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千百朵笑脸迎人的鲜花,仿佛正在用清脆的声音微笑低语:春天来了!春天来了!”不管是有无生活情趣,花都在那里,花它可以让我们的心情顿时高兴起来!花卉的种植有很多的学问和技巧,种植达人有哪些经验和技巧呢?鲜之花网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花卉种植常识:桂花防治蚧螨的危害”,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桂花病害虽少,但虫害时有发生。主要害虫是:蚧壳虫、螨(红蜘蛛)。一、蚧壳虫:蚧壳虫种类很多;桑盾蚧、吹绵蚧、红螨蚧、糠片蚧、粉蚧等等.危害多种果树、花卉。如桃、李、柑桔、葡萄、月季、樱花、兰花、菊花、木兰、桂花等等。

桂花病害虽少,但虫害时有发生。主要害虫是:蚧壳虫、螨(红蜘蛛)。

一、蚧壳虫:蚧壳虫种类很多;桑盾蚧、吹绵蚧、红螨蚧、糠片蚧、粉蚧等等.危害多种果树、花卉。如桃、李、柑桔、葡萄、月季、樱花、兰花、菊花、木兰、桂花等等。危害桂花的多为桑盾蚧,桑盾蚧与其他蚧一样有雌、雄之分,雄成虫都有触角和足,一对翅能飞翔,茧,白色、絮状、长筒形,雌成虫就是直接危害桂花的.在枝干、叶柄、叶背附着如小芝麻大的褐色,扁平的小虫体,它头、胸、腹为一体,触角、足、翅消失,背部逐渐形成隆起的灰褐色蚧壳,保护着全部虫体.桑盾蚧喜欢在荫蔽处繁殖.四川每年4月中旬蚧壳体下的雌虫孵化出上百个若虫。若虫眼、触角、足俱全,开始离开母体后,爬行寻找适宜地点固定下来,经脱皮后触角、足消失,并分泌蜡质,形成蚧壳。如此循环,一年2―3代.桑盾蚧以成虫、若虫危害植株致使植株衰弱,严重时叶片脱落.因受蚧壳保护,一般杀虫剂难渗入虫体杀灭,故选择在幼虫离开母体时用常规杀虫剂方可杀死.因幼虫出动期不整齐,一般半月左右,所以要求在发现若虫(幼虫)初期能用20倍的放大镜观察.从初期开始每隔7天用药一次,用氧化乐果、故杀死都行,在形成蚧壳期间也可用具有一定穿透力的杀虫剂,如:蚧杀特等等.

二,螨(红蜘蛛)。红蜘蛛亦能危害多种植物和花卉,对桂花也可造成严重危害,被危害的成龄叶片,叶面失去光泽,呈灰黄色,有细小的、黄中带白的斑点,与叶绿体交融,使叶绿体消退.此时,叶背面有数个至数十个红蜘蛛.嫩叶在五月中旬被危害,这时每片叶,只有二、三个虫体就能使叶片变形,凹凸不平,呈黄褐色斑块,严重时也可使叶片脱落。防治:在生长季节用杀螨剂方能杀死,如金霸螨、螨杀得等均可每年在生长季节用药二、三次红蜘蛛方能得到有效防治。

XzH52.coM品读分享

花卉种植:蔷薇的叶螨防治


蔷薇苗出土后,一部分叶螨便迁入到蔷薇植株上繁殖危害。春季干旱少雨,气温高,则发生早,危害重。7~8月气温达25~30℃、相对湿度40%~50%时,大量繁殖,猖獗危害。

蔷薇叶螨的分布及危害

危害蔷薇的叶螨主要是土耳其斯坦叶螨,它食性杂,繁殖力强,传播快,除危害蔷薇外,还危害玉米、高梁、豆类、甜菜、蔬菜、林木和杂草。以成、若虫聚集在叶片背面吸食汁液,受害叶片先呈黄白斑点,逐渐变黄褐色,布满土色蛛丝网,随后干枯。

蔷薇叶螨的防治措施

1.秋季收花后,及时清除植株残体,有条件的可实行秋耕冬灌,消灭越冬雌成螨。

2.合理安排间套作,避免与豆类、棉花、苜蓿、茄子等邻作。

3.及时清除田间和地边杂草,并带出田外烧毁。

4.适时灌水,避免受旱。

5.保护天敌,尽量少用或不用农药,能成批防治的,绝不全田喷药;也可隐蔽施药,如早期埋施铁灭克等,喷药时尽量选用专门杀螨而不伤天敌的农药。大多数菊酯类农药对叶螨无效,而对天敌有极强杀伤力,应避免使用。

6.化学防治:从春季开始,注意检查地面杂草及植株叶片上的叶螨,根据发生情况,及时成批防治或全面喷药。使用药剂有氧化乐果、乐果、阿波罗、尼索郎,螨代治、三唑锡、克螨特、螨克、马拉硫磷等,几种药剂交替或混合施用,以防止叶螨产生抗药性。

总之,掌握叶螨的发生规律,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综防措施,保持6月份以前蔷薇叶片上叶螨基数极少,就可避免7~8月份叶螨的大发生。

花卉种植常识:牡丹吹棉介壳虫的危害及防治


牡丹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在栽培类型中,主要根据花的颜色,可分成上百个品种。”牡丹品种繁多,色泽亦多,以黄、绿、肉红、深红、银红为上品,尤其黄、绿为贵。

