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是令人赏心悦目的一种草本植物,它们每个品种有每个品种独特的美丽。它们就像一个一个小精灵一样,让您喜爱它们。下面是爱花卉网小编特为您推荐"花卉行业相关:广东八个月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请您翻阅!

岁末年初,揭阳市民收获了两份惊喜的“大礼包”:一是揭阳奋战冲刺8个月,成功通过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的考核验收,获批成为“广东省园林城市”;一是多年污泥淤积、脏乱差备受诟病的榕江两岸河漫滩,脱胎换骨,建成全长5.4公里、风景如画的湿地亲水公园,惠民亲民。去年以来,揭阳市全力实施“生态联动”战略,以打造岭南特色水城为目标,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大树底下的幸福生活”,这座城市居民所乐见的美好景象,正且行且近。

喧嚣闹市:造出20万平米“静土”

驱车行驶在揭阳中心城区榕江北河两岸,鳞次栉比的高层建筑,柏油马路车水马龙,如一切繁华都市的模样。停车走下江堤,眼前的画面顿时从喧嚣尘世切换到静谧之境,恍然有时空穿梭的感觉:河畔湿地间,人行绿道蜿蜒,嫣红的花、青翠的垂柳夹道相迎;踏着木栈道,一直延伸到亲水平台,榕江水从脚下流过。三五路人悠然漫步,红衣少女捧着书,读入了神;莲池片片,一枝枝娇艳的睡莲,迎着冬日俏然绽放……“湿地公园非常漂亮,将我们的母亲河点缀得更加迷人,也让市民能更好地亲近榕江水,领略榕江的美景,着实为这个城市增添一个绿色休闲的好去处。”长期在外地工作的郭先生近日回到家乡休假,看到家门口榕江河畔的变化,不禁感慨万分。在许多家住揭阳榕城的居民眼里,“脏乱差”从来就是榕江北河两岸的代名词,以前两岸的河漫滩,废土淤泥臭气熏天,水浮莲肆虐堵塞河道。当地居民对此意见极大,呼吁政府早日整治。

揭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之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加以实施。据揭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刘文江介绍,市委、市政府在工程建设之前便多次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建设方案进行论证。同时,住建局还认真听取和采纳部分市民的合理建议,进一步充实建设方案。“曾先后召开方案论证会4次,专家论证会10多次,并采纳市民合理建议10多条。包括本土网络论坛中网友提出的建议。”刘文江说,最终敲定的榕江湿地公园建设方案,以河道整治,美化、绿化城市景观为指导思想,结合市民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以及绿道建设等的功能需求,本着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合理打造河漫滩的靓丽景观。据介绍,该工程实施范围为榕江北河中心城区河段两岸河漫滩,东起梅东大桥东侧,西至北河大桥,全长约5.4公里,建成湿地总面积约21.4万平方米,设置绿道约5000米。同时,结合湿地工程的建设,增设400多个地下停车库、公厕等方便市民的市政配套设施。

湿地工程的建设,体现了揭阳特色的岭南水乡文化与滨水湿地景观,弥补了城市休闲游憩系统的不足。揭阳市市长陈东认为,湿地公园的最大亮点是真正做到“还河于民”,让老百姓亲近榕江水,与自然融为一体。2024年12月26日,揭阳市委书记陈绿平检查已基本建成的湿地公园工程,他表示,在寸土寸金的情况下,建设榕江湿地公园既能够加固堤围、美化环境,又给老百姓提供一个跳舞、打太极拳等休闲娱乐活动的场所,体现了安全、节省、环保、生态、低碳等理念。陈绿平还给堤围建设出点子,提议可更加人性化,如增加一些充满趣味的儿童涂鸦,建设一条千米童画文化长廊。

值得一提的是,榕江湿地公园工程总投资8900万元,不用当地政府掏财政一分钱。据了解,该工程采取公开招标、以BOT置换停车场等特许经营管理权的方式,由企业“打包”全额投资建设和经营。

“见缝插绿”年增20万平米绿地

近年来,不论外地游客、异乡游子或是邻市民众,踏足揭阳城区都会赞叹不已:揭阳的道路宽敞顺畅,绿化带随城市的扩展而不断延伸,城市景观日益丰富且特色鲜明,已不再是昔日城区狭小,“半个小时行通城”的揭阳了。不过,在揭阳人心里,这些仍远远不够。

