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花,春天是百花齐放的季节,那姹紫嫣红的花儿总是笑得比太阳还灿烂。我想每一个都非常喜欢花,种花养花的乐趣一般人难以探知!不学习不摸索则很难侍弄好花草,有哪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可以使用的呢?下面是由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洼瓣花”,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植物名称洼瓣花

学名Lloydia serotina

异名 单花萝蒂草
所 属 科百合科

所 属 属洼瓣花属

分布 北京见于门头沟区东灵山。生于高山石缝中、灌丛或草地上。分布于西南、西北、华北、东北各省、区。朝鲜、日本、苏联、锡金、不丹、印度也有分布。

描述 多年生草本。鳞茎狭卵形。基生叶通常2枚;茎生叶狭披针形。花1-2朵;花被片6,倒卵状椭圆形至倒卵状长圆形,白色,具紫斑,内面近基部具有半月形的洼陷;雄蕊6,花丝无毛;子房长椭圆形,花柱与子房等长。蒴果,倒卵形,长6-7毫米,顶端具在存花柱;种子近三角形,扁平。花期6-8月,果期8-10月。

采制秋季挖取地下鳞茎。洗净晾干,捣烂鲜用;或晒干备用。

性能 味甘,性平。祛痰止咳,消肿止血。《青海省兽医中草药》:治支气管炎喘咳;外用治痈疮肿毒,外伤出血。

用量猪羊10~20克,牛马20~40克。

文献记载
治牛马肺虚喘咳方:洼瓣花、沙参各30~35克,细叶百合、石刁柏各35~40克。共研末服(《青海省兽医中草药》)。

xzH52.Com阅读延伸

重瓣棣棠花


品种名称重瓣棣棠花

学名Kerria japonica Plena

植物种类 观花树木
生物分类蔷薇科

品种描述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重瓣棣棠花株高约60~120cm,叶互生,披针状长卵形,先端渐尖,边缘具尖锐重锯齿。夏至秋季开花,花顶生,花冠黄色,重瓣,花姿优雅。性喜温暖,华南地区以高冷地栽培为佳,平地高温,越夏困难。

繁殖方法:用扦插、高压法,春季为适期。

栽培要点:栽培土质用肥沃的腐殖质土或砂质壤土。排水、光照需良好。春至夏季追肥每1~2个月1次。冬季落叶后应修剪整枝。性喜冷凉至温暖,忌高温高湿,生长适温约为12~25℃。

应用价值:适于庭植或大型盆栽。

茉莉花重瓣单瓣还是双瓣


“烟气弥漫,突然有一种把它拉开的欲望,却又住了手——朦胧才是美。”如果没有花,人类的历史将失色一大部分,赏花种花可以令我们的生活增色不少。花卉种植的技巧和学问是需要学习和摸索的,你能看到这篇文章,说明你也在关心这方面的情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茉莉花重瓣单瓣还是双瓣”,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茉莉花(学名:Jasminum sambac)是常绿藤本植物,属于茉莉科茉莉属。它是一种受人们喜爱的花卉,因其花朵优雅香气浓郁而被广泛栽培。就茉莉花的花瓣形态而言,茉莉花可以分为重瓣和单瓣两种类型。

重瓣茉莉花是指其花朵上的花瓣数量较多,常见的有3-5瓣。这些花瓣呈半透明状,颜色鲜艳,花朵形态丰满饱满。重瓣茉莉花的花朵通常较大,直径可达3-5厘米,花色多样,有白色、红色、黄色等多种颜色。重瓣茉莉花的香气非常浓郁,能够散发出一种迷人的芳香,被人们广泛用于香水的制作和花束的装饰。

