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老家家门口有两棵美丽的树,我非常喜欢它们,一棵是柳树,另一棵是桃树。它们都有自己的本领。我觉得树是一种给人快乐的植物。”不管是有无生活情趣,花都在那里,有赏花则相应有种花,种花的乐趣更不一般。花卉种植的学问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如何解决种花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呢?以下是鲜之花网小编收集整理的“红掌切花采后处理”,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红掌为天南星科佛焰属中最重要的观赏作物,原产于中、南美洲等热带地区,喜欢在高温多湿有遮荫的环境下生长,低于10℃易受寒害;相对湿度以80~90%较佳。

为能更进一步提升红掌切花品质,减少市场货源品质的不稳定因素,宜加强花卉采后处理流程及配套的冷藏车运输。下面介绍红掌切花的采后处理流程及应具备条件。

采后处理

采收成熟度及时间 红掌切花于肉质花序由基部开始达1/2至2/3变色,佛焰苞片展平、色彩鲜明,即为采收之适当成熟度。应避免在炎热的正午采收,因温度较高会提早红掌切花的老化。采收红掌切花应在温度较低的早上或傍晚,且采收后应置于阴凉处以减缓其呼吸速率。

可用手直接自基部摘取,再用刀斜切花茎基部膨大处,因为此部位较不吸水,同时可减少母株受细菌感染机会,且由于佛焰苞片大,蒸散作用强,失水速率快,采收时应直接将切花插于清水中,以避免失水。红掌切花也可以刀子剪切方式进行采收,采收3~5枝后,应将刀片放入酒精浓度70%的溶液内消毒1分钟以上,可减少母株间病原菌的传染。现行的作法是备用多把刀子与消毒桶,一把刀子使用后立刻消毒,再换另一把刀子轮替使用,在消毒液中要浸泡足够的时间,以减少病菌感染。

田间吸水杀菌 花卉的田间预措液,其水质最好使用自来水,因自来水中含氯具有杀菌效果,可减少红掌切花切口处因细菌感染而滋生代谢物堵塞导管,阻碍水分的吸收。为增加杀菌效果,可再加入50ppm次氯酸钠于预措液中,同时水质应调整为微酸性以减少病菌滋生。

清洗和预冷 由于采收时高温会促使切花养分消耗,造成花卉失水,因此采收后必须迅速移除田间,置于阴凉处并以预措液插水处理。另一方面,红掌切花之佛焰苞若落尘太多会影响外观,需要以清水淋洗,清洗晾干时仍需插水,于自然通风下阴干,避免阳光曝晒。红掌切花之佛焰苞容易在采收或清洗时发生机械伤害,使其在贮运过程中出现褐黑色折痕,因此采收和清洗时,应避免机械伤害。

除了田间插水的预措处理外,应尽速送回包装场,并将花插入保鲜剂中至少4小时,以增加红掌切花之瓶插寿命。而预冷的方式可分为真空预冷与强风预冷,如今台湾花农大都利用冷藏库强风预冷,预冷温度为15℃~18℃,所需时间至少4小时,才能达到预冷的效果。

分级包装

中国现行的农业部行业标准将红掌切花分为三个级别。

一级品要求:品种纯正,整体感极好,无缺陷;佛焰苞片形大、完整,颜色鲜亮、光洁,无杂色斑点苞片横茎:≥12厘米;肉穗花序鲜亮完好;花葶挺直、坚实有韧性,粗壮,粗细均匀,长度:≥40厘米。

二级品要求:品种纯正,整体感好,基本无缺陷;佛焰苞片形较大、完整,颜色鲜亮,无杂色斑点苞片横茎:≥10厘米;肉穗花序鲜亮完好;花葶挺直、坚实有韧性,粗壮,粗细较均匀,长度:≥30厘米。

三级品要求:品种纯正,整体感较好,有轻微缺陷;佛焰苞片形小、较完整,苞片基本无杂色斑点苞片横茎:≥7厘米;肉穗花序鲜亮较完好;花葶略有弯曲、较细弱,粗细不均,长度:≥30厘米。

花朵在包装时须套袋保护,包装完成后,将花卉插入含50ppm次氯酸钠保鲜液之套管内,并按红掌切花之品种、品质、花径大小、花梗长度等分类装于箱中。花面重叠勿超过1/3,花茎以朝一边整齐排放为佳,花茎中间用胶带固定于箱面,避免苞片发生压折伤。

