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以独有的姿态早早地绽放了,那一朵朵黄色的花蕾,一串串芬芳的花瓣,静静地绽放出一种喜悦的心情,微笑着向着人们致意。”赏花,咏花,种花,是人们的三大乐趣,所以很多人将种植花卉作为人生一大乐趣。养好花卉不仅需要耐心,也需要知识和技巧,你正在学习养花知识和技巧吗?下面的内容是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临洮紫斑牡丹促成栽培技术,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1、品种选择 牡丹品种繁多,生物学特性各异,促成栽培的难易不同。所以品种的选择是催花成败的关键。故应选用易成花,又能保持品种特性的品种。如粉荷、粉狮子、状元红、河州紫、绿蝴蝶、玛瑙盘、洮阳粉等品种。

2、培育优良的催花苗木

2.1 开花期管理。为使牡丹植株储存养分,一般于催花当年的4月上旬,要对选定植株进行疏花疏蕾,以防止其开花,避免消耗养分。

2.2 加强肥水管理。牡丹每年施肥4次,主要为基肥、花前(自然花期)肥、花后肥和入秋的根外追肥。基肥应在催花头一年的牡丹休眠期施用,每株施农家肥8--10千克、钙镁磷肥0.30千克,饼肥0.50--1.50千克,最好沤制成发酵肥后再施入。花前、花后肥在开花前后1周施入,每亩用尿素10千克,目的是补充牡丹花期营养消耗,为其花芽分化奠定基础。

2.3 病虫害防治。牡丹的常见病害有:炭疽病、褐斑病、锈病、紫纹羽病、叶斑病;虫害有:介壳虫、金龟子、红蜘蛛、菜青虫等。对于牡丹病害一般用广谱性杀菌剂。

3、催花场地及工具准备

3.1 场地标准。北方牡丹冬季催花,宜采用玻璃温室或日光温室设施。白天温度应在25℃以上,夜间不低于6℃,并能接受全日照。同时配有水源、电源能随时进行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的调控。

3.2 为便于管理和销售,牡丹催花以盆栽为宜根据植株根系的大小,选择直径25--30厘米的瓦盆为宜,为了美观,塑料盆也可,但需减少浇水量。盆土以泥炭为主,配以蛭石,粗沙,其比例为3:2:1(体积比)。

3.3 其他设备。小型喷雾器、干湿球温度计、蘸激素用的毛笔、用于拨叶的牙签,以及离地面3.50米高的1000瓦碘钨灯。

4、起苗与上盆

4.1 起苗。春节前60--65天起苗。起苗时尽量保持牡丹根系完好,根长要在30厘米以上,最好能掏空根间土,然后晾2--3天。待根软化后,即可上盆。结合起苗剔除植株病残枝及弱枝,并抹去健壮枝下部叶芽,留1--2个花芽。

4.2 上盆。上盆时要使植株根系充分放置于盆底,随即加土。边晃动盆边加土,使土与根充分接触不留间隙,根茎低于盆口2厘米,然后加满土。用细棍轻轻顺根间捣实,避免根部悬空。上盆后即可搬盆入温室摆好,同时浇透水。 牡丹催花无需太多养分,适量加入一些基肥可使牡丹叶绿花艳。可在上盆时每盆放入三元复合肥50克或用农家肥1000克作基肥,肥料放入后要与盆土拌匀,以免烧根。

Xzh52.COM延伸阅读

牡丹促成(催花)栽培技术


牡丹为春季开花植物,但多数品种的花芽在秋季已基本分化形成,此时如给予适宜生长的温度光照等外界条件,即可现蕾开花。

所以,人们为了节日的需要‘将我国北方中原一带的牡丹运往南方的广东;福建、海南岛等地,利用南方冬季适合牡丹花开的温暖气候条件,在中原地区利用秋季自然条件,在北方也可利用温室及塑料大棚内提高温度、增加光照的人工办法,促使牡丹提前在“国庆节”、“元旦”、“春节”等期间开花,即称“促成栽培”,俗称“摧花”。这样一年几度的使牡丹开花,不仅改变了牡丹花期较短的缺点,而且又支援了外贸出口,丰富了我国的花卉事业。

牡丹之乡的科技人员结合传统经验,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总结了“冬季南方室外催花”、“北方温室催花”、“大棚大田催花”及“秋季催花“的经验,现分述如下.供园艺工作者参考。


荷兰鸢尾的促成栽培技术


荷兰鸢尾(Iris xiphium Var.)是西班牙鸢尾的一个变种,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花色丰富,花型奇特,花大而美丽,广泛应用于绿化景点、庭院绿化,亦是世界著名的鲜切花材料。河北省林业科学院从荷兰引进后,对其进行了促成栽培试验,摸索出了荷兰鸢尾的适宜的环境条件,并进行了总结,旨在为荷兰鸢尾的促成栽培提供生产借鉴。

1. 生物、生态学特性

1.1生物学特性

鸢尾为鸢尾科鸢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部分鳞茎长卵圆形,被褐色皮膜,叶线形,具深纵沟。茎粗壮直立,着花1~2朵,有梗。花被筒部不显或近无;垂瓣圆形,基部细缢,爪部甚长,旗瓣长椭圆形,与垂瓣等长。茎约7cm.。花色有淡青蓝色、蓝紫色、白色、黄色等。

1. 2生态学特性

荷兰鸢尾为秋植秋根,喜排水良好适度湿润的土壤,光照充足而凉爽的环境,亦耐寒及半荫。生长适温16~18℃。秋冬季生根(暖地冬天可抽芽),第2年春天开花,初夏进入休眠。常用高温、低温或烟熏处理打破休眠,以低温8~10℃处理7~9周最为有效,可结合此特点进行促成栽培。

2 促成栽培管理

2.1栽前准备

2.1.1整地 选择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壤土。结合翻地施入基肥,按1500~2000Kg/667㎡施腐熟的沤肥或厩肥,用溴甲烷进行土壤消毒。做定植床,宽1.0~1.2m,长度依地块长度而定。

2.1.2种球处理 选择在生长季未开过花、健壮、无病虫的种球,用多菌灵500倍液浸泡30min,晾干。可通过种球的外形区分种球是否开过花,未开过花的种球有3~4层表皮,卵圆形;开过花的种球呈扁形且只有1层表皮,易受埙伤。

2.2栽植

栽植鸢尾时,小心地用拇指将球茎的3/4按入湿润的土壤中,用土盖至球尖处。深度一般为7~10cm,以使球茎基部维持较理想的温度。一般每平米栽植120~130个球。种植密度因品种、球茎大小、栽植期的不同而有差异。

