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努力生长着,它明知道自己不会有雄厚的浓荫,却还是努力茂盛着。它不像被别人伺候、抚慰的果树,也不会爬上肥沃的土地,而它默默地兀立着。”从古至今有大量赞美花的诗句、文章,花它可以让我们的心情顿时高兴起来!凭经验种养花草,有时会遇到不少困难,如何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呢?鲜之花网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巢蕨盆栽有哪些要点?,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巢蕨又名鸟巢蕨、山苏花等,为铁蕨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原产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海南岛、云南南部和台湾热带雨林中均有分布。巢蕨株形丰满,叶色葱绿,是良好的悬挂观叶植物。它以体形粗壮、潇洒大方又带浓郁野味的蓬勃容貌,赢得人们的青睐。

其栽培要点是:

(1)巢蕨盆栽常用山泥、塘泥掺拌适量碎木偶为培养基质,再稍微加点基肥。基肥可用豆饼;有条件的可用蔽根、苔藓或碎树皮作盆栽材料。

(2)巢蘸喜温暖、潮润和半阴环境。栽植后宜放在庭院内遮去约50%左右阳光的树荫下养护。生长期要注意经常检查水肥情况,它对水分的要求较严格,要经常浇水保持盆土潮润,并应每日数次向叶片及周围喷水。保持相对湿度80%以上,但盆内不可积水,否则容易烂根致死。生长季节每隔20天左右施一次肥,一般每年施4-6次肥即可。冬季可放在温室或房间内向阳的地方,使其接受温暖的阳光。白天室内温度最好在20℃以上,夜间也应在15℃以上,温度低则停止生长。

(3)每5-7天要转动一次花盆方向,使植株受光均匀,各部分平衡发展,以利促其生长健壮。

(4)适时剪除枯萎枝叶,以保持株形美观。

巢蕨的繁殖一般用分株法。植株生长较大时,常常出现小型的分枝,可在春末夏初新芽生出前,用利刀慢慢把需要分出的植株根系切离,再分别栽植即可。

xzH52.COm推荐阅读

玻璃翠盆栽有哪些要点?


玻璃翠又名何氏凤仙,为凤仙花科多年生草本(或半灌),原产热带东非,现我国南北各地室均有栽培。它叶色光亮鲜润,花期终年不断,生长健,是一种很好的盆栽观赏花卉。

玻璃翠栽培要点:

(1)要求盆土肥沃排小良好。培养土可选用腐叶土,园土和粗砂以1:1:1的比例混合,并施入少量豆饼为基肥。

(2)玻璃翠性喜空气湿润,畏气候干燥。生长期间除了适当浇小外,要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为此,可经常用清水向叶面喷雾,特别是在夏天,每日早晚都应用水喷洗枝叶,同时向花盆四周洒水,以提高空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在整个生度过程中,一旦空气过于干燥 ,叶片即失去光泽,不舒展,严重时叶柄也句卷曲。

(3)适当施肥和遮荫。生长期每隔7-10天施一次腐熟的饼肥水;花后可隔16-20天施肥一次。夏季要适当遮荫,避免强光直射。如果过度荫蔽或施肥水过足,易引起茎叶徒长,导至倒伏。

(4)冬季移入室内,放置窗台阳光充足处养护保持室 13-16℃盆土微潮润,每隔5-7天与室温接近温水喷洗枝叶一次;空气干燥时也要经常用水雾,以增加空气湿度,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玻璃翠叶片翠嫩,花朵鲜艳。

(5)玻璃翠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每7天左右最好转动花盆一次,使植株各部分受光均匀,株型美观。

盆栽牡丹品种有哪些|附养护要点


大多数牡丹品种只适合露地栽种,如果强行盆栽,不活的概率很大,所以如果要盆栽,最好是选择造型较小、根系浅、须根较多的品种,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盆栽品种,供花友参考!

