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朵小花两片天蓝色的花瓣舒展,两根细细的花蕊高高地翘起,淡黄色的蕊头微微晃动,多像翩翩起舞的小蝴蝶。赏花,咏花,种花,是人们的三大乐趣,所以很多人将种植花卉作为人生一大乐趣。种植花草是一个精细而有耐心的工作,你能看到这篇文章,说明你也在关心这方面的情况,下面是由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园艺作物育种浅谈昆虫的利用”,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尽管不适应或不可能进行人工授粉的花的情况很少,但也并非没有,像胡萝卜和芹菜就属于此类。幸而这些伞形科品种的花都是雄蕊先成熟,当雌蕊成熟时它们已经枯萎,像这样的花就需要引诱昆虫传粉,才能达到受精的目的。

家蝇和绿头大苍蝇都是伞形科植物的传粉者。它们的幼虫主要是靠投放诱饵引诱它们产卵自己孵化,或去市场购买渔夫用作诱饵的幼虫,待它们化蛹后,将其筛出并立即贮藏在冷藏箱中,而后于放入温室中的一个容器内孵育几天,再将容器放回冷藏室内孵化成虫。此时由于冷它们都表现出麻木状态,然后,将它们倒出,趁它们未恢复活动能力之时,放进温室中让它们去传粉。苍蝇对许多植物品种的传粉都很适应,甚至像芸苔属植物那样通常由蜜蜂传粉的类型也不例外。因为在闷热的天气中,当蜜蜂还呆在蜂巢里的时候,苍蝇仍有一定的活动能力。

巢蜂虽然不适于像苍蝇那样在袋中传粉,但巢蜂的群体可以用在被隔离的栽种植物的温室中传粉。当花开的不够多时,为防止它们饥饿,应当为它们提供糖水。在开始几天内,由于蜜蜂试着飞出,往往死去,但会逐渐适应成为一窝新蜂定居下来。当晚上蜜蜂回巢后,还可以安全地将它们转移到其它隔离室中。由于蜜蜂每到晚上都要清扫自身的花粉,所以它们使植物花粉混杂的危险可以忽略不计。

此外,一些种类的野蜂也已使用于传粉。但野蜂需要单个捕捉,而后将它们放入盛有水的瓶子中,摇动瓶子使花粉脱离下来,并靠水的渗透压将花粉涨破。这种蜂的优点是它们能在阴暗的天气中和较低的气温下,比巢蜂和苍蝇采集的花粉较多并能有效地传粉。而苍蝇的授粉却是简单的和不加选择的活动。遗憾的是,一些野蜂对金鱼草属的花授粉时,为获取花蜜往往会在花冠基部附近穿一个孔,给花冠造成一定的损害。

Xzh52.COM延伸阅读

园艺作物育种浅谈人工授粉和去雄


为满足人们和市场对某些花卉的特殊性状或花朵颜色的需要,进行慎重地设计和选择有利的亲本进行人工授粉是十分必要的。这一操作的目的,是为了阻止自花授粉,因此,必须在开花之前(花粉成熟前),用镊子将花药或整个雄蕊摘除。若在不同基因型的亲本之间进行杂交,尚须在人工去雄之前先将镊子浸入工业酒精中消毒,晾干后再使用,这样才能保证杂交后代的混杂比率降到最低程度。

在一些豆科和菊科著名的品种中,它们的花丝往往与花柱的周围连接,形成一个管状体,因此,当我们对此进行去雄操作时,必须相当熟练和小心,否则就会损伤花的雌性部分。更有甚者是菜豆属的一些品种(如法国菜豆和长匐茎菜豆),它们雌蕊的花柱被雄蕊鞘像弹簧一样缠绕着,给人工去雄带来更大的困难。另外,类似于莴苣属的植物,它们的花很小,也难以进行人工去雄,更不便进行大量操作。近年来,国外又发明了一种便携式小型电子振荡器用于许多自花授粉植物如蕃茄和三色紫罗等)的人工去雄和授粉上已获成功。

人工去雄和授粉之后,必须进行套袋保护,以防花粉丢失和混交。除非特别需要,否则这些试验材料必须种植在专用的温室中。一般常用的杂交袋是用细纱布或精细的尼龙布以及玻璃纸制成的。一些开大花的植物(如百合属),在进行人工去雄和授粉之后,可用一小块金属箔包在柱头周围。对风媒传粉的植物来说,更要特别小心,因为它们的花粉极易被风吹跑。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的亲本如能产生带有遗传标记的花粉是最理想的。因为它所调控表达的遗传性状是纯合的,且在杂种后代中很容易识别出来。

收集花粉通常是在散粉之前进行,并放在温和的容器中催熟。而后放在有通风设备的专用房间里干燥。有时也可以用抽吸的方法,从开放的花中将花粉收集到一个小的玻璃容器中,但这些收集方法却不适于昆虫传粉的品种。另一种方法是收集未开裂的花药,并将其晾干,经摩擦后立即过筛,将花粉筛到一块玻璃板上,经12~24小时后,将未磨开的花药用刀片切开,再次进行精细地过筛,使花粉充分分开。

进行人工授粉的办法,通常是用一把驼毛毛刷将花粉授在柱头上。此毛刷在使用前也须像镊子一样进行消毒。

杂交后要挂标签注明亲本和日期,并应注意标牌不易被动物移动和被风吹掉。

昆虫信息素防止于农作物什么虫害?【荐】


“春天是花的海洋,一点点微风轻抚,似乎不敢惊扰那些粉嫩的花儿,有他们慢慢自由的开放。”生活中,不喜欢花意味着没有生活情趣,看到鲜艳的花,生活的烦恼顿消。种植花草是一个精细而有耐心的工作,你正在学习养花知识和技巧吗?为此,花卉网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昆虫信息素防止于农作物什么虫害?【荐】》,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昆虫信息素防止于农作物什么虫害?

昆虫信息素防止于农作物什么虫害?