2.3管理措施

2.3.1温度 温度是影响鸢尾生长的最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影响出苗率。鸢尾生长适温为16℃~18℃,最低温度为5℃~8℃,遇-2℃~-3℃低温花芽易受冻害枯死。生长前期室温保持8℃~12℃,待花茎渐渐抽出,再逐渐升至适温。温度超过20℃时,切花品质下降。可通过放风、遮荫等措施降低温度,以满足其开花的需要。

2.3.2光照 光照也是影响切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光照时间长,植株生长茁壮,花序丰满,花色鲜艳。光照时间短,植株细弱,花序单薄,甚至造成盲花。在光照强,温度高于25℃时,适当进行遮荫,同时加强通风,可有效控制切花品质下降。在高温和透光较弱的温室中,缺少光照是花朵枯萎的主要原因。光照不足时需适当进行补光。

2.3.3肥、水管理 种植期间土壤保持湿润以促进快速生根。在整个生长期内,土壤必须长期保持充分湿润。湿度不够,往往植株较矮,花朵易枯萎。确定土壤湿度是否合适的方法是取少量土攥于掌中,松开时土块不松散仍保持原状为湿度适中。浇水宜在早晨进行,即有效缓解温室中的空气湿度,又有利于植株保持干燥状态,减少病菌侵染的机会。

在鸢尾的生长过程中,较理想的空气湿度控制在75%~80%。湿度过高极易引起细菌和真菌病害。采取加热和通风的措施,可有效降低空气湿度。注意避免湿度降低过快,致使叶片枯萎,导致切花品质下降。

生产中为了提高花的质量,生长期每7d喷1次0.5%尿素或硫酸亚铁,现蕾前喷1次0.2%的磷酸二氢钾,有利于叶片亮泽,花色艳丽。

2.3.4其他管理 为避免植株倒伏,在株高20cm时进行张网。以后随着植株的生长逐渐提升网的高度。及时除去杂草,病、虫枝。

2.4采收

适宜的采收期可保证鲜花质量,采后适当处理可得到高品质的切花。当花瓣伸出苞尖或开始绽开时采收,花易受损伤,且插花时间短。若采收太早,有时不会开花。宜等到花瓣稍微绽开时采收。通常气温高时适当提早采花,气温低时适当延迟。采收后立即放置于2℃冷藏室,吸足水,并进行分级捆扎。茎长不足70cm的按5cm1个等级,超过70cm的按10cm 1个等级。10枝1捆,捆扎成束,花顶部对齐。1束中的最长枝与最短枝不超过3cm。

2.5主要病虫害防治

荷兰鸢尾的主要病虫害有病毒病、细菌性软腐病、青霉腐烂病、锈病、黑斑病、芽裂病及根结线虫病、根腐线虫病。选用脱毒种球是防治病毒病最有效的方法。青霉腐烂病主要是种球碰伤及储藏时携带病菌造成的,栽植时进行严格种球消毒处理即可预防。细菌性软腐病主要因高温、高湿、水分过多造成的,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防治。锈病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0%萎锈灵乳油600倍液进行防治。芽裂病是由于光照不足、湿度过高或温度骤变、生长规律被打乱引起的,在栽培过程中稍加注意即可预防。通过进行土壤消毒及轮作可有效地减轻根结线虫、根腐线虫的发生。

2.6 繁殖方法

2.6.1 种球繁殖 母球经过种植开花后养分消耗殆尽,逐渐空瘪、干缩,同时产生少量新球,新球周围又会形成许多子球。子球种植1~2年可发育成开花球。

2.6.2 种子繁殖 种子成熟后即可播种。为使其提前发芽,用水浸泡24h后,再冷藏10d,播于冷床中,秋季可发芽。实生苗2~3年才能开花,故生产上较少采用此法。

2.6.3 组织培养繁殖 将幼嫩花序消毒后接种在MS+BA5mg/L+NAA0.1mg/L的诱导培养基上,温度22+-2,光照1500~3000lx,20天后,花托节处形成少量淡绿色愈伤组织,愈伤组织陆续分化出白色胚状体,在分化成花呀,呀长长至2cm时,分割开,接种在1/2ms+iba0.7mg/l+s3%生根培养基上,1个月后生根[5]。

3小结

3.1温度、湿度、光照、水分是影响鸢尾生长的重要因素。生产中鸢尾的适宜生长温度为16℃~18℃,湿度为75%~80%。

3.2由于鸢尾品种较多、生长特性、栽培周期也不尽相同,因此在促成栽培时视品种自身的特性决定其适宜的管理措施,以达到理想的栽培效果。

3.3组织培养是加速新品种培育的有效方法,建议在新品种繁育时推广组织培养法

盆栽百合促成栽培技术


百合,花姿优美、花色诱人,兼有百事合心的寓意,是美好、尊贵的象征,深受人们的喜爱,现已成为春节的主要盆栽花卉之一。作为春节用的盆花百合在栽培与管理过程有一些特殊的要求。

一、春节用盆栽百合的栽培

1、品种的选择和花期预测。春节用的盆栽百合是一种反季节促成栽培,因而对环境和培技术的要求较高,首先在选择品种时应把握以下的原则①植株生长健壮,高度在70厘米以下;②对光照强度要求不高;③花朵数量多、颜色鲜艳,最好为红色系列;④生长周期在4个月以内。

花期预测关系到整个生产的经济效益,太早或太晚成熟,都会大大地降低效益。因此在订购种球时应详细了解品种的生态习性、生长周期和生长积温,以便正确地预测花期。

2、栽培基质配制和种球消毒。理想的基质应该是营养丰富,具有良好的通气性、较高的持水量,以及良好的化学性质。不同的百合品种对基质的pH有不同要求,亚洲和麝香百合类型的pH在6—7之间,而东方型百合的pH在5.5—6.5之间。百合盆栽基质的主要成分是泥炭、珍珠岩(或蛭石)、园土,按4:2:4的配制,配制后应对基质进行充分消毒。此外,种球种植前也应严格消毒,在荫凉处凉干后种植。

3、种球的种植。种植时,应选择大小一致、无病虫害的种球,同时应根据种球和盆的规格确定种球的数量。种植时花盆底部装入5—7厘米厚的基质,将种球项芽朝上均匀地分布于花盆中,种植后立即浇透水。在种球萌芽长出地面而叶片未展开时,如发现幼苗在花盆中分布不太均匀,可将百合小心起出,重新均匀栽植。

