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式各样的野花也睡醒了,只见它们伸伸腰,抬抬头,争先恐后地纵情怒放,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白色的紫色的……真是百花争艳,五彩缤纷。”我想每一个都非常喜欢花,因此我们身边的很多人和种植花卉结下了不解之缘。花卉的种植过程中需要掌握很多知识,怎么样才能把花卉种植好呢?鲜之花网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草莓叶枯病”,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本文主要介绍草莓叶枯病以及草莓有哪些病虫害?
草莓叶枯病又称紫斑病、焦斑病,我国发生比较普遍。主要侵害叶片,是草莓叶部常见病害之一,有时相当严重,叶柄、果梗亦可染病显症。 病原及症状 病原为凤梨草莓褐斑病菌Marssonina potentillae(Desmazieres) Magn,有性阶段为Diplocarpon earliana(Ellet EV.) Wolf属子囊菌亚门,分生孢子盘在叶面散生或聚生。叶枯病主要在春秋发病。侵害叶、叶柄、果梗和花萼。叶上产生紫褐色无光泽小斑点,以后扩大成直径3~4毫米的不规则形病斑,病斑中央与周缘颜色变化不大。病斑有沿叶脉分布的倾向,发病重时叶面布满病斑,后期全叶黄褐至暗褐色,直至枯死。在病斑枯死部分长出黑色小粒点,叶柄或果梗发病后,产生黑褐色稍凹陷的病斑,病部组织变脆而易折断。 发病规律 病菌以子囊壳或分生孢子生器在植株病组织或落地病残物上越冬,春季释放出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子借空气扩散传播、侵染发病,并由带病种苗进行中远距离传播。本病为低温性病害,秋季和早春雨露较多的天气有利侵染发病。肥足苗壮发病轻,缺肥苗弱发病重。 防治方法 注意清园,及早摘除病老叶片,减少传染源。加强肥水管理,使植株生长健壮,但不要过多施用氮肥。采用抗病品种。药剂防治,于秋季降温初期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或50%苯菌灵2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200倍液,或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喷布,隔7~10天喷1次都有好的防病效果,而且还能兼治其他病害。

XzH52.COM推荐阅读

杂交玉兰叶枯病


主要症状 发生在叶片上,严重时可蔓延至叶柄、花蕾上。病斑多发生在叶缘处,初期为褪绿色黄斑,水渍状,众多病斑连成片,扇面形向外扩展,边缘黑褐色,内灰黄色,可引起早期落叶。在潮湿环境下,落叶上会出现黑灰色粒状物。
发病原因 此病为真菌性病害;病菌存活在叶芽内及病株残体上,借助气流传播,可直接从生长衰弱或受生理伤害叶片气孔处侵染危害,受伤害及在风速大、空气湿度小的环境条件下,有利于病害的发生,高温干燥环境下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花芽、叶芽未展开时,向枝干喷洒波美3至5度石硫合剂。在有条件的地方,冬季可设置风障(防风设施),避免生理性病害发生。春季增加叶面喷水,改善小环境空气湿度。发病初期喷洒百菌清、多菌灵杀菌剂800倍掖。

盆栽秋菊谨防叶枯病


立秋过后,家庭盆栽扦插秋菊多数已最后一次打顶摘心。这时夜间气温逐渐变凉爽,菊花已开始旺长了。但白天天气仍很炎热,如遇多雨天,气候高温多湿,再加上家庭盆养秋菊置放位置过于荫蔽、通风不良,往往会引起病害的发生。这时菊花最易感染的就是叶枯病。此病发病初期,叶片上呈圆形或不规则的黑色或黑褐色病斑,中心色淡,周围有淡黄色晕圈。以后互相连成大斑,病斑部干枯,叶片枯黄脱落,影响菊株生长和观赏。病情严重时,叶子全部脱落,以至引起植株死亡。 防治措施: 1.增大盆株通风透光度:盆与盆之间摆放距离要大点,尽量放于通风多见光照处。 2.加强盆菊的肥水管理:立秋后的盆菊不要再控肥控水,逐渐增强施肥量与次数,促使菊棵植株矮、壮,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3.经常清除盆面的落叶与杂草,防止植株感染病毒,发现病叶立即摘掉,烧毁或深埋。 4.盆菊栽种前旧盆及盆土要进行一次全面消毒。旧盆要清洗干净,最简易的方法就是把盆与土用开水烫一次,或用适量代森铵进行消毒。 5.阴雨天每隔7至10天喷一次120至2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或甲基托布津700至1000倍液。上下叶面及植株周围、盆土都要喷到。如为发病初期,可先把病叶摘除再喷药。 防治菊花病虫害要讲防胜于治,一旦发病,再治就不那么容易了。因此要常观察,一发现病情,立即采取措施。