当农作物遇到害虫为害时,种植者首先想到的是喷施农药进行防治,尤其是选择化学农药,这也是最传统的防治害虫的方法。正是由于化学农药的频繁使用,造成害虫的抗性逐渐增强。就这样为了控制害虫,种植者不得不更频繁地施用农药。最后的结果是虫害的抗性越来越强、天敌越来越少、种植者的种植成本越来越高、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蔬菜等农作物农药残留超标、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使用化学农药不仅有这种种后遗症,而且种植者的虫害防治问题还得不到解决。一些抗性害虫如小菜蛾、黄曲条跳甲、斜纹夜蛾、棉铃虫、蓟马、白粉虱等害虫发生时,种植者不能一味地只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需配合昆虫信息素的使用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昆虫信息素是用来表示聚集、觅食、交配、警戒等各种信息的化合物。昆虫信息素存在于自然界昆虫体内,所有昆虫都会产生和识别信息素。昆虫信息素近几年来在国际上被广泛用于害虫管理。昆虫信息素具有绿色、环保特点,让人类果蔬食品更加安全。

昆虫信息素诱杀的是成虫,这样就减少害虫产生后代,随着时间的推移,田间虫口密度逐渐降低,必要时辅以施用化学农药,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事实证明昆虫信息素的使用能够解决抗性害虫的为害。

昆虫信息素对为害隐藏的害虫更显现出其优异的防治效果。如红棕象甲、大豆食心虫、豆荚螟、玉米螟、二化螟、三化螟、香蕉象甲、花蓟马等害虫为害的共同点就是钻蛀为害,为害极其隐蔽且造成的损失极其巨大。此类害虫用药剂防治比较困难,药液不容易接触虫体。而利用昆虫信息素引诱此类害虫,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菜蛾、豆荚螟、大豆食心虫、玉米螟、红棕象甲、黄曲条跳甲、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棉铃虫、蓟马、白粉虱等几十种昆虫信息素投入使用,解决农业生产上多种抗性害虫和隐蔽性害虫的防治问题。同时也为出口蔬菜、果树、茶叶保驾护航;为绿色、有机食品解决农残及害虫防治问题,给食品安全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

菊花的育种


育种
一、任务和方向
(一)选育优质新品种。我国重盆菊,而欧美则重切花菊。对于盆菊,要求株型适中,枝健叶润,花型丰满,而对于切花菊,则要求花形中大至大,瓣厚朵圆,

茎长而坚韧,耐长途运输,水养后花能开足而又经久不凋,如莲座、反卷,球型等新品种。不论何类菊花,总以花色鲜明。花形饱满为佳。
(二)选育早小菊及各类四季菊新品种,以适应市场需要。
(三)选育耐寒、耐旱、耐瘠、耐阴、耐涝而抗病虫害的新品种,以扩大艺菊范围,节省人力、物力,降低成本。
(四)选育地被菊。培育地被菊的要求是:植株低矮紧密,能迅速铺满地面,花性特强,花期甚长,群体效果好。
(五)选育香菊、药菊和茶菊。培育时,要慎选原始材料,主要通过杂交育种和芽变选种。

二、原始材料
除选用栽培品种外,还可选择具有优异种质的毛华菊、小红菊、野黄菊、甘野菊、菊花脑等野菊及菊科异属植物等。

三、育种方法
(一)杂交育种:进行定向杂交育种,须先审选双亲,要求皆具较多优点而无严重缺点,各有突出特长,两者花型或花色近似。母本选择更要严格,要选用结实

力较强者。一次杂交只求解决一、二个具体问题。菊花系白花不孕植物,可先套硫酸纸袋而不去雄。舌状花自外向内渐次成熟,当三、四成花开放时,可逐层剪短

花瓣,以利于用毛笔蘸父本花粉授粉。柱头成熟期不一,应分批重复授粉。加强养护母株,适当扣水;并在日光下曝晒,然后及时除袋。翌年1~2月种子成熟,连

茎剪下阴干,然后晒种、清种。杂交育种近年国内在盆菊、早菊及切花菊育种中,均收良效。远缘杂交在菊花育种尤其是地被菊育种中,常可起巨大作用。
(二)芽变选种:菊花甚易发生芽变。选出其中优变,通过营养繁殖加以保存、推广,是育成新品种的捷径。
(三)辐射育种:用适当剂量的Co60处理,可诱导出多种变异。国内外在培育新颖花色、不同花期和株型上,已收奇效。

天然变异菊花育种


现代菊花品种纷繁,艳布世界,蔚为壮观。首当归功于我国在世界花卉园艺发展史上,自晋唐以来长期选育不断推陈出新的卓越贡献。育成菊花的原始亲本源于中华山野,杂种复合体首先在我国形成。现今菊花的品种资源和传统的栽培技艺,我国仍居世界领先。近年各地又获新的进展。

现代菊花是经过多重组合反复杂交不断演变形成的杂合体,每个品种都蕴含着若干潜在的形质(基因),不时分离变异(突变)。通过人工杂交育种和天然变异育种,不仅可以继续获得优质新品种,而且可有效地提高栽培观赏水平和经济效益。

菊花人工杂交育种需有目的、有计划、有预见的精选良种亲本培育优质新花。从亲本的选择培育、杂交育种到新品种的优选审定需要适度的环境条件和相应的技术操作。而天然变异育种,则只需广大艺菊工作者和菊花爱好者细心留意观察菊花的芽和枝的天然变异(突变)即可获得优良的新品种。

芽变育种菊花扦芽栽培,花期观察发现花色变异(突变)如传统名菊“黄夔龙”变出宫粉色,称“南朝粉黛”、“粉夔龙”。“西厢待月”由前半夜月光的淡黄色变成后半夜月光的白色称“风清月白”,姐妹一对,相映成趣。近年引进的“高原之云”在北京变出金黄色的“高原锦云”。六十年代北京育出一朵花半边红半边黄的“鸳鸯荷”,几经芽变又育出全红的“朱荷”和全黄的“金荷”。还有金黄色花瓣上嵌合红色斑点,得“血染征袍”、“战地黄花”的佳名。变异性状都很稳定。

