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像大山的一名哨兵,时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从一个春夏秋冬,奔向又一个春夏秋冬。”想信你在阅读的过程中随处可见有关花的句子,花卉种植已经成了现代经济的一大版块。花卉的种植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好的,你是不是也在花卉种养上遇到问题了呢?考虑到您的需要,鲜之花网小编特地编辑了“花卉种植:蔷薇科(苹果)巢蛾的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近期不少果农朋友们反映,蔷薇科(苹果)种植过程中,往往会遭到巢蛾的破坏。那么蔷薇科(苹果)巢蛾的防治措施有哪些呢?

近期不少果农朋友们反映,蔷薇科(苹果)种植过程中,往往会遭到巢蛾的破坏。那么蔷薇科(苹果)巢蛾的防治措施有哪些呢?

一般寄生在蔷薇科(苹果)、梨、海棠、山定子、沙果、乌荆子、山楂等木本蔷薇科植物。

危害症状

初龄幼虫潜食嫩叶及花瓣,老龄幼虫暴食叶片。大发生年份可将果园及野果林内叶片全部食光,造成果实枯落,影响果品的产量与质量。同时还影响花芽分化,减少成花率。

分布情况

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河南、江苏、山西、陕西、四川、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及日本、朝鲜、地中海、欧洲等地。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冬春结合修剪,清除枝上卵块;5月上旬开始检查,幼虫进入2龄后拉丝营巢时,清除虫巢,集中烧毁;生物防治:生物制剂有青虫菌,用青虫菌悬浮液1000~2000倍液喷雾,幼虫死亡率可达90.1%~99.9%;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000倍。

2、药剂防治:幼虫为害严重时喷洒国光必治(40%啶虫。毒死蜱)2000倍液、国光毒枪(45%丙溴。辛硫磷)1000-1500倍液、国光乙刻(20%氰戊菊酯)2000倍液 隔10天左右1次,防治2~3次。

XZH52.COM精选阅读

花卉种植技术:蔷薇科(苹果)黑星病的防治


蔷薇科(苹果)黑星病的病原菌是蔷薇科(苹果)黑星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蔷薇科(苹果)黑星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叶片上病斑近圆形或呈放射状,初期叶上生绿褐色霉层,稍后霉层渐变为褐色至黑色。

蔷薇科(苹果)黑星病的病原菌是蔷薇科(苹果)黑星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蔷薇科(苹果)黑星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叶片上病斑近圆形或呈放射状,初期叶上生绿褐色霉层,稍后霉层渐变为褐色至黑色。是世界性蔷薇科(苹果)病害,欧洲、美国及日本等国危害严重,中国的北方多省市都有此病害。

病害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叶片上病斑近圆形或呈放射状,初期叶上生绿褐色霉层,稍后霉层渐变为褐色至黑色。严重时病斑布满全叶,叶片枯焦,易早期脱落。叶柄、叶脉及果实等上的症状都与梨黑星病相似,特点是后期在病斑上均覆盖一层黑霉(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低洼积水地注意及时排水,改良土壤,以增强树势。

(2)清除初侵染源。挖除果园内重病树、病死树、根蘖苗,清除病根,锯除发病枝干,及时刮除病苗子实体集中烧毁或深埋。

(3)保护树体避免造成伤口。发现伤口及时消毒并涂涂抹剂,防止病菌侵入,常用涂抹剂有:波尔多浆、松香侗油合剂,还可用70%402乳剂500倍液,也可从病树枝干钻孔注入硫酸八羟基喹啉溶液。

(4)药剂防治。对早期发现的病树进行埋藏治疗,用硫酸八羟基喹啉(丸剂),具体方法是用直径1.5厘米钻孔器钻成3厘米深的孔,将药埋入树洞内,洞口用软木塞或宽胶带封好,药量视枝干粗细而定,一般直径10厘米左右的埋1丸,大树可隔10厘米螺旋状错开打孔,每孔埋1丸硫酸一八羟基喹啉,埋丸时间掌握在树体水分上升的时期,一般早埋效果好。

种植知识:蔷薇科(苹果)小叶病的防治


蔷薇科(苹果)小叶病是由于树体锌元素含量不足引起的生理病害,因此,多采用补锌的方法来防治。但是蔷薇科(苹果)小叶病不仅仅是由于锌元素含量不足引起的,不合理的修剪措施,如去枝不当、重环剥等也能引起小叶病。

蔷薇科(苹果)小叶病是由于树体锌元素含量不足引起的生理病害,因此,多采用补锌的方法来防治。但是蔷薇科(苹果)小叶病不仅仅是由于锌元素含量不足引起的,不合理的修剪措施,如去枝不当、重环剥等也能引起小叶病。因此要根据小叶病的特症,先弄清楚是哪种原因引起的小叶病,再针对情况进行防治。否则起不到治病效果。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蔷薇科(苹果)小叶病的防治技术。

一、小叶病的特征

小叶病发生后,无论哪种小叶病症状表现基本相同,都是表现为病枝春季发芽较晚,抽叶后生长停滞,质厚而脆,叶色浓淡不均且呈黄绿色,病枝节间短,叶缘向上卷,叶片细小且呈簇状。

