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一直都是美好跟浪漫的象征,每个季节也会有象征每个季节的花,每个地方也会有每个地方代表的花。花卉好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植物。下面是爱花卉网(xzh52.com)小编收集整理的"花卉行业相关:温江25个市级花木标准通过评审",希望对您了解花卉行业能有所帮助。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的银杏、桂花、紫薇等25个市级花木标准通过了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的评审。这标志全区的花木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近年来,温江区十分重视花木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经过持续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此前,全区共完成43个优势观赏苗木品种、71项地方花木标准的编制及发布工作。其中,1个品种、2项标准被确定为四川省地方标准;2个品种、3项标准被确定为成都市地方标准;40个品种、66项标准被确定为温江区地方标准。

目前,温江区建立了日香桂、红叶石楠、千层金、红枫、紫薇、垂丝海棠、桫椤及日本红枫等标准化示范基地20余个。成都温江青春园林红枫基地被评为全国唯一一家“2024年度全国标准化种植示范苗圃”。今年9月,温江区还获得了“四川省花木标准化示范区”称号。全区15万亩花木种植基地,标准化推广率已达55%,从业人员具有标准化意识的达80%,吸引全国上百个考察团前来参观、学习。

据了解,经过标准化种植的花木价格差异明显。传统方式种植的米径10厘米的银杏,价格400元左右,但标准化种植的银杏,树形好的可以达到600元。

xZH52.COm阅读分享

花卉行业相关:温江花木供应链协调度探析


一、引言

如何在现有基础上打造温江花木产业的特色和品牌,提升花木产业档次,是当前温江花木产业持续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从温江花木供应链协调度方面进行SWOT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对提高温江花木产业的效益乃至整个花木产业的效益提供理论参考。花木供应链涉及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工作流,因此,本文从这四个方面来反映温江花木供应链的协调水平。

二、温江花木供应链协调度的SWOT分析

SWOT是一种战略分析方法,分别代表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threats(威胁),通过对被分析对象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综合的评估与分析而得出结论,并且通过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以清晰地确定被分析对象的资源优势以及缺陷,了解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进而在战略与战术2个层面调整方法、资源,制定出相关的对策和措施,以实现为被分析对象所制定的目标。

(1)优势(strengths)分析

1.物流协调度高

对物流协调度的评价指标主要有运输能力、运输能力匹配度、花木存活率以及平均准时交货率。

据统计,温江区等级公路总里程共计807.9公里,道路密度为292公里/百平方公里,形成了以2条高速公路、9条县道公路和15条区内骨干道路为骨架,355条乡村道路纵横交错,东接成都中心城市,北通郫县、都江堰,南连双流国际航空港,西射成温邛经济带,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网络体系。

可以看出,温江具有很强的运输能力,完全能够满足花木的运输需求。通过调查得知,温江的花木运输主要是由顾客自己寻找车辆进行运输,各个地方的顾客分散了运输的需求。

其次,通过多年经验总结,花木运输量会根据栽植量确定,运到现场后及时栽植。同时采用带土球苗以及裸根苗木、修剪、种植等技术保证花木的成活率。现在温江的花木成活率基本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二以上,在保证花木存活率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技术对于提高物流的协调性有很大的帮助,也是温江花木的一个巨大优势。

«上一页12…3下一页»

花卉行业相关:温江3万亩花木被淹 正全力抗洪抢险


温江干部群众抗洪抢险郭签摄记者刚刚从温江区获悉,今日暴雨造成温江区寿安、万春、和盛、涌泉、天府、柳城等6个镇街受灾,约38030亩花木被淹;江安河、杨柳河及支斗渠河堤垮塌约4150余米;造成光华大道、土龙路、成青路等道路积水,共27750余米被淹、1000余米垮塌,4座乡村桥梁垮塌;杨柳河温玉路、光华大道仁和春天段、成青路踏水段、国色天乡周边道路等已实施交通管制;309、319等8条进主城公交线路均不能正常开行;1264户群众、4902人受灾,1345间房屋进水、倒塌9间,暂无人员伤亡报告。灾情发生后,温江区紧急转移安置受灾严重的群众1348人,设置安置点4个。今日下午,温江区委召开专题常委会,对防汛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全区各相关部门、镇(街)严正以待,严格落实主要领导负总责的各部门、镇街、园区防汛值班制度和堤防堤岸巡查等制度,及时发现险情,第一时间组织抢险;气象、水务、民政等部门和沿河镇街加强沟通,密切防控,及时掌握雨情、水情和灾情,做好统计上报。同时,做好转移群众的临时过渡安置,妥善解决好生活问题,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地方住、有病能及时得到医治。目前,有关灾情还在进一步统计中。

