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江南种玉堂,折来和露斗新妆。却疑桃李夸三色,得占春光第一香。”花卉伴随着的人类的历史发展而发展,花以她特有的方式丰富着我们的生活。种植花草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好的,你是否遇到了相关的问题呢?鲜之花网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扦插的生物学机制》,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扦插是植物无性繁殖的重要手段之一,通常包括茎插、根插、叶插和微扦插。前三者在多肉植物的营养繁殖中占有很大比重,微扦插则是组织培养中快速微繁殖的一种途径。扦插是典型的营养繁殖,是不通过配子结合的生殖方式,扦插形成的植物和原植物是“同克隆系”的。所以,扦插繁殖属于克隆繁殖的一部分。

扦插的材料一般是植物的茎、叶和根。比如仙人掌科植物长出的子球、十二卷长出的侧芽以及切顶植株的顶部等都属于茎扦插;万象、玉扇、寿和岩牡丹的叶片也可以切下来扦插,这属于叶插;一些植物的主根,比如万象、黄叶地不容的根或块根也可以用来繁殖,这属于根插。也就是说,扦插的材料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是植物体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就可以扦插成功,长出和母株相同的小苗。

扦插的基质要选择排水良好的土壤中,适当遮光,经过一定的时间,扦插材料会长出不定根,然后形成不定芽,最后长成完整的植物体。通常所说的扦插,一般指茎插,实际上叶插和根插叶可以划分入茎插。叶插的叶片基部必须带有茎组织,同样根插的根基部叶要带有茎组织。这是因为茎组织在外界环境中形成维管系统的能力比较强,容易分化为根和芽。

在植物材料扦插的时候,会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改变,包括激素水平的调控、营养物质的转运和代谢、光照的影响、水分和温度的影响等等。下面我就激素水平和营养转运为主简单谈谈扦插生根的生物学过程:

扦插包括不定根的形成以及芽的分化启动。其中最主要的,也是决定扦插是否成功的标志就是根系是否长出。那么说,不定根的形成是复杂的过程,如果能够掌握不定根形成的规律,对于操纵扦插来说则易如反掌了。不定根的形成过程大致如下:扦插材料受伤——生长素重新分布——插条薄壁细胞/维管束细胞脱分化——潜伏根细胞团形成——受到ctk刺激进行细胞分裂——根原基原始体形成——细胞重排——根原基形成——根分化——维管束连接——根原基生长——不定根形成。这个过程是经典的扦插机理,近几年来随着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扦插不定根形成的激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植物生理学家jarvis将不定根的形成划分为四个时期,各时期具有不同的激素调控效应:

第一期:诱导期。扦插材料受到创伤,脱离了母体,这个时候其体内生长素类物质将重新分配,向根部转运,积累在扦插材料的生根区。碳水化合物(糖类)也随同生长素一并向基部运输,以提供生根所需的营养。在植物根部生长素类物质积累(主要是吲哚乙酸),这些激素素促进了扦插材料生根区某些细胞的脱分化,由正常的维管束细胞转化为愈伤细胞,形成了具有分化能力的细胞。这个时期,大多数细胞处于高度活化状态,但并没有分裂。细胞的分裂大约出现在诱导期进行的24 ~48小时之后,这个时期生长素类物质浓度恰好达到促进分裂的浓度,同时在扦插材料整体物质转运的基础上,一部分细胞分裂素物质被转运到生根区,此时扦插就由诱导期转入启动早期。两个时期的标志就是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物质(ctk)转运到生根区,并启动了细胞分裂。

第二期:启动早期。扦插材料的生根区形成的愈伤细胞开始在ctk作用下分裂。经过一定的细胞分裂,部分细胞开始形成最原始的根原基细胞团,在ctk和吲哚乙酸作用下开始分化形成根原基和相关的维管束系统。这个时候,乙烯类物质和生长素类物质开始减少,大大促进了根原基的形成,随后进入启动晚期。这里要指出的是,为什么在这个时期会出现乙烯类物质和生长素类物质的减少:实际上,在扦插材料刚刚脱离母体的时候,有一种“伤害效应”,这个信号启动了植物细胞内“累积iaa防护系统”进而开始产生植物多酚,这些酚类物质和硼酸盐结合形成复合体,这种复合体激活“吲哚乙酸氧化酶”,此时恰好在启动早期和晚期的衔接处。此时iaa浓度大大降低,与此同时乙烯产生,这两者都可以协同根原基的形成,有人报道乙烯也可以提高iaa氧化酶的活性,也就是说,乙烯也是使得iaa水平降低的。

第三期:启动后期。这个时期,根原基形成了,在ctk作用下开始发出不定根。与此同时,不定根的形成会产生大量的ctk,这些ctk将向顶端转运,最终促进芽分化和茎的生长,此时,扦插由启动后期转入生长分化期。

第四期:生长分化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就是大量不定根形成和茎尖开始萌动生长,标志扦插成功。

在这四个时期中,吲哚乙酸(iaa)起着决定性作用,iaa的积累和从新分布决定了诱导期和启动初期的细胞生长转化情况,在第三期iaa的降低和乙烯的产生促进了根原基的形成。那么说,iaa是呈现波浪状作用的,这提示持续维持较高的生长素水平是不利于不定根的产生的。很多朋友喜欢大量使用生根粉,有些朋友的植物持续了很1年多都没有生根等等,这都是和iaa水平持续过高有关。所以,我们建议在促进生根的初期可以适当使用生长素类物质(生根粉的主要成分),但不可过多,把握生长素的效用持续2~7天为宜。与此同时,可以认为给硼酸盐,才促进iaa氧化酶的活性,降低生长素水平,此时可明显看到不定根的生成。同样,外施乙烯类物质(如:乙烯利)可以促进扦插的启动后期不定根的形成。

生长素类物质的生根作用也是不同的,近几年来合成的吲哚丁酸(iba)和1-萘乙酸(naa)都可以用来代替不稳定的吲哚乙酸。同时,iba促进形成长而细的不定根,而naa促进形成短粗的不定根。如果两者配合将达到很好的生根效果。赤霉素(gax)抑制启动早期的细胞分裂,所以它将抑制根系的形成:这提示,采用赤霉素抑制剂——植物生长延缓剂类物质(如:多效唑、比久等),可以促进根系的生长。 细胞分裂素类物质浓度如果过高,也会抑制扦插生根效应。乙烯对不定根形成的效果有各种结果,如果浓度适宜则会促进生根,若过高则抑制。

