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白,满山遍野的芳香,站直了身子,在风的吹动下,舞出美丽的英姿!有人类就有花,种花赏花让我们身心灵都得到放松。花木的种植不同于赏花,学问很多,你能看到这篇文章,说明你也在关心这方面的情况,鲜之花网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种植方法:梅花叶穿孔病防治》,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梅花叶穿孔病的病原真菌是尾孢属的一种。病菌以菌丝体在落叶中越冬。第2年春天借助风雨传播。因此,在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容易发病。如果梅桩管理不好,树势衰弱,则病情更加严重。下面我们介绍一下梅花叶穿孔病防治方法。

梅花叶片穿孔是一种真菌引起的病害,称为梅花叶穿孔病。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红褐色小圆点,逐渐扩大形成红褐色病斑。病斑的边缘颜色较深,并且容易产生离层脱落而穿孔,严重时导致提前落叶,影响生长发育及来年开花。

梅花叶穿孔病的病原真菌是尾孢属的一种。病菌以菌丝体在落叶中越冬。第2年春天借助风雨传播。因此,在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容易发病。如果梅桩管理不好,树势衰弱,则病情更加严重。

梅花叶穿孔病的防治措施:

一是:要加强栽培管理,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盆栽时,栽培土应选用排水、透气性良好的土壤。连续阴雨的季节可适当遮盖以防盆土过湿。

二是:应清除落叶和枯叶、病枝和枯枝,集中烧掉,以减少病源。

三是:药剂防治,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l∶1∶160~200等量式波尔多液。 

以上就是梅花叶穿孔病防治方法方法,你了解了吗? 

xzh52.coM延伸阅读

桂花叶枯病防治


症状
在叶片的叶缘、叶尖发生。开始为淡褐色小点,后渐扩大为不规则的大型斑块,若几个病斑连接,全叶便干枯1/3-1/2。病斑灰褐色至红褐色,有时脆裂,边缘色深,稍隆起,后期病部散生很多小黑点,病斑背面颜色较浅。
病原
病原菌为PhyllostictaosmanthicolaTrin.,属腔孢纲、球壳孢目。分生孢子器近坏形,有孔口,直径100-150微米。分生孢子长圆形至近梭形,单胞,无色,大小为6.0-9.5*1.8-2.5微米。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器在病叶、病落叶中越冬,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
发生规律
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7℃左右。在广州,病害发生多在7-11月。盆栽场所潮湿闷热、通风不良时,或植株生长衰弱时都会病重。病害在经冬后的老叶上发生较多。植株下部叶片发生较多。
防治方法
1、园艺防治加强培育管理。盆栽桂花要忌积水,增施腐殖质肥料和钾肥,以提高抗病力。病株要及时摘除病叶,冬季还应清除病落叶,以养活侵染来源。

2、药剂防治发病期间,初期可喷1:2:100倍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以后喷50%苯来特可湿性粉1000-15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1000倍液进行防治。

种植方法:梅花叶肿病的病状和防治方法


梅花原产于我国南方,有着三千年的栽培历史了,梅花开于百花之先,以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激励着人们的进步。梅花叶片肿大肥厚是一种真菌引起的病害,称为叶肿病或膨叶病。

梅花原产于我国南方,有着三千年的栽培历史了,梅花开于百花之先,以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激励着人们的进步。梅花叶片肿大肥厚是一种真菌引起的病害,称为叶肿病或膨叶病。使梅花叶片变褐干枯。叶肿病对梅花的危害也是不小的,我们应当及时的进行防治哦。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梅花叶肿病的病状和防治方法。

梅花叶肿病症状

这种病害多发生于新梢和叶片。病叶局部或全部肿大肥厚,叶面粗糙,叶片皱缩畸形,开始时病叶呈现深红色,而后渐变为粉状层,最后叶片变褐干枯。枝梢受害后,节间变得粗短,叶片密生,造成病梢丛生,病叶卷缩。

