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错落有致的花儿,红的、紫的、粉的、绿的、黄的、白的,各种颜色交杂摘一起,五彩缤纷!”古往今来,很多人都在赞美花,而种植花卉让人体验的乐趣更不一般。花卉种植的技巧和学问是需要学习和摸索的,种植达人有哪些经验和技巧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广东地区红掌的栽培技术”,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红掌属于天南星科、花烛属、学名:Anthurium andraeanum。它的别名又叫花烛、安祖花、台灯花等。

它起源于中美洲、南美洲的热带雨林,生长在阴暗的沟谷中。它是多年生附生常绿草本,株高30-50厘米,节间短,叶片长圆形,心形、或卵圆形,深绿色,革质。花柄由叶腋伸出,佛焰苞片直立开展、革质,正圆形、卵圆形,颜色有猩红、大红、橙黄、粉、紫白等色。肉穗花序无柄、圆柱形,黄白和间。条件适宜时可终年开花、花苞的花期可达两个多月。

红掌的品种多,既有适宜做切花的品种,也有适宜做盆栽的品种。因其花期长、颜色多而鲜艳,它是插花的上好材料。又因其耐阴性强,叶色青绿,既可观花又可观叶,是室内观赏花卉的好品种。栽培条件和技术措施

1、温度

喜暧忌寒,适应温度在8-40℃,温度太低产生冻害;温度太高,生长不良,甚至停止生长和死亡,花、叶变畸形,影响它的观赏价值。广东作为地处亚热带地区,一年中气温低于8℃的时间较短,在低温的冬季、春初加以保护性栽培(例如:玻璃温室、塑料大棚等);如果温度仍低于8℃时,则可进行加温(一般可采用红外线灯、暧风机、电炉等)。广东地区每年中气温高于30℃的时间相对较长,必须作好降温工作。如果条件许可可在树下栽培。采用荫棚栽培时,在炎热的高温季节可采用喷雾降温,但每次喷雾时间不宜太长,以叶面喷湿为原则。玻璃温室栽培的除可用抽风机外,可在玻璃顶安装喷水装置进行喷雾降温。

2、水分和空气湿度

红掌喜湿怕旱,湿度要求在60%以上。湿度太低有些品种的花容易发生畸形,如果长期湿度太高(90%)以上花苞易出现斑点,影响花的质量。泥土要保持湿润,但不积水。

广东地区,春季、夏季、秋初雨水较多,特别是“龙舟水”、“台风雨”,必须做好防洪措施,以防水浸。栽种地要排水良好,大雨时可能及时排出。下大雨时,荫棚栽培的最好能用塑料膜加盖防水冲刷。在干旱和干燥的秋冬天气,则可喷雾增加湿度,气温较低时可在环境周围洒水来增加湿度。

浇水:原则上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宜,但不积水。

1、光照

红掌的适宜光照在15000-20000LUX。光线太强会灼伤叶片和花苞,影响它们的光泽度,从而影响观赏价值。

为满足红掌生长的光线要求,一般采用遮光网进行遮光。在光线较强的春末、夏季、秋季,条件许可的话可采用双层遮光网,第一层采用60%遮光网为固定网,第二层用50%遮光网做活动网,光线太强时加盖第二层。如果只用单层网的可采用75-85%的光遮网。

2、栽培基质

栽培基质要求疏松,保肥能力强、既保湿又不积水,PH值要求在5.5-6.5之间,EC值在0.8-1.2之间。

以泥炭土为主要原料配成的基质较适合红掌的生长。

适合苗期的基质:沤熟的椰糠、碎泥炭、珍珠岩、河沙以3∶4∶2∶1混合使用。

盆栽红掌基质:用中粗粒泥炭土、珍珠岩、河沙以8∶1∶1混合,加少量的有机肥和无机肥拌均匀后消毒。

如果是地栽,则底层放30厘米厚粗泥炭,上层放20厘米厚的盆栽基质。

3、肥料

红掌忌浓肥,追肥一般以液肥为主,生长期间不宜追施颗粒肥,特别是易溶化的无机肥。液肥以N、P、K为主加入少量的微量元素。苗期N肥可偏高,开花期N、P、K则要平衡。追肥液浓肥度EC值1.5以下。炎热天气最好在下午五点后施肥,冬天一般在上午施用,苗期2-3天喷施一次,大苗可3天淋肥一次。用滴灌则每天可一次。

4、种植方法

苗期一般采用平底浅筐来育苗,土层不宜太厚,5厘米左右即可。种植时不宜种得太深,生长点不能埋住。移栽宜在气温20-25℃的条件进行,炎热的天气会大大降低成活率。移栽后一般可全荫几天。

5、病虫害及防治

常见病害有炭疽病、根腐病。主要为害根部、根茎部位。常见的虫害有蝶类、蛾类、毛虫等,主要为害叶片和苞片。

种植前基质消毒,一般可用甲醛(每立方米基质用40%的甲醛400毫升,喷雾,塑料膜盖住两天后摊开,半个月后可使用)。

种植后每隔15天喷一次杀菌剂。常用的杀菌剂有:多菌灵、百菌清、瑞毒霉等。虫害多的春、夏季、10天喷一次杀菌剂。其它时候可每月一次。常用的杀虫剂有:氧化乐果,敌敌畏,速扑杀,速灭杀酊等。

6、繁殖方法

常用播种分株、扦插、组织培养。

7、其它的技术措施

如果是切花品种,必须注意留叶,产花期每株留叶3-4片,采花时间宜在花蕊穗仅剩三份之一未白时采收。采收时用刀片在离茎部2-3厘米处切下。


Xzh52.COM延伸阅读

瑞恩公司红掌栽培技术


红掌别名火鹤花、安祖花,是天南星科花烛属多年生附生性常绿草本植物。
红掌原产于中、南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森林中。性喜温暖、潮湿和半阴的环境,但不耐阴,喜阳光而忌阳光直射,不耐寒,喜肥而忌盐碱。最适生长温度为20

℃-28℃,最高温度不宜超过35℃,最低温度为15℃,低于10℃随时有冻害的可能。最适空气相对湿度为75%-80%,不宜低于50%。保持栽培环境中较高的空气湿度,

是红掌栽培成功的关键。因此,一年四季应经常进行叶面喷水。红掌喜光,但是不耐强光,全年宜在适当遮荫的环境下栽培,即选择有保护性设施的温室栽培。春

、夏、秋季应适当遮荫,尤其是夏季需遮光70%以上。阳光直射会使其叶片温度比气温高,叶温太高会出现灼伤、焦叶、花苞褪色和叶片生长变慢等现象。

种 苗
现在的种苗全部是组织培养的,因为组培种苗有性状表现稳定、病毒携带较少等优点而为各国的生产者所普遍接受。现在有两种规格的红掌种苗可以供应国内

生产者,一种是72穴种苗(供应商培育24周的种苗),一种是24穴种苗(供应商培育30周的种苗)。这两种规格的种苗可以满足不同的生产者和不同的生产季节进

行生产安排。

基 质
正确的盆栽土配比是非常重要的。盆栽红掌宜选用排水良好的基质,规模化生产最好选用专业的进口泥炭,其pH值保持5.5 -6.5 之间,电导值低于0.5。对于

盆栽红掌来说,好的盆栽土的组成应为:25%空气,25% 水,50% 固体物质。这是因为盆栽红掌大约要生长一年,盆栽土的稳定性和空气含量是非常重要的。种植户

可以使用国外种苗供应商使用的专用的红掌栽培基质,这样可以良好地满足红掌的整个生长的要求,而且在今后的种植生产中容易诊断出由于基质问题而表现出来

的各种不良反应。

水 质
对于红掌来讲,优良水质最直接的技术参数就是无病菌、低钠、低氯离子和低电导值。红掌属于对盐分较敏感的花卉品种,因此,应尽量把基质pH值控制在5.5

-6.5之间,最适红掌生长。如果pH值过小,花茎变短,就会降低观赏价值。天然雨水是红掌栽培中最好的水源,但是由于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天然雨水不能满足

生产者的用量,因此现在规模化生产的公司都使用经过了纯净处理的灌溉水,让水质达到了红掌最基本的要求。一般要求水质的电导率为0.5以下,最好达到0。
然而,规模化栽培红掌成功的关键是保持相对高的空气湿度。尤其在高温季节,可通过喷淋系统、雾化系统来增加温室内的相对空气湿度。但要注意叶面傍晚

