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花“争开不待叶”盛开于枝头。它芬菲烂漫抚媚鲜丽,如一片片红霞,与绿树婆婆的垂柳相衬映,形成了桃红柳绿柳暗花明的春日胜景。从古至今有大量赞美花的诗句、文章,种花赏花让我们身心灵都得到放松。不学习不摸索则很难侍弄好花草,怎么样才能把花卉种植好呢?鲜之花网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文竹枝枯病,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症状:发生在小枝上,大多从生长衰弱的小枝上侵入,病斑初为纺锤形,后上下扩展,或环绕茎部使植株上部枝条干枯,叶片脱落,染病小枝由淡褐色变为灰白色,上面密生小黑点。

病原:文竹枝枯病病原菌为Phoma sp.,属腔孢纲、球壳孢目。分生孢子器生于表皮下,扁球形成球形,黑褐色,大小分为170-233微米。分生孢子无色,单细胞,近椭圆形或长圆形,大小为4.0-7.6*1.8-2.5微米。

传染途径:以分生孢子器在被害部位越冬,次年环境适宜时,涌出分生孢子传播危害。在7-11月大量发生。强烈日光照射,或过分荫蔽、植株生长势衰弱时病重。

防治方法:

1.园艺防治 剪除被害枯枝烧毁,伤口洒精消毒后涂凡士林。文竹应放在通风、向阳但不受强烈阳光直射的地方。

2.药剂防治 喷1:1:100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800液,或高锰酸钾1500倍液。

XzH52.com精选推荐

如何防治苏铁叶枯病


苏铁为观叶花木,以其优美身姿,长叶四散,小叶婆娑,深受人们的喜爱,通常以盆栽形式摆放于居室内外。栽培苏铁常常由于养护不善,导致苏铁叶枯病的发生,直接影响了观赏效果。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

叶尖或叶上初发病时,出现褪绿黄斑。病斑近圆形,略凹陷,后渐变黄褐色,后期变成灰白色,上生有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

病原:橄榄色盾壳霉,属半知菌类真菌。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器在病部或随病落叶在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时多从生理性枯斑或伤口处侵入。高温利其发生,春末、秋后发病重,每年冬天过后常造成大量叶片干枯。

防治方法:

(1)发现病叶及时剪除。

(2)加强肥水管理。

(3)发病初期喷洒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使百克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7%铜高尚悬浮剂或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20%龙克菌悬浮剂500倍液。苏铁叶片上角质光滑,喷杀菌剂时加入0.l%聚乙烯醋酸脂有利于提高防效。

康乃馨茎枯病的防治要点


识别要点:康乃馨茎枯病侵害植株的根、地际部茎和叶鞘。发病部位变褐色,叶片由下而上枯黄;地际部茎干枯,茎髓部变褐腐烂。

发生特点:病原为真菌。病菌以厚垣孢子或病残体中的菌丝体在土壤中越冬,在翌年侵染植株的根和茎基部形成褐色病斑,后逐渐扩大并向髓部扩展,造成植株因营养和水分输送受阻而渐渐枯死。连续阴雨后的晴天病害表现更明显。

防治方法:

(1)使用腐熟堆肥,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幼苗成活后控制浇水量。

(2)用75%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按药土1:40混配施入根的周围。

(3)发病前,用40%双胍辛烷苯基磺酸盐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7天喷1次,连喷4次;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500倍液、80%退菌特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喷雾。

怎么防治油松苗叶枯病


油松病害常从幼苗的下部针叶逐渐向上发展,病叶开始出现黄褐色的斑点,后扩大呈段斑,并逐段枯死,颜色暗黑,在病斑上产生许多纵行排列的小黑点,病叶虽枯,但不脱落,如全部针叶发病,苗即枯死。在华东地区,松苗叶枯病一般在8月中旬开始发病,9~10月为盛期,11月以后为害渐弱。在发病期间雨水较多的年份,病害最易流行。

应从改善环境条件采取有效育苗技术措施,增强苗木抗病能力为主,辅以药剂灭菌,减少或制止病害的发生,具体措施如下:

1、在连年发病的苗圃,应实行轮作,针阔叶树种轮作可减轻病害。只能连作的苗圃,冬季应彻底清除病苗,减少菌原。

2、冬季深耕将病株残部埋入深层土中,施足基肥,夏季注意防旱适时灌溉,最好引水至步道渗入苗床。

3、生长过密的苗木,应及时减去弱苗,以免形成发病中心,并使苗木生长健壮。

4、从8月中旬开始用1:1:100~200(硫酸铜:生石灰:水)的波尔多液喷雾防病,每二周喷药一次,每亩用量75~100公斤;或用波美0.2~0.3度的石硫合剂,用量同上。发病盛期用50%退菌特800倍液防治,效果较显著。

文竹枝条泡水里能长根吗,如何促进生根?


一、可以长根

文竹是可以水培生根的,但前提是必须要用完好的枝条进行水插。如果所使用的枝条过短、残缺或者生长不良,那么是不会长根的。另外,在水插之后,要好好养护,它才会长根。

二、促进生根的方法

1、挑选枝条:想要让它顺利长根,一定要选择长势较好,没有黄叶的枝条。将它剪下来后,还应当适当剪短,并且剪除一部分叶片。这样同样利于它生根。

2、泡生根水:为了增加它生根的几率,最好将它放到稀释过的生根粉溶液之中,泡30min左右。这样能够帮助它快速生根。

3、控好水量:在水插的时候,应控制好容器中的水量,仅让枝条的底部泡进水里面就行。要让它的叶子以及气根都露在空气中。

4、经常换水:如果水不够洁净,是会影响它生根的。因此,在水插之后,要每2-3天就换一次水。这样也能够让它更快的长出幼根。

葱兰叶枯病病原的研究


葱兰作为城市园林地被绿化种植品种,在我国各地普遍种植。近年来葱兰叶枯病的发生与危害日趋严重,影响了公园及绿化地带的整体景观和观赏效果。为了弄清葱兰叶枯病病原菌等情况,1996年5月至1997年3月,对该病病原菌进行了研究,现将主要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在南京市主要公园葱兰栽培地采集病叶,用组织分离方法获得病原菌,并采用单孢分离法获得单孢菌株为了研究组织分离获得的Co/- letotrichum sp.菌株的致病性,分别在野外、室内进行了接种试验 将分离的菌株用喷雾法进行接种,孢子悬浮液浓度在100视野下,平均有40~50个孢子,对照用无菌水代替,结束后,保湿48h(室内接种试验在25~ 28Ic下保湿培养)。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原菌形态硬培养性状

经形态鉴定,确认致病菌为黑线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dematium (Pers.ex Fr.) Grove。在PDA 培养基上菌落初为浅灰白色,后转探烟灰色至黑褐色,培养皿反面黑色,可见黑褐色箭形或轮纹状纹 菌丝体白色,气生菌丝绒毛状。分生孢子盘黑褐色,褥座状,刚毛丰富,直,顶端尖削、黑褐色,有分隔 分生孢子梗有分枝,产孢细胞无色,筒形,顶端钝圆。分生孢子镰刀形,基部钝,顶端尖,无色,单胞,中央具一油球,大小为19.4~ 26.6(23.0)v.m2.9~3.6(3.3) m 附着胞椭圆形。

2_2 病原菌的致病性

1996年9,1O月分别进行了2次室内接种试验,每组选健康叶片1o枚,共设15组,其中对照组3组,用无菌水喷洒叶面。3~ 6d后表现出症状,并与自然发病的症状一样。经检查发病叶片l12枚,对照均未发病 10~15d后,黑褐色褥座状分生孢子盘突破寄主表皮外露,后期在病斑处可见粉红色分生孢子堆。将病叶进行组织分离5次,共分离1 040 块病叶组织,获得Colletotrichum sp.A ternaria sp.等菌株;其中出现Co.sp.菌落的有848块,占82 ;A1.sp.菌落87块,占8 ;其他杂菌65块,占6 ;未产生菌落40块,占 4 。由此可见Co.sp.菌占优势(如附表)。同时,获得了原接种体,按柯赫氏(Koch)法则证实:该分离菌株是引起葱兰叶枯病的病原菌。

