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老家家门口有两棵美丽的树,我非常喜欢它们,一棵是柳树,另一棵是桃树。它们都有自己的本领。我觉得树是一种给人快乐的植物。”如果没有花,人类的历史将失色一大部分,正因如此,很多人在赏花种花中找到乐趣!花卉的种植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好的,你是否遇到了相关的问题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林下种植中药材需注意六大问题”,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推广利用林地种植中药材,发展林下特色经济,不但能提高土地利用率,也可推进产业发展,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最近几年,河北、云南、甘肃、贵州等省林下种药渐成气候,富裕了不少农民。但林下种植药材与大田种药有较大差别,与常规种粮差异则更大。要提高林下种药效益,必须注意六大问题。

一、必须选择适应性强的药材品种。

首先,选定的中药材必须适应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适宜在林地生长。由于林地大都土层薄、肥力差、易干旱、易荒草,因此在中药材种类选择上,总体应选择耐瘠薄、耐干旱、耐荒草的粗生易长品种,如柴胡、金银花等。

在选择林地时,应坚持低海拔选阴坡林地,中度海拔选半阴半阳的林地,高海拔选向阳林地的原则,实施林下种植。此外,大多数药材在种植3-5年间不宜重茬。

二、产品有效成分要达标。

品种适应性只能决定林下种药的产量高低,而中药材是否有用还要看有效成分含量。有的中药材虽然在林地种植,产量也不错,但有效成分含量却很低,或商品性状差,根本不能药用,这样的中药材不能盲目种植。

保证中药材品质的简单办法,就是发展当地有野生资源、且有效成分含量较高的地道品种。对引进的外地品种,一定要先试验、示范,确认其产量及有效成分含量后,才可在类似生态区适度推广。

三、必须符合国家林业政策。

在考虑林地种植品种时,首先应选择以收获茎、叶、花、果等地上部分为主、一年种植可多年受益的中药材,如金银花、木瓜、五味子等;其次,可选择种植多年后才能收获或种后不必连年翻耕、地面绿色植被保持时间长的中药材,如芍药、薄荷、猪苓等。总之,在林地,特别是在退耕还林地,不能套种与林业政策有冲突的当年生地下根茎类中药材。

四、突出重点,规范技术操作。

现代中药材生产,必须走区域化、规模化、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的路子,林下种植药材也不例外。各乡镇应根据自身实际,通过认真分析、比较,因地制宜发展重点,并按照统一的管理技术标准组织生产。只有这样,产品才有市场竞争力,才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效益。

五、要有快捷、有效的技术服务作为支撑。

由于种植药材技术与种植粮食差异较大,因此,发展林下种植必须建立相应的技术服务体系,一是在农民从种到收的过程中要提供全程技术指导,二是在生产中一旦遇到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并快捷、有效地提供技术指导,提出对策措施,解决实际问题。

六、要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林下种植中药材时,在药材种类选择、种植布局、栽培技术、收获加工、包装储运等方面,尽量按市场要求运作,既要发挥地方优势,又要注重市场变化;既要防止不问市场的盲目发展,又要防止脱离实际跟风撵价。只有把握好这两点,林下种植中药材才能获得长久的发展与良好的效益。

xZh52.cOM阅读欣赏

中药材白鲜种植技术要点


野生白鲜多生长在向阳的山坡、林缘及低矮灌丛间含沙石土壤。适应性较强,喜温暖湿润,喜光照,耐严寒,耐干旱,不耐水涝。种子呈圆球形,亮黑色,千粒重20--21克,适宜发芽温度16--20C。条件适宜,播种后15--18天出苗,当年生株高10--15厘米,冬季能自然越冬;两年生株高20厘米以上,主根长15--20厘米;3年生苗开始开花结实。栽培的白鲜生长期150天左右,4月下旬返青出土,9月下旬地上部分开始枯萎。

选地与整地

白鲜主要用种子繁殖,先集中育苗,生长1--2年再进行分栽。育苗地应选择阳光充足、土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平地或缓坡地,低洼易涝、盐碱地或重黏土地不适宜,最好应有排灌条件。深翻地25--30厘米,同时根据肥力情况每亩施充分腐熟农家肥1500--2000公斤。打碎土块后做床,床宽1--1.2米,高15--20厘米。移栽地应选缓坡地,要注意排水良好,山区可以利用阳光充足的山坡荒地、果园及人工幼林的行间栽培,也可以利用承包的柞蚕坊、榛子园的低矮灌丛空间栽培。