不要喷雾,一定要保证红掌叶面夜间没有水珠,以避免高温灼伤叶片,出现焦叶、花苞致畸、褪色现象。在浇水过程中一定要干湿交替进行,切莫在植株缺水严重

的情况下浇水,这样会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在高温季节通常2-3天浇水一次,中午还要利用喷淋系统向叶面喷水,以增加室内的相对湿度。寒冷季节浇水应在温室

气温达到红掌的正常生长要求时进行,以免冻伤根系。

肥 料
根据红掌的结构特点,对红掌进行根部施肥比叶面追肥效果要好得多。因为红掌的叶片表面有一层蜡质,不能对肥料进行很好的吸收;另外根部施肥也可以保

持叶片和花朵的干净,所以通常采用根部施肥。
液肥施用要掌握定期定量的原则。秋季一般3-4天为一个周期,如气温高,可视盆内基质干湿程度2-3天浇肥水一次。夏季可2天浇肥水一次,气温高时可多浇一

次水;秋季一般5-7天浇肥水一次。施肥时间因气候环境而异,一般情况下,在上午8时至下午17时施用;冬季或初春在上午9时至下午16时进行。每次施肥必须由专

人操作,并严格按照肥料配比的操作规程来操作。把使用液的pH值调至5.7左右,EC值为1.2-2.0 ms / cm。此外,在液肥施用两小时后,要用喷淋系统向植株叶面

喷水,冲洗沾在叶片上的肥料,保持叶面清洁,避免藻类滋生。对于有些生产商用人工施肥这一步骤可以省略,但是人工浇水一定要均匀,最好选用有经验的工人

来操作。
施肥同时和许多因素有关,但在一般情况下,某种元素缺乏会发生以下情况:(1)缺氮:基本叶片老化,脱落,植株呈均匀的淡绿至黄绿,叶片变小,植株新

梢延长轻度受阻,且伴有坏死斑。(2)缺磷:基部的老叶片叶缘发黄,叶柄紫红色,叶片较硬,变小,植株矮小。(3)缺钾:基部老叶叶脉间发黄,同时植株的

幼叶小,叶片发浅绿色或红色。花朵的边缘呈蓝色或对于红色及橙色的品种在佛焰苞上呈现蓝色,浅色花的品种很快呈现玻璃状。(4)缺钙:顶端嫩叶变黄呈钩状

,后从叶尖和叶缘向内死亡,严重时茎顶溃烂坏死。(5)缺镁:老叶片沿叶脉发黄,叶脉仍保持绿色。(6)缺硫:顶端嫩叶叶脉黄绿色,叶呈现红或紫色。(7)

缺铁:老叶呈绿色,新生叶片叶内变黄,但叶脉仍保持绿色,以后抽生的叶越来越黄,这是典型的缺铁症状。

光 照
红掌是按照“叶→花→叶→花”的循环生长的。花序是在每片叶的叶腋中形成的,也就是说红掌花与叶的产量相同。影响产量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光照。如果光

照太少,在光合作用的影响下植株所产生的同化物也很少;当光照过强时,植株的部分叶片就会变暖,有可能造成叶片变色、灼伤或焦枯现象。因此,光照管理的

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红掌产生同化物的多少和后期的产品质量。为防止花苞变色或灼伤,必须有遮荫保护。温室内红掌光照的获得可通过活动遮光网来调控。在晴

天时遮掉75%的光照,温室最理想的光照是10000-20000lux 左右,最大光照强度不可长期超过25000lux,早晨、傍晚或阴雨天则不用遮光。
然而,红掌在不同生长阶段对光照要求各有差异。如营养生长阶段(平时摘去花蕾)时光照要求较高,可适当增加光照,促其生长;开花期间对光照要求低,可

用活动遮光网调至10000-15000lux,以防止花苞变色,影响观赏。具体情况生产商要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配。

温度和湿度
红掌生长对温度的要求主要取决于其他的气候条件。温度与光照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而言,阴天温度需18℃-20℃,湿度在70%-80%之间;晴天温度

需20℃-28℃,湿度在80%左右。总之,温度应保持在30℃以下,湿度要在50%以上。
在高温季节,光照越强,室内气温越高。这时可通过喷淋系统或雾化系统来增加温室空气相对湿度,但须保持夜间植株不会太湿,减少病害发生;也可通过开

启通风设备来降低室内温度,以避免因高温而造成花芽败育或畸变。在寒冷的冬季,当室内昼夜气温低于17℃时,要进行加温,保持红掌正常生长发育;当气温低

于15℃时更需要用加温机进行加温保暖,防止冻害发生,使植株安全越冬。
红掌生长需要比较高的温度和相当高的湿度,所以,高温高湿有利于红掌生长。温度与湿度甚为相关,当气温在20℃以下时,保持室内的自然湿度即可;当气

温达到28℃以上时,必须使用喷淋系统或雾化系统来增加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以营造红掌高温高湿的生长环境。但在冬季即使温室的气温较高也不宜过多降温保湿

,因为夜间植株叶片过湿反而降低其御寒能力,使其容易冻伤,不利于安全越冬。

上 盆
1.红掌在不同阶段对盆的规格要求不同,小苗阶段一般已在育苗公司完成,生产商所购买的红掌苗一般是72穴苗(10-15厘米)以上。所以,在上盆种植时,有经

验的种植商可选择一次性使用的170毫米的塑胶盆种植;对于刚刚涉入红掌生产的种植户来讲,最好中间转一次盆,选择80-100毫米的塑料盆;对于购买24穴种苗的

生产商来讲,可以直接使用170毫米的塑胶盆种植,同样对于生产技术不成熟的生产商可以中间转一次盆,选择140毫米的塑胶盆。
2.栽培基质必须具有保水保肥能力强、通透性好、不积水、不含有毒物质并能固定植株等性能。种植前,基质还必须彻底消毒,以杀灭病虫害。
3.红掌是喜阴植物,种植时需要有75%遮光能力的遮光网,以防止过强的光照。上盆种植时很重要的一点是使植株心部的生长点露出基质的水平面,同时应尽量

避免植株沾染基质。上盆时先在盆下部填充4-5厘米厚的颗粒状的碎石物,然后加培养土2-3厘米厚,同时将植株正放于盆中央,使根系充分展开,最后填充培养土

至盆面2-3厘米即可,但应露出植株中心的生长点及基部的小叶。种植后必须及时喷施杀菌剂,以防止疫病和茎腐病的发生。
4.当生产商接到种苗进行上盆时,一定要在上盆之前对种苗进行消毒处理,因为种苗经过长途运输会有菌类的滋生,容易感染病菌。

病害的预防与处理
红掌对于杀虫剂和杀菌剂极为敏感,因此一般要求不要在高温高光照时间内喷施。一般在北方地区夏天是高温季节,白天高温时不要喷施,可在早上或者傍晚

喷施,但是在傍晚喷施后要注意入夜前使植株变干爽;冬天最好是在上午喷施,下午由于温度降低较快,容易引起“温室雾”,反而加快病菌的传播。
1.细菌性叶斑病:细菌性病害几乎是红掌的致命病害,最早是在1960年的南美洲发现的,随着我国红掌种植规模的扩大,该病在我国也大面积出现。一般情况

下,该病的病原菌是通过植株茎叶上的伤口、植株清晨叶片边缘的不能及时关闭的吐水气孔进入植株体内的。另外病害还可以通过工作人员工作不符合操作规则、

栽培基质带有病菌等引起。表现的症状一种是在叶和花上,在叶花的背面初期可见水渍状斑点,后期就是叶缘出现棕褐色斑点,还伴有黄色晕环。另外一种是细菌

开始侵染在茎上,通过维管束侵染细胞迅速扩大到整个植株。在初期可以发现新叶叶色暗淡,叶片发黄,是由于维管束被细菌填堵,阻碍了体内水分的流动与营养

的运输引起的,在较短的时间内该类型侵染就会导致花梗和叶片从植株脱落,生长点迅速腐烂并有菌脓流出。有时当汁液携带细菌流向叶子时,叶部会出现水浸状

斑点,类似于叶花浸染,不同的是水浸状斑点多出现在叶子中间的主脉附近。
对于细菌性病害没有特效药,主要是以预防为主:
(1)环境预防:加强温室的温度(细菌理想的繁殖条件是30℃左右)控制,搞好环境卫生,避免生产区人员、作业工具的流动等。
(2)肥料预防:在植株生长中尽量不用高NH4+态的氮肥,去除或隔离病株。
(3)药物预防:定期用药物喷施生产区,可以选用的药物有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土霉素、溃枯宁等,但是铜制剂对红掌有毒害作用,要慎用。
2.炭疽病:病原是盘长孢属或刺盘孢属真菌。前者的症状是沿叶脉形成圆形棕色病斑,之后病斑连在一起,形成棕黄色边缘的大病斑,病部最后干枯。后者与