在营养物质方面,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也直接影响不定根的形成,主要原因是,碳水化合物作为能量的提供者,是保证激素发挥生物学效应的动力。所以,扦插材料如果营养状况良好对生根是有利的,所以进行扦插尽量在生长旺盛时期进行。如:星球数扦插选择春天,岩牡丹属选择秋天,原因是这个时期他们正好处于花芽分化阶段,储存了大量的养分,但不要等到开花以后再扦插,这样将大大降低生根率。另外,氮元素对生根由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钾和磷对生根有促进作用,钙离子对后期维管束的形成是必要的。所以建议对提供扦插材料的母株哚施用磷钾肥和钙物质:如,过磷酸钙和磷酸二氢钾,避免使用铵类和硝酸盐。

光照因素:光照对生长素的产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建议在扦插时提供一定的光照。但是必须是暗光,原因是:过强的光照对尚无吸收养分能力的扦插材料具有一定的伤害作用,它将消耗扦插材料的养分和水,不利于后期的生根。
光照会造成生长素在顶端分布,不利于向基部转运。如果完全黑暗不但不利于生长素分泌,反而会促进霉菌生长,造成腐烂。

值得提出的是,一种经典的扦插材料的处理方法是很有效的,这就是“黄化处理”。就是在要进行扦插的部位用不透光的纸罩住,等待这个部位绿色减退,再动刀子将这个材料取下来,晾干伤口后扦插。原理是,黄化处理可以减弱植物多酚的合成,在初期提高生长素水平。同时黄化能促进生长素向基部富集,协调激素水平。所以黄化处理是值得提倡的。
“防霉粉”是一种具有高度脱水效果的钙制剂,其原理很简单,就是问了让伤口快速脱水,同时产生抑制细菌生长作用。它主要生理学作用,我们认为主要由三点:1.快速干燥伤口,防止材料过度脱水,缩短后期恢复生长时间。2.抑制细菌生长,碱性的钙盐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在扦插中尤为重要。就算没有防霉粉,我们也要喷施杀菌物质。3.促进生长素向生根区富集。4.拮抗iaa氧化酶,提高iaa水平。5.协同硼元素,提高启动晚期生根作用。

在湿度方面建议提高空气湿度,而降低基质湿度。因为没有生根的扦插材料是不能吸收基质的水分的,而基质过湿会滋生霉菌造成腐烂。较高的空气湿度,能协调细胞气——水平衡,稳定代谢。所以一定的空气湿度是必须的。

以上是从几个大方面来讨论扦插的机制,许多东西如果仔细思考的话,和我们的日常栽培是密不可分的。一些朋友过分迷信生根粉什么的,其实是个大误区。
希望朋友们仔细思考一下扦插的每个阶段的特点,从而根据您的植物情况选择合适的环境和有效的生根促进物质。

XzH52.cOm精选阅读

花卉按生物学特性如何分类


按生物学特性分类不同的花卉,其生物特性各不相同。它们对光照、温度、水分等环境条件的要求也不同,习惯上常根据这些不同,把花卉人以下四种类型。

一、喜阳性和耐阴性花卉

(一)喜阳性花卉 象月季、茉莉、石榴等大多数花卉,它们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这种花卉叫做喜阳花卉。如果光照不足,就会生长发育不良,开发晚或不能开发,且花色不鲜,香气不浓。

(二)耐阴性花卉 象玉簪花、绣球花、杜鹃花等,只需要软弱的散射光即能良好地生长,叫做耐阴性花卉。如果把它们放在阳光下经常暴晒,反而不能政党地生长发育。

二、耐寒性和喜温性花卉

(一)耐寒性花卉 象月季花、金盏花、石竹花、石榴等花卉,一般能耐零下3-5C的短时间低温影响,冬季它们能在室外越冬。 (二)喜温性花卉 象大丽花、美人蕉、茉莉花、秋海棠等花卉,一般要在15-30C的湿度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以育,它们不耐低温,冬季需要在温度较高的室内越冬。

三、长日照、短日照和中性花卉

(一)长日照花卉 象八仙花、瓜叶菊等,每天需要日照时间在12个小时以上,叫做长日照花卉。如果不能满足这一特定条件的要求,就不会现蕾开发。

(二)短日照花卉 象菊花、一串红等,每天需要12个小时以内的日照,经过一段时间后,就能现蕾开发。如果日照时间过长,就不会现蕾开发。

(三)中性花卉 象天竺葵、石竹花、四海棠、月季花等,对每天日照的时间长短并不敏感,不论是长日照或短日照情况下,都会正常现蕾开发,叫做中性花卉。

◆水生、旱生和润土类花卉

(一)水生花卉 象睡莲,一定要生活在水中,才能正常生长以育,叫做水生花卉。 但因为科技的发展水培花卉出现在在中国市场正在发展,水培花卉是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运用物理、化学、生物工程手段,对普通的植物、花卉进行驯化,使其能在水中长期生长,而形成的新一代高科技农业项目。水培花卉,上面花香满室,下面鱼儿畅游,卫生、环保、省事,所以水培花卉又被称为懒人花卉。

(二)旱生花卉 象仙人掌类、景天类等,只需要很少的水分就能正常生长以育,叫做旱生花卉。

(三)润土花卉 象月季花、栀子花、桂花、大丽花、石竹花等大多数花卉,要求生长在湿度较大,排水良好的土壤里,叫做润土花卉。润土花卉在生长季节里,每天消耗水分较多,必须注意及时向土壤里补充水分,保持温润状态。

竹柏生物学特性与育苗技术

竹柏为古老的裸子植物,起源距今约1亿5500万年前的中生代白垩纪,被人们称为“活化石”,宋代宋祁称竹柏“叶与竹类,致理如柏,以状得名,亭亭修直,”是珍贵稀有濒危树种。竹柏叶形奇异,终年苍翠;树干修直,树态优美,叶茂荫浓,抗病虫害强,为优美的常绿观赏树木,可在公园、庭园、住宅小区、街道等地段内成片栽植,也可与其它常绿落叶树种混合栽种。