梅花叶肿病病原

叶肿病的病原真菌是外囊菌属的一种。

梅花叶肿病发生规律

病菌冬季在被害枝梢上越冬,春天新芽萌发时侵害新枝新叶。这时如遇连续降雨,且土壤粘重积水,则发病较重。

梅花叶肿病防治方法

一是梅花不宜栽植在低洼、潮湿、通风不良的地段,盆栽梅花用土要通透性良好。

二是若发现梅花害病,应及时剪除病叶病枝,烧掉或深埋。

三是药剂防治,应抓住早春梅芽膨大时,周密均匀地喷洒1次药剂,以铲除越冬病菌并保护冬芽萌发。药剂可选用波美5度石硫合剂或1∶1∶100等量式波尔多液。除梅花外,叶肿病病原真菌还可侵害杏树,也应注意防治。

2024关于梅花疮痂病防治方法


梅花疮痂病主要危害枝梢,也可侵害叶片。新梢被侵染后,先产生浅褐色圆形小点,边缘带紫褐色。下面介绍一下梅花疮痂病防治方法。

一、症状:主要危害枝梢,也可侵害叶片。新梢被侵染后,先产生浅褐色圆形小点,边缘带紫褐色。到秋季,病斑直径可扩大到3毫米左右,紫褐色或黑褐色,略突起。第2年病斑变成灰色至暗灰色,并生有黑色小点,后渐渐扩大,直径2至3毫米,病斑小而数量多。在叶上的病斑为多角形,淡绿色。

二、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在枝梢病部越冬。翌年4至5月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分生孢子萌发后,直接穿透寄主表层而侵入。侵入后,菌丝不深入寄主组织和细胞内部,反在寄主角质层与表皮细胞的间隙进行扩展繁殖,并形成束状或垫状菌丝体,然后从其上长出分生孢子梗,突出寄主角质层而外露。

病害潜育期达30天左右。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较广,从2至32℃,最适温为18至24℃。春季和初夏多雨潮湿利于发病,一般在5月上中旬开始发病,5至6月气温较高,多雨、病害发生普遍而严重。

三、防治方法:

1、结合修剪,彻底剪掉发病的枝条,并带出田外烧毁。

2、新栽植的梅园,注意密度不要太大,以免梅花长大后因密度太大,梅花枝条因风雨相互摩擦、碰撞,使得病菌相互传播流行。

3、在梅花发芽前,喷1次波美5度的石硫合剂。5、4月下旬至5月上旬,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5%福镁锌可湿性粉剂30 0至500倍液,每隔5至7天喷1次,共喷2至3次。

以上就是梅花疮痂病防治方法的介绍,你了解了吗?

种植方法:沙漠玫瑰软腐病防治


沙漠玫瑰软腐病是危害沙漠玫瑰的一种主要病害,沙漠玫瑰花朵艳丽,开花繁茂,植株矮壮,尤其是根茎部分姿态古朴苍劲,引入我国已有10余年,生长良好,但是其软腐病的发生与为害,常常会造成整株死亡。

1、沙漠玫瑰软腐病的症状:

软腐病是沙漠玫瑰的一种主要病害,沙漠玫瑰在近地表处发生水渍状软化,最初为白色或淡黄色,最后变成暗褐色,在潮湿情况下会破裂腐烂并且有臭味,内部组织黑色,触摸时又粘又软。

2、沙漠玫瑰软腐病的病因:

沙漠玫瑰软腐病主要是由于夏季高温闷热、通风不良或盆内积水所造成。

3、沙漠玫瑰软腐病的防治方法:

①栽培时选择排水良好、肥力中等的沙质壤土,可用3份粗砂、1份腐叶土另加少量的草木灰,不要用园土做育苗土。

②为了提早预防软腐病的发生,应当从定植苗开始,首先是对栽花的盆土消毒,土壤须用。0.5%一1%的福尔马林液进行消毒,每平相互传染。深度一般以小苗颈部微露出上面,成苗茎颈部露出上面约1/3、老块茎露出上面1/2为宜。

③浇水:平时浇水不可过多,以免盆土过湿,特别是上盆初期要注意少浇水,天气炎热时以微潮为好,从9月上旬开始可适当多浇些水。

④药物防治:每隔1个月左右,应喷施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或150~200倍波尔多液。

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花朵,纯正幽远,沁人肺腑的香味。花在历来的文章诗篇中从不缺席,赏花种花可以令我们的生活增色不少。花卉种植的学问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其他人是怎么解决种植中遇到的问题的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种植方法:梅花叶穿孔病防治”,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