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伸伸懒腰,看见春天已经来了,连忙整理发型。花骨朵也探出头来,春风告诉它春天到了。”我相信每一个都很喜欢花,种植花木则是在赏花之上的更高远的境界。花卉的种植过程中需要掌握很多知识,我们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呢?考虑到您的需要,鲜之花网小编特地编辑了“种植方法:栀子花球腔菌叶斑病防治”,希望对您的种植花卉有所帮助。

叶片上病斑初为褐色,圆形或近椭圆形,后中央变为浅褐色,边缘黄褐色,有3~4圈轮纹,数个病斑汇合成波纹状大斑。后期病斑上密生黑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假囊壳。

栀子花球腔菌叶斑病

症状

叶片上病斑初为褐色,圆形或近椭圆形,后中央变为浅褐色,边缘黄褐色,有3~4圈轮纹,数个病斑汇合成波纹状大斑。后期病斑上密生黑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假囊壳。

病原

Mycosphaerella gardeniae(Cke.)Weiss称栀子花球腔菌,属子囊菌门真菌。假囊壳球形、近球形,暗褐色,散生,初埋生,后突露,直径60~85m,孔口乳突状,其周围的壳壁稍厚;子囊圆筒形,柄短,双层壁,25~355~7(m),内含8个子囊孢子,无侧丝,子囊孢子近梭形,无色,中央偏上1个隔膜,隔膜处无缢缩,下部细胞较窄,8~101.6~2.4(m)。

发病规律: 病菌以子囊孢子在病部越冬,翌年3~5月始发,6~8月发生较多,苗木和幼树易发病。

防治方法

(1)精心养护,增强抗病力。

(2)发病初期及时喷洒1∶1∶100倍式波尔多液或47%铜高尚悬浮剂6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XzH52.COM编辑分享

花卉种植:栀子花叶斑病的防治方法


分布 全国各地都有发生,以南方各地发生普遍而严重。症状 主要发生在叶片上,病菌多自叶尖或叶缘侵入,下部茎叶先发病,感病叶片初期出现圆形或近圆形病斑。

分布 全国各地都有发生,以南方各地发生普遍而严重。

症状 主要发生在叶片上,病菌多自叶尖或叶缘侵入,下部茎叶先发病,感病叶片初期出现圆形或近圆形病斑,淡褐色,边缘褐色,有稀疏轮纹,直径5mm-15mm;若发生叶缘处则呈不规则形,褐色或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有同心轮纹,几个病斑愈合后形成不规则大斑,使叶片枯萎;后期产生众多小黑点,埋生于表皮下。

病原 病原为真菌,栀子生叶点霉(Phyllosticta gar-deniicola),栀子叶点霉(P.gardenia),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分生孢子器球形,前者较大;分生孢子卵圆形、椭圆形。病斑上的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发病规律 危害多种栀子花,大叶栀子花比小叶栀子花容易感病,病菌在病落叶或病叶上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蔓延。 栽植过密、通风透光不良等情况下容易发病,盆栽时浇水不当,生长不良时容易发病。

防治方法

1.秋、冬季节剪除树上的重病叶,清扫落叶,并集中销毁,以减少侵染源。

2.栽植不宜过密,适当进行修剪,以利于通风、透光;浇水时尽量不沾湿叶片,最好在晴天上午进行为宜。

3. 喷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3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防治。每隔10天喷1次。病害严重时,可喷施杀65%代森锌6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以控制病害蔓延和扩展。

种植百科:栀子花叶斑病如何防治


【分布】全国各地都有发生,以南方各地发生普遍而严重。 【症状】主要发生在叶片上,病菌多自叶尖或叶缘侵入,下部茎叶先发病,感病叶片初期出现圆形或近圆形病斑,淡褐色,边缘褐色,有稀疏轮纹,直径5mm-15mm。

【分布】全国各地都有发生,以南方各地发生普遍而严重。

【症状】主要发生在叶片上,病菌多自叶尖或叶缘侵入,下部茎叶先发病,感病叶片初期出现圆形或近圆形病斑,淡褐色,边缘褐色,有稀疏轮纹,直径5mm-15mm;若发生叶缘处则呈不规则形,褐色或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有同心轮纹,几个病斑愈合后形成不规则大斑,使叶片枯萎;后期产生众多小黑点,埋生于表皮下。