1 竹柏生物学特性

竹柏别名糖鸡子、罗汉柴、椰树、山杉、铁甲树等。为罗汉松科竹柏属常绿乔木,高达20m,胸径50cm;树皮近平滑,红褐色或暗红色,裂成小块薄片;枝条开展,树冠广圆锥形。叶长卵形、卵状披针形或披针状椭圆形,长3.5~9cm,宽1.5~2.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有光泽,下面淡绿色,交互对生或近对生,排成两列,厚革质,无中脉而有多数并列细脉。雄球花穗状,常分枝,单生叶腋,稀成对腋生,基部有数枚苞片,花后苞叶不变成肉种托。种子球形,径1.2~1.5cm,成熟时假种皮暗紫色,有白粉,其上有苞片脱落的痕迹。花期3~4月,种子10月成熟。

2 竹柏生态学特性

2 1 温度

 竹柏分布于东径105 ~120 之间,北纬21 ~29 之间的江西、浙江、福建、湖南、广西、广东等省的常绿阔叶林中,最适宜的年平均气温在18~26℃;抗寒性弱,极端最低气温为-7℃,否则易遭受低温危害。

2 2 雨量

竹柏在平均降雨量1200~1800mm的地区生长良好,低于800mm降雨量,则生长不良,性喜湿润但无积水的地带。

2 3 光照

竹柏属耐荫树种,常散生于我国亚热带东南部丘陵低山的常绿阔叶林中,阴坡比阳坡生长快5~6倍,在阳光强烈的阳坡,根颈会发生日灼或枯死的现象。年光照在500~800小时即可,在林冠下天然更新良好。

2 4 土壤

竹柏对土壤要求严格,在沙页岩、花岗岩、变质岩等母岩发育的深厚、疏松、湿润、腐殖质层厚、呈酸性的沙壤土至轻粘土较适宜,喜山地黄壤及棕色森林土壤,尤以沙质壤土生长迅速,在贫瘠的土壤上生长极为缓慢,石灰岩地不宜栽培,低洼积水地栽培亦生长不良。竹柏初生长期缓慢,4~5年后生长逐渐加快,6~10年生树高5m,胸径8~10cm,生长10年左右开始开花结实,15年生长的植株结实株产可达5~15kg左右,40年可高达500~650kg。

3 竹柏育苗技术

  我们于1997年开始进行了育苗试验研究。试验地位于江西婺源县中洲林场内,地处温暖多雨气候区中,年均降雨量1930.9mm,年均气温17 5℃,极端最高气温40℃,最低-7℃。试验地处2座海拔约为300m的低山山谷凹地。土壤为山地红壤,土层厚为50~60cm,山地腐殖质厚度为3~10cm,土壤肥力较好。

3 1 采种及种子处理

为确保能生产优良苗木,采种必须选择优良采种母树,优良母树应具备以下条件:生长健壮,干形通直圆满,冠形匀称完整,无病虫危害,20~30年生能正常开花结实的壮龄母树。在10月下旬以后,待种子成熟,果径1.2~1.5cm时采种,用高枝剪、采种刀等工具采集,铺布收集。种子采集后应及时调制,采用搓揉或用木棒捣烂肉质假种皮,用水淘洗取出种子,再把它去掉果肉、果皮和渣滓,摊在席子上及其它铺垫物或干燥地板上阴干,种子忌曝晒,否则易丧失发芽能力,种子最好随采随播,也可贮藏,但不能超过一年时间。

3 2 圃地要求

竹柏幼苗耐荫喜肥,因此圃地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背风的耕地或旱地。播种前土壤要求深翻细作,清除石块和杂草、杂物等,施足基肥。施肥量:粉碎菜枯饼肥1200~1500kg/hm2,磷肥100~150kg/hm2,最好用腐熟厩肥30000~45000kg/hm2。连作圃地还应用150~225kg/hm2硫酸亚铁、杀螟松25~30kg/hm2对土壤进行消毒。圃地整平后作床,床高20~25cm,宽100~120cm,步道宽30~40cm,长度依地形而定,一般不超过10m,开好排水沟,耙平床面,压实保墒,并在床面筛一层0.5cm厚黄心土。

3 3 播种育苗

  播种以冬播或随采随播为好,亦可春播,春播在2月中下旬,播种时一般在苗床上进行挖穴播种,行距为15~20cm,穴距为10cm左右,每穴以2~3粒为宜,播种量为200~250kg/hm2,播种后用火土或黄心土覆盖2~3cm厚,再盖上杂草或稻草及其它覆盖物。以保持苗床土壤疏松、湿润,有利于种子发芽出土。冬播或随采随播的种子出苗参差不齐,春播稍好,20天后开始发芽出土,一般30~50天。种子发芽出土后应将覆盖物逐渐撤掉,第一次撤去1/3,30天后撤去2/3,40天后幼苗出土2/3左右时将覆盖物全部撤去。幼苗出土后1~2个月,地上部分生长缓慢,抵抗外界不良因素的能力差,加之竹柏幼苗时耐荫、忌积水,因此暴雨、高温、曝晒等会造成苗木大量死亡。故应在幼苗出土后搭棚蔽荫,蔽荫材料结实牢固,不伤及苗木,一般采用苇帘,以遮阳网最好。可选遮阳率50%~75%遮阳网,遮荫时间和强度对苗木木质化程度影响很大,过长时间的遮荫会使苗木植株纤弱,根系不发达,遮荫时间从幼苗出土至苗木充分木质化时为宜,每天遮荫时间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左右,荫棚要在11月份才拆除。早晚和阴雨天气不必遮荫。4~6月应及时除草,注意及时排水、松土和适量施肥工作,可隔15~20天浇施一次浓度为0.2%的尿素或3%~5%的稀薄腐熟猪粪尿,浇施肥料时要做到适量多次,苗小少施,苗大多施,尽可能不浇到苗木叶、茎处,以浇在行间为宜。6月上旬开始分2~3次间苗,定苗时间不迟于7月中旬,保留40~55株/m2。6月中旬以后,苗木进入生长旺盛期,此时苗木生长最快,但木质化程度低,抗逆能力仍较差,气温高时应及时加强灌溉,但由于竹柏忌积水,故不宜漫灌,应尽可能采用喷灌或滴灌。同时还要做好松土和除草工作,以保持土壤疏松湿润。8月底至9月上旬,苗木进入生长后期,应停止施用氮肥,以免徒长受冻害。因竹柏易受低温伤害,故在8月底开始每隔10~15天喷施一次0.2%~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连续喷2~3次,促使苗木提早木质化,以便安全越冬。竹柏有良好的天然下种能力。竹柏树冠下土壤潮湿,有大量野生苗。因此在有优良母树分布、立地条件好的地方,可开辟开然苗圃。在10月上中旬将母树周围的杂树清除,翻动表土(切忌伤及母树树根),检除石块和杂物,轻轻耙平表土,待种子落地后,或覆盖土或耙平表土盖住种子。翌春即有许多群集生长的幼苗,而且幼苗生长良好,此时除不需蔽荫外,可与圃地育苗一样进行苗期管理。竹柏当年生苗高2
0~30cm,一年留床培育,两年生苗高50~80cm时可出圃移植至大苗区继续培育,此时应适当遮蔽,3~4年后移植,胸径可达3~5cm,可用于行道树、庭园绿化。实践证明,1~2年生苗不宜直接用于绿化,此时根系不发达,单株抗逆性差,往往不易成活。

