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错落有致的花儿,红的、紫的、粉的、绿的、黄的、白的,各种颜色交杂摘一起,五彩缤纷!”花卉伴随着的人类的历史发展而发展,因此我们身边的很多人和种植花卉结下了不解之缘。要侍弄好花草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种花达人怎么解决遇到的相关问题呢?下面的内容是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插花在生活中的应用,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客厅

客厅是接待宾客和家人团聚之处,这里的环境气氛应具有外向型的气息,又要有美好向上的生活情调。插花布置最好能体现这双重意义。比如用文竹和蔷薇插成一件飘逸流畅的线条式插花,会使人感到轻松活泼,亲切自然。每当盛大节日和喜庆良辰,客厅还应洋溢着热烈欢快的喜庆气氛。若布置上一盆用红、黄月季、菊花、满天星组成的色彩浓艳,花朵繁密的插花,会使节日气氛更加浓郁。

卧室卧室是体息场所,插花的数量不宜太多,色彩上也应根据年龄的不同而定。比如年轻夫妇的卧室,色调上可艳丽些。在淡雅的房间里,放置一盆暖色调的插花,会显得生活甜蜜,浪漫、温暖宜人。老年人的房间,要选择叶小、淡雅的花材,以宁静稳重为宜。

书房书房是写作、学习的地方,插花作品应简洁明快。若在温馨素净的书房里,陈设一瓶潇洒飘逸的插花作品,必将使居室更加清新雅致,充满生机。 

Xzh52.COM延伸阅读

梅花在园林中的应用


梅花是原产我国的独特花卉,距今已有3200年的历史,代表着中华民族坚韧不拔,英勇奋斗的高贵品质。在寒冬腊月,百花凋谢的时候,她能傲霜斗雪,迎风怒放。她与我国人民的风俗、习惯、生话、文学、艺术等精神文明方面,有着久长而密切的联系,是友谊、长寿、胜利与幸福的象征。
梅花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及整个长江流域,直至闽、台的山区,遍布11个省、区。据陈俊愉教授的《中国梅花的品种分类》记载,我国有梅花品种232个;《中国梅花品种图志》分为三系、五类、十六型。
梅花性喜温暖,年平均温度16℃至23℃,但也能耐较低温度,可抗零下10℃至20℃低温,杏梅系品种还可抗零下25℃ 的低温。耐土壤瘠薄,畏涝,要求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有一定的抗旱性,喜阳。花期10至25天,味有芳香,从开花到结实成熟约需120天。实生苗3至4年始开花,嫁接苗1至2年可开花。梅花繁殖容易,以嫁接繁殖为主,梅、桃、山桃、杏、山杏或李都可作为砧木。梅花无毁灭性病虫害,40年至50年是梅花生长旺盛期,寿命可长达数百年。
梅花神、色、香、姿俱佳,铁骨傲霜,深受群众喜爱,在园林绿化中早已被广泛应用。
依山畔水大面积栽培梅花,可构成壮丽的自然景观,形成“香雪海”、“十里梅海”等,宋代爱国诗人陆游成都赏梅就记载下了这样的画面:“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碎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阳宫到浣花溪!”
根据梅花颜色的差异,集中栽植形成梅山、梅岭、梅坡、梅坞、梅溪、梅径等,突出梅花特有的色彩景观。还可利用梅溪、梅径通幽,获得“动态赏梅”,步移景异之趣。
在园林造景中,常选用红色的老梅作主景,以苍松为背景,修竹为客景,形成一幅有生命的“三友图”。还可把梅同兰、竹、菊相配植,集中展现园林“四君子”的风采。在较显眼的景点,常以山岗或建筑物作背景,前植梅花,可突出梅花的色香之胜,达到古之“栽梅绕屋”的妙境。还可开辟“踏雪寻梅”、“月下赏梅”等景点,展现梅花的奋斗精神。
梅花还非常适宜和草坪配植,形成通透开朗,景物深远的画面。
梅石相配,刚劲简洁,妙笔生花,石因梅而活,梅因石更绝,对比强烈,收效甚佳。
梅花也是优良的孤植树种,在绿地中间常采用孤植朱砂型梅花,花盛开时,万绿丛中一树红,最能引人入胜。
垂枝梅,姿态飘逸别致,可装饰园林水景,有“池水倒窥疏影动”的情趣。
龙游类梅,枝条自然扭曲可爱,宜配湖石,点缀小院或盆栽观赏。
古梅,曲干虬枝,老态龙钟,除本身就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外,加之有社会文化背景或有美丽的传说,可辟为旅游景点,为古迹名胜添光增色。

