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一直都是美好跟浪漫的象征,每个季节也会有象征每个季节的花,每个地方也会有每个地方代表的花。花卉好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植物。下面是爱花卉网(xzh52.com)小编收集整理的"花卉行业相关:番茄叶霉病的发生与防治",希望对您了解花卉行业能有所帮助。

随着大棚蔬菜的发展,番茄病害的发生越来越严重。其中番茄叶霉病(Fulviafulva(Cooke)Ciferri)俗称“黑毛病”,是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流行速度快,常常在短期内暴发成灾。一般年份,叶霉病能引起番茄10%~25%的产量损失,在病害流行年份,损失可达50%以上,甚至造成绝收。现将该病害发生与防治介绍如下:

1发病症状

番茄叶霉病主要危害部位是番茄的叶片,严重时也可以危害茎、花以及果实。在叶片发病的初期,叶片正面出现微黄色的斑点,随后斑点扩散成比较大的不规则或椭圆形淡黄色褪绿斑,其边缘不明显,叶的背面病斑之处显现初为白色、后为灰褐色或黑色霉层,湿度较小时霉层不是很明显;湿度较大时,叶片正反两面病斑处均可以长出黑色霉层。随着病情扩展,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卷曲,病株的下部叶片先发病,随后逐渐向上蔓延,最终使整株叶片呈黄褐色干枯。发病严重时,可引起全株叶片卷曲。果实染病,果蒂附近形成圆形黑色病斑,硬化稍凹陷[1]。根据杨和连等对塑料大棚番茄叶霉病进行的系统调查,从2024~2024年,此病的危害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时造成全棚叶片发黄,病株率达100%,大幅降低了番茄的产量和品质,给菜农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2]。

2发病规律

番茄叶霉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的黄枝孢菌引起的真菌病害。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表皮内或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内越冬,第2年产生分生孢子作为初侵染来源,以靠气流、灌溉水重复传播。病菌孢子落到叶片就会侵入并萌发,从植物叶片的气孔进入植物体内。在侵染的第1周内会出现初期的发病症状,灰褐色霉层即为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接着分生孢子从气孔被释放到外界环境,造成病害的蔓延。

病害的流行主要取决于温度条件。番茄叶霉菌菌落在5~28℃均可生长,超过30℃不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0~23℃;分生孢子在10~27℃均可产生,最适产孢温度为23℃;分生孢子在5~30℃均可萌发,最适萌发温度为22~30℃[3]。在番茄整个生育期内,温度始终可以满足病害发展的需要,因为孢子的产生与萌发需要一定的湿度,所以湿度尤其是叶面湿度就成为该病发生与流行的另一重要因素。在一定温度下,相对湿度越大(大于80%),发病越重,在相对湿度达90%以上时比较容易流行。因此,露地和棚栽番茄遇长期连续阴雨天气,由于光照不足,湿度大,病害容易发生且严重;另外在植株茂密、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发展更快。

3防治方法

对于具有流行性、间歇性和暴发性的番茄叶霉病,应采用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各种措施并举的综合防治措施。

3.1合理安排轮作病重的大棚和日光温室应实行3年以上轮作,以减少初侵染源。

3.2选用抗病品种因为品种间具有明显的抗性差异,所以利用抗病品种防治叶霉病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目前常用抗病品种有中杂9号、双抗1号、双抗2号、加粉15号及辽粉杂系列等[4]。但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目前应用的抗病品种多是单基因高抗品种,随着其推广应用,选择压力增加,使优势小种发生变化而导致抗性丧失。

3.3进行种子消毒种子要用52℃温水浸泡30分钟,以清除种内外的病原菌,再用清水漂洗几次,以清除初次水中和种表附着的病原体,再阴干播种。

3.4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合理施肥,侧重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性;增加通风时间和次数,改善浇水方式,使用无滴膜,合理调控棚内相对湿度在85%以下,以减轻病害发生;改善田间环境,及时清理田园,尽早摘除病叶,用塑料袋盛装,再远离栽培点掩埋以减少菌源量,切忌在棚室内或田间及周边堆放。

3.5采用药剂防治常用的粉尘剂有5%加瑞农、5%百菌清、7%叶霉净、6.5%甲硫霉威、10%敌托等;常用的烟雾剂有45%百菌清;常用的可湿性粉剂有甲托、多菌灵、代森锌、斯克等;当然,还有一些生物农药如20%银泰EC等。粉尘法对病情控制较强,效果理想,省工省时。为了保证番茄品质,尽量选择高效、低毒或无毒、低残留的药剂,而且注意各种药剂轮换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

XzH52.COM推荐阅读

花卉行业相关:怎样防治月季灰霉病?