4 竹柏大苗移植技术

近年来,竹柏深受庭园、住宅小区及街道绿化人员的喜爱和青睐。一般偏好用大苗移栽。培育竹柏应在3~4年后移植,株距以4m、6m为宜,也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挖穴规格视苗木粗细而定,以长0.5~0.8m×宽0.5~0.8m,深0.4~0.6m为宜。移植前,应在穴底部施足基肥(也可在种植成活后追肥)。竹柏大苗必须带土团,土团大小依苗木而定,一般胸径3~5cm带土团直径为15~30cm。起苗时,先挖去土团周围土壤,用草绳将土球上部缚牢并扎紧,以防土团松散。然后将底部土挖去,切断主根,轻抬至地面,再用草绳将整个土团缚好、扎牢。栽植前应合理修剪枝叶,以防水分过度蒸发造成干枯。苗木放入栽植穴后,应将草绳四周剪断,以利填土时紧密结合,并使草绳易腐烂,栽好时苗根际表土应高于地面5~10cm,并浇透水一次,视移栽季节考虑蔽荫情况,成活率一般可达95%以上


机制木炭的发展前途多大?


你好!我想问一下,机制木炭的发展前途有多大?哪里可以学到这种技术,请指教

姓名:罗鲜华 单位:东莞虎门 联系电话:13026658954 2007-04-26

专家解答
阮涛同志: 机制木炭是利用费锯末或刨花为原料,经螺旋挤压机挤压成棒状,用炭化炉炭化而成。该种炭与普通林木烧制的传统原木炭相比,具有形状规则,强度高,孔隙均匀,导热性好,发热值比原木炭高,易燃耐燃,尤其是燃烧时无烟无味,灰分少,无污染等优点,深受餐饮店、火锅店、烧烤店及卫生部门的欢迎。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机制木炭行业发展跟不上需求。尤其是沿海地区夏季海边烧烤,机制木炭备受欢迎,需求较大,国外市场对机制木炭的需求量也在增加。日本已开始研究用木炭改良土壤,预计几年之内将大量需求机制木炭。我国的冶炼(冶炼还原剂、炼铝用电极、钢锭用均温剂)、化工(用于生产二硫化碳、碳化钙、四氯化碳等)、环保(制作活性碳、干燥剂等)、农业园艺等也都在逐渐采用。 机制木炭生产设备主要有锯末烘干机、挤棒机、炭化炉,凡是锯末多的地方都适合该项目。该技术的学习,可与生产设备的供应厂商联系。 以上内容和建议,仅供参考。