二、春节用盆栽百合的管理

1、“叶烧”现象。春节用的盆栽百合,从花蕾刚出现到花茎开始伸长这个阶段,大多会发生“叶烧”现象,即花蕾周围的幼嫩叶片呈水浸状,甚至全部脱落,严重的会使整株花朵畸形,影响产品质量。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品种本身的特性;二是在种球生长前期温度太高;三是栽培基质中的总含盐量过高。“叶烧”是一种生理病害,切忌施用任何农药,可采用以下的措施:①人为地将幼嫩的叶片和花蕾分开,如发现有水珠,必须用棉絮或纸巾将水吸干;②在“叶烧”前少施或不施化肥;③在不影响植株正常生长的前提下,尽量少浇水,适当增加通风;④在种植前如栽培基质含盐量高,应用水多次冲洗,降低植株根系周围的盐浓度。

2、温度管理。百合种植最初的两周,温度应控制在4—13摄氏度左右,以后温度可逐步升高,以促进茎根的生长。温度过低,会延长百合的生长期,温度高于25摄氏度会引起盆栽百合根冠比失调,从而导致产品质量的降低。

3、水分管理。由于水分会影响栽培基质的总盐含量,因此,浇灌水的含盐量应在0.5mS/厘米或更低。浇水的时间最好在早上或上午温度较低的时段。百合现蕾时适当减少浇水次数,不能将水分浇到叶面,避免“叶烧”。“叶烧”期结束后,可以喷洒浇水,尤其在高温时,叶面喷水不仅可以使叶片保持亮绿,而且可以避免高温烧叶。花蕾生长后期要保持水分充足,避免因落蕾或花蕾干缩。

4、肥料。百合是鳞茎类花卉,在生长期间施用2—3次肥即可。茎根形成期,不要施肥。在“叶烧”结束后,以氮肥为主,辅以钙肥、磷肥和钾肥。第一次施肥大多施用硝酸钙,每盆大约5克。第二次施肥在花蕾生长期,可施用硝酸钾。

5、光照。盆栽百合在不同生长期对光照强度有不同的要求,在现蕾期需进行遮光处理,如叶片温度过高时也应适当遮阳;在其他生长时期,需加强光照,尤其是在花朵发育期。

6、相对湿度和通风。盆栽百合要求空气相对湿度80%—85%,相对湿度过高会导致多种病害的发生,过低则会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速度。通风时,应避免造成空气相对湿度剧烈变化,否则会降低产品质量。在“叶烧”期间,可以适当地增加通风换气,以减轻“叶烧”。

7、病虫害及其防治。盆栽百合常见的病害主要有灰霉病、立枯病和青霉腐烂病,防治方法是①尽量保持环境通风、低光照和低湿度的条件;②对于灰霉病可用代森锌、多菌灵、托布津或百菌清防治;立枯病可用代森铵防治;青霉腐烂病可用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杀毒矾可湿性粉剂、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等防治。主要害虫有蚜虫和粉虱,可用氧化乐果进行防治。

三、采收销售

当第一朵花蕾充分显色时,盆栽百合就可以上市了。如需进行长距离运输销售,则应在运输前确保盆花有充足的水分,同时增加适当的光照,以免叶片黄化。

牡丹栽培技术



牡丹的产地与栽培范围

牡丹适应性强,分布很广泛。我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陕西、甘肃、山西、河南、安徽、浙江以及四川、云南、西藏等高原地区都有野生牡丹的自然分布。

目前,我国牡丹栽培范围,北起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尚志县,西至兰州、西宁乌鲁木齐,南到广东、广西,东到江苏、浙江及沿海各省。

此外,北京、上海、南京、杭州、苏州、西安、兰州等城市,都建有大型牡丹园,广植各色牡丹。

牡丹的栽培

牡丹为肉质根,喜燥忌湿,喜高敞向阳,亦宜侧方庇荫.针对牡丹这些生长特性,在栽植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选地

牡丹栽植时要因地制宜.牡丹栽植地的选择,宜选高燥向阳之地.在背阴之处植株生长瘦弱,不能开花。有侧阴之处生长最好。土壤要选择疏松.肥沃.深厚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土壤,土壤PH值以中性为好,微酸或微碱亦可.

观赏牡丹栽植,要注意品种、花色及开花期的搭配。栽前要对根部适当修剪,剪去病根和折断的根,再用0.1%的硫酸铜溶液货5%石灰水浸泡根部半小时,进行消毒,然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后再行栽植.栽植深度以根茎交接处与土面齐平为好。栽植时间以9月中旬至10月中、下旬为宜.北方地区可适当栽早些,南方地区可适当栽迟些,栽植时间适宜,栽后伤口易愈合,并易于生根,有利于第二年生长开花。

八仙花促成栽培技术


八仙花又名绣球花、粉团花、紫阳花,为虎耳草科八仙花属观赏灌木。盆栽品种高度30cm左右,叶对生,花序直径达20cm,近球形,着生于枝头,有白色、粉红色、蓝紫色,花期5~7月,培养得当可延至9月底。其花形硕大,色泽艳丽,形姿优美而备受人们的青睐。市场开发前景广阔。


一、特性

八仙花原产于中国,现已成为长江流域著名的观赏木本花卉。八仙花适应性比较强,属亚热带植物,不耐酷热,亦忌严寒,在长江以北地区冬季须移入5度以上的室内越冬。性喜光,湿润凉爽环境。要求栽培土壤富含有机质,湿润忌长期水渍,否则易引起烂根。耐干旱能力较弱。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土壤的酸碱度直接影响花的颜色,pH值为4~6时花呈蓝色,pH值7.5以上,花则呈现红色。因而八仙花可作为测定土壤酸碱度的指示植物。


二、栽培管理

1.肥水管理 采用腐叶土:沙子(1:1)并加入少量有机肥作为栽培基质。八仙花喜肥,生长旺季可半月施一次以氮肥为主的稀薄液肥,花前花后各追施一次磷、钾肥。尤其在花期需肥迫切时,可向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因八仙花叶大,叶面的水分蒸腾相对旺盛,需水量较大,可向叶片上喷水,降低其水分蒸腾速率。在生长节季节,一般每天浇透水一次,每隔1天至2天叶面喷水一次,北方可在水中加少量的硫酸亚铁,以保持盆土的微酸性。现蕾前后需水量显著增加,应每日浇水1~2次,冬季浇水以“见干见湿”为原则。霜降前,要逐渐减少浇水量,使枝条生长健壮,有利冬季休眠。夏季,八仙花需放置半荫的地方,防止烈日直射,否则叶片泛黄焦灼,影响生长和观赏。

