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一直都是美好跟浪漫的象征,每个季节也会有象征每个季节的花,每个地方也会有每个地方代表的花。花卉好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植物。下面是爱花卉网(xzh52.com)小编收集整理的"了解花卉行业:园林废弃物再生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希望对您了解花卉行业能有所帮助。

在我国,园林废弃物再生利用逐渐受到重视,但由于政策、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欠缺,此项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缺乏对园林废弃物收集模式、处理技术的系统研究和探索,资源化产品也存在质量不一、品种单一等问题。本文分析了园林废弃物再生利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城市园林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工作提供参考。

1高温堆肥技术的引进

高温堆肥技术是目前处理固体有机废弃物最根本、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方法,将绿地产生的废弃物采用统一收集、分类、粉碎、堆肥、后加工等处理,堆肥后的产品用于植物栽培及改良城市绿地土壤等,达到绿化废弃物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目的。

2园林废弃物再生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建议

2.1植物废弃物消纳模式单一选择合适的处理地点可以有效提高园林垃圾资源化利用效率。园林废弃物处理站应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市区情况,从厂址的选择,运输路线的比较等方面进行全面科学的规划,从而减少处理费用。但考虑到环境问题,处理站多建于市区边缘,多不能满足整个市区园林绿地的需求,对于一些距离处理站较远的公园等绿地,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就近消纳的处理方式,通过建立内部的小型堆肥场生产有机肥料,使公园产生的绿化废弃物自行消纳。在城市园林废弃物处置中建议采用集中处理和就近处理相结合的模式。

2.2收集与运输费用高园林废弃物分散范围广,达到完全清理势必耗费大量的人力。此外,植物废弃物具有疏松、体积大等特点,将其从收集地运往处理地会产生高昂的费用,这也成为各地发展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主要瓶颈。鉴于此,可以利用移动式粉碎机,对于运输不便及距离处理站较远的地段,将废弃物就地粉碎,缩小体积后再运回处理站进行集中处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运输费用。

2.3原料机械粉碎效率低植物废弃物要进行堆肥化处理,必须用机器将其粉碎,控制堆肥粒径在适宜范围。由于植物本身的结构及特点,目前市售的粉碎机在保证粉碎效率的同时均不能达到适宜的粒径范围,这是园林植物废弃物堆肥产业化的另一个瓶颈。对于此问题,还需进一步探讨,目前可采取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的方法,高效利用粉碎机来克服此项难题。同时应注意粉碎机的保养,减少因粉碎机瘫痪而造成的时间浪费。

2.4产品质量不均匀由于园林植物种类多,季节性差异大,造成堆肥产品质量缺乏稳定性,各批量间质量不均匀,不一致。应改进堆肥工艺,严把堆肥质量关,使园林植物废弃物产品质量稳定、一致。此外,还应根据不同的原料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使其实现规范化生产。

2.5政府资金投入少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是一项公益性强的环保产业,前期的运营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政府的资金投入。

2.6思想上认识不足人们对园林废弃物所产生的危害以及用此生产的环保基质、有机肥在绿化和环境中的应用价值普遍认识不足,从根本上解决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的问题,必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并加大宣传力度,向公众宣传普及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优点,从思想上加强公众对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视。

3结论

园林废弃物是一类营养元素含量丰富的有机废弃物,具有资源化回收利用的价值。我国园林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还处在初级阶段,处理的技术水平还不够成熟,园林废弃物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缺少切实可行的园林废弃物收集制度或方式。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加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并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废弃物处理部门也须细化生产工艺流程,严把各个环节,优化产品质量,实现园林废弃物的规模化生产。

XZH52.coM文章精选

了解花卉行业:现代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


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传统的园林绿化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其发展。因此,需要强化现代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有效提升现代园林绿化管理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城市化建设的要求。

1现代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园林绿化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统一协调性目前,在很多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和管理过程中,都有自己的建设方案。例如:很多房地产开发商和事业单位在园林绿化管理过程中有自己的体系,缺乏统一性、全局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现代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不健全,无法充分发挥各个职能部门的协调作用,很多问题层出不穷。同时,一些城市在园林绿化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侵占城市园林绿地、随便砍伐园林树木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现代城市的整体环境质量,阻碍了现代城市构建新形象。

