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的花朵皎洁饱满,光彩夺目,显得那样雍容华贵,妩媚娇丽;颤巍巍,飘飘然,芳香飘溢,恍若白衣仙女下凡。”生活中,各色各样的人都很喜欢花,为此,很多人都倾情投入到花卉的种植中去!种植花草的人都有一段学习和摸索的过程,你是否在寻找有关的技巧和方法呢?鲜之花网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花卉大全:滇丁香”,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滇丁香,又称藏丁香、丁香叶、丁香、丁香花叶,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花、果期3-11月。因其植物形态与丁香有相似之处,又以云南最多,故名“滇丁香”。

滇丁香主要分布于中国的云南、广西、西藏东南部以及缅甸、尼泊尔、不丹、印度、锡金、泰国、越南等国,在中国云南以滇西南、滇西北、滇东南等地分布比较广泛,常生于海拔600~3000m处的山坡、山谷、溪边林中、林缘或灌丛中。滇丁香株型优美,枝叶繁茂,翠绿光亮,花期长,花序密集而繁茂,花色艳丽而芳香,是具有广阔推广前景的夏秋观赏花木,也是很好的中药材,其根、花、果均可入药。由于人为干扰和盲目采挖,滇丁香已成为未编入红皮书的珍稀植物。

滇丁香喜光,稍耐阴,适生于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稍耐瘠薄,在树荫下生长良好。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分布区空气湿度在80%以上,最适生长温度为18~20%,成年植株可耐-5℃的短期低温,幼苗耐寒力弱,一般要求5℃以上的越冬温度。滇丁香对土壤要求不严,无论在酸性土还是碱性土上均能正常生长,以排水良好的疏松砂质土为好,不耐积水。

XzH52.com精选推荐

滇丁香繁殖和栽培管理


滇丁香又称露球花,茜草科滇丁香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花期7月至8月。因该属植物形态与丁香有相似之处,又以云南最多,故名滇丁香。

滇丁香高4米至5米,小枝褐色,有细小的黄色皮孔。叶对生,叶柄长1厘米至1.5厘米,被柔毛。托叶三角形,早落。叶片纸质,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10厘米至15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尖全缘。聚伞花序伞房式排列,花冠红色或粉红色。蒴果长陀螺形,种子两端具翅。

滇丁香不是我们所熟识的丁香,它原产中国西藏东南部,分布于云南、广西,常生长于海拔800米至2400米的林下及林缘。滇丁香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适生于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稍耐瘠薄。它性喜光,也较耐阴,在树荫下生长良好。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分布区空气湿度在80%以上,最适生长温度为18℃至20℃,成年植株可耐-5℃的短期低温,幼苗耐寒力弱,一般要求5℃以上的越冬温度。滇丁香对土壤要求不严,无论在酸性土还是碱性土上均能正常生长,以排水良好的疏松砂质土为好,不耐积水。

播种或扦插繁殖。滇丁香的繁殖,多用种子或扦插繁殖,也可用压条或组培繁殖。播种一般在春季进行,因种子细小,播后不用盖土,约2周后出苗。扦插一般在雨季进行,用1年生或当年生枝均可。

1.种子繁殖于3月上旬以湿沙为基质播种,可保证80%至90%的发芽率。

2.种子保存以风干低温瓶装贮藏为好,保存一年后种子萌发率仍可达77.5﹪以上。

3.种子萌发最适温度为18℃至25℃,此时发芽率达91﹪以上。

4.扦插繁殖于7月至8月采顶部枝条作插穗,以湿沙为基质,成活率仅三分之一。但如以IAA处理,成活率可提高到80﹪以上。

滇丁香花序硕大,花色典雅,盛开时满树浮香,是优秀的观赏树种。其用途广泛,可广泛用于园林绿化中,适植于疏林下、林缘、草坪边、水边、庭院和花坛,也可列植为花篱。此外,滇丁香萌芽力强,耐修剪,适合盆栽观赏。它花枝修长,花序大而丰满,花期持久,还可作为切花栽培。