播种移栽

种子采收后晾晒5--7天,拌入种子体积3倍的干净细河沙,放在阴凉通风处贮存,10月上旬至11月初,进行秋季播种,如果不能秋播,将拌上河沙的种子埋在室外进行低温冷冻,翌(yi)春4月中旬至5月上旬播种。秋季播种出苗早、苗齐。播种时搂平床面,按行距12--15厘米开沟,沟深4--5厘米,踩好底格,将种子同细沙一起播到沟内,盖土3--4厘米,每平方米播种量10--15克。盖土后床面稍加镇压,有条件的床面盖一层稻草保湿,有利出苗。幼苗生长1--2年,在秋季地上部枯萎后或翌春返青前移栽。将苗床内幼苗全部挖出,按大小分类,分别栽植,行距25--30厘米,株距20--25厘米,根据幼苗根系长短开沟或挖穴,顶芽朝上放在沟穴内,使苗根舒展开。盖土要过顶芽4--5厘米,盖后踩实,干旱时栽后要浇透水。

田间管理

育苗田出苗时应逐次将床面的覆盖物除去。生长期内要经常除草松土,雨季应做好田间排水。2年生苗在生长盛期适当追施氮磷肥,也可用0.3%--0.5%磷酸二氢钾液进行叶面喷肥。秋季地上部分枯萎之后,除去残存茎叶,向床面盖土2--3厘米,以利幼苗越冬。移栽田经常松土除草,每次除草后要向茎基部培土,防止幼根露出地表。7--8月份高温多雨季节做好排水,防止田间积水造成烂根。同时增施磷钾肥。不采种子的植株在孕蕾初期剪去花蕾,以利根部生长。秋季枯萎后,及时割去茎叶,床面盖土或盖一层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俗称施盖头粪,利于根部越冬和翌年植株生长。白鲜病虫害较少,6--8月份偶有少量黄凤蝶幼虫咬食茎叶,可人工捕捉或在幼虫幼龄期喷90%敌百虫800倍液,5--7天喷一次,连喷1--2次。

采收及留种

移栽后生长2--3年,在秋季植株地上部分枯萎后或翌春返青前采收药用根部,以秋季采收好。先割去地上茎叶,从苗床一端开始将根全部挖出,去掉泥土及残茎,放阳光下晾晒。晒至半干时除去须根,将根抽去中间硬芯(木质部),再晒至全干后入库备用。2.8--3.3公斤鲜根可晒干品1公斤,亩产干品300--350公斤。留种田应选生长4年以上的健壮植株,平时应加强管理,花期增施磷钾肥,雨季注意排水。种子在7月中旬开始成熟,要随熟随采,防止果瓣自然开裂,使种子落地。果实绿色开始变为黄色、果瓣即将开裂时即可采取。每天上午10点前趁潮湿时将果子剪下,放阳光下晾晒,上面盖一透明塑料布,以防止种子弹到他处。果实全部晒干开裂后再用木棒拍打,除去果皮及杂质,将种子贮存或秋季播种。

种植中药材哪些农药应禁用


当前,农民种植中药材日益增多。正确选用农药防治病虫害是提高药材质量的关键措施。按国家规定,以下农药禁止在中药材上使用:

1.剧毒农药。通常品种是3911、甲基1605、1059、久效磷、甲胺磷、呋喃丹、氰化钠、氰化钾等。它们用于中药材时,容易被吸收并渗透于根茎、叶片及果皮等植物组织内,即使风吹雨淋也不易散落消失。往往中药材收获期临近,有部分农药成分还未降解,加工使用后就极易发生急性中毒,再加上施用这类农药时稍不注意也容易发生人畜中毒事故。因此,禁止在中药材生产上使用。

2.高残留农药。如666、滴滴涕、氯丹等。虽然它们对人畜的急性毒性并不大,但残留期长,积累性强,在中药材内更不易分解,进入人体后会长期积蓄造成慢性中毒,因此也禁止施用在中药材。

3.有机汞农药。如赛力散、西力生、富民隆等,这类农药杀菌力强,防治中药材病害效果很好,但是它会被分解为无机汞,可以残留很多年而不消失,人体吸收后,对神经系统和心脏的损害非常大,因此,国家早已禁止生产和使用。