新一届的揭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扩容提质。2024年底,陈绿平担任揭阳市委书记之后,提出城市建设“一年见成效、三年大改观、五年大变化”的目标,在该市第五次党代会上提出“打造粤东发展极,建设幸福新揭阳”的核心任务,要求缔造“岭南特色水城”、建设“粤东上善新区”,并在全市提高城市化发展水平工作会议上作出全面部署。揭阳党政班子意识到:城市化不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联动发展,提出了大力实施“生态联动”

发展战略。陈绿平认为,如何通过生态建设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必须突出两手抓:一是建设宜居宜业城市,二是建设绿色社区。2024年新春伊始,揭阳市即把创建“广东省园林城市”作为城市扩容提质、优化人居环境的民生工程来抓。陈绿平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专门研究创园工作,市长陈东将“创园”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工作重点,并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多次拍板解决工作中碰到的问题。2024年初,揭阳市政府印发《揭阳市创建广东省园林城市工作方案》,成立创建省园林城市工作指挥部及其办公室;3月30日召开创建省园林城市动员大会,一场“创园”会战由此拉开帷幕。

xZH52.COM同步阅读

花卉相关知识:河北保定市成为“国家园林城市”


近年来,保定市坚持把提升城市品位作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灵魂,依托资源、区位和文化优势,大力实施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龙头的国家卫生城、环保模范城、优秀旅游城、低碳试点城“五城联创”活动,倾力打造“彰显历史之韵、传承文化之魂、营造山水之秀、建设低碳之城、展示现代之气、培树文明之风”特色鲜明、风景宜人的现代园林城市。截至目前,保定市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地面积5102公顷,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6.2%和36.9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15平方米,城市生态环境得到逐步改善。

日前,国家住建部发布了关于命名国家园林城市和县城的通报,保定市通过了国家住建部组织的检查验收,被正式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据了解,根据《国家园林城市申报与评审办法》和《国家园林县城评选办法》,2024年,住建部对2024年申报城市、县城和城镇组织了综合评审,该市按照评审意见要求,认真查找不足,积极落实整改。2024年11月,住建部组织专家重新审查,专家组到我市就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道路绿化达标率、新建及改建居住区绿地达标率、公共设施绿地达标率、古树名木保护率等进行实地检查,对保定创园整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花卉行业相关:山东日照新增两个省级湿地公园


记者从日照市林业局获悉,日照有了两处省级湿地公园和一处省级狩猎场。

东港区付疃河省级湿地公园、五莲县潮白河省级湿地公园、五莲县黑虎山狩猎场通过山东省林业厅的评审,成为日照市首批省级湿地公园和狩猎场。

付疃河位于东港区中部,湿地公园规划面积2900公顷。

潮白河位于五莲县东南部,湿地公园规划面积1000公顷。这两处湿地不但风光秀丽,而且是众多候鸟的栖息地。

黑虎山狩猎场位于五莲县石场乡,规划面积390公顷,狩猎对象为人工养殖驯养繁殖的动物。

“这两处湿地公园和狩猎场的建设是日照市生态建设取得的新成果,对发展生态旅游业具有重要意义。”日照市林业局一工作人员说。

据了解,湿地公园是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为目的,开展湿地保护恢复,宣传教育、调研监测、生态旅游等活动的特定区域,是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花卉行业:江西园林专家为赣州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把脉”


近日,记者从全市园林系统相关培训会议上获悉,围绕2024年赣州力争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要求,全市园林系统正在加紧进行相关的基础培训和学习。

当日,来自赣州市各县(市、区)的园林单位相关负责人以及园林方面的专家齐聚一堂,大家围绕建设国家生态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展开了经验交流和学习讨论。据赣州市园林局局长朱丽琴介绍,国家森林城市创建考核的指标要求较高,如城市绿地覆盖率必须达到40%,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1平方米,城市乔木面积占绿地的60%。全市各园林部门目前正在积极做好前期的相关规划和基础培训等工作。目前各县(市、区)距国家森林城市创建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不少基础工作还有待开展实施。