实践证明,茎节短、植株矮小、色形兼优、极易成花的品种适合盆栽,如:

襄阳红、洛阳红、太原红、脂红、胡红、锦袍红、一品朱红、醉杨妃、盛丹炉、朱砂垒、赵粉、魏紫、葛巾紫、淑女妆、姚黄、蓝田玉、二乔等

下面简单说一些有关盆栽牡丹的养护要点供花友参考!

1.牡丹花具有春发枝,秋发根,夏打盹,冬休眠的特点,所以如果是新盆栽的牡丹,最好选择秋天进行,也就是9-1月份。过早栽植易于秋发,过晚根部生长缓慢,植株生长不旺,甚至翌年花后容易枯死。

2.俗话说牡丹怕湿脚对于盆栽牡丹来说要严防盆内积水。

3.定股、拿芽、除蕾、剪枝不能少,定股、拿芽一般在惊蛰前后进行。

定股,就是决定植株的留股数,一般每盆选留生长健壮、分布均匀的枝条3~5股(如用大盆可多留几股)。

拿芽,剪除一切无用、不能开好花只会消耗养分的弱小蘖芽,特别是要剪去根茎交接处发生的短枝。修剪要偏重于下部,这就是俗话讲的芍药打头,牡丹修脚的道理。

现蕾后,剪去密生的小花蕾,每枝留1~2个壮实的大花蕾,到清明前后牡丹就陆续开放了。花谢后立即将花梗连叶剪去,不让其结籽。主要目的是减少不必要的养分消耗,为培育健壮的植株并使其当年、翌年开花,积蓄足够的养分。

繁殖方法有哪些鹿角蕨怎么养


鹿角蕨又名糜角蕨、蝙蝠蕨、鹿角羊齿等,是水龙骨科鹿角蕨属植物。鹿角蕨怎么养呢?下面跟小编来看看鹿角蕨的繁殖方法吧。

鹿角蕨怎么养:

1、鹿角蕨的养殖方法之土壤的选择

鹿角蕨为附生植物,其栽培所用的壤土与其他盆栽植物要求有很大的不同。鹿角蕨通常用少量的蕨根、苔藓或腐叶土加少量腐熟干牛粪作栽培基质,绑扎在带树皮的木段上,或栽植在花盆、木框中或将椰子外壳做成盆状,栽在里面。

2、鹿角蕨的养殖方法之温度、湿度、光照

鹿角蕨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8-30℃,忌寒冷霜冻,越冬温度最好保持在10℃以上,环境温度接近0℃时,植株会受到冻害死亡。因此在养殖时夏季要加强空气对流,以使其体内温度能够散发出去,可以进行喷雾降温。冬季养殖时,要注意保暖,可以用薄膜将鹿角蕨植株包起来过冬。

鹿角蕨怕阳光直射,在明亮的室内窗前附近生长良好。养殖时,夏季要将其放在半阴处或者是遮去50%-70%的阳光,冬季遮去30%左右的阳光或者是放在室内光线明亮的地方养护比较适合。

鹿角蕨喜欢湿润的气候环境,养殖时要求生长环境的空气相对温度在60-75%。#p#副标题#e#

3、鹿角蕨的养殖方法之浇水施肥

鹿角蕨对肥水要求多,在鹿角蕨生长时期施少量液肥,能够使鹿角蕨生长繁茂,但不宜施肥过量。施肥要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则,最忌讳施浓肥和偏施氮、磷、钾肥。在生长旺季可以适当的多施肥,冬季则要控制施肥。

鹿角蕨在空气湿度比较大的环境中生长十分繁茂,浇水也比较少。所以很适合温室栽培,一般室内栽种最简单的浇水方法是每周把整株放在水中浸泡1次。晴天或高温时要适当的多浇水,阴雨天或低温期间则要减少浇水。尤其是夏季温度较高,浇水时尽量安排在温度较低的早晨进行,另外还要经常给植株喷雾。冬季寒冷季节少浇水,保持适当干燥,浇水时间尽量安排在晴天中午温度较高的时候进行。

鹿角蕨的繁殖方法:

鹿角蕨常用的繁殖方法是分株繁殖,也可用孢子播繁殖。分株繁殖最好是在早春(二、三月份)土壤解冻后进行。主要做法是在成株上剪取幼株另植,剪时要连盾状假叶一起切下,定椬于紫萁纤维、水藓碎末、碎木炭与腐叶土或泥炭土混和的基质中,置阴湿的环境中培养。 成活后再移植到挂壁植板的种植穴中,方法参照鸟巢蕨的挂壁式栽种法。

盆栽万年青有哪些管理要点?