4.杀虫脒。试验研究证明,极小的杀虫脒剂量就能诱发小白鼠的多种癌症。故国家已规定不准在中药材、果树及蔬菜、茶叶上使用杀虫脒。

中药材春季培植管理技术要点


春季,气温回暖,雨水渐多。中药材开始萌芽发叶,逐渐生长。生产上应注意采取下列培管技术:

一、清沟沥水

玉竹、射干、玄参等中药材大都忌渍水。渍水容易产生根腐病等病虫害,所以要使沟沟相通,无论是厢面还是沟内都不能有积水,下雨后的雨水及时能排除或渗漏。

二、中耕除草

春季雨水多,雨后土壤易板结,要及时中耕松土。中耕时要注意不伤害中药材作物的地下块根块茎。发现杂草,要及早人工拔除。尽量不使用化学除草剂,以防药害。

三、培土和追肥

对于裸露在外的块根块茎,应及时培土覆盖。追肥应采用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有机肥应充分腐烂发酵后再施用,以利杀除病虫和杂草,也有利药材作物根系吸收。撒施化肥时,要对雨施用,以利化肥及时溶解,防止烧苗.也可采用兑水浇施。复合肥要选用适合旱土且易溶解的正规厂家产品。施肥用量要根据作物长势长相和原有土壤肥力等情况综合考虑,最好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

四、及时防治病虫害

玉竹等中药材易得根腐病,发病初期可用10%恶霉灵200ml兑水1--2桶(每桶为容量16升左右,下同)喷雾或10%广枯宁100ml兑水1--2桶喷雾,也可用含量高的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农药喷雾。此外,用52.5%噁酮霜脲氰(抑快净)加80%代森锰锌兑水灌施根部也有较好的效果。发病严重时要及时挖除重病株根土,并彻底用药剂消毒。我县中药材的虫害主要是蛴螬。危害特点是以幼虫在地下啃食根茎,咬断幼苗和根,致使根茎腐烂,植株死亡。或啃食地下茎皮,形成伤疤。成虫食害叶片,危害极大。

防治方法:1、每亩用3%二嗪磷2公斤颗粒拌土撒施;2、每亩用杜邦公司生产的家保福颗粒剂4--5公斤拌土撒施;3、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金龟子成虫;4、用敌百虫等农药拌菜叶、甘蔗渣等撒于土表进行诱杀;5、用30%氟虫.噻虫嗪兑水灌施根部;6、人工捉杀。

淫羊藿林下种植和林缘田边种植效果与经济效益分析


箭叶淫羊藿是小檗科淫羊藿属的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四川、台湾、湖南、甘肃等地,是治疗风湿等疾病的首选中药材。箭叶淫羊藿喜欢湿润的环境,怕旱也怕涝,因此今天小编就来说说淫羊藿林下种植和林缘田边种植的栽培效果。

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尤溪县城关镇新洋村杉木中林面积2hm2和林缘田边面积1hm2,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土壤为红壤,年平均气温18.9℃,年均降水量1595mm,年日照时间平均为1765h,年无霜期300d,相对湿度83%左右。杉木林年龄18年,为2015年间伐林分,密度1050株/hm2,平均树高13.6m,平均胸径17.9cm,林分郁闭度0.6,林缘田边是荒芜的山地。

2栽培技术

2.1造林地准备

2016年10月种植地全面劈除杂草、清杂,沿等高线水平方向间距50cm深翻30cm、宽20cm深开种植沟,在沟中施基肥羊粪15000kg·hm-2并盖一层土。

2.2苗木种植

选取丛生苗木进行分株,每丛平均5株,在2017年4月按株行距50cm×50cm种植,播种后覆土,并且在林缘田边每隔2m播种玉米草一排。

2.3培育管理

在5月、6月、8月各锄草一次,并且施鱼骨粉豆皮发酵液和草木灰一次;5—10月根据天气情况合理浇水。

2.4病虫害防治

暂时没有发生虫害,主要病害是日烧病,可以根据郁闭度现状安排遮阴调节光照强度。

2.5采收

2017年11月采收叶片,叶片采收后摊铺晒干,销售干叶,2017年12月挖取植株销售。

3调查与结果

3.1调查方法

每个样地调查面积10m2,在杉木林下和林缘田边种植地按上中下位置各随机抽取3块样地,共18块样地,调查每块样地的植物株数并采割地上部分鲜品分别称量,并且按两种地类的鲜品分别晒干。