另据了解,目前国家森林城市创建考核较之前的“生态城市”和“园林城市”创建有所不同,其范围有所拓延。具体考核范围已经不仅仅局限为一个城市,而是同时包括了城市所在的地级市所辖各县(市、区)。这也意味着,围绕着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要求,我市必须加强各县(市、区)的创建力量。

花卉行业相关:城市绿地对园林苗木的要求


不同类别的城市绿地,无论从生态环境条件方面,还是从绿化目的的具体要求方面,都需要丰富多样的绿化苗木。如形式多样的公园,有地形变化,也有水旱变化,形成了复杂多样的生态空间,可为多种多样的观赏植物提供生存环境。机关、学校、医院、陵园等不同性质的单位,对绿化苗木的观赏要求各不相同,需要用不同的苗木进行绿化。工厂绿地会因具体的产品类型和生产工艺对绿化植物种类提出抗粉尘、抗SO2等不同要求。

由上可见,为了美化城市环境,不断调节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园林绿化中不仅需要数量足够的园林苗木供应,而且需要丰富多样的苗木种类。园林苗圃是专门为城市园林绿化定向繁殖和培育各种各样的优质绿化材料的基地,是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基础。园林苗圃可以通过培育苗木、引种、驯化苗木、以及推广苗木等推动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同时,园林苗圃本身也是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具有公园功能,可形成亮丽的风景线,丰富城市园林绿化内容。因而,园林苗圃在城市园林绿化、美化和环境保护中具有非常突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城市绿地多种多样,各绿地常具有独特的小气候和土壤环境条件,同时在城市绿化建设中对各类绿地的绿化要求又有很大差别。这些独特性和差别,对园林绿化材料提出更高要求,也使园林苗圃在园林绿化中的地位显得更为重要。城市园林绿化不仅要起到丰富城市景观、美化城市、给人以美的感受、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的作用,还要起到净化空气、减轻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1992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的《城市绿化条例》将城市绿地大致分为六类。

1、公共绿地居住区公园和动物园、植物园、陵园、小游园及街道广场绿地;

2、居住区绿地(除公园以外)居民居住区的绿地;

3、单位附属绿地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管界内的绿地;

4、防护绿地用于城市环境、卫生、安全、防火等目的的绿地;

5、风景林地具有一定景观价值,在城市整体风貌和环境中起作用,但尚未完善游览、休息和娱乐等设施的绿地;

6、生产绿地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和草圃等。

花卉行业相关:城市园林植保现状与存在问题


多年来,城市园林植保在微薄的植保专业力量下,采用传统病虫防治方法指导防治,基本保护城市园林绿化成果,做到城市园林病虫害可持续性控制。城市园林植保现状与全国园林植保现状大同小异,不容乐观,仍然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现状与存在问题

1.1病虫防治的偏差

园林植保同规划设计、种植、施工、养护等各个环节脱离,所以在目前城市园林绿化同样存在:盲目的引种,重色彩轻层次的平面设计,植物配置脱离实际,急功近利的反季节施工,不计后果的高密度种植,展转反复、喜新厌旧园林改建,以及重种轻管的养护模式。

1.2 园林植保力量薄弱

整个园林系统园林植保专业人员屈指可数,各个区局和绿化部门基本上不配备专职植保人员,尽管在各区局设有植保网络成员,但大都是非专业人员,身兼数职,所以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并且变动也十分频繁,不能及时、有效发挥植保网络员的作用。

2 园林病虫发生与新变化

城市城区普遍栽种加杨、柳树,郊区山地以马尾松纯林为主,杨天社蛾、柳毒蛾、松毛虫等年年猖獗发生,后来因大量栽植悬铃木、枫杨、女贞、梨、海棠等,杨天社蛾降为次要害虫,而大蓑蛾、小蓑蛾、刺蛾、斑蛾上升为主要害虫,同时红蜘蛛、白蜡蚧、梧桐木虱发生十分严重。以前因蓑蛾、刺蛾、松毛虫、柳毒蛾、白蜡蚧、天牛危害严重,便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并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日本龟蜡蚧等30多种介壳虫严重危害,桂花粉虱和黄杨绢野螟迅速上升危害。其园林病害主要为月季黑斑病、樱花根癌病以及紫荆、桃、梅等细菌性病害。松毛虫、柳毒蛾、大蓑蛾、黄杨斑蛾、丝棉木尺蠖等先前常发的鳞翅目害虫降为次要害虫,而网蝽、粉虱、蚜虫、蓟马、象甲、叶甲、木虱等众多小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同时一些新虫局部严重发生。病害除叶部病害严重外,根部病害与生理病害日趋严重。