盆栽万年青,宜用含腐殖质丰富的砂壤土作培养土。土壤的PH值在6-6.5之间,比较有利于充分发挥养分的有效性,适于植株开花结果。每年3-4月或10-11月换盆一次。换盆时,要剔除衰老根茎和宿存枯叶,用加肥的酸性栽培土栽植。上盆后要放在遮荫处几天。

万年青的栽培要点是:温暖、湿润及半阴。夏季生长旺盛,需放置在蔽荫处,以免强光照射,否则,易造成叶片干尖焦边,影响观赏效果。万年青为肉根系,最怕积水受涝,因此,不能多浇水,否则易引起烂根。盆土平时浇适量水即可,要做到盆土不干不浇,宁可偏干,也不宜过湿。除夏季须保持盆土湿润外,春、秋季节浇水不宜过勤。夏季每天早、晚还应向花盆四周地面洒水,以造成湿润的小气候。还应注意防范大雨浇淋。

生长期间,每隔2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液肥;初夏生长较旺盛,可10天左右追施一次液肥,追肥中可加兑少量0.5%硫酸铵,这样,能促其生长更好,叶色浓绿光亮。在开花旺盛的6-7月,每隔15天左右施一次0.2%的磷酸二氢水溶液,促进花芽分化,以利于更好地开花结果。开花期不能淋雨,要放置在荫燥通风不受雨淋的地方。

冬季,万年青需移入室内过冬,放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温度保持在6-18度,如室温过高,易引起叶片徒长,消耗大量养分,以致翌年生长衰弱,影响正常的开花结果。万年青若冬季出现叶尖黄焦,甚至整株枯萎的现象,主要是根须吸收不到水分,影响生长而导致的。所以冬季也要保持空气湿润和盆土略潮润,一般每周浇1-2次水为宜。此外,每周还需用温水喷洗叶片一次,防止叶片受烟尘污染,以保持茎叶色调鲜绿,四季青翠。

盆花春季管理有哪些要点


今天西南苗木网的小编给大家普及下盆花春天管理的小知识。

盆花春季管理要点:

①出室时间。总的原则,宜迟不宜早。抗寒能力强的花卉,如梅花、腊梅迎春等,可在昼夜平均强度到15℃时出室;而抗寒能力较弱的花卉,如茉莉、白兰、扶桑、金橘、桂花、米兰等需在室外气温达到18℃以上时再出室。