枝变育种枝变发生在多头菊栽培,花期发现其中一枝花色突变。如银白色的“玉芙蓉”变出一支鲜粉色花,称“银粉荷花”。最近读者王君发现培育的传统名种红黄二重色的“凤凰振羽”枝变的纯赤金色新品种,同属枝变的一例。发现枝变需将花枝剪下,如枝上无侧芽,可剪去叶片把枝条横卧用素面沙土浅埋保湿,促其萌芽出土扦插。枝变仅单独一枝变异。原本基部根茎芽则无变化。芽变也只是个别芽突变,植株原本不变。 芽变和枝变,通常均为花色变,其它性状不变。因此,不在花期则两个品种的根茎叶无从分辨。芽变和枝变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其后代性状稳定。

石竹育种


石竹是石竹科、石竹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品种繁多,花色丰富,多以有性养殖为主。
石竹喜光、耐寒、耐旱、但不耐涝。石竹育种时,要选在地势平整、高燥之处,土壤以沙质土或半沙质土为佳。亩施过磷酸钙50公斤,复合肥15公斤,深翻、拍碎、整平后封1米宽的畦子,长度不限,灌一遍透水,水渗完后立即播种,播后再盖上一层厚度为种子大小2-3倍的细土,然后插上小弓绷,盖上塑料布,棚内温度以20-24摄氏度为宜,这样10天左右即可出土。出土后要注意通风透气,防止旺长,以达到炼苗的目的。炼苗半月后,选在阴天或多云的下午,揭去塑料布,将杂草清除干净,注意防治青虫和蚜虫,2-3个月后可分栽定植。每平方米可栽30-60棵,栽时要比原来深1cm左右,然后踏实,浇水一遍透水。此法适用手春天?解冻后至收麦前使用.一般情况下,沙质土亩播种量为0.5公斤,粘土为0.6公斤,工程用地为0.9公斤.播种时如无特殊原因,最好能避开高温多雨的季节.其优点是成苗率高,并且可以节约种子,还可使苗子提前出圃;缺点是费人工,成本稍高.
石竹育种,也可采用直播的方式:将所育石竹之地施肥,深翻,整平后,把种子均匀撒于地表,用筢子纵横各搂一遍.搂时不要用力,拉着筢子直走,搂好后用辊子轻轧一遍,或用人工踩一遍,然后喷水保湿.喷水次数可根据墒情和天气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每天喷水一至两次,晴天多喷一些,阴天少喷或不喷,两周左右即可出土.出土后要加强管理,及时清除杂草,雨天注意排水.此法适于收麦后至土壤封冻前使用.一般情况下,沙质土亩播种量为0.6公斤,粘土为0.8公斤,工程用地以1.3公斤为宜.另外,还可根据土壤结构,土质性状和种植要求自行确定播种量.其优点是:不用移苗,可节省大量人工;缺点是:略费种子.
黑,吉,辽,内蒙,新疆及甘肃敦煌一带,直播时间要安排在土壤封冻前50天为宜,否则,对石竹的越冬和生长极为不利.当然,保护地育种除外.
单位:山东阡陌花业石竹基地
电话:0530-8691999 8693001
传真:0530-8693668
手机:13953085608

大豆作物


你好!
大豆有没有接果实少枝叶茂盛的种苗

姓名:孙玉 单位: 联系电话: 2010-06-22

专家解答
您好
很抱歉,我们没有您要求的大豆品种相关信息,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传统意义上与您的要求完全相反,都是豆大枝少,您可以尝试选择较小的的豆进行种植,每次选种都选豆小枝多的豆种,进行自行繁育。也许会出现您需要的结果。
1、新大豆1号
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75~80cm,分枝少,茎杆粗壮,主茎14.2节,株形收敛,叶披针形,深绿色,白花,灰毛。三、四粒荚多达70%,平均每荚2.65粒,荚熟色暗褐色,底荚高20cm左右,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有微光,脐黄色,百粒重22~23g。北方春大豆种,中熟品种,生育日数128天,需≥10℃活动积温3041.8℃。该品种开花早,花期长,喜肥水,秆强,抗病毒病。籽粒品质优良,蛋白质含量41.01%,脂肪含量21.3%。
2、新大豆2号
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70~80cm,分枝少,茎粗0.67cm,主茎节数14节以上,圆叶,白花。3~4粒荚多,平均每荚2.5粒,荚熟色褐色,底荚高17cm左右,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脐黄色,百粒重24~26g。北方春大豆种,中晚熟品种,生育日数125~135天,需≥10℃活动积温3137℃。该品种开花量大,花期长,秆强,抗灰斑病。籽粒品质优良,蛋白质含量33.94%,脂肪含量23.6%。
3、新大豆3号
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93.4cm,分枝0.6个,茎粗0.6cm,主茎17节,叶披针形,深绿色,紫花,灰毛。2~3粒荚多,荚灰褐色,底荚高16.8cm左右,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有微光,脐黄色,百粒重19g。北方春大豆种,中早熟品种,生育日数120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791.3℃。中抗花叶病,其它病害亦较轻。植株繁茂,耐瘠薄,抗旱性较强。蛋白质含量41.8%,脂肪含量20.1%。
4、黑农39(原垦887704)
小圆叶,白花,无限结荚习性,株高90cm左右,少分枝,秆细,韧性强,主茎17节左右,株型收敛,底荚高16cm,单株结荚35个平均每荚2.4粒,粒圆,黄色,脐黄色,百粒重19~20g。
5、绥农16
株高约100 cm,中抗灰斑病,适应性好,喜肥水,秆强不倒,圆叶、紫花、灰毛,亚有限结荚习性,节间短,主茎结荚密,多集中在中下部,三粒荚多,子粒圆形,种皮黄色,色泽度好,脐无色,百粒重20~21 g左右,子粒外观优良,蛋白质含量39.82%,脂肪含量20.13%,生育日数120~122 天,该品种所需活动积温2400℃左右。
6、合丰39
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100 cm,秆强不倒伏。节间短,有分枝,结荚密,三、四粒荚多,顶荚丰富,叶披针形,花紫色,茸毛灰白色,荚熟褐色,子粒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脐黄色,百粒重19~20 g,蛋白质含量为42.52%,脂肪含量19.06%。生育日数120 d左右,活动积温2340℃,为中熟品种,中抗灰斑病。
7、黑农41
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90-100cm,生育日数120-123天。白花、灰毛、披针型叶,子粒圆形,种皮浓黄色,百粒重18-20克,一般亩产200公斤左右,高产可达300公斤以上。平均脂肪含量22.7%,蛋白质含量37.81%。中抗灰斑病,较抗蚜虫和食心虫,完全粒率高。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种植。