前者相似,在分生孢子盘上有黑色坏毛,且会引起花腐,在肉穗花序上形成黑色坏死斑点。发生该病的主要原因是高湿,防治方法:
(1)加强温室的管理,经常通风,及时清理病叶和病株。
(2)发病的初期及时喷施药物,常用50%甲基托布津、80%代森锰锌、75%百菌清、50%克菌丹等。每隔7-10天用药一次,一共2-3次。
3.斑叶病:病原是壳针孢属真菌。表现的主要症状是叶片上有棕色斑点,斑点中心组织死亡,外面是一环黄色的组织。防治方法:
(1)调整肥料的配比,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同时发现病株和病叶要及时销毁或深埋。
(2)药物防治是可以用50%克菌丹、75%百菌清、50%扑海因、64%杀毒矾M8定期喷施,可以一周左右用药一次,连续4-5次。
4.柱盘孢属病害:此病是一种真菌病害。主要的表现症状是叶片逐渐变干,黄化萎蔫,植株基部变为棕色。防治可以用5%的速克灵、50%甲基托布津等。
5.生理性疾病:
(1)盲花、花畸形、形成莲座状。原因一是根压过大,二是植物体本身的遗传性状,比如有的品种就是育种商特意选育的品种。处理办法是浇水适量,选择透

水透气性好的栽培基质。
(2)佛焰苞不开。这与温室的相对湿度过低有一定的关系,也可能与品种有关系。处理的办法就是增加温室的湿度,浇水适度。

虫害的预防与处理
1.线虫:一是根结线虫,这种线虫主要是危害植株的生长,在根部可以看见胆囊型的肿块;二是穿孔线虫,植株的根部产生棕色斑点而不是肿胀,感染这种线虫

容易造成真菌的危害,造成根腐病。解决线虫的办法主要是预防,一是基质的消毒,例如用必速灭,二是用杀虫剂对基质进行灌根。
2.介壳虫:我们常常在红掌的茎叶上发现,圆形棕色外壳,可用杀虫剂对植株进行喷施,但是一定要均匀。
3.红蜘蛛为害症状:主要使叶片和花出现褪色,影响叶片和花的商品性。为害初期可喷药防治,防治药剂有:三氯杀螨醇、遍地克、氟氯菊脂等。

高寒地区设施桃树栽培技术


1.园地选择

建园以砂壤土、土层深厚、肥水条件好的土地最为适宜。选择背风向阳,排灌良好的沙壤地,忌用重茬地、盐碱地和粘土地。不要在重茬地,尤其是前茬为核果类果树的地上建园。

2.品种选择

桃树保护地栽培,宜选择休眠期需冷量低,果实发育期短,容易形成花芽,自花结实率高,丰产,果实个大,品质优良的早熟、极早熟品种如为早红珠。草莓及西瓜均应选择早熟品种。

桃树多数品种自花结实,但异花授粉效果更好。为保证授粉效果,1个主栽品种可配置花期一致的授粉品种1-2个。

3.苗木栽植

定植前按设计好的行距,挖0.5-1m宽,深0.6-0.8m的定植沟,施足有机肥4000—5000kg/667m2,将土肥充分混合均匀,回填踏实,然后浇大水沉实。

春暖式大棚株行距为1.8×3.6m,冬暖式大棚株行距为2×3m。在苗木发芽前定植成活率最高,以春季地温上升后3月底4月初最好。草莓在建好棚当年进行栽植,株行距为15×60cm,西瓜于元月10日左右育苗,以备定植

二、田间管理

1.定干:定植后随即定干。 覆地膜:升温后第2-3周,在第一次追肥灌水的基础上,待土壤表面干燥时覆地膜。地膜最好是黑地膜,既可增加地温,又可防止长草,从而保证了棚内地温、气温协调一致,树体能够良好生长。覆盖地膜后一定要逐渐升温,不能提温过快,以使树体逐步适应棚内环境。否则容易造成前期树体徒长、座果率低等现象

2.肥水管理:苗木栽植后,要及时松土保墒,多次锄草。定植当年要加大肥水管理,自4月底5月上旬开发始每隔半月左右追一次速效肥,每株施40—50g左右,结合浇小水进行,促进成活,加速生长。每隔10天左右结合喷药喷布一次叶面肥料,如0.3%尿素、0.3%KH2PO4。在每年9、10月份结合土壤深翻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每667m2可施入4000—5000kg左右的有机肥。在施入有机肥的同时,可适当掺施过磷酸钙、锌肥、硼肥等无机肥料,施肥后全园浇一遍透水。草莓在3月初开花结实,4月初可上市。草莓开始上市即可定植西瓜,西瓜可隔行定植株距为60cm.。

3.修剪:生长期拉枝是控旺促花的有效途径,当骨干枝长至50cm左右时,应及时捋枝和拉枝开角,及时疏除背上旺梢和外围竞争梢、内膛密生梢。冬季修剪以疏甩法为主控制旺长中心,培养自由纺锤型树形。

3.温度调控:大棚内的温度主要靠揭草苫、开关放风口等措施来调控。花期温度保持在10—20℃,不高于22℃,夜间不低于8℃。

4.湿度调节:桃树是耐旱怕涝树种,棚内应防止土壤过湿。花前期土壤湿度一般保持在65%-85%左右;花期应设法降低棚内湿度,使之保持在50%左右为宜;果实发育后期,湿度过大,会使新梢旺长,影响光照和花芽分化,此期湿度应小于60%。湿度过大,可以通过通风换气,在不影响温度要求的前提下,进行调节。湿度过小,可以适时适量灌水、地面洒水来增加棚内湿度。

5.花期管理:大棚桃树缺乏露地条件下自然授粉的机会,因为棚内比较封闭,棚室内空气流动小,提高座果率便成为花果管理的关键。采取棚内放蜂、人工授粉、花期喷硼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棚内桃树的座果率。在草莓或桃树进行开花前2-3天,可在每个棚内放置一箱蜜蜂,(200头/箱),进行蜜蜂授粉。

6.疏果技术:棚内桃树落花后13—18天可进行疏果,一般16片叶留1个果,果实间距6—8cm。疏去虫果、伤果、畸形果和小果,多保留侧生和向下着生的果实。按枝果比,长果枝一般留3—4个果,中果枝留2—3个果,短果枝留1—2个果。疏果要在落花后20天内完成。套种西瓜采用主蔓结瓜的整枝方式进行整枝。

7.病虫害防治:桃树的病虫害相对较轻,萌芽前喷一次3-5°Be石硫合剂,花后迅速喷打全杀性杀虫、杀菌剂,一般以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吡虫啉、灭幼脲+螨死净,之后以锌铜波尔多、安泰生等交替喷打,并根据虫情加入杀虫剂,根据天气状况每15-20天喷一次药。