②合理过渡。在花卉出室前1周,应经常打开窗户,多通风,或上午将花卉移出室外3-4小时,让花卉有一个逐渐适应外界环境的过程。

③加强管理。刚出室的盆花,只能施以充分腐熟的稀薄饼肥水,且要掌握薄肥少施,逐步增加的原则,一般10余天施1次为宦。

春季浇水,要掌握不干不浇,浇必浇透的原则,切忌盆内积水。

④适时换盆。宜在休眠期和新芽萌动前(3-4月份)换盆,但早春开花的花卉宜在开花之后再进行换盆。

⑤适当修剪。应根据不同种类花卉的生长特性进行剪枝、修根、摘心、剥蕾、打顶和摘叶等工作。

冬天盆栽蔬菜有哪些


一、生菜

它是比较常见的蔬菜,在家里种植盆栽也是很简单的,并且管理养护起来也很方便。在种植盆栽时只需要将种子浸泡后,放进冰箱里冷藏,取出后播种即可。

二、小葱

这种蔬菜的生命力是很顽强的,有着很好的耐寒能力,冬天可放心的进行栽培。盆栽时要用带有排水孔的花盆,这样水分会更方便的排出。

三、菠菜

它是很受欢迎的绿色蔬菜之一,不仅好吃也很好种植。在种植时需先用高锰酸钾浸泡种子一刻钟,之后用水温浸泡10小时,取出晾干后就能种植了。

四、香菜

冬天盆栽香菜也是很不错的,它的发芽速度是比较快的。当它生长出香菜之后,要食用的时候直接掐下来就行,之后它还会继续生长。

五、白菜

它不仅可以地栽还可以盆栽,在种植后几周就能收获白菜了。不过,在它生长的时候要及时给它补水,还要适当的施一些肥料。

何氏凤仙栽培有哪些要点


何氏凤仙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既不耐寒又不耐高温,忌强光直射。在栽培中应注意:

①盆土选择。宜选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培养土,也可用腐叶土、园土加少量腐熟的饼肥和沙混合而成。如盆土排水不好易引起烂根。

②摘心与修剪。幼苗上盆后,需要摘心2~3次,促使侧枝生长,枝型丰满,花朵繁多。每批花开后要及时修掉残花,重新发出新枝,使开花不断。

③浇水与施肥。浇水不能过勤,要见干见湿。但夏季浇水要充足,并向叶面与地上喷水,以增加湿度;冬季浇水次数可少些,每隔7~10天用与室温相似的水发喷洒枝叶1次。在生长时期每半个月施1次以磷、钾肥为主的稀薄复合肥料,氮肥不能太多,否则枝叶过于茂盛而影响开花量。

④光照与温度。何氏凤仙忌炎热的夏天与强光直射,在夏天要放在有遮荫与通风良好的地方;冬天室温不能低于12℃,同时要放在向阳处,否则叶片易发黄与脱落。为了避免植株偏向一边,每星期需转盆1次。

秋季兰花养护要点有哪些?


一、养植兰花要面临四大风险

在兰花养植过程中,养兰人往往要面临各种风险,笔者认为,主要风险来自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买着假花的风险,二是兰花被盗的风险,三是兰花价格波动的风险,四是兰花被养死的风险。在上述四大养兰风险中,前三个风险不一定每个人都遇到,而第四个风险,每个养兰人均要面对。从笔者近几年来的调查结果看,在大理州范围内,从所调查的110多个养兰人的养植情况看,没有养死过兰花的人没有,只是存在着死得多和死得少的差别,而且,越是好花、名花越容易出问题。仅从2005年4月~8月的5个月中的调查看,在大理州内,仅因兰花茎腐病发病,而造成的损失估计在1亿元-5亿元人民币之间,具体损失多少,只有大知地知了,根本无法统计。但可以肯定的是,损失金额一定是很大的。今年全省、全国兰花的茎腐病发生均较重(这里指的是广义的茎腐病,即因假鳞茎腐烂而引起的病,包括细菌、真菌等各种病因引起的),要是把全省、全国的损失加在一起,那么损失金额一定是巨大的。因此,如何把兰花养好,而不把兰花养死,这是每个养兰人都要面对的大事。为什么会出现兰病暴发的局面?为什么会造成这么大的损失?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养兰人在兰花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对措施不当,长时期存在着很多问题导致的。现将笔者多年来调查的兰花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总结如下。

二、兰花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诊断不准,是兰花病虫害发生重的根本原因

在我们到医院看病时,最需要的是医生将病情诊断准确,然后才能对症下药,这是很好理解的。但是,在兰花病虫害的防治上,很多兰友往往是没有将自己的兰花得什么病、虫诊断准确的情况下,而急于用药,这样的防治,药效是不好的。诊断不准,这是兰花病虫害发生重的根本原因。

