、潜叶蛾、木虱、红蜘蛛和蚧类害虫的防治工作。

雨雪之后竹林如何抢救

1受害类型

1.1弯曲。竹株上因积存冰雪而致冠梢下垂甚至着地,单株竹竿弯曲成弓形。冰雪融化后弯曲竹会自然恢复,对竹林影响较小。

1.2折断。竹株上积存冰雪致使竹秆折断,且撕裂长度常不足一米。

1.3破裂。竹株上积存冰雪使竹秆折断,且撕裂成长达数米的篾片。

1.4翻蔸。竹株上积存冰雪致使竹秆被连蔸拔起,立竹倒伏翻蔸。翻兜竹地下部分露出地面,破坏了林分的地下系统,对竹林影响最大。

2恢复措施

2.1斩梢。斩梢是减轻雪灾的主要应急措施。在积雪冻雨初期和化雪初期,对交通方便地区的竹林,尽快组织斩梢,即将竹株梢部斩去,留枝15盘左右。

2.2竹林清理。根据受害状况、受害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2.2.1清理宜在笋期以后进行,竹株尽管雪压劈裂,翻兜倒伏,但通常不会死亡,甚至还能继续进行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过早砍伐对竹林更新极为不利。

2.2.2待竹林出笋结束,新竹发枝长叶后,可对竹林进行清理,根据竹林受害程度不同而区别对待,弯曲竹宜尽量保留,梢部断裂竹如断裂部位高,可砍去梢部。对翻兜竹、劈裂竹可全竹砍伐。

2.2.3对于严重妨碍交通或竹林管理的少量翻兜竹、劈裂竹可在雪停后即行砍伐。

用材林雪灾受冻之后抢救技术

1用材林林木受害类型

用材林(重点是松杉林)林木受雪压危害的形态种类大致可以分为如下3类:

1.1断梢(包括断干)。这一类型受害比较普遍,受害程度也比较严重,主要是由于林木树冠截获的雪的重量超过了树梢、树干本身的负荷极限所致。

1.2弯斜。这一类型受害也比较普遍。主要是由于林木枝叶上所存留雪的重量尚未超越树干的负荷极限,借助本身具有的弹性,向侧面偏斜,或梢冠向下弯曲呈弓形。

1.3倒地。这是用材林林木最主要的受害类型之一,受害率比较高。与弯斜类型类似,倒地类型也是由于林木枝叶上所存留雪的重量比较大,形成了头重脚轻而弯斜,在雪的继续压力下,渐渐被压倒伏在坡面上。

2用材林受害林木救护要点

根据用材林林木受雪压危害的类型进行不同的救护处理:

2.1断梢(包括断干)。这类受害林木在雪融化后无法恢复生长,需要进行伐除清理,及时利用。

2.2弯斜。这类受害林木在雪融化后大都仍可恢复原状,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需要保留。雪压期间应及时最大限度地清除树冠上的积雪。

2.3倒地。这一类型如果树根未离地,或根系受损较轻,如果雪融后能逐渐恢复生长,应该给予保留。雪压期间应及时最大限度地清除树冠上的积雪。如果根系受到严重损伤或扯断,恢复比较困难的应伐除清理,及时利用,以减少损失。

2.4翻蔸。这类受害树木已经没有存活和恢复的希望,雪灾后应予以及时伐除利用。

2.5用材林今后在林分管理上要注意密度管理、立地控制和树种选择,最大程度地抵御雪灾。

雪灾后花木抢救十二步

一、种子生产

1、抗性树种的引进。在进行种子调拨或树种引进时,应充分考虑到树种的抗雪灾及耐寒冻等特性。

2、林木种苗的调拨。提前做好引种、采种和用苗计划。从异地调拨林木种子和苗木时,应遵循种子及苗木调拨原则,调用最适种源区的种子和苗木。

3、采种基地的管护。采种(条)基地林木受到雪压、雪折或雪倒等危害时,应及时进行树体的扶正,伐除雪折木和倒木,同时进行适当补缺栽植。

二、苗木生产

1、救灾方案的制定。组织生产技术人员对苗圃雪灾类型、受灾程度进行及时评估,制定相应救灾生产技术方案,分类指导,有条不紊地开展苗圃生产工作。

2、设施育苗的管理。一般设施育苗多为扦插养殖,需要较高的温湿条件,应及时采取包括人工增温等各种措施恢复棚内温度,保证苗木正常生长。

3、受损苗木的移植。经过修剪的苗木或残缺不齐的苗床,可采取苗木移植的方法,培育发达的苗木根系,增加苗木的抗性。移植时应注意按苗木等级分区分类移植,便于管理。

4、珍贵与育种材料的抢救。对雪灾受损区域珍稀材料、种质资源材料、重要林木育种材料(杂交组合、亲本、无性系、家系等)进行有效的抢救措施,包括扦插、嫁接、组培等。及时养殖与保存。

