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一直都是美好跟浪漫的象征,每个季节也会有象征每个季节的花,每个地方也会有每个地方代表的花。花卉好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植物。下面是爱花卉网(xzh52.com)小编收集整理的"花卉行业:园林苗木冻害的成因与防治措施",希望对您了解花卉行业能有所帮助。

冻害是苗木在休眠期因受O℃以下低温而使细胞、组织、器官受伤害,甚至死亡的现象。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非常复杂,苗木种类繁多,分布区域又广,并且这几年气候反常非常严重,各种园林苗木常常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为此,必须进行很好的防治,才能保证苗木的健康生长。

1冻害的表现

1.1花芽受冻

花芽是抗冻能力较弱的器官,花芽分化得越完善抗冻能力越弱,最易受冻的是雌蕊。花芽受冻后其内部变褐色,初期以表面上只看到芽鳞松散现象,因此不易鉴定,后期芽干缩不萌发,多发生在春季气候回暖时期。

1.2成熟枝条受冻

成熟枝条的形成层最抗寒,皮层次之,相比之下木质部髓部最不抗寒。轻微冻害只表现髓部变色,中等冻害是木质部变色,严重时才发生韧皮部冻伤。若形成层变色,枝条就失去了恢复能力。多年生枝条冻害常表现皮层局部冻伤,受冻部分最初稍变色下陷,不易发现,用刀撬开,如发现皮部已变褐色,则以后逐渐干枯死亡,树皮裂开和脱落。

1.3主干受冻

主干在气温低且变化又剧烈的冬季,受冻后会形成纵裂,即“冻裂”现象。树皮常沿裂缝与木质部脱离,严重时还向外翻,裂缝可沿半径方向扩展到苗木中心,一般生长过旺的幼树主干易受冻害,冻裂不会直接引起苗木的死亡,但由于树皮开裂木质部失去保护,伤口极易引起腐烂病等病虫的发生,不但严重削弱苗木的生长势,而且造成木材腐朽。一般常绿树皮的冻害比落叶苗木严重,孤植树的冻裂比群植树严重,生长旺盛的苗木比老树敏感,生长在排水不良的土壤上苗木也易受害。

1.4根颈受冻

苗木的根颈部分最迟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最晚,在春天开始活动和解除休眠又较早,因此,此处抗寒力较低,在晚秋或早春温度骤然下降的情况下,容易受低温或变温的伤害。根颈受冻后,树皮先变色,以后干枯,可表现为局部的一块,也可转为环状。根颈冻害对植株危害很广,常引起树势衰弱或整株死亡。

1.5根系受冻

根系无休眠期,所以树中的根系比其地上部分耐寒力差,根系形成层最易受冻,皮层次之,而木质部的抗寒力较强。根系受冻后变褐色,皮层易和木质部分离。一般粗根较细根耐寒力强,近地面的根系易受冻,疏松土壤比一般土壤发生冻害严重,干燥土壤比潮湿土壤严重。根系受冻后只靠树体贮存的营养和水分发芽和生长,所以常表现发芽晚,生长不良,只有待新根发出后才能正常生长发育。

2形成冻害的原因

造成苗木冻害的原因有多种,情况也相当复杂。既与树种、品种、树龄等内在因素关系密切,也与当地气候、水体、土壤等外在因素分不开。因此发生冻害时,应从多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冻害发生的重要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和处理措施。

2.1冻害形成的内因

2.1.1抗冻性与树种和品种的关系:不同的树种或同一种的不同品种其抗冻能力是不一样的,如分布在东北地区的樟子松比分布在华北地区的油松抗冻,而油松又比南方的马尾松抗冻,同是梅花,原产长江流域的梅品种比广东黄梅抗冻。

2.1.2抗冻性与枝条成熟度的关系:枝条愈成熟其抗寒力愈强。枝条充分成熟的主要标志是:木质化程度高;含水量减少,细胞液浓度增加,积累淀粉多;形成层活动能力减弱等。

2.1.3与枝条休眠的关系:冻害的发生与苗木的休眠有密切关系。处在休眠状态的植株抗寒能力强,且休眠愈深,抗寒能力愈强。苗木在秋季进入休眠的时间和春季解除休眠的早晚与冻害发生有密切关系。有的树种进入休眠晚,而解除休眠早,这类苗木在冬季气温很低而又多变的北方容易发生冻害。冻害的发生一般不在绝对温度最低的深冬,而常在秋末或春初。所以,越冬性不仅是对于低温的抵抗能力,而且表现在刚刚休眠或解除休眠时,苗木对低温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

2.2外因

2.2.1低温是造成冻害的直接外界因素:首先,受害的程度取决于低温到来的时间,当低温到来的时间早又突然,苗木本身还未经过抗寒锻炼时,苗木受冻严重。其次,冻害与低温的程度及低温持续的时间有关。日极端最低温度越低,苗木受冻害越严重;低温持续的时间越长,苗木受冻害越严重。另外,冻害与降温速度和升温速度也有关系,降温速度越快,受冻越严重。

2.2.2冻害的产生与树所生长的地势与坡面有关系:地势坡面不同,小气候差异较大,山南面昼夜温差变化小,山北面日夜温差大,故山南面苗木发生冻害的可能性和程度比山北面要小。

2.2.3种植时间和养护管理水平与冻害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不耐寒的苗木如果秋季栽植,栽植时技术又不到位,冬季很容易遭受冻害。所以,不耐寒树种在北方应该春季栽植,冬季应做好防寒工作,另外,同一品种的实生苗比嫁接苗耐寒;品种不同,其耐寒性也不同;同一品种结果多的比结果少的容易发生冻害;灌“冻水”比不灌“冻水”的苗木抗寒力强。受病虫害的苗木容易发生冻害。

3园林苗木冻害的防治方法

冻害对苗木威胁很大,且在我国发生较为普遍,严重时常导致数十年的大枝或大树冻伤或冻死,有些树种虽然抗寒力较强,但花期如遇低温则容易受冻害,致使花不能开放,影响园林观赏效果。预防冻害不仅对苗木功能的发挥有重要的意义,同时,防冻对于引种,丰富园林中植物种类及苗木延年益寿也有很大意义。

3.1宏观预防措施

3.1.1贯彻适地适树的原则。因地制宜的种植抗寒力强的树种、品种和砧木,选小气候条件较好的地方种植抗寒力低的边缘树种,可以大大减少越冬防寒措施,同时注意栽植防护林和设置风障,改善小气候条件,预防和减轻冻害。

3.1.2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抗寒性。加强栽培管理(尤其重视后期管理)有助于树体内营养物质的贮备。经验证明,春季加强肥水供应,合理运用排灌和施肥技术,可以促进新梢生长和叶片增大,提高光合效率,增加营养物质积累,保证树体健壮。秋季控制灌水,及时排涝,适量施用磷钾肥,勤锄深耕,可促使枝条及早结束生长,有利于组织充实,延长营养物质的积累时间,从而能更好地进行抗寒锻炼。此外,夏季适时摘心,促进枝条成熟,冬季修剪减少蒸腾面积,人工落叶等均对预防冻害有良好效果。同时在整个生长期必须加强对病虫的防治。

