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的用途有很多,不但可以供大家赏玩,还能当做药材治病,又或者放进食物里作为一种调味品来使用。花的用处很多,那么就让爱花卉网(xzh52.com)小编收集整理的"花卉行业:冬季花卉病虫防治措施",希望您喜欢!

冬季大部分花卉病虫便以各种方式进入越冬状态。这一时期各种病虫基本上不活动,移动性小,正是进行防治的好季节。实践证明,如果冬季防治的措施得力,可大大降低来年病虫的发生及危害程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清洁园圃

大多数花卉病虫的病原物(菌)或越冬卵,均在园圃内的枯枝落叶和杂草中越冬,待来年条件适宜时出来活动。因此,在冬季将园圃内的枯枝落叶和杂草彻底清除销毁,改善卫生状况,可以大大的减少各种病虫源。这对于防治月季、玫瑰、菊花、芍药、海棠及槐、柳等花木的炭疽病、白粉病、锈病、红蜘蛛、蛾类具有显著效果。

2.剪除带病虫枝叶

冬季修建是园圃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结合冬季修剪,着重剪除带病虫的枝叶。如黄刺梅、玫瑰等花木上的虫卵,槐、柳、杨及灌木上的介壳虫。剪下的病虫枝叶要及时清理,并运出圃外集中处理。

3.冬耕深翻

冬耕深翻可以使潜伏在土壤中的地下害虫如蛴螬、地老虎、蝼蛄、金针虫等的幼虫、蛹、卵等遭受机械损伤,暴露在地表后又可以使其被鸟类等天敌啄食,必要时还可以采取人工捕杀。另外有效的控制病虫的发生。

4.涂白保护

枝干涂白不仅能有效的防治冬季花木的冻害、日灼,提高花木的抗病能力,而且还能破坏病虫的越冬场所,起到既防冻又杀虫的双重作用。特别是对树皮里越冬的螨类、蚧类等作用尤佳。常用的涂白及配方为:生石灰5千克,石硫合剂原液0.2千克,盐0.3千克,猪油(用其他动植物油亦可)0.2千克,水17千克。配制方法:先将生石灰和盐用水化开,然后加入猪油和石硫合剂原液充分搅拌均匀既可。特别注意:生石灰一定要充分消解,否则涂到花木枝干上后易造成烧伤。

5.药物防治

xZh52.coM精选阅读

花卉行业:华坪苗木:芒果病虫害情况与防治措施


一、华坪发展芒果的自然条件

华坪县地处东径100?59′—101?31′、北纬26?21′26?57′间,位于金沙江中段北岸,海拔1450m以下的地区属于干热河谷气候类型,热量丰富、雨量充足、土壤肥沃,与毗邻的四川省攀枝花市并列属我国目前最北端的芒果生产区,是我国能生产优质晚熟芒果的少数地区之一,属云南省独有的优质晚熟芒果生产基地。

二、华坪芒果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华坪芒果从1966年开始种植,1990年开始大面积推广,1998年开始进行品种嫁接,到2024年品种达44个,至2024年确定以发展优质晚熟良种为主,以嫁接晚熟品种红象牙、凯特、圣心为主。直到目前华坪芒果产业形成了晚熟芒果生产格局,品种结构日趋合理,在面积和产量增加的同时,芒果质量也在逐步提高,产业化程度明显提高。基本形成了规模化、优质化、绿色食品晚熟芒果标准化生产。2024年华坪芒果节的筹办,2024年在昆明举办的华坪芒果推介会,政府领导对华坪芒果的宣传花了大量的资金和做了很多工作,这些工作的开展大大提升了华坪芒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华坪芒果远销到国内外大中城市,从而使华坪芒果在市场中占住一席之地,使广大种植户有了收入的保障,进一步稳定了华坪芒果的发展。到2024年,全县芒果种植面积已达156724亩;品种改良95949亩;挂果面积76281亩;年产量达38371t,年产值21488万元。收入最高的一户2024年达到103万元,年收入30万元以上的达到20户。

三、目前华坪芒果病虫害发展情况

随着芒果产业的不断发展,种植面积逐渐增加,高收入户不断涌现。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促使全县芒果种植业迅速扩大。在生产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化肥、除草剂,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等现象普遍存在;芒果生态环境得不到改善;芒果抗病虫害能力逐年降低。这些问题的出现,诱使新的病虫害出现或使原来就有但危害程度轻不引起重视的一些病虫害显现。伴随芒果生产规模的快速扩大,在生产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特别是芒果病虫害方面的一系列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1.2024年对全县芒果病虫害作了普遍调查

