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山花烂漫,花团锦簇,红的如火,粉的如霞,真是美不胜收。喜欢花的人在生活中不乏痴迷者,赏花种花的乐趣一般人很难体会。很多同道中人都会交流花卉的种植经验,怎么才能又好又快地种植好花卉呢?为此,鲜之花网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郁金香切花生产与盲花的预防技术》,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徐 振 华

(河北省林业科学院 石家庄 050061)

郁金香(Tulipa gesneriana L.)别名洋荷花、草麝香,百合科郁金香属多年生球根观赏花卉,是当今世界上著名的花卉品种之一,素有“花中之王”之称[1,2,3]。我国在郁金香的箱式切花生产技术、盲花形成原因和预防技术方面还比较落后,制约了郁金香切花生产的发展。河北省林科院花卉基地在大力发展郁金香无土栽培的同时,曾对郁金香的生物学特性,无土栽培方法中的催根处理、生长期管理、病虫害防治进行了初步研究[4]。本文在参阅了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实际,对郁金香箱式切花生产技术、盲花成因及预防进行了重点论述,旨在为推进我国郁金香切花生产的标准化、国际化、商品化进程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1 郁金香切花生产技术

1.1 郁金香箱式栽培

郁金香切花生产采用60cm×40cm×20cm的塑料箱或木箱,要求箱体四周有缝隙。基质以通透性和保水性优良的粗沙、蛭石为宜。种植时基质必须进行曝晒消毒处理。栽植采用三层栽培法[5],即箱子上下两层为粗沙,厚度分别为3 cm 、6 cm,中层为蛭石,厚度约8 cm。郁金香箱式切花生产宜采用9℃种球,花期宜控制。栽植时要求种球的4/5置于蛭石中,栽植密度以400个/m2即每箱约100个种球左右为宜。郁金香生长期间有趋光性,应及时调整箱子的方向。浇足水后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催根处理,温度控制在9~11℃,基质水分保持在90%~100%。生根时间需4~6周。催根结束移入温室需25~35d(因品种而异)即可开花,依据用花的需要确定移入温室的时间。生长期间,温度控制在15~20℃,空气相对湿度(RH)控制在60%~70%,这样可以缓解温室中的RH,有利于植株保持干燥状态,有效抑制病菌的侵染,减少病害的发生。促成栽培条件下,郁金香生长开花主要依靠种球自身贮存的营养,一般不需要补肥。

1.2切花的收获

1.2.1 采收时间

郁金香花朵发育到半透明,即花颜色完全形成时为最佳采收时期。采收时间一般选择在早晨7~8时或傍晚5时左右进行。开花期间,待花朵晚上闭合后再采收。

1.2.2 带球采收

采收时带球一起拔出即带球收获,并保留基部2~3片叶。带球收获可减少土壤病害传播;花株贮藏时间延长;若高度不够时,可利用茎中的(2~3cm)凑够高度。郁金香切花高度一般为45~70cm。

1.2.3 采后整理

采后先放在2~3℃、RH90%的冷库中2h,然后,将球去掉,花头朝同一方向捆扎,一般10支为1束,5束为1包用报纸包好,放入水中,水温1~2℃,吸水时间约24h。在冷库贮存时,竖放、避光以防植株弯曲,贮存时间不应超过3d,否则影响花的品质。

2.盲花的成因及预防

盲花是因种球质量或生长期间环境条件不适,造成的花莛抽不出来或抽出后萎缩而不能正常开花的一种生理现象,是郁金香生产中的最大障碍。

2.1盲花的形成

盲花形成的原因主要有:⑴种球质量问题。一种是种球在花芽分化没有全部完成,贮存营养不足时即开始冷处理;另一种是冷处理时间不足或温度(适温为17~20℃)控制的不合适造成的种球质量差,花芽发育不好,引起生长期间的盲花。⑵根系不良。主要是在催根处理期间,温度过高或过低,缺水,以及催根时间不足,造成根系短,吸水能力弱,后期引起盲花。⑶环境不适。生长期间,温度高、湿度大引起植株徒长或连续干旱两次,均易导致盲花的产生。

