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花,春天是百花齐放的季节,那姹紫嫣红的花儿总是笑得比太阳还灿烂。生活中,没有一个人不喜欢花的,故而很多人迷上了种植花木。凭经验种养花卉,有时会遇到不少困难,怎么样才可以种植好花卉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早春小拱棚南瓜高产栽培6要点”,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南瓜俗称小红南瓜,小金瓜,属葫芦科。维生素含量丰富,具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近年来消费者对南瓜的需求量逐年增加。早春小拱棚南瓜高产栽培要点如下:

一、选择优种

应选择品质优良,外形美观,皮色鲜艳,口感面甜,瓜形整齐的品种。如新东升、维多利亚、红宝石、红粟等新品种。

二、整地施肥

种植地块应选择土层肥沃,质地疏松,透气良好,排灌方便的地块。翻耕时,亩施腐熟干鸡粪1000公斤,复合肥75公斤。

三、适时定植

将耕匀耙细的土块做成定植畦,长蔓类的定植密度为750-850株,行距为1.8米,株距为0.45-0.50米,短蔓类的定植密度掌握在1300-1500株,行距1米,株距0.45-0.50米,然后用打穴器按印打穴,覆盖地膜,膜两边用土压实。定植时间选择在3月下旬-4月初连续几天晴朗的天气,日平均气温在15℃以上。破膜取苗定植,苗坑的周围用土压实,随栽随浇水,最后插拱竹竿,盖拱膜,拉展压紧。

四、田间管理

营养生长期适宜温度为20-25℃,开花结果期适宜温度为25-27℃,温度过高或过低不利于生长,中午拱棚内温度高于28℃时,可进行放风。对于长蔓类的品种应采用双蔓整枝的方法,短蔓类的则任其生长。长蔓品种每蔓1瓜,7-9片叶定瓜,7叶之前的瓜一律摘除。短蔓品种带出的第一个瓜必须摘除,而后每株留2个瓜。

一般有蜂源,加之有风力授粉的良好天气下不必人工授粉。否则,应当人工辅助授粉。晴天早晨无露水时,取下雄花,去掉花瓣,将花药轻轻向雌花柱头上涂抹,1个雄花对2个雌花。授粉后要用雄花或叶片将雌花盖上,以防雨水。当瓜坐稳有鹅卵大小时追肥,每株追施复合肥30克左右。当瓜长到0.5公斤时,可根据地力情况追施第两次肥,当遇到干旱天气时,可于伸蔓期和果实膨大期浇两次水。瓜由黄逐渐转红时,进行第一次转瓜120,5-7天后再转一次,转瓜时结合垫瓜,尽量使瓜体处在向阳的位置。

五、防病治虫

南瓜生长健壮,全生育期一般很少出现病害。发生瓜蚜时可用2.5%的功夫乳油2000倍液,螨类可用阿维菌素2000倍液喷雾。主要病害有病毒病和白粉病,白粉病可用75%的百菌清600倍液,病毒病可用植病灵800倍液,细菌性叶斑病可用72%的农用链霉素3000倍液喷雾防治。

六、适时采收

南瓜成熟后要及时采收,防止以后坐果受影响。一般在瓜苗定植60天后可采收第一批产品,成熟的商品瓜为厚扁圆形,橙红色,有腊粉光泽。摘瓜时可用剪刀采收,瓜柄留2-3厘米长。

XzH52.coM品读分享

早春有机南瓜育苗三要点


有机南瓜,饭瓜,番南瓜,山东地区称作番瓜,东北地区称作倭瓜。河北地区有称作北瓜。可食用,未成熟果实皮脆肉质致密,可配菜、做馅,成熟果实甜面,可熬粥。葫芦科、南瓜属的植物。一年生蔓生草本,茎常节部生根,伸长达2-5米,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早春有机南瓜育苗技术:

一、浸种催芽

有机南瓜用100℃热水烫种5秒钟,立即对凉水降温至40℃45℃,搅拌半小时,然后用清水浸种812小时,其间用30℃温水淘洗种子23次,除去种子表面的黏液。种子捞出后晾两小时,待有机南瓜种子表面干爽后催芽。催芽时温度保持28℃30℃,23天后,待芽长0.20.5厘米时,种子胚根显露,俗称露白,即可播种,一般亩用种量为200克左右。