甜瓜细菌性叶枯病


甜瓜细菌性叶枯病怎么防治

姓名:贺勇 单位:新疆北屯 联系电话:135656795123 2010-07-31

专家解答
您好!
主要症状 此病为细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呈现水浸状褪绿斑,逐渐扩大呈近圆形或多角形,直径1—2毫米,周围具褪绿晕圈,病叶背面不易见到菌脓,这有别于细菌性角斑病。
发病原因 主要通过种子带菌传播蔓延,该菌在土壤中存活能力非常有限。叶色深绿的品种发病重,大棚温室内栽培比露地发病重。
防治方法 严格进行种子检疫,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参见黄瓜细菌性叶枯病和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四季桂叶枯病及其防治


叶枯病病症初期

叶枯病一开始的时候是以病斑的形式出现,从四季桂叶尖或者者是叶边缘开始,初期的病斑颜色呈现出黄绿色或者浅褐色,一般不易观察到。

中期

病斑一步一步的扩大至红褐色或者灰褐色,并且开始出现可以明显观察到的形状,这些形状大多是不规则的圆形。此时,在有病斑的叶面的背面颜色很浅,但是叶边缘的颜色则比较重。

后期

叶枯病到了后期,也是相当值得关注的时期。这时候,不仅病斑相互融合,由一开始的一个个小斑点变成一个个大的斑块。而且病斑上面会长出许多黑色的小颗粒,这些黑色的小颗粒实际上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

危害

叶枯病全年的任意时间段均可以发生在四季桂的身上,该病会使四季桂的叶片很大面积的枯黄脱落。严重者,病菌在春季时候大量传播,会使大片桂花林毫无用处,这样就给我们带来了相当严重的经济损失。

如何防治清除病源

春季的时候,病菌便会大量的传播,因此预防叶枯病的方法之一就是在秋冬之交,春天未来临的时候将已经感染病菌的叶子彻底清除(烧毁或者深埋均可)。

杀菌消毒

杀菌消毒主要是针对移栽的四季桂,移栽的四季桂不仅要将病叶清除,还要将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稀释500倍喷洒移栽的四季桂苗木进行消毒,也可以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杀菌消毒。

日常养护预防

经常给四季桂除草松土,通风透气的情况下,病菌不易滋生也不会快速传播。另外,为了提高桂花的抗病能力,在高温干旱的时候要及时为其浇水。

治疗

如果桂花病重,就要从六月开始每半个月喷洒一次治疗枯叶病的药物。可以是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也可以是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也对叶枯病有效果。喷洒三四次,枯叶病便会好转。