冷藏运输

红掌切花在分级、包装、装箱完成后,应移入冷藏库中进行降温处理,冷藏温度为15℃~18℃。运送至花卉批发市场拍卖时,所使用之花卉运输车应为具有空调的冷藏车或隔热运输车,以持续维持低温保鲜。避免使用一般货车载运,以免花卉因瞬间回温造成蒸散及呼吸作用升高,或因受天候日晒雨淋,而导致切花品质不良或损失。

xzH52.COm推荐阅读

切花采后处理~保持切花品质的关键


虽然大部分花农所生产的切花仅供应国内区域性市场,但仍有部分切花产品出口到全球市场,透过运销渠道销售到世界各地,人们可在咖啡店、书报摊、杂货店和花店买到各式各样的鲜花。运输业者虽然不必像花农般仔细进行切花采后处理的每项步骤,但运输过程中也必须继续进行切花保鲜,以确保切花在经过包装运输过程后,在花店或消费者家中盛开。
为什么运输业者也必须考量到瓶插寿命呢?因为运输过程也是影响瓶插寿命的重要关键,而瓶插寿命越长,消费者越容易因此成为忠实顾客。由于切花从采收后,生命就开始走向终结,采后处理实际上是决定瓶插寿命的重要关键,而所谓「高品质切花」是所有含苞的花朵最后都能盛开,且可以维持很长的一段时间。生产高品质切花并不难,基本上只要建造可以控温的贮藏室,并保持处理切花环境的清洁以防细菌滋生,还要让切花保持吸水状态就可以了。
失水问题
切花采收后务必要保持在吸水的状态,吸水可减轻切花蒸散失水,并为其往后干燥运输过程做准备,而在水中加入适量碳水化合物,可提供切花在运输过程中所需的养分,建议使用商业用或经实验证明有效的配方,尽量避免自行调配,因为商业配方可有效确保细菌及微生物滋生,并能提供切花采后适当的养分。虽然目前对于花农采后处理时,是否需要在保鲜液中加糖尚无定论,不过将切花长途运输到市场的过程是个严格的考验,切花在运输前必须做好准备。
冷藏保鲜
切花采收后除了置于保鲜液中吸水外,下个重要步骤就是在适当温度中贮藏,对于大部分非热带花卉来说,适当的贮藏温度是0.5~2℃。将切花置于低温贮藏可降低植物的呼吸速率,并减少叶片及花瓣中的养分消耗,进而减缓切花老化的速度,若切花贮存在适当温度以上将大幅缩短其瓶插寿命(热带切花在过低温度下贮藏会造成冻伤,如姜花、火鹤花、天堂鸟或热带兰花等对低温敏感的花卉,其适当贮藏温度为10~13℃)。
装箱时尽量保持箱内温度为2℃,确认纸箱把手处已打开(确保纸箱密封后内部空气可流通),亦须注意避免箱内装载过多切花以免影响内部空气流通,出货前抽检数箱以确认箱内气温是否在0.5~2℃间,以免温度过高影响切花品质。先将纸箱预冷的效益较装箱完毕后再置于低温高,因为装箱完毕后再降温需费时数小时,由于切花包装前必须预冷,如果能在预冷环境内包装,便能减少包装套袋后的呼吸速率。
在花卉冷藏过程中,决定性的关键在于运输通路,贮藏及运输温度必须为持续低温,若切花在出货时处于低温,过程中温度回暖然后又再降低,会造成灰霉病(病原菌为Botrytis)发生,进而影响瓶插寿命,如果可以,运输时程最好尽量缩短,因为瓶插寿命和运输时间是相互消长的。
清洁消毒
切花茎部富含糖类,一旦采收便释放到水溶液中,这些糖类提供细菌、酵母菌或微生物生长所需,这些菌类会影响切花品质,一般花卉茎部都有微生物,以六出花、非洲菊、满天星、菊花等露地栽培的切花,其茎部附着的微生物量较高,在切花采收后置于水中吸水时,由于切口会释出糖类,微生物因此聚集于切口处并迅速繁殖。
当贮藏液中微生物数量多达一定程度时,因为会聚集在茎部切口处吸取细胞糖份而阻碍切花吸水功能,如果不加以处理,微生物将持续聚集吸收切花茎部养分,最后切花将无法吸收任何水溶液。若要降低水溶液中微生物含量,可在贮藏液中加入抗菌剂及提供切花养分。
为了预防微生物数量扩增,必须仔细清洁消毒与采收切花相关的设备与工具,从采收工具开始,例如:保持锐利洁净的花剪刀锋、每天至少消毒采收工具一次、以消毒水或市售的抗菌剂溶液清洗刷净装盛贮藏液的容器,消毒完毕的桶子尽量避免放置地面,应待其阴干后再叠放整齐。最好每4~6星期以清洁剂或抗菌剂清洗冷藏设备,范围包括墙面、地板及橱架,并每天清扫设备内掉落的花瓣和叶片。
运输保鲜
切花一旦离开产地出货,就开始长途的运输过程,因此必须在运输前做好准备以提供切花运输所需。制备保鲜液的器具、分级时所用的桌面都必须保持清洁,分级包装后将切花置于适当温度待出货,确实做到防护措施可让产品在贩售时仍保持最佳状态。
对于乙烯敏感的花卉必须采取连续的防范措施,采收后先使用硫代硫酸银(STS)减缓乙烯作用避免花朵老化,刚采收的切花在田间即插入STS溶液中吸水可有效维持切花品质,不过建议尽量使用商业用配方以达到最好的效果,运输前再持续使用乙烯作用抑制剂确保品质。确实掌控运输温度是确保切花品质的重要关键,对于乙烯敏感花卉的运输温度越高,其敏感程度越高。
为什么采后处理这么重要呢?以现在的栽培技术,花农通常知道怎样的肥培管理和环境控制可以种出品质优良的切花,但采收后处理对切花的瓶插寿命影响甚钜,无论是预冷、清洁消毒、贮藏等步骤都是影响因子,采后处理越完善,切花瓶插寿命越长,消费者也就越容易回流成为忠实主顾。
为明确划分采后处理的步骤,故将处理过程分为四个部分:生产者、批发市场/承销人、代理商及各区花店。产地是采后处理的第一阶段,生产者必须注意采后环境的控制,包括温度、消毒及运输前处理。切花在运送到批发市场/承销人阶段时应进行保鲜液处理,例如:若大飞燕草生产者出货前未使用STS处理切花抑制乙烯作用,可在此阶段补救,以免乙烯持续促使花朵老化;若球根花卉在送到批发市场前仅以自来水处理,这个阶段也可以荷尔蒙补充液(hormone-replenishment solution)避免因植物体内荷尔蒙不平衡造成的病征,例如:叶片黄化、开花率降低、瓶插寿命缩短等;切花在干燥运输后应尽速插水,让植物细胞吸水恢复膨压,水中可添加杀菌剂保持切花维管束的畅通。当切花运送至代理商或各区花店阶段时,水溶液需补充切花所需的养液,溶液中除了糖类(通常为葡萄糖)之外亦添加杀菌剂保持无菌,需要注意的是,糖类浓度应保持在较低的状态以利含水运输及零售。