3.1.3加强树体保护。对树体的保护措施很多,一般的苗木采用浇“冻水”和灌“春水”防治。为了保护容易受冻的种类,可采用全株培土防冻,如月季、葡萄等。还可采用根颈培土(高30cm)、涂白、主干包草、搭风障、北面培月牙形土埂等方法。主要的防治措施应在冬季低温到来之前完成,以免低温来得早,造成冻害。

3.2受冻苗木的护理

受冻后苗木的养护极为重要,因为受冻苗木的输导组织受树脂状物质的淤塞,苗木根的吸收、输导及叶的蒸腾、光合作用以及植株的生长等均受到破坏。为此,应尽快恢复输导系统,治愈伤口,

缓和缺水现象,促进休眠芽萌发和叶片迅速增大,促使受冻苗木快速恢复生长。受冻后的树,一般均表现生长不良,因此首先要加强管理,保证前期的水肥供应,亦可以早期追肥和根外追肥,补给养分,以尽量使树体恢复生长。在树体管理上,对受冻害树体要晚剪和轻剪,给予枝条一定的恢复时期,对明显受冻枯死部分可及时剪除,以利于伤口愈合。对于一时看不准受冻部分的,待发芽后再剪,对受冻造成的伤口要及时喷涂白剂预防日灼,同时做好防治病虫害和保叶工作。

xZh52.cOm同步阅读

花卉科普:枣树苗木冻害的发生与防治


新疆阿克苏地区红枣面积近几年迅速扩大,但随着2024冬季,2024出现寒冬,最低气温均超过零下23度,本地区红枣冻害面积较大,产生了较大损失。冻害是否发生取决于的主要因素有两个,树体的木质化程度,树体储存养分的多少。树体木质化程度高即树体细胞壁的木质素含量高,树体抗逆性强,即抗冻能力强。树体储藏养分的多少即树体的充实度如何,树体充实度越高,树体的抗冻能力越强。在枣树的幼苗期,是它的整个发育期离抗冻能力最差的时期,此时期应早停水,停肥(在八月初)提高树体的木质化程度,提高其抗冻能力。幼树期不应过度追求产量,以养树为主。有部分枣农过量使用赤霉素,导致应该贮存于树体的养分用于挂果,使树势变弱,树体充实度降低,抗冻能力差,尤其以挂秋枣(黄皮枣)多的枣树表现较为明显,应减少枣农使用赤霉素的量,一年应控制在两次以下。

枣树已发生冻害的部位有两个:根茎和根系。根茎是枣树所有器官中进入休眠最晚,打破休眠最早的部位。在休眠期抗冻能力较强,打破休眠后抗冻能力差。此时期易受变湿产生的冻害,采取的技术措施有涂白,绑扎,埋土,打保暖墙。根系不进入休眠期,它的抗冻能力主要取决于木质化程度和充实体,提高它的抗冻能力的办法,主要有放冬灌水,通过放冬灌水来增加土壤的含水量,从而可以提高土壤的热容量,可以减少冻土层的深度。但不能带冰过冬。

花卉行业:华坪苗木:芒果病虫害情况与防治措施


一、华坪发展芒果的自然条件

华坪县地处东径100?59′—101?31′、北纬26?21′26?57′间,位于金沙江中段北岸,海拔1450m以下的地区属于干热河谷气候类型,热量丰富、雨量充足、土壤肥沃,与毗邻的四川省攀枝花市并列属我国目前最北端的芒果生产区,是我国能生产优质晚熟芒果的少数地区之一,属云南省独有的优质晚熟芒果生产基地。

二、华坪芒果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华坪芒果从1966年开始种植,1990年开始大面积推广,1998年开始进行品种嫁接,到2024年品种达44个,至2024年确定以发展优质晚熟良种为主,以嫁接晚熟品种红象牙、凯特、圣心为主。直到目前华坪芒果产业形成了晚熟芒果生产格局,品种结构日趋合理,在面积和产量增加的同时,芒果质量也在逐步提高,产业化程度明显提高。基本形成了规模化、优质化、绿色食品晚熟芒果标准化生产。2024年华坪芒果节的筹办,2024年在昆明举办的华坪芒果推介会,政府领导对华坪芒果的宣传花了大量的资金和做了很多工作,这些工作的开展大大提升了华坪芒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华坪芒果远销到国内外大中城市,从而使华坪芒果在市场中占住一席之地,使广大种植户有了收入的保障,进一步稳定了华坪芒果的发展。到2024年,全县芒果种植面积已达156724亩;品种改良95949亩;挂果面积76281亩;年产量达38371t,年产值21488万元。收入最高的一户2024年达到103万元,年收入30万元以上的达到20户。

三、目前华坪芒果病虫害发展情况

随着芒果产业的不断发展,种植面积逐渐增加,高收入户不断涌现。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促使全县芒果种植业迅速扩大。在生产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化肥、除草剂,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等现象普遍存在;芒果生态环境得不到改善;芒果抗病虫害能力逐年降低。这些问题的出现,诱使新的病虫害出现或使原来就有但危害程度轻不引起重视的一些病虫害显现。伴随芒果生产规模的快速扩大,在生产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特别是芒果病虫害方面的一系列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1.2024年对全县芒果病虫害作了普遍调查

就华坪情况而言,华坪芒果发展已达到相当大的规模,引起了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在2024年年底,对全县芒果病虫害情况,作了一次全县范围的调查。调查的基本情况如下

(1)调查到的主要病害情况

细菌性角斑病是对果园危害相当重,也是相当普遍发生的病害;软腐病在部分果园有;生理性叶缘焦枯病,叶枯病、叶斑病,煤烟病、流胶病普遍发生;白粉病在海拔较高的果园发生重;簇芽病时有零星发生;藻斑病偶有发现;除草剂药害时有发生,对果树的影响并不重;日灼病,裂果偶尔有。

(2)调查到的主要虫害情况

实蝇对果品危害相当大,一旦有,使果品失去商品价值,在河东村发现比较重;切叶象甲、蚜虫、蚧壳虫(吹绵蚧、活园蚧较普遍)、金龟子都是相当普遍的害虫;横线尾夜蛾、天牛、叶瘿蚊、叶蝉、毒蛾、吸果夜蛾也是常有的虫害,据了解果农,这些虫只要注意防治,喷一至二次药就基本能控制。

2.华坪芒果病虫害发展情况分析

从以上调查情况分析,华坪芒果病虫害发展情况如下

(1)华坪芒果病虫害种类较多,病虫害的发生普遍。果园中有很多虫,很多病危害留下的痕迹可以证明。

(2)新的病虫害涌现出来。如近年发现的芒果心腐病、芒果簇芽病、芒果速死病,实蝇等,以前基本没有发现,但最近几年已显现出来,并有逐渐蔓延的趋势。

(3)一些病虫害的为害程度由轻变重。如细菌性角斑病、芒果西花蓟马等的为害原来不是那么重,目前这些病虫害已普遍发生,在芒果生产管理中已引起高度重视,对这些病虫害的控制程度,直接关系到芒果产品的质量,可以说这些病虫害的危害已严重影响到华坪芒果产业的发展。