毛竹枯梢病


枯梢病发生在浙江、江苏、江西、福建等地。毛竹发病后轻者竹梢枯死,重者全株枯死。枯梢病常发生在1年生新竹上,最初侧枝叶色逐渐变黄至棕黄色,而后叶片开始卷曲并渐次脱落,枝梢枯死,以至全株枯死。在枯枝基部上往往可看到红褐色舌状斑块,引起校梢死亡或整竹枯死。枯死的竹秆材质变脆,利用价值低。
浙江最早发现毛竹枯梢病,7月上旬,8~9月下旬为盛发期,随后气温下降,发病速度渐缓慢。从历年流行情况看,在发病区,凡遇7~8月份高温、干燥的年份,此病就会大流行。毛竹枯梢病是由真菌中的一种子囊菌引起的。病菌为核菌纲球壳目间座壳科咏球菌属的竹咏球菌(Ceratosphaeria phyllostachydis Zhang)。
防治方法:
(1)清除病原:结合竹林砍伐和钩梢,把已感染枯梢病的竹株或竹梢砍除,将带病的竹、校及时烧毁。不要用病竹枯枝做篱笆等。
(2)7~8月份发病盛期,应加强调查,发现新竹枝叶枯黄,竹秆节部出现褐色病斑,应及时在发病部位以下1~2节处钩去竹梢,以免病害继续蔓延,造成整株枯死。
(3)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1:1,000倍液,或1%波尔多液,从新竹展叶时起每隔15天喷1次。
(4)严格检疫,不要从病区调运母竹。

沿阶草叶枯病




沿阶草叶枯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真菌引发的一种常见病。这种病不仅发病猛,传播快,而且对沿阶草属其他植物也可造成危害。

症状 主要对沿阶草叶片造成侵害,一般从叶尖开始发生,初期病斑呈灰色枯萎状,逐渐转为灰白色,后期病斑干枯,并着生有黑色粒状物。

发生规律 病原菌以分生孢子、菌核在寄生植物病残体上越冬?借雨水、浇水传播。整个生长期均有发生,华北地区5至9月为发病高峰期。

防治方法 1.加强水肥管理,注意提高磷钾肥的施用量;2.春季植株萌芽时用75%百菌清可湿性颗粒1000倍液喷施进行预防,每隔7 天喷1次,连续喷3至4次,可有效防止该病发生;3.发病期禁止喷灌,及时排除积水;4.如有病害发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连喷3至4次,每次间隔1 0天,雨后要注意补喷。

云杉赤枯病及其防治


近年来,随着云杉栽植数量的增加,云杉赤枯病发生严重,一些密闭林带高达50%,严重削弱树势,甚至造成死树。该病发病来势迅猛,由树下到树上、树冠外缘向内膛、复叶基部向顶端发展。多则10日,少则1周,就可造成全株叶子变黄,然后脱落。

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当温度骤变、湿度加大时,树就会出现病态。病叶初出现褐色小斑点,后扩大变为暗褐色,遇雨潮湿时病斑上产生许多突起的黑色小霉点,这便是病菌子座及着生在上面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它可以借风、雨传播到主干表皮,直接侵害绿色主茎或从小枝叶扩展到绿主茎上,形成褐色、赤褐色稍下陷的溃疡斑。这种斑发展后包围树茎1周,则上部全死。有时主茎上的溃疡斑扩展不快,但不愈合,随树干主茎生长渐入树干里,形成沟状病部。该树虽不死,但易遭风折。

防治方法:要“预防为主,科学防治”,加强管理,保根养叶,增强抗性,加强树势。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如青绿型油杉等。土质要求中等肥力的地块,选用通透性较好的土壤。合理用肥,不损伤粗度为0.3厘米以上的疏导根。合理中耕,及时灌水。高温季节尽量避免中耕,防止损伤根系。高温季节11-14时不宜灌水。

采用药剂防治灌根与喷雾同时进行效果好。喷雾是云杉萌芽前树液开始流动时,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5月初和8月用50%的乙生600倍液加增效王,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加植物源生物杀菌剂600倍液的混合液交替喷雾,隔5天1次,共喷2次。灌根是在树吐新叶后及停止生长后,用55%敌克松700倍液,50%金消康1000倍液交替灌根,隔3天1次,共2次。以上药剂作为预防处理时可减半。为控制病情,对已枯黄的病叶深埋或烧毁。(辽宁顺达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王德清)

