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的用途有很多,不但可以供大家赏玩,还能当做药材治病,又或者放进食物里作为一种调味品来使用。花的用处很多,那么就让爱花卉网(xzh52.com)小编收集整理的"了解花卉:乌鲁木齐花卉销售另辟市场",希望您喜欢!

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新疆党委常委会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十项规定出台以来,新疆各地新风扑面。而在倡导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不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摆放花草,不安排宴请等的同时,一些相关行业也面临销售额有所下降的局面。

近日,从乌鲁木齐市明珠花卉市场了解到,这里的一些商户,租花业务已经停滞。

“两个月前,有客户从我们这里订了60盆摆花,现在都不要了,说是会场从简。”乌鲁木齐市明珠花卉市场的一位商户告诉记者。在该市场转了一圈后发现,市场内的顾客,大都是为自家购买花卉的个人消费者,订购摆花的人基本没有。

乌鲁木齐市明珠花卉鲜切花市场的一位销售人员说,最近来店里预订会议花篮、主席台摆花、演讲台摆花的人少了,他们接的订单基本为婚庆用花和礼品花束、花篮。

记者从一家名为阳光花业的商铺了解到,一次会议所需的鲜花费用约1500元左右,这还不包括胸花和花篮。“最近会议用花的订单少了很多,但鲜切花市场的主营业务不在其中,所以对我们的收入影响不大。”一位商家表示。

乌鲁木齐市明珠花卉市场管理部的一位负责人说,精简会风的确影响到了市场内一些商家的租花生意,可商家心里还是支持这项工作的。“我们已通过举办花卉展销活动,拉动盆花的销售。另外,市场还会给出一些优惠措施,帮助和鼓励商家拓宽销售渠道。”

XzH52.COM推荐阅读

花卉科普:温江花木市场销售状况分析及建议


一、温江花木销售现状

1.温江花木交易市场简介

据温江区资料数据显示,温江区花木生产面积达15万亩;飞地花卉7万余亩。全区花木在地资产逾120亿元,2024年花木产业收入45亿元(其中花木销售15亿元、园林绿化工程30亿元)。花木产业涉及农户3万户、从业人员达5.8万人。2024年1-6月花木销售10.5亿元。温江万亩花卉苗木集散市场是四川省政府市场重点办批准建设的省级重点市场项目。市场位于国色天香附近的踏水、万春两镇,规模1万余亩。到目前为止,进入集散市场内投资建场建园的省内外企业已达200余家,为温江的7万亩花木、8500户花农的产销起到了带动作用,使全县每年花木购销额达到约2.5亿元。

2.温江优势花木品种

温江花木资源丰富,品种多达1300余个,大致可分为观赏苗木、观叶植物、彩叶植物这几大品种。近年来,消费者对于来自亚热带的棕榈类植物的观赏兴趣大大提升。在走访的50家花场中,由福建经销商提供的棕榈类树木居多。同时,像蓝花盈、香港紫荆也深受欢迎。这类花木存活率高达99%,少数需要在冬季特别呵护。是一些高档住宅区,部分市政公园建设的首选品种。

3.花木经销商

在此次访问的50家经销商中,有86%的商家来自福建省,主要从事棕榈类苗木的销售。这些花场大部分占地为十多亩,苗木均为成品且主要来自福建的基地。经销商的投资契机大部分是灾后重建市场需求量大吸引,同时也是为了有更好的交流展示平台。

经销商们主要的销售渠道有:在地销售,通过经纪人中介,营销组织及招投标以及园林工程直销。产品畅销重庆、云南、河北、上海等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部分产品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德国、阿联酋等国家。

二、花木交易市场不景气原因分析

1.房地产市场低迷

近几年来,楼市的不景气使得房地产开发商在绿化建设方面精打细算,有意识地减少绿化投入。收款难、企业垫资过大也是导致园林绿化产业低迷的重要原因。绿化建设工程减少的直接结果是苗木需求量萎缩,成交量减少,价格下滑。

2.市政建设的饱和

随着灾后重建基本完成,成都及周边地区的市政建设项目的花木需求基本已经达到饱和状态。且加入市政建设的花木经销商均为少数的几家实力雄厚,资信度较高的公司,呈现出一定的垄断局面。而大部分的供应商也只能在招投标的竞争中等待机会。目前,大多数的经销商均已将目光投到重庆、贵州等省外城市。