2.兰花病虫害发生条件复杂,是兰花病虫害发生重的客观原因

从近几年的调查看,有100个养兰人,大体就有100种养兰方法,这主要是因各人的养兰条件,经验及对不同养兰方法看法不同引起的。因为养兰方法多种多样,养兰人条件千差万别,造成养兰环境条件各不相同;因为不同养兰人养兰技术不一样,养出的兰花壮弱也就不一样;因为有这些不一样,造成兰花病虫害发生环境条件也就很复杂,为兰花上的病虫害发生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最终所造成的兰花病虫害发生种类多种多样,各不相同。仅从兰花的茎腐病来看,如果单凭兰花的假鳞茎腐烂这一条,是无法作出准确诊断的。对有经验的人来说,也必须要看到实物,并且分离病部组织,作适当的室内培养以后,才能借助仪器,作出初步结论。一般兰友仅仅借助于兰花病虫图谱,诊断害虫也还可以,要是诊断兰花病害,结论就不一定是很准确的。否则兰花茎腐病(腐烂病)也就不会在全国发生这么严重了。

3.对农药的特性、作用机理、防治对象了解不够

从调查中看出,对兰花的防病药剂,很多兰友只知道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两种,种兰时,兰株消毒用这两种药,预防兰病也是这两种药,兰花得病后还是用两种药进行防治,这样做,往往在兰病发生重的年份要吃亏。这是由于这两种药本身就同于苯并咪唑类的杀菌剂,长期使用,病菌易产生抗药性,且对其中一种产生抗药性,则对另一种也就相应产生了抗药性。因此,在使用某种农药时,一定要明确该种农药的作用机理和防治对象,才能起到相应的效果。在杀菌剂的作用机理上,要明确该药对病菌主要是起到预防作用、治疗作用、还是铲除病菌的作用,同时还要了解该药是有内吸作用,还是有触杀作用等等知识均应有所了解,才能有针对性的用药。事实上,在兰花病虫害防治上使用药剂是很讲究的。什么病虫,需要用什么药剂防治,这是必须搞清的。如兰花细菌病害,若用防治真菌的农药去防治,一般效果很差或无效;而同样是真菌引起的病害,也不是说什么真菌防治药剂都有效,必须有针对性的使用,才能提高防治效果,这是防治兰花病害用药的基本要求。这里,需要着重指出的是,有少数药剂如可杀得等含铜的杀菌剂,对真菌、细菌和病毒引起的病害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这类广谱性的杀菌剂,一般主要用于预防,在发病高峰期使用,则不管防治什么病,防效一般都不高,以这类广谱性药剂为主来防治兰花病害,往往易造成重大损失。

4.对兰花中上部病虫害较重视,而对假鳞茎和根部病虫害重视不够

从栽兰实践中看,很多兰友对兰株假鳞茎病害和根部病虫害重视不够,而在事实上,对兰株死亡最具毁灭性的是后两者;一般兰友多数是在兰花得病虫害,并且已经表现出症状以后,才采取措施,这对兰花中上部病虫害而言,急救多数时候还有一定效果,而对假鳞望病害和根部病害而言,则往往己经为时己晚了。另外,需要引起广大兰友重视的是兰盆中的害虫问题,盆中害虫种类很多,危害事实上是较重的,需及时防治(本人另有专文讨论)。

5.缺乏系统性的预防措施,施药不及时

在养兰实践中,我们常看到有的人今天施这种药,明天听别人说那种药好,又换成另一种药,结果,防效往往不理想。因此,防治兰花病虫害,要想达到较好的防效,针对某一病虫,必须要用防效好的同一药剂,连续施药,病害至少连施3次(7-10天1次),虫害至少连施2次,才能达到较好的防效。在防治时期上,一定要掌握虫害在发生数量较少时施药,即通常说的治早、治小;而病害则必须牢记预防为主的原则,及早施药;若兰花己发病的,则必须抓住发病初期这一关键时期连续施药;另外,在病虫害的预防上,可以根据当地常见的病虫害(诊断正确的前提下)提前用药,牢记一年中的高温高湿季节(5-9个月)是兰花病虫害的发生高峰期,需要及时预防。