毛竹枯梢病的防治


毛竹枯捎病为害当年新竹,感病后先在主捎或枝条的节叉处出现舌状或梭形病斑,初为淡褐色后变成紫褐色。当病斑包围枝或干一圈时,其上部叶片变黄,纵卷直到枯死脱落。在林间因病害危害的程度不一,竹子可出现枯梢、枯枝和全株枯死三种类型。剖开病竹,可见病斑内壁变为褐色,并长有白色絮状菌丝体。翌年春,枯梢或枯枝节处出现不规则的小突起,后不规则开裂,从裂口处伸出1至数根毛状物、即病原菌有性世代子囊壳的喙。

防治措施:

一是加强竹林的抚育管理,在冬末春初毛竹出笋前,结合常规的砍竹、钩梢两项生产措施,彻底清除竹林内的死竹及病枝、病梢,以减少病害的侵染源。

二是加强检疫,禁止带病母竹和竹材外运,防止病害扩散。

三是在病害流行的年份,可用50%多菌灵1000倍或特谱唑、腈菌唑800-1000倍液,或1∶1∶100的波尔多液在新竹发枝放叶期喷洒,隔10-15天连续喷2-3次。

金盏菊叶枯病的病状防治方法(精选养花技巧)


“春天落下的花朵,在为夏天的绿叶酝酿;秋天落下的花朵,在为春天垫基;两季落下的花朵,谱出一首靓丽的诗词,融入人类四季的心里。”生活中,不喜欢花意味着没有生活情趣,花是我们生活的好朋友!种植花草的人都有一段学习和摸索的过程,你是不是也在花卉种养上遇到问题了呢?考虑到您的需要,花卉网小编特地编辑了“金盏菊叶枯病的病状防治方法(精选养花技巧)”,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金盏菊叶枯病的病状和防治方法

金盏菊叶枯病的发病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初在叶尖或叶缘生不规则形褐色斑,边缘深褐色,较宽,中央灰褐色至灰白色,后期病部现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

金盏菊叶枯病的发病特点:

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病原菌为血红叶点霉菌。

病菌在病部或随病落叶在土表越冬,第2年条件适宜时借风雨传播,引起初侵染和再侵染。秋季雨水多的年份易发病,地势低洼或湿气滞留时间长发病重。

金盏菊叶枯病的防治方法:

(1)园艺防治:秋末冬初及时清园,病落叶集中烧毁;用腐熟有机肥,增强抗病力。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药,药剂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百。硫(百菌清加硫磺)悬浮剂500倍液,隔10天左右喷1次,防治2~3次。

(1)园艺防治:秋末冬初及时清园,病落叶集中烧毁;用腐熟有机肥,增强抗病力。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药,药剂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百。硫(百菌清加硫磺)悬浮剂500倍液,隔10天左右喷1次,防治2~3次。

红枫叶枯病的防治


一、症状:初发病时,叶尖及叶面上部的叶缘产生浅绿小斑点,随着病情扩展,病部出现枯焦状,并逐渐向叶片下部和内部扩展,叶片上半部枯死,最后整个叶片的四分之三枯死。由于叶片失去了叶绿素,严重影响其光合作用,使植株生长衰弱,失去观赏价值。由于该病害发生与雨水关系密切,多雨季节会反复感染,一般8-10月发病最重。另外土地排水性能差,土壤温度大、偏施氮肥等情况,也能导致该病的发生。初秋高温强光照条件下,叶片受灼伤,会加剧病害的发展。
二、防治方法:在施肥上,忌偏使氮肥,适量增施磷、钾肥,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搞病能力。平时浇水不宜过量,更不能长时间积水;平时结合松土,增强土壤透气性,确保根系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吸收功能;高温季节要通风遮阳,防止暴晒。同时要进行化学防治,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65%代森锌、福美锌1000倍液或45%代森锌800倍液,每10-15天喷雾一次,连喷2-3次。(泰安市下港园艺场孟兆宝)

《草莓叶枯病》由养花技巧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在您养花过程中能帮到您!能够用到鲜之花小编说的养花技巧,能够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毛线钩针花卉草莓”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