康乃馨切花采后处理与病虫害防治


采后处理注意事项康乃馨切花若在3月下旬定植,经过二次摘心,主要产花期为8月至11月。6月定植的植株,10月中旬到翌年5月可采花。

1.当花瓣露色部位长1.2厘米至2.5厘米且外层花瓣打开与花茎垂直时采收,在常温下2至4天后开放,花蕾耐贮压。多头型品种在第二朵开放时采收。

2.依据茎长进行分级处理:特级56厘米,优级44厘米,一级25厘米(包括花朵长)。剪切花茎,放入0℃至2℃的冷室中保存。

品质好的产品收获后至上市前可以贮藏2至4周;上市前24小时取出。

3.准备上市的花束,用充气纸箱包装,规格为高×宽×长=30厘米×50厘米×122厘米,每箱装800支花。纸箱预冷温度为0℃,湿度为95%,冷气通过纸板箱速度是每分钟180米至275米。

预冷后的纸箱,装前箱内垫聚乙烯膜垫衬,花朵头平放箱两头,箱中间有两个横楔,将垫膜轻轻折到上部,盖上盖。

病虫害防治要点1.对于斑点病、丘疹病、枯萎病等病害,要保持叶片干燥,喷硫磺粉,销毁病株,用克菌丹5000倍液喷洒。

2.对于萎蔫病、叶斑病,保持叶片干燥的同时,喷福美双、波尔多液,增强抗病性。

3.对锈病要加强通风,温度控制在10℃至15℃,喷代森锌、克菌丹、氧化萎锈灵、粉锈宁等药剂防治,销毁残体。

4.对枝腐病,喷克菌丹、代森锌防治。

5.对于花叶病、环斑病,应防止过密栽植,销毁病株,采用脱毒组培苗,可用马拉松、西维因杀菌。

6.对红蜘蛛、蚜虫、蝼蛄、蓟马等虫害,前两种可用40%的氧化乐果或杀螨醇1000倍液喷杀,后两种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泼浇根际土面。

非洲菊采后处理技术


非洲菊,其茎秆中空,对脱水、机械损伤和细菌污染都很敏感,采后保鲜处理和良好的包装对延长非洲菊的瓶插寿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造成弯头、脱水等现象。因此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环节。