1.2园林建设布局规划不科学,缺乏系统性发展城市园林绿化主要是为城市人们创建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但在当前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存在规划不科学的现象,缺乏长远思考,让园林绿化管理与实际情况脱节。其具体表现为:一些城市绿化管理者为了急功近利、互相攀比,造成了资金严重浪费的现象,从而无法产生较好的社会生态效益;一些城市在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过于追求风格统一和独特的特色,而自然种植的植物种类较少,大部分园林植物依靠移植,忽视了生态规律,这样不仅无法增加城市建设的美感,还严重破坏了城市建设的整体协调性。

1.3人们绿化意识淡薄,园林绿化管理成本过高在一些城市建设过程中,由于人们的绿化意识较弱,随意攀折花草、破坏自然景观的现象较多,从而在无形中增加了现代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难度;现代城市建设步伐较快,执法队伍建设不健全、管理手段滞后,造成了园林绿化养护的不稳定因素。同时,一些城市在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并没有根据当地环境的实际情况引进外地的植物,其植物种植存活率较低,养护费用较高,直接增加了园林绿化管理的成本。

2强化现代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对策

2.1建立健全园林绿化管理体制为了有效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水平,首先应该构建完善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责任机制,即在政府单位的协同指导下,建立健全完善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责任体系,明确各项管理权责,让各个管理部门主动参与到园林绿化管理过程中;其次,建设规范化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条例,规范管理现代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内容;再次,还应该制定高效、科学的基本管理原则,完善园林绿化管理体制,以便真正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服务。

2.2科学规划城市园林绿化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应该具备科学、系统的园林绿化设计眼光,合理地将园林绿化规划建设与现代城市发展结合起来,以便真正达到提升现代园林绿化的效果,促使在现代园林绿化规划因地制宜的过程中突出自己的风格特点。在一些大型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过程中,根据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貌和水体,引进合适的植物,以此增强园林植物的成活率,降低园林绿化建设的成本。同时,加强对园林绿化工程的跟踪管理和监督,将现代园林规划部门纳入到工程监理体系中,以便更好地完成园林绿化的目标。

2.3提升全民园林绿化意识在现代城市快速建设的过程中,要想为人民创造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便需要有效提升全民园林绿化意识,强化宣传教育工作,促使人们养成爱护生态环境的观念。同时,还应该做好园林绿化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加强其爱岗敬业教育,让其充分认识到园林绿化的重要性,增强园林绿化工作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荣誉感,有效提高园林绿化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便更好地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服务。

3结论

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而且能够提升人们生活质量。建立健全园林绿化管理体制、科学规划城市园林绿化、提升全民园林绿化意识,能够有效提升现代城市园林绿化水平。

了解花卉行业:红富士苹果树修剪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受多年传统整形修剪技术的影响,在红富士苹果树整形修剪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了果农的经济收益,现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供参考。

一、连年甩放不开角,光棍式的棒枝多。由于连年甩放轻剪不开角,优势部位上移,下部棍棒式枝上短枝叶丛很难形成花芽。解决这类问题必须在秋季或春季发芽前将棍棒式枝的角度拉至80~85度,并于5月下旬至6月中旬进行环刻或环状剥皮,一般当年可形成花芽,翌年结果。

二、连年轻剪全树缓,树势衰弱弱枝多。这种情况一般是由片面强调只疏不截和连年全树修剪量很少造成的。应适当短截一部分外围枝,缩剪部分棍棒状枝组,促发长条;疏除冠内衰弱小枝组,集中营养;通过控制结果量,调节枝组间的势力。

三、骨干枝多级次高,健壮结果枝组少。这类问题多存在于5~8年生红富士苹果树上。因为开始整形时按三大主枝疏层形留主枝、侧枝、副侧枝,使骨干枝多级次高,健壮的结果枝组少,解决的方法是:按三主枝纺锤形改造,减少侧枝,加大主枝角度,限制主枝加粗,降低级次,培养粗度比小于1/3的健壮结果枝组。

四、短截过重长条多,外围强旺内膛弱。红富士苹果幼树最忌短截外围枝,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要疏除外围强旺枝条,保持单轴延伸。对留下的延长枝,一般不截或轻截。