【病原】病原为真菌,栀子生叶点霉(Phyllostictagar-deniicola),栀子叶点霉(P.gardenia),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分生孢子器球形,前者较大;分生孢子卵圆形、椭圆形。病斑上的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发病规律】危害多种栀子花,大叶栀子花比小叶栀子花容易感病,病菌在病落叶或病叶上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蔓延。栽植过密、通风透光不良等情况下容易发病,盆栽时浇水不当,生长不良时容易发病。

【防治方法】

1.秋、冬季节剪除树上的重病叶,清扫落叶,并集中销毁,以减少侵染源。

2.栽植不宜过密,适当进行修剪,以利于通风、透光;浇水时尽量不沾湿叶片,最好在晴天上午进行为宜.

3.喷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3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防治。每隔10天喷1次。病害严重时,可喷施杀65%代森锌6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以控制病害蔓延和扩展。

花卉种植:对节白蜡叶斑病防治


对节白蜡在有栽培记录以来,无重大致命性病虫害记录,整体来说,对节白蜡易于养管,病虫害抗性高。但是在养护过程中也会遇到叶斑病的危害,下面我们介绍一下对节白蜡叶斑病防治。

主要症状:叶斑病菌主要侵染对节白蜡叶片,极大影响对节盆景的美观。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红黄色小斑点,逐渐扩展成为圆形病斑,或不规则的多角形病斑,黑褐色,直径1mm-5mm 后期,病斑中央组织变为灰白色。发病严重时,病斑相互连接,导致叶片枯黄、早落。在潮湿环境条件下,叶斑下面着生许多褐色的小霉点,即病产原菌的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

发病时间:在湖北、湖南、江西等华中地区,该病于5月初开始发生,7-8月为发病高峰期。广州等南方地区,发病稍早,山东、北京、河北等北方地区,发病稍晚。雨水多、雾多、露水重有利于发病,因为分生孢子只有在水滴中才能萌发。通风透光不良,植株生长不良,可加重病害的发生。

防治方法:

1、冬季彻底清除落叶并加以处理,生长季节及时摘除病叶。

2、栽植摆放密度适宜,以便通风透光,降低叶面湿度。

3、化学防治:可定期喷施国光银泰600-800倍液,用于防病前的预防和补充营养,提高观赏性;发病初期,病初期喷洒25%咪鲜胺乳油)500-600倍液,或50%多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连用2-3次,间隔7-10天。

种植方法:茶花赤叶斑病的防治措施


茶花种植中免不了会有一些病虫害,要做好叶斑病的防治才能保证其生长收获。下面就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茶花赤叶斑病的防治措施。

茶花赤叶斑病的【病因及症状】

该病由半知菌类叶点菌属(Phyllosticta sp.)真菌引起。病斑多发生在较嫩的叶片上,初为淡褐色圆形渍状小点。以后病斑蔓延,颜色由淡褐色变为棕褐色,有时多个病班连合成较大的斑块或蔓延于整个叶片,引起叶片的大量枯焦和脱落。

茶花赤叶斑病的【发病规律】

该病菌存活在寄主的病残体上,孢子借助风雨、流水等传播。病害一般从5月份开始发生,7~9月份为发病高峰,受害叶片在大量脱落。

茶花赤叶斑病的【防治方法】

①发病初期,可用70%甲基托布津1 000~1 500倍液,或者25%灭菌丹400倍液,喷洒防治。

②在干旱时,可增加叶片喷水,以抑制病害的发生。

如果您有更多关于无花果的资讯想要知道,可以点击查看无花果频道详细了解,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种植百科:芍药叶斑病的防治方法


芍药叶斑病一般秋季发生较多且严重,且一般下部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发病期较叶霉病晚。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芍药叶斑病的防治方法。