采收当非洲菊的花瓣已充分展开,花盘上最外面两三圈管状花已经开放,则标志此花可以采收,有些重瓣型的要等到花朵更成熟一些再采收。采花时要摘下整个花梗而不能做切割。采下的花经整理后,将花梗底部切去2厘米至4厘米,切割时要用锋利的刀具斜切且最好在水中切。

预处理采收后的花应立即浸入水中和置于阴湿环境下,防止阳光曝晒,尽快预冷,去除所带的田间热。处理时使用清洁设施,如清洁的水、桶及保持工作间的清洁。若是可能,使用的水最好含杀菌剂,并将水的PH值调整为3.5至4.0。不要将使用过的溶液与新溶液放在一起。处理时间以3至4个小时为宜。

保鲜液处理预处理完成后,将花梗浸入保鲜液中处理6至24小时,其长度以10厘米至15厘米为好,温度以10℃至15℃为宜,相对适宜湿度为70%,同时要注意防止切花受到衰老激素乙烯的危害。目前市场上使用较为普遍的切花保鲜液产品有可利鲜、STS(硫代硫酸银)和进入市场不久的花鲜子、安希可、“花之生命”等。非洲菊的保鲜液主要由蔗糖、柠檬酸、磷酸氢二钾组成。

贮藏运输在实际生产中,非洲菊应用较多的是干藏,包装则用高密聚乙烯塑料薄膜较好,袋内若装入O2吸收剂或蓄冷剂(冰块),保鲜效果更好。运输前宜采用长方形包装盒包装,而用于包装的纸箱重复使用率不宜过高。在运输过程中,将环境温度降到6℃至9℃。当切花运送至目的地时,水溶液需补充切花所需的养分,溶液中除了较低浓度的糖类(通常为葡萄糖)之外,亦应添加杀菌剂以保持无菌。

红掌的植株处理


 红掌植株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剪叶

2.除吸芽

3.拉线

4.调整植株

5.检查喷头

6.除杂草

7.清洗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膜

8.起根

过去常认为这些琐碎的工作是无关紧要的,只是在空闲时才做。但是,近来人们这为这些工作对提高红掌的产量及质量有重要作用。

一、剪叶

红掌的老叶不仅会遮挡其他叶片,还会消耗大量的糖分,因此对产花量有一家的影响。另外,植株叶片过多,在体内营养有限的情况下,可能导致花蕾发育不会或早衰,出现弯曲或花蕾受损。因需定其摘除叶片,从而避免植株闭;促进植株间的空气流通;减少霜霉病、细菌病的发生与流行,有效控制病虫害,最终获得高产量的优质花。

当系统性细菌病害发生时,应减少剪叶的次数,以防止病害的传播和蔓延。如果必须剪叶时,一定要用酒精对所有刀具彻底消毒,并且一把刀仅可在一个栽培床上使用。

剪叶的次数 近几年来,剪叶次数有增多趋势。五年前,每年剪四次即可,现在则每月都剪,必要时2~3星期就得剪一次。如此频繁地剪叶,植株各部位之间能量的转变就会减少:即植物体内的营养不会因此而失去平衡,并且花大、产量又高。然而,由于叶片是植株光和作用的重要器官,在此又要求频繁地剪叶,这听起来是像是自相矛盾的。

通常人们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之后,才能确定植株应留有的理想叶片数。下表列出了不同密度的植株应保留的理想叶片数。一般植株密度越大,剪叶的次数也就越多;叶片越大,植株保留的叶片数也就越少。另外,叶片的生长位置也会影响就保留的叶片数,如水平叶应少留,垂直叶多留。

表一 不同密度的红掌应保留的理想叶片数

注:大型叶:长50厘米,宽30厘米;中型叶:长35~40厘米,宽25厘米;小型叶:长25厘米,宽20厘米;以上都是指双株苗。

待售的切叶 实践证明,定期剪叶,不会对叶和花产生大的损伤。剪去的新叶,通常品质较好,可以用来做花艺配叶出售。通常一年当中每平方米可产40片叶,当然具体数量要依所栽培的品种而定。定期剪叶的好好是可以降低植物的负荷,不足之处是长期剪叶会使光线穿过植株照在栽培床的底部,使床上生杂草,并且徽气候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某些品种对些十分敏感,然而该措施仍是利大于弊。