花卉相关知识:温江花木销售达20.6亿,形势喜忧参半


2024年以来,成都温江花木销售总体形势喜忧参半,上半年花木销售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趋势放缓,小苗、灌木等小规格用苗价格下滑,千层金、红叶石楠、南天竹、红继木等小苗滞销。部分苗木品种价格、销量下降。入秋后,交易反弹,大中规格苗木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较大,增幅35%。

截至目前,全区花木销售28111车次,销售总额2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5%,为全区农民人均增收800元。其中,网络交易8亿元,逐步成为交易主要渠道,兰花和观赏石交易持续增长,全年兰花交易额1.5亿元,观赏石交易额1.2亿元。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大中规格乔木价格坚挺与小苗价格下跌并存。由于部分品种生产过剩,目前地被植物量减价跌,部分品种已跌破成本价,出现亏损状态,库存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积压。但是,银杏、桂花、香樟、樱花、红枫、天竺桂等乔木、花灌木,以及球类植物,销量和价格比较稳定,紫薇、红枫、海棠等品种销量增长较快,如红叶李、红枫、樱花等乔木上涨了20%-30%。而去年畅销的红叶石楠销量和价格却下跌60%以上。

二是销售形势喜忧参半。从全区花木调运检疫的情况来看,上半年5、6月份,销量同比减少近50%。秋季苗木销售因绿化工程施工和部分苗圃育苗、囤苗会推动了市场交易,显现出季节性上涨,销量增加。

三是兰花和观赏石交易成为新亮点。今年随着政府对天府花城进行全面整治,内外面貌和管理焕然一新,特别是兰花和观赏石交易市场,从业态和交易形式上均得到较大提升,在全省及西部逐步形成了新的集散中心,交易额双双突破亿元大关。(陈万里)

花卉行业相关:如何嫁接名贵花木


梅花:可用梅子、山桃、李子作砧木,采用枝接、芽接法。枝接在春季进行,芽接宜在夏季进行。

腊梅:砧木用狗蝇梅,选用切接法在早春进行嫁接。

丁香:可用小叶女贞作砧木,采用劈接、芽接法。劈接春季进行,芽接夏季进行。

桂花:用小叶女贞、大叶女贞、水腊树等作砧木,可采用切接或靠接的方法,在春、夏季均能进行。

扶桑:用紫花木槿作砧木,采用枝接法在春夏两季进行。

樱花:可用山樱为砧木,用切接、芽接法。切接宜在春季,芽接宜于夏季进行。

山茶(珍稀品种):可用普通品种的山茶、油茶作砧木,采用切接法在早春进行。

蟹爪兰:可用仙人杖、仙人掌等作砧木,采用平接或劈接法,在春、夏、秋季均可,如在室内冬季也可进行。

西府海棠:可选用野海棠、苹果等为砧木,采用枝接或芽接的方法进行。枝接宜在春季,芽接宜在夏季。

碧桃:可用毛桃、山桃作砧木,采用芽接和枝接法,芽接夏季进行,枝接春季进行。

蔷薇:可用野蔷薇作砧木,用切接或芽接法在秋季进行。

白兰花:可用木兰或玉兰作砧木,采用切接的方法在早春进行。

佛手:用枸桔作砧木,采用切接或芽接法在早春进行。

花卉行业相关:为什么多年生花木都是通过无性方法来繁殖花苗的?


用无性方法繁殖出来的营养苗很少发生变异,因而能保持原品种的优良特性。除此之外,在种类繁多的花卉王国中,有许多重瓣性很强的大花型品种,它们的雄蕊大都瓣化成了花瓣,因此只能开花不能结实,如重瓣牡丹、大花型菊花、大丽花等都是如此。有些花卉的花器上雌雄蕊俱在,但由于它们是单倍体植物(染色体为单数),不能产生性细胞,因而高度不孕,水仙、扶桑、叶子花等就属于这种类型。还有一些观赏花木,它们的花器上虽有子房,子房发育膨大后能够形成果实,但因没有经过性细胞结合,不能产生结合子,因而果实内没有种子,如芭蕉、无核橘、无子葡萄等。再有就是琴丝竹、凤尾竹、佛肚竹等观赏竹类。竹类的特点是多年不开花,一旦开花植株就会枯死,因此在养护陈设过程中根本收不到种子。上述这些花卉都不可能通过播种来繁殖。