就华坪情况而言,华坪芒果发展已达到相当大的规模,引起了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在2024年年底,对全县芒果病虫害情况,作了一次全县范围的调查。调查的基本情况如下

(1)调查到的主要病害情况

细菌性角斑病是对果园危害相当重,也是相当普遍发生的病害;软腐病在部分果园有;生理性叶缘焦枯病,叶枯病、叶斑病,煤烟病、流胶病普遍发生;白粉病在海拔较高的果园发生重;簇芽病时有零星发生;藻斑病偶有发现;除草剂药害时有发生,对果树的影响并不重;日灼病,裂果偶尔有。

(2)调查到的主要虫害情况

实蝇对果品危害相当大,一旦有,使果品失去商品价值,在河东村发现比较重;切叶象甲、蚜虫、蚧壳虫(吹绵蚧、活园蚧较普遍)、金龟子都是相当普遍的害虫;横线尾夜蛾、天牛、叶瘿蚊、叶蝉、毒蛾、吸果夜蛾也是常有的虫害,据了解果农,这些虫只要注意防治,喷一至二次药就基本能控制。

2.华坪芒果病虫害发展情况分析

从以上调查情况分析,华坪芒果病虫害发展情况如下

(1)华坪芒果病虫害种类较多,病虫害的发生普遍。果园中有很多虫,很多病危害留下的痕迹可以证明。

(2)新的病虫害涌现出来。如近年发现的芒果心腐病、芒果簇芽病、芒果速死病,实蝇等,以前基本没有发现,但最近几年已显现出来,并有逐渐蔓延的趋势。

(3)一些病虫害的为害程度由轻变重。如细菌性角斑病、芒果西花蓟马等的为害原来不是那么重,目前这些病虫害已普遍发生,在芒果生产管理中已引起高度重视,对这些病虫害的控制程度,直接关系到芒果产品的质量,可以说这些病虫害的危害已严重影响到华坪芒果产业的发展。

(4)规划不合理,造成病虫害互相侵染。芒果种植面积急剧增加,难于合理规范规划,存在果园病虫害互相侵染,使病虫害的传播速度加快。大片大片的果园连片种植,一旦中间某片果园染上病虫,通过风、昆虫就很有可能快速地传播给周围的果园,如果防治上不采取联防,很有可能重复侵染。

(5)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生态环境污染。大面积的芒果生产,果农管理水平的提高,使化肥、农药的投入加大,大量的这些化学产品使用在芒果园中,污染到空气、土壤、水源。有可能打破原有物种的生态平衡,使全县整体生态环境变坏。从最近三年连续干旱的气候情况,多少有一些影响吧。

四、对华坪芒果病虫害防治提出几点应对措施

针对以上华坪芒果病虫害情况,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芒果病虫害进行防治,将会对华坪的整个芒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构成很大威胁。分析当前芒果病虫发生发展情况,提出几点应对措施。

1.加强芒果病虫害的检疫,保障芒果安全生产

(1)政府对植物检疫部门加强领导,加强植物检疫队伍的建设,从多渠道提高植检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大对植物检疫方面的投入。为全县植检工作健康有序发展作好保障,为芒果种子、种苗的引入做好安全检疫奠定坚实的基础。

(2)严格执行好植物检疫制度,把好检疫关。引入芒果种子、种苗时选择无病虫种子、种苗,实行种子消毒;从外地进入的种子、种苗实行严格检疫,杜绝检疫性害虫如芒果核象甲、果肉象甲及其他危险性病虫害传入。

(3)加强广大人民群众对植物检疫法重要性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植物检疫法的认识,使广大群众人人都来关心植物检疫工作和执行植物检疫法的自觉性。

2.加强芒果病虫害的预防,测报工作

密切关注芒果病虫害发生发展情况,科学引导果园管理,需要有专门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员,全年定时到芒果生产区观测,在各种病虫害发生的初始阶段就观测到了情况,提前通报给各种植户,把各种病虫害控制在发生的初始阶段。同时以便于抓住病虫害的关键期适时施药,选择适宜的农药。一方面减少药剂使用数量;一方面是保护了天敌,目的都是围绕提高防治效果,减少成本,保护环境。