5、嫁接苗木的保护。对经济林树种或珍贵树种嫁接苗,可采用封塑、封蜡等保温措施对嫁接口进行保护,防止和减轻苗木冻害。

6、珍贵大苗的保护。对珍贵绿化大苗可采用绳缠绕主干和主枝的办法,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罩塑料薄膜等办法防止树干、树枝冻伤、冻裂。

7、折损大苗的养护。对雪压、冻害形成的断梢、断枝的苗木,在春季萌发前要及时修枝、整形或平茬。一般受冻害比较严重的是秋枝,即一年生枝条。修剪时应注意从断稍处剪去受伤部分,刀口要平滑,以利于新稍的萌发,尽量减少损失,防止灾情加重;对因雪压冰冻而造成劈裂或破伤的枝条,应及时采取撑、吊、绑等措施使其恢复原位并固定,让其愈合。

8、受灾苗木的管理。在冰雪融化后要及时对弯曲、倒伏苗木或因冻拔而露根倒伏的苗木进行培土、踩实、扶正、支架加固、重新栽植,适时进行施肥管理,增强苗木抵抗力,减少损失。

9、提高地面温度。可采用农作物秸秆等剩余物或塑料薄膜等材料对苗木或苗床进行覆盖以及设置防风障等措施增加地面温度,减轻雪灾后冻害。

10、排灌系统的疏通。大雪后,可能会形成苗圃的积水,在有效利用融雪水分的同时,要做好排灌系统的清理和疏通工作,以免发生涝灾。

11、苗木病虫害的控制。及时调查并清理冻害苗木,监测苗圃病虫害发生发展情况,对可能的病虫害进行适时控制。

12、苗圃档案的管理。对各类苗木的受灾状况、生长状况和所采取的救灾技术措施及其效果进行记录,为今后的苗木提供依据。

如何抢救遭遇冻害的苗木


绿化苗木一旦受冻和雪压后,应及时采取科学措施进行补救,尽快使树体恢复生机,减少损失。

绿化苗木突遇连日大雪后,应及时清除枝干上积雪,避免枝干被压断,特别是常绿树种和一些古树名木,注意大雪期间保护。

冻害造成落叶的植株,要及时摘除枯萎的叶片,减少树体水分的消耗。冻后树体的抗寒能力进一步下降,枝干容易发生日灼,还应当及时做好枝干的保护、培土覆盖等措施,以减轻冻害的危害。

冻害比较轻的植株,修剪上可以采取以侧枝的短截更新为主,在萌芽前进行,以促发新稍。同时,要及时施肥,薄肥勤施,以氮肥为主,也可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混合液。

冻害发生程度较严重的植株,根据冻害程度,适时适量修剪。枝干受冻,反应较慢,与未受冻枝干的界线不容易在短期内分清,故不应当大截大锯,以春稍萌芽初期剪去枯死部分为宜。修剪后的伤口应当涂以保护剂或者动物油等。

冻死林木要及时清理。遭遇雪压冻害后,林木中衰弱木和枯死木增加,为蛀干害虫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所以冰冻灾害过后,要及时清理林中的枯死木及其枝条。

油茶雪灾后恢复技术要点


1选择适宜地区发展 油茶新发展区域以中心栽培区和适生栽培区为主,避免在北部边缘栽培区及以北地区发展油茶。新造林地宜选择在海拔500 m以下,坡度25以下,土层厚度40 cm以上的红黄壤山地或缓坡地,并尽量避免高山区、风口和迎风面造林。

2防止苗圃苗木受冻 油茶苗木培育选择在易排灌的立地,不易选择在山谷风口区,苗木移植宜在秋季或春季,寒潮影响时不宜移植。苗木在寒潮前要盖草或盖小拱棚,及时除去棚上积雪。

3及时救治受害植株 受冻害的新造林分在温度回升后要及时进行苗木扶正与培土,及时剪除受冻部分的枝叶,进行伤口保护;林地要进行开沟排水。对部分倒伏的油茶植株要及时扶正、培土,进行林地清理。

4选用早中花避寒品种补植或造林 补植苗木要求根系发达,苗高在30 cm以上。选用由本地或比本地更偏北地区选出的早中花期的品种,提高抗寒性。避免跨区域调运物种或品种。北部产区尽可能选用早花丰产良种。