牡丹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在栽培类型中,主要根据花的颜色,可分成上百个品种。牡丹品种繁多,色泽亦多,以黄、绿、肉红、深红、银红为上品,尤其黄、绿为贵。牡丹也是有着很多的病虫害危害的,吹棉介壳虫会对牡丹造成不小的影响的,我们只有及时的对其进行防治,才能让您的牡丹更好的生长的。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牡丹吹棉介壳虫的危害和防治。

牡丹吹棉介壳虫的危害和防治

危害:

吹棉介壳虫是牡丹主要害虫之一。在栽植密度过大、枝叶相接的牡丹园或通风不良的家庭盆栽牡丹上容易发生。严重时不仅可使牡丹花朵开的量少花小,而且还会造成牡丹叶片脱落甚至全株死亡。

特征:

该虫属同翅目、介总科、珍介属。雌虫虫体长5毫米-7毫米,椭圆形,橘红色,背面隆起,多皱纹,有白色蜡质分泌物。腹部平坦,有白色蜡质卵袋。多固着于枝条或叶片上吸食牡丹树液。以受精的雌虫越冬。当牡丹落叶后,可见枝干上有白色斑块状虫体分布全株。

防治:

冬季是防治牡丹吹绵介壳虫的好时机。可用竹刀将枝干上所有的虫体刮去烧掉,并用波美3度-5度石灰硫磺合剂或速朴灭药1000倍液涂抹枝干,以毒杀越冬的雌虫和虫卵。冬季防治后如仍有残留的虫体未被杀死,可于第二年3月-4月份幼虫初孵期喷布50%的氧化乐果或马拉硫磷1000倍药液,连续喷洒2次-3次,即可较为彻底地杀灭此种害虫。

花卉种植常识:桂花种植之白粉虱的防治


【桂花种植之白粉虱的防治】白粉虱又名柑橘粉虱、绿粉虱或通草粉虱,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的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湖南和福建等地。成、若虫吸食汁液危害,抑制桂花生长发育,导致叶色萎黄,开花稀少,其分泌物常诱发煤污病,严重影响观赏价值。那么该如何防治呢?

白粉虱又名柑橘粉虱、绿粉虱或通草粉虱,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的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湖南和福建等地。白粉虱除了危害桂花外,还危害柑橘、茶树、桃、柿、女贞、蔷薇、月季、香樟、茉莉、一串红、丁香等200多种植物。所以,当桂花和其他寄主植物混种时,危害常常特别严重。以成、若虫吸食汁液危害,抑制桂花生长发育,导致叶色萎黄,开花稀少,其分泌物常诱发煤污病,严重影响观赏价值。

桂花白粉虱雌成虫体长1.2毫米,黄色,覆有白色蜡粉。翅半透明,也被有白色蜡粉。复眼红褐色,分上下两部,中有一小眼相连。雄成虫体长0.9毫米,较雌成虫略小。卵长约0.2毫米,宽约0.1毫米,长椭圆形,淡黄色,基部有短柄连于叶片背面。幼虫体扁平,椭圆形,淡黄绿色,背脊稍凸,周缘多放射状白色蜡丝,并有17对小突起。蛹长约1.3毫米、宽约1.1毫米,近椭圆形,淡黄绿色,较薄而柔软透明,背面有3对小疣,前后各有1对小刺毛。

桂花白粉虱1年发生代数各地不一,在江苏、浙江一带1年发生3代,西南多达5代,一般以幼虫或蛹在叶背越冬。第一代成虫在4月间出现,第二代在6月间、第三代在8月间出现。卵常散发于徒长枝的嫩叶背面,幼虫孵化后即在原叶背面定居为害;每头雌成虫产卵125粒左右,有孤雌生殖现象,其所生后代均为雄虫。白粉虱性喜阴湿,在生长稠密、通风透光不良的地方危害较重。该虫的卵期3~30天,发生极不整齐,世代重叠,因此给药剂防治工作带来一定麻烦。

桂花种植之白粉虱的防治

1.要重视植物检疫工作:在引进苗木时注意检查叶背有无粉虱类虫体,杜绝此类害虫的侵入。

2.重视清园工作:要加强林地中耕除草等清园工作和剪除虫害枝、衰弱枝、徒长枝等修剪工作,以改善林地通风透光条件,恢复树势生长。

3.开展生物防治措施。保护和利用粉虱类天敌如瓢虫、草蛉、斯氏节蚜小蜂和黄色蚜小蜂等寄生蜂。

4.桂花种植之白粉虱的物理防治:利用白粉虱对黄色有强烈的趋势,可在桂花树旁埋插黄色木板或塑料板。板上涂黏油,然后振动桂花枝条,促使成虫飞黏到黄板上,起到诱杀作用也可用吸尘器吸捕成虫,降低虫口密度。

5.桂花种植之白粉虱的药剂防治:当害虫虫口密度高、危害严重而天敌又较少时,可采用化学药剂喷杀。喷药要在成虫期和幼虫盛孵期进行,药剂可用国光必治(40%啶虫.毒死蜱)2000倍液、国光依它(45%丙溴.辛硫磷)1000-1500倍液、国光崇刻20000倍液, 隔10天左右1次,防治2~3次。如遇世代重叠时,需要每隔7~10天喷药一次,连续喷3~4次。

“我们老家家门口有两棵美丽的树,我非常喜欢它们,一棵是柳树,另一棵是桃树。它们都有自己的本领。我觉得树是一种给人快乐的植物。”我想每一个都非常喜欢花,花它可以让我们的心情顿时高兴起来!花卉种植实际上学问很多,如何缩短掌握花卉技巧的时间呢?以下是花卉网小编收集整理的“花卉种植常识:桂花防治蚧螨的危害”,仅供您在种植花卉参考。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