除上述原因外,原产于热带的许多花木拿到北方栽培后,虽然能在室内安全越冬,但因年平均温度比热带低,日温差和年温差大,因此不能进行花芽分化,也就不能开花结实。例如,北方培育的橡皮树从不结实,家庭培育的龟背竹也从不开花结果,只有把它们栽在高温温室的地栽池内并保持相对恒温才能开花。蒲葵、针葵、棕竹、假槟榔、鱼尾葵等棕榈状花木,在北方盆栽或桶栽条件下有时也能开花,但是等不到果实成熟气温已经下降,有的植物如南洋杉等,它们的果实必须生长2年以上才能结实,因而得不到种子。

苏铁是雌雄异株,有的年份苏铁也能开花,但开的都是单性花,由于庭园中栽培的棵数少,雌株开花后往往遇不到雄株也在附近开花,因而不能受孕,也就不能产生种子了。上述这些花木只能通过无性方法繁殖营养苗。

花卉行业相关:“佛喜金莲”等三个地涌金莲新品种通过审定


“佛喜金莲”等三个地涌金莲新品种通过审定

近日,云南省林业厅园艺植物新品种注册登记办公室组织专家在中国林科院资源昆虫研究所禄丰滇中高原试验站对资昆所申报的三个地涌金莲新品种“佛喜金莲”、“佛悦金莲”、“佛乐金莲”进行了审定。审定专家组由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农科院和云南省林木种苗工作总站专家组成。审定组在查看现场、审阅相关资料、听取汇报的基础上,经过质询、讨论,一致认为此次培育出的地涌金莲新品种在世界尚属首次,具有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符合园艺植物新品种注册登记的相关规定,通过审定。

地涌金莲系主要分布于云南的中国特有单种属植物,为极具区域特色的野生观赏花卉。相关学者认为地涌金莲野生种群已不存在,而中国林科院资昆所李正红研究员项目组于2000年发现了第一个地涌金莲野生种群,后经近十年广泛野外调查,于云南、四川省共发现野生种群9个;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在野生种群中发现了苞片色、叶色、叶形及株型的天然变异类型,国外植物学家评论“红苞地涌金莲的发现,大大提高了地涌金莲的观赏价值,必将引起园艺界的轰动,吸引园艺学家和园艺公司的目光”。目前,已有丹麦、荷兰、美国及国内的园艺学家或公司与该项目组联系购买地涌金莲新品种或商讨共同开发事宜。(中国林科院)

花卉行业相关:怎样对花木合理使用农药?


现在很多苗圃主队花木用农药方面还有很多误区,用药不当不会消灭病虫害而且还会适得其反。怎样才是合理的使用农药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花木合理的使用农药:

二、要适时施药适时施药是提高药效、事半功倍的一个关键问题。

一、要对症施药

1.虫害:花木上发生了害虫。如为蚜虫、红蜘蛛、粉虱、介壳虫、叶蝉、堵象、蓟马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就

要选用触杀剂和内吸剂。触杀剂喷在害虫身上能透过害虫表皮侵人内部或封闭害虫的气门.使其中毒或窒息而死;如为蛾蝶类幼虫、甲虫、蛀千害虫、地下害虫等咬食或钻食花木某一部分的害虫,应选胃毒剂。害虫吃了喷过药的花卉以后,药剂随同食物进人害虫消化器官,就会引起中毒而死亡。

2.病害:对于非侵染性的病害,只能靠创造与其相近似的生态环境条件,来改善花木栽培与管理措施来解决,施用农药是无济于事的。对于侵染性病害,要区分是哪一种病原侵染所引起的,然后再对症施药进行处理。

希望大家看了上面的方法有所启发,学习更多花木病虫害防治技术,请关注花木网:h325.com。

花卉行业相关:对苗木生产标准化问题的思考(下篇)


标准化生产的苗木意味着质量合格,顾客买苗不必担心产品质量问题;意味着使用这些苗木能够达到理想的绿化美化环境的效果。近年来,看到标准化生产带来的一系列直接经济效益,我国苗木企业在标准体系建设中表现出越来越高的积极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苗木生产的标准体系不健全、标准实用性差、缺少检测技术标准。如何建立一个结构完善、内容全面、广泛适用的标准体系呢?