5加强造林后的管理 新品种林分造林后要及时打顶,并通过修剪、拉枝等方法早期培养树体不同方向骨干枝,促进形成矮化树体和匀称的树冠结构。

6进行林分施肥和间种,恢复树势 受冻林分应在4月上旬油茶开始新发枝前及时施追肥,以利于恢复生长。新造林头3年可进行绿肥、豆科低矮作物的间种,不宜采用藤本或高杆作物,间种作物不宜离油茶植株太近。造林头一年只施基肥,2~3年幼龄林每年施肥2次,每次每株100 g复合肥。随树体扩大增加施肥量。结实林分春季芽萌动前,距树干30~40 cm处环状沟施有机肥和复合肥,每亩施有机肥1 000 kg或复合肥50 kg。秋季采果后加施磷、钾肥。

7 建立林分合理结构 我国现有油茶多为20世纪50-70年代实生造林,由于实生繁殖、树势弱化、冠层提高等因素,目前普遍生长差、产量低。今年严重断枝的多在密度大、冠层上移、生势弱的林分。要结合低产林改造,采用逐步替代、强化抚育、品种置换等方式,提高低产林分的结实能力。在低产林改造过程中,要强调降低林冠高度,培育合理的树冠、树体结构,最终形成均匀合理的林分结构。对于大树嫁接改造生产林分或采穗圃,嫁接成活后应及时去除萌生枝,对成活嫁接枝条进行疏剪,培育匀称枝组结构。大树嫁接后前5年要进行适当支撑。

8防控病虫害的发生重点防控油茶炭疽病、软腐病、蓝翅天牛、象鼻虫等油茶主要病虫害,特别是蓝翅天牛等可造成枝条局部伤害,使树体纤弱,极易受到冻害、雪害而折断。

9加强圃地管理 为了避免或减少苗圃遭受雪灾冻害的损失,要注意:在树种主要生产区域培育种苗;选择排、灌方便的立地培育种苗;入冬前要清沟排水,施用磷钾肥;寒潮来前采取覆盖(杂草、薄膜)措施;春季撤棚不宜太早,寒潮来前采用盖稻草等覆盖等等。

新栽竹林管理
每年要施肥4次。第一次于扒土后笋眼萌动时进行。每丛施腐熟的液体有机肥(如人畜粪便或沤过的绿肥)15公斤~20公斤,施后立即盖土。第二、三次追肥在竹笋出土初期和盛期进行。每丛施氮、磷、钾复合肥1公斤~2公斤,离竹丛30厘米~40厘米开环状沟,均匀施入,施后盖土。第四次施肥结合冬季深翻(20厘米~30厘米)林地时进行,即将有机肥料撒入林地,翻耕入土作为基肥,每百平方米15吨。

未出土的竹笋,笋质细白脆嫩,味鲜。竹笋出土受光后,笋箨变绿或褐红,生笋老化,质量降低。因此,在竹笋出土前,用细碎的湿润土培土20厘米~40厘米,避免竹笋的笋箨见光变色,防止老化,提高竹笋质量。

造林后2年~3年之内,为防止杂草与幼竹争夺水分养分,必须进行中耕除草。最有效的方法是在竹行间套种玉米、大豆等,以起到以耕代扶、以短养长的作用。套种农作物的龙竹造林地3年~4年便成林成材;不套种又不管理的龙竹造林地则需4年~6年才能成林成材。

竹林成材后,停止套种农作物,于每年竹笋出土季节(6月~11月)结合控笋、施肥进行松土除草,松土深度15厘米左右。

6月~9月出土的竹笋粗壮,成竹质量好,每丛选6个~10个粗大竹笋留养成竹,其余竹笋挖出利用。挖笋后应及时盖土,或结合控笋进行笋穴施肥,每穴施尿素50克~100克或复合肥100克~300克。肥料不宜靠近竹蔸和直接接触笋芽,以免灼伤笋芽,施肥后盖土。笋穴施肥可促进更多笋眼萌发,还可促进新笋头发生“二水笋”。9月份以后出土的笋,数量少细弱,成竹质量差,应全部割出利用。