二、适时播种

在华北地区,早春有机南瓜育苗在日光温室或阳畦中进行,适宜的播期一般为2月下旬至3月初。常用育苗盘育苗,装盘前,每立方米育苗基质拌40%多菌灵粉2公斤消毒。用清水喷洒育苗基质,使其含水量达70%。育苗基质装盘时,杯口预留2厘米深的空间。每育苗杯播1粒发芽的种子,上覆2厘米厚的膨化蛭石,然后用地膜盖严育苗盘。也可采用催芽后的种子直播大田的方式。

三、苗期管理

有机南瓜播种后,白天温度保持25℃30℃、夜间18℃,当60%的种子拱土时,撤去地膜,白天温度降到20℃25℃、夜间12℃15℃,以防幼苗徒长。待心叶2厘米长时,白天温度保持25℃28℃、夜间15℃左右。育苗期间每5天喷一次清水。在定植前一周开始加大放风量进行炼苗,提高成活率,幼苗两叶一心时,带育苗基质定植。

早春南瓜育苗的四个要点


南瓜具有耐寒、耐低温的特点,可在早春利用冷棚提早上市,填补市场空白,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下面,介绍一下早春南瓜的育苗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一、选择优种

早春冷棚栽培,应选择早熟性好,根系发达,长势健壮,耐低温,色泽橙红色,果实厚扁圆形,商品性好的东升品种。

二、浸种催芽

用100℃热水烫种5秒钟,立即兑凉水降温至30℃搅拌半小时,后用清水浸种8-12小时,其间用30℃温水淘洗种子2-3次,除去种子表面的黏液。种子捞出后晾2小时,待种子表面干爽后催芽。催芽时温度保持28-30℃,2-3天后,待芽长0.2-0.5厘米时,种子胚根显露,俗称露白,即可播种,一般亩用种量为200克左右。

三、适时播种

在我省中南部地区,早春南瓜育苗在日光温室或阳畦中进行,适宜播期一般为2月下旬-3月初为宜。常用育苗盘育苗,装盘前,每立方米育苗介质拌40%多菌灵粉2千克消毒。用清水喷洒育苗介质,使其含水量达70%。育苗介质装盘时,杯口预留2厘米的空间。每育苗杯播1粒发芽的种子,上覆2厘米厚的膨化蛭石,然后用地膜盖严育苗盘。

四、苗期管理

播种后,白天温度保持25-30℃,夜间18℃。当60%的种子拱土时,撤去地膜,白天温度降至20-25℃,夜间12-15℃,以防幼苗徒长。待心叶2厘米长时,白天温度保持25-28℃,夜间15℃左右。育苗期间每5天喷一次清水。幼苗2叶1心时,进行低温炼苗,然后带育苗介质选择晴朗天气定植。

早春拱棚西瓜授粉注意哪些问题


当前,有些地方的早春茬拱棚西瓜马上就要进入授粉期。那么,西瓜授粉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西瓜授粉方面的经验。

现在,瓜农则多是人工授粉与蘸花并行,以提高授粉质量。授粉可以形成种子,促进果实后期的发育,提高商品性;蘸花,则可以提高坐瓜率,促进幼瓜前期生长,两者相结合,可促进西瓜提前上市,提高经济效益。西瓜授粉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授粉时要注意时间。

一般选择晴天上午九点到十点钟,此时授粉最适宜。时间过早,花药尚未开裂,花上没花粉或花粉量少,授粉质量低;时间过晚,棚内温度升高,花粉的活性会下降,降低授粉受精率。很多瓜农一直到下午一两点钟还没授完粉,到处找还有花粉的雄花去授粉,这是很不合理的,即使坐住果,也容易出现畸形果、果小等问题。建议瓜农雇人或找人帮忙,尽量在上午十一点前授完粉,保证授粉质量。

2.注意药液浓度。

现在很多瓜农进行西瓜授粉时,通常是先用坐瓜灵喷花或蘸花,然后再用雄花授粉。因此,坐瓜灵的浓度大小十分关键,浓度过大易造成裂瓜,通常坐瓜灵为0.1%氯吡脲,每袋为10毫克,不同温度下兑水量不同,当温度为13-25℃时,每10毫克兑0.75-1千克水;当温度为26-30℃时,每10毫克兑1-1.5千克水;30℃以上,每10毫克兑2千克水。瓜农可参照上述配比进行操作。