(4)规划不合理,造成病虫害互相侵染。芒果种植面积急剧增加,难于合理规范规划,存在果园病虫害互相侵染,使病虫害的传播速度加快。大片大片的果园连片种植,一旦中间某片果园染上病虫,通过风、昆虫就很有可能快速地传播给周围的果园,如果防治上不采取联防,很有可能重复侵染。

(5)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生态环境污染。大面积的芒果生产,果农管理水平的提高,使化肥、农药的投入加大,大量的这些化学产品使用在芒果园中,污染到空气、土壤、水源。有可能打破原有物种的生态平衡,使全县整体生态环境变坏。从最近三年连续干旱的气候情况,多少有一些影响吧。

四、对华坪芒果病虫害防治提出几点应对措施

针对以上华坪芒果病虫害情况,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芒果病虫害进行防治,将会对华坪的整个芒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构成很大威胁。分析当前芒果病虫发生发展情况,提出几点应对措施。

1.加强芒果病虫害的检疫,保障芒果安全生产

(1)政府对植物检疫部门加强领导,加强植物检疫队伍的建设,从多渠道提高植检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大对植物检疫方面的投入。为全县植检工作健康有序发展作好保障,为芒果种子、种苗的引入做好安全检疫奠定坚实的基础。

(2)严格执行好植物检疫制度,把好检疫关。引入芒果种子、种苗时选择无病虫种子、种苗,实行种子消毒;从外地进入的种子、种苗实行严格检疫,杜绝检疫性害虫如芒果核象甲、果肉象甲及其他危险性病虫害传入。

(3)加强广大人民群众对植物检疫法重要性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植物检疫法的认识,使广大群众人人都来关心植物检疫工作和执行植物检疫法的自觉性。

2.加强芒果病虫害的预防,测报工作

密切关注芒果病虫害发生发展情况,科学引导果园管理,需要有专门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员,全年定时到芒果生产区观测,在各种病虫害发生的初始阶段就观测到了情况,提前通报给各种植户,把各种病虫害控制在发生的初始阶段。同时以便于抓住病虫害的关键期适时施药,选择适宜的农药。一方面减少药剂使用数量;一方面是保护了天敌,目的都是围绕提高防治效果,减少成本,保护环境。

3.发展生物多样性

为寻求低投入、高效益、多样化和可持续的农业生态系统是当今世界许多科学家、决策者和生产者共同关心的问题。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平衡生态的作用,合理的生物多样性有利于通过生物防治以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有利于通过调节土壤生物的活动以实现营养的优化循环和保持土壤肥力,有利于通过整合和发挥各种因素的作用以减少外部投入、节约能源和作物持续高产。目前我们推广的芒果园种草养蓄,芒果园套种绿肥、黄豆、花生等项目就是围绕保持生物多样性采取的方法,这些措施的应用效果需要通过一段时间验证,达到深入到广大果农心里,形成普遍认识后,将对全县芒果产业的稳步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4.注重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根据华坪芒果生产特点及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制定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采用农业措施、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结合一定的化学防治方法综合防治芒果病虫害。安装物理的杀虫灯;加强果园的农业措施,清洁果园,清除挂果期病虫危害的枝叶,矮化整形修剪、喷施石硫合剂,土壤深翻改土,增施腐熟农家肥等措施,减少了越冬病虫数量;选用生物药剂防治病虫害;尽量减少化肥、农药等化工产品的使用;筛选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

5.在生产管理中提高病虫害的管理水平

(1)采用有利于芒果高产、稳产、优质,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蔓延的栽培技术措施。种植抗病虫能力强、高产、稳产、优质良种;合理修剪,合理施肥,注意清园,中耕翻土,挂果期套袋防虫,采后和冬前涂树干阻止害虫化蛹和越冬等综合措施。

(2)科学合理使用农药。抓住病虫发生关键时期用药防治;注意喷药质量,喷药时药剂喷到位,均匀;用药掌握好剂量,达到准确无误;有计划地轮换使用药剂种类,防止害虫产生抗药性;合理混合使用药剂,提高防治效果,兼治多种病虫害。

花卉行业:绿化苗木的防冻措施


 巴里坤县地势东高西低,海拔1580~2100m,属大陆性冷凉干旱气候区,夏季凉爽,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1℃,年有效积温1700℃,极端最高气温34℃,极端最低气温-43℃,无霜期98~104d,年降水量202~250mm,年蒸发量1638nml,年日照时数2853~3373h。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近年来,巴里坤县实施了生态立县工程,加大了林业建设的投入。由于巴里坤县气候条件较差。苗木生长缓慢且不能自给,多从外地调运,加之绿化苗木的组织幼嫩,一旦遇冰冻雪霜天气,极易发生冻害,轻者使苗梢干枯,重者导致整株死亡,因此,防寒工作对于巴里坤林业建设十分重要。本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对于苗木遭受寒害的原因及防寒措施有了初步的探索。

1 苗木遭受寒害的原因

1.1 生理干旱引起寒害

在发生寒流前,土壤缺水。植株中的含水量偏低。当空气突然变冷,寒风一吹,不仅使苗木大量蒸腾水分,而且因土温较低,根系不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导致苗木水分供不应求,出现干梢、死亡现象,这种因生理干旱引起的寒害最普遍。

1.2 连续低温引起寒害

苗木的组织木质化程度不高,一旦遇到连续低温,细胞的原生质就会脱水而冻结,细胞被损坏,苗术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导致死亡;有的苗木在冬季或初春出现烂根、枝干脱皮、溃烂等。

1.3 土壤冻结引起寒害

冬季发生冰冻后,苗木的根系因土壤冻结膨胀被拔出土面或被拉断之后又风吹日晒,造成苗木死亡。

2 主要防寒措施

2.1 主要途径

(1)适时早播,延长其生长期,使苗木长大长粗。

(2)在夏、秋季打梢,让苗木停止生长,促使其组织充实。

(3)在生长季后期,多施磷肥、钾肥,少施氮肥,使枝条充分木质化。

(4)秋季以后减少灌水,有利于苗木枝梢木质化,提高其抗寒能力。

(5)在秋末冬初上冻前,及时喷抗寒药物和叶面肥、速效肥等,如芸苔素、磷酸二氢钾(喷施0.5%磷酸二氢钾液肥1~2次)等,提高作物的耐寒性。叶面施肥可提高苗木的抗寒能力。

2.2 其他措施

2.2.1 搭棚保温

用塑料大棚或塑料拱棚给苗木保温,效果最佳。它既可提高土温,又可提高气温。

2.2.2 苗木覆草

在霜冻到来之前,用于稻草、落叶、草席、蒲帘等物将幼苗完全覆盖起来,次春撤除。

2.2.3 根部培土

土壤封冻前。在苗木根部用黄土或菌根土培土5-10cm,可提高苗木根系周围的地温,有效降低苗木冻害程度。春季解冻后,再将这些土移走。但此法不适用于苗小易折和易腐烂的树种。