月季灰霉病的防治方法:

(1)园艺防治:去除发病花苞、花、枝条;坚持良好的过风透光条件,控制温、湿度;棚室掩盖选用无滴薄膜

(2)药剂防治:避免发病,喷施50.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发病后选用的药剂有60.0%多菌灵盐酸盐水溶性粉剂600到1500倍液,丙烯酸.香芹酚500到800倍液,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或悬浮剂800到10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到2000倍液,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到13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65%万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霉威可湿性粉剂600到800倍液,50%灭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8%灰霉克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施佳乐(嘧霉胺)悬浮剂1200倍液,25%咪鲜安(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乳油2000倍液。以上药剂隔10到15天喷1次,延续防治2到3次。

月季灰霉病的症状:主要损害花、叶片及嫩枝。末尾花瓣上呈现水渍状小斑或花瓣尖部、边缘变成褐色,火速裁减、萎蔫、腐化,末了整花褐变枯败。潮湿条件下可见灰绿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月季灰霉病的特点: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原菌为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有性态为富克尔核盘菌(sclerotiniafuckliana)。病原菌在病残体上越冬,第2年春季条件合乎时借气流流传,从伤口或衰弱器官侵入。长江流域6到7月份梅旱季节及着花期易发病。

了解花卉行业:花木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白粉病是世界性的植物病害,大部分花木均会感染此病,大棚植物发病更严重,轻则植株生长不良,丧失经济和观赏价值,重则全株死亡。

白粉病的种类很多,但各种白粉病在症状、危害、发病流行方式和防治方法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

1症状特点

白粉病发生在叶、嫩茎、花柄及花蕾、花瓣等部位,初期为黄绿色不规则小斑,边缘不明显。随后病斑不断扩大,表面生出白粉斑,最后该处长出无数黑点。染病部位变成灰色,连片覆盖其表面,边缘不清晰,呈污白色或淡灰白色。受害严重时叶片皱缩变小,嫩梢扭曲畸形,花芽不开。

2 发病规律

白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菌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翌年春气温回升时,病菌借气流或水珠飞溅传播。当气温在20~25℃,湿度较大时,侵入寄主体内,引起发病。因此,浇水过多,通风透光不良,会使病害迅速扩展蔓延。

3 防治方法

在生产实践中,防治白粉病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3.1选择发病轻或抗病的品种:不同品种的花木在抗白粉病方面具有显著差异,选择发病轻或是抗病性强的品种栽植是防治白粉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3.2购苗要选无病植株:购入苗木时要严格剔除染病株,杜绝病源。迸行扩繁时,要剪取无病虫插枝或根蘖作为无性繁殖材料。苗木出圃时,要进行施药防治,严防带病苗木传入新区。

3.3轮作:与非寄主花木轮作2~3年,以减少病源。

3.4加强培育管理:晚秋到次年早春越冬期间,彻底清洁苗圃,剪去病虫枝集中销毁;生长期间及时摘除染病枝叶,彻底清除落叶,剪去病虫枝和中下部过密枝,集中销毁;不宜种植过密,棚室加强通风换气,以降低湿度;及时排除田间和花盆积水,浇水不宜多,从盆边浇水,不使茎叶淋水,减少病菌传播和发病机会;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使植株生长健壮,多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以增强植株的抗病性。

3.5预防大棚内花木发病:大棚育苗种植前,彻底清除棚内所有植物,清扫棚室,用药物熏烟等手段严格消毒。严防病苗入室,棚内尽量种植单一花木品种,避免混植,以防交叉传染。早春露地花木萌芽前,彻底销毁棚内病株后,才能开棚,以防病菌孢子传播到棚外。

药剂防治:越冬期用石硫合剂稀释液喷涂枝干。瓜叶菊等易受药害的花卉不能施用,地面喷硫磺粉,一般每70平方米用25~30克,消灭越冬菌源。

生长期在发病前可喷保护剂,发病后宜喷内吸剂。根据发病症状、花木生长和气候情况及农药的特性,间隔5~20天施药一次,连施2~5次。一季花木,一种内吸剂只能施1~2次,要经常更换农药种类,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

经常使用的保护剂有:50%硫悬浮剂500~800倍液、45%石硫合剂结晶3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500倍液、70%代森锰锌400倍液。

内吸剂有:50%多菌灵500倍液、75%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病害盛发时,可喷15%粉锈宁1000倍液。

抗菌素类有:2%抗霉菌素水剂200倍液、10%多抗霉素(宝丽安)1000~1500倍液。

种植在大棚、温室等保护地内的花木、除了喷上述各种药剂外,还可施用烟剂和粉尘剂。种植前或结束后要进行空棚消毒,每100平方米用硫磺粉250克、木屑500克,均匀混合,分成10堆,用烧红的煤球或木炭点燃,不能用明火燃烧,关棚一昼夜。在熏蒸过程中要严防火灾。花木生长期熏烟易发生药害,应慎用。植物生长期在发病前每67平方米用45%百菌清烟剂25克或喷5%百菌清粉尘剂100克。