2.2 盲花的预防

郁金香盲花的预防重点要把好种球质量关,做好催根处理,加强生长期间的管理,综合预防盲花的产生。生产中应针对盲花的成因做好以下工作:

⑴选择高质量的种球。种植前对种球进行严格的抽检,检验种球是否花芽分化完成,发育是否正常,以确定种球质量的优劣和盲花率。

⑵催根期间,严格控制温度在9~11℃,基质水分始终保持在95%以上,严格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催根处理,促进根系的健壮生长,当根系长10 cm左右时,再开始移入加温温室,开始地上部分的生长。因郁金香的根系比较脆,无再生能力,生产中应避免根系的损伤引起盲花。

⑶生长期间,控制温室的温度在15~20℃,超过25℃时,及时通风降温。平均3~4d浇水一次,基质含水量控制在90%以上,避免干旱的产生。

3小结

3.1 郁金香箱式栽培具有效利用空间,节约大量土地;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的产花量;移动性好,可有效解决植株向光性的问题;避免病菌的交叉感染等优点。

3.2 郁金香切花采收的程序:带球收获-→贮存在冷库中(2~3℃)-→去掉种球捆扎包装-→将待出售的郁金香贮存在冷库(5℃以下)中-→出售。

3.3 郁金香盲花的产生除了种球的质量问题外,主要是因根系发育不良和环境不适引起水分亏缺的缘故,预防重点要把好种球质量关,做好催根处理,加强生长期间温度管理,保持水分充足,这样可有效减少盲花的产生。

3.4 箱式栽培郁金香也可用于盆栽,即花朵略显色时,移栽于盆中,尽量减少根系损伤。栽后放到阴处,温度控制在10℃左右,2~3d后,即可出售。

参 考 文 献

1.龙雅宜.切花生产技术.北京:金盾出版社,1994,135~149

2.张 俭.郁金香.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3.陈俊愉主编.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观赏园艺卷.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503~504

4.徐振华.郁金香无土栽培技术.河北林果研究.1998,13(增刊):58~60

5 徐振华等.风信子无土盆栽技术.河北林业科技,1998,3:30~31

xZh52.Com小编推荐

郁金香切花生产与采收技术


郁金香(Tulipa gesneriana L.)别名洋荷花、草麝香,百合科郁金香属多年生球根观赏花卉,是当今世界上著名的花卉品种之一,素有花中之王之称[1,2,3]。我国在郁金香的箱式切花生产技术、盲花形成原因和预防技术方面还比较落后,制约了郁金香切花生产的发展。河北省林科院花卉基地在大力发展郁金香无土栽培的同时,曾对郁金香的生物学特性,无土栽培方法中的催根处理、生长期管理、病虫害防治进行了初步研究[4]。本文在参阅了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实际,对郁金香箱式切花生产技术、盲花成因及预防进行了重点论述,旨在为推进我国郁金香切花生产的标准化、国际化、商品化进程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1 郁金香切花生产技术

1.1 郁金香箱式栽培

郁金香切花生产采用60cm40cm20cm的塑料箱或木箱,要求箱体四周有缝隙。基质以通透性和保水性优良的粗沙、蛭石为宜。种植时基质必须进行曝晒消毒处理。栽植采用三层栽培法[5],即箱子上下两层为粗沙,厚度分别为3 cm 、6 cm,中层为蛭石,厚度约8 cm。郁金香箱式切花生产宜采用9℃种球,花期宜控制。栽植时要求种球的4/5置于蛭石中,栽植密度以400个/m2即每箱约100个种球左右为宜。郁金香生长期间有趋光性,应及时调整箱子的方向。浇足水后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催根处理,温度控制在9~11℃,基质水分保持在90%~100%。生根时间需4~6周。催根结束移入温室需25~35d(因品种而异)即可开花,依据用花的需要确定移入温室的时间。生长期间,温度控制在15~20℃,空气相对湿度(RH)控制在60%~70%,这样可以缓解温室中的RH,有利于植株保持干燥状态,有效抑制病菌的侵染,减少病害的发生。促成栽培条件下,郁金香生长开花主要依靠种球自身贮存的营养,一般不需要补肥。

