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的花朵,片片精巧的瓣,似在莹雪中浸过,似用玉石雕刻,美得高雅,美得朴素,溢满了人间的纯洁。”花在人们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很多人赏花的同时,迷上了种植花卉。花卉种植的学问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其他人是怎么解决种植中遇到的问题的呢?考虑到您的需要,鲜之花网小编特地编辑了“雨雪之后竹林如何抢救”,但愿对您的种植花草带来帮助。

1受害类型

1.1弯曲。竹株上因积存冰雪而致冠梢下垂甚至着地,单株竹竿弯曲成弓形。冰雪融化后弯曲竹会自然恢复,对竹林影响较小。

1.2折断。竹株上积存冰雪致使竹秆折断,且撕裂长度常不足一米。

1.3破裂。竹株上积存冰雪使竹秆折断,且撕裂成长达数米的篾片。

1.4翻蔸。竹株上积存冰雪致使竹秆被连蔸拔起,立竹倒伏翻蔸。翻兜竹地下部分露出地面,破坏了林分的地下系统,对竹林影响最大。

2恢复措施

2.1斩梢。斩梢是减轻雪灾的主要应急措施。在积雪冻雨初期和化雪初期,对交通方便地区的竹林,尽快组织斩梢,即将竹株梢部斩去,留枝15盘左右。

2.2竹林清理。根据受害状况、受害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2.2.1清理宜在笋期以后进行,竹株尽管雪压劈裂,翻兜倒伏,但通常不会死亡,甚至还能继续进行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过早砍伐对竹林更新极为不利。

2.2.2待竹林出笋结束,新竹发枝长叶后,可对竹林进行清理,根据竹林受害程度不同而区别对待,弯曲竹宜尽量保留,梢部断裂竹如断裂部位高,可砍去梢部。对翻兜竹、劈裂竹可全竹砍伐。

2.2.3对于严重妨碍交通或竹林管理的少量翻兜竹、劈裂竹可在雪停后即行砍伐。

XzH52.coM文章精选

竹林遭遇雪灾抢救技术


1受害类型

1.1弯曲。竹株上因积存冰雪而致冠梢下垂甚至着地,单株竹竿弯曲成弓形。冰雪融化后弯曲竹会自然恢复,对竹林影响较小。

1.2折断。竹株上积存冰雪致使竹秆折断,且撕裂长度常不足一米。

1.3破裂。竹株上积存冰雪使竹秆折断,且撕裂成长达数米的篾片。

1.4翻蔸。竹株上积存冰雪致使竹秆被连蔸拔起,立竹倒伏翻蔸。翻兜竹地下部分露出地面,破坏了林分的地下系统,对竹林影响最大。

2恢复措施

2.1斩梢。斩梢是减轻雪灾的主要应急措施。在积雪冻雨初期和化雪初期,对交通方便地区的竹林,尽快组织斩梢,即将竹株梢部斩去,留枝15盘左右。

2.2竹林清理。根据受害状况、受害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2.2.1清理宜在笋期以后进行,竹株尽管雪压劈裂,翻兜倒伏,但通常不会死亡,甚至还能继续进行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过早砍伐对竹林更新极为不利。

2.2.2待竹林出笋结束,新竹发枝长叶后,可对竹林进行清理,根据竹林受害程度不同而区别对待,弯曲竹宜尽量保留,梢部断裂竹如断裂部位高,可砍去梢部。对翻兜竹、劈裂竹可全竹砍伐。

2.2.3对于严重妨碍交通或竹林管理的少量翻兜竹、劈裂竹可在雪停后即行砍伐。

雨雪之后受损森林生态系统如何恢复


1受损森林生态系统人工恢复技术

对受灾程度较重的森林生态系统,尤其是风景林区,应主要采用人工恢复的技术措施。

1.1树种与植物种选择。选择适宜的关键种与建群种,即抗雪压、抗低温能力较强的深根性乡土树种,同时引入一些处于演替较高阶段、有培养前途、已有一定栽培经验的树种,提高恢复潜力和速度。

1.2受害树木清理与补植补种。及时除雪与培土,清理受灾林木,清沟排水。冰雪融化后,对于全部冻压而死的苗木,应及时进行补植。对于受灾严重、极度退化的生态系统,应选择速生、耐寒、耐贫瘠、抗逆性强的先锋树种或植物种,重建先锋群落。

