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的用途有很多,不但可以供大家赏玩,还能当做药材治病,又或者放进食物里作为一种调味品来使用。花的用处很多,那么就让爱花卉网(xzh52.com)小编收集整理的"花卉行业:山东临沂:罗庄区花卉产业规模膨胀彰显特色",希望您喜欢!

近年来,罗庄区连续出台优惠政策,因势利导,强化扶持,花卉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目前全区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8000亩,品种190多个,拥有成规模的花卉批发市场3处,从业人数15000余人,年产值达到5亿多元。

花卉市场建设不断壮大。近年来,罗庄区高度重视花卉业发展,连续出台优惠政策,因势利导,大力地发展花卉文化,花卉市场、龙头企业的规模不断膨胀,成为全国花卉苗木驯化北上的重要平台之一。今年新建50亩的三岗花卉市场,改造提升万泉花卉市场,加大了双月农业花卉文化观光园基础建设,盛庄街道办事处在鲁南花卉市场的基础上扩大兴建的占地1300亩的鲁南花卉苗木科技园,现已全部建成。

苗木花卉种植彰显特色。初步形成了东部海棠、长寿果生产区域,北部高效花卉示范和交易区域,西部生态观光种植区域,南部绿化苗木生产区域。建设完成占地700亩的沂蒙花卉博览园,并成功举办了临沂市第三届国际奇石盆景花卉根艺博览会;新建傅庄街道千亩苗木花卉基地1000亩,册山街道雪萝(流苏)种植基地1000亩,高都乐义苗木花卉1000亩;临沂武河湿地投资1300万元栽植各种花卉苗木10万余株,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湿地公园,为“北有蒙山沂水,南有武河湿地”奠定了绿色的基础。

花卉文化氛围逐步浓厚。花卉观光基地建设突飞猛进,投资1亿元的兰花科技建设了高标准温室大棚3个,引进台湾蝴蝶兰种苗10万株,5000亩的北方植物大观园已初步建成,倾力打造了以沂蒙花卉博览园、植物大观园、武河湿地公园为主线的滨河生态观光带。

xZH52.COM同步阅读

花卉行业:山东潍坊花卉苗木产业突出重围再现绿色生机


以青州为中心,“南花北运,北花南调”;以昌邑为中心,“南苗北上,北苗南移”……曾经不起眼的花草苗木,被青州、昌邑农民玩出了“名堂”,青州花卉30年滚雪球式发展形成11.8万亩“花海”,昌邑苗木历经十年加速度也繁衍成10万亩“森林”,打造出品牌效应凸显、名副其实的“东方花都”、“北方绿都”,使山东潍坊境内的东西两大区域成为中国花卉苗木的交易集散地和中转站。山东潍坊的花卉苗木产业从而发展成为国内市场的“晴雨表”,具有了举足轻重的市场决定权。

然而,近年来青州花卉和昌邑苗木都不同程度地受金融形势或政策影响,应对市场的能力受到一定挑战。山东省潍坊市的这两艘花木产业的“巨轮”如何调整航向、转型发展,探求到更科学发展的突围之路,跟上市场的节拍?对此,记者深入两地进行了采访调查。

调整布局:重摆“花木阵”

花农左金德的杜鹃花棚位于青州市黄楼街道辛庄村的“七色花街”上,左金德本是东张村人,几年前,他把自家的土地承包给别人种菜,自己来辛庄村流转了2亩地种起了大棚花卉。“这里是青州最大的花卉种植区,花卉种植早已形成规模,外地客户都主动上门来买花。”左金德说。据了解,仅黄楼街道就有21个花卉园区,这些园区以村为单位,实现了从“小而散”向集中种植的转变,一度带动青州市11万花农走上致富之路。