园艺发展历史


我国现代园艺事业,主要兴起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园艺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蔬菜、果树的总面积和总产量的增长,在我国农业和世界农业中,都具极高的速度。到2000年底,中国果树总面积己达890公公顷,总产量达6500万吨; 中 国蔬菜总面积己达1400万公顷,总产量达4亿吨,均居世界首位。我国果品年人均量,1978 年是6.8公斤,2000年已达46公斤(世界65公斤);我国蔬菜年人均量,1978年是70公斤,20 00年己达270多公斤( 世界135公斤)。所以我们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现在我国农业总产值中,蔬菜己占第二位, 果树占第三位。我国的观赏植物生产,起步较晚,但发展也很快:据不完全统计,到2000年 底,全国观赏植物的栽培面积己超过12.6万公顷,年产鲜切花22亿支,花卉的消费需求以 年增20%的速度上升。1999年我国昆明成功地举办了世界园艺博览会,充分展现了我国和世界园艺生产和科学研究的新成果,我国作为园艺大国的形象又一次展现在世人面前。总的来看,我国的园艺业和园艺科学距世界先进水平还差的很远,在一些地区园艺业还基本 上停留在小农的分散、落后的水平,没有规模、没有产业,生产和市场不够衔接;科研方面 ,过去文革所耽误的时间短期内还赶不上来。目前,我们的园艺产品是非常丰富,甚至 是许多果品、蔬菜供大于求,滞销现象比较普遍,其原因主要和这一段时期生产发展的速度 超 过了人民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有关,和一个时期园艺生产的发展主要是个体农民的积极性而 缺少科学的规划指导也有关。从发展上看,园艺产品的质量存在不少问题,单产很低 ,总的生产效益不高。这些问题有待于今后去解决。?二、园艺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园艺业是农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个大产业。越是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园艺业的这种 地位越显著。其主要原因是:(一)许多园艺产品是重要的食品、营养品?蔬菜和果品是人类重要的食物,人们从中取得蛋白质、脂肪、糖类等,特别是维生素、矿物 质,蔬菜和果品的含量更为丰富,是人的营养与健康不可缺的。与谷物、肉类食品比较,许 多蔬菜和果品是低能量食品,又能在人的胃液中起酸碱的调节作用,其营养与保健功能非 常重要。营养学家主张,人的食物中蔬菜、果品不应是副食,应当成为主食,而谷 物和肉类应成为副食。他们提倡的膳食结构是:年人均蔬菜120~180公斤,果品75~90公斤,谷物60公斤,肉类45~60公斤,每天食物的热量不要超过8.37~11.30千焦耳。中国目前城市和经济较发达的农村,人的食物中蔬菜已相当充足,但果品还差得很多。(二)园艺产品作为工业原料食品、酿酒、医药工业以及化工、轻工业,以园艺产品作原料者甚多,特别是发展很快的饮 料工业。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果品和蔬菜以加工形式的果酒、果汁、菜汁消费量很大, 而 且还在不断增加。从表0-2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情况。我国的果品和蔬菜饮料工业方兴未艾, 前 景令人鼓舞。园艺产品经过加工,不仅仅增加产值,销售和消费也较方便,大大减少了流通 过程中的损失,总的生产效益提高了。当然,在目前我国城乡人民总的消费水平还比较低的 时候,蔬菜和果品的加工量的增加还要有个过程。(三)园艺植物的绿化和生态效益园艺植物,特别是果树、观赏树木、花卉、草坪,覆盖和绿化土地的功效,改善生态的功效 ,是无可替代的。现代社会无论是城市还是乡镇,都已经把生态当作人最重要的生存 条件,当作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巴黎、莫斯科、华盛顿、渥太华、海牙、伯尔 尼等绿地面积均超过总面积的25%,而北京2000年只占?13.9%, 上海则更低。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园艺业还有许多的工作要做。(四)园艺文化的社会意义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结合点及综合表现。现在已广 泛流行的茶文化、竹文化、花文化、橘文化等等,就是这些园艺生产与文学艺术、科学、教育、社会学等结合的产物。园艺生产是形成园艺文化的温床,园艺文化的形成又促进园艺生 产以及更宽领域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即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中国园艺文化有着极 丰富多彩的历史遗产和新的创造形式。我们先人的诗歌、戏剧、绘画、小说、锦绣、建筑、 陶瓷等,有大量的名作传世,以园艺反映或寓示了当时的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园艺文化今后 会有更大的发展,园艺工作者应当积极参与,作出更大的贡献。?

蒲公英的园艺栽培


蒲公英从不与百花园中那姹紫嫣红的奇花异卉争芳斗艳,仅以它小小的花朵,在大自然的绿野芳踪之间,默默地奉献着每一个春秋。 蒲公英是花,是草,是菜,又是药,是极具有开发前景和广泛应用价值的多功能的园艺、园林植物。

一、蒲公英的生态习性 蒲公英又名婆婆丁、黄花地丁,在我国华北、东北、华东等地区及日本、朝鲜、蒙古等亚洲国家广有分布,多生长在农村的路旁、田间、山坡、草地、郊野荒地等处。 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清明后展叶,春花期为4~5月,秋花期8~9月。蒲公英的花期因生长所在地的小气候条件不同而有七天左右的差别。每“朵”花开放时间大约七~十天,群体连续开放时间在二十五天左右。 蒲公英具有抗寒、抗干旱、耐瘠薄、耐践踏、抗污染、耐酸碱等极强健的习性,表现出广泛的适应能力,尤其能适应城市的重污染环境。在吉林市无论是工厂区,还是街路两旁,常常可见被行人践踏过的蒲公英,照样绽开出挺拔的黄色小花。在-45℃的气温条件下能安全越冬。