1.3栽植混交林,恢复原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混交林可以增强自我的养分循环能力和土壤肥力,提高林木质量,增强抵抗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丰富物种多样性,改善造林地生境条件,提高成活率和保存率。

1.4进行林分改造,加速演替进程。对于受灾的人工林或先锋植物群落,可根据本区域生态恢复参照系,模拟自然森林群落的演替过程,根据不同演替阶段的种类成分和群落结构特点,在受灾的人工林或先锋植物群落内开展林分改造。

1.5加强林分抚育,维护生境原生性和异质性。在人工更新抚育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减少对土壤、幼苗幼树、枯立木、孤立木、死树桩、倒木的影响,最大限度地维护生境原生性和空间异质性。

2受损森林生态系统人工促进森林植被恢复技术

对受灾程度相对较轻的森林生态系统,可采用人工促进森林植被恢复。

2.1人工促进植被演替。通过补播、补植,增加既有利于演替发展,又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的树种数量。

2.2人工改善植被生长外部环境。局部整地、割灌、除草以改善种子萌发条件,间苗、定株、除去过多萌条,促进幼树生长,调整种类组成与密度调控,改善林分结构。

2.3人工加强森林植被保护。预防病虫害、森林火灾及人畜破坏,保证林分正常生长,协调好群众的生产生活用地,采用灵活多样的封育方式保证自然恢复顺利进行。

用材林雪灾受冻之后抢救技术

1用材林林木受害类型

用材林(重点是松杉林)林木受雪压危害的形态种类大致可以分为如下3类:

1.1断梢(包括断干)。这一类型受害比较普遍,受害程度也比较严重,主要是由于林木树冠截获的雪的重量超过了树梢、树干本身的负荷极限所致。

1.2弯斜。这一类型受害也比较普遍。主要是由于林木枝叶上所存留雪的重量尚未超越树干的负荷极限,借助本身具有的弹性,向侧面偏斜,或梢冠向下弯曲呈弓形。

1.3倒地。这是用材林林木最主要的受害类型之一,受害率比较高。与弯斜类型类似,倒地类型也是由于林木枝叶上所存留雪的重量比较大,形成了头重脚轻而弯斜,在雪的继续压力下,渐渐被压倒伏在坡面上。

2用材林受害林木救护要点

根据用材林林木受雪压危害的类型进行不同的救护处理:

2.1断梢(包括断干)。这类受害林木在雪融化后无法恢复生长,需要进行伐除清理,及时利用。

2.2弯斜。这类受害林木在雪融化后大都仍可恢复原状,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需要保留。雪压期间应及时最大限度地清除树冠上的积雪。

2.3倒地。这一类型如果树根未离地,或根系受损较轻,如果雪融后能逐渐恢复生长,应该给予保留。雪压期间应及时最大限度地清除树冠上的积雪。如果根系受到严重损伤或扯断,恢复比较困难的应伐除清理,及时利用,以减少损失。

2.4翻蔸。这类受害树木已经没有存活和恢复的希望,雪灾后应予以及时伐除利用。

2.5用材林今后在林分管理上要注意密度管理、立地控制和树种选择,最大程度地抵御雪灾。

经济林遭遇雪灾冻害之后抢救技术

1经济林冻害后的症状表现

发生冻害后,(常绿)经济林的根颈部和不充实的晚秋梢及其叶片最不耐冻,首先表现冻害症状,出现根颈部树皮爆裂,晚秋梢及其叶片出现水渍状斑块,进而逐渐扩散,叶片卷曲、萎蔫、干枯,枝梢逐渐死亡。

2经济林冻害后的减灾措施

2.1适时适量修剪。根据冻害程度,适时适量修剪。枝干受冻,反应较慢,与未受冻枝干的界线不容易在短期内分清,故不应当大截大锯,要到春梢萌芽初期,分清冻死交界处后,剪去枯死部分。修剪和折枝所留下的伤口应当涂保护剂,如生黄土牛粪混合泥封闭,另外为防止伤口感染可以涂抹1:1:10的波尔多液和3-5度的石硫合剂等。