1.2切花的收获

1.2.1 采收时间

郁金香花朵发育到半透明,即花颜色完全形成时为最佳采收时期。采收时间一般选择在早晨7~8时或傍晚5时左右进行。开花期间,待花朵晚上闭合后再采收。

1.2.2 带球采收

采收时带球一起拔出即带球收获,并保留基部2~3片叶。带球收获可减少土壤病害传播;花株贮藏时间延长;若高度不够时,可利用茎中的(2~3cm)凑够高度。郁金香切花高度一般为45~70cm。

1.2.3 采后整理

采后先放在2~3℃、RH90%的冷库中2h,然后,将球去掉,花头朝同一方向捆扎,一般10支为1束,5束为1包用报纸包好,放入水中,水温1~2℃,吸水时间约24h。在冷库贮存时,竖放、避光以防植株弯曲,贮存时间不应超过3d,否则影响花的品质。

2.盲花的成因及预防

盲花是因种球质量或生长期间环境条件不适,造成的花莛抽不出来或抽出后萎缩而不能正常开花的一种生理现象,是郁金香生产中的最大障碍。

2.1盲花的形成

盲花形成的原因主要有:⑴种球质量问题。一种是种球在花芽分化没有全部完成,贮存营养不足时即开始冷处理;另一种是冷处理时间不足或温度(适温为17~20℃)控制的不合适造成的种球质量差,花芽发育不好,引起生长期间的盲花。⑵根系不良。主要是在催根处理期间,温度过高或过低,缺水,以及催根时间不足,造成根系短,吸水能力弱,后期引起盲花。⑶环境不适。生长期间,温度高、湿度大引起植株徒长或连续干旱两次,均易导致盲花的产生。

2.2 盲花的预防

郁金香盲花的预防重点要把好种球质量关,做好催根处理,加强生长期间的管理,综合预防盲花的产生。生产中应针对盲花的成因做好以下工作:

⑴选择高质量的种球。种植前对种球进行严格的抽检,检验种球是否花芽分化完成,发育是否正常,以确定种球质量的优劣和盲花率。

⑵催根期间,严格控制温度在9~11℃,基质水分始终保持在95%以上,严格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催根处理,促进根系的健壮生长,当根系长10 cm左右时,再开始移入加温温室,开始地上部分的生长。因郁金香的根系比较脆,无再生能力,生产中应避免根系的损伤引起盲花。

⑶生长期间,控制温室的温度在15~20℃,超过25℃时,及时通风降温。平均3~4d浇水一次,基质含水量控制在90%以上,避免干旱的产生。

3小结

3.1 郁金香箱式栽培具有效利用空间,节约大量土地;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的产花量;移动性好,可有效解决植株向光性的问题;避免病菌的交叉感染等优点。

3.2 郁金香切花采收的程序:带球收获-贮存在冷库中(2~3℃)-去掉种球捆扎包装-将待出售的郁金香贮存在冷库(5℃以下)中-出售。

3.3 郁金香盲花的产生除了种球的质量问题外,主要是因根系发育不良和环境不适引起水分亏缺的缘故,预防重点要把好种球质量关,做好催根处理,加强生长期间温度管理,保持水分充足,这样可有效减少盲花的产生。

3.4 箱式栽培郁金香也可用于盆栽,即花朵略显色时,移栽于盆中,尽量减少根系损伤。栽后放到阴处,温度控制在10℃左右,2~3d后,即可出售。

参 考 文 献

1.龙雅宜.切花生产技术.北京:金盾出版社,1994,135~149

2.张 俭.郁金香.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3.陈俊愉主编.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观赏园艺卷.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503~504

4.徐振华.郁金香无土栽培技术.河北林果研究.1998,13(增刊):58~60

5 徐振华等.风信子无土盆栽技术.河北林业科技,1998,3:30~31.
(河北省林业科学院 石家庄 050061)