二、蒲公英的引种栽培与改良 蒲公英虽是人们熟知的野生地被植物,然而,做为园艺栽培,国内尚无报导。 某一植物从野生到园艺栽培的过度,也即品种驯化和改良的过程。这个过程,在不同种类的植物之间,所需时间的长短相差很大,适应能力也各不相同。现存的园艺品种,有许多是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雨沧桑才得以形成,如牡丹、芍药、菊花等名贵花卉。也有的需经过几年、十几年、乃至几代人的精心栽培选育,才有一个稳定的新品种形成。而有些园艺品种又由于自然地理条件不合适,或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在逐年退化,如郁金香、唐菖蒲、三色堇等。 品种改良的目的,就在于力求以最短的时间,最简化的环节,最少的投入,改变原有品种的某些不理想的生理、生态习性,而出现高品位的新性状。蒲公英的引种人工栽培,正符合这一目标。 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城市规模的急剧膨胀,习性强健的蒲公英也悄无声息地由原来的郊野、荒地,走进了城区,走进了居民的庭院。它无须驯化,便迅速适应了差异颇大的生态环境,而且没有任何退化现象。它一改园艺品种改良长周期、慢效益的弊端,迅速做为一个全新的园艺品种,进入栽培植物的园地中,成为园艺植物中的一支新秀。 生长在干旱地区的蒲公英,叶色常常带有紫晕,叶片多伏地而生,花茎短于10厘米,花径有2~2.5厘米;而生长在湿润肥沃土壤中的蒲公英,叶片大而肥厚,呈鲜嫩的绿色,叶柄呈黄白色,且直立生长,花茎高约20厘米左右,花(序)直径可达5厘米左右,花色艳丽夺目。

蒲公英的繁殖,原为野生自播繁衍,或自然根孽繁殖。蒲公英种子成熟期大约在六月中旬,成熟时间需十五天左右。因瘦果带有绒毛,极易随风飘散,故园艺栽培繁殖,对种子需随熟、随采、随播;人工分根可在四月末??“五?一”节期间进行。

三、蒲公英的应用与综合开发

(一)园艺观赏 蒲公英具有返青早、枯黄晚、习性强健、春秋两季开花等优良特性,又由于它花(朵)丰腴,花色鲜艳,果序绒球轻盈可爱,所以,无论是孤生、群生、还是伴生,都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用蒲公英做缀花草坪,在绿色如菌的草地中,镶嵌上鲜艳夺目的黄色小花,更能显现出绰约风姿。 蒲公英植株低矮,花型整齐,故适于模纹图案式种植,为防止种子成熟后飘散,图案变型,在花谢后立即将残花剪去。 如果将蒲公英与紫花地丁混合种植,缀于草坪之中,由于它们花期相近,花色形成黄与紫的鲜明对比,恰似一片如染如绣的织锦地毯,会给园林增添无限风采。 若植于园林中铺装路面的砖、石缝中,则更是别有韵味。

(二)食用 蒲公英被做为野菜,已有悠久的历史。它含有叶黄素和多种维生素,具有消食健胃之功效。近年来,蒲公英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城市的菜市场上。因为它不受园艺蔬菜农药和化肥的污染,而成为宝贵的“绿色食品”。

(三)药用 蒲公英全草人药。性寒、味甘苦,功能可清热解毒、散淤、利尿、催乳。对乳腺炎、疗毒等有奇效,二十四小时即可使红肿的乳腺炎症奇迹般的消失,其消炎功效为青霉素等抗菌素类药物所远远不及。此外,对咽炎、扁桃体炎也有明显疗效。 据有关资料报导,蒲公英还具有抗癌、防癌作用,尤其对乳腺癌、肺癌,具有一定疗效。 近年来,日本利用蒲公英开发了系列保健饮料。 随着科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园艺的概念在不断补充新的内涵。观赏植物已不仅局限于单纯的观赏,正向具有抗逆性、食用性、保健性、益智性等多元化、多功能的综合效益型发展。蒲公英已表现出这种综合性能的明显优势,成为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广泛应用价值的佼佼者。

花卉育种途径多


加入WTO给我国的花卉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花卉工作者应该与时俱进,结合我国丰富的花卉资源,加速花卉新品种的选育,促进我国花卉业的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总结国内外花卉新品种起源的途径,主要有5种。

引种驯化途径
在进行引种工作时,引进的品种栽培在不同于原产地的自然条件下,必然会发生变异,从变异中进行选种,可以获得新品种。引进的种或品种如果性状没有达到期望,需要结合其他的技术措施驯化,或与选择育种以及杂交结合进行定向选择,也可以获得新品种。
引种驯化是直接丰富品种和育种原始材料的捷径,可以在最短时间里迅速而经济地丰富花卉种类,具有所需时间短、见效快、节省人力物力等特点。例如加那利群岛补血草 (Limonium perezii)野生时夏季开花,花梗脆弱,引进后通过对特殊个体进行繁育和定向选择,迅速培育出花梗坚硬的冬季开花品种。

选择育种途径
选择育种是花卉新品种起源的基本方法和主要内容,贯穿花卉新品种产生的全过程,园林中的重要花卉如凤仙花、芍药、山茶等的重瓣品种,都是在人工栽培或自然变异中通过选择培育出来的。我国具有丰富的花卉资源,不管是栽培还是自然发生的变异都十分广泛,需要我们善于观察和发现,继而培育出更多花卉新品种。
1.在人工栽培中产生新品种
人工栽培选育是新品种起源的重要途径。布尔班克曾用连续选择的方法把叶子边缘不具皱折的“野 牛儿苗”培育成为显著皱叶的新种;英国育种家坎德从改进栽培技术着手进行定向选择,育成皱边唐菖蒲。
1) 混合选择:从原始群体中选出株型、花色、花型、抗性等方面性状符合选种目标要求的单株,进行混合繁殖叫混合选择。优点是简单易行,能迅速从混杂的原始群体中分离出优良类型,获得较多的种子及繁殖材料,便于及早推广。
2) 单株选择:将当选优良个体的种子分别收获, 分别播种而为家系,根据家系的表现确定上年当选个体的优劣,并以此家系为单位进行选留和淘汰。花卉中的凤仙、矢车菊、桂竹香、紫罗兰、香豌豆、半支莲、金盏花等都属于自花授粉植物,长期的自交导致基因纯合,遗传性比较稳定,自交系后代分离较少,一般采用一次单株选择或一次混选。对于异花授粉植物,如石竹、万寿菊、矮牵牛、百日草、大丽花、百合、月季、福禄考等多采用多次混合选择。
3) 利用无性繁殖手段进行栽培选育。如嫁接繁殖时,通过砧木接穗之间的相互影响产生变异,从中可以选育新的品种,如周师厚《洛阳牡丹记》记载,“二色红,千叶红花元丰中出于银李园内,于接头一本上,歧分为二色一深一浅,深者类间金,浅者类瑞云,始以为有两接头,详细视之,实一本也”。
2.从自然变异中产生新品种
1) 草本花卉的实生变异。自然界中的草花通过播种进行自我繁衍所形成的实生苗群体中,通过人工有目的地单株选择逐步培育成稳定遗传的性状,从而产生新品种。
2) 木本花卉的芽变。芽变是植物产生新变异的丰富源泉,既可以为杂交育种提供新的种质资源,又可以从中选出优良的变异通过无性繁殖保持,是选育新品种的一种简易而又行之有效的手段。
我国早在宋代就有芽变选种的记载。牡丹品种“魏花”系樵者于寿安山中发现野生的变异植株,后经扩大繁殖得到该品种。1031年欧阳修《洛阳牡丹记》中记载了牡丹的芽变:“潜溪绯,千叶绯花,出于潜溪寺,本是紫花,忽于丛中特出绯者,不过一二朵,明年移在他枝,洛人谓之转枝花,故其接头难得”。
许多观赏园艺植物,特别是长期无性繁殖的观赏植物都有芽变产生的品种,如园林植物中的许多垂枝、龙游、金边、银心等类型都是通过芽变选得的。