2.2及时中耕施肥。冻后果园若土壤板结,要及早对树盘进行一次中耕松土,要避免伤大根;在萌芽前后注重施肥,其技术关键是,早春解冻后,当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要及早勤施薄肥,施肥主要以氮肥为主,每株成年树,采用环状施肥沟法施清粪水50公斤或用0.5-1公斤尿素兑50公斤水灌施,幼树施肥量酌减,可分别喷施0.2%-0.3%尿素和0.2%-0.3%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进行根外追肥。

2.3防治病虫害。冻害后,易诱发树脂病、炭疽病、溃疡病、疮痂病等,要将防病作为重点。冻害后植株树势衰弱,同时也要作好蚜虫、潜叶蛾、木虱、红蜘蛛和蚧类害虫的防治工作。

洪灾过后如何抢救苗圃

今年洪涝灾害频繁,各地受灾严重。苗圃灾后应该怎样施救才能把损失降至最低?这里介绍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

排水清淤

首先,应在灾后第一时间排完苗圃积水,以缩短苗木被泡时间。有淤泥覆盖的苗床,要尽量趁退水后泥浆尚软时,边排水边冲洗苗床和苗木,同时疏通地沟,清除其内覆盖的淤泥、垃圾等。必要时要安装抽水机冲刷畦面到原表土层,避免淤泥在圃面板结,影响土壤透气性,减少死苗系数。

有些人认为被洪水冲入田地的淤泥是“油”泥,能增强土地肥力,其实只有彻底翻耕后才能达到增肥的效果。对于已植有苗木而不便翻耕的土地,板结后的淤泥只会影响土壤的通透性,以致植物根系无法呼吸而死亡,故苗圃地里的淤泥应及时清除,无法清除的一定要及时翻耕和消毒灭菌。

查看苗木

对于被淤泥完全湮没的幼苗,需扒开淤泥查看,只要其枝梢和根部没有变成紫褐色,都还有救活的希望,应及时抢救。如果植株枝梢和根部已变紫褐色或已腐烂,则说明苗木已窒息死亡,就没有施救的必要了。

没有被淤泥覆盖的苗床,要尽快清除压在苗木上的垃圾等物,抖落或洗除叶芽上粘结的泥土,把倒伏的苗木扶正。大面积被水冲倒,但不露根,又无法扶起的幼苗,可暂不理会,直接做喷淋药肥的工作。

防病除草

清淤扶苗工作做完的田块,须立即趁晴天植株表面水分干后喷药防治疫病。可选用植保灵、代森锌、病毒先锋、细菌克斯、杀菌1号等药剂喷施。为了加速苗木恢复生长,可在药剂中掺入一些叶面肥,喷药同时进行叶面施肥。首次喷施之后5至7天再喷一次,一般7至10天后,倒伏的幼苗会完全竖立起来。

来不及清淤但便于翻耕的中小苗田块,在淤泥板结后应抓紧时间用锄头等工具将结块的淤泥锄起。已经与原苗床土结合的淤泥,要连原苗床土一并锄起并打碎成小块,但不必太过细碎,以利于土壤透气,能让苗木根系得到呼吸即可。翻土后需及时灌根,或浇淋一次用于防治疫病“药肥水”,用于杀灭淤泥带来的病毒病菌,以利苗木迅速恢复生长。

被湮没过的地块,其杂草萌生速度很快,因此要精细管理,加倍投入人工进行除草。

君子兰烂根如何抢救


君子兰烂根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一旦发现君子兰烂根,有什么办法抢救呢?

首先,准备好已充分发酵,经消毒灭菌处理的锯木屑作为君子兰的培养基质,一旦发现烂根,应先用自来水将根部冲洗干净,冲洗时应避免根部流出的液体再玷污好根。洗净后,用消过毒的利刃切掉已腐烂的根系,切口处要涂上草木灰或硫磺粉之类的防腐药剂,将其在阴凉处晾干半天后,再栽入上述基质中。盆土应保持湿润,盆面要套上塑料袋,以增强湿度,置于阴凉之处。每隔3-4天可用0.2%磷酸二氢钾喷施一次叶面,以增加肥分,促其生根,但喷肥以肥不下滴为度,此时不宜施肥,否则会影响生根。实践证明,两周左右方可发新根。当生根之时,应立即脱袋,且勿施肥,待逐渐养护过度到正常生长发育期方可施肥,否则会使新根腐烂。