左金德说:“不过从去年底开始,花卉市场并不很景气。”的确,在诡异波动的市场面前,青州花卉沿袭几十年的种植结构已渐渐需要一种新的布局与方式来调整和提升。因此,青州市瞄准高端花卉,启动了新一轮产业规划,制定了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以往花卉种植集中在黄楼街道及周边地区的状况,引导北部镇的瓜农、菜农向种植花卉转变。为进一步优化生产布局,这个市还高标准建设了花卉高新经济区,包括花卉高科技博览园、青州(国际)花卉创业园、中华盆景园等花卉重点项目,不断打造高端花卉种植区、高档花卉提升区、高档盆景发展区、花卉旅游观光区、高档花卉种植区、花卉发展实验区等特色片区,引导花卉业上档升级。目前,这个市已拥有蝴蝶兰、大花蕙兰、红掌、凤梨等300多个高档品种。

无独有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昌邑苗木产业原有的规模布局也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昌邑市林业局局长王圣仟告诉记者,这个市从去年冬天开始着手进行新一轮苗木产业结构调整,把发展园林绿化苗木作为主攻方向,以绿博园为中心产业园区,沿下小路、206国道、309国道“一纵两横”主干道两侧建设绿色长廊,同时在沿线适宜地段发展规模化、标准化苗木基地,形成苗木产业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定位明确、集约发展的“三带一园”格局,提高了苗木产业的综合效益。据统计,仅这一布局的调整,昌邑市今年新增苗木面积8000亩。

花卉苗木产业重新摆下“花木阵”,而决胜千里还得靠市场旗舰做“统帅”。在青州市弥河以东,长深高速公路以西,南环路两侧,一座集花卉种植、科研、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花卉交易市场——中国北方花卉交易中心正在崛起,建成后将是国内最大的现代化花卉交易市场。交易中心集花卉苗木种植、科研、加工、销售及金融服务、旅游观光等于一体,具有电子结算、信息发布、综合管理、数据交换、进出口交易等功能,将带动青州花卉市场逐渐回暖。

在中国(昌邑)北方花木城建设现场,记者看到许多外地的园艺公司早已在“精品专类区”抢占一席之地,对接白蜡、金叶榆、百叶红、海棠等名贵树种错落有致、造型新颖。在武汉一家公司的展示区内,当地的一位老农正在给一棵对接白蜡输营养液。“这棵树老板要价80万元呢!”王圣仟告诉记者,“这个市场上展示的每一棵树,背后连着的都是一大片苗木基地。只有做高端和精品,规模效益才能凸显出来。”

中国(昌邑)北方花木城是由杭州赛石园林集团投资建设、国家林业局命名的国家级花木交易大市场。市场依托昌邑及周边地区雄厚的苗木产业基础,建设在昌邑市新206国道以南、221省道以西、绿博园以北,集高端品牌区、容器苗专区、精品专类区、绿植温室区、园艺资材区、种苗集市区、奇石古玩区、美居中心区、花鸟宠物区、体验样板区等十大功能区于一体。花木城全部建成后将成为链接苗木产业上下游行业、江北地区辐射带动能力最强的专业化市场。“我们的目标就是要以中国北方花木城为市场龙头,把苗木基地种到全国去!”王圣仟说。

科技创新:打造花木“硅谷”

新一轮产业布局的调整,使青州花卉和昌邑苗木在市场面前不再被固有的种植结构所束缚,但要真正实现产业的上档升级,还需抓住市场的“牛鼻子”,具有市场的引领力。昌邑、青州两市都把科技创新、新品种研发作为破解制约瓶颈因素的“法宝”,着力打造花卉苗木产业的“硅谷”。

昌邑花木场的主人朱绍远是苗木品种研发的领军人物之一,短短几年,他的花木场从30亩发展到6个基地、3000多亩,从培育出世界上第一棵黄金槐,到获得全国首批植物新品种保护专利的雪原1号品种,再到建起全国最大地被植物超市,朱绍远见证了昌邑苗木产业技术创新的历程。