3.雄花授粉时要均匀。

切勿一朵雄花连续给多朵雌花授粉,这会造成花粉不够。建议一朵雄花给2朵雌花授粉,这样雌花坐瓜率高,果实品质好。若授粉不足,容易导致西瓜偏头。

4.留瓜节位一般选择第二多雌花。

这里所说的留瓜结位即茎蔓中间,这样长出来的果实品质更好。若留瓜节位偏低,果实膨大缓慢,产量低;若留瓜节位偏高,容易出现厚皮果、裂瓜等问题,上市时间晚。

5.授粉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切莫踩到瓜蔓生长点。

有经验的瓜农都知道,西瓜授粉的最佳时机就只有短短的两三个小时,而很多瓜农家里种着七八亩甚至十几亩的西瓜,根本忙不过来。因此,授粉时必然要提高效率,快速操作,但操作过程不可马虎大意,尤其不要踩到瓜蔓生长点,影响植株正常生长。

6.授粉结束后,不可马上喷药,以免影响授粉质量,造成化瓜等问题。

有机南瓜苗菜高产栽培技术


作为一种新兴的特种菜,近年来开始出现在城乡菜市场上。有机南瓜苗菜的嫩茎节、嫩叶片和嫩叶柄,以及嫩花茎、花苞均可食用。南瓜苗无须打药杀虫,为无公害食品。有机南瓜苗菜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1.选择品种。选用当地苗、瓜兼长,苗粗体大的南瓜作种,如枕头瓜、板瓜、牛腿瓜、大红袍瓜、黄瓣瓜等。不宜用瓜苗短的品种。

2.浸种催芽。南瓜种子经太阳晒2天,放入50℃热水中,不断搅拌,水温降到30℃左右时浸泡种子1520分钟后自然冷却,继续浸种712个小时。浸种后催芽,催芽温度维持在30℃左右,两天便可发芽。

3.精细整地。选择排水性好,地下水位低,土壤肥沃的地块种南瓜苗。按宽1.5米分畦,开好畦沟,沟宽30厘米,沟深1520厘米,四边开好排水沟。

4.适时播种。为提早和延长上市时间,一般在3月开始播种,以后直至8月都可分批播种。按行距20厘米开播种沟,株距10厘米,每穴下两粒种子,播后浇透水,覆盖2厘米厚的营养土。

5.及时施肥,施足基肥。每亩放入腐熟的牛粪20002500公斤或土杂肥25003000公斤、有机肥20公斤。播后用腐熟的粪水或沼液水淋透,再用地膜平铺于畦面,四周用土压实保温。出苗后让小苗任其在膜下生长。追肥一般用腐熟的人畜粪水,并要勤追保证足够的粪水供应,以促瓜苗迅速生长。每次采收后及时对植株重施速效氮肥,促使早发腋芽。

6.及时采收。当有机南瓜苗菜长到40厘米高、有56片真叶时可分批采收,在基部留12片真叶剪下上部的嫩苗。在腋芽生长到40厘米又可采收,如此反复多次。在每次采收前57天喷施80毫克/公斤920溶液,可增产30%以上,而且可减少基节粗纤维的形成,有机南瓜苗菜又显得十分幼嫩柔软,品质提高。

毛芋头高产栽培方法要点


毛芋头的营养价值很高,块茎中的淀粉含量达70%,既可当粮食,又可做蔬菜,是老幼皆宜的滋补品,秋补素食一宝。

现将毛芋头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改劣质种为优质种

淘汰劣质毛芋头品种莱杂1号。莱杂1号虽然产量高,但质量差,水分含量大,有涩、麻、辣等异味,已不适应当前消费的需要。可改种由莱阳农学院选育的优质品种8520。

二、改浅耕为深耕

实行配方施肥芋头球茎膨大,需要土层深厚疏松,养分水分充足。通过深耕细刨,集中施肥,改良土壤,加厚活土层,促使毛芋头实现当年增产、连年增产。纯作毛芋头或与马铃薯套种的地块,可结合冬耕,开沟施土杂肥:2000~5000公斤,再顺沟深刨20厘米,配方施入N、N、K肥?然后封土盖严。根据配方施肥试验,毛芋头对N、P、K肥的吸收比例为3:2:5。