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中的应用


在生产中的六大应用:

一、促进插条生根生长调节剂能促进木本植物插条生根,特别是一些不易生根的花卉和果树及造林树种等,经处理后,插枝生根快而多,抗旱力强,成活率高,苗木生长快。如用萘乙酸、吲哚丁酸、吲哚乙酸等配成10至100ppm稀溶液,在插之前将插枝基部蘸一下后扦插,或将插枝切口蘸上500至2000ppm的粉剂,都有促进生根的效果。同样,进行嫁接和压条养殖时,亦能促进组织的愈合和生根。

二、控制株形观赏桃施用多效唑,能抑制新梢生长,促进花芽形成,使树体矮化紧凑。使用时一般按每平方米树冠投影面积1.7至3. 3 克,配成水溶液,然后施入事先挖好的环状沟内,以秋施为好。也可将150至200ppm多效唑溶液于5月上中旬叶面喷施。用浓度为500ppm 的多效唑溶液浇灌土壤,可促使杜鹃植株矮化,株形紧凑,树冠增大。

三、控制休眠用100至5000ppm的萘乙酸甲脂喷洒果树或观赏树木的树冠,既可提早落叶,使幼芽较早进入休眠,增强耐寒力,又可延迟早春萌芽。如苹果、梨、桃的花芽、叶芽可推迟10至15天萌发,避免受早霜危害。

四、防止徒长和倒伏对于杜鹃等花卉,用B92000至2500ppm水溶液处理,可矮化植株,促进分枝,提高观赏价值。用高浓度的植物生长抑制剂抑制绿篱顶芽和侧芽的生长,可部分代替人工整枝,节省劳力。

五、诱导开花用浓度为100ppm的乙烯利溶液处理观果类苗木,可提高座果率,加快果实成熟。用浓度为50至100ppm的萘乙酸溶液均匀喷雾,可以延缓果实成熟,从而延长观赏期。

六、防病防脱落在观赏桃花芽绽放时,用浓度为100至1000ppm的矮壮素溶液均匀喷雾,能显著增加桃花花芽的抗寒、抗逆能力,使其花繁叶茂,提高观赏效果。

硫磺在花木栽培中的应用


1、防止烂根。君子兰等盆栽花木,会因土壤结构不合理、返碱、渍水造成烂根、黄叶。翻盆换土,剪除烂根后,在伤口上涂硫磺粉,可促发新根,加速花木恢复生长。

2、消毒伤口。对苏铁、君子兰等在伤口上涂硫磺粉,可抑制伤流,防止病菌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3、插条防腐。山茶、杜鹃等花木扦插育苗,插条剪取后,在基部蘸上硫磺粉后扦插,可有效防止插条腐烂,促使愈伤组织形成,大大提高其成活率,促进生长。在插花基部蘸上硫磺粉,可抑制切口皮层腐烂,延长插花保鲜期。
4、防治病害。对发生白粉病的花木,叶面湿润时,喷硫磺粉,干燥天气用硫磺粉悬浮液喷雾,对防治白粉病、锈病等有特效。