2.2.4 灌水防冻

在入冬前灌水。让苗木吸足水,可有效防止生理干旱引起的寒害。在气温下降时或在冻害发生前灌水,可利用水比热大的特点,防止土壤温度下降。使土温提高2℃以上。

2.2.5 设防寒障

对规格较大而又怕寒风的苗木,可在苗木的西北方向设立风障,减少冻害程度。

2.2.6 喷石硫合剂

石硫合剂既能杀死螨类害虫和植物病原菌,而且氧化后的石硫合剂在叶子表面形成一层药膜,药膜的屏障作用可防病虫侵入,更能防止冰冻天气树体异常散失水分,提高抗寒能力。

2.2.7 熏烟

可用稻草、杂草、谷壳、木屑等,在霜冻来临前和霜冻期间,在果园内设若干个熏烟火堆,火堆不可放明火,只施放浓烟雾,达到防止辐射、霜冻、防寒的目的。

花卉科普:果树苗木冻害及预防措施


果树作为经济树种既可提供果实,也可作为绿化树种。在东北及内蒙古地区,冻害是果树生产的重大灾害之一。由于果树品种及原产地不同,各种果树抗寒能力有很大差异,如果栽培或管理不当,冬季很容易发生不同程度的冻害,果树常因此而减产,甚至全株死亡。因此必须重视适地适栽,避免盲目南果北移,以减轻冻害,保证果树稳产、高产。

1.果树冻害的表现

冻裂主要原因是温变剧烈,主干组织内外张力不均而引起,裂缝一般只限于皮部,以西南向分枝角度小的分叉处或有伤口的部位为多见。

1.1枝条冻害生长较晚,发育不成熟的嫩枝,最易遭受冻害而干枯死亡,有的外表看不出变化但发芽迟,叶片小或畸形,剖开后看到木质部已变成褐色。多年生主枝的基角内部,由于进入休眠期较晚,位置荫蔽而狭窄,疏导组织发育差,易遭受积雪冻害而感染腐烂病、干腐病。

1.2花芽冻害花芽冻害多出现在早春,气温上升花芽解除休眠后,又出现倒春寒霜冻时,花芽易遭受冻害。受冻较轻时,花芽萌动迟缓、畸形,干枯瘦小,有的外表不易看出,剖开可见内部变褐。寒地栽培的大苹果,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花芽冻害,特殊年份,中型和小型苹果也发生冻花芽。一般年份冻花芽的程度和产量的可靠性是寒地发展某种果树的主要依据。苹果和梨中有腋花芽结果习性的品种,冻花芽相对较轻。花芽的冻害常表现花器内部器官受冻,最易受冻的是雌蕊。

1.3根颈冻害根颈指树干基部,受冻后根颈皮层变黑死亡,轻的表现在局部,重者在树干周围形成黑环,整株死亡。所以保护根颈是易冻地区果树每年必须采取的措施。

1.4根系冻害根系较其地上部耐寒力差。一般粗根较细根耐寒力强,但近地面的粗根由于地温低,比下层根系易受冻。冻伤的根系皮层变褐色,手捻皮层即与木质部分离脱落。根系冻害严重影响地上部植株生长,表现在春季萌芽晚或不齐,或在放叶后又出现干缩等现象。

1.5树干冻害树干受冻后树皮外卷脱离木质部,有时形成纵裂。不严重的气温升高后可以愈合,严重冻伤时会导致整株死亡。

2.影响冻害的因素

影响果树冻害发生主要是内因和外因两种因素。内因包括:树种、品种及枝条成熟度。因为果树的种类和品种不同,内在的抗寒基因便不同,所表现的抗寒力也不同。成龄树发生重冻害的临界低温是:苹果-30℃~-40℃,葡萄-16℃~-20℃,梨-20℃~-25℃,柿-18℃~-20℃,桃-23℃~-25℃。同一树种的不同种类和品种也有很大差别,例如东北秋子梨可耐-40℃以下的低温,而沙梨在-25℃以下就会遭受冻害。

2.1枝条成熟度木质化程度强,细胞液浓度高,形成层活动能力弱的成熟枝条抗寒性最强。枝条成熟度不高是北方幼龄果树“抽条”(即枝条在冬季出现脱水、皱缩、干枯现象)的主要原因。枝条成熟度受秋季和初冬抗寒锻炼的影响,随着气温下降和日照长度缩短,果树体内进行着一系列生理锻炼,如酶的活性提高、含水量降低和糖、酯类物质的积累等,因此树体抵抗低温和抗冻旱的能力也随之增强。

2.2气候因素秋季多雨或突然大幅度急剧降温;冬季温度变化剧烈,出现极端低温或持续低温时间长;冬季干燥多风造成干旱;春季气温回寒或干旱。绝对温度低,温变大,干旱等都会加重冻害。此外,夏季热量不足,养分积累少,抗寒力也会降低。

2.3土壤地势因素地势低洼,冷空气容易下沉集聚;沙土导热不良,深层热量不易上传;山的北坡比南坡收集热量要少;靠近水库和湖泊会受水体影响,缓解温度变化,在寒冷地区,创造和选择小气候条件,可以明显减轻冻害。

2.4栽培管理不当包括施用氮肥过多或施用时期不当;结果量过大,超负荷或采收太晚;修剪过重;病虫害防治不及时;防寒措施不力;园地选择不当或品种与当地气候不适应等,都可引起果树的冻害。

3.防止冻害的主要措施

3.1选择适宜的园地与品种尽量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方建园,避免低洼地和背阴坡,因为这种地方秋季降温早,春季升温慢,冬季夜间积聚冷空气,积温较低。因地制宜,选择抗寒砧木和优良品种。

3.2加强栽培管理增加养分积累可有效提高果树抗寒性。肥水管理要注意前期促、后期控。要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健壮树体,增强树体的抗寒性。7月份以后要少施或不施氮肥,控制后期浇水,防止秋后树体旺长。秋季修剪,疏除过密枝,改善透光,旺枝及时采取连续摘心、扭梢、拉枝等措施予以控制,促进枝条成熟老化,积累营养。

3.3加强病虫害防治遭受病虫为害严重的果树,抗寒能力降低,易引起冻害。生长季节及时防除病虫,保护好叶片,可提高光合效能,增强树势及抗寒性。

3.4保护树体可采取覆盖、灌水、根部培土、树干可包草、涂白或喷白等。覆盖法:在树冠下的地面上覆草、秸秆或地膜,可提高土温,防止根系受冻,又起到保墒的作用;浇封冻水:10月末上冻前灌一次封冻水可以提高果树抗寒能力,使冬寒期间地温保持稳定,果树的冻害程度就会大大降低,同时还能起到冬水春用,防止春旱的作用。结合灌水施入一些人粪尿,效果更好;培土法:上冻后寒冬前结合中耕,进行树盘培土,可有效防止根颈受冻;包裹法:用稻草、秸秆或草绳包扎树干、主枝,可有效阻隔寒风侵袭,减轻冻害,安全越冬;涂白法:10月下旬用生石灰、水、石硫合剂、食盐、植物油按8∶30∶1.5∶2∶0.2的比例混拌均匀,制成涂白剂,涂抹在树干上,可防止或减轻冻害,同时能抵挡病菌侵入,杀死越冬害虫。