五、下层重剪上层缓,头上竖些“大鞭杆”。出现这种情况时,开春将角度小的“鞭杆”枝拉弯,5月下旬在离基部5厘米处环状剥皮,促使形成花芽。保留剥口下一个萌条,待鞭杆枝结果1~2年后,再从剥口处缩剪。六、强旺枝条芽芽刻,鱼刺状的细枝多。有些果农在春季发芽前,采取在每个芽子上部用小锯条割一下的方法,促使红富士苹果树抽生许多细长的鱼刺状枝。这样不仅成花难,冬季细枝抽干,而且下年还会出现丛状的细小枝,更难形成花芽。正确的方法是:对强旺的长条,在背下或两侧适当部位只刻1~3个芽。

七、中长枝条“抽干”多,细弱小枝发一“窝”。这种现象要解决,应彻底疏理具多次分枝的弱枝组,选健壮的中长枝培养单轴延伸的枝组;注意充分利用强旺的萌生枝培养枝组。八、单轴延伸疏枝重,变成一根“马鞭形”。由于片面强调单轴延伸培养枝组,有的把侧生部位疏的很光,使枝组变成马鞭形。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枝组光秃部位刻芽2~3个,促生侧枝,并保证侧生枝单轴延伸,逐年疏弱换强,培养较多的结果枝。

九、冬季剪了夏不管,营养分散光照差。生产中,应重视夏季管理,4月底5月初,抹除不适宜部位发生的萌芽;进一步调整骨干枝和甩放大条的角度;5月底至6月上旬,进行环剥,疏除过密枝。

了解花卉行业:龙眼修剪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技术


1龙眼修剪存在的问题

1.1过度重视蔬果工作,导致工量增大

龙眼在6月上旬这个时间,进行第2次生理落果,这之后就需要进行疏果。传统的疏果方法:在1枝果穗上,要将靠近果枝梗部分比较细、比较短的果枝进行清疏;为了方便果穗下垂,降低日晒量,就需要留下比较长的果枝,并将双果中其中一粒进行疏掉,这样有利于剪果。这类传统的疏果方法根据需要会将部分的挂果粒数进行保留,这样才能保障果实比较整齐,品质也比较高,但是这个过程导致工量增大,其成本过高大约占据了收入的1/3,这些自然是龙眼栽培户无法承受的。

1.2树冠过茂盛

5年前这些龙眼树已种8年了,树冠就有4~5m,树高5~6m,枝条参差不齐,良莠不分,徒长枝、细弱枝、病残枝交叉重叠,大小年结果现象十分普遍。大年时摘果象猴子爬树,被戏称为“爬钱树”,而小年无果常常认为“风景树”。

这种情况给生产管理带来很多不利:输送养分和水分路径远、时间长,过多消耗树体营养,造成梢端或根尖没有及时得到应用的营养补充,削弱树体的营养水平,极易造成树势衰弱,且树冠愈大,削弱程度愈明显;树冠过于高大,施肥、喷药、修剪、疏花疏果、摘果等工作十分不便,特别是修剪、摘果时很容易产生摔伤危险;通风透光差,营养叶与功能叶比例失调,为病虫害寄生、越冬的提供了良好场所,不利于树体持续健康发展。

2龙眼修剪的改进技术

2.1针对树冠过于高大,积极更新回缩技术

针对树冠高大的植株要利用回缩修剪的技术,将树冠控制到方便进行各种操作的理想高度。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要以人站在楼梯可以有效操作的高度为限,标准树高通常是5.5m,这样的树高才能让工作人员可以有效的进行操作,而且产量还能得到一定的保障。树冠高度超过标准树高的话,需要在每1年的春季,龙眼树出现萌动的情况时,将3~4根超限的旗枝锯掉,根据以往的经验粗度应该控制在4~5cm,而且是树冠四周相互交叉的树枝,然后在每边将1~2根“扩张”树枝锯掉,实现合理有效的“矮化”目的,让高产树冠形成自然的圆头性。

针对部分过于高大的树冠来讲,在4月的时候,要采取短截的方法对主干或者主枝进行适当的控制,在离地面3~4m的地方将主枝锯掉。通过这类方法是为了加快老树的新陈代谢,让老树更新的更快,有效的对树势衰退进行了控制,要加强保持小枝、叶,提升肥水管理的质量,提高生长率。