如何除去机制茶叶的猪草气


如何除去机制茶叶的猪草气

姓名:章林 单位:舒城城冲茶厂 联系电话:13966257968 2007-10-02

专家解答
章林同志: 您好,所描述的机制茶叶“猪草气”,目前还不知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现将机制茶加工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摊青。鲜叶的摊放和传统手工加工要求基本一致。在青锅过程中,高档茶叶炒制工艺可采用:长板式扁形茶炒制机青锅——摊凉——人工辉锅。炒前准备:清理机械及周围环境,打开电机电源,转动炒板至最高点,关闭电机电源。 设置温度控制仪温度 180℃~230℃,打开加热开关。当显示温度达到设定要求时,在锅内均匀涂上适量制茶油。把炒板压力调至最低点(此时炒板和锅面之间的间距最大),打开电机开关,开始投叶,投叶量(摊青叶)为150克~250克。随着茶叶中水分的散失,1分钟~1.5分钟后开始加压,并逐渐增加炒板压力,使茶叶逐步包拢,略叠成扁条。掌握看茶做茶的原则,用力先轻后重,温度先高后低。青锅叶身骨挺直,互不粘结,色泽翠绿或嫩绿一致,约七至八成干时起锅,历时 3分钟~5分钟。 二、规模茶场。在长板式扁形茶炒制机青锅时,也可采用二次进行。固定几台机器,分成二组,一组专门炒第一锅,另一组专门炒第二锅。第一锅设定温度200℃~230℃,历时2分钟~3分钟,约六成干时起锅。摊凉10分~30分钟后,进行第二锅炒制。设定温度180℃~200℃,历时2分钟~3分钟,约八成干时起锅。这样一方面可避免锅温的频繁调节,有利于连续作业,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能源。另一方面,可提高青锅叶质量,比一次的要扁平。 中低档茶叶炒制工艺可采用:往复式多功能机杀青理条——杀青叶摊凉——长板式扁形茶炒制机压扁成形——摊凉——人工辉锅。往复式多功能机杀青理条。杀青前的准备:打开加热开关,设定温度在350℃左右。打开电机开关,把转速调整到(135±5)转/分钟。当锅温升高后,在槽内擦少许制茶专用油,并用清洁的干布擦净。青锅温度:当温度达到杀青要求时(锅底温度约200℃~210℃),即可下叶。投叶量:每槽(工作面约为500毫米×130毫米)投入摊青叶50克~75克。五槽的多功能理条机一般投叶250克~400克。杀青叶程度:当色泽转暗,叶质变软,折梗不断,基本成条,清香显露,青锅叶失重30%~50%,即可出锅。历时1分钟~2分钟,其间可用手适当翻动茶叶。杀青叶摊凉:青锅叶出锅后应及时摊凉,尽快降温和散发水汽,后期可适当并堆,促使茶叶回软,摊凉回潮时间以10分钟~30分钟为宜。压扁成形:使用长板式扁形茶炒制机压扁成形。炒制前设定温度150℃~180℃(锅底温度约120℃~140℃),其它操作如投入杀青叶150克~250克,加压掌握“轻-重-轻”原则。待外形基本扁平挺直,色泽嫩绿,失重35%~40%左右时就可出锅摊凉,历时2分钟~3分钟。 摊凉:青锅叶出锅后,应簸去片末,及时匀摊于竹匾上,厚度不超过2厘米,以尽快降温和散发水汽,待叶子回软后进行人工辉锅。摊放以1小时~4小时为宜。回潮:摊凉叶辉锅前应先筛分,使茶叶匀齐,便于辉锅做形。人工辉锅:锅温为60℃~70℃,投入青锅叶150克~200克,历时10分钟~15分钟,运用磨、压等手法使茶叶达到扁平挺直,光滑尖削和足干。温度应掌握先低后高,在起锅前3分钟,略微提高锅温。用力掌握轻-重-轻,要与锅温有机配合。 出锅的茶叶,在散热后立即用相应的号筛进行筛分,并结合簸、拣等手段割去碎末,簸去黄片,拣梗剔杂,分级归堆。 三、机制茶操作要点。设备应清洁卫生,锅面要光亮,茶叶下锅前用制茶油润滑锅面,用油量要适当。各道工序必须达到足够温度后才能投茶。火候应根据鲜叶的不同特性作适当调整,如春茶含水量高、夏茶初期(头夹二)果胶含量高,锅温应适当提高,如秋茶叶质较薄,含水量相对较低,锅温度可适当调低。不同机械仪表显示温度与实际锅底温度的关联度因机械不同而不同。应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灵活掌握仪表显示温度与实际操作温度之间的关系。 在机制茶炒制中,应选择有农机推广许可证的名茶炒制机械。机械安装应由专业技术人员完成,禁止私拉乱接。新机使用前,必须详细阅读使用说明书。炒茶场地应相对独立,操作人员相对固定。炒制时,禁止闲杂人员随意走动,乱摸电器开关。未经培训的人员不得上机操作,严禁酒后操作,疲劳炒茶。炒茶结束后,必须及时切断电源。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生物农药


“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伸伸懒腰,看见春天已经来了,连忙整理发型。花骨朵也探出头来,春风告诉它春天到了。”花在人类的历史中从不缺席,赏花种花的乐趣一般人很难体会。花卉的种植潜藏着很多学问的,如何少走弯路又快又好地种植花卉呢?为此,花卉网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生物农药》,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生物农药有哪些

(1)井岗霉素:由A-G7个结构相似的组分组成,其中以A组分为主,其中以A组分即井冈霉素A的活性最高。内吸性强,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是防治作物纹枯病的特效药剂。

(2)多抗霉素:具有肽嘧啶核苷酸类结构的抗生素,含有A-N14种不同的同系物。主要成分是多抗霉素A和多抗霉素B可湿性粉剂,为内吸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杀菌原理是干扰病原菌细胞壁几丁质的生物合成,牙管和菌丝体接触药剂后会局部膨大,破裂,溢出细胞内含物,导致死亡。主要用于防治多种真菌病害,对细菌病害无效。

(3)抗霉菌素:农抗120,嘧啶核苷类抗生素,光谱的抗真菌的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通过抑制病菌的蛋白质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对多种作物的白粉病有特效。

(4)武夷菌素:含有孢苷骨架的核苷类抗生素。

(5)中生菌素:属N-糖苷类抗生素,对真细菌都有效。防治苹果轮纹病、白菜软腐病

(6)四霉素:包括A1、A2、B、C四个组分,其中A1和A2为大环内酯类四烯抗生素,B组分为肽类抗生素,C含氮杂环芳香族抗生素,主要防治苹果和梨树的腐烂病

(7)宁南霉素:具有胞嘧啶核苷肽结构的抗生素,对病害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主要用于防治病毒病,对某些真菌性病害也有良好防治效果。如:菜豆白粉病,大豆根腐病

(8)春雷霉素:杀菌原理是影响病菌的蛋白质合成,抑制菌丝伸长和造成细胞颗粒化,但对孢子萌发无影响。内吸性强。防治稻瘟病、谷瘟病、茭白胡麻斑病,黄瓜炭疽病、细菌性角斑病、枯萎病,番茄叶霉病,柑橘流胶病,猕猴桃溃疡病,春雷霉素对大豆、茄子、藕、葡萄、杉木苗等易产生药害。

(9)土霉素:主要对细菌、类细菌、立克次体有效,对细菌蛋白质合成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能被植物叶片吸收,并传导到其他组织。防治大白菜软腐病、柑橘疮痂病、枣疯病,苹果和梨的火疫病,马铃薯黑胫病和块茎软腐病,番茄和辣椒疮痂病,萝卜软腐病。

(10)长川霉素:大环内酯类农用抗生素杀菌剂。具有根部内吸作用,但无叶片内吸传导作用。对灰霉病病原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

(11)聚半乳糖醛酸酶:是一种相对分子量为4万-5万的蛋白质,属生物农药中的生物化学农药,由一种曲霉产生的孢子,固态发酵生产。本品为一种寡糖类抗病诱导剂,其功能是水解植物细胞壁的多糖,释放出具有诱导活性的寡糖素,激活植物防御系统,达到抗病作用。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

(12)低聚D-氨基葡萄糖:氨基寡糖素。是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从富含甲壳素的蟹、虾等产品的废弃物中分离得到的氨基寡糖素,是一种具有抗病作用的杀菌剂,杀菌谱很广,对多种真菌、细菌、病毒引起的病害有效。杀菌机理主要是诱导植物体产生抗病因子,激发植物基因表达,产生具有抗菌作用的几丁霉、葡聚糖酶、保卫素等,同时具有抑制病菌的基因表达,使菌丝的生理生化发生变异,生长受到抑制。还能活化植物细胞,调节和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逆能力。