3.发展生物多样性

为寻求低投入、高效益、多样化和可持续的农业生态系统是当今世界许多科学家、决策者和生产者共同关心的问题。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平衡生态的作用,合理的生物多样性有利于通过生物防治以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有利于通过调节土壤生物的活动以实现营养的优化循环和保持土壤肥力,有利于通过整合和发挥各种因素的作用以减少外部投入、节约能源和作物持续高产。目前我们推广的芒果园种草养蓄,芒果园套种绿肥、黄豆、花生等项目就是围绕保持生物多样性采取的方法,这些措施的应用效果需要通过一段时间验证,达到深入到广大果农心里,形成普遍认识后,将对全县芒果产业的稳步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4.注重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根据华坪芒果生产特点及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制定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采用农业措施、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结合一定的化学防治方法综合防治芒果病虫害。安装物理的杀虫灯;加强果园的农业措施,清洁果园,清除挂果期病虫危害的枝叶,矮化整形修剪、喷施石硫合剂,土壤深翻改土,增施腐熟农家肥等措施,减少了越冬病虫数量;选用生物药剂防治病虫害;尽量减少化肥、农药等化工产品的使用;筛选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

5.在生产管理中提高病虫害的管理水平

(1)采用有利于芒果高产、稳产、优质,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蔓延的栽培技术措施。种植抗病虫能力强、高产、稳产、优质良种;合理修剪,合理施肥,注意清园,中耕翻土,挂果期套袋防虫,采后和冬前涂树干阻止害虫化蛹和越冬等综合措施。

(2)科学合理使用农药。抓住病虫发生关键时期用药防治;注意喷药质量,喷药时药剂喷到位,均匀;用药掌握好剂量,达到准确无误;有计划地轮换使用药剂种类,防止害虫产生抗药性;合理混合使用药剂,提高防治效果,兼治多种病虫害。

花卉行业相关:油松的病虫害特点及防治措施


目前,油松主要虫害有油松毛虫、红脂大小蠹等10多种,病害主要有油松针叶锈病和松落针病等近10种。病虫害的多样性和环境条件的复杂性,给油松毛虫的防治带来一定的困难,防治工作呈现出长期性和艰巨性的特点。

1油松病虫害发生原因

近年来,随着绿化步伐的加快,作为主栽树种油松的人工林面积不断增加,林龄结构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极易受病虫侵害。另外,大规模大苗栽植过程中苗木的长途运输也给病虫害提供了一定的传播条件。多年出现的暖冬和干旱少雨天气有利于油松毛虫等病虫害的越冬和滋生繁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外经济贸易往来频繁,作为主要的外包装材料,油松病虫害远距离传播机会大大增加,新的病虫害种类不断增加。由于对病虫害的严重危害性认识不足,有的地方没有把防治工作摆到相应的位置,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灾情监测和预报工作薄弱、防治投入资金不足、责任制度落实不够、综合性营林措施不落实、防治手段落后,以及防治不及时不彻底等问题。

2油松病虫害分布规律

2.1人工林重于天然林。人工林不仅受人为影响较大,而且在树木被定植地点,还受到土壤、气候、地形、海拔,以及树种、品种、种籽、苗木质量密度等条件的制约,这些条件中稍有不适,油松便难以正常生长,最易受病虫害的侵袭。同时,人工林大都树种单调,林龄相同,普遍缺乏下木,失去对病虫害的抑制能力,反利于其发生和发展。

2.2纯林重于混交林。由于油松纯林中的昆虫种类比混交林少,昆虫相互间的制约能力较低,抵御病虫害危害的调节能力较混交林弱。

2.3生长不良的林地病虫害较重。油松是北方地区主要的用材林树种,由于过度和不合理采伐,更新不及时,造成林地卫生状况差,树木生长环境恶化,长势减弱,有利于病虫害的传播和蔓延。

3油松病虫害防治的技术措施

3.1营林措施是防治的基础环节。从生态建设的全局出发,树种选择时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通过选育抗病虫品种,营造混交林,从根本上提高林木自身的保护性能,为预防病虫发生打下基础;通过科学抚育管理,封山育林,保护灌木植物,纯林逐步改为混交林,单层林变复层林,疏林变密林,逐步形成树种多样、林种多样、林分类型多样的森林体系。

3.2苗木的检疫和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是关键。造林时做好苗木检疫,能从源头上控制病虫害的传播和蔓延;结合当时当地气候条件和林木生长发育状况,运用科学的方法正确推断病虫害发生发展趋势,及时发现,及时防治。

