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的用途有很多,不但可以供大家赏玩,还能当做药材治病,又或者放进食物里作为一种调味品来使用。花的用处很多,那么就让爱花卉网(xzh52.com)小编收集整理的"了解花卉行业:湖北咸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产生多赢效应",希望您喜欢!

不久前,从国家住建部传来喜讯:咸宁市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四年努力,“创园”带给咸宁人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多赢效应”,全面提升了城市的氧气、福气、财气。“这几年,城区依山建园,傍水造景,已形成山水相依、城林相间、山在城中、水绕城转的城市空间格局。”3月28日傍晚,淦河岸边亲水长廊,市民三五成群,36岁的田先生携妻女散步,怡然自得。

据介绍,近年咸宁投入3亿元用于园林建设及配套设施,最大限度地做大城市“绿肺”、做优生态“氧吧”。如今,潜山公园、香吾山公园、泉都公园等8个公园绿地优美如画,学子园、拓荒园、石景园等25处街头游园玲珑雅致。市民出行500米可享受到5000平方米的小游园、小绿地,出行3000米可游览到综合性的休闲公园。“园林城市”的实至名归,还得益于该市切实解决道路拥堵、垃圾围城、广告杂乱、立面破旧、沿街为市等突出问题。同时,该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绿色公交,广泛利用太阳能、LED、PE板等新材料、新工艺以及反光和荧光材料,促进城市特色景观塑造与资源能源节约。

住建部专家谷永新说,咸宁山水独特的自然条件,加上统筹推进“蓝天、碧水、绿地、宁静、清洁、减排”等六大工程,城市年空气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达357天,地表水IV类及以上的水体比率达100%,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达51dB(A),城市热岛效应强度≦1.9℃。他感叹:“在这样的城市生活,咸宁人有福气啊!”

城市美了,冷清的旅游线路喧闹了。据阳光旅行社负责人说:以前70%的精力是安排市内游客外出,现在要用70%的精力接待外地团队来咸旅游。该市旅游局统计数据表明,2024年,接待游客近1000万人次,2024年突破了1600万人次,2024年超过了2200万人次,预计今年将超过2800万人次。

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成了咸宁绿色崛起的助推剂。近年来,一批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落户,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速涌向咸宁,带动了当地商贸、工交、文体、环保等相关产业提档升级,该市近三年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均居全省第一。

xZh52.cOm同步阅读

花卉相关知识:河北保定市成为“国家园林城市”


近年来,保定市坚持把提升城市品位作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灵魂,依托资源、区位和文化优势,大力实施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龙头的国家卫生城、环保模范城、优秀旅游城、低碳试点城“五城联创”活动,倾力打造“彰显历史之韵、传承文化之魂、营造山水之秀、建设低碳之城、展示现代之气、培树文明之风”特色鲜明、风景宜人的现代园林城市。截至目前,保定市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地面积5102公顷,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6.2%和36.9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15平方米,城市生态环境得到逐步改善。

日前,国家住建部发布了关于命名国家园林城市和县城的通报,保定市通过了国家住建部组织的检查验收,被正式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据了解,根据《国家园林城市申报与评审办法》和《国家园林县城评选办法》,2024年,住建部对2024年申报城市、县城和城镇组织了综合评审,该市按照评审意见要求,认真查找不足,积极落实整改。2024年11月,住建部组织专家重新审查,专家组到我市就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道路绿化达标率、新建及改建居住区绿地达标率、公共设施绿地达标率、古树名木保护率等进行实地检查,对保定创园整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花卉科普:河南:驻马店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驻马店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喜结硕果。近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命名2024年国家园林城市、县城和城镇的通报》,我市同永城等30个城市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这是我市获得的又一个国家级金字招牌。

据悉,在国家园林城市检查评比中,我市先后通过省预检、国家建设部专家评审组评审,最后在全国70多个参评城市中胜出,摘得国家园林城市桂冠。2024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精心部署下,全市广大干部职工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瞄准国家园林城市目标,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爱绿、植绿、护绿意识深入人心,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形成了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创建局面。在创建过程中,我市突出“一环”、“一园”、“两场”、“三河”、“十五条路”建设重点,先后实施各类绿化项目100多项,累计完成绿化投资11亿多元,园林绿化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截至2024年底,全市已有省级绿化达标道路14条,省级达标广场2座、游园42座,省级绿化达标单位小区23家,市级绿化达标单位小区108个,练江河、骏马河、冷水河综合改造已初见成效。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地率由22.4%提高到34.05%,绿化覆盖率由25%提高到40.28%,城市整体面貌得到明显改善,各项指标均已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花卉行业相关:广东八个月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