有性杂交途径
有性杂交是获得花卉新品种的主要方法和有效途径。此途径最成功的例子首推杂种香水月季的育成。19世纪60年代以杂种长春月季(Rosa Hybrid Perpetual)与香水月季(Tea Rosa)杂交育成了杂种香水月季系(Rosa Hybrid Tea,H.T.)。 它综合了多个亲本的优点,具有长势旺、花轮大、又能四季开花等特性。“牡丹醉酒”、“黄和平”、“国色天香”、“金背大红”等都是杂种长春月季系的著名品种。早年法国学者用引进的黄牡丹与中国中原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杂交,育出了一系列黄色牡丹新品种,后被称为Lemoine系(P.×lemoinei)。这些品种具有黄牡丹纯正的黄色,同时保留着中国中原牡丹高度重瓣、花头下垂等特点。1870年法国人又将石竹(Dianthus chinensis)与香石竹杂交,培育出了四季开花香气浓郁的现代香石竹。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被重新发现以后,用人工杂交培育新品种的方法广泛应用,并创造出大量观赏植物的新类型和新品种。
1835年-1849年Von Carttner发现了杂种一代的优势现象。通过杂交授粉可以把亲本不同性状的有利基因综合到杂种个体上,使杂种个体不仅综合双亲的优良性状,而且在生长势、抗逆性、生产力等方面超越双亲,从而获得某些性状都符合要求的新品种。1930年日本培育成矮牵牛杂种优势一代,到20世纪70年代观赏植物杂种优势利用已较普遍,到80年代培育出具有杂种优势的新品种有矮牵牛、瓜叶菊、万寿菊、金鱼草、天竺葵、霍香蓟、秋海棠、蒲包花、仙客来、报春花、半支莲、三色堇、百日菊、石竹、鸡冠花、羽衣甘蓝、紫罗兰等,并已普遍栽培应用。
杂交途径中当采用亲缘关系较远的不同种,甚至不同属的植物为亲本进行杂交时,叫远缘杂交。远缘杂交能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物种之间的界限,促使不同物种之间基因交流,具有近缘杂交所不能获得的优良特性,成为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创造新类型或改进现有品种开辟了新的途径。如日本京都大学(1982)以原产中国的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原产苏丹的凤仙花和分布在非洲、印度、印尼等地的凤仙花属20个种进行种间杂交,培育出许多株型、花色等不同的新品种。
我国在1990年利用中国野生蔷薇与现代月季杂交获得了具有良好耐寒性、抗逆性的刺玫月季品种群。北京林业大学自1982年起连续用杏、山桃与梅杂交,获得了一批种间抗寒性很强的杂种。采用远缘杂交法,新疆选育出能在-32℃温度下自然露地越冬,一年3季开花的月季新品系。

人为诱变途径
利用物理、化学等因素诱导植物遗传性发生变异,然后结合目标加以选择,也可以培育出新的物种或品种。通过人工诱变可以有效地改良品种的个别性状,缩短育种年限,促进远缘杂交成功,并有可能出现自然界中罕见的新类型。如Latap (1980)通过诱变获得了攀援型的月季; 四川核能研究所利用γ射线处理菊花的插条,选出了每年两次开花的菊花新品种——辐橙早;荷兰和德国育成了能在低于2℃-4℃条件下开花的抗寒花卉品种。荷兰的Broertjes在1975年-1979年间,用X射线重复照射菊花,选出了几百个花色突变的菊花品种。若采用普通的芽变法育种,则需要几十年之久。
1. 物理诱变
物理诱变有温度激变(温度的异常变化)、机械创伤(人工嫁接、反复切伤植物组织、摘心等)、电离辐射(X射线、γ射线等)等方式,主要是辐射诱变。
W.E.Domol (1923)曾将二倍体风信子(Hyacinthus)的鳞茎用低温处理得到三倍体新品种, Winker,H.等人曾用切伤与嫁接的方法在茄科植物中获得多倍体新品种。
1936年,德莫尔(W.E.Demol)用X射线处理郁金香,经过10多年时间育成了“法腊迪”突变品种。20世纪50年代用辐射育种育成的有百合、葱莲、香石竹、唐菖蒲、菊花、杜鹃、仙客来等。20世纪60年代育成的有大丽菊13个品种,还有菊花、好望角苣苔、扶桑、蔷薇、杜鹃、香石竹等,共计40个突变品种。20世纪70年代,由于辐射技术改进,活体不定芽技术、离体培养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辐射诱变品种激增至196个,1980年达到238个。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统计,1977年-1980年全世界辐射成功的植物215种,其中花卉128个种,占59.5%。截至年12月,全球已育成了30种观赏植物的突变品种379个,其中以菊花最多(162个),其他依次为大丽菊、月季、秋海棠、六出花、香石竹、杜鹃花等。
2. 化学诱变
化学诱变主要是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的产生,从而产生新品种。多倍体花卉新品种往往具有粗壮、叶大、花器官增大、更加娇艳等特征,增加花卉的观赏价值和商业价值。这在百合、萱草、马蹄莲、报春花等众多花卉上均获成功。

