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春天,红得如火的木棉花,粉得如霞的芍药花,白得如玉的月季花竞相开放。它们有的花蕾满枝,有的含苞初绽,有的昂首怒放。”生活情趣的体现很大一部分就在花上,赏花的更深境界则是种植花卉。种植花卉是一个精细而有耐心的工作,人们有哪些种植花卉的经验呢?鲜之花网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织金县油用牡丹应用与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油用牡丹应用与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油用牡丹应用与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思想认识不足、资源保护与开发不到位、品种单一,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接下来小编就来具体说说这些问题及相应的应对措施,希望能让大家对织金县油用牡丹应用与研究的更进一步的了解。

1油用牡丹应用与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思想认识不足

虽然在2011年牡丹籽油被批准为新资源食品之后,国家层面和各级地方政府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扶持油用牡丹产业发展,但是参与油用牡丹项目研究的科研单位和高校较少,相关的科研人员也有所欠缺,使得油用牡丹的种质资源、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难以深入,获得的研究成果也少。

1.2牡丹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不到位

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当前大量散生在各地条件较好的林地中的野生牡丹已经完全灭绝,仅有少数生存在恶劣环境的紫斑牡丹和卵叶牡丹生存,而从牡丹种植资源保护和利用来看,我国采取的保护措施是不加选择的保护实地牡丹种植资源,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还给油用牡丹研究和利用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需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加强牡丹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力度,建立优质油用牡丹苗圃,促进油用牡丹产业的发展。

1.3品种单一,不能满足生产需求

我国油用牡丹仅有凤丹和紫斑两个品种的油用牡丹被开发出来,而各地所种植的油用牡丹基本上属于凤丹系列,具有品种单一、纯化度不高、幼苗不耐涝、不耐除草剂的特点,因此需加强对油用牡丹品种培育技术的研究,运用科学的、合理的培育技术栽培油用牡丹,实现优质高产的目的。但是我国现在进行油用牡丹研究的科研单位甚少,使得当前油用牡丹新品种培育基本上属于空白。

2油用牡丹应用与研究的发展对策

2.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中央政府及各级地方政府应当加大对牡丹籽油的宣传和推广,油用牡丹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牡丹籽油的保健养生、药用价值等。

2.2加快研究,突出重点

正视当前油用牡丹研究不足的现状,加快研究步伐,突出重点,积极搜索国内外油用牡丹相关资料,认识到当前油用牡丹新品种培育技术空白的局面,积极进行油用牡丹新品种培育的研究,开发可行性较高的培育技术和区域标准化栽培技术规范。

2.3研企合作,同步研究与开发

政府应当鼓励企业与科研单位合作,促使两者之间能够积极合作,共同进行油用牡丹的研究与开发,进而助力油用牡丹的开发利用,为推动我国油用牡丹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创造条件。。

2.4循环渐进发展,避免一哄而上

在推动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控制发展进度,避免在广大人民群众还未认可的情况下就大力开发和生产牡丹籽油及相关副产品,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让人民群众能够对牡丹籽油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让牡丹籽油出现再市场上。

XZH52.COM精选阅读

油用牡丹种植技术


油用牡丹是一种灌木植物,野生主要分布于山东省菏泽、河南省洛阳市、安徽省亳州市、铜陵市凤凰山、甘肃省、陕西省等,现在用于生产中的油用牡丹仅有凤丹和紫斑两个品种,其中紫斑又分为嫁接和实生品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油用牡丹种植技术吧!

选地整地

油用牡丹小苗应选择排水良好,向阳的砂质地,大苗可根据情况选择花荫凉,50%以下的遮阳度的果树地,林地栽植,土壤PH适宜6.5~7.5。整地以平原为例,深翻30~40厘米,每亩施农家肥1000公斤,加50公斤复合肥加10~15公斤硫磷颗粒,再耕两遍备用。

品种选择

黄河流域向南包括长江流域海拔2000米一下以丹凤为主,其以生长势强,适应性广,产子量大,出油率高主导市场,随着发展,观赏油用两用性品质及其他彩色油用牡丹将陆续推向市场。

栽植时间

中原地区宜9月上旬至10月中旬,再晚则需要覆盖薄膜,早则宜秋发,来年苗弱。长江流域宜在9月底至11月底,西北、东北宜8月底至9月底,一般选2~3年生的丹凤生苗,1年生苗过小适应差,浪费土地,4~5年的苗子过大,成本高,需要缓苗1年,2~3年的苗最经济。选好的种苗用1000倍福美双十1000倍多菌是浸泡30分钟,苗晾备用。