创新是昌邑苗木产业得以健康发展的秘诀。昌邑市各大苗木基地都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科研所等院校或科研机构保持着长期合作关系,而且纷纷投资建起自己的研发机构,利用科技优势占领市场制高点,有些品种甚至还具有了市场定价权。通过品种优胜劣汰,不断推动苗木产业优化升级,实现了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今年昌邑市出台政策:“选育一个通过省级鉴定的新品种奖励10万元。”足见政府对品种竞争的重视程度。目前昌邑已筛选种植苗木品种600多个,各类苗木存量2亿株。

在中国(昌邑)北方花木城容器苗专区,现代化的苗木种植方法吸引了记者的眼球,无纺布平整地铺在地面上,上面整齐地排列着一行行名优树种的容器苗木,王圣仟告诉记者:“利用容器育苗,施肥、保湿、植保等均可量化操作,也可随时搬运。”目前,昌邑市在建设市场和种苗栽培示范基地的过程中,正以大力发展苗木现代农业产业项目为目标,排灌、施肥、光控、温控、湿控、植保等系统全部实行自动化、智能化,以此为样板带动当地苗木基地向现代农业转型。

对花木产业来说,一个对路的好品种就是一棵“摇钱树”。这一点,青州世纪金塬园艺有限公司经理吴志建深有感触。吴志建经营着两个6000平方米的花棚,主要品种是红掌和凤梨,都是从荷兰或比利时进口种苗,通过基因组培技术繁殖为半成品,然后批发到全国各地。“目前国产红掌的品质不过硬,花期和颜色都是短板,所以只能高价从荷兰引进,这大大增加了种植成本,一遇上市场波动,就不挣钱了。”去年作为高档消费品的花卉一度进入市场低迷期,对国产新品种的期待成了吴志建的愿望。

随着花卉市场的转向,研发新品种、降低种苗成本已迫在眉睫。青州市花卉高科技博览园管委会生产处副主任李青春告诉记者,随着国产花卉品种日渐成为花农急需,青州市引导花农朝着最挣钱的产业前端转型,即自主研发种苗。据了解,目前青州市已与清华大学、国家航天育种中心等高等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启动了华南农业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站建设,成立了山东省花卉技术创业战略联盟、花卉研究所等10多个科研机构,同时引导具有研发能力的花卉企业由生产型向研发型转变,搭建起了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的平台。

政策扶持:育种产业的“曙光”

记者走进奥斯特园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科研楼组培室内,看到近万瓶经过杂交选育的红掌、凤梨、海棠、蝴蝶兰等约四、五十个品种的花卉,正在通过生根、叶片诱导等基因组培技术进行快繁。“公司计划五年内,培育蝴蝶兰新品种3至5个,杂交兰新品种3至5个,红掌新品种2个,生产蝴蝶兰种苗100万株,杂交兰种苗200万株,红掌种苗100万株,桌面花卉种苗200万株,研发的种苗年产量累计应用面积近5万亩。”奥斯特公司经理刘志强说起种苗研发的前景滔滔不绝。

奥斯特公司如同一座“实验室”,正悄悄地进行并引领着青州乃至国内花卉产业的一场革命。

在青州和昌邑,很多花卉和苗木公司确定了“做花木需要有10年的耐心”的观念,做长线、做精品,力争做出异于、领先同行的产品,提高竞争门槛。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要想取得花木产业的市场决定权,国内品种的研发势在必然。如何扶持育种企业健康、稳步地发展,提升现代化农业科研水平,是国家政策层面、金融机构、政府资金投放等多方面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育种产业占据整个农业产业链的最前端,在技术上属于最核心的部分。近年来一些有志于发展现代农业的科研机构和企业把目光投向高投入、见效慢、高产出的新品种研发,但育种产业的行业特征并不被金融机构看好,无法获得相应资金支持。同时,政府出台的资金扶持和奖励办法,更多的是考察和比较产业的种植规模。以花卉产业为例,高档盆栽花卉、优质种子种苗大都控制在外国人手中,国内的育种企业要做,就要建立整个一个属的种质资源,有了资源,才刚刚迈出花卉育种的第一步。一般情况下,一个良种的出现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目前,广州在花卉品种研发扶持政策方面开始破题,他们采用项目课题的办法来处理资金发放问题,为民族育种产业注入了发展后劲。