(13)木霉菌:真菌中的一大类,属半知菌能抑制真菌的菌丝生长和菌核形成,主要作用机理是以绿色木霉菌通过和寄主营养竞争而杀灭病原菌。使用后,可迅速消耗侵染位点附近的营养物质,致使病菌停止生长和侵染,再通过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消融病原菌的细胞壁。防治黄瓜灰霉病、番茄灰霉病、油菜霜霉病。

(14)地衣芽孢杆菌:201微生物杀菌剂,细菌杀菌剂,对某些植物病原真菌具有很强的拮抗作用,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

(15)多粘类芽孢杆菌:为活菌体,产品含水量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菌的成活,防病机理是通过活菌体和代谢产物作用于植物病原菌,达到防病的效果,主要用于防治作物的青枯病。

(16)枯草芽孢杆菌:细菌杀菌剂,对某些真菌具有拮抗作用,并具有促进蔬菜根系发展和地上部生长的作用。黄瓜白粉病、草莓白粉病。

(17)荧光假单胞杆菌:细菌杀菌剂,对某些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通过营养竞争,位点占领等保护植物免受病原菌的侵染,有效地抑制病原菌的生长,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防治小麦全蚀病

(18)放射土壤杆菌:对植物根癌病有很好防效,细菌杀菌剂。

(19)丁子香酚:植物杀菌剂,从丁香等植物中提取杀菌成分,辅以多种助剂配制而成,能有效的防治番茄灰霉病。

(20)儿茶素:来源于豆科植物儿茶素,植物源杀菌剂。含有多种成分,主要有儿茶素和表儿茶素。易溶于水。作用机理:接触菌体时,容易被氧化成酯类物质,抑制病菌葡萄聚糖的生成量,干扰菌体需糖粘连,而导致菌体死亡;儿茶素含有的鞣质在菌体表面形成屏障,阻止菌体获取营养物质。防治番茄灰霉病、黄瓜黑星病。

(21)小檗碱:黄连素,低毒杀菌剂。作用机理:能迅速渗透到植物体内和病斑部位,干扰病原菌的代谢,抑制其生长和繁殖,达到防病作用。黄瓜白粉病、霜霉病、辣椒疫霉病。

(22)大蒜素:从大蒜的球形鳞茎中提取的淡黄色挥发性油状,主要成分为有机硫醚化合物,具有药物和保健功能的作用,也可当作农药。对危害植物的真菌性病原菌具有抑制其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的作用。黄瓜、枸杞的白粉病。

(23)桉油精:又称(1,8-)桉树脑,桉叶素桉树精。属单萜类化合物。无色液体,味辛冷,有与樟脑相似的气味。可生物合成制得,由富含桉叶素的精油如桉叶油分镏提取。

生物农药一般是天然化合物或遗传基因修饰剂,主要包括生物化学农药(信息素、激素、植物调节剂、昆虫生长调节剂)和微生物农药(真菌、细菌、昆虫病毒、原生动物,或经遗传改造的微生物)两个部分,农用抗生素制剂不包括在内。我国生物农药按照其成分和来源可分为微生物活体农药、微生物代谢产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四个部分。

常用生物农药种类有:BT生物杀虫剂和抗生素类杀虫杀菌剂,如浏阳霉素、阿维菌素、甲氧基阿维菌素、农抗120、武夷菌素、井岗霉素、农用链霉素等。昆虫病毒类杀虫剂,如奥绿1号。保幼激素类杀虫剂,如灭幼脲(虫索敌)、抑太保。植物源杀虫剂,如苦参素、绿浪等。在生物农药难以控制时,可选用无公害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如3911、呋喃丹、甲基1605、甲胺磷、氧化乐果等。

白粉虱的生物防治


白粉虱危害多种观赏植物以及蔬菜,束刺吸式害虫。对植物危害最严重的一种是温室白粉虱。

生物防治的关键在于了解害虫、寄主虫以及捕食者的生命周期。白粉虱的雌虫交配后,可在植物叶片背面产下200-400个卵。它们的生命周期很短,只有3周到4周,在温室传播特别迅速,其成长的所有时期均在植株上完成。

白粉虱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叶背面吸食植物汁液从而导致叶片表面产生黄色斑点,使叶片脱落、扭曲或者生长受阻。同时,他们吸食的汁液大于本身所能消化的量,就会分泌大量的蜜露,这些蜜露覆盖在植物上会滋生黑色的 霉污病菌。黑色的霉污病会阻碍光合作用,进而抑制植物生长,常常导致叶片脱落。

一种小型的寄生蜂——丽芽小蜂作为控制温室白粉虱的天敌昆虫,已被成功的应用了至少50年。丽芽小蜂通过两条途径杀灭白粉虱。首先是雌虫排卵到白粉虱若虫体内,孵化的若虫以白粉虱若虫为食并最终杀死白粉虱;成蜂还可刺吸白粉虱若虫的体液,导致白粉虱死亡。

丽芽小蜂的雌蜂一生可排卵400个,其幼虫孵化后,首先吸食白粉虱身上无关紧要的组织,因而在白粉虱死亡前,丽芽小蜂一般能长到足够的大小。

被寄生后,白粉虱的蛹和若虫变成黑色。成年丽芽小蜂从这些黑色的蛹中飞出,寻找其他的白粉虱蛹或若虫以吸食和排卵。

在温室中,一旦发现白粉虱最好马上使用丽芽小蜂。可寻找植物叶背面白粉虱的蛹及成虫以确定白粉虱的存在。也可使用黄粘板,粘捕白粉虱,借此判断试问中的虫口密度。发现白粉虱后把蜂卡放在正在发育的白粉虱若虫附近就可以了。