生物工程途径
生物高新技术的发展,为花卉新品种的起源提供了新观念、新方法和新手段,对促进世界花卉新品种的增加,品质的提高以及花卉产业化的发展均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1. 细胞工程
主要是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用于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或创造异质的杂种细胞,以求培育融合双亲优秀品质的新品种。
自从Cocking第一次用酶解法大量分离出原生质体以来 ,已建立了从材料选择→预处理→脱壁→原生质体分离→原生质体培养→愈伤组织和植株再生的一整套技术,共有100多种植物的原生质体再生植株获得成功。在观赏植物上,矮牵牛、柑橘、悬铃木、补血草、郁金香等都获得了成功。如1972年 ,美国科技人员从一种耐旱的、高山生长的矮牵牛中 ,分离出染色体,用微型注射器注入栽培种矮牵牛的原生质体中,然后经过细胞筛选,培育诱变植株。
体细胞杂交育种也是培育花卉新品种的重要途径。体细胞杂交又称细胞融合或拟性细胞杂交。它是通过体细胞融合的方法产生杂种细胞,进而把这些杂种细胞人工培养成杂种植株,并选育成新品种的方法。如Matthews(1991年)采用黄刺玫的杂交种进行原生质体培养,获得再生植株。
2. 组织培养
在植物离体培养中也可以产生新品种,如花药培养与单倍体育种。在亚洲百合杂种系“黄康奈狄克”的花粉培养中,17.6%的中、晚期单核小孢子产生了愈伤组织,其中5/11后期成为单倍体新品种。
3.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用人工方法提取或合成基因,在体外切割,通过与载体的重组,用DNA直接导入法或根癌农杆菌转化法等把基因转入受体细胞,使外源DNA在受体细胞中进行复制和表达,按人们的需要生产出稳定遗传的新品种。基因工程为育种提供了快捷的途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因工程技术应用到高等生物的物种改良和新品种的培育上。其中在花卉上已有一些成功的例子。如1995年Handa等导入Rol基因而产生的叶皱、花冠呈杯形的高原龙胆新品种;1997年首次出现在澳大利亚花店中的淡花康乃馨;美国保尔园艺公司为园艺爱好者开发的一种带香味的天竺葵等。应用此技术还可创造一些具有特异性状的花卉新品种,如日本用萤火虫产生萤火素酶的基因,注入无菌状态草原龙胆的叶细胞膜,可使草原龙胆的叶子发出青白色的光。
花卉新品种起源的途径不是单一的,大部分花卉的新品种都是通过多种途径综合培育而来的。我国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种质资源十分丰富。随着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研究的进展和基因转化技术、植物再生方法的不断完善,新方法、新手段的采用, 培育蓝色的月季、发光植物、紫色的郁金香、黄色的仙客来、红色的球根鸢尾都不再是梦想。高新技术和特有资源相结合、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方法相结合,必将加速花卉新品种的选育和促进我国花卉业的发展。

作物黄化是啥引起的?


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花朵,纯正幽远,沁人肺腑的香味。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花,赏花的更深境界则是种植花卉。种植花草是一个精细而有耐心的工作,怎么样才可以种植好花草呢?考虑到您的需要,花卉网小编特地编辑了“作物黄化是啥引起的?”,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作物黄化是啥引起的?

农作物发生黄化病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主要因素是缺少某种元素而发生的黄化现象。

黄化可发生在植株茎叶部位,以叶片类化发生较多。引起黄化的主要原因是农药阻碍了叶绿素的正常光合作用。轻度发生表现为叶片发黄,重度发生表现为全株发黄。叶片黄化又有心叶发黄和基叶发黄之分。

药害引起的黄化与营养元素缺乏引起的黄化有所区别。前者常常由黄叶变成枯叶,晴天多,黄化产生快;阴雨天多,黄化产生慢。后者常与土壤肥力有关,全地块黄苗表现一致。与病毒引起的黄化相比,后者黄叶常有碎绿状表现,且病株表现系统性症状,在田间病株与健株混生。

作物黄化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错过治疗期,而会引起死苗。

花卉育种中的几个关键环节


花卉育种是当前我国较为薄弱的一项技术。多年来,我们进行了地被菊及梅花、月季、金花茶等育种研究,深感在花卉育种中,应首先解决好几个关键性问题。

一、育种目标问题 育种的目标,也就是它的任务和方向。

一般常犯的弊端有三:

①要求过宽而又齐头并进,希望一次解决全部问题,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而导致部分成全部失败。

②主次不分或主次颠倒,最后可能次要目标达到了,而主要目标未达到。

③虽已突出主攻方向,却因过分忽视次要目标,或未对之明确最低要求,以致主要目标虽已达到,却因其它性状上出现严重缺点而新品种难以成立,或不易推广应用。 我们在长达32年的地被菊育种过程中,在品种改良目标上就曾走过一段弯路后,最终才端正了方向。

如在1961?1965年期间,我们进行岩菊??地被菊前身的品种改良研究。当时的育种目标是以培育花繁叶茂、抗性顽强的新品类型为重点,结果通过早菊与野菊之间的远缘杂交,育成了“红岩”、“战地黄”等13个新品种,1964?1965年在北京公园中推广。

其主要优点是:

①着花繁密,一株少则数百朵,多则几千朵;

②抗性强,可广泛露地在北京园林及风景区中栽种。但其最大缺点则为:植株过高,一般株高70?90厘米而易倒伏。

1985年进一步明确育种的任务与方向是:

①植株低矮或具匍匐性;

②花团锦簇,着花繁密;

②适应范围广,抗逆性强;