5、促嫁接成活。仙人掌等多浆植物嫁接后,在接口上喷洒硫磺粉,可防止接口腐烂。通过遮阳避雨,抑制感染,提高嫁接成活率。

6、调节酸碱度。在板结、盐碱的园土或花盆中,施入一定量的硫磺粉,可调整其pH值,降低盐碱危害,防止烂根和营养缺素症,促进花木正常生长发育。

植物激素在花卉中的应用


中国在花卉栽培中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简称植物激素或激素),约自40年代开始。在人工控制花期、矮化栽培、促进扦插生根、打破种子和球根休眠、延长盆花和切花寿命、制备组织培养基质等方面,进行了不少试验,取得并推广了若干成果,尽管其应用还不太普遍,但在花卉栽培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本文着重前三方面综述如下:

一、人工控制花期

促成栽培技术在我国有悠久历史,如《帝京景物略》载:“草桥……十月中旬(阴历),牡丹已进御矣。(1)”可见早在明代(公元1368~1644),北京花农已能在阳历11月间温室人工提前牡丹开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工催延花期的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应用包括激素处理在内的综合技术,使很多不在秋季开花的花卉能在“国庆”等节日同时开放。如1959年10月1日在上海举办了大型百花齐放展览会,展出了130余种破季开放的鲜花(2)。

(一)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Andr.春季4~5月开花的牡丹在提前半年开花方面表现最为突出。应选用易于催花的品种如‘赵粉’等,3月摘蕾,4~8月增施追肥,7~8月进行短日照和用冰降温等措施促进其落叶,7月上盆或栽荫棚下,8月下旬至9月上旬每天用200~1000ppm赤霉素涂抹花芽一次,实现了9月下旬、10月上旬开花。试验成功的品种,有‘赵粉’、‘何白’、‘青龙卧墨池’等,花期仅有3天(2)。要国庆节前开放者,可给以5~10℃温度处理,即可适当延期开花。1977、1979两年重复以上实验,证实每天500~1000ppm赤霉素处理最好,4~7天后即可起解除花芽休眠、促使提前萌发的作用。在品种选择方面,除‘赵粉’外,又发现‘雨露苗壮’、‘群英’、‘紫蓝魁’催花表现良好(19、20)。

(二)含笑Micheliafigo(Lour.)Spreng.原系4~5月开香花的常绿灌木,现选用盆栽多年而当年无花的含笑,夏季置荫棚下。每周施肥,7月下旬着花蕾,8月初摘除嫩叶,后每周用100ppm赤霉素涂花蕾一次,再逐增其浓度至200~500ppm。直至9月中旬剥去花蕾外壳,约3天后即开放。花期3天,花径4厘米。因花梗伸长,香味亦浓,颇引人注意。赤霉素促成含笑提前开花,主要作用是促进花蕾长大并开出鲜花(2)。由涂赤霉素到开花约需一个月。

(三)山茶花CamelliajaponicaLindl.山茶的花期因品种及地区而异,通常为11月至翌年3月。1959年上海市园林处用‘小桃红’等早花品种盆栽,增施肥料,6月下旬随时摘去叶芽,8月21日起每隔3天于花蕾上滴100ppm赤霉素,上下午各喷水一次。9月4日移入温室,每天喷水4次。9月10日将盆栽山茶移出温室,置半阴处。9月下旬开花(2)。近年,上海植物园、上海市园林科研所提高赤霉素浓度至500~1000ppm,自7月份起每1~3天涂一次,品种除‘小桃红’外,又增‘四面锦’、‘东方亮’、‘狮子笑’、‘金心牡丹’等。1979年8月1日起,北京中山公园用500ppm赤霉素隔日涂抹花芽,8月15日起每天涂,8月27日开花,花期14天,如此连续处理,可自9月1日维持至10月中旬茶花开放不绝。所用品种为‘鲜红’、‘九心红’、‘夏色粉’等,处理后所开花朵的花色、花径与正常者相同。1981年湖南省长沙市苗圃创用叶痕点涂催花法,10月下旬用高浓度(2500~4000ppm)赤霉素处理花芽附近摘去叶芽的叶痕,只需滴1次,即可在1个月后始花,且可促使花瓣增多,品种以‘芙蓉五宝’等为好,比对照花期提早2~3个月。