3.5熏烟法可在园区堆放秸秆、杂草或锯末等,冬季寒潮来袭时,在园区空地点燃草堆,上面盖一层湿草使之产生浓烟,可提高地温2℃~3℃,减轻冻害。

3.6化学保护在低温冻害之前,人工喷洒乙烯利、脱落酸等生长抑制剂,可控制果树贪青徒长,提高树体汁液浓度等,从而增强抗寒性。

4.受冻果树的管理

4.1及时灌水培土冻害发生后,立即在树盘开环状浅沟,灌足水,覆土培土。

4.2修剪整形受冻果树应延迟到发芽时再修剪,此时树体受冻部位和受冻程度表现明显,剪掉冻死和冻害严重的枝条。注意宜轻不宜重,保留活的枝叶。对主侧枝,如果前部发生严重冻害的可在完好部位回缩,促发健壮新梢。

4.3加强病虫害防治受冻果树抗病力减弱,易遭受病虫害,要加强预防。春剪后可喷施一次50%多菌灵800倍液或波尔多液防治腐烂病。

4.4保护大枝冻伤的部位骨干枝阴面冻坏部位要刮除,露出好皮和木质部位,消毒后涂上蜡,注意消毒液浓度不要过高。

4.5加强中耕积雪融化后,及时疏松树盘土壤,促进根系发育。

4.6加强肥水管理早春追施腐熟粪水或氮肥,结果树开花前采用环状沟施氮磷钾复合肥,最好增施腐熟稀薄有机肥或粪水。少施勤施,施肥后灌水。也可开花前喷0.3%~0.4%尿素液,7天后再喷一次0.3%磷酸二氢钾,以促进新梢生长。

花卉行业:冬季花卉病虫防治措施


冬季大部分花卉病虫便以各种方式进入越冬状态。这一时期各种病虫基本上不活动,移动性小,正是进行防治的好季节。实践证明,如果冬季防治的措施得力,可大大降低来年病虫的发生及危害程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清洁园圃

大多数花卉病虫的病原物(菌)或越冬卵,均在园圃内的枯枝落叶和杂草中越冬,待来年条件适宜时出来活动。因此,在冬季将园圃内的枯枝落叶和杂草彻底清除销毁,改善卫生状况,可以大大的减少各种病虫源。这对于防治月季、玫瑰、菊花、芍药、海棠及槐、柳等花木的炭疽病、白粉病、锈病、红蜘蛛、蛾类具有显著效果。

2.剪除带病虫枝叶

冬季修建是园圃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结合冬季修剪,着重剪除带病虫的枝叶。如黄刺梅、玫瑰等花木上的虫卵,槐、柳、杨及灌木上的介壳虫。剪下的病虫枝叶要及时清理,并运出圃外集中处理。

3.冬耕深翻

冬耕深翻可以使潜伏在土壤中的地下害虫如蛴螬、地老虎、蝼蛄、金针虫等的幼虫、蛹、卵等遭受机械损伤,暴露在地表后又可以使其被鸟类等天敌啄食,必要时还可以采取人工捕杀。另外有效的控制病虫的发生。

4.涂白保护

枝干涂白不仅能有效的防治冬季花木的冻害、日灼,提高花木的抗病能力,而且还能破坏病虫的越冬场所,起到既防冻又杀虫的双重作用。特别是对树皮里越冬的螨类、蚧类等作用尤佳。常用的涂白及配方为:生石灰5千克,石硫合剂原液0.2千克,盐0.3千克,猪油(用其他动植物油亦可)0.2千克,水17千克。配制方法:先将生石灰和盐用水化开,然后加入猪油和石硫合剂原液充分搅拌均匀既可。特别注意:生石灰一定要充分消解,否则涂到花木枝干上后易造成烧伤。

5.药物防治

花卉行业相关:银杏苗木肥害的产生与防治


随着人们生活需求逐步提高,绿化、生态愈加被社会重视,银杏作为优良的绿化苗木,市场需求进一步凸显,经济价值逐步走高。在市场等多方因素推动下,人们在银杏苗木的培育实践中,刻意追求年生长量,为了促进生长,神化栽培措施,造成农业资源的浪费,也给苗木培育带来了副作用,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肥害。

1银杏肥害的症状

一是病虫害加重。对于银杏肥害明显的苗木,其病虫害明显较正常田块严重,有提前落叶现象,年米径生长量略少于正常值,主要虫害茶黄蓟马通常比正常田块发生略早,需要提前防治[1]。二是苗木失去顶端优势。经观察,失去顶端优势枝条的前端5~10cm内的叶芽和枝条干瘪,失去活力。通常表现枝条入秋后提前落叶,提前时间不一,落叶枝条多少与田块肥害严重程度有关。而且待整株入秋开始落叶时,顶端枝条出现5~10cm的失水干瘪,失去生命特征。三是顶端萎蔫。对于夏初时节,正处于旺盛生长时期的银杏苗木,肥害田块的突出表现为中午顶端幼嫩枝条出现萎蔫,主要是枝条头端表现耷拉,叶片表现不明显。

2银杏肥害的特点

银杏肥害特点:一是具有局部性。主要起因是土壤施肥量不同,施肥的种类不同,因此肥害田块具有明显的局部性,通常是采用相同施肥措施的田块具有相似的症状。二是难于发现。通常对于肥害的发现,是在肥害产生危害的冬季,明显看出树枝顶端干瘪。因为肥害产生的田块通常是苗木较大田块,高度在10m以上,生长期间难以发现不正常生长现象。三是难于防治。一旦危害发生,难于矫正。在实践中,一度有的群众认为是虫害和鸟害。以致没有在防治适期进行正确矫正,后期修正树形治疗措施难度大。

3肥害产生的原因

3.1施肥因素

通过对全镇近百户银杏田块的调查统计归类,苗木产生肥害的原因主要是采取了以下施肥措施:一是施用有机肥过量。在调查产生肥害的田块中,施用有机肥的农户最多,统计的85户中80%农户施用大量人粪尿、鸡粪、兔粪、猪粪等有机肥料,施用方式多采用平铺或者是围绕植株周围地面使用,主要是用量大,地面可见肥料厚度不低于3cm,厚者达到7cm左右,而且多是年年施用,地面裸露土壤呈黑褐色,明显表现为有机肥含量高特征。二是施用化肥过多[2]。在调查的田块里面,有15%左右田块施用有机肥不是很多,土壤没有明显改变,但是施用高含量复合肥料过多,年使用量达1500~3750kg/hm2。三是畜尿、人粪尿使用过多。调查中,发现对于家庭中养殖户,其畜尿多用来浇灌苗木,因此引起的肥害多达5%,通常此种情况多零星单株发生。

3.2市场因素

政府重视银杏产业发展。目前,邳州市具有6666.67hm2“国家级生态示范园”的连片银杏园,苗木保有量达到1000万株以上,而且邳州市银杏已经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在2024年9月成功举办了中国(邳州)国际银杏节,有效的宣传使邳州市银杏产品及苗木销售链节日臻完善,形成规模效应。近年来的苗木市场异常火爆,促进了农户探索年生长米径最大的农业措施。