岁末年初,揭阳市民收获了两份惊喜的“大礼包”:一是揭阳奋战冲刺8个月,成功通过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的考核验收,获批成为“广东省园林城市”;一是多年污泥淤积、脏乱差备受诟病的榕江两岸河漫滩,脱胎换骨,建成全长5.4公里、风景如画的湿地亲水公园,惠民亲民。去年以来,揭阳市全力实施“生态联动”战略,以打造岭南特色水城为目标,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大树底下的幸福生活”,这座城市居民所乐见的美好景象,正且行且近。

喧嚣闹市:造出20万平米“静土”

驱车行驶在揭阳中心城区榕江北河两岸,鳞次栉比的高层建筑,柏油马路车水马龙,如一切繁华都市的模样。停车走下江堤,眼前的画面顿时从喧嚣尘世切换到静谧之境,恍然有时空穿梭的感觉:河畔湿地间,人行绿道蜿蜒,嫣红的花、青翠的垂柳夹道相迎;踏着木栈道,一直延伸到亲水平台,榕江水从脚下流过。三五路人悠然漫步,红衣少女捧着书,读入了神;莲池片片,一枝枝娇艳的睡莲,迎着冬日俏然绽放……“湿地公园非常漂亮,将我们的母亲河点缀得更加迷人,也让市民能更好地亲近榕江水,领略榕江的美景,着实为这个城市增添一个绿色休闲的好去处。”长期在外地工作的郭先生近日回到家乡休假,看到家门口榕江河畔的变化,不禁感慨万分。在许多家住揭阳榕城的居民眼里,“脏乱差”从来就是榕江北河两岸的代名词,以前两岸的河漫滩,废土淤泥臭气熏天,水浮莲肆虐堵塞河道。当地居民对此意见极大,呼吁政府早日整治。

揭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之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加以实施。据揭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刘文江介绍,市委、市政府在工程建设之前便多次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建设方案进行论证。同时,住建局还认真听取和采纳部分市民的合理建议,进一步充实建设方案。“曾先后召开方案论证会4次,专家论证会10多次,并采纳市民合理建议10多条。包括本土网络论坛中网友提出的建议。”刘文江说,最终敲定的榕江湿地公园建设方案,以河道整治,美化、绿化城市景观为指导思想,结合市民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以及绿道建设等的功能需求,本着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合理打造河漫滩的靓丽景观。据介绍,该工程实施范围为榕江北河中心城区河段两岸河漫滩,东起梅东大桥东侧,西至北河大桥,全长约5.4公里,建成湿地总面积约21.4万平方米,设置绿道约5000米。同时,结合湿地工程的建设,增设400多个地下停车库、公厕等方便市民的市政配套设施。

湿地工程的建设,体现了揭阳特色的岭南水乡文化与滨水湿地景观,弥补了城市休闲游憩系统的不足。揭阳市市长陈东认为,湿地公园的最大亮点是真正做到“还河于民”,让老百姓亲近榕江水,与自然融为一体。2024年12月26日,揭阳市委书记陈绿平检查已基本建成的湿地公园工程,他表示,在寸土寸金的情况下,建设榕江湿地公园既能够加固堤围、美化环境,又给老百姓提供一个跳舞、打太极拳等休闲娱乐活动的场所,体现了安全、节省、环保、生态、低碳等理念。陈绿平还给堤围建设出点子,提议可更加人性化,如增加一些充满趣味的儿童涂鸦,建设一条千米童画文化长廊。

值得一提的是,榕江湿地公园工程总投资8900万元,不用当地政府掏财政一分钱。据了解,该工程采取公开招标、以BOT置换停车场等特许经营管理权的方式,由企业“打包”全额投资建设和经营。

“见缝插绿”年增20万平米绿地

近年来,不论外地游客、异乡游子或是邻市民众,踏足揭阳城区都会赞叹不已:揭阳的道路宽敞顺畅,绿化带随城市的扩展而不断延伸,城市景观日益丰富且特色鲜明,已不再是昔日城区狭小,“半个小时行通城”的揭阳了。不过,在揭阳人心里,这些仍远远不够。

新一届的揭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扩容提质。2024年底,陈绿平担任揭阳市委书记之后,提出城市建设“一年见成效、三年大改观、五年大变化”的目标,在该市第五次党代会上提出“打造粤东发展极,建设幸福新揭阳”的核心任务,要求缔造“岭南特色水城”、建设“粤东上善新区”,并在全市提高城市化发展水平工作会议上作出全面部署。揭阳党政班子意识到:城市化不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联动发展,提出了大力实施“生态联动”