三、改纯作为间作套种

毛芋头的生长期较长,春播由于播期早,能够更好的满足毛芋头对生长日数的需求,可大大提高产量,但春播造成冬季和早春光热资源的浪费,对提高亩收益不利。因此,种植毛芋头最好是采用间作套种的方式。间作套种方式有两种:一是麦田套种;二是与早春弓棚马铃薯间作。

小麦套种毛芋头的种植规格是:每畦宽:2.1米,畦面宽1.7米(畦埂0.4米种植越冬菜),畦面种8行小麦,留3个30厘米的套种行,于4月底在套种行内种毛芋头,行距70厘米,每亩种植2500~3000株。麦田套种毛芋头比纯作毛芋头亩增纯效益200~200元。马铃薯间作毛芋头一般按70厘米行距种马铃薯,于4月10日左右在沟内套种毛芋头,这种模式,比纯作毛芋头提高经济效益更为可观。

四、改稀植为合理密植

滕州市有多年种植毛芋头的习惯,但密度一般为每亩1400~2000株,这个密度经试验验证偏低。依据试验,在综合产量和毛芋头商品性的两要素的基础上,亩密度为2500株左右时最为理想。

五、改多次深培土为一次浅培土

毛芋头种植,原来有多次培土,挖深沟培土的习惯。试验证明,培土深的地上茎叶生长旺盛,影响地下球茎的膨大,降低产量。培土深度要在不出现露头青的前提下,越浅越好,一般10~15厘米。

掌握原则是:母芋作种宜深,种子大的宜深,地力肥、施肥多及沙质土壤宜深,反之宜浅。培土的时间,春播纯作毛芋头于播种时,一次封沟培土到所需深度;麦田、马铃薯套种的毛芋头播种深度为5~7厘米,待播后70~98天,结合施肥封沟培土,一次培到所需深度,此后一般不再培土。

早春冷棚香芹栽培六要点


香芹使一种高档次的蔬菜品种,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营养价值较高,海具有降压、补铁、镇静安神、预防肠癌等药用价值。栽培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选择优种

根据市场需求,选择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的适宜品种,如日本香芹、法国香芹等品种。

二、适时育苗

播种时间在2月上旬,选用本肥沃园田土与充分腐熟圈粪按2:1的比例混合均匀,每平方米加入复合肥1公斤,肥土混合均匀后铺在苗床上,厚度为10厘米,选用多菌灵与福美双可湿性粉剂进行床上消毒。先浇足底水,水渗后覆一层细土,将种子均匀撒播于床面,盖消毒的细土0.5厘米,亩用种量75克。

三、整地施肥

底肥要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5000公斤,或干鸡粪3方,选用总含量为45%的高氮低磷高钾复合肥75公斤,将肥料均匀撒施在畦面上,然后翻耕,整平畦面。

四、适时定植

在3月下旬定植,当秧苗长有5-6片真叶时定植。选择一周内连续晴朗高温的天气栽植,行距20厘米,株距15厘米,亩栽植1.8万株左右,栽植后立即浇定植水。

五、田间管理

定植后3天内,白天棚内的温度保持在23℃左右,夜间温度不低于15℃,这样有利于促进快速缓苗。一周后,香芹会长出新根系,缓苗期结束。在生长前期,外界温度较低,要勤中耕以提高地温。当株高20厘米左右时,进入生长盛期,要保证充足的水肥供应。进入后期,结合喷施保护性杀菌剂增施叶面微肥,增加收益。

六、适时采收

一般在定植后45天左右,株高达到40厘米时就可采收。采收前两天浇一小水,湿润畦面,连根拔起,去掉老叶、病株,每一公斤左右捆成一捆,装入塑料袋中保鲜。

粉葛根高产栽培方法要点


粉葛根又叫粉葛、葛根,是常用中药材,其需求量正在逐年增多。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采用根头作种

在每年收获葛根时,选择生长粗壮、无病虫害、未受伤、个体完整的根头作种。将其块根剪下,摊在室内干燥阴凉处晾1~2天即可种植。若冬季挖出,需进行沙藏,方法是室内地面上先铺一层厚10厘米的河沙,然后在沙上摆放一层根头,根头上再盖一层15厘米厚的河沙,四周用砖围好,沙藏期应保持河沙稍湿润,并经常检查,发现腐烂,应马上剔除,至第二年可取出种植。在无霜或只有短期经霜的地区,可以原地留种,第二年种植时才挖出,种时每穴放根头1个。