标准形式需要多样化

苗木生产的标准化需要有统一的生产管理方式和产品评价指标。例如,要根据统一的地径、苗高、根系等指标来确定苗木级别,要按照专家制定的技术要求来整地、育苗、修剪等。但是,标准化并不意味着只是按照一个“模子”来制造苗木,生产标准化应该有更深刻的内涵和更丰富的表现形式。

跟地板、林果、花卉等林业产业一样,苗木行业的标准体系建设需要有国家、地方、企业等不同层级的标准,需要有质量、技术、管理等不同方面的标准。不同层级的标准互相补充,不同方面的标准互相协调,才能形成结构稳定、内容全面的标准化生产体系。例如,造林绿化苗木质量的国家标准规定了合格苗木的最基本要求,地方标准细分了合格苗木的质量等级。

而苗木企业,为了生产出有市场竞争力的高质量苗木商品,则通过灵活多样的企业标准形式,将生产、经营、管理等各项作业程序具体化。

对于苗木生产企业来讲,在确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生产多少等问题方面,灵活多样的标准表现形式更具可行性。企业标准需要在相对宽松的国家标准基础上有更严格的具体规定,在相对固定的条条框框中有更灵活的实现方式,在相对单一的审美视界中有更鲜活的创新形式。近年来,市场行情频繁波动,制定具备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的企业标准越来越成为决定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竞争力的一大因素。

标准体系需纵向深入

以当前行业需求为依据制定的标准,都有一定的滞后性,再加上标准的实施、推广需要时间,当前标准往往不能适应现实需求。只有随着行业发展和需求变化不断更新,旧标准才能发挥其效用。因此,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应该考虑到标准的自我修复能力。

目前,我国苗木质量分级标准仍然采用1999年颁布的《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1999)。这个标准在统一定义术语、等级指标、检测方法与规则方面,为苗木质量标准的统一树立了标杆,划定了能达到合格要求的造林苗木质量的底线。但是,它仅仅列举了当时最常用的松、柏、杉、杨等90种主要造林苗木,而2000年以后引进推广或研究发现的苗木新品种,则未在标准规定之列。随着造林绿化质量和园林造景水准的提升,现有的国家标准远远满足不了如今对树种、规格、质量的多样化需求。

近年来,针对单个树种制定的地方标准的日益增多,修订、更新标准十分频繁,这些成为旧有国家标准的有效补充。另外,一些苗木生产企业在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自己的生产标准。大行其道的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适应了苗木生产所在地的地域性气候、土壤等环境特点,适应了采购方对苗木品种、株型、规格等的多样性与一致性的需求,成为苗木企业安身立命的一大法宝。

管理的标准化不可少

技术标准承担着划分苗木质量等级、规定苗木生产方法的重要功能,但仅有技术标准还远远不够。标准体系是一个服务于生产经营的完整系统,这个系统要良性运转,离不开标准实施情况等信息的反馈,从而实现系统的自我修复。因此,具有信息反馈功能的“管理标准”应运而生。

管理标准是为了达到质量的目标,而对企业中重复出现的管理工作所规定的行动准则。它是企业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和手段。根据内容不同,可分为生产经营工作标准、管理业务标准、技术管理标准、经济管理标准等。要保证产品质量标准的实施,就应该在一系列技术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与之相对应的管理标准。

对于苗木生产企业,除了采用相对统一的“苗木质量分级标准”、“苗木生产技术规程”,为保证苗木产品质量标准的实施,还应该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和监督标准体系。苗木企业可以通过发挥管理标准的监督、协调作用,使苗木标准更适合于生产,更方便于推广。

标准内容要横向扩展

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需要在标准内容上不断细化门类,在标准实施上不断细化分工,以保证标准的内容完整性。国内许多有种苗出口业务的苗木企业曾一度感叹发达国家“苛刻”的苗木质量检验要求,曾体会到苗木生产标准化、精细化带来的生产管理方面的便利。

发达国家在进口苗木方面绝不会“降格以求”。因为在他们的苗木标准体系中,质量评价指标十分精细、明确,进口苗木哪怕有一项指标不合标准,就是“不合格苗木”。鉴于国外苗木标准的“魄力”,国内企业对出口种苗的分枝点高度和数量、根系长度和粗度等要求也十分严格,有些企业因此制定了自己的生产管理和产品质量标准。

去发达国家苗圃参观考察的企业家也十分羡慕苗木生产的机械化带来的低成本、高效率生产方式和高质量、标准化的苗木产品。发达国家苗圃苗木从基质配制、小苗繁育,到起苗移栽、水肥管理,各个苗木生产环节都有相应的专业设备。而不断细化的标准正是发达国家苗木生产机械化的重要保证。

目前,国内苗木技术标准大多是针对露地培育的裸根苗,而针对容器苗、温室育苗的标准如凤毛麟角。规模化、机械化的容器苗木生产,必须要有与容器苗生产相适应的质量、技术、管理等标准作保证,必须要有针对各个生产环节的精细化标准为支撑。走在行业科技和市场最前沿的苗木企业,无疑具有制定这些标准的先天优势。

由此看来,每个苗木企业都应该有自己的生产管理标准,从而培育出高质量的苗木。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花卉行业相关:温江25个市级花木标准通过评审》一文,希望能解决您养殖花卉植物的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行业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