滇南星


品种名称滇南星

学名Arisaema yunnanense S. Buchet

异名山珠南星

植物种类 多年生花卉-宿根花卉
生物分类天南星科天南星属

产地四川、云南、贵州。


品种描述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块茎扁球形,直径达4cm。叶1-2枚,全裂成3小叶,或侧生者再深裂似呈4-5小叶,小叶柄极短或近于不存在,中间小叶卵形至卵状矩圆形,长6-10cm,叶柄长15-35cm。雌雄异株;花序柄稍长至1倍长于叶柄,佛焰苞黄绿色,全长7-9cm;肉穗花序下部约1.5cm部分具花,附属体紧接具花部分之上,向上渐细,由口部向前直伸或向下弯曲,长达6cm;雄花具4-6花药,合生花丝短,花药顶孔开裂;柱头具小刺瘤状突起。果序长3-5cm,浆果鲜红色或红褐色。花期5-6月,果8-9月成熟。

生活习性:喜阳光,但也耐半阴,在天南星属植物中较耐旱,稍耐寒。生于海拔700-3200m的草坡、路边或松林、松壳斗林下。

繁殖方法:用播种或分球繁殖。

应用价值:本种果实密集红艳,耀眼夺目。

滇蜀豹子花


品种名称滇蜀豹子花

学名Nomocharis forrestii Balf.f

植物种类 多年生花卉-宿根花卉
生物分类百合科豹子花属

产地云南西北部及四川西南部。


品种描述
形态特征:株高可达100cm。鳞茎卵形,直径2-3.5cm,高2.5-3.5cm,鳞片6-10枚。叶散生,披针形至矩圆状披针形,长2.5-4.5(-6)cm,宽0.7-1.2(-1.5)cm,先端渐尖,无柄,无毛。花常1朵,也有2朵或4-6朵的,单生于茎上部叶腋;花梗淡绿色具紫色斑点,无毛,长2-2.5cm;花被片粉红色至红色,展开为碟状,内轮花被片内面常散布或密布深紫色小斑点;外轮的花被片椭圆形,长约3.5cm,宽约1.5cm,内轮的宽椭圆形,长2.8cm,宽2cm,内面基部有两枚暗紫色的丘状隆起;雄蕊5,花丝紫黑色,丝状,长8-9mm;子房紫黑色,圆柱状具3条纵槽,长约7mm,粗约2mm,3室,花柱锥形,长约10mm,柱头棒头状,顶面呈三角形,具乳头状突起。幼果绿色。花期5-7月,果期8-10月。

生活习性:喜冷凉湿润气候。生于海拔3000-3850m的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下及草坡。

繁殖方法:用鳞茎繁殖或种子繁殖。

应用价值:花形雅致,色彩独特,可庭院草地群植,亦可做切花栽培。

滇百合


品种名称滇百合

学名Lilium bakerianum Coll.et Hemsl.

植物种类 多年生花卉-宿根花卉
生物分类百合科百合属

产地云南、四川


品种描述
形态特征:多年生鳞茎草本植物。株高10-50cm。鳞茎宽卵形至近球形,白色,由10余枚至数十枚鳞片组成。花通常1朵,有时2-3朵,也有4-5朵的。花白色或黄白色,钟状,下垂,内有紫红色斑点;花被片椭圆形,上部外翻,先端渐尖,长7-10cm;花丝绿白色;花药黄色或紫色;子房圆柱形,具6条浅槽。蒴果上举,连翅直径约3mm。花期4-7月。果期9-10月。

生活习性:喜阴湿环境。生于海拔1800-2800m的林缘、草坡。适于做切花开发或庭园花卉。

滇北球花报春


品种名称滇北球花报春

学名Primula denticulata Smith subsp.sinodenticulata (Balf.et Forr.)W.W.Smith

植物种类 多年生花卉-宿根花卉
生物分类报春花科报春花属

产地云南


品种描述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开花期叶丛基部有阔卵形茅鳞。叶多枚形成密丛;叶片矩圆形至倒披针形;叶柄具宽翅。花莛高5-30cm,果期高可达45cm;花序近头状,直立;苞片多数,披针形;花冠蓝紫色或紫红色,极少白色,冠筒口周围黄色,冠筒长8-12mm,冠檐直径1-2cm,裂片倒卵形,先端2深裂。蒴果近球形,短于花萼。花期4-6月。

生活习性:稍耐阴,喜湿。生于海拔1700-2050m的山坡草地、水边或林下。

应用价值:欧美庭园已广为栽培,并有不少园艺品种。

川滇斑叶兰植物


学名:GoodyerayunnanensisSchltr.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rosperma

学名:GoodyerayunnanensisSchltr.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微子目Microspermae

兰科Orchidaceae

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

鸟巢兰族Trib.Neottieae

斑叶兰亚族Subtrib.Goodyerinae

斑叶兰属Goodyera

形态特征:

植株高10-23厘米。根状茎伸长,茎状,匍匐,具节。茎粗壮,直立,直径3-4毫米,基部具6-7枚较密生的叶,有时近呈莲座状。叶片椭圆形或披针状椭圆形,长1.5-3.5厘米,宽0.7-1.5厘米,绿色,无白色斑纹,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具柄;叶柄长8-10毫米,下部扩大成抱茎的鞘。花茎粗壮,直立,长8-19厘米,被较密的腺状长柔毛;总状花序具多数、密集偏向一侧的花,长3.5-10厘米,下部具3-9枚鞘状苞片;花苞片披针形、线状披针形至线形,开展,下部的长达1.2厘米,长于花,背面被腺状柔毛;子房圆柱状纺锤形,被短的腺状疏柔毛,连花梗长5-6毫米;花小,白色或淡绿色,半张开;萼片白色或淡绿色,狭卵形,长5毫米,先端近急尖,具1脉,背面被疏的腺状柔毛,中萼片宽2毫米,与花瓣粘合呈兜状;侧萼片偏斜,宽2.2毫米,稍张开;花瓣斜舌状,长5毫米,宽1.5毫米,先端稍钝,无毛,具1脉;唇瓣半球状兜形,长4毫米,后部凹陷,囊状,宽约4毫米,内面无毛,具4条短的、不明显的平行脉,前部短的长圆形,上面具极细的乳头状突起;蕊柱短,长约1.5毫米;花药横椭圆形,先端具圆的尖头,长0.8毫米;蕊喙直立,浅2裂,裂片近三角形,长0.5毫米,先端钝;柱头1个,近圆形,位于蕊喙之下。花期8-10月。

产地分布:

产四川西部(松潘)、云南(东川、丽江、德钦及高黎贡山西坡)。生于海拔2600-3900米的林下或灌丛下。模式标本采自云南(东川)。

本种提示:

本种与莲座叶斑叶兰G.brachystegiaHand.-Mazz.很近似,不同点在于其花苞片长于花,开展;花较大,萼片长5毫米;蕊喙的裂片短,近三角形,先端钝;唇瓣前部上面具极细的乳头状突起。

植物图片:

滇朴移植技术介绍


滇朴是云南的名贵树种之一。产于中国云南中部和西北部、四川南部。落叶乔木,树体高大,树形美观,树冠宽广,绿荫浓郁;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气候及肥沃、湿润土壤,抗烟尘及有毒气体;树质坚硬,不能直接作材,但可以用加工成组合木材后进行现

滇朴的移植方法:采用带土移植方法,土球直径约为树木直径的8倍、高度为直径的2/3,大小因场地局限会有波动。土球用草绳进行橘子型包扎。

枝叶修剪:修枝疏叶。在确保属性的情况下,对树木进行重度修剪疏叶,50%左右的枝条被修除,并用油漆抹切口;90%的叶片用手工摘除。禁烧中途停滞时间。在整个移植过程中,尽量缩短起挖--修枝疏叶包扎吊装运输卸栽植各个环节的停滞时间,减少植株水分挥发和土球裸露。生根粉处理:用生根粉600倍液喷洒根部。消毒:用硫磺粉对土球表面进行消毒,用量50200克每株,具体视土球大小而有所变化。

养护:在用铁丝做好牢固的三角固定、浇透定根水的基础上,实施保水促活的养护措施,视天气情况,适时适量浇水,尤其是对枝干和种植地进行喷洒,对枝叶进行保湿,增加小环境湿度。对自然生长的植株大小不同的99株滇朴在其生长发育旺盛的雨季进行反季节移植,采取修枝疏叶、缩短中途停滞时间以减少水分流失以及生根粉处理、消毒和精心养护等技术措施,其移植成活率达96.67%,达到了园林绿化施工对苗木成活率的要求。

滇朴的移植技术比较容易掌握,只要记住主要的几个步骤,按科学的方法进行移植,就可以保证您的滇朴移植能够成功。相信今天关于滇朴的移植技术的相关讲解,一定解答了不少朋友困扰已久的疑惑吧!掌握滇朴的移植技术,不仅可以再园林绿化上提高滇朴的成活率,降低移植成本,还能为从事滇朴种植与移植的朋友们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花卉大全:滇丁香》一文,希望能够带您了解很多不同种类的花卉,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大全丁香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