郁金香切花水培生产


郁金香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花大、色艳,受到人们的欢迎。由于在市场上畅销,各国纷纷潜心研究其栽培技术,水培切花生产逐渐受到专业种植者的欢迎。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种试验栽培,目前国内的水培经验主要是:

1.选择合适且无病的种球是郁金香切花水培生产的关键。

2.种球运回后必须在已调试好的冷库中贮藏,温度为5℃,湿度在80%以内。及时检查并挑选出青霉病严重的种球。

3.根据需花时间,选择并确定栽培时间和种植方式。对于水培切花栽培,应将种球种植于消毒过且不漏水的针盘中,使生根温度稳定在8℃,湿度60%至70%之间。

4.生根两星期左右,确保根长3厘米以上,将针盘运至温室中。温度控制在15℃至20℃,湿度在60%至70%,加营养液使其水中Ec值为1.5ms至2.0 ms ,以利郁金香的迅速生长。

5.生长初期为防止丝状菌引起的病害,可喷药2至3次。药剂选低毒、高效的百菌清、托布津、退菌特等,浓度在750至1000倍之间。

6.视生长情况适时喷叶面肥,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

7.在生长过程中,由于根系的分泌物及其他环境条件作用,针盘水表面会产生一层油膜,这将使根系缺少养分供应,导致根系呈棕色。因此,视情况进行2至3次换水。

8.在采收下来的成品切花未来得及送走时,必须放在阴凉、通风处,避免强光、高温、低温而影响切花品质。

郁金香盲枝、盲花原因


郁金香属百合科、郁金香属多年生鳞茎草本植物。它株形挺拔、花朵大而艳丽,观赏价值较高。然而如果护理不当,郁金香容易出现盲枝、盲花现象。

盲花症状表现为枝叶发育正常,长势弱者花芽失水呈白色,叶尖状,花茎萎缩;长势强者,花茎短,花瓣保持绿色或白色,且与雄蕊、雌蕊卷曲在一起,不能完全开放。盲枝即植株地上部只生有一片肥大的叶片,无叶枝,更无花枝。其形成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与品种、生物学特性及冷处理时间有关:郁金香由于原产地严酷自然条件的长期锤炼,不仅形成了耐寒不耐热的品种特性,而且还使其具备了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低温处理,茎、叶得到充分生长后才能开花的生物学特性。在我国北方地区,秋、冬露地种植可满足低温要求,第二年4至5月开花,利用这一特性对郁金香鳞茎进行9℃或5℃低温处理,可做促成栽培,终年供花。生产中的盲花现象则主要是因种球未经低温春化或冷处理时间短,没达到开花要求所致。

二、与鳞茎的大小及中间温度有关:生产中多用12厘米以上球茎做种球,这样的球花芽充分发育,多无盲花出现;而鳞茎在10至11厘米以下的种球多做露地种植,一年后花芽充分发育后也可正常开花,若做促成栽培则盲花率较高。主要因为这样规格的种球大部分花芽还未发育完全,在冷处理前必须比直径为12厘米的种球在17℃-20℃的中间温度处理时间延长1-3周。若种球大小不一,中间温度处理不当,又做促成栽培,营养生长时肥分再供应不足易出现盲枝、盲花。因此提醒生产者在大批量生产中应根据不同的栽培方式严格选择鳞茎规格。

三、人为因素的影响:首先,栽种前去鳞茎皮时,应尽量勿将茎芽损失,减少盲枝的出现。其次,在贮藏和转运中人为造成极度高温,如:鳞茎本身或其它水果、蔬菜、花卉及发动机散热过多,引起鳞茎内乙烯的产生。当乙烯浓度达到0.1dpm时会使芽坏死,栽培后则会出现大量盲枝现象。

四、其它因素的影响:如栽培中不正确的浇水,温室内湿度过大,种球带病而引起根系窒息则更无产量可言。

郁金香种球生产技术


一、养殖方法

郁金香用子球和种子养殖。早花种类子球生长较少,养殖较慢,晚花种类子球生长较多,养殖容易,每个球根培育一年所能长出的子球数,称为“养殖系统”,养殖系数的大小,因品种和栽培条件不同而有变化,栽培条件优越,养殖系数可以增大。