3.自然灾害

不同品种的花木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同。大型的乔木类和棕榈类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在长途运输过程中存活率较高,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小。而灌木类植物易受霜冻或雨水的腐蚀,大面积的死亡会给经销商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诸如观赏类杜鹃这样的植物一般都直接种植在花盆中进行培养,便于移动与搬运。

三、建议

1.扩大宣传力度

温江的众多花场均位于天香大道,这就相当于为花场提供了更好地展示平台。每天来往的车流量很大很容易有过路的客人,促成交易的机会大大提升。在我们所调查的花场中,与过路客结成的交易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

2.有效利用园林景观资源开发休闲旅游业

温江的花场几乎都只用于花木的培育或暂时栽种,利用率极低。良好的环境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休闲娱乐的天然氧吧,既可以增加收入,也是一个良好的宣传途径。同时,大型乔木之间间距很大对于底层空间造成了浪费,可以再树木之间种植一些合适的蔬菜,既保持水土又是一道更别致的景观。

3.拓宽销售途径,新的销售模式

发展网络销售:据估计,在未来几年中,电子商务网络购物会急速膨胀,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网上鲜花植物销售。网络销售的市场潜力很大,目前网络订单的大部分客户都由首次通过网店购买花卉产品的顾客发展而来。网上花店还可以联合其他商家提供多种多样的礼品,包括花卉、巧克力、酒类等。使顾客有更充足的选择空间。

4.大户联手,提高经营和管理水平。

2024年左右的花卉产业持续高效发展,已经培育了一批生产或经营大户,但就目前情况,这些大户互相闭锁信息,联合、交流少,极不利于共同做大、做强。因此,应设法改变这一现状,让这些具有生产经验和市场把握能力的能人联合起来,资源共享,利益分摊;逐步建立品牌意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通过公平、诚信经营和良好服务赢得市场,从而推动花卉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总结

花木种植与交易是温江区经济发展的重点支柱,从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进行考察分析将有利于对于整个交易状况的整体掌控,有利于温江花木事业未来的发展,也将有利于当地农户的增收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

了解花卉:青州花卉市场体系建设纪实


“在青州,根本就不用担心花卖不出去。全国几千家客商都盯在市场里,这里的行情就是风向标。”日前,在山东省青州市黄楼街道潘村花卉园,正在给客户介绍各种花卉的经理刘志明对笔者说,去年他们10余家公司共向天津供应了6000万株草花。近年来,青州市注重花卉市场体系建设,建起众多大型花卉交易市场,吸引我国北方省区众多花卉经营者入驻。

青州市是我国南花北移、北花南运的重要集散地。依托这一优势,青州精心培育花卉交易市场,努力打造我国北方最大的花卉交易集散地。借助一年一届的花博会,青州花市越来越火,许多花卉品种的栽植和营销都处于国内市场的主导地位。目前,青州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盆花生产中心、集散中心和中国花木物流中心。

在北方花卉交易中心,来自辽宁的花农陈希英说:“七博会的时候,我跟着省里的君子兰协会来青州参展,被这里的市场所吸引。2024年我在交易中心租了个30平方米的摊位卖君子兰,虽然花的价格比东北低一些,但是这里客商多、销量大,收益比以前强多了。”据了解,除去摊位租金、水电费和运费等,陈希英每年收入10多万元。现在仅在北方花卉交易中心,就有800余家花卉经营户入驻经营,其中像陈希英这样的外地经营户就有190余家。

为构建高效快捷的市场体系,青州市以专业花卉批发市场为依托,加强花卉市场体系建设,投资8000多万元,先后建起了21万平方米的室外交易市场和15万平方米的交易大厅。厅内集中了国内外各地的300多个系列3000多个花卉品种,吸引了台湾源茂、上海成美、美国维生等30余家国内外知名花卉公司在此设点。青州市投资3800万元,建起了青州国际花卉超级市场,市场配备安装中央空调智能控温系统,市场营业面积3.1万平方米,设超市摊位400余个,可同时容纳3000人参观选购。此外,青州市还投资20亿元建设了集花卉苗木科研、种植、加工、销售及金融服务、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中国北方花卉苗木交易中心。目前,这个项目已被列入《山东省“十二五”农产品批发市场省级重点项目》和《山东省苗木花卉产业振兴规划》。