二、除吸芽 吸芽通常生于植株基部,并能再生新的植株。然而,如果可再生的植株过多,就会导致植株弯茎并且开花较小,而且,吸芽还会从母体中吸取营养,不利于花的生长。因此,栽培上,不希望有吸芽。吸芽在其发生早期除去较好,否则长大后再除会损坏根茎。吸芽应用于拔除,切不可用刀或剪子,因为刀或剪子去除不彻底,且去除后仍可继续生长。植株在生长缓慢期或此期之彰不宜去除吸芽,因为此期植株对病害比较敏感。此外,在雨季或雨季到来之前也不宜去除,因为病原菌比较容易从伤口处侵入植株。如果母体是健康植株,这些吸芽可以长成健康植株;但如果母体本身就带有某些病害,病害常会传给吸芽,特别是线虫会通过这种方式得到传播。采用吸芽繁育种苗也是植物的一种重要繁殖方式(安祖公司出售的产品只有在获得安祖公司的许可后,才可进行吸芽繁殖)。对大多数品种来说,一个植株保留一个吸芽即可,这样每平方栽培床上应可获得理想的生长点。但对某些品种,如“Tropical”,可以多保留几个吸芽。因为种苗定植并生长到一定程度后,由于苗龄相同,可能会产生叶片郁闭现象,植株也不会保持在同一高度,从而在植株下留出许多空隙。通过去除叶片、保留吸芽,小植株便可在大植株下正常生长。当母体植株衰竭后,小植株便可用来补充空缺。

凤尾鸡冠的切花采收与保鲜


【其他中名】笔鸡冠、凤尾鸡冠花、火炬鸡冠、芦花鸡冠、绒鸡冠、扫帚鸡冠、塔鸡冠

【科属】苋科 青葙属

【原产地】亚洲热带地区

【植株性状】凤尾鸡冠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80~120厘米。穗状花序聚生成三角形顶生,具红、黄、紫红等色。自然花期7月至见冻。

【切花采收】收获部位为凤尾鸡冠的带梗花序。当花序上的小花充分透色时即可采收。也可将整株植物连根拔起,再除去根系中、下部叶片。操作最好在上午气温较低时进行。产品先暂放在无日光直射之处,尽快预冷处理。

【分级】所采收的花材应该在具品种典型特征、无破损污染、视觉效果良好之前提下进行分级:一级切花的长度为60厘米左右;二级切花的长度为55厘米左右;三级切花的长度为50厘米左右。相同等级的切花长度之差,不宜超过标准的±1.5厘米。

【包装】将相同等级、品种的凤尾鸡冠带梗花序单支进行包装。分别码入标有品名、具透气孔的衬膜瓦棱纸箱中。

【保鲜管理】可以把切花置于相对湿度为80%~90%,温度为2~4℃的环境中进行贮藏。当储运时,凤尾鸡冠可耐较长时间的干藏。但在开箱后必须尽快将其插入水中,亦可使用市售保鲜液延长瓶插寿命。

【存放期限】按照上述方法处理,凤尾鸡冠的带梗花序通常能够存放5~7天而不致影响装饰效果。

【园艺应用】凤尾鸡冠花穗丰满,形似火炬,是夏秋两季的应时花材。

【上市提示】凤尾鸡冠切花的供货时间,主要集中于每年的7月至霜降。返季节供应的切花,上市时间能够提前,但通常品质稍差。

波斯菊切花采收保鲜技术


【其他中名】八瓣菊、大波斯菊、非洲菊、秋英、秋樱、扫帚梅、万寿菊【科属】菊科 秋英属

【原产地】墨西哥

【植株性状】波斯菊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20~150厘米。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具长总花梗,直径5~8厘米;舌状花粉色。自然花期8月至霜降。

【切花采收】收获部位为波斯菊的带梗花序。当花蕾半开至盛开时即可采收,操作最好在清晨气温较低时进行。产品应立刻插放在水桶中,尽快预冷处理。

【分级】所采收的花材应该在具品种典型特征、无破损污染、视觉效果良好之前提下进行分级:一级切花的长度为60厘米左右;二级切花的长度为50厘米左右;三级切花的长度为40厘米左右。相同等级的切花长度之差,不宜超过标准的±2厘米。

【包装】将相同等级、品种的波斯菊带梗花序10支一束捆绑固定,分别码入标有品名、具透气孔的衬膜瓦棱纸箱中。

【保鲜管理】波斯菊的切花不耐储运,为临时性切花。通常现采现用,不做长期贮藏,在采收后应该尽快使用。

【存放期限】按照上述方法处理,波斯菊的带梗花序通常能够存放1~2天而不致影响装饰效果。

【园艺应用】波斯菊花色淡雅,枝叶纤细,作为瓶花材料能给环境中平添田园风光。

【上市提示】波斯菊切花的供货时间,主要集中于每年的8月至霜降。返季节供应的切花,上市时间能够提前,但通常品质稍差。

红掌开花后怎么处理


一、花期多长

它属于天南星科,一整年叶都不会黄,不会掉落,而且它常年都可以开花。它生长到一定高度后,叶腋的地方就可以开花。通常情况下,它在开花以后,每一朵花都能开1个月左右,而且它最奇特的地方在于,它一整年都能够开花,花的颜色十分华丽妍丽,颜色非常浓郁,变化非常大。