栽植技术

将耕好土地打行,行距60~70厘米,株距30~35厘米,每亩需3000~3700株苗,可将苗末端去掉,方便种植,用铁锨挖穴25~30厘米,穴宽10~15厘米,或将铁锨插入耕好的土中,插入一铁锨头深,前后推铁锨,使穴宽10~15厘米,拿出铁锨将处理好的种苗分别放入穴种,使根低于地面2~3厘米,然后埋土踩实,陪土起垄15~20厘米,以利保防寒保值越冬。

田间管理

1、油用牡丹开花结籽前,田间除草是日常最主要的工作,及时除草,栽后,第一年一般不用追肥,牡丹病虫害很少,一般不会有大的危害,载后第一年新根比较少,过旱年份可适当浇一次水。秋后入冬前清除落叶基部培土越冬。

2、2~3年生油用牡丹栽后第四年或第五年应间苗,即行距不变,株距隔一颗去一颗,同时结合施肥。间出的大苗可另植新地,行距70厘米,株距70厘米,亩苗1300~1500株,花前应反施以氮肥100公斤。

“铁杆庄稼”油用牡丹光伏板下栽培技术研究


近几年来光伏产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通过农光互补不仅可以降低光伏电站的发电成本,还能创造一定的社会效益,因此今天小编就来简单说说“铁杆庄稼”油用牡丹光伏板下栽培技术研究,具体如下。

1温度条件

1.1开花温度

牡丹生物学起点温度为3.6度,开花适温为16-20度,当温度低于16度时,则不能正常开花。

1.2春化作用

花前要经过1-10度的低温1-2个月,否则不能完成春化作用,牡丹也不能正常开花。

1.3极限温度

牡丹不耐高温,当温度高于26度时,植株就会处于休眠状态;冬季可耐零下30度低温,当在寒冷地带必须采取适当保温措施,不然牡丹也会产生冻害。

1.4秋季温度

秋季温度处于18-23度时,生根最快。

2光照条件

牡丹为喜光稍耐阴的长日照植物,开花需要自然光照时数达到10~12小时,如果光照不足8小时,花蕾将停止发育而逐渐萎缩。

3水分条件

3.1水分管理

牡丹宜干不宜湿,根系怕积水,因此在平时的管理过程中浇水不宜多,要适当偏干。

3.2空气湿度

在年平均湿度为45%的地区均可正常生长。

3.3地下水位

地下水位高度不应小于2m。

3.4排灌条件

要求各申报基地必须要有与农业生产相配套的水利条件,在干旱时能随时大田灌水;在洪涝时能随时排出田外。

4地势条件

牡丹喜燥恶湿,因此以高燥、排水条件良好的岭地、坡地为佳,忌栽植于地势低洼、易积水的区域。

5土壤条件

5.1土层厚度

种植土壤以土层厚度达60cm以上为佳。

5.2土壤结构

种植土壤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壤土或砂壤土为宜,忌栽植于粘重土或低温处栽植。

5.3土壤pH值

土壤的pH值以6.5~8.0为宜。

6配套设施

光伏电站灌溉排水设施、动力供应和道路系统等配套设施应配置完善。另外要求光伏板组件最低处不应低于1.8m,陈列间距最好大于8m,电缆等地下物体埋深大于1m。

7栽植技术

7.1种苗选择与处理

选用健壮,无病无虫,根系完整的种苗。栽植前剪去病残根、过长根,之后捆好,用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或百菌清全株浸泡10分钟,然后捞出沥干后栽植。

7.2株行距与栽植深度

株行距以30cm×80cm,栽植深度以15~20cm为宜。

7.3土壤处理

在种植前需要对种植地块进行深翻和耙地工作,深翻深度不低于30cm,耙地要在2遍以上。同时每亩地施复合肥50kg,有机肥500kg,提高土壤肥力。

7.4栽植时间

油用牡丹露地栽植适宜的时间为秋季,淮河以北以在地温处于18-23度的9-10月份种植,淮河以南在9-11月份种植,无论南方北方,不提倡12月份以后再栽植牡丹苗。

7.5栽植方法

栽植可用专用栽植器或锨插入地面,别开宽8cm、深约30cm的缝隙,然后将牡丹种苗放入,然后进行回土、踏实和起垄工作,垄高以10~15cm为宜,这样有利于保墒保温,促进苗木生根,提高苗木成活率和安全越冬。栽植后进行中耕培土,以利保温保湿。

花生不发棵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近几年来,田里常见发生花生不发棵的现象:小麦收割后,花生苗不发棵,没有新叶出现,即使有新叶发出,也是发黄、叶片小,老叶也慢慢干枯,植株瘦弱、矮小,生育不良,慢慢整棵枯死。拔出病株,有的根部发黑;有的根部正常,但没有新根发生。分析这几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引起:

一、土壤带菌

花生大多是种在不能种植玉米的沙土地,多为重茬种植,重茬的土壤带菌量大,局部土壤带菌量更大,造成花生出苗后,长势弱,植株矮小,死苗较为严重。

应对措施:对土壤进行消毒。在花生播后苗前用适乐时20毫升对水30公斤喷雾,可以和除草剂一起混用。

二、种子带菌

农户种植花生多为自留种,种子质量较差,播前没有进行杀菌处理,出苗后病菌侵染,造成局部花生长势弱,不发棵进而死苗的现象。

应对措施:1.废弃自留种,引进高产优质品种。2.播前晒种。不论自留种还是购买的种子在剥壳前都应于晴天带壳晒种3-5天,以杀死大部分附着在花生壳表面的病原菌,减少田间死苗的发生。

三、茎、根腐病的发生

茎腐病又称倒秧病。多发生在花生生长前期和中期,幼芽出土前即可感病腐烂,花生苗期子叶黑褐色,干腐状,最后成黑褐色腐烂,4-5天可致全株枯死。

根腐病引起烂种、烂芽;苗期受害引致根腐、苗枯;成株期受害引致根腐、茎基腐和荚腐。病株地上部表现矮小、叶片黄化、生长不良,茎基部水浸状,黄褐色,植株较矮,叶片自下向上干枯,苗期发病易死亡。病株主根表皮部分或全部变褐腐烂,维管束变褐,主根皱缩干腐,患部表面有黄白色至淡红色霉层,侧根很少或全无。

应对措施:一般田块亩播种量15-17.5公斤,用适乐时15毫升拌种即可;但重病田要加大剂量,每亩播种量15-17.5公斤,用20-25毫升适乐时拌种。田间发现病株即用40%三唑酮或用50%多菌灵可湿粉1000倍液进行淋灌,喷足淋透,封锁中心病株。间隔7天喷1次,连喷3次。两种药交替施用效果更好。

四、除草剂危害

小麦花生连作,麦田除草剂选用要谨慎,尽量避免使用苯磺隆等残效期长的药剂,禁用残效期更长的甲磺隆和氯磺隆,甲磺隆残效期可长达2年,氯磺隆残效期可长达4年。同时不可盲目加大用药量,而减少对水量,人为造成土壤残留及药害。如果使用了这些除草剂,要确保足够的间隔期。如用苯磺隆,要在3月10日前喷施,与花生播种间隔60天以上。

2.发生中毒的局部可叶面喷施赤霉素、天丰素、绿风95、云大120、花生超生宝等,加入0.2%-0.4%磷酸二氢钾、1%-2%尿素水溶液,也可起到降低药害的效果。

五、玉米田除草剂危害

玉米田喷施除草剂对相邻下风头花生田危害很大,农户在喷施玉米田除草剂时,除草剂往往随风漂移,致使相邻下风头花生田产生药害,造成花生主茎弯曲,漂移的药液在花生叶片上形成水渍状失绿斑点。新叶不易展开,老叶产生药害斑,逐渐干枯。

应对措施:

1.玉米田选用除草剂时要谨慎,如附近50米范围内有花生田,不可盲目使用2,4-D丁酯,特别是在有风的情况下,喷施除草剂的喷头应尽量压低,避免药液飘移到下风头的花生植株上,导致花生叶片焦灼、卷曲、枯萎。

2.喷施过玉米田除草剂的药械要彻底清洗,防止喷雾器残留药液影响花生田。

3.若发生中毒现象可喷施一些解毒药剂或喷施调节剂和液肥,以缓解症状。及时中耕松土。结合浇水进行施肥、中耕松土,增强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发育。

六、机械碾压或渍涝

因收割前茬作物,机械反复在地里碾压,或处于渍涝的花生田,由于土壤的通透性差,根系呼吸不良,营养物质吸收受阻,造成地上部分长势弱,长时间不发棵。

应对措施:对碾压的地方尤其是地头,进行深锄松土,补施有机肥,保持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正常生长。对于渍涝花生田应及时排水,深锄松土散墒,同时喷施叶面肥增加营养。

七、酸中毒

酸中毒是花生田连作造成的。

应对措施:1.增施有机肥或测土配方施肥。平衡土壤养分和酸碱度。2.调茬。花生与其他秋作物轮作,维持土壤酸碱度平衡。

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花朵,纯正幽远,沁人肺腑的香味。花在历来的文章诗篇中从不缺席,赏花种花可以令我们的生活增色不少。花卉种植的学问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其他人是怎么解决种植中遇到的问题的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织金县油用牡丹应用与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