3.3销售链节因素

肥料在销售的过程中,农资商贩过度追求利益,在肥料使用的合理范围内推荐最大使用量,甚至是超量使用,致使农户选择肥料时出现混乱,脱离实际,盲目追求片面的目标。

3.4土壤因素

土壤溶液浓度过大,是造成银杏苗木产生肥害的直接原因。复合肥多是各种盐类的组合体,在使用过程中对土壤溶液浓度改变很大,当有效成分被吸收后,留下很多无效的离子,改变了原来的土壤溶液浓度,致使植株吸收肥水困难,尤其是远端枝条末节,不容易获得水分和养料,导致枝条顶端提前落叶失去生理功能。

3.5制度因素

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尚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户在信息获得方面不到位。目前由于土地经营的零散性,农户经营土地大部分属于兼职,不利于培养专业的技术人员,其对农业信息的了解还局限于从经验和示范带动作用中获得,造成农户信息获得被动,使其不具备自主判断选择的能力。

4综合防治措施

4.1加大农业知识宣传

要有固定的宣传平台进行技术宣传。让普通农户有地方可找和咨询。要建立信息传播的新模式,促进农户与商贩的知识对等,让农户拥有自主选择农业物资的能力。

4.2推出银杏苗木施肥指导方案

要使用配方施肥。目前,主要推出的是(22~30)∶6∶6的配方施肥方案,对农户的苗木肥害有很好的预防作用。该种配方可以满足苗木的健康成长,同时使用适量的腐熟的有机肥,用量为15~30t/hm2。

4.3具体防治措施

一是对于已经出现肥害症状的田块,建议不要使用高含量复合肥,暂时停用有机肥,每年使用尿素450~750kg/hm2。在土壤墒情不好的季节,要及时浇灌,充分稀释土壤溶液。二是对于肥害产生3年以上的田块,树形的恢复很难。3年以内的田块,在土壤溶液恢复正常的情况下,要人工辅助建立顶端优势枝。三是善于观察苗情。在高温季节,相对照远端嫩枝首先出现萎蔫,是肥害的信号,要及时对土壤溶液进行稀释,就可以有效预防[3-4]。

4.4对市场理性分析

银杏苗木市场的火爆,是其市场价值的体现,同时隐藏巨大风险性。从非苗木产品销售来讲,目前价格远远超出了其实际价值。农户在警惕风险性时,要选择用最经济实用的栽培方式,保持低成本、效益最大化。

了解花卉行业:园林绿化苗木防寒技术


对于新栽植的苗木,在冬季无论是乡土树种还是边缘树种都要进行不同程度的防寒工作,否则影响成活率,因此,绿化苗木的防寒工作必不可少。

一、园林绿化苗木水肥土控制

1.控水控肥

在秋季养护管理中,树木尽量不浇水,肥料的使用要加以控制,防止新抽生的枝条进入冬季被冻死,并整形修剪,促进枝条成熟。

2.防冻水

由于水的水化热比土壤高,释放相同的热量时水的温度降的比较慢,因此浇足水对苗木防寒有很大作用。浇防冻水一般在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进行,不宜过早,应在封冻以前完成。在夜冻日化的时期,水一定要浇足,要大穴深盘,树盘大小根据土球大小四周各放30cm,最好在第1次浇水渗透后再浇1次。防冻水浇的过早,蒸发量过大,起不到防冻的效果,如果气温较高会促使部分植物长出新叶,更不利于防寒工作,过晚地面封冻后,水分不易下渗,造成浇水不足。应及时了解当地的气温,做好温度记录,把握最佳时机,将防冻水的工作做好。

3.返青水

早春一般在3月左右,撤除薄膜或彩条布按原先的要求重新做种植穴,并灌透返青水,由于唐山地区冬季降水较少,浇返青水可以缓解干旱,维持土温,减轻低温对树木根系的冻害。

4.培土

培土在防冻水浇完以后,树穴上盖1层土,给树的根部盖1层“被”,防止根部冻死。适用范围为乔木、有主干的灌木,采用高培土。培土量的计算:以土球半径+30cm为高培土树穴范围,培土厚度不低于15cm,因此培土量=3.14×(土球半径+0.3)2×0.15(单位为m3)。灌木、地被采用低培土。工作内容为取运土、培土、整形、场地清理。施工方法为封植穴做好后,在保温材料上培土压实,可保证保温材料的密实,增加土球的保护层,提高苗木的防寒性能[3]。

二、封植穴

适用范围:主要是乔木、有主干的灌木及须单株包裹的灌木。工作内容为取运材料、裁剪材料、覆盖材料、清理。施工方法是防冻水浇完、培土完成后进行封植穴,首先在根颈部覆盖1层塑料薄膜或彩条布,应超出土球边缘20cm;其次在覆盖物上周边及重叠部分用土壤压实,保证覆盖物的密实。

三、园林绿化苗木地面以上部分的防寒

1.乔木防寒(包裹树干)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乔木和有主干的灌木,唐山市丰南区园林绿化中指云杉、油松、国槐、杨树、法桐、元宝枫、刺槐、银杏、垂柳、白蜡、榆树、玉兰、碧桃、山桃、梅花、紫叶李、山杏、西府海棠、樱花、八棱海棠。施工方法:12月对所有乔木及部分具备树干的灌木用草绳进行绕干,干径大于10cm的苗木绕至3m。包裹树干至2m处或分枝点,然后外面再缠绕塑料膜。

2.灌木防寒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蓬径较大、株行距较大的灌木,唐山市丰南区园林绿化中指金焰绣线菊、木槿、丁香、锦带、连翘、迎春、丛生紫薇、榆叶梅、胡枝子、金银木、黄刺玫、紫穗槐、棣棠、珍珠梅、天目琼花。施工方法:应在12月进行单株包裹。先用草绳收拢捆扎,收缩灌木蓬径,便于包裹;然后用草帘或无纺布进行整株包裹,用草绳进行捆绑;最后再用塑料薄膜进行包裹。该种单株包裹的方法,其根部也要像乔木一样进行封植穴覆膜处理。

3.地被防寒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蓬径较小、株行距较密的灌木及地被类植物,唐山市丰南区园林绿化中指金娃娃萱草、萱草、马蔺、石竹、德国鸢尾、金鸡菊、玉簪、小菊花、蔷薇、丰花月季、麦冬等。施工方法:用竹竿、木棍、竹片等设立支架,再用草帘、薄膜等覆盖。覆盖物与植物植株最少要保持10cm以上间距,防止植株接触到防寒物而受到冻伤,支架要中间高、四周低,便于清除积雪。

4.特殊防寒

适用范围:有特殊防寒要求的苗木,唐山市丰南区园林绿化中指桧柏、雪松等。工作内容:材料搬运、设立支架、草帘覆盖、薄膜覆盖、清理。施工方法:风障的搭设根据当地的自然气候的特点,冬季的主导风向为西北风,风障的设立采用三面搭设,面朝南的可不需要封闭;风障的高度根据具体的苗木高度搭设,应超过苗木高度1m以上,将苗木整株完全封闭在风障中。具体做法:用粗毛竹制作主框架(4m×4m),横向间距1m,并搭设剪刀撑;用竹竿按竖向间距0.25m设立次骨架,便于进行草帘的固定。先用12#铁丝将草帘固定在框架上,再将塑料薄膜或彩条布固定在草帘外面,并在彩条布外侧进行加固,防止被风吹落。