2.2重视夏天、秋天梢结果母枝的整梢

重庆地区的龙眼品种,产量在大年、小年都有非常明显的结果,而且果形也比较大,但是在栽培的过程中忽视了整梢的修剪工作。传统龙眼加工的方式是以烘干为主,这就需要龙眼结出的果实要大,要整齐,若要达到这些目的就必须要对结果母枝的培育管理进行加强,这样才能将坐果率提高,从而栽培出最优质的龙眼果实。如果结果母枝是春延夏梢,应该在夏梢前就要做好疏梢的工作,将内堂枝、隐蔽枝、细小枝疏掉,而且每一种枝条不能留下侧枝,这样才能有利于将养分充分集中,培养出健康、发达的结果母枝。如果是夏延秋稍为结果母枝,就需要在秋梢前开始修剪整梢,方法和“春延秋梢”的方法一样。通过这类方法培育出来的结果母枝,其特点是枝条比较粗壮、健康,其果实性状也好。根据相关的实际资料显示:枫亭上浒振棋果场经过3年的连续调查,通过这样的方法进行修剪,直径超过24mm以上的龙眼果实占据了8层以上,而且在市场的售价也非常的理想,但是这类修剪方法容易导致树冠扩张过快。树冠大小一旦出现超限的情况以后,就必须要及时采用回缩修剪的方法,最大限度对树冠大小进行有效控制。

2.3疏花方法进行简化

传统的栽培方法其目的是为了对结果进行更好的保障,很少进行疏花穗的工作。如:树势出现较差的情况时,必然会出现过多的花量,而且这个过程具有较高的消耗,导致坐果率反而越来越低,果实的性状也越来越差。每1年的4月底,应该进行疏花穗的工作,即是提前进行抽发2次花,这样会更加容易。将细小、较弱的花穗、出现下垂情况的花穗疏去,将健康、强壮的花穗做好保留,然后根据树势的实际情况对留花量进行裁定。生产上:①可以通过春季修剪、疏花、短截花穗等技术来减少花期树体营养消耗,疏花主要疏去病穗弱穗和生长不良花穗。②采取增施花前肥来增加树体营养积累。③药物处理。在花蕾期使用“龙眼丰产素”(有农科院果树所研制),抑制花穗伸长,防止花穗徒长;抑制花蕾开放,特别是对雌花较强的抑制作用,推迟开花期6~8天;在开花期有效地减少树体营养消耗,增加营养积累,使树体在花果期保持较高的营养水平,雌花比例明显提高,果穗座果数增加,从而提高产量。

花卉养殖: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及处理


近年来,我国经济取得较快发展的同时,人们逐渐加大了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力度,对生态需求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城市的绿化水平,对城市的绿化建设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不断加大对园林施工技术的投入力度,提高园林施工技术水平,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园林施工的质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提高城市的影响力,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促进城市的发展进程。

一、阐述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难点问题

园林施工技术水平作为园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衡量园林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目前的园林施工技术水平良莠不齐,给园林施工质量带来很多不利影响。现主要对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如下分析。

1、不能按照施工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施工设计作为园林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对整个施工过程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在施工之前,施工人员不能很好地与相关设计人员进行沟通交流,使得施工人员不能很多的认识和理解施工技术的相关理念和知识,不能完全按照施工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一旦出现和设计方案相违背矛盾的地方,施工人员也不积极与设计人员进行协商和讨论,而是仅凭主观臆断和以往经验来对施工措施进行调整,这种较大的随意性使施工效果很不理想,与施工设计要求的预期效果产生较大冲突和差距,给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带来很多不利影响。

2、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不高

即使有良好的施工设计方案,但如果没有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的施工队伍也很难对设计方案进行深入理解并将方案呈现到施工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与建筑功臣相比,园林工程的施工技术的要求比较低而且严谨性也不够,这就让很多施工人员钻了空子,同时园林负责人对施工人员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再加上在高额利润的刺激下,不少缺乏实际经验和技术水平的人员投入到园林施工中,给园林施工带来很多安全隐患,特别是在涉及到专业知识的地方所带来的影响更大,效果很不理想。

3、对园林工程的验收以及后期的养护管理力度不足

园林工程在施工完毕后,并不代表管理工作的结束。由于园林工程其特有的复杂性,在竣工后仍然会由于各种因素遭到破坏。因此,加强对其后期的养护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然热,目前的园林工程企业并没有对后期的养护工作予以重视,使得出现问题遭到破坏后,不能得到及时的调整和解决,严重影响了园林工程各项功能的有效发挥,甚至还会影响和破坏环境,带来很多严重的不利影响。