(一)危害情况及症状:是一种常见的叶部病害,往往造成发病植株叶片枯黄、焦枯,提早脱落,生长势衰弱,影响根部的产量和品质。发病初期,叶正面呈现褐色近圆形病斑,后逐渐扩大,呈同心轮纹状。严重时,叶上病斑散生,圆形或半圆形,直径2~20毫米,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的密集轮纹,边缘有时不明显,天气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黑绿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

(二)发病规律:一般秋季发生较多且严重,且一般下部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发病期较叶霉病晚。

(三)防治措施:

一是深翻土地,实行3年以上轮作;

二是结合中耕除草、摘化蕾等,摘除植株下部病叶,带出田外集中烧毁;

三是与药剂防治结合,发病初期喷施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者混合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具较强的内吸传导活性)或1:1:100的波尔多液,每隔半月喷1次,连喷2~3次。

以上就是芍药叶斑病的防治方法,你了解了吗?

种植方法:栀子花病虫防治


栀子花,当地也称荷花玉兰,四季长青,枝叶繁茂,花大而洁白,芳香浓郁,并有一定的耐荫能力,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在慈溪栽培广泛,是当地的花木主栽品种之一。下面我们介绍一下栀子花病虫防治方法。

一、发生状况:

主要病害:炭疽病,在慈溪4-10月均会发生,为害叶片;褐斑病,在慈溪3-11月均会发生,为害植株中、下部叶片;黄化病,为害中上部叶片。

主要虫害:红蜡蚧,吸食汁液,为害6-9月;龟蜡蚧,嫩枝、叶柄、叶面取食,为害6-9月;蚜虫,主要发生4-6月,为害叶、嫩枝、花心和花片,并易诱发病害。

二、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做好清园工作,减少病虫源,及时清除病枝叶,铲除园中杂草,集中烧毁或深埋处理,以减少染源,适时修剪,改变树体通风透光性,增强树势,雨季注意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和田间空气湿度。

2、病虫防治。冬季两季病虫防治工作,可用0.3-0.5波美石硫合剂喷雾或涂抹树木,杀死越冬病虫。对于黄化病植株,可用0.2-0.3%的硫酸亚铁浇灌或喷施叶片,其它病害发病初期及病害期可用以下药剂交替施药:50%多菌灵1000倍、50%退菌特1000倍、70%甲基托布津1000倍,重点喷施植株中下部叶片。对于虫害在植株刚落叶或发芽前喷,药剂可采用:马拉硫磷乳油600-800倍、25%杀虫净、24%蚧壳速杀、40%速扑杀等。

以上就是栀子花病虫防治方法的介绍,你了解了吗?

红掌叶斑病的有效防治方法


红掌叶斑病主要有细菌感染形成,此病危害极为严重,据记载20世纪90年代,红掌叶斑病差点毁了整个夏威夷地区的红掌花卉产业。因此红掌养殖人员一定要注意红掌叶斑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红掌叶斑病主要通过茎、叶上的伤口,或者通过植株上气孔、叶缘吐水孔强制进入植物体内。水分是病菌传播和侵入的主要媒介。侵入叶片表面需要20分钟以上,主要侵染一定发育阶段较幼嫩的组织(气孔形成多,开放型,中隙大)。病害除了经由病株的接触或植株表面带菌水滴落植株表面的传播外,工作人员受污染的双手、衣服、采花切叶的工具、飞溅的雨水、污染的灌溉水、带菌的介质以及带病菌的鞋子、车轮等都是传播的途径。

有效防治红掌叶斑病的方法:

1、加强预防,防止病菌进入园区,主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要求种植清洁无病菌的组培健康种苗。在选择引进国内外的红掌种苗时,一定要选择有卫生检疫证明的正规种苗生产商生产的健康种苗。

二是要在生产区门口放置消毒池,每天添加消毒液,进出温室的人员都必须对鞋子进行消毒。进入温室的人员必须穿可以用来消毒的白大褂,并定期更换和消毒。尽量减少生产区人员的更换与流动。

三是要减少生产区内作业工具的流动,防止病区工具带进园区。采花切叶刀具分区使用,做到定期消毒。

四是避免随意从外界带入红掌生产区该病害的寄主植物(如天南星科的植物)。

2、全面综合防治,防止病菌在区内传播蔓延。如果病害已经在园区内发生,防止病菌在园区内传播,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加强生产区的卫生措施,前面所提到的卫生措施仍是十分重要的。