(四)栀子花GardeniajasminoidesEllis常绿灌木,6~8月开大朵白色香花。1958~1959年上海市园林处采取了切根、施重肥、加意养护等措施,取得了9月下旬开花的初步成功(2)。1977年8月12日起上海植物园在此基础上加用赤霉素100ppm涂花蕾每周2次,达到了保蕾、促生长、促开花等目的,收效更进一步。

综上所述,植物激素结合其他综合措施,可起打破花芽休眠(牡丹等)、保蕾、促花(含笑、山茶花、栀子花)、促花梗伸长(含笑)等多方面的良好作用。

二、矮化栽培

应用一定种类的生长延缓剂(矮化剂)来控制花卉的生长,使其节间缩短,长得矮壮,株形美观,近年已有少数栽培试验和应用。如于锡钊在北京用矮壮素B9处理适当的菊花品种,达到植株矮化、花朵硕大的目的,特适作案头盆菊观赏(3)。试验结果如下:

三、促进扦插生根

现介绍近来在促进较难生根的树种方面的若干成绩:

(一)松柏类(见表2)

(二)常绿乔灌木类(见表3)

(三)落叶乔灌木类(见表4)

四、讨论与展望

1.综上所述,中国花卉工作者近年在应用生长调节剂于催延花期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尤其结合不同节日举办“百花齐放”展览,取得了很大成绩。如牡丹品种‘赵粉’等能通过赤霉素涂抹结合摘蕾、低温处理和增施追肥等综合措施,使国庆赏牡丹得以实现。今后可在原有基础上,扩大试验品种,既强调栽培技术措施,又由生理、生化、生态因子、组织解剖等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深入研究,从中探索规律性的东西,并寻求生长调节剂在催延花期上出现新的突破。

2.尽管以菊花和木芙蓉等为试验材料有了些积极的效果,但应用矮化剂于花卉栽培在中国还是个簿弱环节。在这方面,发展的潜力很大。如在不少盆花、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和花灌木中,都常有抑制生长、控制株高、增进美观的要求。而在盆花、绿篱和盆景三方面,试验生长调节剂于矮化栽培,并推广全套技术,尤有其迫切性。

3.生长调节剂在促进难以扦插繁殖的观赏树木扦插生根方面,近年已取得一系列的成功。如珙桐的大量繁殖问题,就是从1979年起通过应用激素促进软枝扦插生根才开始解决的。试验证明,IBA和NAA50ppm水剂处理,生根率最高(70~100%)(7、8),推广应用具有广阔前景。但亦须保证适当的扦插基质、良好的环境条件,并给以精细的管理,方可获得最满意的成绩。不过,若要大规模推广应用激素处理于观赏树木的软枝扦插,还以粉剂速蘸法操作较便,收效显著,更具优越性。此外,木素酸钠能促进难插活的白皮松、华山松等插穗生根(6),且其成本低廉,供应充足,值得重视。

4.竹类扦插成活,原有一定困难。据汪本里1981年试用乙烯剂(800~1200ppm)对毛竹(PhyllostachysPubescensMazelexH.deLehaie)梢叶喷射一次,即可诱发次生丛生枝。用土将丛生枝栽埋后,再对其梢叶喷射乙烯剂2次,可获得90%左右的生根率,8个月后即可分床(14)。用此新法育毛竹苗,速度快,繁殖系数大,虽非离体扦插,也是一种新型营养繁殖方式。

*此文系作者受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派遣,应邀参加1984年7月30日至8月4日在波兰举行国际园艺学会“生长调节剂在花卉栽培中的应用”第二届学术讨论会所作的综述报告。作者对提供资料的上海市园林科研所徐欣、上海植物园张连全、北京市东城区园林处于锡钊、北京市中山公园虞佩珍等同志,深表谢忱。(陈俊愉)