二、提高园林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有效措施

1、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由于园林工程所涉及的工程项目很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导致其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不高,综合素质也比较差,使得减缓了项目的施工进度,甚至影响了施工质量。因此,我国的园林行业应该加强对人才的培养,积极组织各种培训工作,以便及时向施工人员传输先进的工作理念,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升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只有建立一支专业技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以及高素质的施工队伍,才能真正促进施工施工的有序进行,避免出现很多不必要的损失,提高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带动旅游等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的效益,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2、严格规范施工程序,按照施工程序进行

园林工程所牵涉的项目众多,各个项目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导致施工人员经常不了解施工程序,不能按照施工程序进行,导致出现了很多问题。因此,必须对施工程序的重视,严格规范施工程序,保证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程序进行施工,促进整个施工工作的有序顺利进行。另外,严格按照施工程序进行施工,还有助于对施工的管理,防范于未然。对于出现的问题也可以及时得到解决,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3、重视后期的养护工作,加大养护力度

园林工程竣工之后,还必须重视对其后期的养护工作,加强管理。园林工程不同于一般的工程,有着其独特的性质。由于各种自然以及人为原因导致园林工程有可能在验收后期出现问题,因此,加强对其的养护工作就十分重要。园林工程区应该加大对养护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养护技术水平,及时的对各种植物进行修剪、养护,以便保证其美观效果。

结语

为了追求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工作,近年来,我国各种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层出不穷,已经制约和限制了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必须不断提高园林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寻找施工改进措施,提高园林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从而解决发展的后顾之忧,带动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花卉科普:移栽地膜棉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移栽地膜棉种植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棉花栽培技术,这是近年来在科技发展与不断实践的共同作用下新研发并推广应用的棉花生产方法。采用移栽地膜棉种植棉花可以使棉花早发,并加速棉铃形成,增多结桃数量,提高收益。实践证明这种棉花种植技术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然而尽管其具有诸多优点,但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仍然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阻碍了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在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后,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的建议,以供大家参考交流。

1.移栽地膜棉的生长发育特点

1.1缓苗期缩短,促进早发,生育进程加快

据观察,移栽地膜棉能缩短缓苗3-5d。尤其在棉花移栽遇到干旱天气时,移栽地膜棉不仅能减轻,甚至避免旱灾的影响,还能节约抗旱的投入资金。移栽地膜活棵快,蕾期日增高快、出叶速度快、现蕾早。地膜保墒增温,改善了棉花前期土壤环境,致使棉花整个生育进程加快,生育期缩短。

1.2前期上桃快且集中

据调查统计,移栽地膜棉伏前桃占单株铃数17.1%-20.5%,露地棉伏前桃占单株铃数7.0%-13.2%;移栽地膜棉伏桃占单株铃数55.2%-61.3%,露地棉伏桃占单株铃数56.0%-61.8%;移栽地膜棉的伏前桃、伏桃和早秋桃占单株结铃数93.3%-95.5%,露地棉的伏前桃、伏桃和早秋桃占单株结铃数85.0%-86.2%,前者比后者高出7-10个百分点。

2.移栽地膜棉种植中存在的问题

鉴于移栽地膜棉种植可以加速棉花生长,提高棉花产量,因而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但其在实际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却严重影响了该技术的大面积推广,这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烂铃、早衰以及残膜等。具体表现如下所示:

2.1烂铃

出现烂铃这一现象的原因正是因为移栽地膜棉具有早发的作用,而使得棉花的前桃较多,占据总桃数的很大比例。当这些棉铃遇到持续长时间的阴雨天气时,棉地的整体湿度较大,尤其的棉花枝的下部,光照较少,湿度较大,就极易造成烂铃的现象。这对于提高棉花增产产量是非常不利的。根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移栽地膜棉出现的烂铃个数要比露地棉出现烂铃的个数每株平均多1.5个。

2.2早衰

所谓早衰就是指棉花在未完成整个正常的生命周期之前提前衰老的现象。早衰易使棉桃不裂开,棉花不易形成,影响棉花亩产量。出现早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移栽地膜棉在地膜的作用下,快速的将土壤中存在的各种养分在早期就吸收转化掉,以至于早期的棉株将养分消耗过多,而棉株的根系又不够发达,不能充分吸收深层土壤的养分与水分,使得后期没有足够的养分供应,从而出现早衰的现象。