如何抢救遭遇冻害的苗木


绿化苗木一旦受冻和雪压后,应及时采取科学措施进行补救,尽快使树体恢复生机,减少损失。

绿化苗木突遇连日大雪后,应及时清除枝干上积雪,避免枝干被压断,特别是常绿树种和一些古树名木,注意大雪期间保护。

冻害造成落叶的植株,要及时摘除枯萎的叶片,减少树体水分的消耗。冻后树体的抗寒能力进一步下降,枝干容易发生日灼,还应当及时做好枝干的保护、培土覆盖等措施,以减轻冻害的危害。

冻害比较轻的植株,修剪上可以采取以侧枝的短截更新为主,在萌芽前进行,以促发新稍。同时,要及时施肥,薄肥勤施,以氮肥为主,也可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混合液。

冻害发生程度较严重的植株,根据冻害程度,适时适量修剪。枝干受冻,反应较慢,与未受冻枝干的界线不容易在短期内分清,故不应当大截大锯,以春稍萌芽初期剪去枯死部分为宜。修剪后的伤口应当涂以保护剂或者动物油等。

冻死林木要及时清理。遭遇雪压冻害后,林木中衰弱木和枯死木增加,为蛀干害虫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所以冰冻灾害过后,要及时清理林中的枯死木及其枝条。

如何抢救受涝林木苗圃


林木苗圃受到洪涝灾害后,应尽快进行抢救,以减少损失。首先要及时疏通沟渠,排除渍水和淤泥杂物,整理苗圃地,平整苗床,做到明水直流,暗水直落。与此同时,要扶正苗木,洗净苗木上的淤泥杂物。待苗木恢复生机后再进行松土、除草,以促进苗木根系的生长发育。这是抢救苗木的基本措施,必须切实做好。
待苗圃地稍为干燥后,即可追施有机肥料和施氮、磷、钾肥,也可选施草木灰,防止苗木烂根,然后再施淡水肥。过几天后可喷施少量植物生长促进剂,以促进苗木根系吸收能力,加速苗木健康成长,提高抗病虫能力。在清理苗圃地淤泥杂物的基础上,还要注重病虫害的防治。对苗圃地全面喷施0.5%-1%的波尔多液进行消毒。若发现病虫要及时请林业科技人员指导,进行除治。

花卉萎蔫后如何进行抢救


家庭养花,偶尔忘记浇水或漏浇,尤其是在夏季,常易引起盆花缺水干旱而使花卉叶片萎蔫,若抢救不及时,常会导致植株枯萎而死。
遇到上述情况,正确的做法为:首先将盆花移至阴凉通风处,同时向叶面喷少量水,以后随着植株叶片恢复挺拔后,再逐渐增加喷水量和浇水量(切勿过量)。若植株萎蔫时一下子就浇大量水,很可能会导致植株枯死。这是因为花卉萎蔫后,大量的根毛因失水而遭到损害,因而吸收能力大大降低,只有新根毛生出后,才能恢复。与此同时,植株萎蔫后使细胞失水,遇水后细胞壁先吸水并迅速膨胀,原生质后吸水,膨胀速度缓慢,如果这时猛然浇大量的水,就会造成质壁分离,使植株原生质受到伤害,从而造成植株枯死。

新栽竹林管理


每年要施肥4次。第一次于扒土后笋眼萌动时进行。每丛施腐熟的液体有机肥(如人畜粪便或沤过的绿肥)15公斤~20公斤,施后立即盖土。第二、三次追肥在竹笋出土初期和盛期进行。每丛施氮、磷、钾复合肥1公斤~2公斤,离竹丛30厘米~40厘米开环状沟,均匀施入,施后盖土。第四次施肥结合冬季深翻(20厘米~30厘米)林地时进行,即将有机肥料撒入林地,翻耕入土作为基肥,每百平方米15吨。

未出土的竹笋,笋质细白脆嫩,味鲜。竹笋出土受光后,笋箨变绿或褐红,生笋老化,质量降低。因此,在竹笋出土前,用细碎的湿润土培土20厘米~40厘米,避免竹笋的笋箨见光变色,防止老化,提高竹笋质量。