参考文献

〔1〕北京林学院城市园林系、北京黄土岗中匈友好人民公社(1980):《北京黄土岗花卉栽培》修订本,375页,农业出版社。

〔2〕上海市园林管理处(1960):《百花齐放展览会技术资料汇编》,50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于锡钊(1982):案头菊的栽培,《植物杂志》,1982(2):39。

〔4〕涂宜刚、盛晋英(1981):日本金松的扦插育苗试验,《林业科技通讯》,1980(5):5~6。

〔5〕王青林(1982):云杉扦插繁殖生根条件的研究,《林业科技通讯》,1982(11):5~9。

〔6〕王涛、韩腾林、刘秀琴(1983):木素酸钠促进针叶树插条生根的研究,《林业科技通讯》,1983(3):6~11。

〔7〕张著浩、侯润祥、陈德明(1981):珙桐扦插育苗试验,《林业科技通讯》,1981(1):1~3。

〔8〕张著浩、侯润祥、陈德明(1983):珙桐的引种繁殖,《植物引种驯化集刊·第三集》:145~146,科学出版社。

〔9〕徐森(1983):楸树枝插技术的研究,《林业科技通讯》,1983(4):1~5。

〔10〕王昌杰等(1983):柞树扦插繁殖试验,《林业科技通讯》,1983(11):2~3。

〔11〕杜棣芬(1982):木麻黄水插催根育苗,《林业科技通讯》,1982(2):1。

〔12〕王秋国等(1965):经济及园林植物扦插繁殖初报,《植物引种驯化集刊·第一集》:132~139科学出版社。

〔13〕顾等(1965):油橄榄引种繁植和适应性的研究,《园艺学报》4(1):1~12。

〔14〕汪本里(1981):毛竹次生枝育苗的研究,《林业科学》,1981(3):287~290。

〔15〕喻衡(1980):《荷泽牡丹》,116页,48彩页。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6〕陈俊愉、刘师汉等(1983):《园林花卉》(增订本),678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牡丹在美化环境中的应用


牡丹以其花大、色繁、雍容华贵而被誉为花王,是富贵、繁荣、昌盛、吉祥的象征,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唐代就有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盛况。牡丹以其万紫千红的艳丽色彩、锦绣成堆的强烈装饰效果成为园林中的重要景观。这充分表明,牡丹与美化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牡丹的环境效应十分显著。

1 牡丹专类园

牡丹作为我国的特产花卉,栽培历史悠久,园艺品种繁多,观赏价值各异,因而常常作为专类园或园中园的形式在园林中广泛应用.牡丹专类园在我国园林中可谓层出不穷,各领风骚.从南到北,从东向西,公园、庭院、寺庙几乎随处可见牡丹园的倩影。

对于牡丹专类园的设计,应坚持以下原则;①以牡丹为主体,表现牡丹的群体及个体景观效果;②通过诗词、歌赋、传说、神话等,增添牡丹园的文化内涵;③应用多种造园要素(建筑、水体、园路等)多方位体现牡丹园的文化氛围及艺术景观效果;④为游人提供全方位的观赏空间,或群观,或孤赏,同时提供必要的游憩服务设施;⑤对牡丹园四季景观统筹考虑。

一般牡丹专类园采用规则式和自然式两种布置方式。

(1)规则式牡丹专类园主要应用于地形平坦、便于做几何式布置的区域。一般以品种圃的形式出现,即将园圃划分为规则式的几何形栽植床,内部等距离栽植各种牡丹品种。这类专类园比较整齐、统一、可以突出牡丹主体,便于进行品种间的比较和研究,是以观赏或生产兼观赏或品种资源保存为目的的专类园的最佳布置方式,如山东菏泽曹州牡丹园就以这种布置方式为主,北京景山公园也采用这种方式。