3 讨论
研究表明,从南京葱兰病株上分离到的炭疽病菌,经致病性、病原形态、培养性状等方面测定,人工接种的症状与野叶自然症状相符,可以确认黑线炭疽菌是葱兰叶枯病主要病原菌。此菌在生长季节以菌丝体和无性孢子的形态不断出现,生长后期未发现有性孢子产生。查阅国内文献资料,黑线炭疽菌有寄主专化型若干个。因此.对于该病原菌的寄主范围、潜伏侵染等有关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龙柏叶枯病的防治措施


症状

龙柏叶枯病主要危害当年麟叶及绿色嫩枝。发病初期,麟叶由绿色变为黄绿色,无光泽,最后变成枯黄色,引起麟叶早落。麟叶上的病斑向下蔓延,危害嫩枝,嫩枝发病褪绿,变成黄绿色,最后为枯黄色,不易凋落,次年春天被风吹落,严重的树冠布满枯黄的病枯枝叶,连年发生树冠稀疏,生长势弱,降低观赏性。

病原

经对病株分离培养,明确病原为细交链孢属。

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枝条上越冬,次年春天产生分生孢子,成为初侵染来源。分生孢子由气流传播,自伤口侵入。发病期4-5月,盛发期7-9月。小雨有利于分生孢子的形成、释放和侵入。

综合防治措施

(1)减少侵染来源。清除枯枝落叶,特别是树冠上残留的病枯枝,清理的病枯枝集中处理。

(2)加强栽培管理。加强肥水管理,对多年栽的龙柏增施有机肥,早春灌足底水,增强树势,提高抗病性。

(3)防治病原菌。4月份,发病初期,喷洒50%代森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连续喷3遍,间隔期7天,防治效果60%以上。

葱兰叶枯病研究初报


葱兰(zephyranthes candida Herb.)属石蒜科葱兰属,别名白花菖蒲莲。葱兰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花白色,原产南美,我国许多地方普遍栽植,常作为城市公园、机关企事业单位地被绿化种植品种。近年来,南京地区及相邻省份,葱兰上发生一种叶枯病,危害普遍,严重发生时导致叶片枯萎。迄今为止国内尚未见该病的报道 作者从1994年以来,对葱兰叶枯病症状、病原菌、发生规律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1 分布及危害

近年来,该病害在南京市的玄武湖公园、情侣园、绣球公园、乌龙潭公园、浦口浦镇车辆厂绿化区以及浙江省温州市的中山公园和江心公园内普遍发生。葱兰叶枯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发生时造成叶片枯萎卷曲,似被火烧 由于叶片受到侵害,影响了公园及绿化地带的整体景观和观赏效果 该病害有发病中心。据调查发病率为23 ~98 ,感病指数为21~95.7。

2 症状

发病初期在线形叶上产生红褐色针尖大小的病斑,从叶基部至叶先端均有分布。随后,病斑逐渐扩大,呈梭形,长1.5~3mm}有时许多病斑汇聚在一起而形成红褐色段斑,长达5~Smm左右。发生在叶先端的病斑向下延伸,使叶片产生节状褪绿段斑,最后,褪绿段斑由黄变为红褐色卷曲状枯死,枯死部分可占整个叶片的l/5~3/s(严重时全叶枯死)。病健组织的界限明显。在病害发生严重的公园内,整丛葱兰的大部分叶片呈红褐色卷曲状枯死,远看似火烧一段。9~lO月间,在病斑上产生小黑点状子实体,即炭疽菌 (Colletotrlckum sp.)的分生孢子盘,如遇潮湿环境,病斑处可见粉红色的分生孢子堆。

3 病原菌鉴定
3.1 组织分离

3.1.1 材料和方法:在病害发生的5~10月问采集病叶,组织分离,用单孢分离法进行菌种纯化。首先,将采集的病组织剪成小块,经流水冲洗后,风干 以含3 有效氯的漂白粉水溶液进行消毒,每次20rain。表面消毒后,将病组织小块放在无菌滤纸上,吸干水分,再挑取病组织小块置于PDA培养基平面上,25~ 28c下培养 10d左右检查结果。 3.1.2 结果:先后共进行了4次,组织分离总数为785块,其中出现的Colletotrichum sp.菌落694块Alternaria sp.菌落5l块;未产生菌落数4O块。它们所占百分率分别为 88.4 ,6.5 ,5.1 。在组织分离的基础上,采用单孢分离法获得炭疽菌单孢菌株。Col letotrichum sp.在PDA培养基平面上菌落初为灰白色,后为深烟灰色。分生孢子堆为粉红色。分生孢子无色,单细胞,镰刀形,大小为 19.4~ 26.6m 2.9~ 3.6m 。