近些年来,城市随着苗木调拨频繁、城市绿化树木种类和种植模式的改变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使得园林病虫也发生新变化,具体情况如下。

2.1 新苗木引入带来新病虫

调查中新发现的外来入侵害虫。近些年园林绿化中色块广泛应用,引入众多彩叶植物,带来一些新的病虫。北方速生杨树、柳树引苗带来杨树腐烂病的发生,这种病主要在苗期发生较重,可导致杨树苗死亡;同时还带来柳蓝萤叶甲,危害垂柳和杨树,造成杨树与柳树叶片千疮百孔,严重的叶片被吃光。引入红瑞木、黄栌等灌木在高温季节却严重发生红瑞木黑斑病、溃疡病以及黄栌白粉病。

城区建草坪广场热,多种草坪草在城市间推广应用,带来草坪地被的多种病虫害。

2.2 环境与种植结构变化带来病虫变化

2.2.1 环境影响:城区高温、高湿与强光引起大量荫性或半荫性植物的病害。

2.2.2 城市改造:城区道路大范畴的改建,人行道硬覆盖大面积铺装,大量拆迁的建筑土残存,使得城市园林土壤严重碱性化、贫瘠、板结以及窒息。

2.2.3 植物配置的影响:乔木与灌木高密度的套植,诱发病虫发生加重;同时乔木与灌木在夏季水分管理上存在矛盾,通常造成乔木积水烂根而死亡。

同一种植物密植的大色块应用,以及相同科、属的花灌木集中配置,为害虫的集中危害提供了有利的营养条件,便于病虫相互传播与感染。另外,集中密植导致多处园林绿地的多种园林植物因通风不良,土壤长期阴湿,导致白纹羽病与紫纹羽病严重发生而大面积死亡。

3 城市园林病虫害控制的对策与措施

3.1 对策

3.1.1 加强园林病虫危害性的宣传教育:开展园林病虫可持续控制不仅仅是园林植保专业人员的专题,而且是一个社会工程。在加强园林行业内部培训的同时,也要加大向社会进行科普宣传与教育,让全社会共同关注和监督,使人们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真正认识到病虫害问题不仅关系到引起重大经济损失,而且关系到保护已有城市绿化成果,关系到城市生态安全和社会安全。

3.1.2 加强植物检疫:随着城市园林绿化增加,引种和苗木调运频繁,人为传播园林植物的机会就越来越多,一旦危险病虫传入,会给园林事业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在城市园林植物苗木及其他材料引种调运过程中,要加强检疫,严禁将危险性害虫传入或传出,对已传入的要及时封锁,就地消灭。

3.1.3 树立病虫防治生态控制新观念:在园林植物病虫防治思想上,转变消灭病虫为与病虫协调共存的观念,从生态学观点出发,以栽培为基础,发挥和提高植物自身抗性,加强植物保健,辅以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等措施,并把病虫防治切实纳入城市绿化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可持续控制效果。

3.1.4 强化对病虫害的研究:在园林植保项目研究中要重视病虫害的基础研究,开拓超前研究,切实重视应用研究及其成果的转化,真正使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建立在既有理论依据,又有足够的科技含量和真正行之有效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病虫防治体制和体系以及园林植保防治队伍的建设。

3.2 具体措施

3.2.1 开展病虫可持续控制:园林设计是城市绿化全过程的第一环节,是园林病虫害是否可持续控制的基础和关健,只有符合或接近自然的园林设计才能创造出适合植物正常生长,而对植物病虫发生、危害不利的环境条件,才能使园林植物病虫害得到可持续的控制,否则,在园林病虫害防治上又会陷入被动治理的局面。