(2)自然式牡丹专类园采用以牡丹为主要植物材料,结合其他树木花草的配置及地形、山石、雕塑、建筑、壁画等造园要素,自然和谐地配置在一起,展示综合园林景观的外貌。自然式的牡丹专类园可以通过地形与道路的设置,不同花期与不同观赏特征牡丹品种的组合,并通过结合其它植物材料搭配组成群落。既给牡丹创造最佳的生长环境(如高大乔木对牡丹的侧方庇荫),或在花期对牡丹起到衬托作用(如以常绿植物为背景和底色,可以更好地衬托牡丹的繁花似锦),还可补充牡丹花期前后的景色欠缺,做到四季(三季)有景。配景植物材料的选择要与牡丹园整体风格协调,且不宜喧宾夺主,如具有中国园林特色的白皮松、侧柏、圆柏、银杏、槐树、玉兰等乔木,早春开花的迎春、秋季果实累累的金银木、冬青类等灌木,以及书带草、玉簪、萱草等花卉,充分烘托出牡丹的雍容华贵和天生丽质并延长观赏期。充分开发牡丹园文化资源,结合园林建筑、壁画、置石、雕塑等园林小品及其它造园要素,创造高低错落,步移景异,可游可赏的园林景观,又可增加观赏性和文化内涵,同时起到科普及审美教育的作用,使人在欣赏牡丹花的同时能做到赏花怀古、陶冶情操等多方位的美的享受。杭州花港观鱼牡丹园、北京植物园牡丹园、在第四届全国花博会获特别奖的菏泽牡丹园、在昆明世博会获大奖的曹州牡丹园、就主要是采用自然式的布置形式效果极佳。

2 牡丹花台

花台是指将花卉栽植于高于地面的台座上,其形式与花坛有很大的相似性。牡丹性喜高燥,不耐积水,故园林中常常采用砌筑花台的方式,既避免了水涝地区栽植牡丹的不利因素,同时单层或复层布置的花台也增加了竖向景观效果。牡丹花台的设计根据周围环境可设计为自然式和规则式两种。

(1)规则式牡丹台:用花岗石、汉白玉、琉璃砖等砌成,通常为长方形,也有圆形、半圆形、椭圆形、扇形等形式,花台内等距离栽植牡丹。如颐和园排云殿东侧的国花台、中南海小瀛台上的牡丹台、洛阳王城公园牡丹阁周围的牡丹台即是。

(2)自然式牡丹台:为不规则形状,随地势起伏而高低错落,一般用自然山石砌成。参差起伏,自然多变。并点缀太湖石和一些观赏树种做陪景。如杭州的花港公园里的牡丹园就是范例。园中有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叠山石,观赏树、牡丹、芍药散植其中,高处还有可供人凌空远眺的牡丹亭。另外,上海植物园牡丹园的花台、颐和园大门内侧不远处的牡丹台等均以形貌奇特的山石和花草树木为衬景,形式了富有山野情趣的自然景观,使牡丹更贴近游人。

3 牡丹花境、丛植、群植

花境是以树丛、树群、绿篱、矮墙或建筑物等作背景的带状自然式花卉布置,这种布置根据自然风景中林缘野生花卉自然散布生长的规律加以艺术提炼,应用于园林中可配置于城市主干道的分车带上、街道两侧或公园道路旁,以不同品种相配形成连续有变化的景观。如河南省洛阳市内中州大道的分车带上,将牡丹与芍药间种,并与雪松、紫薇、凤尾兰、月季、大叶黄杨等配置在一起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效果。花开时节,牡丹争奇斗艳,成为洛阳市最美的街景之一。牡丹常在林缘、草坪及山石边作自然式丛植或群植,如四川省彭州市丹景山牡丹园、杭州花港观鱼牡丹园以及北京植物园牡丹园都有此类布置形式,显得自然朴实、妙趣天成。