造林后2年~3年之内,为防止杂草与幼竹争夺水分养分,必须进行中耕除草。最有效的方法是在竹行间套种玉米、大豆等,以起到以耕代扶、以短养长的作用。套种农作物的龙竹造林地3年~4年便成林成材;不套种又不管理的龙竹造林地则需4年~6年才能成林成材。

竹林成材后,停止套种农作物,于每年竹笋出土季节(6月~11月)结合控笋、施肥进行松土除草,松土深度15厘米左右。

6月~9月出土的竹笋粗壮,成竹质量好,每丛选6个~10个粗大竹笋留养成竹,其余竹笋挖出利用。挖笋后应及时盖土,或结合控笋进行笋穴施肥,每穴施尿素50克~100克或复合肥100克~300克。肥料不宜靠近竹蔸和直接接触笋芽,以免灼伤笋芽,施肥后盖土。笋穴施肥可促进更多笋眼萌发,还可促进新笋头发生“二水笋”。9月份以后出土的笋,数量少细弱,成竹质量差,应全部割出利用。

棉花遇涝及时抢救


棉花耐涝性较强。据观察,棉株受淹48-72小时,排水后植株基本完好;棉株受淹十几天后,叶子全部脱落,主根烂掉一半,把水排除及时管理,20天后棉朱恢复生长,最终仍能获得一定的产量。
及时排除积水淹水时间过长,会严重影响棉花根系活动,造成大量叶片和蕾铃脱落。必须尽可能及时排水,尽量缩短田间积水时间。
及时扶苗洗苗经水淹、风吹棉株倒伏,排水后应及时扶正、培土、并洗去叶片及枝条上的淤泥。
及时中耕培土受涝棉田排水后土壤板结,通气不良,必须及早中耕破除板结,结合中耕进行培土,提高根际土壤温度,防止倒伏。
及时增施肥料棉田经水淹,土壤养分大量流失,加上根系吸收能力衰弱,及时施肥对棉株恢复生长和增结秋桃十分有利。在棉株恢复生长前,以叶面喷肥为主;棉株恢复生长后,距棉株10-13厘米开沟(穴)施肥,每亩用碳铵10-15公斤或尿素5-7.5公斤。
及时防治病虫害受灾棉株恢复生长后,枝叶幼嫩,前期蚜虫多,后期易受棉铃虫、棉小造桥虫等危害。因此,要早治、狠治、做到每叶必保,每蕾必争,最大限度地提高单株产量。受涝棉田田间湿度大,容易引起烂铃,要切实加强预防。

竹林抗旱五法


夏秋季节天气干旱,竹林如何抗旱?根据竹农的经验,他们抗旱有五法。

一、割嫩草堆沤。天旱前,割下嫩草,撒施在竹林地遮阳,既能减少水分蒸发,又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我县水口、白玉等乡竹农,每年坚持利用农事间隙,给每亩竹林割嫩草2000公斤,放在竹林空隙处堆沤,等天旱前撒开,既抗旱又增加了土壤腐殖质。

二、挖小山塘蓄水。在竹林的上方,挖长宽4~5米、深1.5~1.8米的小山塘蓄水,并使暴雨夹带的泥土沉积。雨停后,既可使塘内的水分下渗林地,又可将沉积在塘内的泥土加在林内,增加土壤厚度。


三、施水肥。在有水源的地方,可挑水抗旱,在每50公斤水中加入人粪尿10~15公斤,每株母竹浇水肥1.5~2公斤,既抗了旱又施了肥。

四、在竹林空隙处套种南瓜、冬瓜等大叶作物。在每株瓜类的根部施入25公斤的猪粪肥,利用瓜叶遮盖林地,减少水分蒸发,同时还可将瓜类枝叶埋于林地,增加林地腐殖质,瓜类收获后还可增加经济收入。

五、用尼龙布覆盖。暴雨前,用尼龙布覆盖竹林空隙处,使雨水流向竹蔸,干旱时又可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增强了竹林的抗旱能力。采用此法,同时还能使出笋提早15~20天,笋产量亩增200公斤以上。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雨雪之后竹林如何抢救》一文,希望能解决您养殖花卉时的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换土之后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