3.3人工防治和物理机械及物质引诱是最基本防治方法。人工防治方法包括捕捉、砸卵、草把诱捕、诱饵木清理虫源木、剪除病害枝等,物理机械及物质引诱方法包括捕杀、阻隔、诱杀、树干注药、高温处理等,采用上述防治方法既不污染环境,也不会破坏生态平衡,简单易行。

3.4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是综合防治的重要方法。生物防治包括微生物防治、利用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防治。化学防治包括化学药剂防治、仿生制剂防治、局部熏杀、毒签、植物源农药防治、性引诱剂等。采取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使其互相协调,互为补充,是当前综合治理系统中重要的一环。

4油松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4.1油松毛虫

油松毛虫是发生量大、危害面广的主要森林害虫。主要的防治方法是:①加强营林技术措施,营造针阔叶混交林,作好封山育林,防止过度修剪,提高林木的自控能力。②在幼虫上、下树前,采用树干喷涂毒环或毒笔、毒绳来阻隔毒杀防治;越冬幼虫下树后,在树干周围地面撒施湿型白僵菌制剂进行防治。③成虫期用黑光灯高压电网诱杀。④轻度发生林地,采用人工释放赤眼蜂进行防治,1hm2释放有效雌蜂45万~150万头,均匀设置放蜂点150个/hm2。⑤郁闭度高的松林,在幼虫上树前可用苦参碱、灭幼脲烟雾剂防治,用量1kg/0.067hm2。

4.2红脂大小蠹(华山松大小蠹)

红脂大小蠹主要危害胸径在10cm以上松树的主干和主侧根,以及新鲜油松的伐桩、伐木,侵入部位多在树干基部至1m处。当虫口密度较大、受害部位相连而形成环剥时,可造成整株树木死亡。要适地适树,在造林设计和更新改造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大力营造混交林、复层林,提高林分的自然抗虫能力。利用植物引诱剂诱杀,并对诱捕器周围有新侵入孔的林木,干基绑塑料布投入磷化铝密闭熏杀侵入树干内的成虫、幼虫及卵。大小蠹发生地禁止采伐。对于大小蠹危害的枯死木和濒死木的砍伐,砍伐的时间应在休眠期和成虫羽化前。此时大小蠹大部分集中于树干,特别是集中在伐桩的主根和侧根内,因此处理砍伐下的木材和留在林地内的伐桩就成为关键所在。砍伐下的木材一定要运出林地后进行剥皮或药物熏蒸处理。伐桩处理采用塑料布覆盖投入磷化铝熏蒸。剥下的树皮用火烧或深埋、或用质量分数40%氧化乐果乳油500~800倍液、2.5%的菊酯类农药1500倍液喷洒毒杀。也可将树皮装入塑料袋,用溴甲烷、硫酰氟或质量分数56%的磷化铝片剂熏杀处理。将带虫原木归垛,集中采用溴甲烷、硫酰氟或56%磷化铝片剂熏蒸处理,用药量分别为20~30g/m3和12~15/m3,熏蒸24h和72h。

4.3靖远松叶蜂

在低矮林,人工剪除有卵、幼虫的枝条,并集中处理。在重灾区林地,人工挖除活茧,降低虫口密度。在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用含孢量100亿个/mL的白僵菌粉剂喷洒,用量为22.5kg/hm2,也可用苏云金杆菌乳剂原液,用量为22.5kg/hm2,进行防治。低龄幼虫的防治,使用灭幼脲农药,用量为质量分数25%的灭幼脲Ⅰ号200g/hm2、25%灭幼脲Ⅲ号700g/hm2。

4.4油松针叶锈病

该病的症状是松针初产生淡绿色小斑,后产生黄褐色丘状突起,受害林木生长衰弱,松针提早枯萎脱落,主梢生长较短,连续发病易造成树木枯死。造林时不造油松与黄檗的混交林,尤其是隔行混交林,可营造块状混交林,但两树种的迎风边行应植1~5行其他树种。发病初期,于8月中下旬向油松上喷施1∶1∶100波尔多液,或敌锈钠200倍液,或波美度0.5石硫合剂,或粉锈宁800倍液。每15d喷1次,喷1~3次,可防其侵染。结束语

油松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除自然因素外,常与其间伐强度、作业方式、改造利用措施以及工业污染等因素有关。为了更好地发挥油松的材用价值及其保持水土和绿化环境的功能,做好油松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是关键。病虫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结合营林、生物、化学、物理等防治方法,因地制宜,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花卉行业:冬季花卉病虫防治措施》一文,希望能解决您养殖花卉植物的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行业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