1、种子养殖 秋季经过低温阶段,于早春发芽。胚利用种子内贮藏的养分生长,幼根伸入土内达4至6厘米深,然后产生了不定根,叶亦长出地面,开始自行营养,至6月地下部分形成球根,待其休眠后可掘起贮藏到秋季种植。大约经过5至6年,球根才能产生花茎。

2、坏根养殖郁金香可露地栽植供切花用。但主要目的还在于培养球根。 培养球根是以从小球着手,需要经过3至4年的时间,才能培养成大球,在培养过程中,到第2至3年时,大部分球都能开花,可以采收切花而不影响球根的发育,故培养球根可兼行切花生产。

二、栽培管理

栽植地点应选择阳光充足,西南方有风障的地点,土壤最好是轻松肥沃的沙质壤土,排水良好,否则会使根系腐烂。栽植时期以9月下旬到10月上旬较好。暖地可延到10月末到11月初。

栽植前应深耕整地,然后筑畦栽植。载植时先将畦内的土掘去5至6寸,施入腐熟厩肥及草木灰等作基肥。肥料上盖上细土少许后,置球根于其上,并依环根大小覆土达球根高度的二倍即可栽植过深常引致腐烂。但栽植过浅,则易受冻受干。栽植距离,行间4至6厘米,株距按球根大小从5至15厘米不等,栽后应适当浇水,促使生根。在北方寒冷地带至11月末应在畦上覆盖马粪等物防寒。

早春化冻前,应及早将防寒物撤去。球根开花之时,应检查品种是否纯正,如有少数混杂,可清除出去。

约至5至7月,茎叶开始萎黄,新球根亦已生长充实,可将球根掘出,先在阳光下充分干燥,然后收藏在干燥通风凉爽的室内架上,直到秋天再行栽植。

盆栽时,要利用充实肥大的球根。5至6寸花盆,每盆能栽4至5球。盆栽的深度只要球顶与地面齐平即可。球根进行盆栽后,花后可弃去或在地上培育1至2年,才能再开花。

三、病虫害防治

郁金香常风的病虫害有灰色腐烂病、菌核病、斑叶病、根虱。尤以病害侵染较为严重,常使鳞茎生长不良或易于腐烂。因此,在整个生长期必须经常检查,一经发现被病菌感染的植株,应立刻拔除烧毁。为了保证植株健康生长,必须每周一次结植株喷洒锌、锰混合物或喷洒140倍的等量式波尔多液。

郁金香的种植技术与方法


■移植:10月中旬~11月。年内种植能开花。高25~30cm左右,适合花坛种植,或在5号花盆中移植3个左右的球根。花盆种植时,以看不见球根前端的程度浅浅地种植,但是地面种植时,为避免得花叶病或较腐病,稍稍深植(10cm)。

我们有时看到在种植箱等中亭亭玉立的郁金香。郁金香10朵左右一起群植就能变得十分美丽。郁金香的叶有对着球根的平面向90°的方向伸展开去的特点。这是因为,如果是平面一致进行群植,就会向着同一个方向开花并整齐有序地排列。而且,如果花不再进行昼夜的开闭活动了,也就表示要凋谢了。
■挖出:一般每年都要买入新的球根种植,但是如果开花后仍追肥培育,那么次年也能欣赏到美丽的花。

☆ 秋植球根
☆ 百合科
☆ 别名:牡丹百合 ☆原产地:土耳其、中亚
☆ 花语:博爱、关怀
☆ 据称产地在荷兰,且在荷兰进行了品种改良。传入日本是在江户时代。产地在富山、新泻、岛根。