3.2.2 结合城市不同生态系统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根据城市园林植物群落、植物立地环境、污染程度、植物病虫害及天敌情况等,城市园林生态可分为三类:一类园林生态系包括风景名胜区、自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人工森林公园等。这类生态系一般在城市郊区,接近自然森林生态系,病虫防治强调保护天敌,以人工防治和生防为主,应以建立稳定的生态平衡为目的。二类园林生态系包括机关、院校等单位附属绿地和市内公园等公共绿地。这是人工模拟森林生态系,应加强对各类园林植物的肥水管理,增强其耐病虫能力,多采用生物药剂和园艺措施:清除早期病虫源,保护天敌,促进生态平衡,从而达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三类园林生态系是指市内街道和主要交通干道的行道树、各种绿篱、绿带和街心花园等防护绿地,这类园林生态系是综合治理的重点。

3.2.3 注意园林植物合理配置: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各地应大量种植乡土树种,讲求适地适树,增加植物多样性,促进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系统对害虫的自我调控能力。因而城市绿地建设要避免单一化模式,追求常绿与落叶树种结合,乔、灌、花、草、藤的结合,多树种、多层次、种植密度合理的植物群落结构,充用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充分体现园林生态景观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在植物配置时避免混栽有利于害虫转主寄生植物或者混植有共同害虫的植物。

3.2.4 重视物理及园艺措施的应用:在“六小害虫”的防治上,则要结合人工修剪,尤其是冬季修剪,利用“六小害虫”危害相对集中期,剪除有大量虫体的枯、死枝,并集中烧毁。对于大多是1年1代的介壳虫,在冬季修剪时还可结合人工涂刷;对于蚜虫可利用黄板诱杀和粘捉。在天牛的防治上,可在成虫羽化盛期进行人工捕捉,尤其是雨后天晴的上午;此外,在天牛产卵期,抓住其嗜好的树种进行人工锤卵。对于病害的人工防治,则主要是清除传染源,及时伐掉枯死树及病枝,清除地面病叶,选育良种、高温灭菌、修剪疏枝、适度灌水、松土施肥、喷洒保护剂或高脂膜等方法,立足于保护性预防,把病菌阻隔在植物体外。

3.2.5 积极开展园林病虫生物防治:大力发展和利用天敌。利用天敌控制害虫,应是城市今后的园林植保工作发展方向,而且是切实可行的。

大力推广生物制剂应用。20世纪末,生物制剂和生物技术在农业和林业已经大面积推广和试用。生物农药发展到今天,其种类相当多,根据来源可分为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和微生物农药。全国已登记注册植物源农药有16种,如0.3%印楝素乳油、10%烟碱乳油、75%鱼藤酮乳油以及茶皂素、苦参碱水剂等;动物源农药则主要是动物激素和动物毒素,如昆虫蜕皮激素、保幼激素、性激素以及沙蚕毒素等,其农药商品名有灭幼脲、除虫脲、抑食肼、米满等等;至于微生物农药发展则更快,在防病上有井岗霉素、灭瘟素、春雷霉素、多氧霉素、公主岭霉素、农抗120、农抗5102等;防虫则是更多,目前主要有阿维菌素类、BT乳剂、白僵菌、绿僵菌以及核型多角体病毒和颗粒体病毒等,其商品化药剂名则是不胜枚举。而且这些生物农药比化学农药具有久效、低毒、低残留和对人畜无害等特性,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应该提倡使用的。

3.2.6 选育抗虫抗病能力强的植物品种:以适应城区生长的乡土树种为主,适量选择适应性强、病虫害少、并能营造良好植物景观的外来树种,作为城市园林的骨干植物。加强对环境适应性强、生长势旺盛、表现出抗虫、抗病、抗高温等特性的不同类型植物进行试种,加强一些乡土植物在苗圃进行培育和种植,谨慎引入外来植物。

3.2.7 加强园林植物养护管理中病虫防治规范化

随着对城市绿地实行招标养护工作日益重视,越来越多街道绿化、社区绿化、单位绿地以及公园、游园都在实行工程养护招标,不少城市出台配套的园林绿化地方标准或规程。所以结合我市园林病虫发生情况与发生特点,制定园林植物养护管理的园林病虫防治规程工作,在当前我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中显得迫切需要,以便规范园林病虫防治工作,有利于我市由园林城市发展为生态城市,同时促进、提高园林病虫防治技术水平。