相对而言,单瓣茉莉花的花朵上的花瓣数量较少,通常只有5-7片。花瓣较为宽大,质地柔软,颜色也鲜艳多样,有白色、粉红色、淡黄色等。单瓣茉莉花的花朵相对较小,直径约为1-2厘米。尽管单瓣茉莉花的花朵较小,但其花朵数量众多,花簇状排列在枝叶上,给人一种繁花似锦的美感。单瓣茉莉花的香气同样浓郁,虽然弥漫力略弱于重瓣茉莉花,但其独特的清香也非常受人喜爱。

重瓣茉莉花和单瓣茉莉花在花朵形态上的不同主要体现在花瓣的数量和大小上。重瓣茉莉花由于花瓣较多,花朵丰满,因而更具观赏性,在庭院和花坛的布置中常被用作点缀。而单瓣茉莉花则以其花簇状的花朵和众多的花朵数量给人以丰富多彩的视觉享受。

茉莉花的重瓣和单瓣类型除在花瓣形态上有所差异外,在栽培和用途方面也有一些不同。重瓣茉莉花相对较为常见,易于栽培,可以在温暖的气候下生长良好。重瓣茉莉花除了作为观赏花卉外,还经常用于提取香精油,制作香水、肥皂等产品。而单瓣茉莉花则更适合在气候条件较为温和的地区生长,它的花期相对较长,可以作为庭院或花坛的花卉装饰。茉莉花的花苞,无论是重瓣还是单瓣类型,在盛开之前也可以作为茶叶或食用。茉莉花茶是一种常见的花茶,有着清香、解暑的功效,深受茶叶爱好者的喜爱。

爱花卉网小编认为,茉莉花既有重瓣型又有单瓣型,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和用途。无论是重瓣茉莉花还是单瓣茉莉花,都以其美丽的花朵和浓郁的芳香受人喜爱,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美丽花卉。无论是在花园装饰还是在香精制作中,茉莉花都有着重要的地位。无论是重瓣还是单瓣,茉莉花都以其柔美而迷人的形态与香气,为人们带来愉悦和美好的体验。

灰岩蜡瓣花


品种名称灰岩蜡瓣花

学名Corylopsis C.Y.Wu

植物种类 观花树木
生物分类金缕梅科蜡瓣花属

产地分布在云南省的镇雄、彝良、大关。


品种描述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至小乔木。树冠高1-4m,幼枝被长柔毛,后变无毛,老枝红褐色至灰褐色,密生细小皮孔;叶厚纸质,近圆形至椭圆形,稀倒卵状圆形,先端三角状锐尖至极短渐尖,基部心形,偏斜,长3.5-7cm,宽2-6cm,表面暗绿色,多细皱,无毛,背灰绿色,疏被星状毛,沿中脉及测脉被长丝毛,叶中下部全缘,中上部有小齿;总状花序下垂,长2-4cm,花淡黄色;果序长2.5-5.5cm,有果10-15个,蒴果紫黑色。花期3-4月;果期8-9月。

生活习性:喜阳光,也较耐阴耐寒,适应性强。海拔1600-1900m的石灰岩疏林中。

繁殖方法:繁殖以播种为主,亦可分株和压条。

应用价值:春季先叶开放,成串的黄色花序挂满树上,十分耀眼,可植于假山、岩隙及飞石附近,是优美的园景树种。

裂瓣玉凤花植物


学名:HabenariapetelotiiGagnep.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rospermae

学名:HabenariapetelotiiGagnep.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微子目Microspermae

兰科Orchidaceae

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

兰族Trib.Orchideae

兰亚族Subtrib.Orchidinae

玉凤花属Habenaria

形态特征:

植株高350厘米。块茎长圆形,肉质,长3-4厘米,直径1-2厘米。茎粗壮,圆柱形,直立,中部集生5-6枚叶,向下具多枚筒状鞘,向上具多枚苞片状小叶。叶片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3-15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收狭成抱茎的鞘。花茎无毛;总状花序具3-12朵疏生的花,长4-12厘米;花苞片狭披针形,长达15毫米,宽3-4毫米,先端渐尖;子房圆柱状纺锤形,扭转,稍弧曲,无毛,连花梗长1.5-3厘米;花淡绿色或白色,中等大;中萼片卵形,凹陷呈兜状,长10-12毫米,宽约6毫米,先端渐尖,具3脉;侧萼片极张开,长圆状卵形,长11-13毫米,宽约6毫米,先端渐尖,具3脉;花瓣从基部2深裂,裂片线形,近等宽,宽1.5-2毫米,叉开,边缘具缘毛,上裂片直立,与中萼片并行,长14-16毫米;下裂片与唇瓣的侧裂片并行,长达20毫米;唇瓣基部之上3深裂,裂片线形,近等长,长15-20毫米,宽1.5-2毫米,边缘具缘毛;距圆筒状棒形,下垂,长1.3-2.5厘米,稍向前弯曲,中部以下向末端增粗,末端钝;药室基部伸长的沟与蕊喙臂伸长的沟两者靠合成细的管,管劲直、长约3毫米;柱头突起2个,长圆形,长2毫米。花期7-9月。

产地分布:

产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东南部。生于海拔320-1600米的山坡或沟谷林下。越南也有。模式标本采自越南(沙坝)。

厚瓣玉凤花植物


学名:HabenariadelavayiFinet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rospermae

学名:HabenariadelavayiFinet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微子目Microspermae

兰科Orchidaceae

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

兰族Trib.Orchideae

兰亚族Subtrib.Orchidinae

玉凤花属Habenaria

形态特征:

植株高9-35厘米。块茎肉质,长圆形或卵形,长1-2厘米,直径1-1.5厘米。茎直立,圆柱形,直径3-5毫米,无毛,基部多具3枚、少具4(-6)枚叶,极密集呈莲座状,在叶之下具1-2枚筒状鞘,在叶之上具1-5枚苞片状小叶。叶片圆形或卵形,稍肉质,长1.5-5厘米,宽1.5-4厘米,先端钝或急尖,基部圆钝,骤狭而抱茎,叶上面和脉均为绿色。总状花序具7-20朵较疏生的花,长6-15厘米;花苞片直立伸展,披针形,先端渐尖呈芒状,长约为子房长的1/2;子房纺锤形,扭转,无毛,稍弧曲,连花梗长1.3-1.8厘米;花白色;中萼片直立,宽椭圆形,长6毫米,宽4毫米,凹陷呈舟状,背面具龙骨和先端被柔毛,先端稍钝,具3脉;侧萼片反折,披针形,长7毫米,宽2.5毫米,先端急尖,具3脉,背面和边缘具柔毛;花瓣线形,基部扭卷,向后倾斜,伸展呈狭镰形,长7毫米,宽0.8毫米,较厚,较中萼片稍长而狭,先端急尖具1脉;唇瓣近基部3深裂,裂片狭窄,等宽,较厚;侧裂片狭楔形,斜歪,背曲,长10-12毫米,外侧边缘先端具疏锯齿;中裂片线形,直的,长8毫米,边缘全缘,半圆柱状,上面具槽;距下垂,从纤细基部向末端逐渐增粗呈棒状,长达2.5厘米,稍向前弯,较子房长,其口的前缘具1枚稍向内弯的钻状附属物;蕊柱短而粗;花药的药室伸长,并行,几乎水平伸展;花粉团倒卵形,具纤细、近长圆形的柄和粘盘,粘盘卵形,先端急尖;柱头突起较蕊喙稍长,水平伸展,棒状,先端具乳突,位于距口的前方;退化雄蕊近无柄,半圆形。花期6-8月。

产地分布:

产于四川西部、贵州、云南西北部至东南部。生于海拔1500-3000米的山坡林下、林间草地或灌丛草地。模式标本采自云南西北部。

线瓣玉凤花植物


学名:HabenariafordiiRolfe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rospermae兰

学名:HabenariafordiiRolfe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微子目Microspermae