2.修剪 花后及时修剪整形,将基部过多的枝条疏除(可作为扦插材料),留基部2~3个芽,以保持良好的株型,待新芽伸长10cm时摘心一次,促进分枝,以有利于枝繁叶茂。适当控制光照。

3.病虫害防治 八仙花具有较强抗病性,病虫害发生的频率很低。生长期间偶有叶枯病、炭疽病和蚧壳虫发生。病害在温室中全年均可发生,生产中注意通风透光,合理疏枝,及时清除病枯叶,发病初期,用百菌清800倍或5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喷杀。介壳虫的防治,除了加强通风外,在其若虫孵化期喷1次80%敌敌畏1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进行防治。

4.繁殖方法 八仙花多采用扦插、分株和压条进行繁殖。扦插一般在5~6月,结合早春修枝及花后的整形进行,择其嫩枝或已基本木质化的枝条,插穗长10~15cm,保留顶部2~3片叶并各剪去1/3~1/2,速蘸ABT生根粉100ppm滑石粉浆,然后扦插于河沙或蛭石为基质的苗床中,适当遮荫,1个月后即可生根,2个月即可上盆定植,每个月追肥1~2次,当年即可开花供观赏。分株宜选择在旺盛生长季节,将其中2~3株移到另一个盆中,2个月即可成型。压条一年四季均可进行。


三、八仙花的促成栽培

1.促成栽培原理 八仙花系短日照植物,每日黑暗10小时以上,约6周即可形成花芽,作促成栽培的植株,需经过6~8周冷凉(5~7度)期后,将植株置于20度温度条件下催花。可见花芽时,即将温度降至16度,维持2周后即能开花。八仙花在低温(13~18度)及短日照(10小时)下花芽分化快,20度以上花芽不易分化,结合此特点可进行有目的的花期调控。

2.前期处理 花芽分化期间加强光照,并适量喷施磷、钾肥和比久,保证水分供应。花芽分化后逐渐减少浇水,促进枝条充分成熟。10月底或11月初摘去叶片移入冷室(5~8度),控制浇水施肥,维持半干状态,促使其充分休眠,经过6~8周后,方可进行促成栽培,时间选择在12月至次年1月。 

3.促成栽培技术要点 初期,温度不能太高,一般先加温至13~15度,以后逐渐提高到20度左右。此期间要求光照充足、土壤湿润,空气温度较高,北方可用双层膜保温保湿。当可见花芽和花序伸长时,将温度降至16度左右,降低空气湿度,保持每周追施液肥一次,以氮磷钾浓缩肥10:30:20和硝酸钾各1000倍混合浇施,同时增加土壤钙质,可用硝酸钙水溶液浇灌。土壤中施15-15-15复合肥和花生麸各1次(间隔10~15天)。另外,为促进开花可用10~40ppm的赤霉素(GA3)喷雾1~2次。经过20天左右即能开花(从见花芽时起计算)。若所栽培绣球为粉红色品种,南方地区应注意调节土壤pH值,以防止花色变为蓝色或紫色。土壤pH值可用稀薄轻质碳酸钙水溶液浇灌调节,调至6.0~6.5为宜。北方地区则应注意浇施矾肥水1~2次,以防止生长开花不良。

促成开花的绣球上市时正值元旦、春节期间,硕大娇妍的花朵在葱葱绿叶中绽放芳颜,给节日带来的是浓浓春意和团团喜庆。

马蹄莲冬季促成栽培技术


马蹄莲原产非洲,性喜温暖湿润及略荫的环境,不耐寒,露地栽培花期为3-5月,夏季休眠。冬季于保护地中促成栽培,则花期可提前到12月到翌年5月。

马蹄莲促成栽培的具体作法是:秋季将植株或肉质块茎植于肥沃而略带粘质的土壤中,充分浇水,并使其处于略有遮荫的环境下,此时植株已解除休眠,恢复生长,因此每10-15天应追施一次腐熟液肥。待植株充分生长后,南方地区于11月中下旬开始覆盖塑料拱棚或大棚,以防止霜冻并维持植株有8-10℃的生长环境,直至翌年3月。北方地区由于气温较低,则应在霜降前将植株置于10℃左右的温室中,直至翌年4月,然后再转移到塑料大棚内养护,这样就可使植株从12月至次年5月陆续开花不绝,特别是为春节、元旦的花市提供上好的鲜切花材料。

促成栽培的马蹄莲不仅花期提前,且花繁叶茂,花茎长80一100厘米以上,花朵直径达13至15厘米,每株大苗一个生长季可开4一6枝花,具有较好的商品性和观赏性。

药用牡丹的栽培技术


牡丹皮是一种常用中药,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及跌打伤痛。据研究,安徽铜陵县凤凰山和南陵县丫山产的药用牡丹 paeonia ostii t. honget j. x. zhang ssp. lishizhenensis b. a. shen的干燥根皮,为我国传统道地药材“凤丹皮”。在全国牡丹皮药材中,其质量最佳,产量最大。据唐代《四声本草》记载药用牡丹曰:“今出合州者佳,白者补,赤者利;出和州、宣州者并良”》据考证,今铜陵县凤凰山和南陵县丫山,在唐代均为宣州辖境。由此可见,早为一千多年前的我国唐代宣州曾有过野生药用牡丹分布。后来由于受到《四声本草》的宣传影响,加上牡丹皮为常用中药,野生资源不能满足人们的药用需求量而逐渐转为大面积人工栽培。据调查研究发现,安徽省铜陵县凤凰山和南陵县丫山一带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药用牡丹生长,并且以种子繁殖,其原植物形态特征稳定。此外,在靠近《四声本草》所载和州(即今安徽巢湖地区和县)的安徽巢湖市银屏山的悬崖绝壁上,至今还有野生药用牡丹。

1植物形态

药用牡丹与原变种杨山牡丹 paeonia ostii t. hong et j. x. zhang主要区别在于叶为一至二回羽状复叶,二回羽状复叶,小叶长达14cm,宽达8cm;小叶柄长达35mm;花较大,直径14~20cm,花瓣长7~10cm;骨突果5~8,长3.5~4.5cm;种子长9~12mm。

2生长习性

药用牡丹耐寒(-12℃)、耐旱、怕水渍,无论阴坡、阳坡,凡是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和通气性能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质壤土均可栽种。强酸性土壤、盐碱地、粘土、低湿地及树荫下则不宜栽种。