郁金香繁殖与栽培乡土技术


产地与习性
郁金香性喜高燥、排水良好的疏松肥沃沙质土壤,在背风向阳之地生长良好,但夏季要适当遮荫。性耐寒,较耐湿,不太喜阳光,冬季气温在-3℃--5℃时尚可生长,适应性较强。郁金香花期分早、中、晚三种,早花种3、4月开花,中花种4、5月开花,晚花种5月下旬开花。花期短。
郁金香为春季球根花卉,花期早,花色艳丽,是点缀春景的美丽花卉,多用丛植、片植或作花坛布置及作切花,能为春天的百花曲添上一段美好的乐章。
繁殖栽培
郁金香为秋植球根,以分离小鳞茎为主要繁殖方法。10月份植球,种植前土地需深耕,用腐熟的厩肥和磷肥作基肥。种植时穴底施草木灰,略覆土后植球,以行距25cm开沟排球,株距5cm,植球后覆土7-8cm即可。
出苗后、花蕾形成期及开花后,要进行追肥,以腐熟稀薄饼肥水或复合化肥为好。并适量浇水一次。花开后宜及早连花茎剪去,以便养球。6月份叶片枯黄,可将鳞茎挖起,放在田间吹干,阳光强烈时,需在球根上覆盖,待鳞茎稍干后将枯黄的茎叶剪去,球根收藏在阴凉通风处,干后剥离子球贮藏于通风凉爽的室内。
室内盆栽,可用加温的方法,使其提早开花。9、10月份盆栽于培养土(腐叶土6份、砂土3份、腐熟厩肥1份混匀配制)中,每盆1-3株,冬季在温室培养,抽花后可连盆布置于花坛或作盆花用。
防鳞茎腐烂
栽培郁金香,时常发生鳞茎腐烂现象,主要原因是:挖出的鳞茎,没有晾干,并附有带病菌的泥土,贮藏期间温度高、湿度大,适宜病菌繁殖蔓延,造成鳞茎霉烂;栽培时使用带病菌(多为镰刀菌)的土壤和未经充分腐熟的肥料,遭受病菌为害,造成鳞茎腐烂;盆土为粘性土,加上浇水过多,造成盆土积水,引起鳞茎受涝腐烂;起掘球根时间过早,新的鳞茎长得不充实,也易造成腐烂。防止鳞茎腐烂的方法,要根据上述发病因素,采取相应措施。
病虫害防治
郁金香主要病虫害有腐烂病、菌核病、病毒病、蓟马、茄无网蚜及根虱等。
菌核病 患病后鳞片上出现黄色或褐色稍隆起的圆形斑点,在内部略凹处产生菌核。病菌侵染茎部产生长椭圆形病斑,在地表处产生菌核。防治方法:一是栽种前进行土壤消毒;二是发病后立即拔除病株,并喷洒代森锌500倍液。
病毒病 病毒病是使郁金香种质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害郁金香的病毒有多种,我国常见的有花叶病毒和碎色病毒两种。花叶病毒使受害叶片出现黄色条纹或微粒状斑点,花瓣上产生深色斑点,严重时叶片腐烂,要注意及时防治蚜虫和铲除杂草。碎色病毒使患病叶片出现淡黄色或灰白色条纹或不规则斑点,有时形成花叶,花瓣上出现浅黄色或白色条纹或不规则斑点,在红色或紫色品种上产生碎色花。其防治方法同一般病毒病,但种植地点要远离百合。
根虱 在土中食害鳞茎,钻入表皮内吸食汁液,造成植株生长衰弱或易于腐烂或诱发病害。将带虫鳞茎放在稀薄石灰水中浸泡10分钟,取出后冲洗干净即可杀死根虱。

延长郁金香切花保鲜时间的技巧


郁金香切花能保存多久

将新鲜的与进行采摘后瓶插,能保存多长时间,和许多的鲜花一样,最长不过一个周。既然这样为什么要贪图一时的美丽呢?