创新发展的“绿色旋风”,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潍坊花木产业定能以规模优势、科技优势和创新品质隆起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劲骨架,突破市场重重围困而焕发出绿色的生机。

花卉行业:山东菏泽牡丹产业化发展将再深入


22日,全国首家牡丹应用研究所中国牡丹应用研究所在菏泽成立,该研究所是北京工商大学、牡丹区人民政府和菏泽尧舜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将致力于牡丹的产业化应用研究,标志着牡丹应用从此有了专业的技术研究机构。

作为国家命名的“中国牡丹之都”,菏泽牡丹资源优势突出。据了解,目前全市牡丹栽培面积达25万亩,全国90%的牡丹新品种、85%的牡丹出口都由此提供。按照规划,2024年菏泽市牡丹栽培面积将达100万亩。面积扩大的同时,菏泽牡丹产业也实现了从过去单一的苗木、观赏、药用逐渐走向深层次、多领域、全方位开发的综合利用之路,牡丹产业将成为拉动全市经济高效跨越发展的特色支柱产业。

中国牡丹应用研究所整合了科技、资源、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加大牡丹科研投入力度,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长效机制,促进公司与高校间的战略合作,能加速推进牡丹产业科技成果向市场产品转变,围绕牡丹打造全产业链经济。

揭牌仪式上,菏泽市政协副主席陶体华称,牡丹产业是菏泽市未来重要的新兴支柱产业之一,牡丹产业的发展,对菏泽市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中国牡丹应用研究所的成立,将在菏泽市乃至全国牡丹产业的发展史上将写下重要的一页,标志着菏泽市在牡丹应用方面从此有了专业的技术研究机构。

中国化妆品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工商大学教授董银卯说:“中国牡丹应用研究所的成立,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牡丹产业的综合开发利用,加速推进牡丹产业科技成果向市场产品转变,延长牡丹产业链条,拓展牡丹应用领地,发展特色经济,改善区域生态和农业生产条件,繁荣地方经济。”

花卉行业相关:重庆加大科技帮扶力度 打造特色花木产业带


近年来,北碚区充分利用“中国花木之乡”品牌,以科技带动品质提升,倾力打造江东花木产业带,走出了一条特色花木产业发展之路。

重庆泰禾花卉园艺有限公司是北碚区农业产业化区级龙头企业,成立六年多来,形成了集育苗、栽植、休闲观光于一体的花木产业链。然而,设备跟不上技术需要、设施陈旧缺少周转资金成了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区农委了解情况后,帮助企业向市级部门申请专项资金80万元,并引导企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目前,北碚区像泰禾花卉园艺有限公司一样的花木重点龙头企业有17家。为助推花木产业发展,北碚区我们通过引导业主加大市场化运作,建立现代花木基地等方式,以科技带动花木品质的提升。全区花木种植面积达12万亩,花木基地面积6.6万亩,花木精品园60多个,并形成了以静观为中心、沿碚金路两侧连绵50余公里、纵贯江东四镇的“百里花木长廊”。2024年,全区实现花木销售收入65179万元,花农人均纯收入达15000元。

花卉相关知识:山东“卖的不是花而是特色”


迎春年宵花卉销售旺季已到来,受市场需求和天气、运输等因素影响,近期花卉价格接连上涨。今年年宵花市场告别价格之争,商家迎合节庆氛围,采用园艺手法,推出各具特色的定制花卉,以组合混搭显匠心,以品相、颜色、功效的搭配提高身价,吸引消费者。

花卉看“天”定价波动大

记者走访多家花卉市场发现,销量最大的依然以传统花卉为主,蝴蝶兰、大花蕙兰、红掌、粉掌、杜鹃、凤梨、茶花等品种是各花卉市场销售主力。兴济园林花卉市场业主李娜表示,传统花卉一般花期较长,颜色鲜艳,非常适合春节期间在室内摆放,最近几年一直占据迎春花卉主流。