3繁殖方法

药用牡丹的根通常单一,极少分叉,而其果实中有较多发育良好的成熟种子。因此,在其道地药材产区通常采用种子繁殖生产。

3.1种子采集与处理

药用牡丹在定植后第二年春季一般有70%植株开花结果,第三年春季开始进入盛花期,每株开1~3朵花,第四至第六年春季每株可开5~15朵花,每朵花的果实内有种子30~70粒。7月下旬种子成熟时,采回摊放室内,其厚度以20cm为宜。室内不要过于通风,以保持一定的湿度。若天气过于干燥,宜喷洒少量水,每天翻动1~2次,以免发热,待10~15天后,果实自行裂开,即可除去果壳,收集种子,当年进行秋播。播种前,种子需用湿砂进行层积贮藏。

3.2播种育苗

8月下旬至11月中旬均可播种,以9月中、下旬为最佳播种时期。选择籽粒饱满、黑色光亮的种子进行播种。播种前用45℃温水浸种24小时。一般采用穴播或条播。苗畦宽度以1.3~2m为宜。

3.2.1穴播

行距30cm,株距20cm,穴位呈品字形排列。挖圆穴,穴深约12cm,直径约5cm,穴底要平坦。每穴施入适量的饼肥末、过磷酸钙作为基肥,上覆3cm厚的细土,压实整平。然后每穴下种子20粒左右,种子在穴内应分布均匀,保持相距2~3cm。每亩用种量约150kg。

3.2.2条播

按行距25cm,播幅宽10~20cm,横向开6cm深的播种沟。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每亩用种量为100kg左右。

穴播或条播后即行封土,使畦面平整无凹陷,再加盖茅草。第二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幼苗即出土生长,两年后可移栽定植。

药用牡丹除上述种子繁殖生产以外,也可进行分根繁殖,产区习称“打老蔸”。一般选3~4年生植株,挖取其全株,将主根切下供药用,截取茎基与根头部交接处带侧根的一段(长约12~15cm)作为种根,尽量保留细根,顺着其自然生长的形态进行栽种。田间管理同种子繁殖。分根繁殖系数极小,不适宜大规模药材生产。目前产区通常已不采用此法生产。

4种植技术

4.1选地与整地

一般选择地势较高、土层深厚、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坡地,坡度在10~45°均可。以15~20°的荒山缓坡为佳。选好荒山地块后,冬季或初春将杂草荆棘砍倒,就地铺平,待稍干后进行焚烧。这样既消灭了越冬虫卵,又疏松了荒地,便于挖地。在定植前6~8月份,每月要深翻一次地,共翻三次。第一次挖60~75cm深,土块不宜敲碎,以便晒地。第二次要细翻,深度同前,边翻边清除草根等杂物,尤其是白茅根务必除荆第三次要细翻,深度为50~60cm即可,整平做成高畦,畦面应修整为龟背形,以便排水防渍,畦宽1.5~2m,沟深30cm,宽40cm,沟底要平整。

4.2定植

一般在10月前后,将二年生种苗挖起进行移栽。按行株距35cm挖穴,穴深20~35cm,以种苗放入穴内不弯曲为准,穴中施入适量基肥(每亩地施150kg菜籽饼肥)。每穴栽入粗壮种苗2株或细苗3株。放苗时应使种苗呈扇形展开排列于穴内。当填土至一半时,用手将种苗向上轻轻提拔一下,使种苗芽头距畦面3cm即可。然后再分层覆土压实,使根部舒展并与土壤密接。

4.3田间管理

定植后的第二年开始,每年追肥两次,第一次在春季发芽前,第二次在秋冬季落叶时。肥料以菜籽饼肥为主,春季用肥量为每亩75~100kg,亦可加施人尿及黄牛粪。冬季用肥量为每亩100~150kg,亦可加施畜粪。施肥时应注意将饼肥放到离根6cm以外的土中,以防灼伤根部,造成植株坏死。中耕锄草,清沟培土,也是不可忽视的增产措施,应保持地中无杂草,不板结。特别是夏秋季不能有草荒的现象出现,否则不但影响产量,而且还影响药材质量。每次雨后地干时要及时清沟培土,切勿造成排水不畅,导致病害发生。在定植后的第三、四年春季开花时,除留种植株外,可全部摘除花蕾。每年11月之前,应剪除枯黄枝叶。

5病虫害防治

5.1病害

5.1.1叶斑病

多发于夏至到立秋之间。叶面初时出现黄色或黄褐色小斑点,1~3天后变为黑色斑点,此后逐步扩大成不整齐的轮纹,严重时叶片全部枯焦凋落。天气燥热,蔓延尤为迅速,常常整片地块全部染玻防治方法:①清洁田园。②用1:1:150的波尔多液喷洒叶面,7天1次,连喷数次。若当时气温高,可用稀释为1:1:200的波尔多液喷洒。

5.1.2根腐病

据检验,根腐病为一种真菌侵袭药用牡丹植物体所致。该病初发时难以发现,待从叶片上看出病态时,其根皮多已溃烂成黑色,病株根部四周的土壤中常有黄色网状菌丝。该病为常见病害,呈散在性发生,植株染病初期叶片萎缩,继而凋落,最后全部枯死。若不及时防治,将蔓延到周围植株。尤其是阴雨天土壤过湿,蔓延较迅速。

防治方法:

①伏天(7月份)应翻晒地块。

②发现病害后,应及时清除病株及其四周带菌土壤,并用1:100硫酸亚铁溶液浇灌周围的植株,以防蔓延感染。

除以上常见病害外,还有炭疽并锈病及牡丹白绢玻但因其发生较少。故略而不述。

5.2虫害

主要虫害有蛴螬、尺蠖、卷蛾、螨类幼虫等。一般可用敌百虫进行防治。

6采收与产地加工

定植后3~5年即可收获,以4年为佳。8月采收者称“伏货”,水分较多,容易加工,质韧色白,但其质量和产量均偏低。10月采收者称“秋货”,质地较硬,加工较难,但其质量和产量均较高。采挖要选在晴天进行,将植株根部全部挖出,抖去泥土,剪下鲜根,置阴凉处堆放1~2天,待其稍失水分而变软(习称“跑水”),除去须根(丹须),用手握紧鲜根,扭裂根皮,抽出木心。优质药材凤丹皮均不刮皮,直接晒干。根条较粗直、粉性较足的根皮,用竹刀或碎碗片刮去外表栓皮,晒干,即为刮丹皮,又称刮丹、粉丹皮。根条较细、粉性较差或有虫疤的根皮,不刮外皮,直接晒干,称连丹皮,又称连皮丹皮、连皮丹、连丹。在加工时,根据根条粗细和粉性大小,按不同商品规格分开摊晒,以便投售。