要注意丽芽小蜂与杀虫剂不能同时使用。丽芽小蜂对温室残留的杀虫剂特别敏感。

利用丽芽小蜂控制温室白粉虱的最实用的方法就是把它当作害虫综合防治措施的一个组成部分。以生物和传统防治为基础,有规律的控制,而不要依赖于杀虫剂。

宿根花卉的开花机制与生产流程


宿根花卉的开花机制与生产流程---宿根花卉又称多年生草本花卉,是指植株地上部分开花、结实、蔫后,地下部分形成发达的根部,可以露地越冬,翌年再次萌芽、生长、开花、结实的一类多年生草本观赏植物,如松果菊、落新妇、天人菊、金光菊、海石竹、冰岛虞美人、景天、耧斗菜、风铃草、鼠尾草等。
宿根花卉的开花机制
宿根花卉有不同的开花机制,一般来说,宿根花卉需要光周期(日照长短)或者春化(低温),或两者都要。理解宿根花卉特殊的开花机制是影响宿根商品生产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光周期宿根花卉经常需要光周期来刺激开花。长日照植物开花需14小时或更长日照;中日照植物无论日照长短都开花,但某些品种在长日照时开花更多;短日照植物开花则需短日照,一般低于12小时。长日照植物能在其非自然开花季节通过人工补光刺激开花。一个简单易行的人工创造长日照的方法是夜间补光,从夜间10点到次日凌晨2点补充4小时光照,照明使用50勒克斯至100勒克斯的白炽光即可。补光有时会导致植株陡长,特别是用白炽光时,因此一旦出现花蕾,就要关掉光源。
成功春化有三个关键要素,缺一不可:准备春化的植株必须充分成熟;要有适宜的低温,一般不能高于5C;适当的低温处理时间一般为6周至10周。
宿根花卉植株未成熟时进行低温处理效果很糟。一般在进行低温处理前,至少保证两个月的营养生长期。德国班纳利公司最新推出快车道品种,从播种到开花需要3至5个月,不需低温就能完成春化作用,但春化能明显缩短移植后的开花时间,并保证花期统一。
宿根花卉的生产流程
育苗介质使用进口泥炭能明显提高出苗率、加快成苗速度,300升包装的泥炭可以装200孔穴盘100至120盘,每穴成本只增加一分钱。尤其是小种子,应用进口泥炭的效果更为明显。
播种时间快车道品种一般的播种、移栽、开花的规律是:1月至3月播种,3月至5月上盆,5月至9月陆续开花。即使是快车道品种,上盆缓苗后,放入0℃至5℃的温室保持1个月至1.5个月,能明显增加开花数量,并提高品质,所以在温室富裕的情况下,建议通过此过程进行处理。
常规品种一般的播种、移栽、开花的规律是:9月至11月份播种,11月至翌年3月份上盆,4月至8月开花。
上盆最佳时间穴盘苗根系长出穴盘底部的通气孔,根系成团,此时移栽方便,是上盆的最佳时间。移栽晚了,如形成小老苗,就会延长生长时间,影响成品品质。
生长过程管理穴盘苗成型后,移栽至穴盘或营养钵中,或一步到位移栽到商品盆器中,缓苗2周至4周后,移入夜间温度为0℃至5℃、日温为10℃至15℃的温室里,放置1.5个月至2.5个月。这段时间,始终让盆内介质保持湿润状态。在此期间,一些长日照促进花芽分化的特殊品种,还需要加光处理,保证12小时至14小时的光照,大部分品种不需要加光处理。进入3月份后,温度回升,当最低温度在10℃左右的温室条件下,开始正常生长养护,进行肥水管理,一直到植株开花。(作者单位系北京林大林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最早的植物学著作


《南方草木状》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植物志。为晋代嵇含所撰。公元304年问世。共上、中、下三卷,分草、木、果、竹四大类。书中记载了广东、广西及越南的植物总共80种。其中上卷记载草类植物29种,中卷记载木类植物28种,下卷记载果类植物17种以及竹类6种。同时还有关于生物防治的记载。本书是研究我国古代植物的重要资料。

最早的植物学辞典

《花果卉木全芳备祖》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一部系统的植物词典。为南宋学者陈景沂所编纂。成书于1256年。全书共58卷,分为果、花卉、草木、农桑、蔬菜和药物等部分。这部书出版后,其它原本都已散失。现存唯一的原本保存在日本宫内厅书陵部。1979年10月,日本宫内厅把这本书的影印件赠送给我国。

最早研究野生食用植物的著作 《救荒本草》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研究野生食用植物的著作。为明代皇帝朱元璋的第5个儿子朱橚所撰。成书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全书分上、下两卷,记载了在灾荒时可利用的野生植物414种,其中出自以前本草的有138种,新增加的276种,分为草类245种,木类80种,米、谷类20种,果类23种,菜类46种。这些植物中不仅有常见的食用植物,还有习惯上不食用,甚至是有毒的植物。朱橚在自己的园圃里栽植了许多植物,不但亲自观察,而且叫画工依照实物逐一绘图,并对植物的产地、形态、性味及其可食部分和食法予以说明。《救荒本草》受到世界植物学家和科学史家的高度赞赏。

最早、最大的区域性植物志

《植物名实图考》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最大的区域性植物志。为清代吴其濬(1789-1847)所编著。本书共分38卷,12大类。谷类2卷、蔬菜4卷、草类24类、果部2卷、木类6卷,共计植物1714种,比《本草纲目》增加了519种。书中对各种植物的形态、颜色、性味、用途及药用价值都加以收录。所附插图极为精美,比以往任何本草都要细致、清楚、形象、生动、逼真。作者亲自去过许多地方考察。尤其是江西、湖南、云南、山西、河南、贵州等省。这些地区过去植物收载很少。

最早介绍西方近代植物科学的著作

养花扦插总是失败,原因就是没做好“这五点”,不懂就快学一学(精选养花技巧)


家中养花的人非常之多,几乎每一个小区里面都有人在家中养花,从地面上遥遥望去就可以见到斑斓的花卉阳台了,从而吸引着更多的人去养花。但是想要养成庞大的花卉阳台这可需要养不少的花卉植物呢,所以人们在平时为了节约成本,并且能够养上更多的花卉,通常会用扦插繁殖的方法去养花,这样一来,就可以达到不花钱就能养出好几盆的效果了。但是扦插花卉植物的过程中,人们也是会碰到难题的,因此总是扦插失败。而其实这些失败的原因,就是因为大家没做好“这五点”,那么大家若是不懂就快去学一学吧!