北方地区杜鹃花的栽培技术


杜鹃花是我国著名的十大名花之一,被誉为“花中西施”,其种类众多,花繁叶茂,绮丽多姿,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南诸省,主要分为毛鹃、东鹃、夏鹃和西鹃四大类,其中西鹃是栽培类型中花朵最美丽的一种。近年来,随着花卉业的兴起,杜鹃在北方地区也有了比较普遍的栽培。
1、繁殖技术
①扦插繁殖是杜鹃花栽培中应用最多的繁殖方法,一般在5~6月份剪取健壮的半木质化的新枝,长约5-8厘米,剪除下部叶片,保留顶叶2~3片作插穗,插穗基部最好用吲哚丁酸或ABT生根粉等溶液浸蘸处理,然后扦插在疏松透气、富含腐植质的酸性土壤中,温度保持在20-25℃,遮阴并经常喷雾保湿,以促进萌发新根;
②嫩枝劈接对于难以成活的名贵品种如西鹃等,先剪去嫩枝约3~4厘米作接穗,将基部用利刀削成楔形,用毛鹃作砧木,采用嫩枝劈接,然后置阴棚下用塑料薄膜绑扎,并用塑料袋将接穗和砧木一起罩住保湿。
2、肥水管理 杜鹃生长发育要求酸性土壤(土壤PH值以5.5~6.5为宜)由于北方土壤多偏碱性,因此盆土需用腐熟的松针叶土等腐植土混合配制。杜鹃的根系为须状细根,对肥料浓度及水质的要求严格,施肥时要遵循适时适量、薄肥勤施的原则。春季开花前为促使枝叶及花蕾生长,可每月追施一次磷肥。花后施1~2次氮磷为主的混合肥料。9~10月份孕蕾期施1~2次磷肥。在生长期、开花期肥水要求较多,冬季休眠、夏季生长缓慢时要控制肥水,以防烂根。杜鹃花喜湿润和凉爽的环境,北方气候干燥,应及时浇水并喷雾,以保持较高空气湿度。浇花水以矾肥水及雨水为好,如用常用水需加入少量硫酸亚铁及食醋。也可将西瓜或西红柿切成小块施入,对于改善土质及花朵质量也有良好效果。
3、整形修剪 为加速植株盛开,杜鹃常通过摘心来促发新枝,对于花朵簇拥、影响花形的可以提早疏蕾,这样不但使当年花大色鲜,也有利于植株来年生长开花。杜鹃萌发力强,枝条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发育,降低其观赏性和商品性,因此需通过修枝来调整。修枝一般在春季花谢后及秋季进行,剪去枯枝、斜枝、徒长枝病虫枝及部分交叉枝,避免养分消耗,使整个植株开花丰满。
4、花期控制 杜鹃在秋季进行花芽分化,通过冷藏和加温处理,可以人为控制花期。要使杜鹃提前开花,可将其移至温室培养,控温在20-25℃,并经常在枝叶上喷水,保持80%以上的相对湿度,这样经过一个半月即可开花。要使杜鹃延迟开花,可将形成花蕾的杜鹃,让其一直处于低温状态,保持温度2~4℃,盆干时浇水,夏秋移出室外,2周后即可开花。

虎舌红栽培技术


虎舌红是新兴开发的野生观叶观果花卉,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倍受人们的喜受。虎舌红,别名红毛毡、毛凉伞、金丝红珠等,为紫金牛科、紫金牛属。原产我国,分布于福建、广西、广东、云南、四川、贵州、江西等地。虎舌红叶片紫红色,果实鲜红色,叶果并美。可盆栽观赏亦可群植于林下或山石两旁,以添自然景色。全草可入药。
一、生物学特性
多年生矮小灌木,地下匍匐木质根状茎,高10-35cm。幼枝有褐色卷缩分节毛。叶互生,椭圆形,边缘有不清晰圆齿,两面有紫红色粗毛和黑色小腺体。夏季开粉红色小花,核果球形,果径5-8mm,初冬果转红,红果期7个月以上。
二、繁殖方法
常用播种、扦插和嫁接法繁殖。(1)播种繁殖常用于培育新品种。将成熟种子采收后,冬季用湿砂贮藏,春季4-5月播种,播后50-60天发芽,发芽后约3周,待叶子开展后移植。(2)扦插可在6月下旬梅雨期进行,插穗长5-6cm,插后忌强光直射,可用遮阳网制成遮荫棚,也可用竹梢、芒秆、稻草制做遮荫棚,并保持土壤湿润,3周后生根。(3)嫁接以5-6月为宜,一般常用切接,砧木剪留3cm高左右,嫁接后需遮荫、喷水,保持较高空气湿度,3周后接穗发芽,生长一年后植株可长出10余枚叶片。
三、栽培要点
1.选地:宜选用排水良好,富含钙质的沙壤土。盆栽土壤以腐叶土、泥炭和砂的混合土壤为宜。
2.浇水:定植时浇足定根水,平时应尽量保持土壤湿润。夏季需充足水分,冬季需干燥。
3.施肥:定植时,可施用复合肥作基肥,以50kg/亩为宜,深翻入土壤中,盆栽用复合肥配制营养土,追肥可用0.1%的尿素溶液,开花结果期追施0.1%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
4.光照:半阴环境,生产上常用遮阳网遮荫。夏季忌强光直射,冬季有充足阳光。
5.温度:喜温暖,栽培中宜保持12℃~20℃的温度。冬季应加以保护,适当防寒。
6.病虫防治:主要有叶霉病、白粉病等,应保持植株通风透光,保持土壤干爽;及时清理病叶、枯枝,集中烧毁;用波尔多液120-16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等药液防治。蚜虫、红蜘蛛危害叶片,用乐果乳剂或敌敌畏1500-2000倍液喷杀或用其他杀虫剂防治。

仙人掌栽培技术


栽培条件
仙人掌是植物王国中一群最耐人寻味的花卉,由于它们特殊的生长环境,使人们不能以普通花卉的栽培方式照料它,虽说仙人掌是植物界独特奇异的一类,但其生长的基本条件,如阳光、温度、


空气、水分和土壤等都是不可少的。如何掌握和适度调整其最佳的生长条件,才能让仙人掌花卉生长良好,更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和掌握仙人掌培育的基本技术。
光 照
常言道:"万物生长靠太阳。"阳光是绿色植物生存的能源,只有在适当的光照下,植物才能正常生长。大多数仙人掌都能够在强烈的阳光下生长:如仙人掌属、强刺激属和天轮柱属等、但是一些较纤弱的品种,如原产于草原及灌木杂草丛中的乳突球属、丽花球属、多棱球属等在炎热的夏季需要适当遮阳;而原产于热带雨林的附生类品种,如昙 花属、蟹扑属、仙人指属等,适应于半阴的环境下生长。根据不同仙人掌品种对光照要求的差异,栽培时,可选择七人为地创造适合它们生长的环境条件,促进其良好生长。
大多数仙人掌都非常喜欢在阳光普照下生长,虽然在烈日下的仙人掌生长速度较缓慢,但植株却比较健壮,而且强阳光照能促进植株多开花,易结果。强刺属、金琥属,在充沛的的阳光下生长,刺也会长得粗壮,刺色更鲜艳。
喜阳光的仙人掌种类、在长期阳光不足的条件下,会使植株的颜色变淡,毛、刺稀疏、不开花或少开花,甚至徒长,使原来精壮强健的植株变成修筑而弱不禁风的模样。相反,一些适应于半阴环境下生长的种类,放置于强阳光下栽培,植株出现萎黄,容易被强阳光灼伤。我国土地辽阔广大,各地域的气候与光照条件差别较大。在南方一些多阴雨少阳光的地区,栽培时就尽量让植株多见阳光,北方大多数地区,夏天多晴朗天气,日照长、阳光强,应注意适当遮阳。在春、秋季节,气温适宜,植株生长旺盛;冬季里,阳光弱,光照短,都应让植株多见阳光。但修根换盆的植株和小苗亦需要适当遮阳。总之,不同种类在不同环境下对阳光的要都不一样,需要我们区另对待。

水 分
仙人掌花卉绝大多数原产于南、北美洲炎热干旱的沙漠荒野地带,因此造就了它们耐干旱抗高温的特性。有些大型植株,即使一两年不浇水也不会干死。如1991年笔者栽培的一棵球径42厘米的大金琥,因遭鼠害,在球体近底部被啃出一个12-13厘米宽,6-7厘米深的空洞,伤口因感染开始糜烂,唯一的抢救办法,只能从底部以上约占球体高度1/4处切除伤烂部分,经消毒晾干处理后,重新栽植在素沙土上催发根,过了近一年,球径萎缩2-3厘米,萌发新根后,移栽到培养土上栽培两个多朋,球径又恢复到原来的大小。上例足以说明仙人掌具有多么非凡的耐干旱能力。但是能忍受干旱,并不等于仙人掌喜欢干旱的环境而忽视了合理的浇水。为了使栽培的仙人掌花卉生长良好并充分发挥出各种不同品种的观赏特性,合理的浇水是完全必须的。