传统花卉今年整体价格较往年平稳,但依然以平民价为主。最近因天气原因,道路运输较难,花卉价格波动较大。李娜同时表示,前段时间受“雾霾”天气影响,品种稀缺的南方花卉数量较少,花价上涨,后来又遭遇大雪,价格再一波上涨。花卉不像别的商品,大批量进货需温室存放,普通商家只能看“天”定价、随行就市。杜鹃、蝴蝶兰、红掌等花卉价格略有上涨,但涨幅不大。

特色组合搭配抬身价

与往年不同,花卉销售不比拼价格,而在花卉卖点上下工夫。记者最近两天,走访兴济园林花卉市场和百合花卉中心、千佛山花卉市场、英雄山花卉市场等花卉卖场。品相好、颜色艳的花卉销售最旺,功能性强、株型好的绿植卖价也高。

英雄山花卉市场一名孔姓业主告诉记者,年宵花卖的不是花而是特色。包装很重要,要独具匠心,才能吸引买家,提升身价。目前市场上个性定制花卉组合正在增多。同种花卉可据客户要求,三四株搭配,做成不同造型,不同品种花卉也可自由搭配。蝴蝶兰能够做出“一帆风顺”、“孔雀开屏”、“花开富贵”等造型。多枝蝴蝶兰和单枝名为“鸿运当头”的凤梨搭配成一组。一盆12枝的蝴蝶兰标价为480元,单只蝴蝶兰20元就能买到。金玉满堂、吉祥果、富贵子等带有发财、幸福、健康寓意的花卉在市场上异常受宠。宝莲灯、凤梨等系列红色花卉成为市场销售的主力军。品相好的花卉要搭上好花盆,能身价倍增,红豆杉、巴西木、龟背竹等吸甲醛、放氧高的绿植价格不低。

花卉行业:河北最大规模花卉展开幕 高档花卉受追捧


河北省首届迎春花卉联展6日启幕,首场展览在省会石家庄市西三教花卉市场亮相,包括天鹅绒、红掌、绿国王等高档花卉悉数登场,吸引众多花卉爱好者们入场观赏。官方称,这是河北省最大规模的一次花卉展览活动,从即日起到2月8日,该省还将在各设区市重点花卉市场同步举办迎春花卉联展。

据悉,此次联展活动由河北省林业厅和河北省花卉协会联合主办,旨在扩大花卉宣传,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推进花卉生产健康快速发展,并进一步丰富节日市场和人们的精神生活。

记者当天在西三教花卉市场看到,一盆盆争奇斗艳的“仙客来”成为广大市民驻足观赏的焦点。主办方表示,石家庄市的仙客来花卉,在国内始终保持着精品区的地位,在国际上也享有较高的声誉,该产品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多次出口到日本、东南亚地区。此外,展会上展出的秋菊、一品红、蝴蝶兰、红掌等花卉也正在形成品牌,逐渐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在当天展会上,天鹅绒、红掌等高档花卉尤其受到花卉爱好者们的关注。永青园艺的经理杨叶青告诉记者,今年市场上有茶花、绿国王、红豆杉、蝴蝶兰等诸多高档花卉,每盆价格从三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中档花卉有金钻、红钻、红星、凤梨等,每盆价格在一二百元。”杨叶青说,本次展会上高中档花卉一应俱全,可以满足不同爱好者的需求。包括一些价格在百元以内的大众花卉,如仙客来、风信子、郁金香等。

在当天举行的花卉展启动仪式上,石家庄市西三教花卉市场、秦皇岛市洋洋花卉市场等十家花卉市场被授牌为河北省2024年度“十佳花卉市场”。

统计显示,截至2024年底,河北省花卉生产面积已达50万亩,产值40亿元,花卉业已经成为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

花卉行业《花卉行业:山东临沂:罗庄区花卉产业规模膨胀彰显特色》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纲好的种植建议的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行业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