二是要定时排查,尽早去除被感染的叶片(叶部侵染的),并把它装入密闭的塑料袋中带出园区销毁。或整株拔除(系统侵染的),临近的植株及基质也要去除。所有操作都必须是先进清洁区后进污染区。出入温室,必须用消毒液(可用85%的酒精)洗手。

三是为防止病害通过切花、切叶在植株间传播,刀具应在每次使用后消毒,即每次使用每次消毒,消毒可以用85%的酒精。最好至少使用两把以上的刀子,这样当使用一个的时候,另一个可放进消毒液中进行消毒。

四是尽可能利用恰当的环境条件使植株保持干燥,尽可能杜绝植株的吐水现象。

五是在施肥上应尽可能降低其中的铵态氮和硝态氮水平,去除原有肥料配方中的铵态氮,钾元素保持原来要求的水平。

六是应当尽量避免不良的环境条件及偏高的温度,细菌繁殖理想的温度在30℃左右,较高的温度下细菌性病害发展速度更快。

七是要合理使用农药。在上述防治方法同时,要配合科学合理的施用农药。可选用浓度为72%的硫酸链霉素4000倍、新植霉素5000倍、10%的溃枯宁可湿性粉剂1000~1300倍、20%的噻枯唑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轮换使用,防止病原菌产生抗性,每周喷一次。由于铜制剂对红掌植株有毒害作用,50%的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800倍、加瑞农可湿性粉剂500~800倍等铜制剂农药要慎重选择使用。

花卉种植常识:防治杜鹃花叶斑病


北京读者来信问:我养的杜鹃花有许多叶子变成了铁锈色,新叶长成了畸形,枝叶干枯掉落,请问应怎样进行防治?

北京读者来信问:我养的杜鹃花有许多叶子变成了铁锈色,新叶长成了畸形,枝叶干枯掉落,请问应怎样进行防治?

答:您栽培的杜鹃可能感染了褐斑病或红斑病。可根据叶片的发病症状,进行防治。

褐斑病:发病初期叶片边缘产生褐色病斑,病健交界处不明显,呈浅绿色,褐色,锈红色过渡,随着病害的扩展,病斑扩大或整个叶片均变成褐色,造成叶片提前脱落,甚至整株枯死,7月至8月间,发病最为严重。

防治方法:

①高温时适当遮阴,增强植株长势,增施有机肥,提高抗病能力。

②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喷洒保护性杀菌剂80 %的大生可湿性粉剂600倍至800倍液,或75%的百菌消可湿性粉剂600 倍至800倍液。

③发病初期,可喷洒内吸性杀菌剂12.5%的力克菌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25%的敌力脱乳油1500倍至2000倍液。

③清除病残体烧毁。 红斑病:初期在叶片上产生锈红色小斑点,多在顶部叶片的边缘或叶尖部,病斑逐渐扩展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锈红色斑,病健交界处明显,呈深褐色。

后期病部出现黑色小点,受害叶部发脆且易破裂,最后病斑扩展到叶片的大部分或整个叶片,造成提前脱落。6月下旬至8月,为发病高峰期。防治方法:

①剪去病叶烧毁。

②发病初期,喷洒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或12.5%的力克菌可湿性粉剂2500 倍液,或25%的敌力脱乳油1500 倍至2000 倍液。

花卉种植科普:丁香叶斑病


丁香叶斑病丁香叶斑病有丁香黑斑病、丁香褐斑病及丁香斑枯病。 丁香黑斑病 症状 发病初期,叶片上有褪绿斑,逐渐扩展形成圆形或近圆形病斑,直径3至10毫米,褐色或暗褐色,有轮纹但不明显。

