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是令人赏心悦目的一种草本植物,它们每个品种有每个品种独特的美丽。它们就像一个一个小精灵一样,让您喜爱它们。下面是爱花卉网小编特为您推荐"花卉行业相关:油茶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请您翻阅!

1油茶概况

油茶树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油茶在世界上分布不广,我国为其自然分布中心。油茶在我国的水平分布大约在北纬18°21′~34°34′,东经98°40′~121°41′之间,它生长在中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的高山及丘陵地带,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纯天然高级油料。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西、河南、湖南、广西5省。油茶是山茶科山茶属植物,是我国南方主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茶油是深受群众喜爱的优质高级食用油,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90%以上,茶油易于人体吸收、消化,不含人体难以吸收的芥酸和山俞酸,也不含会引起人体血压增高,导致血管硬化的胆固醇,长期食用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起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和常见心血管疾病的作用。茶油耐贮藏,不易酸败,色美味香是烹制食品、加工罐头、制造奶油的最好油料。除食用外,茶油及其副产品在工业、农业、医药等方面还具有广泛用途。油茶是一种常绿、长寿树种,一次种植,收获期长达100年以上。油茶适应性强,能耐干旱瘠薄,是我国南方低山丘岗红壤大边区的先锋造林绿化树种,油茶冬春开花,花色浓艳,尤其是普通油茶,在少花的秋冬季开放,既是美丽的观赏植物,又是重要的蜜源树种。油茶还是优良的防火树种。

油茶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茶油的保健作用主要体现在“不聚脂”上,茶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所以食用后易被人体吸收,消化率达97%,而不会象一般的食用油,食用后若在人体内未消化就会转化为脂肪,并积累于内脏及皮下组织,容易引起肥胖或其他疾病。从这个意义上讲,茶油有减肥的效用,所以孕妇在产后食用更有助于消除怀孕期间积累的小腹脂肪,能帮助迅速恢复身材。不饱和脂肪酸有“美容酸”之称,不饱和脂肪酸供应充足,人的皮肤会细嫩润泽,头发乌黑发亮;反之,就会变得皮肤粗糙,头发脱落。而且,山茶油含有维生素E和抗氧化成分,因此它能保护皮肤,尤其能防止皮肤损伤和衰老,使皮肤具有光泽。它还可以防眼角皱纹、美白护肤、治疗暗疮、补充维生素。在早上空腹喝2勺,一天的维生素全有了,长期坚持可预防、缓解心血管疾病,老年人还可解除便秘之苦。在中东地区,气候干旱、土地沙化、没蔬菜,人们就是在清晨饮用山茶油,以满足身体内对各种维生素的需求,这是他们流行千年的习惯。

2油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低产林

油茶低产林是油茶生产中的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其成因有历史和现实两方面的原因。历史原因:传统上的实生繁殖,造成了林分品种混杂,劣株比例大,株产差异大;很多油茶林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林分结构不合理,稀密不均,多代同堂,林分衰老,自然更新能力差。现实原因:对油茶生产认识不足,将油茶视为“露水财”,经营管理粗放,未能及时除草垦覆,没有进行合理的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导致林下杂草灌木丛生,植株长势弱;经营措施不当,许多油茶林的林间密度不合理,有的郁闭度过高,却没有进行合理修剪或砍除长势差的油茶树;有的长势弱,林间稀疏,也没进行适当补植或套种其他有益树种;经营方向不明确,导致大部分油茶林被更新成茂密的其他乔木林,油茶树散生于林中,光照不足,生长发育受到抑制,树形差,影响开花结实,且果实偏小,出油率低;林地荒芜,养分贫乏,以及病虫害严重,抚育管理不当和采收过早等。油茶低产林改造投资少,见效快,是短期内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例如,巴马是广西11个油茶主产县之一,全县现有油茶林2.5万hm2,低产油茶林1.2万hm2,占投产面的66.7%,一般667m2产油只有5kg。林农单位面积收入少,加工企业原料严重不足,油茶的低产严重阻碍巴马油茶产业的发展,油茶低产林改造势在必行。我国油茶林的类型有集约经营的人工林、半野生状态的低产林和自然分布的混交林几种。主产地油茶林以人工营造的纯林为主,是油茶生产力的主体;半野生油茶林管理粗放,产量低,经济效益差,现正加以逐步改造;天然林分中,油茶生长常常受抑,产量很低。

2.2经营面积分散

小面积经营,主要是以农户经营为主,经营面积分散,大大提高了经营成本,减少了收益回报。

2.3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政府在整个油茶产业链中财政扶持和政策优惠力度还不够或没有落实到位,没有将油茶产业放到适宜的位置。主要表现在:争地现象严重,致使油茶林的土地使用受到极大排挤;科研投入不足,导致良种选育和集约管理的方式方法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产业链中分配不均现象严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种植者的积极性;政府的整体协调工作不到位,企业、农民和科技人员之间没有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还存在无序竞争的现象。

2.4科技含量不高

第一,种植技术落后,目前大多数油茶属于农民自发生产,造林规格不高,品种混乱,良莠不齐,广种薄收,没有引进现代科学方法进行管理,且基层油茶种植和技术服务不到位。第二,研究工作持续性不强,绝大多数科研院所和技术推广单位由于研究计划中断等原因,进行油茶试验研究和推广工作时断断续续,致使试验资源和科研成果受到破坏而造成巨大的损失。

3对策

3.1选择良种

根据不同地域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及其他自然条件的差异,选择最适合该地域生长的油茶品种。各地可以在长期的栽培栽植过程中选用多个品种进行试验,最终挑选出生产需要的优良品种。近20余年来,我国油茶科学研究和生产水平有了提高,良种化工作迅速开展,无性繁殖技术有了新突破,无性系造林普遍实行,丰产林标准得以实施,大面积低产林进行了改造,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3.2油茶地的选择

不同的栽培环境对油茶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所以要认真选择油茶园地。油茶以采收果实为目的,要求有充足的阳光,南坡、东南坡阳光充足,有利于油茶的光合作用,一般产量高。阳坡的油茶生长矮,树冠较大,树形饱满,枝条充实,花芽多,花期较早而整齐,果实早熟,产量较高,出油率高,所以要尽量选择阳坡栽植。油茶生长对坡度和海拔也有要求,比较适宜栽种油茶的坡度最好是15°左右的缓坡地,最大坡度不宜超过30°,因为平缓坡保水保肥能力强,又有利于管理和机械化作业。油茶一般在南坡、阳坡海拔700m和北坡、阴坡海拔400m以下地势开阔地区生长结实良好,含油率高。