兰科Orchidaceae

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

兰族Trib.Orchideae

兰亚族Subtrib.Orchidinae

玉凤花属Habenaria

形态特征:

植株高30-60厘米。块茎肉质,长椭圆形,长3-4厘米,直径2-3厘米。茎粗壮,直立,基部具4-5枚稍集生,近直立伸展的叶。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14-25厘米,宽3-6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收狭抱茎,叶之上具2至多枚披针形苞片状小叶。总状花序具多数朵,长8-16厘米;花苞片卵状披针形,长2-4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子房圆柱状纺锤形,扭转,无毛,连花梗长1.5-2厘米;花白色,较大;中萼片宽卵形,凹陷,长1.3-1.5厘米,与花瓣靠合呈兜状;侧萼片斜半卵形,较中萼片稍长,宽6-7毫米,张开或反折;花瓣直立,线状披针形,长1.3-1.5厘米,先端急尖;唇瓣长2.3-2.5厘米,狭,下部3深裂,中裂片线形,侧裂片丝状,较中裂片狭而稍长;距伸长,细圆筒状棒形,下垂,稍向前弯,向末端稍增粗,长3-6厘米;蕊柱短;花药的药室叉开,下部延伸成长管;柱头2个,隆起,向前伸。花期7-8月。

产地分布:

产于广东、广西、云南。生于海拔650-2200米的山坡或沟谷密林下阴处地上或岩石上覆土中。模式标本采自广东。

毛瓣玉凤花植物


学名:HabenariaarietinaHook.f.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rospermae

学名:HabenariaarietinaHook.f.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微子目Microspermae

兰科Orchidaceae

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

兰族Trib.Orchideae

兰亚族Subtrib.Orchidinae

玉凤花属Habenaria

形态特征:

植株高57-65厘米,干后变成黑色。块茎肉质,长圆形,长3-5厘米,直径1-2厘米。茎较粗壮,直立,圆柱形,具5-7枚疏生的叶。叶片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5-10厘米,宽2-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抱茎。总状花序具多数较密生的花,长达30厘米;花苞片卵状披针形,长1.8-2厘米,宽7-8毫米,先端渐尖,与子房近等长;子房圆柱形,扭转,无毛,连花梗长3-3.5厘米;花较大,白色或绿白色,萼片边缘具缘毛,具5脉;中萼片长圆形,直立,凹陷呈舟状,长19毫米,宽6毫米,先端急尖;侧萼片反折,斜镰状披针形,长20毫米,宽6毫米,先端急尖;花瓣直立,斜半卵状镰形,不裂,长19毫米,外侧边缘强烈臌出,宽8毫米,具5脉,内侧有柔毛,边缘具缘毛,与中萼片靠合呈兜状;唇瓣较萼片长,长约3厘米,基部不裂,在基部以上才3深裂,裂片近等长,边缘具缘毛;侧裂片线形,外侧边缘为蓖齿状深裂,其细裂片约10条,丝状;中裂片线形,长22毫米,宽约2毫米;距圆筒状棒形,下垂,长3.5-4厘米,中部以下稍膨大,末端钝,与子房等长或较子房稍长;花药直立,药隔顶部近截平,宽3.5-4毫米;药室叉开,基部伸长的沟与蕊喙臂伸长的沟两者靠合成细的管,管上举,与药室等长;花粉团卵球形,具线形、细长且向上弯曲的柄和粘盘,粘盘小,圆形;蕊喙小,具伸长的臂;柱头的突起并伸长,棒状,较药室长,前部镰状膨大且向上弯曲;退化雄蕊小,椭圆形。花期8月。

产地分布:

产于西藏东南部至南部(墨脱、错那)。生于海拔2300-2400米的山坡草丛中。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东北部至西北部也有。模式标本采自印度。

花卉大全《洼瓣花》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供好的花卉大全知识的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大花重瓣草本花卉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