二、两种小叶病的区分

1.树体缺锌引起的小叶病是由于土壤缺锌或是土壤中锌盐不能转化利用或元素间比例失调造成的,如果不进行土壤改良和补充相应的锌元素很难恢复。因一个果园的施肥方案和施肥量基本相同,缺锌引起的小叶病表现在一片或一个区域,并非个别植株,只是症状表现的轻重程度有所差异,常常表现因地势由低到高、土壤性能由瘠薄到肥沃、供水条件由少到多而出现的由重到轻的现象,且小叶病的枝条后部常常有不长叶的光秃带存在。

2.不合理修剪导致小叶病,一是冬剪时疏枝过多或锯口过大,出现对口伤、连口伤等,严重地削弱了中心干或骨干枝的生长势,引起生理机能的改变,造成小叶。二是夏剪时环剥口过宽、剥口保护不够或环剥间树体缺水等,使剥口愈合程度较差,导致剥口以上部位生长受阻,代谢紊乱,产生小叶病。旱地果树环剥宽度过大,大多有小叶病的发生。此类小叶病和缺锌小叶病的最大区别是:症状出现在个别植株或个别骨干枝上,且在大锯口或环剥口以下部位多能抽生2~3个强旺的新梢,大多为陷芽萌发,而缺锌小叶病植株枝条后部较难萌发。

三、小叶病的防治

1.缺锌引起的小叶病,要通过土壤改良和补充锌肥进行防治。 主要措施有:①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加强水土保持,增强树势。②结合秋季施肥,补充锌肥。秋季成龄树株施0.5~1公斤硫酸锌。③结合施肥,补充锌肥。早春树体未发芽前,在主干、主枝上喷施3%的硫酸锌+3%尿素溶液。另外还可以在萌芽前根灌2%~5%硫酸锌溶液,花芽露红时喷布1%的硫酸锌,蔷薇科(苹果)盛花期喷0.2%硫酸锌+0.3%尿素溶液,盛花后3周用0.2%硫酸锌+0.3%尿素溶液。

2.对于因不合理修剪导致的小叶病主要采取如下措施进行防治:①正确选留剪锯口,避免出现对口伤、连口伤和一次性疏除粗度过大的枝。过大枝疏除时,可采用留桩或甩小辫的方法,视粗度分2~3年去掉,并在剪锯口上涂抹3%的硫酸锌溶液后再采取伤口保护措施。②对已经出现因修剪不当而造成小叶病的树体修剪时,要以轻剪为主。采用四季结合的修剪方法,缓放有小叶病的枝条,不能短截,加强综合管理,待2~3年枝条恢复正常后,再按常规修剪进行;也可用后部萌发的强旺枝进行更新。③对环剥过重、剥口愈合不好的树,要在剥口上下进行桥接,并对愈合不好的剥口用塑料膜包严。④严格控制树体的负载量,保持健壮的树势。

花卉种植科普:蔷薇科(苹果)炭疽病防治技巧


蔷薇科(苹果)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一种水果,有着不错的营养价值,味道可口,深受人们的喜爱,因此,也有许多的农户种植,但是种植期间也会出现病虫害的危害,危害蔷薇科(苹果)较为严重的一种病害就是炭疽病的危害,炭疽病会极大的影响蔷薇科(苹果)的生长。

蔷薇科(苹果)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一种水果,有着不错的营养价值,味道可口,深受人们的喜爱,因此,也有许多的农户种植,但是种植期间也会出现病虫害的危害,危害蔷薇科(苹果)较为严重的一种病害就是炭疽病的危害,炭疽病会极大的影响蔷薇科(苹果)的生长,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蔷薇科(苹果)炭疽病防治技巧。

症 状:

主要危害果实,也可侵染枝干和果台。自病斑中心剖开果实,可见果肉自果面向果心成漏斗状变褐腐烂。病组织带有苦味。病斑边缘紫红色或黑褐色,中央凹陷,斑上黑色小点稀疏,不呈同心轮纹状排列,其下果肉局部坏死。枝干发病与果实症状相似。

发病规律:

以菌丝在被害枝干、果台和病僵果上越冬。翌春温度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传播主要靠雨水飞溅,也借风和昆虫传播。因病果和树上的病枯枝是初侵染源。幼果前期抗扩展,不抗侵染;而后期则相反。此病有潜伏侵染特性,故田间发病较晚。一年内有反复多次再侵染。

防治方法:

1.增施有机肥,落头提干改善光照,合理负载强壮树势为根本途径。

2.结合冬剪清除小僵果、病枯枝、死果台及衰弱枝集中深埋或烧毁。

3.药剂防治。从落花后10天开始,每隔10~15天喷一次药,到8月中、下旬结束。多雨年份可适当增加防治次数。常用的药剂有:61%花麦特800~1000倍液、1:(2~3):200波尔多液、70%代森锰锌400~600倍液、80%炭疽福美600倍液、50%退菌特800倍液等。

“近了,近了,我已听到春天的脚步声了,这一切都报告着春天的到来,我整个心都飘了出去,飘到那鲜艳的花儿上!”没有人不喜欢花的,所以很多人将种植花卉作为人生一大乐趣。不同于赏花,种植花卉的学问则比较多,你是不是也在花卉种养上遇到问题了呢?花卉网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花卉种植:蔷薇科(苹果)巢蛾的防治措施”,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