发展战略。陈绿平认为,如何通过生态建设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必须突出两手抓:一是建设宜居宜业城市,二是建设绿色社区。2024年新春伊始,揭阳市即把创建“广东省园林城市”作为城市扩容提质、优化人居环境的民生工程来抓。陈绿平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专门研究创园工作,市长陈东将“创园”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工作重点,并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多次拍板解决工作中碰到的问题。2024年初,揭阳市政府印发《揭阳市创建广东省园林城市工作方案》,成立创建省园林城市工作指挥部及其办公室;3月30日召开创建省园林城市动员大会,一场“创园”会战由此拉开帷幕。

花卉百科:四川德阳力争2024年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12月11日,我市创建森林城市工作会议召开,对我市创建森林城市相关工作进行总结,并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市委常委、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委书记、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杨建明,副市长、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何明俊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我市已完成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生态绿化工程”,已成功创建“四川省园林城市”,为创建森林城市提供了良好基础条件。要重点实施城区森林工程、城郊森林工程、道路水系森林工程、村镇森林工程和山地森林工程等五大森林生态工程建设,并同时推进生态休闲、生态文化、林业产业及森林资源安全等项目建设;要在亮出森林文化内核、突出森林文化个性、建设森林文化阵地、利用森林文化经济价值上下功夫;近期要做好2024年春季植树准备工作,抓好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林业产业发展和保障民生等工作。到2024年,市区及旌阳区达到四川省森林城市建设水平,其他县、市的城乡绿化水平均有显著提高。到2024年,全市要达到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水平,力争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了解花卉行业:湖北:咸宁城区10年再建百个公园


时近隆冬,咸宁城区却是满城铺绿,生机勃勃。近日,该市园林部门传出新计划:按照“显山、露水、见绿、进园”的要求,未来10年在城区再建设100个公园,包括20个综合性公园、30个小游园和50个社区公园。

10月,咸宁市创建“湖北省森林城市”通过了省级考核验收。

近年来,咸宁大力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对中心城区10万平方米的13座山体进行保护和美化,打造“城市绿心”;对九曲绕城的淦河进行治理和生态修复,沿河建设生态公园,打造“城市绿带”。现在,咸宁已形成“山在城中,城在林中,水绕城转,人在画中”的景观特色。

咸宁确立了“中国香城泉都,江南森林名城”的森林城市定位,按照“一城、二廊、三带、四网、多点”的建设要求,重点实施中心城区绿化、环城生态屏障、绿色通道生态景观、湿地保护与恢复、生态公益林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等十大主体工程。他们先后扩建、改造、完善、新建了人民广场、桂花广场、潜山公园等一批城市公园绿地,使市民出门500米就有休闲绿地。在咸宁,绿色进街道、进社区、进机关、进庭院蔚然成风,形成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乔、灌、草有机结合的城市绿化景观。

通过不懈努力,咸宁被誉为“亚热带森林生态平衡的典型代表”,先后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魅力城市、全国首批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等数十项桂冠。

了解花卉行业:郑州2024年将创建市级园林社区


昨天,记者从郑州市2024年园林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我市市区将新增绿地500万平方米以上,新植大规格乔木50万株以上,基本建成市级大型公园3个、县市区级公园10个以上,完成20个游园建设,全市创建省级园林乡镇6个、市级园林社区6个以上,创建省、市园林单位、园林小区80个以上。

每年的公园选址和建设都是市民最为关心的。据了解,今年,市本级要完成中原西路生态廊道示范段建设工程、市区嵩山路等6条主要道路景观提升工程、公园广场基础设施三年提升2024年度改造工程;基本完成西流湖生态公园南区建设;开工建设雕塑公园二期和南环公园,年底前主体工程要基本完工;做好南水北调生态文化公园、青少年公园、南三环污水处理厂绿化等前期工作。各县市区、管委会要在完成生态廊道绿化建设任务的基础上,抓好本级重点项目建设。登封要完成嵩阳公园东扩建设、新郑要建成两个遗址公园、中牟要完成中央公园起步区建设,航空港区要建成保税公园,各县市区、管委会要按照目标任务要求新建(扩建)1个公园、新建2个游园、建成一批街头绿地。

相信《了解花卉行业:湖北咸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产生多赢效应》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鲜之花网”是您了解花卉,种植花卉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xzh52.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行业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