3.3水土肥管理

油茶对水肥要求不高,适应性很强,能耐较瘠薄的土壤。一般pH值4.5~6.5为适宜,pH值5~6的酸性黄壤或红壤最为适宜。油茶最不适宜在含有钙质的碱性土壤中生长。虽然油茶耐贫瘠,但是只有在水肥条件较良好的情况下才能充分发挥其高产的性能。根据各地多年的生产经验,影响油茶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外界条件是水分,土壤过于干旱、瘠薄或坡度太陡,不适于建油茶园。油茶和其他农作物一样,在生长过程需要肥料,施肥可以使幼林生长茂盛,提早开花结实,特别是栽植后1~2年的幼林,施肥尤其重要。幼林以施有机肥为主,也可间作绿肥作物,如豆科植物等。根据经营目的,为了促进油茶开花结实,要少施氮肥,多施磷肥,适当施钾肥。

3.4栽植方式

栽植方式之一就是营造混交林包括间种。油茶间种就是在油茶林地中间种其他作物,间种可以改良土壤,提高肥力,增加收益,促进油茶高产稳产。间种以绿肥和豆科作物为适宜,如花生、芋头、黄豆、木豆、油菜、天竺葵等。油茶与马尾松或与柠檬桉混交栽植,效果很好。

3.5栽植密度

油茶在幼年时较能耐阴,随着树龄的增加,特别是开花结实以后,对阳光的需要逐渐增强,因此,从整体上来看它是喜光植物,栽植密度不能太大。要确定一个合理的密度,除了应该考虑立地条件和油茶的生长发育特性之外,还要考虑经营目的、不同品种类型等。一般应是肥土稀,瘦土密;长期间种的稀,不间种的密;山脚稀,山顶密;平坡稀,陡坡密。根据多年的栽植经验,在一般情况下,不间种的900~1200株/hm2比较合适,长期间种作物的450~600株/hm2为宜。容器苗栽植可达1650株/hm2。

3.6采取集约式的经营方式

一是对林地实行统一经营,每家每户都有林权证,根据各自山地的多少确定其在合作社的股权,效益的大部分按股权比例分给村民,一部分作为合作社的工作经费。二是扶持龙头企业,形成完善的油茶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三是走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实行订单农业,以订单解决林地产出问题等措施增强农民信心,并通过技术扶持资金拉动合作造林的规模化、标准化建设。四是靠国有林业龙头企业带动油茶产业发展重点扶持国有林业企业,发挥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来打牢基础承担产业发展起步期的投资风险,逐步通过建设优良种苗基地示范林基地合作造林基地等方式,促进规模化基地形成。

4小结

油茶是我国非常有特色的油料植物,重视发展油茶产业,将对形成地区特色产业、提高区域经济实力和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xZH52.cOm好文推荐

花卉行业相关:大樱桃早期落叶的原因及对策


早期落叶在大樱桃栽培中经常发生,它对大樱桃生产的危害程度,与落叶的早晚和程度有密切的关系。落叶时间越早,落叶数量越多,危害越重。局部性落叶,一般只对落叶部位的生长结果有不利影响。但大量的早期落叶会对整株树的生长结果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导致整株树的死亡。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现将生产中引起大樱桃早期落叶的原因归结成文,并提出几点建议,供参考。

1、大樱桃早期落叶的原因及症状

1.1叶部病害引起的落叶

导致大樱桃早期落叶的病害主要有褐斑穿孔病、叶斑病。褐斑穿孔病病菌以菌丝体在病叶上越冬,第二年气温回升,遇降雨时,形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叶片。侵染后并不立即发病,而是潜伏在叶片内随风雨再进行侵染,一般5-6月份开始发病,7-8月份为发病盛期。主要危害大樱桃的叶片,扩大后,形成圆形褐色病斑,直径1-4mm,边缘清晰,略带环纹。后期在病斑上长灰褐色霉状物,中部干枯脱落形成穿孔,边缘整齐。严重时造成落叶,降低产量。

叶斑病病菌在叶片上越冬。在大樱桃开花期,子囊孢子成熟而放射出来,台环境多雨、多露,子囊孢子便萌发侵入叶片。侵入后潜伏期为1-2个周。一般5月份开始发病,7-8月份高温、多雨季节发病严重。被侵染的叶片正面的叶脉之间产生不同色泽的死斑,扩大后变为褐色或紫红色,中部先枯死,逐渐向外蔓延。斑点形状不规则。数斑联合使叶片大部分枯死。斑点后面会出现粉红色的霉。造成落叶和落果。

导致褐斑穿孔病和叶斑病大发生的原因主要是

气候。凡高温多雨年份,尤其是雨后高温,极有利于病害暴发与流行。

树势。虚旺树、弱树,枝条又细又软,叶片又小又薄,极易染病。

果园密团。因栽植过密或修剪方法不当,致使果园郁闭,通风透光条件差,给病菌的发生与流行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些类果园以中下部和内膛发病较重。

麻痹大意。许多果农在病虫害的防治上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往往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期,等到发病时再打药为时已晚。因褐斑穿孔病和叶斑病菌都有潜伏期,潜伏期一般为1-2周,从表现症状到病叶脱落约需经13-55天。

用药不当

症状已经出现了,有些果农还在用保护性杀菌剂或不能对症用药或是购买了含量低的药,致使药越打病越重。

1.2虫害引起的落叶

危害叶片的害虫主要有叶螨类、金纹细蛾、舟形毛虫、金龟子、梨花网蝽等。叶螨类主要以刺吸式口器在叶脉两侧吸食叶片汁液。叶片受害初期呈现许多失绿小斑点,逐渐扩大成片。受害叶片先从近叶柄的主脉两侧出现灰黄斑,严重时叶正面失绿,变白发红,北面可见明显的白絮状线网,最后叶片枯焦脱落。金纹细蛾和毛虫类害虫,大多是幼虫群集在叶背取食叶肉或汁液,使叶片受损,丧失功能,导致提前脱落。

1.3不良环境引起的落叶

由于长期干旱,果园土壤里的水分损失严重,远远不能满足树体的需求,根系不能及时运送养分和水分,从而导致叶片失绿。处在这种极度干旱情况下,常引起木栓化加快,生理调节失衡,自疏现象严重,最终导致叶片早落。此种落叶主要是发生在基部的小叶,严重时大叶也能脱落。

夏季由于突降暴雨或是连续多日阴雨连绵,以致果园积水,土壤板结,透气性差。在这样的环境下,最易造成根系生理功能下降,输导组织受阻,树体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运作,致使叶片变色萎缩,出现青干或干枯。此种落叶一般树冠中内部较重。

2、防治对策

2.1增强树势

加强果园土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合理负载,增强树势,从根本上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此乃防治病害的根本。

2.2改善果园生态环境

叶幕量过大、枝条过密、植株过稠、地势低凹积水、阴坡、通风透光不良等都易造成早期落叶。所以我们应采取间伐、科学修剪、挖排水沟等相应措施来改善果园的生态环境,做到果园真正通风透光。

2.3人工清园

结合冬剪剪除树上的病虫枝,连同地面落叶一同清扫出园集中烧毁,以消灭在其上越冬的病原菌及害虫。

2.4药剂防治

发芽前,树上喷布3-5波美度石硫合剂;谢花后到果实采收前,喷布2-3次杀菌剂,防治褐斑病和叶斑病。药剂可选择80%太盛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剂2000-3000倍液、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3%好力克悬浮剂3000倍液。在喷杀菌剂的同时,可加入1-2次杀虫杀螨剂。如5%尼索朗乳油1000-15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25%灭幼脲1500-2000倍液、4.5%顺反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采收后喷2-3次1:2:200波尔多液。