三、应对措施

1.严格执行种苗和植料的消毒措施

新引进的兰苗,必须采取相应的消毒杀菌和灭虫的方法尽量杜绝和减少病虫害的传括,切断传播来源。种植兰花时,对兰花分苗用具、植料、兰盆应进行消毒处理。经多年实践,笔者认为除兰花外,较好的措施是进行高温消毒,高温消毒能杀死病菌和害虫,并且比较彻底。具体方法可以将养兰用品、用具、植料等放入开水中煮10分钟,或用蒸气在水烧开后持续蒸30-60分钟。其他方法比如用太阳暴晒、用锅炒等方法都可以,但不一定能将病菌、害虫和虫卵等100%杀死。这是栽兰的第一步,必须走好。

2.定期预防病虫害

近几年来,随着规模化、现代化养兰者的增多,很多名兰精品价值很高,做好这一条,就显得特别重要。2005年8月中旬,笔者在国内某知名兰花网上看到,某某兰友就因兰花发生茎腐病,在15天之内一次病死富兰名品程梅50多苗价值60多万元,这是可惜的。试想除少数大户外,绝大多数兰友能经得起这种打击吗?因此,做好兰花病虫害预防,特别是具有毁灭性的病害的预防,是很有必要。在具体预防措施上,在大理州内,大体来说,春季以预防害虫为主,病害为辅,高温高湿的夏季,则以防病为主,防虫为辅,秋季则病虫兼预防,冬季一般病虫发生较轻,可根据各人的情况进行挑治。但在冬季,要特别注意保护兰花根系,若冬季盆上湿度大,兰花最易烂根,养植兰花有谚语:冬季养根,夏秋季养叶,是很有道理的。

3.对症下药

前面己说到,现在兰花病虫害发生重、难防治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对症下药,主要就是诊断不准。其解决方法,就是自己做好预防和防治工作,自己不知道的或拿不准的病虫害,则就近向有经验的人请教,也可以向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专家请教,务必诊断准确,才谈得上对症下药。现在很多人在谈论兰花茎腐病时,就有盲人摸象、各吹各打的感觉。

4.及时施药

该项措施主要包括二层意思:一是防治要及时,除做好平时的预防工作外,要在兰花病虫害发生初期用药;二是前面己说过,针对所发生的病虫害,特别是病害,在诊断准确的前提下,选准药剂,连续施药,病害至少3次(7-10天1次),虫害至少2次,才能确保有一定的防效。及时施药,是减轻病虫害发生、减少损失的有效措施。

5.正确掌握农药的使用浓度,并均匀喷施

目前在兰花病虫害防治上,对于农药使用,有两种不正确的用法:一是使用浓度过高,如有些人在防病时,直接使用商品药剂不经兑水直接涂在病部。这种方法对兰花来说,易出现药害(直接药害则兰株枯死,间接药害是伤害兰花的叶片、生长点和兰根菌),对病虫来说,易产生抗药性,直接后果就是以后使用相同药剂,防效很差或者是防效没有。现在很多人说甲基托布津杀菌效果很差,原因就是使用时间太长和用法不当造成的。二是部分养兰人害怕使用农药伤着自己的兰花,很少用药或使用浓度太低,没有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上述这两种方法其实都是不科学的,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根据各种农药的作用机理、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结合自己的或别人的成功经验,确认某种药对某种病虫有效果,且无药害后,再进行使用。在喷药时,要叶片正面、背面及盆土表面都要喷到,才能有较好的防效。

6.交替用药

针对某一地方的主要病虫害是那几种,要选择不同种类的农药,每种病虫害要选择3种以上有效农药,至少1个月轮换一次,才能有效的减少病虫害产生抗药性,提高防效,同时延长某种有特效农药的使用年限。这项措施也应引起广大兰友的注意。

7.加强通风

广东清代兰家区金策说:养兰以面面通风为第一义,通风为种兰之先务,阳多花佳、阴多叶佳,此为通风者而言之,若不通风,则阳多晒死,阴多淤死,无不死也。这是养植兰花关于通风的至高论述,是真理。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养兰环境要通风、植料要疏松通气、富有营养、兰盆也要通气,才能养好兰花。通风在养好兰花,防治病虫害,特别是病害上,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的,每个养兰人均应重视。

为什么有些兰花的根会长出地面?