一、枝条

很多的人可能在枝条的选择上面出现错误,所以才会导致扦插的结果并不是那么的让本身如意。并不是说随便的找一个只,他就开始进行我们的扦插行动,而是要细心的挑选健康的纸条,如果纸条上面有一些被虫子咬过,或者是自身出现了一些干瘪的现象,就必然不要去选择啦。

二、保留叶片

有一些人觉得扦插就应该把上面的叶片,还有其他妨碍扦插的东西去掉,但是其实这样的行为是完全错误的,绝对不成以去效仿。因为其实也变得保留,能够对我们的扦插起到必然的促进作用。可能再扦插过程傍边会导致水分的流失,所以有一部分人的扦插时失败的,这个时候保留一些叶片就能够很好的阻止水分流失,最主要的是也能够进行一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来让扦插更加的顺利。

三、干净

不知道你们是否在扦插的时候会对容器及扦插的枝条进行迁徙,尤其是容器要消毒才可以。上面有太多的不干净的东西,如果这个时候进行扦插的话,还有可能会直接导致枝条的死亡。细菌感染其实并不是一件小事情,很多的植株都会因为细菌而出现最后的死亡。所以说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在扦插的每一个步骤之前都进行容器的消毒。

四、季节要适当

当我们在扦插的时候,必然要选择合适的季节,只有季节合适了,空气的湿度和温度才能够达到最佳。尤其是在冬天的时候,温度太低了,并且会很干燥,这个时候扦插的话,存活率就是非常低的,即使我们通过空调或者是外部的一些行为来强制达到必然的温度也并不是植株最喜欢的。最后依旧会达到一个不好的效果。所以说最好的扦插时间应该是在春天,夏天空气比力湿润,并且温度也是适宜的。

五、透气

关于透气的这一个要素,其实是和土壤有关系的。如果土壤的透气度不够好的话,也会直接导致扦插失败。并且土壤对于植株的再次生长是很有帮手的,如果我们浇水过多的话,土壤可以将水分很快的发散出去。也可以让植株在被扦插的过程傍边呼吸到外界最舒服的空气。所以说必然要注重这一个因素。

那么大家平时若是扦插花卉植物的时候,做好了以上的五点技巧,就能够成功的养出花卉了。

养花扦插总是失败,原因就是没做好“这五点”,不懂就快学一学 养花技巧大全


家中养花的人非常之多,几乎每一个小区里面都有人在家中养花,从地面上遥遥望去就可以见到斑斓的花卉阳台了,从而吸引着更多的人去养花。但是想要养成庞大的花卉阳台这可需要养不少的花卉植物呢,所以人们在平时为了节约成本,并且能够养上更多的花卉,通常会用扦插繁殖的方法去养花,这样一来,就可以达到不花钱就能养出好几盆的效果了。但是扦插花卉植物的过程中,人们也是会碰到难题的,因此总是扦插失败。而其实这些失败的原因,就是因为大家没做好“这五点”,那么大家若是不懂就快去学一学吧!

一、枝条

很多的人可能在枝条的选择上面出现错误,所以才会导致扦插的结果并不是那么的让本身如意。并不是说随便的找一个只,他就开始进行我们的扦插行动,而是要细心的挑选健康的纸条,如果纸条上面有一些被虫子咬过,或者是自身出现了一些干瘪的现象,就必然不要去选择啦。

二、保留叶片

有一些人觉得扦插就应该把上面的叶片,还有其他妨碍扦插的东西去掉,但是其实这样的行为是完全错误的,绝对不成以去效仿。因为其实也变得保留,能够对我们的扦插起到必然的促进作用。可能再扦插过程傍边会导致水分的流失,所以有一部分人的扦插时失败的,这个时候保留一些叶片就能够很好的阻止水分流失,最主要的是也能够进行一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来让扦插更加的顺利。

三、干净

不知道你们是否在扦插的时候会对容器及扦插的枝条进行迁徙,尤其是容器要消毒才可以。上面有太多的不干净的东西,如果这个时候进行扦插的话,还有可能会直接导致枝条的死亡。细菌感染其实并不是一件小事情,很多的植株都会因为细菌而出现最后的死亡。所以说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在扦插的每一个步骤之前都进行容器的消毒。

四、季节要适当

当我们在扦插的时候,必然要选择合适的季节,只有季节合适了,空气的湿度和温度才能够达到最佳。尤其是在冬天的时候,温度太低了,并且会很干燥,这个时候扦插的话,存活率就是非常低的,即使我们通过空调或者是外部的一些行为来强制达到必然的温度也并不是植株最喜欢的。最后依旧会达到一个不好的效果。所以说最好的扦插时间应该是在春天,夏天空气比力湿润,并且温度也是适宜的。

五、透气

关于透气的这一个要素,其实是和土壤有关系的。如果土壤的透气度不够好的话,也会直接导致扦插失败。并且土壤对于植株的再次生长是很有帮手的,如果我们浇水过多的话,土壤可以将水分很快的发散出去。也可以让植株在被扦插的过程傍边呼吸到外界最舒服的空气。所以说必然要注重这一个因素。

那么大家平时若是扦插花卉植物的时候,做好了以上的五点技巧,就能够成功的养出花卉了。

病害的种类及病原生物的类型


病害可分为生理性引起的非传染性病害和病原菌引起的传染性病害两类。引起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种类很多,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线虫,此外还有少数放线菌、藻类和 寄生植物莞丝子等。假死性当害虫受到剌激或惊吓时,立即从植株上掉下来暂时不动的现象称假死性。对于这类害虫,可采取震落捕杀方式加以防治。
群集性指害虫群集生活,共同为害的习性。一般在幼虫期有此特性,因此在该时期集中进行防治会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休眠指在不良的环境条件下,虫体暂时停止发青的现象。害虫的休眠有特定的场所,因此可集中在此时期进行防治、消灭。
为了防止病虫害随种子、苗木、植株或其产品在国际或国内不同地区造成人为的传播,国家设立了专门的检疫机构,对引进或输出的植物材料及产品进行全面检疫,发现有检疫对象的材料及产品就地销毁。在花木上,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检疫对象.因此在从国外进口,常常带进不少病菌和害虫。在局部地区已发生危害性病虫害时,应采取措施将其封闭在一定范围内,并予以消灭,以免蔓延传播到无病区。当发现危险性病虫害已经传人到新的地区时,应积极防治、彻底消灭,限制病区扩大。

《扦插的生物学机制》由养花技巧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在您养花过程中能帮到您!能够用到鲜之花小编说的养花技巧,能够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花卉的生物学类型”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