不过上有计策,下有对策,只要好好保存郁金香,延长花期不是问题。

延长郁金香花期的方法

②郁金香最佳采切期因品种而异。一般在花朵的1/2着色时采切。采后立即置于温度为2℃和至少85%的相对湿度的环境下。

③郁金香的瓶插寿命短的仅3~4天,长的约5~7天。

④保鲜剂处理方法:保鲜液使花茎伸长过长,对延长瓶插寿命作用不大。因此,一般不采用保鲜液。

⑤郁金香的储存。郁金香可干储(水平放置)或湿储(垂直放置)在2℃温度下,花头用塑料薄膜紧密包裹,但不宜长期储存。一些品种在绿蕾阶段连带鳞茎一起收获,在0℃温度下可以储藏2~3周。切花储存在2℃温度下,瓶插寿命最长。

⑥对花茎进行再剪截,把切花插入15~20厘米深的水中,花头用塑料薄膜包裹,在室温下水合处理,可使郁金香切花更坚挺。

⑦插花应放在冷凉、无风的环境下,不要靠近火炉。郁金香具有趋光性,室内光线应分布均匀,以免引起弯茎现象。

⑧不要把郁金香和水仙花同置一个容器中,否则郁金香寿命会缩短。郁金香可能引起手掌皮肤红肿,处理时应小心。

郁金香的栽培管理技术


1、定植前准备 首先检查郁金香鳞茎有无病虫害,若已罹染病害或开始腐烂者,必须检出焚毁。病球检出后,将球根浸泡于杀真菌的药剂溶液中消毒,如百菌清600倍液中浸泡20-30分钟。于8月中旬左右,切开3-4个郁金香鳞茎,观察其内部鼻头(即已完成分化的花茎)的发育,以鼻头长达3-4毫米、呈象牙色而有劲者为好,带白色的不算好,扁平者亦不理想。

选择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做20厘米以上的高畦,并于定植前一个月用1%-2%的福尔马林溶液浇灌、覆盖以消毒土壤。栽培床底层最好用炉渣等粗颗粒物铺垫,施入充分腐熟的堆肥作基肥,充分灌水,定植前2-3天仔细耕耙,确保土质疏松。

2、定植 在长江流域,9月下旬至11月下旬均可定植,定植深度一般为种球高的2倍,株行距为9厘米×10厘米,切花栽培还可采用露出球肩的浅植方法。注意定植前需消毒种球,用托布津或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20分钟。

由于地温高,郁金香会发生脱春现象,因此,与其早植不如稍稍晚植,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定植为好。虽然自然花期栽培不会因定植早晚而影响开花期,但因为郁金香的根系在整个冬季吸收并贮藏大量氮元素,如种植太晚则会因地温过低而影响植株根系的正常发育,而郁金香根系发育是否良好,是其栽培成败的关键。定植后表面铺草可防止土壤板结,早期应充分灌水,以促使其生根。

3、定植后的管理 郁金香发根后经过一个自然低温阶段,此期间注意保持土壤湿润,但防止土壤积水。2月初开始发叶后,进行田间除草,并及时检出病株,拔出销毁。当植株发生2片叶后,追施1-2次稀薄液肥或复合肥;因郁金香对钾、钙较为敏感,适当施用磷酸二氢钾、硝酸钙等无机肥,可提高花茎的硬度。待5月初开花结束后,追施1-2次磷酸二氢钾或复合肥,以利地下新鳞茎的膨大发育。

郁金香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盛花,花期应控制肥水,并通过遮雨、遮荫等措施以延长花期,同时避免阳光直晒。

4、收球 待郁金香叶片基本枯黄后,择干燥晴天掘球。注意掘球时勿伤球根,否则伤口极易染病腐烂。掘起后摘叶,将球根大小分开,置荫处充分晾干或风干。若置强光下晒干,亦易罹病。

将种球适当摊开,或装箱时只装半箱,在通风良好、20-25℃的条件下贮藏越夏。梅雨季节尤其要注意贮藏室的通风、凉爽条件,夏季应翻箱2-4次并检出腐烂球。

5、病虫害防治 郁金香的主要病害是病毒病、球根腐败病和锈螨等。防治方法有:尽可能选用脱毒种球栽培;进行充分的土壤消毒和种球消毒;及时焚毁病球、病株;撒布二硫松粒剂,以防锈螨。此外,郁金香还易发生缺钙、缺硼的生理性病害,生产中应注意防治。