3补救措施

对于已经提前落叶或部分提前落叶的樱桃树,我们也不要放弃管理,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补救:

①赶紧施肥浇水,增强树势,以弥补因为落叶造成的养分积蓄不足。有条件的话,可以用冲施肥灌根或涂干。

②要立即清理好落叶和枯枝。落叶必须深埋,病枝要带到园外烧毁,以此减少第2年病害的侵袭。③要做好发芽前的修剪工作,调整好树体结构,改善光照条件,使果园真正做到通风透光。

综上所述,只要弄清了樱桃树提前落叶的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一定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花卉科普:移栽地膜棉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移栽地膜棉种植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棉花栽培技术,这是近年来在科技发展与不断实践的共同作用下新研发并推广应用的棉花生产方法。采用移栽地膜棉种植棉花可以使棉花早发,并加速棉铃形成,增多结桃数量,提高收益。实践证明这种棉花种植技术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然而尽管其具有诸多优点,但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仍然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阻碍了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在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后,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的建议,以供大家参考交流。

1.移栽地膜棉的生长发育特点

1.1缓苗期缩短,促进早发,生育进程加快

据观察,移栽地膜棉能缩短缓苗3-5d。尤其在棉花移栽遇到干旱天气时,移栽地膜棉不仅能减轻,甚至避免旱灾的影响,还能节约抗旱的投入资金。移栽地膜活棵快,蕾期日增高快、出叶速度快、现蕾早。地膜保墒增温,改善了棉花前期土壤环境,致使棉花整个生育进程加快,生育期缩短。

1.2前期上桃快且集中

据调查统计,移栽地膜棉伏前桃占单株铃数17.1%-20.5%,露地棉伏前桃占单株铃数7.0%-13.2%;移栽地膜棉伏桃占单株铃数55.2%-61.3%,露地棉伏桃占单株铃数56.0%-61.8%;移栽地膜棉的伏前桃、伏桃和早秋桃占单株结铃数93.3%-95.5%,露地棉的伏前桃、伏桃和早秋桃占单株结铃数85.0%-86.2%,前者比后者高出7-10个百分点。

2.移栽地膜棉种植中存在的问题

鉴于移栽地膜棉种植可以加速棉花生长,提高棉花产量,因而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但其在实际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却严重影响了该技术的大面积推广,这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烂铃、早衰以及残膜等。具体表现如下所示:

2.1烂铃

出现烂铃这一现象的原因正是因为移栽地膜棉具有早发的作用,而使得棉花的前桃较多,占据总桃数的很大比例。当这些棉铃遇到持续长时间的阴雨天气时,棉地的整体湿度较大,尤其的棉花枝的下部,光照较少,湿度较大,就极易造成烂铃的现象。这对于提高棉花增产产量是非常不利的。根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移栽地膜棉出现的烂铃个数要比露地棉出现烂铃的个数每株平均多1.5个。

2.2早衰

所谓早衰就是指棉花在未完成整个正常的生命周期之前提前衰老的现象。早衰易使棉桃不裂开,棉花不易形成,影响棉花亩产量。出现早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移栽地膜棉在地膜的作用下,快速的将土壤中存在的各种养分在早期就吸收转化掉,以至于早期的棉株将养分消耗过多,而棉株的根系又不够发达,不能充分吸收深层土壤的养分与水分,使得后期没有足够的养分供应,从而出现早衰的现象。

2.3残膜

这主要是指在移栽地膜棉的种植中,必须要用到地膜。而当前农业中所使用的地膜又大多数是用普通的聚乙烯为主要材料,这种地膜残留在土壤中很难分解掉,长年使用地膜种植,会对土壤造成大面积的白色污染,严重影响土地的正常使用,也危害了自然环境。

3.对于移栽地膜棉种植问题的相关对策

为了解决上述在移栽地膜棉种植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棉花的高效生产,我们对移栽地膜棉的种植技术和种植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并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方法来应对上述出现的问题,减少烂铃、早衰现象,防治残膜问题。

3.1选择合适品种,合理密植

根据移栽地膜棉生长发育特点,移栽地膜棉宜选用中、迟熟、抗逆性强、抗倒伏、结铃分布均匀、株型紧凑、后劲足、不易早衰的品种。中等肥力以上棉田,杂交棉宜栽1.95-2.40万株/hm2,实践中根据当地地力、灌溉条件、种植水平和品种特性决定种植密度。单行栽植,行距保持1.1-1.2m,株距因栽植密度而定。适当扩大行距,尽量改善中后期中、下部受光条件。

3.2主动化调,去除早蕾

移栽地膜棉从苗蕾期开始,要主动进行化控。化控要遵循“前轻后重,少量多次”原则,5-6叶用缩节胺15g/hm2对水300kg叶面喷雾;9-10叶用缩节胺15.0-22.5g/hm2对水450-600kg叶面喷雾;16-17叶时用缩节胺37.5-45.0g/hm2对水600-675kg叶面喷雾;打顶后7-10d,用缩节胺75-90g/hm2对水600-750kg叶面喷雾。对地力中等偏上、灌溉条件较好的棉田,在棉株出现3个果枝时,去除棉株下部1-2个果枝,通过棉株成铃自身调节和补偿作用,使棉株结铃部位上移,集中成铃时间后移。

3.3适时揭膜,培土壅根

适时揭膜有利于促进棉花根系生长和深扎,同时利用梅雨季节降雨,提高土壤蓄水量,防止出现“膜心旱”。揭膜时间以盛蕾至始花为宜。揭膜后将残膜收集带出田外集中处理。移栽地膜根系浅,地上部重,易倒伏造成根系损伤,从而导致早衰,因而养根护根对防早衰直接和间接地起着促进作用,破膜后即进行中耕除草,并培土壅根。

3.4科学运筹肥料

肥料运筹采取“施足基肥,早施、重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的施肥策略。注重花铃肥的质量和种类搭配以及施用方法。移栽地膜棉不施蕾肥,施足底肥以满足苗蕾期生长发育需要,但底肥过多又会引起蕾期旺长,因此底肥宜选用缓释肥加饼肥。花铃肥要重施,宜分次施。初次花铃肥在棉苗始花便可施用,施尿素105-120kg/hm2、复合肥(17-17-17)600kg/hm2、饼肥375-750kg/hm2、氯化钾225kg/hm2,在棉畦间打宕深施。第2次花铃肥在棉株下部结住2个左右大桃时施用,施尿素105-120kg/hm2。打顶后7-10d内,施尿素120-150kg/hm2。8月下旬采用根外追肥。