它的花从苞状到谢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一开始的时候是黄色,然后成乳色,然后变绿,最后谢掉之前又变成了黄色。苞片的颜色也有三种,为红,粉红,白三色,它的这些特征都特别的吸引人。

二、开花后处理

1、它的花和叶最奇特的地方在于,它们是轮流出现的,长出一片叶,就会在它的叶腋下长出一朵花,所以如果它的一些花谢掉了,还会长出新的花来。

2、它的所有花都凋谢了之后,最好把茎给去除,首先因为残留下来的茎不但会影响到植株的美观程度,还会损耗掉一部分养料,对它的成长不好,而且花茎枯黄的时候会引发病虫的侵蚀。

三、日常养护

1、要给它多浇水,最好干湿要相间。秋末以及初春的时候要控水,不要让太多的水积在盆中,每个月要给它加两三次复合肥。

2、每一到两年给它在初春时节换一次盆,趁换盆的时候把老化的根去除,换新的肥土,盆底要放上粗沙,帮助多余水分的排出。

3、它成长需要二十到二十五度的温度,冬天屋内不能低于十六度。炎热时节要给叶和地面洒水,每天两三次,帮助增湿降温。夏天中午要用遮蔽物帮它遮阳,晚上和早上阳光较弱的时候,可以让它见光,冬天要放在向阳区域。

红掌叶子发黄怎么处理


红掌(anthurium)又名安祖花、火鹤花等, 属天南星科 花烛属,原产于南美洲的热带雨林地区 ,现欧洲、亚洲、非洲皆有广泛栽培。特性是喜暖畏寒、喜湿怕旱,喜阴忌晒。其花朵独特,有佛焰花序,色泽鲜艳华丽,色彩丰富,叶形苞片,常见的苞片颜色有红色、粉红、白色等,有极大的观赏价值。



处理方法:首先把发黄叶子剪掉,放阴凉处,等水快干了然后再浇水,别急施肥。可能就是有两种情况,一是空气湿度太小,也就是太干燥;另外一种情况就是缺乏微量矿质元素。
控制好温度、湿度,早晚晒晒太阳,适当施肥。

红掌出现叶片发黄、干枯、腐烂的症状,是因为细菌所害,喷施辣椒水不能医治,辣椒水是防治虫害的,不是防菌害的。要除菌可喷施大蒜汁液0.3%的溶液、食醋0.2%的溶液或多菌灵、百菌清800-1000倍液等杀菌剂进行防治。
但这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因为红掌出现这类症状,是因为养护环境不适宜,红掌应以半阴、湿润、温暖的环境管理,温度以20-25℃之间最佳,不能高于33℃,否则易出现不适症状;空气湿度一定要在75-90%之间,低于50%叶片易出现焦边干枯现象。
施肥也不能太浓,应以全水溶性肥料浇灌盆土,不能施用一般的化学肥料,因为红掌吸收不了,会产生肥害。

红掌的栽培基质一般皆为进口泥炭,保肥保水的能力较强,但干透后却不易吸水,所以应在稍湿润时即浇透水,不能在干透后或湿渍状态下浇水,表层的泥炭见干为浇水的信号。基质中含水量太多,没有见干见湿进行浇水,则很容易造成根系腐烂,导致整株生长不良。 由于红掌难以吸收一般的化学肥料,所以只能用花多多等全水溶性肥料为好,而且施肥量不能太大,以淡肥勤施不原则,过多植株吸收过剩就会造成肥害,叶片发黑萎蔫,植株枯死。 注意不要将茶叶水等浇灌在盆土中,这样会造成致命的伤害。

养护环境以半阴为好,不能全阴或全阳,但红掌特别喜光,要经常转动生长方向,保持株型美观。 水质一定要清洁,或是肥水,但不能直接浇灌自来水,因为自来水中的氯气等有害物质会造成红掌生长不良,甚至死亡,要将水晾晒2天左右再浇灌。最好放在红掌接近的位置,这样水温与盆土的温度没有温差,不会伤害红掌的毛细根。

鲜切花采后技术原则及必要性


一、切花采后技术的一般原则

切花采切后,离开母株,被切断营养和水分的来源,成为独立的生命体。为了维持一定的采后寿命,必须采取一些特殊的处理技术。切花采后技术的一般原则如下:

1、切花应在适宜的发育阶段采切,这是保证切花内在质量和货架寿命的重要环节。

2、花茎采后应该立既插入水中和置于阴湿环境下,防止阳光曝晒;切花应尽快预冷,去除所带田间热,并进入冷链。冷藏是切花保鲜的主要措施,冷藏温度因种类而异。

3、需要较长时期储藏或长途运输的切花,应先进行水合处理,对乙烯敏感的切花应进行硫代硫酸银(STS)脉冲处理或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防止储运过程中失水过多。

4、使用各种切花保鲜剂是采后处理技术的一项必要措施。保鲜剂包括水合处理液、茎端浸渗液、脉冲(或硫代硫酸银脉冲)处理液、1-MCP处理剂、花蕾开放液、瓶插保持液等。

5、采后保鲜处理措施应该贯穿在栽培、采收、分级包装、储藏运输、批发、零售和消费的各个环节,相互配合好。

6、储存运输的关键措施是低温、高湿、快速。

7、零售业切花处理包括:花茎再剪截,水合处理,保鲜剂处理,花蕾催开处理,储存等环节。

8、消费者切花处理包括:花茎再剪截,瓶插保持液使用,环境条件控制等。

二、切花采后技术的必要性

花卉是一种鲜活园艺产品,如果处理不当,极容易衰败,失去观赏价值。世界花卉的采后损失率平均在20%左右,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我国花卉业对采后处理技术不够重视,花卉采后损失率更高。采用适当的采后技术,将使损失率减少5%~10%,花卉业的经济效益就可以大大增加,这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技术进步。

最近30年来,对花卉采后处理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花卉采后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推动了世界花卉业的进步。采后技术包含了花卉采收、分级包装、储藏、运输、批发、零售和消费各个环节,涉及到载培者、批发商、零售商和消售者等,需要相互协调和配合。花卉分级包装技术已大大改进,逐渐实现标准化。花卉保鲜剂已在采后各个环节广泛使用,新的保鲜制剂不断涌现,如新型乙烯抑制剂1-甲基环丙烯(1-MCP),保鲜运输凝胶(FTG)等。冷藏是采后处理的一项基本技术,它包括干储藏和湿储藏;精确控制储藏环境是发展方向;气调储藏和低压储藏技术也在发展中;花卉空运、陆运和海运方法也不断在改进;盆花和观叶植物的驯化处理技术已日趋成熟;这些技术进步大大减少了花卉采后损失,开拓了新的市场潜力,促进了国内和国际贸易的大发展。

小苍兰采后处理技术


切花主要特性 小苍兰(又叫香雪兰)对乙烯敏感,对氟非常敏感,水中仅1毫克/升的氟就会引起叶尖褐化,阻止花蕾开放。如果小苍兰与水仙切花放在同一容器内,水仙花茎分泌物将会缩短小苍兰的瓶插寿命。

采切发育阶段 在花序上第一朵花显色,并正在开放,第二朵花开始开放之前采切。瓶插寿命 如果处理得当,小苍兰的瓶插寿命可达7~14天。

保鲜剂处理方法

(1)水合处理液 把无离子水或质量好的自来水的酸碱度用柠檬酸调节到PH3.5。水中不要含氟。

(2)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

(3)瓶插保持液 4%的蔗糖+0.015%的硫酸铝+0.2%的硫酸镁+0.1%的硫酸钾;或每升水中加250毫克8?羟基喹啉柠檬酸盐+70毫克矮壮素(CCC)+50毫克硝酸银+60毫克蔗糖。