④花期较长,而以“十?一”为盛花期。其中前二条是重点,而适应性强、抗逆性强,则是更首要的重点。这样端正了目标,很快就收到效果。年育成第一批地被菊品种,如“铺地雪”,“早粉”,“铺地荷花”等。稍后在1990年选育了“淡矮粉”,“玫瑰红”,“大叶令箭”等第二批新品种。自年起,又进行了连续4年的杂交授粉(种间及品种间)以及(天然授粉)实生苗选种。在此阶段,逐步明确了进一步的育种目标:在不削弱原有品种适应性与抗逆性的基础上,大力提高观赏品质。于是,便产生了第三批优秀新品种,包括“金不换”、“美矮黄”、“晚粉”、“乳燕”等1993年重点推广品种。然后,按既定目标继续努力,第四批更新的良种如“旗红”、“银燕”、“冰片紫”、“伏地玉龙”等将于1994年开始推广。由此可见,育种目标的确定与及时调整,对花卉品种改白的成败起关键性指导作用。 二、育种原始材料问题选择育种原始材料,就是在什么样种质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提高或如何合理选配亲本的问题。 再以地被菊畜种为例,我们发现所用的杂交母本或天然授粉母本(在与毛华菊等野生种混种的前提下),以“美矮粉”或其后代为优;而作杂交父本者,则以毛华菊或有毛华菊血统之植株的混合花粉为好。如在第三及第四批20个地被菊新品种中,以“美矮粉”或其后代为母本的即达11个之多,而以毛华菊为父本的(含天然授粉)则有7个。可以说,主要经“美矮粉”为母本,以毛华菊等为父本,就构成了选育地被菊新品种的骨干基础。可是,当我们回顾这两个关键性原始材料时,却深感来之不易。如1984年由美国引人早菊混合种子,从中选出矮密型重瓣早花种“美矮粉”。同年又从安徽省天柱山引入毛华菊。这两个宝贵的原始材料,都是花了大力气才终于弄到手的。譬如说,仅为寻觅大面积毛华菊原始产地就花了近十年的时间。因此,它们和其他原始材料之觅获与参加杂交(含实生苗选种),乃是地被菊育种取得成功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保证。如对月季和梅花,凡是选作母本的,必须先经观察、研究,肯定其结实力强后方可入选。又如通过实验,发现以毛樱桃为母本与梅花杂交,不仅结实率较高,且有获得矮生远缘杂种的较大可能性。 我们呼吁花卉育种工作者更多地利用我国丰富多采的野生花卉种质资源,通过远缘杂交等进行“野化育种”。为了提高花卉的适应性与抗逆性,野生种质资源是应该充分加以利用,并发挥其巨大潜力的。

迷迭香的栽培与利用


迷迭香为唇形花科,属多年生常绿小灌本。叶呈狭长形似松针,边缘反卷,灰绿色革质,干燥后呈针状。茎方型,由叶腋着生白色小花为总状花序,花长1.2厘米。花色有蓝色、粉红色、白色等。一般在12~4月开花,小花含多量花粉对蜜蜂吸引力很大,所生产的蜂蜜,品质佳。果实为很小的球型坚果,卵圆或倒卵形,种子细小,黄褐色。迷迭香的品种有很多,大略分为直立种及匍匐种,经济栽培大多以直立种为主。整棵植株均可利用,香味强烈,略带一些苦味及甜味。

直立型迷迭香的田间栽培技术

耕地:耕地深度一般为20~30厘米,耕地时剔除杂草,有条件的用化学除草剂先除尽地里的杂草。

平地垄畦:种植迷迭香的地,要求平整,方便排水,沟道深为20~30厘米,宽20厘米以上。畦的宽度为1.2~1.5米,太宽浇水不便,太窄又降低了土地利用率。

移栽:迷迭香的大田移栽苗是迁插枝生根成活的母苗。移栽株行距为40×40厘米,每亩种植数量为4000~4300株。平整好的土地按株行距先打塘,施少量底肥,然后在底肥上覆盖薄土,就可以移栽了。移栽后要浇足定根水,浇水时不可使苗倾倒,如有倒伏要及时扶正固稳。栽植迷迭香最好选择阴天、雨天和早、晚阳光不强的时候。栽种季节在云南省中部、南部一年四季均可,春秋季最佳。栽后5天(视土壤干湿情况)浇第二次水。待苗成活后,可减少浇水。发现死苗要及时补栽,栽植时要以塘距之间塘中为点成直线,以利通风。

施肥:迷迭香较耐脊薄,幼苗期根据土壤条件不同在中耕除草后施少量复合肥,施肥后要将肥料用土壤覆盖,每次收割后追施一次速效肥,以氮、磷肥为主,一般每亩施尿素15千克,普通过磷酸钙25千克或迷迭香专用肥25千克。

枝茎的修剪:迷迭香种植成活后三个月就可修枝。应注意的是迷迭香生长缓慢,这也意味着它的再生能力不强,修剪采收时就必须要特别小心。尤其老枝木质化的速度很快,过分的强剪常常导致植株无法再发芽,比较安全的作法是每次修剪时不要超过枝条长度的一半。迷迭香植株,虽然每个叶腋都有小芽出现,将来随着枝条的伸长,这些腋芽也会发育成枝条,长大以后整个植株因枝条横生,不但显得杂乱,同时通风不良也容易遭受病虫为害,因此,定期整枝修剪十分重要。直立的品种容易长得很高,为方便管理及增加收获量,在种植后开始生长时要剪去顶端,侧芽萌发后再剪2~3次,这样植株才会低矮整齐。

采收:迷迭香一次栽植,可多年采收,采收以枝叶为主,可用剪刀或直接以手折取。但必须特别注意伤口所流出的汁液很快就会变成黏胶,很难去除,因此采收时必须戴手套并穿长袖服装。采收次数可视生长情况,一般每年可采3~4次,每次采收每亩至少为250~350千克。

迷迭香的应用

迷迭香用途广泛,除了烹调时作为香料外,药理上还有杀菌、抗氧化、提神醒脑等作用,提炼的精油可制造古龙水,加入洗发精还可去除头皮屑,将干燥的茎叶放在室内可使空气清香,将茎叶放入洗澡水中沐浴可促进血液循环,做成布包放入衣橱可驱除蛀虫。

《园艺作物育种浅谈昆虫的利用》由养花技巧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在您养花过程中能帮到您!能够用到鲜之花小编说的养花技巧,能够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花卉园艺种植”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