3.5抓好病虫防治,分次收拣残膜

地膜棉前期生长旺盛,要加强棉盲蝽的防治。中后期的红蜘蛛、棉蚜为害,若防治失时,也是引起早衰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旦达到防治指标,立即施药防治。有条件的尽可能使用生物降解膜。若使用普通聚乙烯地膜,打穴移栽时,取出的穴土要放在沟中,移栽结束,再打碎覆在畦沿,切不可放于地膜上,以免影响揭膜和残膜收拣。一次未能拾尽残膜时,结合中耕除草、培土壅根工作,分次收拣残膜,最大限度地减少白色污染。

花卉相关知识:盆花整形修剪过程中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盆花的整形修剪是盆花栽培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整形修剪不仅可创造和维持良好的株型,还可以调节生长和发育以及地上和地下部分的比例关系,促进开花结果,从而提高观赏价值。盆花的整形修剪应遵循下列原则

(1)整形修剪的方式。盆花整形修剪的方式随着人们的栽培目的和种植物种种类的不同,大体可以分成自然式和人工式两种。自然式多用于株型高大的观叶观花类花木,如苏铁、龟背竹等,目的是维持它们的自然株型或者通过人工修剪,使分枝布局更加合理美观。人工式则根据人们的不同爱好对植株强做树形,强迫它们按照人们的造型要求去生长,甚至将枝条扭伤、绑扎、捏形也要达到造型的目的。

(2)自然美和人工美相结合。盆花在整形修剪时,不论采取哪种方式.都应使自然美和人工美相结合,如对一些高大的针叶树,自然株型本来就很美观,略作疏删即可保持或更加突出其株型的完美;对单枝细长,树冠中空的花卉,则应捏形作弯,使株型显得饱满浑圆。

(3)要了解花卉的开花习性。盆花在整形修剪时,还必须对花卉的开花习性有充分的了解,如在当年生枝条上开花的扶桑、倒挂金钟、叶子花等,可以春季进行重剪,而对一些只在两年生枝条上开花的杜鹃、山茶等,若在早春短剪,则势必将花芽剪掉,故应在花后短剪,促其形成更多的侧枝,为来年增加着花部位做准备。对一些果实无观赏价值的花卉,如月季、紫薇等,在花后应及早将残花剪去,以免浪费营养而影响再次开花。

总之,盆花的整形修剪在一年四季随时进行,但在进行修剪时,对留枝的长短,疏枝的部位等,都要仔细考虑,不要贸然下剪,否则一剪之误将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所以,在整形修剪的初期,就应做长远打算,使盆花从始至终都保持优美的树形

了解花卉行业:三明油茶产业发展研究


 三明市面积2.29km2,人口268万人,现有森林面积176.4万hm2,位于福建中部连接西北隅,地处北纬25°30′~27°07′,东经116°22′~118°39′。属于沿海低纬度区,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宁化、清流、建宁、泰宁、明溪、将乐等高海拔山区为中亚热带气候;南部、东南部的尤溪、沙县、三明市区及永安、大田的低海拔区属于南亚热带气候。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为确保我国粮油安全,大力发展油茶等木本油料林,相应出台扶持政策,在政策、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加以保障,茶油价格慢慢回升,截至2024年底,三明现有油茶林4.6万hm2,油茶林面积占全市67.4%;全市油茶林进入初产期以上的占89.3%;亩产毛油10kg以下的65.8%,新造油茶林占9.5%,全市平均亩产毛油12kg。近年来,各级政策高度重视油茶产业的发展,将油茶产业列为当地政府主导产业,在良种选育、基地培育、产业加工与综合利用等方面大力推进。

一、油茶低产林成因分析

1.品种混杂,多为实生劣种

三明市现有油茶林大多数是老油茶林、低产林,且多以实生苗定植。由于长期实生栽培和异花授粉,造成林分品种混杂,劣株比例大,株产差异大。普遍存在花期、成熟期和果形、果色等差异较大的油茶品种(类型)混杂生长。同一片林中甚至同一标准地内就有5~6个花期、成熟期不一致的类型。品种混杂,花期悬殊,植株抗性差异大,容易造成严重的落花落果和病虫害,不但给管理带来难度,而且采摘的果实成熟度不一,严重影响茶籽的出油率。

2.经营管理粗放,稀密不匀

由于对油茶生产认识不够,缺乏资金投入,油茶林长期失管,杂草灌木丛生,林相混乱,稀密不匀,处于半荒芜状态。通风条件差,病虫危害严重,产量低,大小年明显。多数油茶林采用传统落后的经营方式,只是一年一次的铲草皮,没有实施垦复、施肥、中耕除草、修剪等增产措施,使不少油茶林变成野生、半野生状态。

3.树体衰弱,树龄老化

由于长期失管,树体老化现象明显,其个体发育提早进入衰老阶段,表现出生理机能渐弱,根部的吸收能力、叶片的光合能力减弱,没有充足的养分供给生长发育的需要,新梢生长量减少,花芽分化很少,枯死枝日趋增多,冠幅缩小,主干和主枝上附着苔藓、地衣和桑寄生等,病虫害增多,落花落果严重。这类老残油茶低产林,即使加强管理,其产量也难以提高。

4.产业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油茶新品种造林和老林更新改造的前期一次性投入较大(新植与低产林改造每亩约需投入1500元和800元),一般农户无力承受,而地方政府对油茶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没有连续性,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科学技术支撑体系尚未健全,科学指导无法到位,油茶技术骨干和林农的油茶专业技术培训缺少等方面因素,在客观上也导致油茶的粗放经营,在一定程度上也延缓油茶低产林改造。

二、对策与建议

应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提高油茶亩产油量,必须注重开展老油茶低产林改造,建设高产油茶丰产林,加强油茶良种壮苗力度,加大延伸油茶产品综合开发产业链,加大政策帮扶力度,逐步促进油茶产业健康稳步发展。

1.加快油茶林及示范园建设

用4年左右的时间,对三明市现有约3万hm2的低产油茶林实施低改工程,通过培训等多种形式,大力推广油茶低改技术,通过引进新品种、高冠嫁接、垦复,挖沟、修枝、施肥,大幅度提高现有油茶产量。

依托沈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永德里食品有限公司和宁花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分别在尤溪、清流、宁化、沙县等地建立不少于666.7hm2的高效油茶品种园或示范园,以公司或大户示范来带动周边老百姓积极发展油茶。

各级政府应设立高效油茶园专项发展基金,并逐年增加,力争今后每年全市新发展高效油茶园533.3~666.7hm2。

2.着力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依据全省规划,要实现三明市油茶面积到2024年达到百万亩以上的发展目标,是一项非常艰巨的浩大工程,需要巨额资金投入,各级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认真解决资金问题。作为油茶主管部门,将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油茶主管部门更多的油茶良种选育、低产林改造、丰产示范林建设和加工产品综合开发等项目资金扶持;要当好政府参谋,适时提出扶持政策的具体意见与建议,争取政府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油茶作为政府的十大特色产业之一,统筹安排农业开发、扶贫、新农村建设等项目资金作为油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付诸实施;政府要帮助协调金融部门出台政策,争取他们对油茶生产大户给予信贷支持。