药用牡丹亩产鲜根800~2000kg。折干率为30~35%。

牡丹石榴及栽培技术


1 品种特性  
牡丹石榴是珍贵的自然变异地方品种,亲本不详。树姿开张,成枝力强;叶大宽厚,长披针形,叶柄短。花冠大,状如绣球牡丹,平均花径8.3cm,最大15.5cm,重瓣,色大红,间有黄、粉红色,极美观,且花型多样,有的里红外粉;有的里粉外红;有的花中开花;还有些花,枯后又从枯花中长出新花蕾,继续开放,颇有喜庆吉祥之气。
花期从5月始花至10月份,长达5个月,达到了花果同期、同树,成年树花量达千朵以上。果实大,近圆形或扁圆形;皮光洁,黄中透红,厚0.3~0.5cm,萼片5~8裂;籽粒红色,粒大、肉厚、汁多,味甜微酸,风味佳,含可溶性固形物17%~19%,富含糖、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9月下旬成熟,可贮至翌年春季。该品种适应性强,抗旱耐瘠,以短枝结果为主,结果枝组多为单轴式。结果早,丰产,栽后当年成花,次年见果,盛果期树单株产量可达50kg以上。牡丹石榴可赏花、可食果,叶片兼有吸收SO2气体之功能;既可大田生产,又可用于园林美化,是集食用、观赏、绿化、环保于一体的果中珍品,发展潜力大。
2 栽培技术要点
2.1 合理栽植
栽前整地,挖大坑施足基肥,按2m×3m的株行距定植,栽前选壮苗并用清水浸泡12小时,栽后及时灌水。
2.2 肥水管理
除每年秋冬季节施足基肥外,于花前、幼果膨大期、果实转色期追肥,前期以氮磷为主,后期以磷钾为主,并进行叶面喷洒0.3%~0.5%尿素、0.3%~0.5%的磷酸二氢钾液。浇水抓住萌芽前、盛花后、果实膨大期及封冻前进行。
2.3 病虫害防治
牡丹石榴病虫害较少,重点防治二病二虫:
(1)桃蛀螟。从6月上旬在主干上绑扎草绳,诱杀虫和蛹,集中烧毁;当幼果核桃大时,用500倍50%辛硫磷拌药泥堵塞萼筒,或用20%杀灭菊酯2000倍液喷洒叶面。
(2)桃小食心虫。于4月底至5月初,树盘下喷洒500倍50%辛硫磷乳剂,或用辛拌磷拌毒土,防治越冬出土幼虫;当卵果率达1%~2%时,喷洒30%的桃小灵乳油1500倍液或25%杀灭菊酯1500倍液。
(3)干腐病。秋冬季清园;于花前及花后,喷布1∶1.5∶160倍式波尔多液或500倍50%的退菌特。
(4)早期落叶病。在生长季节喷洒2~3次1∶2∶200倍式波尔多液,或50%的甲基托布津,或40%的福美砷800倍液。
2.4 科学修剪
石榴为喜光树种,树形可采用自然开心形或三主枝开心形。枝条保持“上稀下密、外稀内密、大枝稀小枝密”,因为牡丹石榴对修剪反应较敏感,修剪时应以疏为主,少用短截和回缩,疏除那些徒长、密生、病虫枝,对结果时间长的下垂枝及时回缩更新,并配以摘心、抹芽、拉枝等夏剪措施。
2.5 花果管理  
(1)疏花蕾。对于以结果为主的果园,在每年的5月下旬以后,当分出两类花时,可人工疏除那些发育不完全的钟状花(喇叭形花),保留发育完全的筒状花(葫芦形花),以节省养分,并注意多保留前茬花。
(2)人工辅助授粉。一是摘下盛开的正在散粉的钟状花,将花对触在盛开的正常花上,使花粉散落其上;二是在盛花期,把刚开放的花朵采回取粉,用小型喷雾器进行喷粉。
(3)叶面喷施微肥和激素。在盛花期叶面喷布0.3%~0.5%的硼砂,或0.3%~0.5%的尿素液,或1000~2000mg/L的比久,都能显著提高坐果率。
(4)疏果。疏除病虫果和晚茬果。北方寒冷地区冬季应注意防寒。

药牡丹高产栽培技术


牡丹系毛莨科落叶小灌木,为常用中药,以根皮人药。牡丹适应性强,产量高,质量好,每亩可收干丹皮500公斤。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一、选地整地

选择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地方种植,平地、坡地均可。土层要深厚、肥沃、疏松。土质以沙壤土为好,忌盐。戒地和死粘土。前作以芝麻、玉米等为宜。土壤要求深翻60厘米,整地务求精细,排水必须畅通。

二、种子繁殖

牡丹从播种到药材收获需5年时间。第一年秋季用种子育苗,第二年秋季移栽,第五年秋季收获。

1、种子选择与处理 采收种子要选用4年生以上生长健壮、向阳处生长、无病虫害的植株。7月份种子成熟而种果没有裂开时,及早摘下,摊在室内地上,厚约10厘米,过几天翻动1次。到8月份种果裂开时扫起,扬弃果壳,把种子收存在布袋中。播种前剔除瘦瘪和色泽不好的种子,选择粒大饱满有光泽的新鲜种子,用50℃温水浸泡一昼夜,使种皮变软脱胶,吸水膨胀,这样易于发芽。

2、播种 牡丹要选用新鲜种子作种,种子不要晒干,否则播种后不易出苗。播种时间是8月中旬至9月上旬。采用条播,行距20厘米,沟深5厘米,粒距 3厘米。下籽后覆土压平,稍加镇压。

3、苗期管理 播种后,为防止冬季干早、受冻,应在畦面盖草。翌年2~3月幼苗出土前,及时揭除盖草。底墒不足或冬季严重干旱时,应浇水1次。幼苗期要经常松土、除草、浇水。为使幼苗迅,速生长,健壮,在4月上旬、6月上旬各追肥1次。

4,移栽定植。育苗1年后苗高约15厘米,于秋季落叶后(9~10月)移栽。移栽地需施足底肥。按行株距50厘米×40厘米、深30厘米挖坑,每坑栽大苗1株。填土时使根伸直,根颈部略低于地面1~2厘米,踏紧土壤。若底墒不足,应灌足定根水。