随着青州花卉市场体系的完善,青州“中国花木之乡”的品牌越叫越响,无数国内外客商慕名而来。销路畅通,市场扩大,为花农种花、卖花提供了便利。

“去年我家养了两万来株丽格海棠,全部都卖了出去,都是客商直接到棚里来拉的,真是方便。”有着15年种花经验的东夏洛店村村民张荣霞说,“以前种的花都是在路边摆摊销售,销量很不稳定,现在只要在大棚里等着,就有客商主动上门。”在青州,像张荣霞这样通过养花捧上“金饭碗”的已有万余农户。

另外,青州还在全国各大城市设立了500多个花卉直销处,形成了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依托花卉交易市场,青州市涌现出4000多名“花卉经纪人”,在花农和各地客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把青州的花香传遍全国。目前,青州市花卉种植面积11.8万亩,从业人员11万人,年花木交易额56亿元。

了解花卉行业:花卉市场备战 花市“黄金档”


春节临近,迎春花市尚未开幕,但各地的花卉市场早已经活跃起来,花商们已准备就绪,全力以赴迎接春节花市的“黄金档”。

连日来,记者走访桥南街的一些花市、花场,发现花商们备足了应节的花卉,年桔、蝴蝶兰、菊花、水仙花等应节花卉一应俱全,色彩缤纷,不少市民前来购买,鲜花以及盆景小植物备受青睐。花商们表示,现在来购买年花年桔的人还不算多,年花、年桔销售多集中在春节前一周。

“这盆金鱼花8元一盆。”一名女花商见记者走近,迎上前满面笑容地向记者推荐。记者仔细观察发现,这些外形酷似金鱼的花卉花香清新、满目绚烂,颜色有黄色、红色、粉色和蓝色等。花商告诉记者,金鱼花在国外极为受宠,我国引入时间不长。金鱼花因有“金玉满堂”之谐音,而且价格不算贵,受到不少市民的青睐。女花商说,今年年花价格预计总体有所上涨,尤其是年桔,今年盆桔虽然大丰收,但相比去年,盆桔供货的总量减少,再加上化肥、运输、人工等成本的增加,预计盆桔价格将比去年贵一些。

了解花卉:长沙县花卉苗木开春销售破2亿元


阳春三月,长沙县黄兴镇泉沿线一路,一辆辆满载花卉苗木的拖拉机、卡车来来往往,好不热闹。黄兴镇仙人市村村民王霞家种的苗木,也装在这样的车上,加入到奔跑在泉沿线上的“苗木车队”中。

买者不断,树苗装车到晚上12点

王霞家种了一二十亩的红桎木、杜鹃、香樟、玉兰和桂花,三月以来“每天陆陆续续来买苗木的人就没断过,一天至少会装一车”。

黄兴镇花木协会会长、仙人市村党支部书记刘兵告诉记者,在长株高速仙人市出口,每天下午3点开始把农户家挖出的树苗装车,一直要装到晚上12点。“现在,每天能装几十车。到了三月底进入高峰期,每天能运出上百车。三四五月的销售额占到全年的60%。”

花卉苗木市场火爆,泉沿线沿路两侧都是满目的苗木。“现在家家户户都种苗木,村民们都不愿意到外地打工了,留在家里,种10亩苗木,一年能赚二三十万元,比去企业做事强。”刘兵笑着说。

小香樟、小玉兰紧缺,彩色树种受捧

刘兵介绍,和往年相比,今年胸径5公分的小香樟、小玉兰较为紧缺。同时,买家购买的品种更多样了,樱花、紫薇、枫树、乌桕等彩色树种受到热捧,选择较大规格、平价、好养护的本土乡土树种的人也越来越多。