3.重视培育油茶产业主体

(1)实行公司化运作,工商按程序办理各类油茶开发公司的营业执照,让其成为合法主体,享受银行贷款、税收的优惠政策。

(2)在明确林权的基础上和不侵犯林农利益的前提下,乡(镇)、村要主动做好群众工作,首先让集体山权顺利实现土地流转。对既不造又不准允许通过流转方式让别人造林的集体山,政府要通过收取少量的荒山绿化费予以制约。

(3)政策性资金不撒胡椒面,重点扶持上规模的生产经营户。

(4)认真落实每年对油茶生产大户和成效突出的乡(镇)进行表彰奖励。

4.寻找解决穗源紧缺难点

三明市油茶良种繁育基地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规模有了明显的扩充,建立起了一定面积的良种采穗源,但与目前油茶发展的形势要求相比仍不相适应,突出表现的是满足不了市场对油茶良种苗木的需求,进一步扩大采穗圃和育苗基地的规模是关键。

(1)帮助尤溪沈郎、清流林木种苗站、尤溪科技推广中心等建设单位高起点规划新建33.3hm2采穗圃,并着力实施,力争早日投入使用。

(2)积极扶持沈郎生物科技公司在本市范围内发展分支油茶良种繁育基地,由合作伙伴提供土地等,沈郎公司提供油茶良种穗条和繁育技术,并对油茶种苗进行质量把关负总责。通过由点到面逐步营建更多的油茶良种保存圃、采穗圃和繁育圃,使我市油茶良种繁育推广的规模逐步扩大,服务全省林农油茶良种苗的综合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3)进一步做好本地良种选育工作。建议安排专项资金,用5年左右的时间,确定让5~6个山区乡镇林业站负责,依托省林科院、农林大等科研机构,在本地老油茶林中选择50~100棵挂果比较好的茶树进行跟踪观察,做好详细的资料登记,从中选育出一批新的油茶良种,不断丰富三明市油茶良种源。

5.加强种苗质量监督管理

发展油茶,优良种苗是关键。林业主管部门将依据《种子法》,依法加强对种苗市场的监管力度,严格实行油茶种苗生产和经营的市场准入制度、种苗标签和档案制度。推行定点采穗、定点育苗、定向供应;做到油茶品种清楚、种源清楚、苗木销售去向清楚。依据“适地适种源”原则,在三明市尤溪、大田、沙县等地大力推广福建省闽43、48、60和龙眼茶等4个优良品种,在三明市清流、宁化和建宁等地,适当鼓励引进赣无系列和长林系列。并加强对用苗单位和个人在苗木栽培前后的技术服务,要求各林业站按照全市油茶总体规划布局和“适地适树”的原则,进一步加强施工作业设计、技术指导等工作。所有种苗供应由市林业局统一调供,各县(市、区)不得自行外调苗木,杜绝劣质、假苗上山移栽和出现坑农害农的现象发生。

6.切实优化油茶投资环境

按照“谁投资、谁造林、谁受益”原则,依法保护油茶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由于油茶生产周期长、涉及面广、相关矛盾多,各县(市、区)要主动承担优化发展环境的责任。为保护投资者和林农的利益,凡涉及林业土地流转须通过市林权登记机构予以登记备案,规范三明市林业土地流转次序。同时,投资者必须按照该市油茶发展规划要求,适地造林,不得侵犯林地所有者利益非法造林,以确保该市油茶产业健康发展。

7.做大做强产业加工

对尤溪沈郎、清流永得里、九利油脂、宁化宁花、建宁莲蓉等重点油茶企业,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在建设用地、原料供应、融资贷款、项目引进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鼓励企业积极开发多元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重点发展油茶精油、茶油胶囊、护肤精油和药用等领域的油茶深加工系列产品。并继续做好政企、银企、科技对接和市场信息服务,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以龙头企业、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突出发展绿色有机产品,以产品品质提升拓展市场。并积极帮助企业争创名牌产品、申请著名商标,以品牌效应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花卉相关知识:花木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自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之后,花木的种植面积日益扩大,而新型病虫害也在逐渐增加。由于部分杀虫杀菌剂的长期使用,且未进行更换,使得部分病虫害对于该杀虫杀菌剂的抵抗性越来越强,致使一旦发生病虫害,则极易引起严重的损失。在花木病虫害中所应用的防治方法有多种,例如化学防治、物理防治、耕作防治以及生物防治等。现对其防治要点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1花木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1.1农民对农药的科学使用缺乏认识

由于农民未能充分了解所应用农药的特点与性质,导致农民在面对花木病虫害时采取见药就用的错误做法。农民未能针对病虫害情况采取相应的农药,因此大幅度降低了病虫害的防治力度。个别农民在见识到某种农药的杀虫效果后,便习惯于对花木应用同一种农药,在发现药物效果渐渐下降后,则加大了农药的使用量,使得病虫害对该农药产生了抗体,减低了农药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一些农民由于未能对农药有充分的认识,具有“农药毒性越高,防治效果越佳”的错误想法,在使用期间不遵循用药标准,乱用高毒性农药,导致花木死亡。少数农民在花木防治上,将多种农药联合应用,导致农药原本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受到了影响,例如乐果与石硫合剂联合应用,由于两者的酸碱值差异,使得2种农药的效用被分解,达不到防治病虫害的效果。

1.2对病虫害认识不足

现阶段,花木病虫害具有多种类型,特别是保护地花木,高温、高湿环境等均利于花木病虫害的发展,而农民由于对病虫害认识不足,在病虫害发生时,无法正确区分病虫害的类型,更谈不上正确用药。

在花木病虫害防治中应用生物防治方法,不仅可保护环境,还可减少农药残留。但是不少农民过于依赖化学防治,且用药缺乏合理性,既达不到防治效果,还污染了环境。

2花木病虫害防治对策

2.1构建病虫害预测预报监测站点

相关部门应及早构建病虫害预报站点,加强对病虫害的全面调查,发布正确的防治情报,给予广大农民及时的指导。此外,应加强研究病虫害的预测技术、防治技术等,总结各类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2.2组织技术培训

农民对于农药、病虫害等的认识不足是影响病虫害防治效果的主观因素,因此相关部门(如农技部门、植保部门等)应结合当地的病虫害类型,组织农民接受技术培训,使农民对于当地的病虫害情况以及农药的使用知识有系统的认识,以提高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2.3积极宣传其他防治技术

(1)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多是应用生化制剂、微生物农药等达到防治病虫害的效果,从而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保护环境与人畜。现阶段,在花木种植中所宣传推广的生物防治技术有多种,例如抗生素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菌、以虫治虫等。

(2)农业防治技术。农业防治是指通过采取农业措施(如间作套种、轮作倒茬、清洁田园、中耕除草等)达到防治病虫害的效果,通过此类措施可改善田园的环境,使病虫难以生存,在根本上对病虫的发展进行控制。此外,在病虫害防治中应尽可能对物理措施善加利用,如机械捕捉害虫、性诱剂诱杀、色彩诱杀以及灯光诱杀等。