(一)5℃和9℃促成栽培技术

郁金香切花的促成栽培特点为:将球根贮藏于低温库中,在设施栽培的轮作体制中,可利用50天左右的时间来进行种植一季,从10月中旬到3月底之间均可种植,产花期则从11月下旬到5月底。

1、冷藏方式 鳞茎花芽分化完成后,于8月10日左右置于13-15℃条件下预冷处理2-3周,再以2-5℃进行正式冷藏8周左右。5℃冷藏处理技术适合大部分品种,5℃冷处理以8周为准。郁金香有些品种可用9℃冷藏处理技术,其方法是在9℃条件下冷藏12-16周,其中最后6周需将种球种在木箱或塑料箱内,浇水后进入9℃生根冷风库,在冷库内植株发根、抽芽。5℃促成栽培时,自种球下种到开花约50-60天,而9℃箱式栽培的温室时间仅为25天左右。

若发叶后,叶横向展开,且伸长缓慢,则表示其低温是感受不足;反之,叶若直立而细,看似徒长,花药枯死者,表示低温过度。一般而言,预冷加真冷约70天后,休眠打破。若低温是感觉不足,可以400毫克/升的赤霉素液滴于叶筒间的方法加以促进。注意,由于赤霉毒最易由叶腋被吸入植株体内,故用喷洒法难以见效。

郁金香促成栽培中,因冷藏处理不足,有些品种易发生盲花现象,亦可用400毫克/升赤霉素溶液在中筒中滴入0.5-1毫升加以防止。此外,不同品种对盲花的敏感性不同,有些早花品种如圣诞快乐、横滨等,若早期遇较高温,则很容易发生盲花现象2、温、光管理 郁金香促成栽培的管理方法如同常规,其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18℃。当气温降至5℃以下时,郁金香停止生长,当夜温降至10℃以下时,就必须加塑料布覆盖保温或加温,使保护地内昼温保持在25℃以下,夜温14℃左右。但温度、湿度过高时,又易徒长及发生灰霉病、畸形花,应注意保护地内的通风透气。一旦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焚毁。

3、种植注意事项

(1)种植前,通过遮荫、浇水等措施,努力使地温降至10℃左右,在下种后的2周内,最佳温度应为14-16℃左右,以利种球良好发根。

(2)种植前务必除去郁金香鳞茎外基部附近的鳞皮,勿伤及鳞茎盘。将种球按下时,不可太用力。种球应种植在微湿的土壤中。

(3)保持土壤和水源的低盐水平。若土壤盐分含量过高,种植前2周应充分浇水,以冲洗盐分。土壤pH不可低于6。

(4)郁金香严禁连作,必须轮作。

(5)尽量保持土壤的持续潮湿,浇水时须保持上层土壤的完好。浇水适度的标准是种球下方的土壤可握捏成球,这样才能保证植株所需的湿度。

(6)5℃球种植后覆土5厘米左右;9℃球一般采用箱式栽培法,浅植可至露肩,并高密度种植达每平方米200头以上。

(7)确认植株根系发育良好后,可施用每平方米50克的硝酸钙肥,这时温度也可增加到17-19℃。

(8)当郁金香植株长到5-10厘米时,需将那些未出苗的种球植株逐个挖出检查。这些种球应立即拿走销毁,以免危害其他植株。

(9)防止出现昼夜温差过大。通过通风措施,保持相对湿度不高于80%。

(10)收获应在花苞充分显色,并在花朵闭合时进行。整株收获后切除鳞茎部分,并将切花浸入每升含10克硝酸钙的保鲜液中30-60分钟。浸水处理后,尽快将切花放置到2-5℃的冷库中,相对湿度不低于90%。如将切花放在冷库中,注意不能将水果、种球、鲜切花放在同一个冷库。

《郁金香切花生产与盲花的预防技术》由养花技巧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在您养花过程中能帮到您!能够用到鲜之花小编说的养花技巧,能够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郁金香的养花技巧”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