温 度
所有绿色植物的生长发育均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不同种类,不同地区生长的植物对温度的需要也不相同。仙人掌花卉原生于日夜温差较大的环境下,因此大都对较强的适应能力,只要在某种稳定的生长温度下几类不同适温的仙人掌也可以栽培在一起。但这种免强凑合的栽培方式,会因某些植株长期得不到适宜的生长温度,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大部份仙人掌的最佳生长适温为20-35℃。而绝大多数种类喜欢较大的日夜温差,在白天35℃以内,夜间15℃左右的条件下,有利于有机物质的制造和积累,从而促进植株的旺盛生长。
绝大部分仙人掌越冬时只能忍受5℃左右的温度,少数耐寒的种类,如柱状类、仙人掌属、管花柱属部分种类等,只要冬季有充沛的光照,则可忍受0℃的低温。通常植株处于休眠状态下,抗寒性最强,而生殖期抗寒性最弱。冬天,大部分仙人掌因为难于忍受寒冷的低温才进入休眠状态,但夏天,由于持续的高温(38℃以上)也会使植物生长迟缓或停止生长而处于半休眠或休眠状态。另外,土壤植株吸收水分和肥料也有重要关系,一般在土壤于气温时,植株吸收水分和肥料的能力最强,当土壤温度高于气温时,就不利于植株对水分和肥料的吸收。
当我们了解并掌握了各种不同的仙人掌不同需求情况后,在栽培实践中,就可以根据不同种类对不同适温,来合理调节栽培场所的人工小气候,促使它们生长得健康美丽。

空 气
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新鲜空气,仙人掌类花卉也不例外,它们中的大多数原产于荒漠旷野地带,那里通风良好,空气新鲜,所以原生地仙人掌对新鲜空气要求很高。因为新鲜空气能促进植株的新陈代谢,增强吸收养分的能力,促使生长繁茂。但在人工栽培时,常常忽略了新鲜空气对仙人掌生长发育的重要性。在通风不良,缺乏新鲜空气的栽培场所里,植株没有光泽,缺乏新鲜感。尤其在干燥闷热的夏季里,容易引发红蜘蛛的繁衍、传播,使植株遭受危害而失去观价值。同时,在恶劣的环境里,也极易蔓延介壳虫,危害植株的生存。另外,通风不良还会致使植株下部出现大片褐色生理病斑,而影响观赏价值。
除了环境需要通风良好和足够的新鲜空气外,土壤里面的空气对仙人掌的生长发育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土壤粘生、贫瘠或板结会使当中的空隙减少,造成植株根部缺氧而导致根系腐烂。
只要认识到新鲜空气对仙人掌花卉的重要性,进而着手改善栽培环境促使空气流通,适当改良栽培土质,将对仙人掌的生长发育起到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

土 壤
前面已经介绍过仙人掌花卉大多原生于荒漠旷野地区,倘若从它们的原生环境上看,会让人误以为栽培仙人掌随便用什么土都可以,其实这种看法刺片面手工艺。虽说在原产地,总的看来土壤似乎比较贫瘠,但那里地域宽广,植物稀少,仙人掌的根系可以自由伸展,四处扎根,通过大范围吸收水分和养料来满足植株生长的需要。但在人工栽培中,仙人掌的根系大都被极限在花盆或花床右,一旦土壤缺乏养分,就满足不了植株的生长需要,如果你想使节您栽培的仙人掌花繁株健,就要配制好适合它们生长的栽培土壤,根据大部分仙人掌喜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和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不同要求的情况,就需要分别配制不同配方的培养土。我国地域广大辽扩,可以根据各地的具体条件,因地制宜地配制出经济实用的培养土。现将国内常用的仙人掌培养土的配方介绍如下
①壤土2份、腐叶土4份、粗砂2份、炉灰2份。
②壤土3份、腐叶土3份、粗砂3份、谷壳炭1份。
③壤土2份、腐叶土3份、粗砂4份、石灰质材料和草木灰各半份。
④粗砂4份、腐叶土4份、细木屑1份、厩肥1份。
⑤粗砂5份、腐叶土2份、细木屑2份、陈墙土1份。
其次,福建沿海地区许多仙人掌养植者及业余爱好者,就地取材,以煤炉灰为主要万分配制的培养土,使用效果颇佳,配方如下:
煤炉灰7份、碎牛粪干2份、谷壳炭1份。
煤炉灰6份、田园土2份、腐熟猪粪干2份,另加入少许草木灰。
煤炉灰5份、腐叶土3份、谷壳炭1份、陈墙土1份。
煤炉灰4份、田园土3份、腐熟鸽粪干2份、细木屑1份。
煤炉灰3份、粗砂2份、细木屑4份、腐熟羊粪干1份。

以上配方提供你参考,可从中选择试用,也可根据以上各种不同配方随意调整配制,或者按自己习惯上的需要另作配制。无论采用任何配方的培养土,都要尽量做到培养土具有疏松透气、排水良好且含丰富养料,以适合和满足仙人掌生长的要求。并且使用之前都必须进行消毒,最常用的方法是采用阳光曝晒,如果采用药物消毒时,每立方米培养土用400毫升福尔马林溶液均匀喷撒,然后用塑料薄覆盖严密,学4-5小时后即可打开晾干,约一周后,药液散发完就可使用。
仙人掌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并非十分严格。一般而言,众多陆生类型种类,如金琥属。强刺属、裸萼球属、乳突球属、星球属、锦绣玉属、鹿角柱属等适合用中性土壤;附生类型如量天尺属、昙花属、鼠尾属、蟹爪属、令箭荷花属和蛇鞭柱属等适合用微酸性土壤,所以在配制培养土时,土壤的酸碱度可掌握在中性至微酸性(pH7-6)为宜。(摘自《仙人掌花卉观赏与栽培》,作者:黄献胜、黄以琳)



华北地区丁香栽培技术要点


丁香为木犀科丁香属植物,原产于我国东北、华北等地,是华北地区重要的春季观花园林植物。笔者所在河北任丘市土壤属中度盐碱地,丁香生长良好。现将有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繁殖方法

可用播种、扦插、嫁接等方法进行繁殖。

播种繁殖 可在九、十月果实成熟后采集果实,采时剪下果枝晒干,蒴果开裂,震打后去掉杂质,获得净种。翌年春天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播前将种子在0℃至7℃条件下沙藏层积1至2月,打破种子的生理休眠。播后15至20天即可出苗,幼苗出土后精细管理,当年可长高至40厘米至50厘米。

扦插繁殖 花后一个月进行,整好插床,选当年生半木质化健壮的枝条作插穗,剪成15厘米至20厘米,带两三对芽节,插穗上端切口要从最上面一对芽上方的1厘米处截断。插穗上仅保留顶端的一对叶片,每片叶剪去二分之一以防过分蒸腾而失水。扦插前用ABT2号生根粉处理,然后插入插床,深度为插穗长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用塑料薄膜保湿并搭阴棚,保持湿润,1个月后可生根。

嫁接繁殖 可用芽接或枝接,砧木可用欧洲丁香、其他丁香或小叶女贞,小叶女贞亲和力差。

在华北地区,丁香的芽接一般在砧木及接穗的形成层都尚处活动期的七八月份进行。接穗选当年生健壮充实枝中段饱满的叶芽,砧木选一二年生健壮实生苗。最常用的是T字形芽接。

T字形芽接(不带木质部芽接)时,将接穗上选中的饱满叶芽剪去叶片保留叶柄,在芽上方近1厘米外横切一刀,再自上而下连同皮层削成2厘米长的盾形,将芽连同皮层及形成层一同从木质部上剥下。在离地面15厘米处将砧木皮层切成1厘米、2厘米的T字形切口,沿纵切口将皮层向两侧掀开,把盾形芽片接穗插入切口,最后,将砧木掀开的皮层合拢并扎紧。嫁接后两三周,如果接穗上保留的叶柄自然脱落,说明接穗已成活。芽接成活后当年不萌发,所以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护。

栽培管理

栽植 丁香喜光,在华北地区宜栽植于阳光充足的地方。露地栽培在落叶后萌动前3月上中旬栽植成活率最高。过早移栽土壤尚未化冻,挖苗时易过多地伤害须根;过迟移栽,叶芽及花芽生长发育比较快,地上部分由于过分蒸发而影响树势恢复,甚至影响第二年的正常生长和开花。