(3)合理使用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通过化学农药防治时,在应用农药时需对以下要求严格遵循:一是在用药时,应结合病虫害类型而选择相应的农药,通过对症下药而预防误用农药的时间,达到防治目的;二是掌握好对花木的防治时期,密切关注植保部门在病虫害方面的情报,并结合病虫害的发生特点、环境状况等,合理用药;三是用药过程中,注意控制好农药的剂量以及用药频率,防止病虫对农药产生抵抗性。

(4)注重对病虫害的预防。采取栽培措施促壮花木,将花木抗病性提高后采取喷药防护措施,防治病菌的入侵。对于已受到病虫害损害的花木,则结合其损害情况(例如损害部位、损害程度、发生范围等),对花木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喷施生物药剂或化学药剂、浇灌、诱捕、人工摘、人工修剪等)进行控制。例如:人工摘除花木中病烂部位以及虫果等;人工挖出在地下的病虫,并剪除受到损害的枝梢;人工刮清枝干表面的虫体、烂皮、蛹卵等。

(5)性信息干扰。该方法通过提取鳞翅目害虫的性信息素,并进行人工合成,将其施放在花木中,从而对鳞翅目害虫交配造成干扰,实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

了解花卉行业:红富士苹果树修剪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受多年传统整形修剪技术的影响,在红富士苹果树整形修剪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了果农的经济收益,现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供参考。

一、连年甩放不开角,光棍式的棒枝多。由于连年甩放轻剪不开角,优势部位上移,下部棍棒式枝上短枝叶丛很难形成花芽。解决这类问题必须在秋季或春季发芽前将棍棒式枝的角度拉至80~85度,并于5月下旬至6月中旬进行环刻或环状剥皮,一般当年可形成花芽,翌年结果。

二、连年轻剪全树缓,树势衰弱弱枝多。这种情况一般是由片面强调只疏不截和连年全树修剪量很少造成的。应适当短截一部分外围枝,缩剪部分棍棒状枝组,促发长条;疏除冠内衰弱小枝组,集中营养;通过控制结果量,调节枝组间的势力。

三、骨干枝多级次高,健壮结果枝组少。这类问题多存在于5~8年生红富士苹果树上。因为开始整形时按三大主枝疏层形留主枝、侧枝、副侧枝,使骨干枝多级次高,健壮的结果枝组少,解决的方法是:按三主枝纺锤形改造,减少侧枝,加大主枝角度,限制主枝加粗,降低级次,培养粗度比小于1/3的健壮结果枝组。

四、短截过重长条多,外围强旺内膛弱。红富士苹果幼树最忌短截外围枝,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要疏除外围强旺枝条,保持单轴延伸。对留下的延长枝,一般不截或轻截。

五、下层重剪上层缓,头上竖些“大鞭杆”。出现这种情况时,开春将角度小的“鞭杆”枝拉弯,5月下旬在离基部5厘米处环状剥皮,促使形成花芽。保留剥口下一个萌条,待鞭杆枝结果1~2年后,再从剥口处缩剪。六、强旺枝条芽芽刻,鱼刺状的细枝多。有些果农在春季发芽前,采取在每个芽子上部用小锯条割一下的方法,促使红富士苹果树抽生许多细长的鱼刺状枝。这样不仅成花难,冬季细枝抽干,而且下年还会出现丛状的细小枝,更难形成花芽。正确的方法是:对强旺的长条,在背下或两侧适当部位只刻1~3个芽。

七、中长枝条“抽干”多,细弱小枝发一“窝”。这种现象要解决,应彻底疏理具多次分枝的弱枝组,选健壮的中长枝培养单轴延伸的枝组;注意充分利用强旺的萌生枝培养枝组。八、单轴延伸疏枝重,变成一根“马鞭形”。由于片面强调单轴延伸培养枝组,有的把侧生部位疏的很光,使枝组变成马鞭形。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枝组光秃部位刻芽2~3个,促生侧枝,并保证侧生枝单轴延伸,逐年疏弱换强,培养较多的结果枝。

九、冬季剪了夏不管,营养分散光照差。生产中,应重视夏季管理,4月底5月初,抹除不适宜部位发生的萌芽;进一步调整骨干枝和甩放大条的角度;5月底至6月上旬,进行环剥,疏除过密枝。

花卉行业相关:植物配置在城市园艺设计中的问题浅析


在城市园艺中,植物是重要的基础,科学合理地进行植物配置,既能够提升园艺设计的层次性,同时也能够丰富城市园艺的内容。因此,加强植物配置的研究,对于提升城市园艺设计的质量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1植物配置在城市园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在植物配置中忽略植物生长的特性

植物生长是建立在一定特性的基础上,是植物适应环境、适应土壤、适应气候的结果。因此任何生长良好的植物,都是其特性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植物配置过程中,同样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但在实际的城市园艺设计中,为了人为地营造植物物种的丰富性和独特性,不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水分等实际情况,盲目地引进一些外来稀奇植物物种,甚至还有不少“舶来品”,这些外来物种因难以适应当地的气候、土壤等环境,存活率非常低,造成了城市园艺经费的浪费。这些外来物种由于不适应气候,产生了很多的病态,还可能影响当地植物的生长。

1.2在植物配置中为追求形象盲目裁剪枝叶

在城市园艺设计中,一些人为了单纯地追求快速化的植物形象塑造,不惜花费重金来购买成年的大树用于城市园林设计。即便这些大树是本地植物物种,但由于枝干等很多部分已经被裁剪,生长能力不及小树苗,在比树冠大出几倍的根系被破坏后,即使在移植后能够顺利存活,也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亚健康状态。在城市园艺设计中,对于栽植的很多的植物,为了追求外表美观,盲目地进行枝叶裁剪,使很多植物失去了光合作用或者其他呼吸作用所必备的基础条件,在生长的过程中,势必会因为养分不足、氧气不够等而造成枯枝、落叶,甚至死亡。另外,在植物配置过程中,如果为了追求美观,而忽略了不同植物物种之间的优化配置,还容易引发植物之间的“大战”,生长能力较强的植物会挤掉生长能力较弱的植物所需要的水分和养分,从而导致生长能力较弱的植物物种死亡。

1.3城市园艺设计难以维护和保持城市特色

城市园艺设计应该为城市绿化和规划服务,应该考虑到城市地域性的文化内涵。但在实际的城市园艺设计过程中,很多植物配置并未有机地考虑城市的特色,盲目地引进物种,或者抄袭针对其他地域文化所进行的园艺设计。在“临摹”的过程中,城市园艺设计为有效地整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协调性,使很多外来的园艺设计模式难以匹配当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城市园艺设计显得特别突兀,整体风格不搭调,不仅难以提升城市园艺设计的质量,还降低了城市自然人文景观的独特价值。此外,在城市园艺设计中,植物配置仅仅考虑地域性、环境性等基本要求,未能有效地运用审美价值来审视城市园艺设计的标准。一般而言,植物的色彩和建筑物的色彩是构成景观整体色彩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很多城市园艺设计,未能有效地运用色彩学方面的知识和技术,色彩运用不科学。