3.2 接种试验
经组织分离将获得的主要菌株(Colletotrichumsp.)分别于野外和室内进行接种试验。

3.2.1 野外接种试验:1996年9月1 6日在本校花圃内葱兰上以单孢分离的Col ietotrichum sp.菌株作为接种体。接种时,设对照,分4组,每组4株葱兰,每株葱兰上选 4枚健康叶(每组1 6枚)。经表面消毒后.用接种针刺伤叶中上部,然后喷洒孢子悬浮液(浓度为1O0视野下,平均有40~50个孢子),对照用无菌水代替,保湿48h。20d以后在葱兰叶先端上出现褪绿状段斑,逐渐向下扩展。引起褪绿以及最后枯萎的叶片共有22 枚;此外,在叶片上产生红褐色针尖大小病斑共有38枚叶片。经组织分离,最终获得原接种体。

3.2.2 室内接种试验:从校园花圃中采集健康的葱兰叶片作为材料,进行室内接种试验。分5组,每组1O枚叶片 将叶片进行表面消毒,然后在叶中上部用接种针刺伤,再将叶片浸入炭疽菌孢子悬浮液中(浓度为i00视野下,平均有40~50个孢子),时间为2min。对照组以无菌水代替。最后,将处理的叶片置于无菌的培养皿内,25~28 C下保湿培养。接种后3~6d,在叶片上产生红褐色针尖大小的病斑以及叶先端出现褪绿段斑;10~1 5d,在病斑处可见黑褐色褥座状分生孢子盘突破寄生表皮外露。此外,在病斑处还可见粉红色分生孢子堆。将病叶进行组织分离,同样获得了原接种体。

3.3 结果和讨论
经过多次组织分离和接种试验,结果表明Colletocrichum sp.菌是引起葱兰叶枯病的病原菌。

关于葱兰叶枯病病原菌分类地位,有待于继续研究和探讨。

4 发生规律
在南京地区,葱兰叶枯病每年4~11月均有发生,5~6月为发病高峰期,7~8月由于夏季高温,危害程度有所下降。据观察该病害的发生与立地条件以及栽培管理方面存在着一定关系。

(1)植株在土壤瘠薄、积水的立地条件下,生长较差,病害常发生较重。如南京市情侣园内的葱兰花境,土壤条件较差,植株连年严重受害,成为发病中心。据1996年5月底调查,感病指数高达95.7。

(2)在栽植过密、通风不良的地方,病害发生也较严重。如绣球公园的一些花坛中的葱兰,健康植株与病株拥挤在一起,有利于病菌的传播与侵染。据调查感病指数为43.6。

(3)该病危害程度与栽植方式和管理有着密切关系。在玄武湖公园和乌龙潭公园.葱兰种植在路边,由于植株保持一定间隔,通风透光好,加上松土、施肥等管理措旌得当,病害发生情况比其他公园要轻得多,感病指数为21.2和20.40。

5 防治措施
葱兰叶枯病的防治,应从立地条件、栽培管理、喷洒杀菌剂等方面综合考虑,台理防治。

(1)改进栽培管理措施,提高寄主的抗病性。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种植葱兰。种植时保持一定密度,注意通风透光。施用有机肥时,适当地增施磷、钾肥,使植株发育健壮。秋季结合清园彻底清除病株、病叶.并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病菌侵染来源。

(2)掌握病菌侵染时期,合理喷施农药发病初期开始喷药,常用农药为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每隔10~15d喷1 次,连续喷3次左右,基本上能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

喜欢《文竹枝枯病》一文吗?“鲜之花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花卉大全相关资讯的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养花技巧文竹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