4 牡丹盆花、插花、盆景

如果说牡丹专类园、花台、花境等起到了美化室外环境的作用,那么牡丹盆花、插花、盆景在美化室内环境方面的作用也不可小视。

随着牡丹花期调控技术的日益成熟,牡丹的盆花摆放也日益广泛。尤其是春节时期的促成栽培,不仅大大提高了牡丹的销售价格,而且对烘托节日的环境气氛,也具有重大作用。另外,将大田自然开放的牡丹上盆装点环境也越来越时兴,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牡丹插花盛行于唐代,那时宫廷贵族的插花以华丽富贵、装饰浓厚为主要特色,往往以色丽形美的牡丹为主要素材。近代,牡丹插花更是深受人们喜爱,牡丹花大艳丽,可插作中型、大型插花作品,装饰效果强,适于布置在厅堂、会议室、书房、居室等处。牡丹盆景是一种新兴的观花类盆景。富丽堂皇的牡丹和古朴高雅的盆景艺术相结合,己成为盆景艺术中的一枝奇葩。在第四届全国花博会获奖的牡丹盆景和1994 年新年在北海公园展出的牡丹盆景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草甘膦在育苗中的应用


草甘膦以破坏植物叶绿素为目的,对杂草和作物具有较大的杀伤力,所以使用者用药要谨慎,药液不能触及作物叶面,一般适宜荒山、地坎、路旁、田沟或大苗的地下杂草,但只要用法得当,在条播的苗圃中也可以使用。

我们在培育大面积板栗苗木时,用可乐瓶剪成一个喇叭口缚在喷头上,朝地面喷洒,为防止杂草过长喷上药液粘到作物上,首先割去部分过长杂草和拔除苗木根旁杂草,然后再进行喷洒,而且根据作物生长季节做到先稀后浓:第一次苗木生长20公分左右,杂草幼嫩,每背包浓度125毫升,注意尽量不触及叶面。第二次苗木生长30公分左右,苗木基部已出现半木质化,行距中间可扩大范围,用药浓度150毫升。第三次苗木生长40公分以上,苗木基部木质化,可在苗圃地面喷洒浓度200毫升,用药时,每背包掺和肥皂粉溶水量的2%,选在晴天进行最佳,用药后,四个小时内下雨,必须进行补喷。

花卉矮化技术在花卉中的应用


花卉矮化技术在花卉中的应用--随着花卉产业的发展,小型化、紧凑型的盆花、盆景越来越爱到人们的喜爱,因而花卉的矮化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下面笔者将对矮化技术在花卉中的应用做一简单概述: 一、栽培矮化 1.无性养殖采用嫁接、扦插、压条等无性养殖方法都可以达到矮化效果,使开花阶段缩短,植株高度降低,株型紧凑。嫁接可以通过选用矮化品种来达到矮化。扦插可从考虑扦插时间来确定植株高度,如菊花在7月下旬扦插可达到矮化而控制倒伏。另外,用含蕾扦插法可使株形高大的大丽花植于直径十几厘米的盆内,株高仅尺许且花大色艳。 2.整形修剪通过整形修剪,在植株年幼时去掉主枝促其萌发侧枝,再剪去过多的长得不好的侧枝,以达到株型丰满,植株低矮,提高观赏性。月季、一串红、杜鹃、观叶花卉等修剪多采用此法来进行矮化。 3.控制施肥对盆栽花卉适时施磷、钾肥,少施氮肥,控制植株营养生长,达到矮化。 4.人工曲干人工扭曲枝干,使植株运输通道受阻,减慢植株生长速度,达到花卉株型低矮。一般在小型盆景的制作中应用较多。 5.其他其他矮化方法如菊花采用脚芽养殖来达到矮化,水仙通过针刺、雕刻破坏生长点来进行矮化等。 二、使用生长调节剂