棉花遇涝及时抢救


棉花耐涝性较强。据观察,棉株受淹48-72小时,排水后植株基本完好;棉株受淹十几天后,叶子全部脱落,主根烂掉一半,把水排除及时管理,20天后棉朱恢复生长,最终仍能获得一定的产量。
及时排除积水淹水时间过长,会严重影响棉花根系活动,造成大量叶片和蕾铃脱落。必须尽可能及时排水,尽量缩短田间积水时间。
及时扶苗洗苗经水淹、风吹棉株倒伏,排水后应及时扶正、培土、并洗去叶片及枝条上的淤泥。
及时中耕培土受涝棉田排水后土壤板结,通气不良,必须及早中耕破除板结,结合中耕进行培土,提高根际土壤温度,防止倒伏。
及时增施肥料棉田经水淹,土壤养分大量流失,加上根系吸收能力衰弱,及时施肥对棉株恢复生长和增结秋桃十分有利。在棉株恢复生长前,以叶面喷肥为主;棉株恢复生长后,距棉株10-13厘米开沟(穴)施肥,每亩用碳铵10-15公斤或尿素5-7.5公斤。
及时防治病虫害受灾棉株恢复生长后,枝叶幼嫩,前期蚜虫多,后期易受棉铃虫、棉小造桥虫等危害。因此,要早治、狠治、做到每叶必保,每蕾必争,最大限度地提高单株产量。受涝棉田田间湿度大,容易引起烂铃,要切实加强预防。

竹林抗旱五法


夏秋季节天气干旱,竹林如何抗旱?根据竹农的经验,他们抗旱有五法。

一、割嫩草堆沤。天旱前,割下嫩草,撒施在竹林地遮阳,既能减少水分蒸发,又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我县水口、白玉等乡竹农,每年坚持利用农事间隙,给每亩竹林割嫩草2000公斤,放在竹林空隙处堆沤,等天旱前撒开,既抗旱又增加了土壤腐殖质。

二、挖小山塘蓄水。在竹林的上方,挖长宽4~5米、深1.5~1.8米的小山塘蓄水,并使暴雨夹带的泥土沉积。雨停后,既可使塘内的水分下渗林地,又可将沉积在塘内的泥土加在林内,增加土壤厚度。


三、施水肥。在有水源的地方,可挑水抗旱,在每50公斤水中加入人粪尿10~15公斤,每株母竹浇水肥1.5~2公斤,既抗了旱又施了肥。

四、在竹林空隙处套种南瓜、冬瓜等大叶作物。在每株瓜类的根部施入25公斤的猪粪肥,利用瓜叶遮盖林地,减少水分蒸发,同时还可将瓜类枝叶埋于林地,增加林地腐殖质,瓜类收获后还可增加经济收入。

五、用尼龙布覆盖。暴雨前,用尼龙布覆盖竹林空隙处,使雨水流向竹蔸,干旱时又可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增强了竹林的抗旱能力。采用此法,同时还能使出笋提早15~20天,笋产量亩增200公斤以上。

苗木遭遇倒春寒


南京今年的天气很怪,前几天电闪雷鸣,突然又大雪飘飘,气温急转直下。这是多年未见的现象,对苗木的危害是比较明显的。

我们知道春雨尤其是大的春雨过后,不少品种的苗木已经开始萌发,比如红叶石楠和垂柳。早在一周前蓝天苗圃的红叶石楠,已经全面开始萌发嫩头。突然遭遇大雪,这些苗木只能够重新停止抽新枝。如果这次冷冻持续时间长,那么对于早期发枝的红叶石楠嫩头很可能被冻死。对于苗农来说,节前种植的苗木,这次也会受到冲击。因为根系没有修复,严寒天气对苗木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本场新近栽植了红叶石楠独杆苗,大雪过后,我们发现有很多苗木已经倒伏,树叶也有冻伤的迹象。

雪松是南京的最主要苗木品种,雪松相对来说比较抗冻。这次大雪本场3米雪松到6米雪松的苗圃,几乎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从本地30年雪松种植史来看,年年可以安全过冬,即使遇到极端的寒冷天气。这是和雪松的特性有关系的,雪松可以耐寒零下20度。如果在北方驯化过的雪松,抗寒性更强,应该可以到零下25度都没有问题。本场销售到北京和河北省的雪松,常年可以正常生长,无冻死、冻伤现象。

广玉兰对于大雪是很敏感的,只要是大雪,就必然有树枝被压断,整个植株也有不同程度的倒伏现象发生。我们建议广玉兰的栽植单位注意雪中和雪后的应急处理。处理的方法主要是人工除雪,不要让树枝受重过大。

天气预报说,2010年春节期间江淮地区有大到暴雪。有关农户和园林单位应该提早做好防备。即使是春节,也不可以掉以轻心。大雪对苗木的伤害所造成的结果是不可逆的,一旦出现问题将无法挽救的。

养花技巧《竹林遭遇雪灾抢救技术》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供各种花卉的养花技巧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技术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