园林植保是城市园林发展的产物,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其发展同城市园林业发展紧密相联,也与整个城市的经济状况直接相关。尽管城市园林植保目前现状不容乐观,但随着城市绿化步伐的加快,相信我市园林植保会结合园林病虫新变化,走可持续性控制的发展战略,逐步落实我市园林病虫防治的具体措施,更快、更好、更全面地发展我市园林植保事业。

花卉行业相关:城市街头园林景观的植物配置技术


当代城市园林景观变化显著,人们的生活品位、审美情趣不断提高,要求设计师们注重景观设计的艺术性。用景观设计的构成要素和构成法则,加之理性的分析方法,以设计、艺术、经济、综合功能这四个方面的关系为基础,用审美观、科学观进行反复比较,最后得出一种最优秀的设计方案,遵循形式美规律已经成为当今景观设计的一个主导性原则。探讨景观设计中形式美的规律对创造出最优化的人类景观系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1街头绿地景观效果

1.1美化效果

街头绿地掩饰了裸露的地面,与亭台楼阁、山石水体等相映衬,显示出都市的田园风貌,衬托出现代都市的绚丽空间、多复色彩和烘云托月的美学效果,给人们以静谧之感,令人心胸开阔、心旷神怡、奔放感情和陶冶情操。

1.2净化效果

1.2.1改善气候。街头绿地景观是一部很好的空调机。城市里凡有绿地的地方,温度都明显低于无绿地的地方。这是由于绿色植物对阳光直射的阻挡和蒸腾散热等作用造成的。

1.2.2净化空气。城市的绿地像人的肝脏一样,具有解毒作用。大片的树、草能使气候受阻,从而降低了风速,使空气中的一些污染物沉降下来。

1.2.3降低噪音。噪音有损于人体健康,在城市已成为社会公害。而40米宽的林带可以减少噪音10~15分贝,城市公园里成片树林可使噪音降低26~43分贝。没有树木的大街上,噪音要比树木葱郁的大街大5倍。

1.2.4人们所需氧气的制造者。人们维持生命所需的氧气,就是绿色植物吸收了空气中的CO2,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来的。

1.3休闲效果

1.3.1为居民提供休憩的空间。柔软嫩绿的草毯,给人以愉快之感。建植于医院、住宅区、公园、广场等处的绿地,是供人们工作、学习、劳动之余休息和疗养的场所。

1.3.2调节人类生理机能。现代社会,工作生活节奏加快,人的精神状态高度紧张,工作学习一天后需要松驰一下。而优美的绿化环境,空气新鲜,有效阻止病菌的滋生,并且绿色环境有利于高血压、神经衰弱、心脏病人恢复健康。

1.3.3改善城市面貌和投资环境。一个优美、整洁、绿意盎然的现代城镇,不但可以大大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品位和精神文明程度。从而也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

2街头绿地植物景观设计

街头绿地植物景观设计同样应该遵循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的基本原则。即统一、调和、均衡、韵律和比例五大原则:

统一原则:也称变化与统一或多样与统一的原则。植物景观设计时,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统一感,这样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

运用重复的方法最能体现植物景观的统一感。如街道绿带中行道树绿带,用等距离配植同种。同龄乔木树种,或在乔木下配植同种,同龄花灌木,这种精确的重复最有统一感。

调和原则:即协调和对比的原则。植物景观设计时要注意相互联系与配合,体现调和的原则,使人具有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找出近似性和一致性,配植在一起才能产生协调感。相反地,用差异和变化可产生对比的效果,具有强烈的刺激感,形成兴奋、热烈和奔放的感受。因此,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常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主题或引人注目。

色彩构图中红、黄、蓝三原色中任何一原色同其它两原色混合成的间色组成互补色,从而产生一明一暗,一冷一热的对比色。它们并列时相互排斥,对比强烈,呈现跳跃新鲜的效果。用得好,可以突出主题,烘托气氛。如红色与绿色为互补色,黄色与紫色为互补色,蓝色和橙色为互补色。