2优化我国城市园艺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措施

在我国城市园艺设计中,如果植物配置方法不当、不科学,不仅难以提升城市园艺的功能,还容易造成严重的城市规划经费浪费。因此在实际的城市园艺设计中,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不断地优化植物配置。

2.1优先选择本地植物物种,根据条件选择适应力强的外来植物

在城市园艺设计的植物物种选择上,应该优先选择本地植物,这是因为本地植物对环境、土壤、气候相对熟悉,适应能力强。一旦栽种后,基本无需特别的养护就可以迅速成林,在后期养护上也无需进行大量的投资,而且通过运用本地物种,能够有效地保护本地的人文景观特色。当然选择本地物种并非不需要强调园艺设计的个性化,因此在科学合理地选用本地植物物种的基础上,还应该根据本地的人文景观特色来凸显植物配置的个性化,不断创新植物配置的方法,不断优化植物配置的工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植物配置的质量。在选用外来物种时,切忌为求新求异而盲目地进行植物物种的选择,而应该充分根据当地的气候、水文、土壤等现实因素,选择生长习性相近的植物物种,这样有助于提升植物物种的成活率,提升城市园艺设计的质量。

2.2在植物配置中要突出植物物种的生态功能,防尘降噪营造绿荫

城市园艺设计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那就是生态原则。因为植物配置并非仅仅是为了满目美观的要求,同时还应该凸显其生态功能。如高大乔木的选择,有助于形成城市的氧吧,有利于调节城市环境,形成局部的小气候,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等都是高大乔木的主要功用。在城市园艺设计中,植物配置不仅仅具备生态功能,还具备遮荫的功能,尤其是在夏季,通过选用枝叶比较繁茂的植物物种,能够形成巨大的树荫,为人们营造自然乘凉的好地方。另外在城市交通干道上,合理地选用高度适中、密度适中的植物配置,能够有效地降低城市空气污染,减少汽车噪音,吸附汽车尾气,特别是对于在交通干道附近居住的居民来说,高度适中的植物配置,是汽车噪音的一道天然屏障,能有效地降低汽车噪音的侵袭。

2.3加强植物配置方法的审核力度,提升设计师的专业素质

在城市园艺植物配置过程中,要加大对植物配置工艺的审核与监督检查力度,不断提升植物配置的科学化比率。在设计方案出炉后,要本着生态性、经济性、科学性、适用性等原则加大审查,一旦发现设计方案存在漏洞要及时将问题化解,避免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造成巨大的浪费。同时还应该不断提升城市园艺设计师的专业素质,在园艺设计中要选聘符合资质的园艺设计师,同时加大对园艺设计师的培训力度。

3总结

植物是城市园林设计中的主要内容,在城市园艺植物配置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过分追求外来物种导致植物亚健康,过分追求新奇独特造成植物物种死亡,或者在植物配置中“临摹”其他地区的现成配置,忽略了城市人文景观的特色,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植物配置的作用,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不断提升优化设计的准确性,加大审核力度,不断提升园艺设计师的专业技能。

花卉养殖:大树进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科学、个性的设计,精心施工,采用适宜的绿化材料最终获得理想的园林绿化效果,是人们从事园林绿化追求的终极目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但是近几年的大树进城,园林绿化工程中对出现很多重植轻管的现象。于是,“大树进城”成了不少城市绿化美化的面子工程。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许多城市纷纷将大树甚至是将古树移栽进城。

1大树进城的意义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城市呼吸的“肺”。调查表明,大树的造氧功能和吸尘量分别是普通草坪的5倍和3倍;一定面积的树荫下气温相比草坪绿地气温大约低5℃。大树是都市的绿色的骨架,它能带给我们生命的体悟,它在改善城市生态与绿色人文环境方面的优越性能,让我们的都市生活变得更加的盎然,带给我们更多的诗情画意的感受。

1.1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作用巨大

在大城市里,高楼大厦、汽车尾气、水泥道路、噪音等交融忽扰,绿化面积相对较少。可以说这些都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这也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因素之一。在绿化城市时,让园林观赏树种,让大树进城,能很好的改城市善居住环境。大树能向高空生长、发展,较少的占用绿化空间。同时大树枝繁叶茂,树叶面积大,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强劲有力,有效增加空气中的湿度,增加都市中O2的含量,减少灰尘。

1.2在园林规划设计中设计地位重要

进行园林绿化工作,当然离不开园林植物。大树是园林植物选用的重要材料,绿化过程中使用大树,效果显著,相对来说其它园林植物材料效果不够明显。

1.3“市树”、“市花”等象征作用

许多城市都有自己的“市树”、“市花”,在绿化工程中,设计栽植本地的“市树”对于突出地方文化能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如无锡的市树是香樟树,在民间,人们也常把香樟树看成是景观树、风水树、寓意避邪、长寿、吉祥如意。香樟树深受广大城乡居民的青睐。重庆的市树是黄葛树,该树与重庆人生命力顽强、不屈不挠、落地生根的性格有共通之处,黄葛树是重庆人性格的象征。

还有,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绿化覆盖率是衡量城市绿地系统的3个重要指标。园林绿化中,大树的运用能提高绿地率,增加绿化覆盖率。

2大树进城存在的问题

大树进城有着一定的意义,但是凡事皆有度,超过—定的度,就会出现许多问题。

2.1大树进城会破坏原有生态系统

许多进城的大树都是来自森林,或是乡村。而我们都知道,森林是一个整体性很强的群落,大树在这个群落中作用很大,将它移出在一定意义上比单一砍伐带来的后果还要严重,这样会对周围生态与环境产生影响,使其它植物种类生长不良甚至死亡。几年前我国北方频繁发生沙尘暴,给了我们很深刻教训与启示,牵一发而动全身,挖掘0.5kg发菜,0.53hm2草原沙化。还有,大树与周围的土壤、树下的地被、树上的鸟兽昆虫等是一种良好的依存关系,将大树挖出移走,会严重破坏完整的群落生态,严重的会出现水土流失等现象。

2.2大树移植成活率低

数据表明,大树移栽过程、进城死亡率几近5成。一些城市出于种种原因一味追求古树,加大成本从遥远的深山老林向城市移植大树。有的城市大树进城过程中不尊重自然规律,大量移植与自己城市不能融合的大树。由于气候、移植技术的原因,加上大树自身适应能力低,在移植过程中,树体受到严重伤害,都会造成大树进城后的不适应,树体叶落枝枯,甚至死亡,绿化效果不明显。

2.3大树进城带来了病虫害

乡村的树木因适应周围环境,虽有病虫害,因其生物多样性复杂和大量天敌存在,不易爆发。而单一的大树进入城市,树干中沉睡的虫卵们遂失去了控制而大量爆发。如城市中随处可见的白蛾、扁刺蛾、星天牛等很多都是随大树而进城的。