种植时裸根掘苗,株距2米至3米,也可根据绿化要求配置。栽植穴直径70厘米至80厘米,深50厘米至60厘米。栽前每穴施腐熟堆肥3千克至5千克,用土盖上后再栽植,切忌根系接触肥料。栽后浇透水,然后每隔10天浇水1次,连续3次至5次,浇水后要松土保墒,提高地温,促发新根。

修剪 栽植三四年生大苗时,栽植前可重剪,减少蒸腾量,把养分集中在30厘米至50厘米高的茎干内。栽后加强管理,成活后很快长出健壮枝条,使树冠丰满,第二年就可开出繁茂的花朵。

定植成活后,每年在丁香的休眠期进行修剪为宜。落叶发芽前,以早春树液流动前或刚开始流动时为好,即当叶芽或花芽刚开始膨大或刚吐绿时进行修剪。在华北地区,3月上旬为适宜修剪的时期。如果修剪过早,伤口易受冻害或旱害;修剪过晚,植株新梢已抽出,同时花序也在迅速伸出,会使养分消耗太大而影响树势。若植株要截干更新,则以秋季落叶后进行为宜。

修剪时,注意剪除细弱枝、过密枝、徒长枝、枯枝和病虫枝,并留好更新枝,花后剪除残花,以减少树体养分消耗。丁香有自然整枝特性,老树树冠下方的侧枝易自行稀疏或脱落,形成树冠下空。因此,每年要合理保留和抚育好更新枝。

灌溉在华北地区,4月至6月是气候干旱和高温时期,同时也是丁香盛花和新枝生长旺盛季节,此时应每月浇两三次透水,每次浇水之后立即中耕保墒。7月以后进入雨季,停止人工浇水,并注意排水防涝。入冬前灌一次封冻水,使植株及土壤中水分充足,在冬春低温、干旱季节免于抽条。丁香的树龄到20年至30年后,就不必过分注意浇灌,靠天然降水,植株也可生长良好。

施肥定植后,一般可以不施肥或仅施少量的肥,切忌施肥过多。特别是氮肥,更不宜过多施用。因为氮肥过多,会引起丁香花枝条的徒长,影响花芽形成,使开花减少。开花后施用适量磷钾肥和少量氮肥,有利于丁香的生长发育。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 丁香的病害主要有白粉病、叶斑病、煤污病等。

对于白粉病,发病初期可喷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至1500倍液,或75%百菌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每隔7天至10天喷1次,连喷两三次,均有良好防治效果。粉锈宁的残效期可达20至25天,喷药后受害部位的白粉层变暗灰色,干缩并消失,是防治白粉病较理想的药剂。

对于叶斑病,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至10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或80%代森锌500倍液,每7天至10天喷一次,共喷三四次防效较好。

主要虫害 丁香主要害虫有霜天蛾、褐边绿刺蛾、樗蚕蛾、桑白盾蚧、卫矛矢尖盾蚧、六星黑点豹蠹蛾等。

对于霜天蛾、褐边绿刺蛾、樗蚕蛾等食叶害虫,幼虫低龄期,可采用1600IU/mg的Bt可湿性粉剂1000至1200倍液喷雾,让害虫中毒后在树上慢慢死亡腐烂,不直接往下掉,可保护环境不受污染;也可采用1.2%的苦烟碱800至1000倍液喷雾;或20%灭幼脲3号1500至2000倍液喷雾,或20%米满悬浮剂1500至2000倍,或2.5%的敌杀死2500至3000倍液等,均可有效防治。

对于桑白盾蚧、卫矛矢尖盾蚧等各种介壳虫,在若虫孵化盛期后7天内,未形成蜡质或刚开始形成蜡质层时,向枝叶喷施40%速蚧杀乳油1500倍至2000倍液,或6%吡虫啉可溶性液剂2000倍液,或菊酯类农药2500倍液。上述三种药剂交替使用,每隔7天至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两三次,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喷药的关键在于抓住时机(若虫期),一旦介壳形成,喷药难以见效。

(作者单位:华北油田华佳综合服务处绿化规划部)

红掌的栽培
红掌又称花烛,安祖花,火鹤,为天南星科安祖花属植物。属热带花卉,花朵鲜艳,叶形迷人,在适宜条件下可周年生产,且寿命较长。世界各地均有种植。红掌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叶簇生,椭圆形,浓绿色。佛焰苞阔叶形,有红色,粉色,白色,及绿色等。基本上可分为四类:

Adndracanum品种,Anduacanum品种,矮生种的种内杂交种Ascherzeranum和簇叶红掌。红掌原产于非洲南部和美洲热带地区,为自然界主要附生植物,在它的原产地会接受到充足不断的灌溉。干旱会引起植株叶尖干焦,伤根,而浇水过多又会引起烂根和老叶突然黄化。PH值应在5.5——6.5左右。生育适宜温度为日温26——32摄氏度,夜温为21——24摄氏度。13摄氏度以下出现冻害,叶片易坏死。红掌在旺盛生长时尤其喜欢湿润基质,不耐持水饱和,排灌不良的基质。

栽培管理:红掌常用分株和扦插繁殖,也可用种子繁殖。春季选3片叶以上的子株,从母株上连茎带根切下来,用水苔包扎移植于盆内,经3——4周发根成活后重新栽植。对直立性的红掌品种宜采用扦插繁殖,插于水苔中,待生根后定植于盆内。红掌在进行人工授粉后才能结种子,可以随采随播,将切细的水苔作播种介质,播后经常浇水并覆盖保温,20余天后发芽。

幼苗栽于15厘米花盆中,可在8——10个月中长成。红掌植物组织对镁元素的需求要比多数簇生作物高,因此要特别注意镁肥的不断供应。一般多数红掌在16——27光强下生长良好。高于27能促进分枝使植株展开度变大,但会使花,叶褪色。

芍药在华北盐碱地区的栽培技术


芍药是我国特产的传统名花,有“花相”的美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华北及西北的甘、陕等地,但由于其不耐盐碱,故在华北盐碱地区种植非常困难。河北省任丘市是典型的盐碱土地区,笔者在这里曾试种过1000余株芍药,均已成活,且长势旺盛,年年开花。现将在栽培过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种植地选择与土壤处理

因芍药耐干旱、怕涝,应选择在地势较高的地方(高出地面0.3米到1米)种植,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避免积水,二是可以有效防止土壤返碱。种植地的原有土壤为粘壤土,pH值为8.5,含盐量为0.15%,为了给其创造更好的生长环境,我们将土壤更换为pH值为8.2,含盐量0.05%的砂质壤土,并以1∶1的比例掺加素砂土,再以每亩700至800公斤的用量施入腐熟的圈肥,同时每亩加入45公斤硫磺粉。硫磺粉的作用不仅在于可以降低土壤的pH值,还可以对土壤进行消毒。砂壤土、素砂土、圈肥和硫磺粉需充分拌匀,拌匀后摊平晾晒。此后每15天进行一次深翻,种植前一般需深翻三四次,在翻土过程中可适量施入一些呋喃丹,以防止地下害虫的滋生。另外,在深翻过程中还要注意防止杂草生长。

种植

种植时间 花谚说:七芍药,八牡丹。但在任丘,农历七月天气尚热,我们推迟1个半月左右种植,在农历8月底进行种植,未见不良反应。

种植穴的挖掘 种植时的株行距为80厘米×90厘米,种植穴的尺寸(长×宽×深)为50厘米×50厘米×40厘米。穴底施入烘干鸡粪,每株0.5公斤,并与底土充分拌匀。

种植 种植时要注意“三摁一提”,栽植后立即用经消毒的剪刀进行平茬,平茬后马上喷施一次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消毒。然后打背分畦,并立即浇一次透水。待表土干后,再对其堆土丘进行覆盖,以利于其安全越冬。