三、药田管理

1、松土除草 生长期间每年松土除草10次,保持地内无杂草,土壤疏松。

2、施肥 初冬或早春,在植株周围挖穴,每株用1公斤土杂肥和50克化肥混合施入。开花前后再施追肥1~2次。注意避免肥、泥溅污茎叶。

3、浇水与排水 每次施肥结合浇水。春季萌芽时浇水1次,夏季干旱时也要浇水,入冬前还要浇水1次。雨涝要及时排水。

4、摘蕾与修枝 除留种和售花外,春季现蕾后即将花蕾摘除, 以减少养分消耗。摘蕾要在晴天上午进行。10~11月剪除枯枝、徒长枝,清除落叶,集中烧毁。

四、病虫防治

1、斑点病 是真菌病害。叶片上病斑圆形,直径2~3毫米,中央黄褐色,边缘紫红色,上生小黑点。防治:①清除病枝落叶;②发病前及发病初期喷1:1:100波尔多液。每10天1次,连续数次。

2、蛴螬、蝼蛄 咬食幼根和根皮,造成缺苗或生长不良。防治办法:①在被害株附近人工捕杀;②在4月上旬至5月中旬为害盛期,用90%敌百虫800~1000倍液泼浇;③必须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底肥。

五、采收加工

1、采收 移栽后第4~5年的9~10月份收获。采挖应在晴天进行,把根全部刨出。结合分株繁殖,将大根和中等大小的根齐基部剪下运回,及时加工。

2、加工 挖回的牡丹根,先掐去须根晒干即为丹须。将粗根洗净,用瓷片轻轻刮去粗皮,晾晒至软。然后用刀片顺根划切一直缝,剥开根皮,去掉木心,再将限皮捏紧,合拢切缝,切成10厘米短截,哄干或晒干。拣净柴骨,分级包装贮售。

牡丹石榴的栽培技术


1.园地选择。牡丹石榴适应性强,无论山地、丘陵、菜园地、水稻田,土壤pH在4.5-8.2之间均可种植。但以有机质含量丰富的沙壤土为好。贫瘠地块应挖长、宽、深0.8米大穴,穴内施农家肥和磷肥再种植。
2.定植时间和密度。南方一般在12月至翌年3月种植,北方气候寒冷,可在春季3-4月上旬种植。每667平方米地栽110株左右,株行距2米X3米。
3.整形。在新梢发出后,选择长势一致,向不同方向生长的3个健壮新梢培养成主枝。其余的萌芽一律抹除。
主枝上当年萌发的2次枝,对其应留30厘米摘心,以控制旺长,确保主枝按要求方向生长,从而使整体枝条保持“上稀下密、外稀内密、大枝稀小枝密”的特点,使整株树内外都有光照。
4.修剪。(1)夏季修剪:牡丹石榴对修剪较敏感,修剪时以开张树冠和疏枝长放为主,少用短截和回缩,并配摘心、抹芽、拉枝等夏剪措施,便于形成大量叶丛短枝,秋后即可形成大量结果母枝,保证第二年花多果多。(2)冬季修剪:主要是剪掉徒长枝、密生枝、病虫枝,并对结果长的下垂枝回缩和更新,一般在元月中旬完成。
5.疏花疏果。(1)疏花:每年5月下旬,当分出两类花时,可疏除发育不全的钟状花(喇叭形花),保留发育完全的筒状花(葫芦形花)。(2)疏果:主要疏掉双果中的小果、病虫果、晚茬果。
6.肥水管理。(1)每667平方米用2000公斤——3000公斤农家肥和100公斤钙镁磷肥混匀施作底肥。(2)因牡丹石榴花朵大、花期长,需养分多,应注意开花前追施速效氮肥和磷肥,每667平方米施尿素50公斤。(3)在盛花期,叶面喷施0.3%的硼砂,以提高坐果率。(4)在幼果膨大期和果实转色期,每667平方米施多元复合肥50公斤,并可用0.3%的尿素或0.3%的磷酸二氢钾作叶面喷肥。(5)灌水可在萌芽前、盛花后、果实膨大时进行或结合施肥进行。
7,病虫害防治。主要做好以下病虫害防治:(1)干腐病可用50%退菌特500倍液防治;(2)早期落叶病可用50%的甲基托布800倍溶液;(3)桃蛀螟可用20%的杀灭菊酯2000倍液喷洒叶面防治。

荷包牡丹的栽培技术


又称兔儿牡丹,罂粟科荷包牡丹属宿根草本。原产我国北部及日本、西伯利亚。具肉质根状茎。全株光滑无毛,但具白粉。叶对生。总状花序顶生呈拱形,花朵下垂向一边,花瓣4枚,外侧2瓣基部囊状,形似荷包,玫瑰红色;里面2枚较瘦长,突出于外,粉红色;花期4~6月。变种有白花荷包牡丹。是盆栽和切花的好材料,在园林中可丛植、行植,在疏林下作地被植物,也适宜布置花境。生态习性:性耐寒而不耐高温,喜半阴的生境,炎热夏季休眠。不耐干旱,喜湿润、排水良好的肥沃沙壤土。繁殖:常用分株法,3月发芽前,挖出地下部分,清除老根和烂根,将根茎按自然分段顺热分开,每块带3~5个芽,重新栽植,当年5月即可开花。在春季掰取脚芽扦插,约1个月即可发根。播种繁殖,实生苗培育3年才能开花。栽培与病虫害:地栽应选地势较高的地方,栽植前要深翻床土,并施入腐熟的有机肥;生长期可结合灌水进行追肥;夏季高温,茎叶枯黄进入休眠期,可将枯枝剪去,霜降前浇1次透水有利于防寒。盆栽时要用加肥的轻质培养土上盆,栽后浇透水,放在向阳处养护;在生长期要给以充足的肥水。花期少搬动,以免落花影响观赏价值;花后如不需要留种,应及时剪去残花。虫害常见介壳虫,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有时发生叶斑病,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防治。