均衡原则:这是植物配植时的一种布局方法。将体量、质地各异的植物种类按均衡的原则配植,景观就显得稳定、顺眼。如色彩浓重、体量庞大、数量繁多、质地粗厚、枝叶茂密的植物种类,给人以重的感觉;相反,色彩素淡、体量小巧、数量简少、质地细柔、枝叶疏朗的植物种类,则给人以轻盈的感觉;根据周围环境,在配植时有规则式均衡(对称式)和自然式均衡(不对称式)。

韵律和节奏原则:配植中有规律的变化,就会产生韵律感。园林绿化构图的韵律与节奏方式很多,常见的有:简单的韵律;交替韵律;起伏曲折韵律;拟态韵律等。

3北方城市街头绿地树种选择

树种的选择是城市街头绿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绿化的主要材料是树木,树木需要经过多年的培育生长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树种选择恰当,树木生长健壮,则绿化效益发挥的好。如果选择失误,树木生长不良,就需要多次变更树种,城市的绿化面貌就会长时间的得不到改善,而且苗圃中的育苗情况也受到影响,既浪费时间又受到经济损失。

3.1乔、灌、草相结合

即本地区森林植物植被地理区中所展示的自然规律,我们应参照郊区野生植被中的趋势,做到模仿自然,使植物如生长于自然生活环境中。城市绿化的主体应该是落叶乔木,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防护功能、美化城市和形成特色的作用。此外,为了减少某些落叶乔木产生的飞絮污染,在选择这类树种(如杨、柳、桑等)时,要注意选择雄株。

3.2乡土树种为主

乡土树种对当地的土壤、气候适应性强,有地方性特色,应作为城市绿化中的主要树种。为了扩大种源,可以积极引入一些本地缺少,而有能适应本地气候条件、经济价值高、观赏价值高的的外来树木品种。但必须经过驯化引种实验,才能推广应用。

3.3选择抗逆性强的树种

抗逆性强是指抗病虫害、耐瘠薄及对城市“三废”适应性强的树种,选用这种树木作为城市的主体树种,无疑会增强城市的绿化效益。但是抗逆性强的树种,不一定在树势、姿态、叶色、花期等方面都很理想。为此,在大量选择抗逆性强的树种的同时,还要选择那些树干通直、树姿端庄、树体优美、枝繁叶茂、冠大荫浓、花艳芳香的树种,加以配置,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绿化效果。

3.4速生与慢生树种相结合

速生树种早期绿化效果好,容易成荫,但寿命较短,往往在20~30年后衰老;慢生树种则早期生长慢,城市绿化效果较慢。北方地区,由于冬季漫长,植物生长期短,选择速生树种会在短期内形成绿化效果。尤其是在街道绿化中,应选择速生、耐修剪、易移植的树种。速生树种有易老早衰的问题,可通过树冠更新复壮和实生苗育种的办法加以解决。选择的目的,就是不断把具有优良性状的树种选出来,淘汰那些生长不良、抗性较差,绿化美化效果不良的树种。

4街头绿地景观的植物配置

随着今后城市人口日益增长、人口老龄化和城市污染的增加,人们的生态意识逐渐加强,创建一个生态园林式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城市已经为世人所肯定。

4.1合理对各种乔灌草进行布局

街道绿化建设要根据实际,合理布局,把植物配置恰当。城市的街道的植物配置应视情况而定,宜树则树,宜草则草,草树结合。草坪可作为背景,树木花卉、乔木灌木,互相点缀,互相衬托,效果较好。

4.2结合城市特色选择树种

一个城市的园林绿化应该有它的特色和风格,应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及城市特色,选择一些既能够美化了城市的环境又对城市的市民的健康有益的植物。我们不应仿效其它城市,大多数街道特别是一些老街道几乎仍是清一色的那种冬天落叶、秋天飞毛絮、春天生毛虫的树种,否则会给每一位到此地的游客及投资者以似曾相识之感。