3.2结果分析

淫羊藿的生长结果为平均高度1.2m,每株丛生5~6枝,调查的样地株数和鲜品产量情况见表1。

表1淫羊藿样地生长调查结果表

则由表1可知,杉木林下每1hm2生产淫羊藿鲜品3032kg,每1hm2生产商品淫羊藿606.4kg,并保留植株31552株。林缘田边每1hm2生产淫羊藿鲜品3648kg,每1hm2生产商品淫羊藿729.6kg,并保留植株30936株。说明淫羊藿种植在林缘田边的植株生长健壮,单位面积的植株数量比杉木林下少而商品淫羊藿产量更大,能产出更多的药材。

4经济效益分析

4.1投资成本

投资成本主要包括地租、整地清理、深翻挖沟与施肥人工费、肥料款、种苗款、种植人工费、田间培育管理费、采收和挖苗人工费等,具体情况见表2。

表2每1hm2淫羊藿杉木林下和林缘田边种植投资成本分析表

4.2产值计算

现今商品淫羊藿单价35~38元/kg,我们就按照35元/kg计算,5~6枝的淫羊藿苗木单价3.6元,淫羊藿种植的产值=商品淫羊藿产值+苗木销售产值,杉木林下种植的产值=商品淫羊藿,606.4kg×35元/kg+31552株×3.6元/株,合计134811元。林缘田边种植的产值=商品淫羊藿729.6kg×35元/kg+30936株×3.6元/株+玉米草30t×400元/t,合计148906元。

4.3净收益

净收益=销售收入-投资成本。杉木林下种植淫羊藿的净收益=134811元/hm2-92340元/hm2=42471元/hm2;林缘田边种植淫羊藿的净收益=148906元/hm2-96540元/hm2=52366元/hm2。

4.4年收益

年利润=净收益/投资回收年限,以1年计算,杉木林下种植淫羊藿的年利润=42471元/hm2,即一年利润42471元/hm2;林缘田边种植淫羊藿的年利润=52366元/hm2,即一年利润52366元/hm2。年投资回报率=年利润/投资总额×100%,杉木林下种植淫羊藿的年投资回报率=42471/92340×100%=45.99%;林缘田边种植淫羊藿的年投资回报率=52366/96540×100%=54.24%。

中药材种植时间:一年四季可种什么药材


春天,是中药材播种的季节。春天的暖风在大地上从南往北吹,经过之地便雪水融化、土地解冻,小草发芽,就可以施肥翻地后播种了。一般阳历的3月份、4月份就开始了,东北得5月份后了。春天一般的中药材品种,种子繁殖的、秧苗繁殖的都可以种了。秧苗如金银花、生地、枸杞还是4月左右运输时间好,过了五一就太热了不利于成活,距离近运输时间短3天左右可以。

夏天,一般是指麦收后,可种南星、牛膝等半年收的,板蓝根也可半年,如果桔梗的话当年收不了得第二年秋天收才行。

中药材种植时间:一年四季可种什么药材

秋天,收获的季节。秋天种植的时间分2段,提早点可种白芷等,种后就发芽了,冬天冻不死春天继续发芽。晚点时间是指上冻前,土地上冻,没种过地的不了解这个,这个时候种,如桔梗、射干啥的,种后浇水,来年春天出芽较早,相当于提前播种,省去了翻地的时间,产量相对高点。还有需要种子冬天沙藏处理的品种,如北沙参,冬天不处理春天不发芽,需要处理的品种很少,一般都是春天直播就行了。

冬天土地利用的就是蔬菜大棚,那个成本高,对中药材来说不适宜,中药材的生长在正常的春天夏天秋天时间就够了。冬天干啥,让土地休息,冻死害虫,养精蓄锐,静待来年春天。

当然了,我国幅员辽阔,亚热带、北温带,北方冰天雪地的时候南方还鸟语花香,种植可以吗?可以,不过,种子的发芽有一个温度,还是等过了本地区最冷的时候再开始播种,按本地的农作物播种时间就行。生长时间长的中药材品种如桔梗、半夏等在南方可提早种,增加产量。生长时间短的品种如牛膝就不能过早种植,所以晚点种效果更好。

花卉施肥六大注意事项


给花卉施肥是一项既复杂又极其讲究的工作,总的来说给花卉施肥要掌握以下六大注意事项:

1、给花卉施肥要尽量做到量少而次多

2、无机化肥不能撒施或接触茎基部;

3、有机肥要经堆沤腐熟再使用;

4、夏日高温高湿天气植株生长旺盛时宜多施肥;

5、冬季低温光照弱植株生长缓慢时宜少施;

6、大雨过后或植株叶色黄绿暗淡缺肥时要及时补施。

四种中药材春季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春季对于一下这四种中药材的栽培管理需要特别注意,现将四种中药材春季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一、茯苓

春茯苓一般在4月下旬前后下窖,技术要点如下:

1、选择适宜地块。选择向阳缓坡地、土层深厚、疏松的沙质壤土、放荒3年以上并且无白蚁的地块。

2、及早清场挖窖。先清除场地杂草、石块等杂物。视段木长短,按深20~30厘米、宽30~50厘米挖窖,一般亩挖窖1200~2500口,窖应顺坡地倾斜,并在地块两侧开好排水沟,坡顶筑好拦水埂。

3、适时合理下窖。海拔较低的于地区4月中下旬下窖,较高海拔地区可在立夏前下窖,每窖菌材7.5~15公斤、用菌种一袋,覆土厚度10~15厘米并拍实。

4、及时巡查培土。每次下雨后,要及时巡查窖地,对菌材外露的要及时进行培土,并杜绝牲畜进地踩踏。

5、防止白蚁为害。发现蚁路,及时用药喷于蚁身,或用煤油或开水灌蚁穴并加盖沙土,及时灭除蚁源。

二、百合

1、及时清沟排渍。百合怕渍,较耐旱,每次下雨期间至雨后,要及时清除田间积水,实现沟沟相通,确保排水滤水通畅。

2、适时打顶摘珠。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百合开花前打顶,打顶后,要及时喷洒大生等药剂进行植株消毒。对生长于叶基部的百合珠芽及时分次摘珠。

3、经常中耕除草。通过浅中耕防止土壤板结,并适当对百合植株基部进行培土,防止百合外露。结合中耕清除田间杂草。

4、合理施用肥料。分别于4月上旬施一次壮苗肥。一般每亩施尿素5~8公斤。于5月中下旬施一次壮蔸肥,一般每亩施尿素10公斤左右,并及时喷施氨基酸等叶面肥。

5、密切注意防病。百合易发立枯、炭疽、病毒等病害,春末夏初每10~15天用杜邦申氏、大生或波尔多液喷雾防治一次,共防病3~5次。

三、金银花

1、中耕培土。每次下雨后,待土表层较干时,及时进行深中耕,并壅蔸培土,确保土层松软通气。

2、及时施肥。于4月上中旬和5月中下旬分别施肥两次,每亩每次施尿素10公斤左右,并抢在下雨前施用,或遇旱浇水时施用。

3、清沟排渍。每次下雨期间及雨后要及时进行田间渍沟排渍,保持排水畅通。

4、防治虫害。春末夏初常发生蚜虫为害,一般用阿维吡虫啉防治,每亩用量一袋。

四、福白菊

1、选地整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的地块,实行深翻、精整,整理成宽1.2米的厢面,厢面屋瓦背形,开好厢沟、围沟、腰沟,以利排水和采摘操作。

2、施足基肥。在翻耕前每亩施腐熟土杂肥3000~5000公斤作基肥。

3、合理移栽。移栽实行分蔸移栽或育苗移栽,按株行距25~40厘米规格栽植,每亩确保4000蔸以上。

4、及时追肥。移栽后半月左右及时追施提苗肥,每亩施人粪尿1000公斤或尿素8~10公斤。

5、防治病虫。春末夏初要注意防治菊蚜等虫害和霜霉病、褐斑病等病害,菊蚜用阿维吡虫啉防治,霜霉等病害一般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杜邦申氏、大生等药剂防治。

夏秋季节种植苗木的六大注意事项


春季是苗木栽培种植的最佳季节,但根据实际需要,不得不选择夏秋季进行苗木的种植。那么如何确保在夏秋季节苗木种植的健康茁壮的生长呢?对此,我们为您了六个技术上的注意事项,详细如下:

1、及时灌溉苗木速生期,灌溉要采取多量少次的办法。每次灌溉要灌透、灌匀。注意防止冲刷幼苗,伤害苗茎、苗根。在苗木生长后期,除特别干旱外,一般不需灌溉。

2、清除杂草在每次降雨或灌溉后要进行松土、除草。撤播苗不便松土,可将苗间杂草拔掉,再在床面上撤盖一层细土,防止露根透风。松土要逐次加深,但不伤苗、不压苗。人工除草结合松土进行,如使用除草剂灭草,但要先试验,以免发生药害。

3、防涝降渍选择做苗木的地块,一般比较低洼,加之夏秋雨水较多,一旦苗木受涝受渍,对苗木生长、适时出圃影响很大。因此,在雨季到来之前,应提前开挖好排水降渍的沟渠配套体系,梅雨季节及时排水降渍。

4、科学追肥追肥要用速效肥料,在行间开沟,将肥料施于沟内,然后盖土。也可将肥料稀释后,全面喷施于苗床(垄、畦)上,然后用清水冲洗苗株。追肥时间可在苗木生长侧根进行。针叶树种在苗木封顶前30天左右,应停止追施氮肥;意杨等阔叶树种在立秋后最好不再施肥,以防苗梢徒长。

5、控制侧根对阔叶树的扦插苗,要控制少生侧根,及时摘芽、除孽。

6、防病治虫苗圃地要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对可能发生的病虫害做好预防,对已发生的病虫害要及时除治。

做到以上六个注意事项,基本可以确保苗木种植的成活率及后期的生长。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中药材蒲公英播前准备、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


蒲公英又可以称为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是一种多年生草本菊科植物。蒲公英植株本身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等多种成分,有利尿、缓泻、退黄疸等功效,是药食兼用的植物。今天小编要说的就是中药材蒲公英播前准备、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

1播前准备

1.1品种选择

选用一些大叶品种,比如说法国的厚叶品种。

1.2地块选择

蒲公英适应性强,喜疏松肥沃、排水好的砂壤土,因选择农业生态环境优良、水质洁净、土质疏松且富含有机质地方。

1.3整地施肥

结合整地,每1000㎡地施4000-5000kg腐熟的优质农家肥,深耕翻耙,使粪肥与土壤充分混匀。然后按宽120cm、高15cm作畦,待播。

2播种

2.1播期

当土壤温度达到15度以上时开始播种,露地栽培在4月播种,棚室栽培在10月播种。

2.2种子处理

每1hm2播种量11.25-15kg。播种前要进行种子处理,采用温水烫种催芽,将种植放到50-55度温水中浸泡8小时,捞出后包于湿布内,然后放到25度的地方,在上面覆盖湿布,每天早晚用50度温水淋洗一次,大约3-4天种子萌动时,即可播种。

2.3播种

种子无休眠期,从春到秋都可以露地播种。播种时要选择无风或微风天气进行,在畦上开浅沟2-3cm,沟距10cm,宽10ccm,踏实后浇透水。播种后用微喷浇透水,使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

3苗期管理

3.1松土除草

播种后10-15天出苗,出苗后15进行1次松土除草,平播的用小尖锄于苗间刨耕,垄播的用镐头在垄沟刨耕。之后每隔10天中耕松土一次。

3.2间苗定苗

间苗一般分1次进行,分别在2-3片真叶期、5-6片真叶期、7-9片真叶期。间下的幼苗可直接上市出售,最后按株距5cm,行距10cm定苗。

3.3温度管理

蒲公英幼苗生长适宜温度为15-18度;棚室栽培的蒲公英,白天温度在15-22度,夜间温度在10-12度,可通过烧炉子、打开通风口、遮荫等措施来调节温度。

3.4肥水管理

每次间苗、定苗就需浇小水,进入莲座期不再浇水;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一般不再追施肥料;棚室栽培的蒲公英,入冬后每亩地在床(垄)上撒施有机肥2000kg。

4病虫害防治

棚室栽培蒲公英主要病害有根腐病、白锈病、霜霉病等,可喷施7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虫害主要有蚜虫、白粉虱,可通过悬挂涂有机油的黄板诱杀。

“烟气弥漫,突然有一种把它拉开的欲望,却又住了手——朦胧才是美。”生活中,不喜欢花意味着没有生活情趣,花让我们忘却生活的烦恼!凭经验种养花卉,有时会遇到不少困难,到底怎么样才能种植好花卉呢?以下是花卉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林下种植中药材需注意六大问题”,仅供您在种植花卉参考。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