2、选择地块

葛根块根生长肥大,入土较深,宜选择阳光充足的缓坡、平地或田边角处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地种植。种前,深翻30厘米以上,然后按行距60厘米,株距50厘米,挖穴深、宽各40厘米,每穴施入厩肥、草皮灰、堆肥等混合肥10千克,将表面土层与肥料拌匀后进行种植。种后穴面盖草,用以保持穴内土壤疏松湿润,以利植株生长。

3、合理施肥

粉葛根是一种耐肥植物。施足基肥、合理追肥是提高块根产量的重要措施。追肥通常要进行多次,第一次在3~4月间,苗高30厘米时进行,每穴施人畜粪水3~5千克,以后每月进行一次,用肥种类和数量与第一次相同。第4、5次隔45天进行,每穴施厩肥、草皮灰10千克、过磷酸钙100克、硫酸钾100克,将上述肥料混合,在株旁开环沟或开穴施下,施后培土,以促进块根生长。

4、摘苗搭支架

葛根有着较强的萌芽力,栽下的葛根头往往会长出多条茎蔓。茎蔓生长过多,会影响地下块根的形成或生长。因此,在苗长至15~20厘米时,每穴只留下粗壮苗1~2株,其余则摘除。

葛根又是一种缠绕性的草质藤本植物,藤长节多,且其节接触土壤时,易长出不定根。因此,苗长至30厘米时要用竹条或木条搭支架,支架可以搭成篱笆或三角形交叉状,并把苗扶牵上架,使其缠绕着支架生长,这样可以便于管理,而且有利于光合作用和通风透光,还可防止茎藤接触土壤生出不定根,消耗养分。搭支架不宜过迟,过迟则藤蔓间相互缠绕,造成管理不便。

5、摘顶打花序

葛根茎蔓长至200厘米时,应摘去顶芽,促进其分枝多长叶片,增强光合作用。但过多的分枝会造成叶片过多且互相遮盖,影响光合作用,也使茎叶消耗过多的养分,不利于块根生长。因此,也应适当摘除过多、过密的枝叶。每年5~7月间,除留种植株外,长出的花序应及时分期分批摘除,以防止开花时过多消耗养分,从而有利于块根营养物质积累,提高产量。

6、修根

如果植株长出块根过多,往往由于营养物质积累不集中,使块根个头不大,影响产量和质量。因此,在块根形成后长至直径2~3厘米时,应把植株四周土扒开,选择2~3个生长较粗的块茎留下,其他除去,使营养物质集中在2~3个块根上,以提高产量。

黑籽南瓜种子繁殖栽培方法要点


黑籽南瓜为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茎圆形、分枝性强,果皮硬、绿色,有不规则的白色条纹或斑块。因种子为黑色而得名,是一种很好的地被植物。现将黑籽南瓜种子繁殖栽培方法要点介绍如下。

1、施足底肥

早施追肥,底肥每塘用过磷酸钙1公斤、厩肥1020公斤与土充分伴匀。然后栽瓜苗,苗根不能与肥料直接接触,每塘定植35株。瓜抽藤爬蔓后,用清粪水提苗松土、培土。开始结瓜后重施一次花果肥,每塘施复合肥100克,趁土潮时打塘穴施。

2、提早播种

清明育苗,选择饱满无损伤的籽种,用25--30℃的温水浸泡24小时后,洗净表面粘液,将瓜种插入35厘米厚的湿沙中催芽,可盖上塑料薄膜保温,35天即可发芽。选择发芽势强的种子,点播在营养袋中,盖上薄膜,出苗以后逐步揭膜练苗。黑籽南瓜种子具有休眠性,新籽发芽率只有3540%,可采用50--100ppm的赤霉素溶液或0.3---0.5%的双氧水浸种46小时,用清水洗净后,按常规催芽,可提高发芽率。经储藏解除休眠后的种子发芽率不低于8090%。

3、留宿根瓜

在村边、地边土层深厚的地方可留宿根瓜23年。其方法是在10月下旬下霜前,剪去长蔓、清除瓜塘内及周边的杂草、集中烧毁以清除越冬病虫寄主。基部留2030厘米的老桩,盖上2030厘米的干草防霜冻,次年三月下旬至四月上旬揭去干草,浇上水,覆盖塑料薄膜使其早发芽。待新芽抽生510厘米时,揭膜练苗,并适时松土、追肥,可以提早结瓜。