“建花园式庭院的农家很多也来我们这买花卉苗木,在院子里贴点草皮,种些开花植物、小规格苗木。根据装车情况看,今年销售金额和总量较上年都有所上升。”刘兵说。

记者从县林业局获悉,开春以来全县花卉苗木销售火爆,黄兴镇、跳马镇、干杉镇和榔梨街道的花卉苗木销售额已突破2亿元。

了解花卉行业:节俭风来袭 花卉商转型主攻个人市场


“精简会议不摆放花草”的规定直接影响了省会的公务用花市场。花卉商转型主攻个人市场,原来专供单位会议的绿植、大型盆栽降价卖给个人,婚庆用花品种更多服务更全了。

会议用花降价出售、出租的摆花撤到库房、送花的货车少了一半多……这是记者在省会几家花卉市场看到的情景。在中央8项规定精神的倡导下,公务用花直线下降,使得一些靠公务用花为主的花商门庭冷落,不得不打出“降价”“出租”的牌子。

在西三教花卉市场,一位专门负责送花的司机说,以前生意红火的时候,每天送好几个单位,一辆车都跑不过来,现在是好多天没有一趟生意,货车闲置,还不如去拉点别的活儿。一家摆了各种盆栽的花卉基地的老板说,跟以前比,公务用花至少减了九成,现在他们也就靠个人买花来维持。而以前会议用花最为流行的“租摆”更是冷落到“入库”,不少花商直接收起了“租摆”的样品,换成盆花,“省得占地方”。一家花木基地的李经理说,今年的重点是把婚庆市场做好,比如多设计一些花车的造型,做得漂亮些,价格优惠些;还有就是加大宣传,多方联络,跟婚纱影楼等一些相关单位加强联系,多拉点顾客。

在东岗路上的一家花木市场,不少盆栽在降价出售。一位花商说:“只要不赔钱,卖就卖了吧。”几位花商聚在一起讨论今年的市场行情,如何针对个人生意动动脑筋成为共识。除了降价销售之外,花商们正准备从网上查些资料,哪些花适合摆在卧室,哪些花适合摆在客厅,做个展牌,平时也跟顾客多介绍一些,对生意有好处。

了解花卉:山东爆苗木市场隐现严冬期


“在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大背景下,发展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而林木种苗是林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因地制宜发展绿化苗木等特色种苗产业,形成种苗生产、交易、流通和售后服务产业链已经成为当务之急。”4月26日,在第二届黄河三角洲(滨州·惠民)绿化苗木博览会上,国家林业局国有林场和林木种苗工作总站站长杨超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日,国家林业局发布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林木种苗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明确林木种苗是林业发展的基础,对保障林产品供给,推动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苗木市场的火爆难掩发展过热、市场趋于饱和的隐忧,通过发展规模化苗圃基地,实现苗木种植由分散向集中转变,从而激活民营林产业,或是当下的有益探索。

苗木业火爆一方

“高价收购白蜡若干”、“急购国槐若干”,26日,驱车缓慢行驶在惠民县皂户李镇的街头,道路两侧一间接一间的苗木经销商店俨然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交易场面可以用“火爆”形容,以至于交通一度拥堵不堪。

据皂户李镇林业站站长宋华永介绍,全镇耕地面积6.2万亩,各类苗木种植面积达5万亩,仅速生白蜡育苗面积就达1.2万亩,每天这里都有各类苗木运往北京、上海以及新疆、东北等地的50多个大中城市,一年售出各类苗木达3亿株。这座人口不到3万人的小镇,已然成为“买全国、卖全国”的苗木周转集散地。

“现在皂户李镇前找李村没有一亩粮食地,几乎家家都从事苗木产业。”苗木经纪人李金民给导报记者算了一笔账:若是种粮食,一亩地一年顶多收入1500元;但要是种苗木,一亩地按照种植3万株苗、一株苗净赚2毛钱计算,一年收入就能达6000元。不仅如此,种植苗木不像种粮一样费工,人们还能有时间外出打工。

导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火爆的苗木市场催生了本地一批像李金民这样的苗木经纪人。据统计,该镇现有实力较强的苗木经纪人200多名,小经纪人2000余名,专业合作社40余家。

“皂户李镇的苗木市场是民间自发形成的,尝到甜头的村民们正逐年扩大种植面积。”宋华永告诉导报记者,目前皂户李镇可再建设大型苗圃或林场的土地已经难找了,因而不少有实力的苗木种植大户开始在周边乡镇承包土地建设苗木基地或林场,最大的有近千亩。