兰花的根群拱出地面的原因主要有二:兰盆较小,容纳不下。如三年没有换盆;久旱缺水,盆土过满,水浇外溢,盆土长期处于缺水状态,可采用合适高筒兰盆,更换植土,浇水时一定要浇至盆底孔出水为至。

合欢巢蛾


合欢巢蛾为鳞翅目巢蛾科昆虫。它主要危害合欢,是合欢树的一种主要食叶害虫,严重时,满树虫巢,大量叶片的叶肉被啃光或咬成残缺不全,树干呈现一片枯干景象。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6毫米左右,翅展12毫米左右,前翅银灰色,上面有许多不规则黑点。卵椭圆形,黑绿色。老熟幼虫体长9至13毫米。初孵时黄绿色,渐变黑绿色,背中央和两侧有5条纵行黄绿线。受惊后非常活跃,往后跳动,吐丝下垂。蛹长6毫米左右,红褐色,包在灰白色丝茧中。

生活习性 合欢巢蛾一年发生两代,以蛹在树皮裂缝及周围建筑物的砖缝、檐下越冬。第二年6月中下旬羽化,在叶片上产卵成片状。 7月中旬幼虫孵化,先啃食叶片,叶片上出现灰白色网状斑,稍长大后吐丝把小枝和叶连缀在一起,群体藏在巢内咬食叶片为害。7月下旬开始在巢中化蛹,8月上旬第1代成虫羽化,8月中旬第2代幼虫孵化为害,这时易成灾,树冠出现枯干现象,9月底幼虫开始作茧化蛹越冬。

检查方法 为害初期检查树木枝条、树干和附近建筑物上的白色茧蛹,再查看树叶上是否出现被啃成的灰白色网点或以丝缀叶为巢的现象。

防治方法

(1)每年10月至第二年5月以及7月底8月初刷除树皮裂缝及附近建筑物上的茧蛹。

(2)在幼虫初作巢期,虫量不多的可剪除虫巢,消灭幼虫。

(3)利用幼虫受惊后,向后跳动吐丝下垂的习性,可以敲打树枝,幼虫落地后集中杀死。

(4)于幼虫期喷1500至2000倍的辛硫磷乳油或2000倍的20%菊杀乳油或1500倍速杀等杀幼虫。

大岩桐有哪些栽培要点?


大岩桐又叫落雪泥,花色娇研,秀丽而又玲珑别致,是近年颇受人们喜爱的一种室内观赏花卉。大岩桐属苦苣笞科,有扁球形的地下块茎,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它原产巴西,性喜温暖湿润及半阴的环境,不耐寒冷,爱肥沃疏松的土壤,故栽培要点是:

(1)适宜的温度。大岩桐生长适温为1-10月为18-22℃,10月至翌年1月为10-12℃。冬季休眠期盆土宜保持稍干燥些,若温度低于8℃、空气湿度又大,会引起块茎腐烂。

(2)适当遮光。大岩桐为半阳性植物,喜半阴环境。故生长期间要注意避免强烈的日光照射;环境也不可过于干燥。在夏季,要放置在荫棚下有散射光且通风良好的地方养护,否则极易引起叶片枯萎。供水应根据花盆干湿程度每天浇1-2次水。

(3)适当施肥。大岩桐较喜肥,从叶片伸展后到开花前,每隔10-15天应施稀薄的饼肥水一次。当花芽形成时,需增施一次骨粉或过磷酸钙。花期要注意避免雨淋。开花后,若培养土肥沃加上管理得当,它又会抽出第二批蕾。

(4)大岩桐叶面上生有许多丝绒般的绒毛。因此,施肥时不可沾污叶面。否则,易引起叶片腐烂。

(5)大岩桐不耐寒,在冬季,植株的叶片会逐渐枯死而进入休眠期,此时可把地下块茎挖出,贮藏于阴凉(温度不低于8℃)干燥的沙中越冬。待到翌年春暧时,再用新土栽植。

喜欢《巢蕨盆栽有哪些要点?》一文吗?“鲜之花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花卉行业相关的知识,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养花有哪些知识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