4.3充分地发挥各种植物的功能

在不影响来往车辆和过路行人的视线前提下,可以草坪为主,适当点缀球形植物和彩色植物,以造型和色块变化来点缀草坪,这样可给人以美感。

4.4植物的配置符合自然生态规律

城市进行园林绿化,其目的就是为人民创造美好和绿色的生活、工作、学习的环境,即产生较好的生态效益。因此在街头绿地的绿化建设中,我们遵循生物多样化原则,尽可能保持乡土物种,力图构筑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物群落,进而来搞好植物的配置工作。这些自然生态规律的原则有:(1)生态群落的配置原则,强调多层次植被的配置,速、慢生植物的合理配置,以及结构树与配置树的搭配。(2)环保健身植物配置的原则,能产生增强体质、防止疾病或治疗的能力,运用生态学来合理配置群落。(3)景观植物的配置原则,按照美学法则的原理,建立人工植物群落,采取有障、有透、有疏、有密:有多层次的也有单纯的手法创造景观。(4)文化型植物的配置原则,在特定的文化环境通过各种植物配置使园林绿化具有相应的文化环境气氛,形成不同种类的文化环境型人工植物群落。从而使人们产生各种主观感情与宏观环境之间的景观意识现,即所谓“情景交融”是人们感官接受植物群落传递的文化信息,使人们产生感情,引起共鸣和联想。

花卉行业相关:河南内丘县为争当“省级园林县城”而”奋斗“


内丘县将执行县当局主管向导一周一调剂,县当局主要向导一月一调剂的推进机制。到年关,对重点工程实现突出,亮点明明的县直部份,会萃工程投入给以表扬。对完不成任务目的的单位,视环境给以传递品评、黄牌劝诫、诫勉讲话,并发展相应惩处。据悉,今年全县将实现造林11.6万亩。

施行“833”工程,即经过大力施行八大工程:郊区绿化、林果基地、通道绿化、村庄绿化、农田林网、花木基地、水系绿化、工业园区绿化工程,主动发起全社会力量打好绿色战役,奋力构建环县城、环工业园区、环国省干道等三个绿化带及沿路网、田网、村网等三网绿化。

此中,郊区绿化工程,主要添加绿的数量和质量,以郊区进出口、主要街道为框架,以广场、单位天井、居民小区、街道为重点,会集出制作一批绿化合理、遵守完竣、亮丽美化的街道和林带、绿化带。林果基地工程,以省道隆昔线和南北大道双侧为重点,地区化结构,局限化莳植,大力发展果品基地,侯家庄乡、獐么乡、南赛乡、柳林镇、五郭乡、大孟村镇等州里以发展苹果为主,新增苹果莳植10万亩。其它工程也都拟订了详细的任务目的。

更多资讯请关注中国爱花卉网——花木供求信息网

花卉行业相关:神仙树成功扦插培育


雷兆财是佛坪县石墩河镇的村民.他看到神仙豆腐特色独具、群众喜爱.有着很好的市场需求.却因树源奇缺不能作为产业发展.国内人工培育方面的技术信息也很缺乏.他便开始观察、研究.采集野生神仙树的果实进行繁育.却屡屡受挫。2024年年初.他又采集了野生神仙树的树枝.花费4000多元建起大棚.修剪、扦插了1万多个不同部位的树枝.细心管护、观察再次试验。8月份.1000多个树枝终于生根散叶获得成功。

雷兆财告诉笔者.神仙树耐干旱且生长快速.树叶娇嫩、营养丰富不亚于蔬菜.做汤、炒食等都可以;树叶在3月~8月春夏季节采摘.一棵树可采叶10斤左右.能做30多斤神仙豆腐.每棵树仅做神仙豆腐一年就至少创收200多元.收益与山茱萸、板栗等经济林木相当;树形柔美、树叶清香.也适宜作为城市景观树木和家庭盆养.据说根和树干也具有食用、药用价值。目前.雷兆财已销售神仙树苗200多株.一位四川客商还求购1万多株。他准备来年扩大规模.让神仙树种植真正成为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

神仙树属落叶乔木.树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钙、铁等营养元素.在陕西省佛坪县有野生分布。当地群众很早就掌握了用神仙树叶制作食品的技能.神仙豆腐也成为当地的一道风味小吃.近年来更走上了宾馆、酒店和农家乐的餐桌。因树源稀少、不易繁育显得弥足珍贵。

花卉行业《花卉行业相关:广东八个月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纲好的种植建议的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关于12个月不同花卉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