栽后管理

浇水 给芍药浇水,要结合芍药“喜稍湿润环境,耐干旱,怕涝,忌积水”的习性来进行。在日常管理中要重点掌握住以下几点:一要浇好早春的解冻水,四月底的花前水,五月中下旬的花后水,11月上旬的越冬水,这四次水是结合施肥浇的,必不可少,且要浇足浇透;二要结合天气情况进行浇水,一般雨季应少浇水或不浇水,但长时间干旱也应适当浇水,雨季还要及时排除积水,防止水大烂根;三要严禁花期浇水,开花时节浇水会缩短观赏期,导致花朵过早凋谢;四是尽量避免叶面喷水,叶面喷水会使褐斑病加重,且会加快传播速度。

施肥 给芍药施肥,除在栽植时施入适量的基肥外,每年还要定时适量地进行追肥。施肥一般分4次,第一次是早春萌芽后,第二次是开花前,第三次是开花后,第四次是入冬前。这四次肥缺一不可。萌芽后施肥主要是促进植株生长,利于花蕾生长,这次肥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并可适量掺入芝麻酱渣;施花前肥的目的是促进花蕾膨大,延长花期,并可使花朵颜色鲜艳,这次肥以磷、钾肥为主;施花后肥的目的是补充开花消耗的养分,这一次也可以使用三要素复合肥;最后一次的越冬肥以腐发酵的圈肥为主,可以有效提高地温利于植株越冬。夏季一般不施肥。

中耕除草 在每次浇水后或降雨后应及时进行中耕,中耕的目的有三个,一是防止土壤板结,利于根系生长,二是有效减少水分蒸发,保持良好墒情;三是增加土壤通过性,利于根系呼吸和土壤微生物活动,促进土壤熟化;四是可以有效防止反碱。松土深度以6至10厘米为宜,不可伤及根系。杂草是许多病虫害的寄主和传播者,而且还会与芍药争夺养分,故应尽量出去芍药地中的杂草,做到随有随拔。

修剪芍药 修剪的内容有三个:一是剥除侧蕾,芍药的花蕾一般都是簇生的,应及时将外侧的小花蕾摘除,只保留中间的大花蕾,以集中利用养分,这就是花谚所说的“芍药折头”;二是要在花后及时剪除残花,不使其结实,以免消耗养分;三是在越冬前将地上叶片剪除,以利于堆土越冬。

病虫害防治 危害芍药的主要病害有以下几种。

1.锈病,该病主要危害植株叶片,发病初期叶背有黄褐色小颗粒,后期逐渐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灰斑。如有发生可喷施1∶1∶160波尔多液进行防治,从4月中旬起到5月中旬止,每十天喷一次。

2.红斑病,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和花瓣,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浅绿色圆形斑点,后逐渐扩大为不规则的病斑,最后各病斑相互连接,致使整个叶片变成褐色。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自萌芽起,每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3至4次可有效预防。

3.褐斑病,这种病主要侵染叶片,发病时叶片上的圆形褐色病斑着生有黑色霉层,此后诸病斑可连接成不规则形大斑块,严重时能导致叶片枯死,发病时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颗粒800倍液进行喷施,连续3至4次,每次间隔10天。

4.黑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病斑呈黑褐色,后期逐渐扩大并穿孔。如有发生,可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颗粒800倍液进行防治。

5.白绢病,此病在夏季高温高湿天气极易发生,病状表现为根颈部着生有白色的菌丝,可在花后每15天喷一次75%百菌清可湿性颗粒800倍液,连续喷4至5次,可有效控制病情。

危害芍药的害虫主要有:蚜虫、介壳虫,红蜘蛛及地下害虫蛴螬。如有发生,可用铲蚜杀灭蚜虫,用速介

杀灭介壳虫,用三氯杀螨醇杀灭红蜘蛛,对于蛴螬可用5%锌硫磷颗粒1至5克,拌素砂土25倍,于傍晚撒地防治。

其他管理 1.对于花朵大、易垂头的品种,在开花前要设立支柱,防止花朵发生垂头。2.遮荫,在花期进行遮荫,使其避免上午9点到下午5点的强光直射,可以有效延长花期。3.越冬管理,入冬前剪掉残株,浇足冻水后,要及时堆土丘越冬,土丘厚25至30厘米,来年春天萌芽后拨开土丘。

一串红栽培技术


一串红为多年生草本花卉,植株矮壮,株形美观,花序成串,花鲜红色,花期很长,常作一年生栽培。

1.播种:通常于春季3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于露地苗床,或提早于12—3月在温室内早播早开花。为了促使其提早出苗和提高出苗率,在播种前可将种子在30℃左右的温水中浸泡5—6小时,然后装在纱布袋中搓揉,洗 去种子表面的粘液,然后进行播种。播种后保持床面潮湿,一星期后即发芽出苗。小苗发叶后要少浇水,使苗挺拔,以防倒伏。

2.扦插:可于清明前后,在温室越冬的一串红母本上剪取新梢,或在6—8月份一串红打头时,利用嫩梢作插穗进行露地扦插。插穗长度一般保持2—3节。插于透水透气的基质中(如糠灰、珍珠岩等)。插后需浇透水,并注意遮荫和叶面喷水,保持空气的潮湿。一般经一周后开始生根。也可采用简易喷雾全光照扦插育苗,既便于管理,又可缩短扦插时间,并提高成活率。但对自来水造成一定的浪费。

二、栽培管理:

1.移植:当幼苗生长到3对叶或扦插苗成活后,即可进行移栽。移栽地或盆栽土都要施基肥,随栽随即浇足定根水。

2.摘心:定植后要立即摘心,只保留1~2节。以后随着幼苗的生长反复进行摘心,每次摘心仅在原来基础上留1—2节为宜。以促使植株矮壮、丰满、花密。

3.除蕾:一串红在生长期间能多次开花。一般在气温20—25℃和短日照条件下,新梢红经25天生长又可开花。因此,在一串红开花后要及时剪除残花,减少养分的消耗 ,促使再度开花。同时,还可利用这一特性来根据需要,调节花期。例如要使国庆节时开花鲜艳而整齐,可于9月1—5日作最后一次摘心。

4.水肥管理:在生长期间,为避免一串红徒长,应少浇水,勤中耕除草,并每月追肥2—3次。尤其在每次除蕾后,要浇足水,经一周后施淡肥水,其后勤施肥水,并适当增施P、K肥,促生新梢,开花繁盛。

5.若要培育大株型一串红,可于深秋剪去部分嫩梢,留老根进温室,不断进行翻盆,施肥,摘心等管理,到来年夏天即可培养成大株型一串红。

华北地区雪果忍冬栽培技术


雪果忍冬为忍冬科雪果属园林植物,原产北美。近几年其在华北地区应用越来越广泛,河北省任丘华北石油工矿区土壤属中度盐碱地,生长良好。现将栽培技术加以介绍,供同行们参考。

形态特征

落叶直立灌木,株高1.5米,株形开张,枝拱形下垂。叶蓝绿色,边缘有疏粗锯齿,背面粉蓝色,有柔毛。总状花序簇生枝顶或生叶腋;花冠钟形,粉红色下垂。浆果圆球形。花期6月至7月;果熟期8月,果经冬不落。

生长习性

性强健,喜光,耐寒,喜湿润及半阴环境,喜肥沃深厚的土壤。管理粗放,病虫害少。

繁殖技术

雪果忍冬可用扦插、播种和分株法繁殖。由于扦插繁殖极易成活,故多采用。

1.扦插繁殖 硬枝扦插、嫩枝扦插均可。由于嫩枝扦插插穗充足,生根快,成活率高,故多采用。6月至8月间,选取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作插穗,长10厘米至15厘米,除去下部叶片,只保留上部两三对叶片,插穗基部削成马蹄形,并速蘸500毫克/升萘乙酸水溶液,然后按株行距5厘米10厘米,深3厘米至5厘米,插入带塑料拱棚的插床,喷透水并封棚,遮阴。每天喷水两三次,以保持拱棚内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约20天即可生根,成活率可达95%以上。生根后,在阴棚下揭棚炼苗一周,便可移栽于大田培养,新移苗木需给予几天的遮阴。嫩枝扦插,插穗的选取,以枝条梢段生根率最高,中段、基段依次降低。