市场饱和之忧

谈及今年苗木的市场价格,李金民直言,波动有点大。“今年年初白蜡苗木价格曾遭遇低谷,甚至连租地成本都收不回来。但从目前的市场来看,3-7公分的白蜡苗木已经回归每棵500元左右的价格。整体来看,其价格已经实现了连续5年上涨。”

经历了2024年苗木价格的急剧攀升,像李金民这样的经纪人既高兴又担忧。通过采访当地多名苗木经纪人,导报记者发现,苗木价格攀升主要得益于国家重视绿化、鼓励通过土地流转植树造林的政策。全国各地,尤其是北京、天津均加大了苗木引进力度,苗木需求不断攀升。

然而随着苗木价格居高不下,盲目投入增多,李金民等苗木经纪人开始担心市场出现饱和状态。而且苗木生长具有一定周期性,等这一批小苗长大时,价格可能就不如目前乐观。

李金民的担忧不无道理。据山东省林业厅副厅长吴庆刚介绍,截至目前,山东省育苗面积达到179万亩,产值突破200亿元,仅2024年上半年就新增苗木面积50万亩。

山东省林木种苗协会秘书长闫大成预计,今明两年山东将有30亿株以上的小苗出圃,至少需要500万亩土地栽植;3-5年后,将有20亿株以上的苗木出圃,至少栽植2000万亩以上的土地。按当前绿化工程需要,10年以上才能用完这批苗木。闫大成直言,主产区苗木生产过热,苗木从业者正面临新一轮苗市“严冬期”的考验。

无独有偶。1999年至2024年,山东苗木产业就曾发展过热,育苗面积从25万亩骤增至100万亩。由于市场饱和,苗木过剩,2024年苗木市场开始降温,中小规格苗木价格急剧下降,严重滞销。一些规模小、经营分散的苗农由于缺乏周转资金,难以为继。

规模化探索

为规避市场风险,导报记者注意到,惠民县当地一些苗木种植大户试图通过投资建设高标准、规模化、精品化的苗木基地以增强自身竞争力。

“大树之下种小树,小树之下种植地被植物,这样便可以合理地利用土地,一定程度上规避市场行情带来的风险。”惠民县茹园苗木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金玉表示,苗木产业日趋火爆,当地村民不再希望把土地流转出去而是选择自己种植,用地成本随之高企,因此,立体种植不失为今后发展规模化林场的一条出路。“此外,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也是改变过去苗木品种单一状况,降低风险的一种策略。”

宋华永表示,今年皂户李镇也注意到应解决难题大块土地、稳定市场价格,对此,镇政府着手出面租赁土地,转包给外商或经营大户,改变过去苗木繁育零散、大型苗木繁育基地缺少的状况。由此来看,建立成方连片的苗圃基地将成为今后的趋势。

“力争用1-2年的时间,建设5处以上大型苗圃中心,实行单一品种的集中生产,实现苗木规格从小到大均成规模的发展目标。”宋华永说。

了解花卉:浙江玉环春季花木市场生意火爆


爱花卉网讯连日来,浙江省玉环县花木市场人头攒动,市民们趁着春季,挑选各种盆栽、苗木,准备放到家里或种到阳台上,给自己的家添上新绿。

在自来水公司附近的城管临时疏导点,几家卖花木的店前面人来人往,有些市民在问苗木价格,有些市民在问种植细节。除了水果类的杨梅、苹果、广柑树苗外,还有一些柏树苗、花卉苗,旁边还摆放着盆栽,种类繁多。

“今天买了很多,准备都带回老家种植,因为有些树苗我们那里没有。”在我县打工多年的周先生一大早就来到花木市场,选购了10多棵杨梅、樱桃、葡萄等树苗,准备带回嘉兴老家种植。他说,现在正直开春,花木容易种活,所以他趁着这个时间来选购一些在老家卖得比较少的苗木,比如杨梅、文旦树苗。

同样,家住坎门的陈女士也选购了几种盆栽,她说,这些盆栽种植比较简单,只要浇点水、晒下阳光就差不多了,所以放在家里或办公室里都蛮好。

据花木经销商们介绍,随着天气的渐渐暖和,最近的生意也开始变得红火,一天能卖到两三千元。

花卉行业《了解花卉:乌鲁木齐花卉销售另辟市场》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纲好的种植建议的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对花卉的了解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