高品质的盆花要求株型矮小、紧凑,茎部粗壮,花繁叶茂,仅采用栽培手段进行矮化还远远不够,要辅以激素类物质来抑制植株生长达到矮化。常用的激素类物质包括多效唑(PP333)、缩节胺(DPC)、B9、矮壮素(CCC)等。试验证明: 1.用40ppm至80ppm的PP333作用于一串红植株,可以使其节间变短,叶面积变小,叶色加深,从而改变一串红株高茎细,花叶稀疏,脱脚严重的现象,提高观赏价值。此外,PP333在金鱼草、菊花等花卉矮化上也常采用。 2.用100ppm的DPC处理一串红植株,可使植株高度降低26%,并且茎节变短,分枝数增多,观赏性提高。 3.用1500ppm至6000ppm的B9可抑制牵牛花的营养生长,使其在营养生长期矮化61.5%至67%,盛花期矮化40.5%至46.4%,从而使株型矮小,枝叶紧凑,开花集中。 4.用2500ppm至10000ppm的CCC抑制矮牵牛花的营养生长,可使其株型矮化,提高观赏性。
三、辐射处理有些花卉

还可以通过辐射处理来改变植株的生长状况,从而达到矮化。例如:用r射线处理水仙鳞茎,可控制水仙生长,矮化水仙植株。用钴60处理美人蕉,可以使美人蕉高度降低30至50厘米,提高观赏价值。

吊兰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吊兰又称垂盆草、桂兰、钩兰、折鹤兰,西欧又叫蜘蛛草或飞机草,原产于南非。属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根肉质,叶细长,似兰花。吊兰叶腋中抽生出的匍匐茎,长可尺许,既刚且柔;茎顶端簇生的叶片,由盆沿向外下垂,随风飘动,形似展翅跳跃的仙鹤。故吊兰古有折鹤兰之称。

吊兰是最为传统的居室垂挂植物之一。它叶片细长柔软,从叶腋中抽生的甸甸茎长有小植株,由盆沿向下垂,舒展散垂,似花朵,四季常绿;它既刚且柔,形似展翅跳跃的仙鹤,故古有折鹤兰之称。总之,它那特殊的外形构成了独特的悬挂景观和立体美感,可起到别致的点缀效果。

另外,吊兰也常做室内,尤其是装修后的的室内负离子净化器,据信对降低甲醛、苯等有害物质的浓度有明显效果。

雏菊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雏菊,又名地洋菊、延命菊、春菊、太阳菊等,为菊科雏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常作两年生花卉栽培。株高7厘米~15厘米,茎直立,叶自基部簇生,匙形,边缘具锯齿。花梗自叶丛中抽生,头壮花序顶生。舌状花开一轮或多轮,呈白、粉、红或紫色,管状花黄色。种子细小,每克约5000粒,灰白色。花期3月至6月。

雏菊原产欧洲,现世界各地均有栽培。它生长健壮,较耐寒,喜冷凉气候,忌炎热,早春花多,可带着花蕾贮藏越冬,喜肥水充足。
 
繁殖:除种子播种繁殖外,也可扦插分株。适宜秋季播种,将种子均匀地播于备好的苗床中,浇水,盖草保持土壤湿润,约5天后出苗,生长4片至5片真叶时移植,株距15厘米~20厘米。雏菊开花主要在晚春和初夏,炎热的夏季可将整个植株挖出,放在凉爽的地方越夏,至秋季仍能重新开花。

雏菊园林绿化的用途:

(1)生长势强,容易栽培,是优良的地被花卉。

(2)花梗高矮适中,花朵整齐,色彩明媚素净,是园林地被花卉中的佼佼者。

(3)花期长,耐寒能力强,是早春地被花卉的首选。

(4)雏菊作为街头绿地的地被花卉,具有较高的魅力,它可与金盏菊、三色堇、杜鹃、红叶小檗等配植,色彩协调。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插花在生活中的应用》一文,希望能解决您养殖花卉时的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在生活中的用途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