硬枝扦插于早春三四月进行,插穗基部在100毫克/升萘乙酸水溶液中浸泡5分钟,或速蘸1000毫克/升萘乙酸水溶液。然后插于插床内,约经一个月可生根。

2.播种繁殖 8月采收成熟果实,经浸水搓洗得到纯净种子。11月下旬将种子混以3倍湿沙层积沙藏至次年春。早春三四月,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20厘米至30厘米,开两三厘米深的沟,将种子播入沟内左右,覆细土2厘米左右,上盖塑料农膜保温保湿。出苗后及时去除覆盖物,灌水、松土、除草。苗高5厘米时,拔除弱苗,按10厘米至15厘米间苗,并结合灌水追施稀薄液肥,促进幼苗生长健壮。当年苗高可达40厘米至50厘米,第二年春移栽定植,第三年可开花结果。

3.分株繁殖 多于早春萌芽前进行,将植株根部萌蘖苗连同母株一起挖出,分切成若干单株,或将两三条带根的萌条为一簇,进行移栽。分切时要注意保留蘖条的须根,以确保栽后成活。分栽后要及时浇透一次底水,注意保墒,成活容易。

栽培技术

雪果忍冬适应性强,早春、晚秋均可移栽,极易成活。移栽定植株行距为50厘米50厘米,定植前在土壤中施入充足的腐熟农家肥作基肥,每平方米用肥6公斤至7公斤,深翻整平。栽后适当修剪,生长期适时浇水、中耕除草,并结合灌水追施氮肥一两次。花后应加强灌水,追施一次氮、磷、钾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以利于结果繁盛,观果持久。由于其果实秋冬可供观赏,故花后及早春前不宜修剪。每两三年重剪更新一次。

生长期常见有蚜虫危害,可使用1.2%苦烟乳油800倍至1000倍液,或6%吡虫啉乳油3000倍至4000倍液,或5%啶虫脒乳油5000倍至6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800倍至1000倍液,或2.5%敌杀死2500倍至3000倍液等其中一种进行叶面喷雾,喷时注意安全。氧化乐果也是防治蚜虫的良药,但是氧化乐果对桃花、榆叶梅、贴梗海棠等蔷薇科植物可能产生药害,因此在园林植物上使用时要格外小心注意,尽量不用。

园林用途

雪果忍冬树势旺盛,枝叶丰满,初夏开花繁盛,花色艳丽;雪果忍冬不仅花色鲜艳,而且其成串下垂、经冬不落的果实尤为独特,是华北地区极为美观独特的观花观果灌木。

朱顶红特性及栽培技术

【生物学特征】又名孤挺花,石蒜科球根花卉。鳞茎卵状球形。叶4~8枚,二列状着生,扁平带形或条形。与花同时或花后抽出。花葶自叶丛外侧抽生,粗壮而中空,扁圆柱形,伞形花序;花大型,漏斗状,平展或略下倾,红色、白色或带有白色条纹。花冠短筒状,喉部常有小鳞片,蒴果近球形。

【习性】原产热带和亚热带美洲。喜温暖湿润和半荫环境,夏季适宜凉爽气候,温度在18~22℃,冬季则冷凉干燥,气温为10~13℃。稍耐寒。要求腐殖质含量丰富、疏松肥沃并且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

【种类】花朱顶红(H.vittatum),鳞茎为较大的球形,叶6~8枚,与花同时抽出或花后抽出。叶片带状,长约50厘米。花3~6朵,平深或略下倾;花被片红色,中心及边缘具白色条纹,或白色具姿紫色条纹;花被长及花径皆为10~15厘米,喉部有小而不明显的副冠。孤挺花(H.paniceum),株高0~60厘米,鳞茎呈洋梨状。叶带状,长约50厘米,平滑而有纵沟。花葶比叶长,实心。伞形花序着花6~12朵,稍下垂,漏斗状,花淡红色有深红色斑纹,具芳香。短筒孤挺花(H.reginae),株高30~50厘米。大型鳞茎球状。叶片于花后生长,长约60厘米。花葶着花2~4朵,鲜红色,无条纹。喉部后大型带白色的星状纹,无副冠。花被片倒卵形,锐头。朱顶红(H.rutilum),鳞茎近球形。具匍匐枝及短茎。叶片6~8枚,花后深长,约30厘米。总花梗中空,稍扁,具白粉,着花2~4朵,花被筒长约2厘米,绿色,喉部具一小的副冠,花被片长圆形,端尖,洋红带绿色。白勒朱顶红,是朱顶红的一个变种,叶片中央有一条纵向白条纹,从叶基延伸至叶片顶端。网纹白枝莲(H.reticulatum),鳞茎中大。叶片4~6枚,与花葶同时抽出,倒披针形,长约30厘米,花葶园筒形,着花3~6朵,花被片倒卵形,无副冠花鲜红紫色,具暗红色条纹。杂种白枝莲(H.hybridum),园艺杂交种,其亲本有朱顶红、白枝莲、望白枝莲、网纹白枝莲等,其园艺品种很多,一般分为两类,一为大花圆瓣型,花大,花瓣先端圆钝,多用于盆栽观赏。另一类为尖瓣型,花瓣先端尖,生性强健,多用于切花。

【繁殖及栽培】常用播种、分球和扦插法繁殖。播种即采即播,发芽率高。播种土为草炭土2与1份河沙混合,种子较大,宜点播,间距为2~3厘米,发芽适宜温度为15~20℃,约10~15天出苗,2片真叶时分苗。播种到开花大约需要2~3年。分球法:老鳞茎每年能产生二三个小子球,将其取下另行栽植即可。注意不要伤害小鳞茎的根,并且使其顶部露出地面,小球约需2年开花。扦插法:将母球纵切成若干份,再分切其鳞片,斜插于蛭石或沙中。长出2片真叶时定植。栽植假鳞茎时,盆土过于轻松,能延迟开花或减少花数,可以用沙质壤土5、草炭土2和沙1的混合土,栽植深度以鳞茎的1/3露出土面为好。而播种苗上盆时可采用壤土3、草炭土2和沙土1的混合土。朱顶红忌日光曝晒,但喜欢光照充足。朱顶红为需肥植物,花芽分化前后应多施肥花谢后再施一次。日常保持盆土湿润即可,盆内不能积水,否则鳞茎腐烂。8月以后生长逐渐停止,应减少浇水直至停止,使其休眠。朱顶红的自然花期为5、6月份,可在温室进行促成和抑制栽培,以满足元旦和春节用花,具体做法如下:八九月将鳞茎干燥,去其叶子,置于17℃的环境中4~5周,而后升温到23℃,并干燥,又保持4周,11月初上盆,土温为20℃左右,圣诞和元旦即可开花。而12月选择健康硕大、发育充实的的鳞茎上盆,室温逐渐提高到20~25℃,保持高温多湿的环境,春节即可开花。

【病虫害及防治】红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和花梗,感病初期叶片出现纺锤形至条形溃疡斑,病斑为红色,后期中央部分略有下陷,变为褐色软腐,但边缘仍为明显的红色。花梗侵染后,不能直立,而是向受侵染的一侧弯曲,严重时,花梗干枯,不开花,花瓣和球茎的鳞片上也产生红色条纹。其病原为真菌中的水仙大褐斑菌,该菌存在于鳞茎顶端的干枯病叶上通过水滴喷溅传播。防治:①加强栽培管理,增加环境的通透性;避免向叶片和花梗上喷水;发现感病部分立即清除并销毁。②球茎消毒:球茎栽植前用0.5%的福尔马林浸泡2小时。③药物防治:春季喷洒500倍的波尔多液;发病后喷洒700倍的75%百菌清,或500~700倍的80%的代森锌。病毒病:是导致朱顶红品质退化的重要病害危害叶片和花瓣,导致叶片上出现退绿的条块状斑纹或出现花叶症状,进一步发展则成为褐色坏死斑。在红色花瓣上有时形成碎锦状。该病引起朱顶红生长不良,球茎和花朵逐年减小。病原菌为黄瓜花叶病毒和朱顶红花叶病毒,前者通过摩擦和蚜虫传播,后者通过汁液传播。防治:加强栽培管理。操作过程中,工具及时消毒,避免相互传染。④喷洒杀虫剂,消灭蚜虫等。另外,朱顶红易受红蜘蛛、蓟马、白粉虱的危害,可以喷洒沙虫剂防治1500倍的氧化乐果,也可以于盆中埋施15%的铁灭克等。

相信《广东地区红掌的栽培技术》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鲜之花网”是您了解花卉,学习养花技巧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xzh52.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红掌的栽培技术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