八仙花组培苗促成栽培技术


八仙花在低温、短日照条件下花芽分化、落叶进入休眠,经过冬季低温打破休眠,在高温、长日照条件下开花。据此规律,人们利用高海拔地区温差大促进八仙花花芽分化、用冷库低温处理打破休眠,促使八仙花提早开花上市,但盆栽八仙花株型大,所需冷库面积相应较大,而且现有的促成栽培用扦插苗,养殖系数较低,生育周期长,导致促成栽培成本太高,不宜于产业化生产。本研究以八仙花2年生组培苗,利用兰州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结合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合理应用,达到促使八仙花组培苗幼龄植株冬季开花,降低了栽培成本,为其大规模工厂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实现八仙花周年生产目标。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种苗为八仙花没有开过花的2年生组织培养苗红色品种(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瞬物细胞室提供);多效唑为15%可湿性粉剂(江苏省宜兴市生物化工厂出品)。

1.2、试验地点与设施

试验地在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榆中和平基地。加温催花设施为节能日光温室,温室内置有暖气。

1.3、试验方法

2005年6月8日将供试八仙花苗从温室移至户外荫棚下培育。挑选280盆生长势相对一致的八仙花苗进行试验处理。

13.1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7月21日上午取120盆八仙花,平均分成6组,对其叶面喷施多效唑50mg/L、100mg/L、150mg/L、200mg/L、250mg/L(以原药计)溶液,药量以整株叶面开始滴液为度,对照喷清水。

13.2不同时期喷施多效唑处理分别于6月15日、7月15日、8月15日,每次取20盆供试八仙花苗进行叶面喷施150mg/L多效唑溶液处理,药液量同上,对照喷清水。

13.3不同时间加温催花时间处理取80盆供试八仙花苗于7月12日用150mg/L多效唑溶液进行叶面喷施处理,然后平均分成4组,分别于10月10日、10月20日、11月1日、11月10日从户外转入节能日光温室开始加温催花,催花温度起初为10℃左右,以后逐渐升温至晚上15℃,白天25℃左右。

2004年和2005年9月下旬至11月10日兰州市榆中和平基地户外温度平均变化情况:9月20日至10月1日最低平均温度8~13℃,最高平均温度18~20℃;11月1日~10日最低平均温度-1~2℃,最高平均温度8~14℃。

1.4、调查项目

上述试验处理,前两组均于11月1日移入日光温室培育,且同时观察3组处理的植株生长和开花状况,分别于花芽分化基本完成后(2005年11月1日前后)和盛花期(2006年1月26日左右)进行植株生长量、开花率的测定,记录相关数据。取各组数据的平镜进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多效唑(PP333)不同浓度、施用时间不同,对八仙花组培苗促成栽培效果的影响。

2.1.1不同浓度多效唑对八仙花组培苗促成栽培开花率及观赏性的影响一盆商品价值高的八仙花成品,株高和冠幅比例接近1∶1~15,植株健壮,枝繁叶茂,花枝多,花色艳丽。从试验结果看(见表1),试验组和对照组八仙花苗都在春节期间开花,但多效唑浓度不同对其观赏性的影响程度不同。浓度越大(大于200mg/L),株高降低幅度大,但其冠幅、叶片也相应大幅度缩小,观赏性降低。浓度太小(小于50mg/L)则植株生长快,导致枝条细长柔弱、不易挺立,影响观赏价值。从开花情况看,处理组开花率和平均每株花枝数分别比对照高20%~50%和10%~80%。这说明,多效唑对八仙花有明显的促进开花作用,但随着浓度增大,对开花率、平均花枝数和花序形态的影响呈相对抑制作用,在多效唑浓度为250mg/L时,开花率为80%,平均花枝数和花序直径都不如对照组。证明多效唑对八仙花促成栽培效果的影响与其浓度关系密切,应用浓度在100~150mg/L时,八仙花组培苗促成栽培开花率为100%,每株花枝数4枝以上,植株观赏价值高,促花效果最好。

2.12不同时期施用多效唑对八仙花组培苗促成栽培开花率及观赏性的影响在自然条件下,八仙花于每年秋季平均温度降到19℃以下时,枝条顶芽开始花芽分化。在八仙花组培苗促成栽培中应用多效唑是为了抑制植株营养生长促进其生殖生长,促使花芽分化。因此,多效唑施用时间对促成栽培效果也很关键。试验结果(见表2)表明:7月中旬使用多效唑对八仙花组培苗营养生长抑制作用强,使得株高、冠幅比例相称,叶色浓郁,促花效果显著,开花率高达100%,花序直径13.2cm,花色艳丽,单株花枝数多,比其它试验组和对照组多60%左右,促成栽培效果好。

2.2、加温催花开始时间对八仙花组培苗促成栽培效果的影响

八仙花在其花芽分化基本完成以后,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低温(45℃以下)处理,然后开始加温催花。因此做了不同加温催花时间对八仙花组培苗促成栽培效果影响的试验。兰州地区一般于9月下旬以后户外夜间温度已降到8~13℃,基本可以满足打破八仙花花芽休眠的要求(见表3),开始加温催花时间较迟时,虽然株高、冠幅比例协调,枝繁叶茂,观赏性好,但从花枝数、盛花期和开花率来看,都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11月1日进入温室开始加温催花的八仙花,全部在春节期间开花,平均每株花枝,开花率高达100%,株型也好,商品价值较高,可以按预期时间供应市场。

3、小结与讨论

(1)八仙花的花芽分化质量决定其促成栽培效果,应用多效唑研究证明,7月中旬可能是八仙花花芽的生理分化前期,所以这时使用施用100~150mg/L多效唑,有效抑制了其植株体内GA的生物合成,导致其营养生长减缓,促进其生殖生长,有利于花芽分化形成,相应提高了开花率和植株的观赏价值,促成栽培效果最好。另外在兰州地区9月份以后日照逐渐缩短,昼夜温差增大,夜温已在10℃以下,这时期将八仙花组培苗移到户外培育对其花芽分化也起促进作用。

(2)八仙花组培苗促成栽培的成败与温度关系密切,在其花芽分化基本完成后,要经过一定时间的低温(45℃以下)处理,使未分化完全的花芽继续分化,并且促使开花抑制因子消失,打破芽体休眠,然后开始加温催花。研究证明,在兰州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一般于11月10日将户外培养的2年生八仙花组培苗0~8℃自然低温下处理40~50d移入温室中开始用节能日光温室加温催花,起初温度控制在15℃,以后逐渐升温至25℃左右,促成栽培效果好。

(3)要想让八仙花组培苗幼龄植株在春节期间开花,且具备相应的商品价值,除了花卉调控技术的合理应用,先进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也必不可少,栽培土壤必须疏松、有利于透水、透气。必须定期供给肥、水和防治病虫害。

养花技巧《临洮紫斑牡丹促成栽培技术》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供各种花卉的养花技巧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促成栽培技术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