5.除雪

雪后要组织人力及时清除树冠上的积雪,尤其是树冠大的常绿树种,防止枝条折断,对于设支架覆盖的,要及时清除防寒物上的积雪,防止支架变形、压垮,积雪融化后如不及时清除,直接接触植株后可造成冻害。尽量不要把积雪堆积在植株周围,虽然雪可达到根系保温、根系补水的目的,但如果气温过低,不能使积雪及时融化,往往在根部形成冰坨,若未及时清除,其会直接对植株造成冻害,还要考虑积雪是否使用融雪剂或盐,这样的积雪会对植物直接造成伤害。

花卉行业:杨树常见病害的防治措施


杨树作为园林绿化中重要的苗木品种,现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作为植物之一,杨树有诸多优点的同时,也有其特定的病害侵袭,下面我们选三种最常见的杨树病害来分析如何防治:

杨树花叶病毒病及其防治

症状:受害叶片初生褪绿小点,进而变为不规则黄绿花斑,常沿小叶脉分布,叶脉呈半透明状,随高温有隐症现象。有些杨树无性系病叶发绉、变厚、变硬、变小,甚至畸形。有的叶脉和叶柄上有紫红色坏死斑,病斑中心组织枯死。本病是系统侵染病害。发病规律:杨树花叶病病毒可以通过嫁接传染,林业生产中主要是随带毒插条传播。目前,已知杨树花粉种子不带病毒,杨黑毛蚜和桃蚜不传病,菟丝子也不传病,其他昆虫是否传病尚待进一步研究。杨树因品种差异,其抗并性的差异也很大,1-63、1-69、1-72杨易感病,107等品种较抗病。不同树岭发病情况也不相同,1年生苗木、幼树发病重,大树症状则不明显。

防治要点:加强苗木检疫,禁止疫苗和接穗调人调出。发病疫情就地销毁。

杨树溃疡病的防治方法

一、危害:杨树溃疡病是杨树的主要枝干病害,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和华东地区。随着林业杨树育苗和造林面积的增大,杨树溃疡病在河北、河南、江苏、安徽、山东等地危害日趋严重,在我市主要危害黑杨、青杨、白杨及速生柳等杨柳科树种。从苗木、幼树到大树均可侵害,但以苗木、幼树受害最重,造成枯梢或全株枯死。引起杨树溃疡病的病原有8种,现已知在生产上主要造成危害的有:杨树水泡型溃疡病、杨树大斑型溃疡病和杨树烂皮型溃疡病三种(以上三种都是由真菌引起)。另有一种杨树细菌型溃疡病是我国近年新发现的,在我国东北有发生,危害非常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近年来在我市也发现了一些未知病源菌引起杨树枝杆溃疡的病害,市森保站正在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二、危害症状及发生特点

1、杨树水泡型溃疡病:

病害发生在主干和大枝上。症状主要有三种类型。在光皮杨树品种上,多围绕皮孔产生直径1厘米左右的水泡状斑;在粗皮杨树品种上,通常并不产生水泡,而是产生小型局部坏死斑;当从干部的伤口、死芽和冻伤处发病时,形成大型的长条形或不规则形坏死班。

病菌可在树干、枝条的病斑和病残体中越冬。在不表现症状的树皮内,病菌以潜伏状态存在。春季是杨树水泡型溃疡病的最主要的发生时期,尤其在幼苗移栽后发病率最高;夏季杨树生长旺盛,病害发展缓慢;秋季又可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杨树栽培管理不善,水分、肥力不足、养分失调,导致生长衰弱的条件等,均易引起发病。树体内含水量与发病关系非常密切,树皮膨胀度低于60%时发病重;高于80%时抗病性增强。

2、杨树大斑型溃疡病:

该病害主要发生在主干的伤口和芽痕处,初期病斑呈水浸状,暗褐色,后形成梭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病斑。病部韧皮组织溃烂,其下木质部也可变褐,老病斑可连年扩大,多个病斑可连接成片,造成枯枝、枯梢。被认为是杨树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

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树皮内越冬。正常年份4月中旬开始发病,5-6月为发病盛期,7-8月病势减缓,9月又可见新的病斑出现,10月以后停止扩展。

一般光皮树种的感病程度重于粗皮树种,粗皮的木栓化程度较高,病菌不易侵入。日灼伤口有利于病菌的侵入,树干阳面的病斑数多于阴面。杨树在生长衰弱或土壤干旱、树体含水量低的情况下感病重。

3、杨树烂皮型溃疡病:

杨树烂皮型溃疡病又称杨树腐烂病,为害杨属、柳属等树种的树干、枝,引起皮层腐烂、枝枯,严重地块可引起大片杨树的死亡。

病菌在病组织内常年存活生长。该病于4月上旬开始发病,5~6月是盛发期,7-8月病势缓和,10月停止发展。该病的发生与杨树品种、立地条件以及冻害、日灼伤、虫害、早害等密切相关。栽培管理不良、生长衰弱的林分或植株受害重。

4、杨树细菌型溃疡病:

该病害还未在我市证实有发生,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该病与前三种不同,它是由一种叫做草生欧文氏杆菌的细菌所引起,该细菌为杆状,革兰氏染色阴性,周生鞭毛。该病主要危害树干,也能在大枝上发生,发病初期,在病部形成椭圆形的瘤,直径约1厘米,外表光滑,后逐渐增大成梭形或圆柱形的大瘤,颜色变为灰褐色,表面粗糙并出现纵向开裂。夏季从病部裂缝中流出棕褐色粘液,有臭味。病瘤内韧皮部变棕红色,木质部由白色变为灰色,后变为红色。发病严重时出现腐烂,树木生长衰弱,木材腐朽不成材,严重时可致树木全株死亡。

病菌在杨树病干部越冬,通过风、雨和昆虫传播。大树比幼树受害重,地势低洼的林分发病重,夏季修枝的树比春、秋季修枝的树发病重;冻伤和修枝伤易引起发病;修枝不整齐、茬高的也易造成侵染。

三、防治措施

杨树溃疡病是寄主主导型病害,就是病害发生与否主要看寄主的生理健康状况。因此对该病的防治应以营林措施为基础,化学防治为主导,提高杨树的综合抗逆性,增强抗病能力;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1、加强抚育管理:杨树是喜大水大肥的树种,造林后至少应每年春浇一次透水,施一次肥。对分化的林分要合理疏伐,合理修枝,及时修除病枝。

2、化学防治:发病高峰期前,用1%溃腐灵稀释50-80倍液,涂抹病斑或用注射器直接注射病斑处;或用溃疡灵50-100倍液、多氧霉素100-2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50%多菌灵100倍液、50%退菌特100倍液、20%农抗120水剂10倍液、2.12%的843康复剂100倍液、菌毒清80倍液,喷洒主干和大枝,阻止病菌侵入。秋末在树干下部涂上白涂剂,生石灰、食盐、水的配制比例为1:0-3:10。