花卉行业相关:番茄叶片上卷的原因及对策


5月下旬至6月中旬,有些已经开始结果的大田番茄的部分植株叶片向上翻卷,严重的呈凹状或半筒状或筒状。根据我们在田间现场的调查,这主要是由以下原因形成的。

一、肥水失调生理性卷叶

一是偏施氮肥,番茄叶色浓绿,无论是铵态氮或者是硝态氮过剩,都会使其叶片出现上卷的现象;二是番茄叶片上有缺少钾肥症状,或者缺中微量元素如钙、镁、铜等,也会引发番茄叶片上卷;三是高温、强光季节,当严重受旱时,中午浇水,由于水温与土温反差较大,根系吸水受到抑制,出现生理干旱而致叶片上卷;四是整枝过早、过量或者田间操作时伤根、伤枝,也易使叶片上卷。

二、病菌入侵造成卷叶

大田番茄卷叶,有的是病毒侵入引起的,致番茄卷叶的为黄瓜花叶病毒(CMV)。病毒病引起的卷叶多在番茄植株的中下部,叶色黄绿,复叶节间短,枝呈丛生状。生理性卷叶多发生在植株的上部叶片。

三、生长素施用不当

在番茄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坐果率,菜农常常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开花时喷施生长素,特别是喷施2,4-D,若不注意严格控制喷施部位,常会使上部新生叶片受药液剌激而出现皱缩、扭曲、变形。

当我们明确了番茄叶片翻卷的原因之后,就要区别不同的情况进行预防和防治。一是要平衡施肥,配方施肥,多施腐熟的农家有机肥和以氮、磷、钾为主兼含中、微量元素的多元复合肥,以确保养分足量供应。二是要科学灌水,以水调肥,防止中午高温时浇大水,灌水宜于早晚进行,灌水后要抢墒及时松土,增强土壤通透性能。三是要防止过早、过量整枝抹芽,注意保护根茎不受伤害。四是在使用2,4-D处理花朵时,应用毛笔或棉球蘸花或点花,切勿用喷雾器喷雾,以防止生长素飘落在番茄叶片上。一旦发现药害,可用1∶800的活性液肥惠满丰或庄福星喷洒2~3次,能有效缓解药害,使植株恢复正常生长。

五要对病毒病及早防治:①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晾干后播种;②可选用增抗剂喷洒,如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667平方米(1亩)用50公斤,或植病灵800倍液,每隔10天喷洒1次。

花卉相关知识:柑桔青霉病和绿霉病的特征及防治


这两个病害发生过程和症状很相似。最初在果面出现水渍状淡褐色圆形病斑,病部果皮软腐,后扩展迅速,病部表皮易破裂,最后病斑表面先长出白色菌丝。绿霉病的白色菌丝环较宽,而青霉病的白色菌丝环较窄,并很快变为绿色霉层和青色霉层,这是两种病害最明显区别。在适宜发病的条件下,从开始发病到全果腐烂只需1一2星期。

[发病规律]

这两种病菌均可在各种有机物质上营腐生生活,并产生大量分生泡子散布在空气中,由气流传播,通过柑橘果实上伤口侵入,引起腐烂,以后在病部又产生大量分生抱子进行重复侵染。

青、绿霉病菌均为弱寄生菌,都必须通过各种伤口才能入侵。因此,在果实采收、装运、贮藏过程中,造成伤害的果实,就容易引发病害。

贮运期的温、湿度与病害发生有密切关系。青霉病发病最低温度为3℃,最高为32℃,最适为18一26℃。

绿霉病以25一27℃为最适宜。因此,贮藏初期多发生青霉病,后期多发生绿霉病。相对湿度在95%一98%利于发病。因此,在雨后或重雾,露水未干时采收,病害发生会加重。此外,果实成熟程度与发病也有一定关系。一般充分成熟的果实在贮运期发病轻,而未充分成熟的果实发病则重。

[防治方法]

(1)果实采收时一定要保证成熟度,并做到轻采、轻放,保证果实完好无损。要选择晴天采收,采收后的果实应堆放在阴凉通风处预贮46天,使果皮变软后再入库贮藏。

(2)药剂浸果处理。用50%多菌灵或苯来特2000倍液加2,4一D200毫克/升,或用50%托布津1000倍液加2,4一D200毫克/升的混合液浸果1一2分钟即可。也可用500毫克/升的抑霉唑加200毫克/升的2,4一D浸果,均有良好效果。(3)库房消毒。果实进库前,按每立方米用硫磺粉5一10克进行熏蒸,或用福尔马林40倍液,按每立方米30-50毫升进行喷雾。熏蒸、喷雾后密闭3-4天,然后打开通风,待药气散发后方可入库贮藏。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花卉行业相关:番茄叶霉病的发生与防治》一文,希望能解决您养殖花卉植物的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行业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