3解决措施

我们应该认识城市绿化与大的生态环境的问题,理顺森林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关系,界定苗木生产交易中合法与非法的界限,制止乱挖大树之风,做到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同时满足城市绿化的需要。

3.1政府决策应“以人为本”,保护生态环境

政府针对大树进城的决策应该征求更多人的意见,做到“以人为本”。应该从保护生态环境和百姓的利益出发,因地制宜,讲究实效,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同时政府也要严厉打击一些砍伐、倒卖林木、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非法行为,最大限度的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国家林业局颁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树木采挖管理的通知》,从法律角度限制了一些大树进城中存在的非法行为,从根本上对毁林毁树的不法行为进行约束。采挖树木应该注意基本原则,应最大限度的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保护采挖地的生态环境,不损害森林、林木、林地,一般都是在挖掘大树后,及时回土补种树苗。由相关各级林业主管部门依法审批,确保树木采挖行为的合法、合理化。

3.2科学移植,保证成活率

移植大树要严格依照大树移植的施工规范,对大树的移植进城要充分准备,保证树苗成活率,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选苗时,应选择那些树势生长健壮,芽子饱满、无病虫害的树苗,这样的苗木恢复快;第二,起树苗时,最好选择粘土土质,土层深厚,土球不易散裂的苗木;第三,树苗能适应栽植地点的环境条件,苗木原环境条件适宜挖掘、吊装和运输操作,土壤不易松散;第四,要建立登记卡,记录树种、高度、干径、分枝点高度、树冠形状和主要观赏面;第五,苗木必须是已在苗圃断根屯集了3年以上或容器栽植苗,尽量不在非绿化季节临时断根带冠移植。掘起屯集苗时,应在大于原来土球直径30cm左右处下挖,保护土球外围新生根。

此外,苗木运到工地后,应随到随栽。最好在阴天或傍晚进行,移植前后,可根据不同树种的特性,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树体水分蒸腾措施,诸如喷施抗蒸腾剂、包裹树干、搭建荫棚等。移植树苗后修剪树冠,阔叶树保留1/3的冠幅,分枝至少保留三级,针叶树一般不短截,必要时只能疏去少数侧枝。忌移植后大力度修剪,更不能抹光树冠,或使针叶树侧枝过多地损失,树苗的浇水和养护工作也要科学,有实效。

总之,移植大树必须按规律办事,要依照大树移植的施工规范进行。应最大限度的保证大树移植进城的存活率,实现绿化效果。

3.3防病治虫

针对大树进城带来了病虫害应该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根据树种特性和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勤检查,做好防范工作。一旦发生病情,要对症下药,及时防治。

4结论

目前,我国的城市绿化的道路还很漫长,城市平均绿化率接近40%,与中等发达国家的60%左右的绿化率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应该根据生活实际,用全新的理念,发展的眼光,绿化建设我们的城市。城市园林是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对于城市环境的作用不可替代。我们要正视城市园林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有效的解决相关问题,要科学、理性的发展城市园林绿化和社会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生态文明,社会和谐。

花卉行业相关:良种油茶高产种植技术


油茶是我国南方主要木本油料树种,其油质清亮味美,营养丰富,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0%以上,是现代人们理想的高级保健食品。茶果副产品在工业、农业、医药等领域都有广泛的用途。大力发展良种油茶种植,推广高产技术,对大幅度提高油茶产量和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都有现实的意义。

1选好林地与整地

良种油茶适应性很强,在江西广大丘陵山地均可种植。但宜选择土层厚度大于80cm,土壤中石砾含量不超过15%,前茬最好是没有种植过油茶,且排水良好的山地。林地确定后,根据当地条件设置便利的道路和排水系统。整地应在造林前的3~4个月进行,根据立地条件可选择全垦整地、带状整地和穴状整地。

1.1全垦整地

丘陵地形小于100的缓坡,可采用全垦机械整地。整地后可沿等高线每隔5~lOm开挖1条深30~40cm的拦水沟,防止水土流失。

1.2带状整地

坡度大于100的山地一般采用带状整地,整地宜沿水平方向整成梯状面,一般带面宽1.5~2m。

1.3穴状整地

在坡度较陡,坡面零乱以及丘陵旱地可采用穴状整地。整地挖穴时,应表土、心土分别堆放,回填时应先填表土后填心土。

2选好良种用壮苗

俗话说得好“良种是关键,种苗是基础”。根据油茶良种性状和应用情况来看,江西省宜采用“赣无系列”和“长林系列”良种品系,一般造林后5~6年即可进入盛产期,667m2产茶油可达20~50kg,表现出良好的速生丰产性能。但造林时应最少采用5~6个品系,少则可能造成开花授粉不良。另外,造林应尽量用壮苗。用2年生芽砧接苗,要求苗高大于40cm,地径大于0.4cm,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3精心造林与管护

3.1合理密植

立地条件较好的可采用3m×3m或2.5m×3m株行距。密度确定后,可沿水平方向放线定点打穴,穴规格一般宽60cm、深50cm即可。

3.2增施基肥

可在植树穴底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5~lOkg或饼肥lkg,钙镁磷肥0.5kg做基肥。

3.3精心栽植

造林时间一般以1~2月较好。但栽植时要求土壤湿润、天气阴雨时进行造林。造林前应对苗木进行修剪处理,修去脚枝、萌蘖条、过长主根和过长苗木,保持苗高40cm左右。栽植时做到“栽紧、舒根、深浅适度”,有条件应浇1次定根水。

3.4农林间种

幼林时行间空旷,可套种花生、黄豆、药材、绿肥等作物,增加收入和保水保肥,但间种时不能影响幼树的正常生长。

3.5加强管护

幼树投产前,主要加强抚育除草、追肥。造林当年一般拔除树蔸杂草,不松土施肥。有条件的地方应在株间铺一层稻草,以利抑制杂草和保湿。从第2年开始,每年5~6月份除草松土培蔸。8~9月进行第2次抚育。

3.6合理追肥

栽植当年一般不追肥,第2年2~3月份开沟每株施入复合肥lOOg,冬季沟施农家肥5kg,以后随着树体增长,可适加用肥量。

3.7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是良种油茶高产的主要技术措施。修剪时主要剪除脚枝、下垂枝、重叠枝、病虫枝、交叉枝,对部分疯长枝可在生长季节采取摘心处理。通过修剪使幼树逐步达到树冠层次分明、主次枝明显的圆头形或开张形。修剪时间以树木停止生长为好,在投产前应摘除花蕾,加快树冠形成。

3.8病虫害防治

油茶病虫防治应以营林技术为主,加强林地抚育管理,防止林地积水,培养强健树体,保持林内及树体通风透光,以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林分抗病害能力。

4适时采摘

油茶采摘必须在果实充分成熟后采收,才能获得最高的含油量和较高的油品质量。一般以5%~10%果实开裂为准。赣无系列、长林系列良种属霜降节气成熟的品系,一般在10月底采收为佳。

花卉行业《花卉行业相关:油茶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纲好的种植建议的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水培花卉的发展过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