储藏和运输技术

(1)小苍兰可在2℃和90%的相对湿度下储存约1周。

(2)花朵易于擦伤,在操作时要小心。

使用储运保鲜凝胶零售商和消费者处理方法

(1)对花茎再剪截,然后在含有硫代硫酸银(STS)的水合处理液中放置2小时。

(2)置于一种保鲜液中。

(3)储存温度2℃~5℃。

(4)使切花远离成熟的水果;不要把小苍兰和水仙切花放在同一插花瓶中。


洋桔梗采后处理实务流程


洋桔梗(Eustoma grandiflorm(Raf.)Shnn.)属龙胆科(Gentianaceae),原产于北美洲中南部,英名为Eustoma或Lisianthus。其属名Eustoma是由希腊文eu和stoma组成,意味有美丽的花冠喉部,别名丽钵花、土耳其桔梗、德州蓝铃。本属主要有三个种,E. grandiflorum、E. baekley及E. exaltatum,此三种之原生地有交集之处,推测有互相杂交的可能性,E. grandiflorum在原生地发现有紫、白、桃、黄和白底紫边等之花色。从1975年起世界上洋桔梗育种快速发展,每年都有许多新品种问世。大部份品种供切花栽培用,也有少数当盆栽或花坛布置用的矮性品种,如‘ Blue Lisa’、‘Little Bell ’等。
采后处理实务流程
采收成熟度及时间
洋桔梗采收适期以每枝花3~5朵开放的熟度为佳,并且摘除过度开放的花朵及过小不会开放的花苞。花农一般均在清晨时剪花,采收的标准是花茎上已有2~4朵花开放的程度,采收时自基部剪取,采收完后先在田间将茎部1╱2以下的叶片去除,再载到包装场整理。采收时间应避免于炎热的正午采收。
因温度较高时,会加速洋桔梗的呼吸速率,进而加速洋桔梗的老化或发生失水现象。因此,洋桔梗于采收后应置于田间阴凉处以减缓其呼吸速率。而在上午时段所采收的花卉含水量较多,较有利采收后蒸散作用的持续进行,下午时段所采收之洋桔梗所含的光合作用产物较多,则有利于采后呼吸作用的进行。因此,洋桔梗采收适宜时段应为晨间或下午温度较低的时间。
田间吸水杀菌
由于洋桔梗吸水性良好,常使栽培者误认为采收后离水时间的长短对其无害,只要分级包装后再吸水即可恢复。但洋桔梗采收至包装吸水过程间,通常超过4小时以上,易影响往后之瓶插寿命。因洋桔梗从田间采收后,若水分吸收不足或离水时间过久,造成细胞失去膨压,花颈会因无法支撑花朵的重量而产生花顶部弯曲现象,且花瓣细胞于缺水变扁后,再重新插水也无法使花苞于绽放时恢复坚挺饱满。因此,洋桔梗于田间采收后1小时内,应插入预措液中以维持呼吸作用中所需的水份。
预措液主要是以200ppm硫酸铝混合50ppm次氯酸钠所调配而成,具有水分供应与杀菌的功用。洋桔梗于采收后应尽速插入水中吸水,以避免因水分供应中断造成导管内产生气泡,阻断水分的运输,而杀菌处理的作用则在于减少花卉采收切口的细菌滋生,避免微生物产生的代谢物或碳水化合物堵塞导管,阻碍水分的吸收。
此外,花卉田间插水所使用的预措液,其水质最好使用自来水,不要使用溪水或地下水。因为溪水或地下水较易含有细菌、重金属、杂质等。而预措液需每3~5天更换一次,且水质应调整为微酸性,使pH值接近5左右,因低pH值亦有减少菌类滋生的功用。预措液水质pH值之检测方法,可使用简易pH值测试剂来调整至适当的酸碱值。
预冷和分级包装
洋桔梗采收后应置于阴凉处并于1小时内施予预措液插水处理,由于采收时的高温会促使乙烯生成及花朵养分消耗,同时也易造成花卉失水现象,所以花卉采收后应迅速移除田间热。洋桔梗采收后除了放置于阴凉处外,其置于户外的时间不宜过长,故除了采取田间插水的预措处理外应尽速送回包装场。花卉生产者在进行花卉分级包装前,仍应将花卉插入于自来水或含有硫酸铝及次氯酸钠的预措液中,以保持水份的吸收,同时尽可能将洋桔梗移入冷藏库进行预冷动作。
藉由适当低温可以降低呼吸速率、延缓代谢和老化、减少失水等切花的生理反应,同时减少乙烯产生及降低对乙烯的敏感性,也可确保切花品质和寿命。利用强风式冷藏库进行花卉预冷及冷藏,使用的预冷温度约为5~10℃。  
立式容器冷藏运输
洋桔梗于包装场完成分级包装并适量装于立式容器后,应再次将花卉移入冷藏库进行降温处理,继续减缓花朵开放的速度,冷藏适温约为5℃,等到要载运分送到花卉批发市场销售时再移出。较佳的花卉运输车应为具有空调的冷藏车或隔热运输车,维持低温以保持花卉鲜度,避免用一般货车或非冷藏车载运,降低非密闭空间产生高温的风险或减低因受天候日晒雨淋的不当损失。
倘若花农欲配合特殊节日调节出货期,宜使用5℃冷藏,若想长期贮藏,则应避免长期浸放水中,否则会降低瓶插寿命。因此长期贮藏宜改采干式贮藏法,但于贮藏前应先吸足保鲜液,然后以纸箱装箱,再置入于温度5℃的冷藏库中,但建议长期贮藏期间不宜超过5天,时间过长将不利于品质及瓶插寿命。

养花技巧《红掌切花采后处理》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供各种花卉的养花技巧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月季切花花卉采后处理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