丁香叶斑病丁香叶斑病有丁香黑斑病、丁香褐斑病及丁香斑枯病。 丁香黑斑病 症状 发病初期,叶片上有褪绿斑,逐渐扩展形成圆形或近圆形病斑,直径3至10毫米,褐色或暗褐色,有轮纹但不明显。病斑后期变为灰褐色,密生黑色的霉点,这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病斑相互连接使叶片很大部分呈褐黄色枯死,并皱缩甚至发生碎裂。 病原物及发病特点 病原菌是链格孢属中的一种真菌。分生孢子梗散生或数根集生,褐色;分生孢子褐色。该病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落叶上越冬,随雨水滴溅传播。

丁香褐斑病 症状 

丁香叶片上的病斑为多角形、不规则形或圆形至近圆形,褐色,直径5至10毫米。病斑后期中央组织变成灰褐色,病斑边缘深褐色。病斑下表皮着生暗灰色的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发病严重时病斑正面也有少量霉层。病斑相互连接成大斑块,呈灰褐色斑枯。 病原物和发病特点 病原菌是丁香尾孢菌,病原菌以孢子座或菌丝体在落叶上越冬,分生孢子由风雨传播。雨水多、露水重、种植密度大、通风不良易导致病害发生。 丁香斑枯病 症状 发病初期,叶片两面散生近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病斑。病斑边缘色较深,中央组织色浅,灰褐色。发病后期,病斑中心部分生出少量黑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

病原物及发病特点 

病原菌是丁香针孢菌,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落叶上越冬,分生孢子由风雨传播。 防治措施 减少侵染来源。清除病残体;进行适度的修剪,剪掉有病枯梢。 发病时喷洒1%等量多波尔多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0至15天1次,连喷3至4次效果较好。

花卉种植:栀子花粉虱防治方法


白粉虱性喜阴湿环境,卵散产,成堆。成虫具有趋嫩性,总是随着植株的生长不断向顶部嫩叶产卵,一年可发生3—4代,能孤雌繁殖,世代重叠。下面介绍一下栀子花粉虱防治方法。

栀子花的主要危害是白粉虱,可以看到栀子花新梢上有大量白色有翅小飞虫。大量聚集于新梢,以幼、若虫固定在叶背上吸汁危害。严重时引起枯梢,且分泌蜜露,诱发烟煤病,白粉虱性喜阴湿环境,卵散产,成堆。成虫具有趋嫩性,总是随着植株的生长不断向顶部嫩叶产卵,一年可发生34代,能孤雌繁殖,世代重叠。由于繁殖迅速,迁飞能力强,易于传播,所以各地应掌握在越冬代成虫产卵期至一龄幼虫为防治重点。

防治方法:

一、农业措施。加强栽培管理,结合补修剪,剪除病虫枝、密生枝,使园内通风透光,搞好排水,减少氮肥使用量,增施磷、钾肥。

二、物理及生物防治。尽量保护天敌生存环境,利用成虫趋黄性,可设置黄板诱杀成虫。自制黄板方法为:用纸板或塑料板,剪成1米0.3米左右长方形,漆成桔黄颜色,再涂上一层黏油(机油加少许黄油调匀),置于园中,与栀子花高度相当,然后振动枝条,诱杀成虫。

三、化学防治。选择药剂为90%敌百虫8001000倍,或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或25%扑虱灵1500倍,或10%吡虫啉1500倍,或1.8%阿维菌素2000倍,或25%阿克泰30005000倍,可兼治蚜虫;20%螨克10001500倍,可兼治红蜘蛛,每7天左右喷1次,连续23次。

四、注意事项。喷药时,注意以叶背为主,且连同地面杂草及周围寄主一起喷;由于寄生蜂对菊酯类农药十分敏感,现阶段防治应少用菊酯类农药,以利保护天敌;在花蕾期慎用绿颖乳剂,做好药剂筛选、混用及交替使用;适时组织统防统治,采取防病先防虫的办法。

以上就是栀子花粉虱防治方法的介绍,你了解了吗?

“它像大山的一名哨兵,时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从一个春夏秋冬,奔向又一个春夏秋冬。”花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花让我们忘却生活的烦恼!掌握一定的技巧对种植花植花卉很有帮助,你在为养花而苦恼吗?下面是由花卉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种植方法:栀子花球腔菌叶斑病防治”,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