4、适时早栽

一般在立夏节移栽,无条件灌溉的地区,可以进入雨季时移栽。一般套种在马铃薯、包谷、大白芸豆地边,台地的地坎边。以每亩80100塘为宜,黑籽南瓜长势较强,叶面积大,若套种密度过大则易对其它作物产生影响,故不提倡净种。

5、适时封顶打杈、疏花、疏果、防治病虫,以保证种子饱满成熟。

根据土壤肥力和结果迟早,一般每株留810个瓜、5--10条分枝,多余的及时封顶打杈。海拔2400米以上地区立秋以后结的瓜种子一般不能成熟;海拔1900米的地区白露以后结的瓜,种子一般也不能成熟,所以要及时摘去嫩瓜,保证种子饱满成熟。黑籽南瓜有较强的抗病虫能力,但苗期易受茄二十八星瓢虫危害,生长中期有蚜虫及白粉病浸染,应注意防治。

6.适时成熟采种

一般34月播种,1011月可采收老瓜,外皮坚硬,指掐无痕,瓜纹界限清晰时,可陆续采收。瓜可堆放在通风向阳,雨淋不到的地方,瓜皮的绿色部分还可进行光合作用,可持续后熟12个月,促进种子充分成熟,增加饱满度。符合种子标准要求的黑籽南瓜种子含水量不超过9%,种皮黑色有光泽;纯度在95%以上,棕色、破损种子以及其它杂质不超过5%。杂劣种子、白籽一律检剔除外。黑籽南瓜种子的保管储存,采用自然干燥储藏法,防高温、忌多湿,防鼠害。

大棚茭白高产栽培方法要点


茭白,是我国特有的水生蔬菜。世界上把茭白作为蔬菜栽培的只有我国和越南。现将大棚茭白高产栽培方法要点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一、栽前准备

(1)茭白选择要选择肥力中等的青紫泥田,地下水位较高,且上年未种过茭白的水稻田。田块要筑成东西朝向、宽8米的畦。

(2)茭白准备年内早翻,经风化增加土壤通透性,开春后耙平、耙碎,在1月中旬施入基肥,一般每亩施有机肥1000公斤,碳酸氢铵60公斤,过磷酸钙60公斤,并拌和丁草胺颗粒剂1公斤,同时要搭建毛竹大棚,棚高2米左右,棚内及时灌上浅水。

二、栽后管理

(1)种植密度:选择茭白肉大、洁白柔嫩、品质好的茭墩作种墩。种植密度以85厘米X50厘米较为适宜,每亩约可种1350墩。

(2)及时覆盖:在1月下旬及时覆盖薄膜至2月底,大棚覆盖以密封为主,3月中旬温度高时要开窗通风,至4月上旬揭膜,共覆盖80-85天。

(3)合理施肥:植后为促进早发,要早施分蘖肥,亩用尿素5-8公斤,并结合耘田再施入除草剂。当茭株高20厘米左右、叶片3.2叶时,亩追施磷肥75公斤+碳酸氢铵75公斤+菜饼30公斤,以促进茭株早分蘖。以后随着茭白生长施好孕茭肥,一般亩用尿素10公斤、钾肥10公斤、磷肥30公斤。

(4)浅水促早:植后浅水灌溉4-5天以促早发,然后露田1-2天,再灌浅水,以增加土壤温度,促进发根分蘖。至4月初,要增加灌水深度,以保持茭白洁白,保持商品性。

(5)防病治虫:做好以大螟及二化螟为主的病虫防治工作。由于棚内气温高,湿度大,有利于大螟及二化螟早发,要及时进行防治。第一次在3月中旬,可亩用杀虫双200克+三唑磷100克+水75公斤喷雾,以后每隔25天左右防病一次。

(6)及时采收:茭肉膨大后要及时采收,一般每两天采收一次,以保证质量,采收时要用利刀割,以保留其他小的分蘖及蘖芽。

“采采荷花满袖香,花深忘却来时路。”生活中,不喜欢花意味着没有生活情趣,很多人在养花种花的过程中获得不一般的乐趣。花卉的种植潜藏着很多学问的,你能看到这篇文章,说明你也在关心这方面的情况,花卉网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早春小拱棚南瓜高产栽培6要点》,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