杨树杨小舟蛾防治方法

杨小舟蛾又名杨褐天社蛾、小舟蛾,属鳞翅目舟蛾科。幼虫取食杨树、柳树的叶子,危害严重时能够导致整块树林叶片全部被吃光。杨小舟蛾在江苏每年发生3-4代,以蛹越冬,翌年4月成虫羽化,随后交尾产卵。第一代幼虫5月中旬开始出现;第二代幼虫6月中旬至7月上旬发生;第三代幼虫7月下旬至8月上旬发生;第四代幼虫9月上中旬发生,10月底化蛹越冬。

成虫白天躲藏在叶背面或隐蔽物下,夜晚交尾、产卵。卵多产于叶部,呈块状,每块有卵100-400粒。每头雌虫可产卵500粒左右。初孵出的幼虫群集于叶面啃食表皮,使叶片呈罗网状。幼虫稍大后则分散取食整个叶片,仅留叶脉叶柄。幼虫老熟后吐丝缀叶,在其中化蛹。最后一代老熟幼虫,大多爬到树皮缝隙、枯叶、枯草或地表土下,吐丝结薄茧化蛹越冬。其天敌幼虫期有蛾茧蜂,卵期有舟蛾赤眼蜂寄生。

防治方法:

(1)人工摘除群集在叶片上取食的幼虫。

(2)用Bt乳剂,按1:10的浓度配比喷雾,毒杀幼虫。

(3)喷洒80%敌敌喂乳剂1000-1500倍液、10%广效敌杀死乳剂2500倍液毒杀幼虫,还可用幼脲1号3000倍液喷洒树冠杀死幼虫。

花卉行业:苗圃地下害虫的防治措施


苗圃地下害虫,是指生活在土中危害苗木根部的害虫。这类害虫栖居于土中,取食刚发芽的种子或苗木的幼根、嫩茎及幼芽。由于其危害,常造成缺苗断垄,严重时使苗木大面积死亡,对苗木的产量、质量影响很大。据调查得知苗圃中的主要危害种类为蛴螬、地老虎、蝼蛄、大蟋蟀等。苗圃地下害虫的发生与土壤的质地、含水量、酸碱度、圃地前作,所在地周围的农作物、林果、杂灌木等都有密切关系。

近几年来,我省大部分苗圃虫害极为严重,尽管我们采取了药物防治,但效果不是很明显。新播落叶松地虫害也大有发生,造成落叶松小苗大量死亡,危害面积达50%,苗木损失严重。苗圃地下害虫由于在土中生活,防治较为困难,因此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把害虫防治在播种育苗以前,采用“地下害虫地上治,成虫、幼虫综合治,圃内圃外综合治”的综合防治对策。

一、苗圃地下害虫的调查方法

采取棋盘式或对角线式取样方法,在苗圃地的所有栽培区进行取样,每100m2取样1个,样方大小为1m2,深度40cm。在土内仔细检查四种主要害虫的数量,同时记录下样方内的苗木总数量和死亡数量。根据危害和调查情况采取成虫与幼虫、若虫防治相结合,播种期与生长期防治相结合,化学与其他方法防治相结合的措施进行防治。

二、苗圃地下害虫的危害特征

一般情况下苗圃地下害虫的活动方式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地下地上均危害的,如蝼蛄。第二类是白天潜伏地下,夜间钻出地面危害的,如小地老虎。第三类是长期生活在土中危害的,如蛴螬。它们绝大多数皆以幼虫危害为主,但其中蝼蛄和金龟子的幼虫和成虫均可危害,其成虫多危害成株作物及林果叶片,而幼虫主要危害地下部分。此外,地下害虫在土中活动,还表现出垂直分布和季节性移动的规律。大家知道,地下害虫危害苗木的时期主要是春秋两季。此时正值苗木生长期,从而常常造成严重的缺苗现象。针对幼虫分别在春秋两季进行危害的特点,采用药剂拌种或药剂处理土壤进行除治;对成虫则应采用灯光诱杀或堆草诱杀法进行防治。

三、苗圃地下害虫的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翻耙整地,精耕细作,破坏地下害虫生活环境。翻松土面深至25~30cm左右,使地下害虫(卵)裸露地表,冻死或被天敌啄食而降低数量。合理使用肥料,增施腐熟的有机肥能改良土壤透水、透气性能,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从而使根系发育快,苗齐苗壮,增强抗虫性。忌施未腐熟的有机肥。春季在苗圃中撒播少量觅菜籽,吸引地老虎到觅菜上危害,以减轻对苗木的危害。铲除杂草,清洁苗地,消灭杂草上的卵和幼虫。当害虫的数量小时,可根据地下害虫的各自特点进行捕杀。如幼虫期可将萎蔫的草根扒开捕杀蛴螬,傍晚放置新鲜的泡桐叶、南瓜叶片(叶面向下)于小地老虎的危害处,清晨掀起捕杀幼虫。

2、生物防治

引进地下害虫天敌,并为其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多栽植蜜源植物,多使用生物制剂(如BT乳剂)和对人、植物、天敌安全、不污染环境的药剂(如灭幼脲),控制植物病虫害,从而增加益鸟、寄生蜂等天敌和其他有益生物的数量。捕食蛴螬的天敌有食虫虻幼虫;寄生蛴螬的天敌有寄生蜂、寄生螨、寄生蝇。目前,对蛴螬防治有效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绿僵菌,它的防治效果达90%。应用乳状杆菌,可使某些种类蛴螬感染乳臭病而致死。

3、化学防治

①播种处理

土壤处理:播种前检查苗圃地里的蛴螬密度,达3~4头/m2时,可用50%辛硫磷乳剂3kg/hm2,加水750kg,均匀喷洒地面后整地播种;或用415kg/hm2的药量混泥450kg制成毒土,于耕翻前撤施于土壤中。

药剂拌种:用40%氧化乐果乳剂200g,对水20kg,可拌种300kg,保留效果优于其他乳剂,而且对蚜虫和叶螨等叶面害虫也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毒饵拌种:用30kggam2麦麸或米糠,蒸烹后拌入50%甲胺磷乳剂900g/hm2,晾干后拌入种子内一起播种,防治效果好。

地面撒药:在春播种子出苗前,用30%呋喃丹颗粒剂15kg/hm2,拌干细土450kg,均匀撒于地边或沟内的杂草上,可药杀刚出土的金龟子。

②苗期防治

毒草诱杀:先将鲜嫩草切碎,再用50%甲胺磷500倍液喷洒,用毒草150~225kg/hm2,于傍晚分成小堆放置田间,为了减少蒸发,毒草堆上盖枯草,并早晚适当浇水保鲜,此法对减轻花卉幼苗危害有很好的效果。

毒饵诱杀:用碾碎炒香的饼粉(或米糠)75kg/hm2,或用50%甲胺磷乳剂900g/hm2混匀,傍晚撒于花卉幼苗旁进行诱杀,对蝼蛄、地老虎的防治效果较好。

撒施毒土:用50%辛硫磷415kg/hm2,拌干细土375~450kg。于6月下旬至7月中下旬金龟子卵孵化盛末期时,把毒土均匀撒施在花卉苗木地上,毒杀效果明显。

相信《花卉行业:园林苗木冻害的成因与防治措施》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鲜之花网”是您了解花卉,种植花卉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xzh52.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冻害防治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