2.3残膜

这主要是指在移栽地膜棉的种植中,必须要用到地膜。而当前农业中所使用的地膜又大多数是用普通的聚乙烯为主要材料,这种地膜残留在土壤中很难分解掉,长年使用地膜种植,会对土壤造成大面积的白色污染,严重影响土地的正常使用,也危害了自然环境。

3.对于移栽地膜棉种植问题的相关对策

为了解决上述在移栽地膜棉种植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棉花的高效生产,我们对移栽地膜棉的种植技术和种植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并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方法来应对上述出现的问题,减少烂铃、早衰现象,防治残膜问题。

3.1选择合适品种,合理密植

根据移栽地膜棉生长发育特点,移栽地膜棉宜选用中、迟熟、抗逆性强、抗倒伏、结铃分布均匀、株型紧凑、后劲足、不易早衰的品种。中等肥力以上棉田,杂交棉宜栽1.95-2.40万株/hm2,实践中根据当地地力、灌溉条件、种植水平和品种特性决定种植密度。单行栽植,行距保持1.1-1.2m,株距因栽植密度而定。适当扩大行距,尽量改善中后期中、下部受光条件。

3.2主动化调,去除早蕾

移栽地膜棉从苗蕾期开始,要主动进行化控。化控要遵循“前轻后重,少量多次”原则,5-6叶用缩节胺15g/hm2对水300kg叶面喷雾;9-10叶用缩节胺15.0-22.5g/hm2对水450-600kg叶面喷雾;16-17叶时用缩节胺37.5-45.0g/hm2对水600-675kg叶面喷雾;打顶后7-10d,用缩节胺75-90g/hm2对水600-750kg叶面喷雾。对地力中等偏上、灌溉条件较好的棉田,在棉株出现3个果枝时,去除棉株下部1-2个果枝,通过棉株成铃自身调节和补偿作用,使棉株结铃部位上移,集中成铃时间后移。

3.3适时揭膜,培土壅根

适时揭膜有利于促进棉花根系生长和深扎,同时利用梅雨季节降雨,提高土壤蓄水量,防止出现“膜心旱”。揭膜时间以盛蕾至始花为宜。揭膜后将残膜收集带出田外集中处理。移栽地膜根系浅,地上部重,易倒伏造成根系损伤,从而导致早衰,因而养根护根对防早衰直接和间接地起着促进作用,破膜后即进行中耕除草,并培土壅根。

3.4科学运筹肥料

肥料运筹采取“施足基肥,早施、重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的施肥策略。注重花铃肥的质量和种类搭配以及施用方法。移栽地膜棉不施蕾肥,施足底肥以满足苗蕾期生长发育需要,但底肥过多又会引起蕾期旺长,因此底肥宜选用缓释肥加饼肥。花铃肥要重施,宜分次施。初次花铃肥在棉苗始花便可施用,施尿素105-120kg/hm2、复合肥(17-17-17)600kg/hm2、饼肥375-750kg/hm2、氯化钾225kg/hm2,在棉畦间打宕深施。第2次花铃肥在棉株下部结住2个左右大桃时施用,施尿素105-120kg/hm2。打顶后7-10d内,施尿素120-150kg/hm2。8月下旬采用根外追肥。

3.5抓好病虫防治,分次收拣残膜

地膜棉前期生长旺盛,要加强棉盲蝽的防治。中后期的红蜘蛛、棉蚜为害,若防治失时,也是引起早衰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旦达到防治指标,立即施药防治。有条件的尽可能使用生物降解膜。若使用普通聚乙烯地膜,打穴移栽时,取出的穴土要放在沟中,移栽结束,再打碎覆在畦沿,切不可放于地膜上,以免影响揭膜和残膜收拣。一次未能拾尽残膜时,结合中耕除草、培土壅根工作,分次收拣残膜,最大限度地减少白色污染。

花卉行业相关:城市园林植保现状与存在问题


多年来,城市园林植保在微薄的植保专业力量下,采用传统病虫防治方法指导防治,基本保护城市园林绿化成果,做到城市园林病虫害可持续性控制。城市园林植保现状与全国园林植保现状大同小异,不容乐观,仍然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现状与存在问题

1.1病虫防治的偏差

园林植保同规划设计、种植、施工、养护等各个环节脱离,所以在目前城市园林绿化同样存在:盲目的引种,重色彩轻层次的平面设计,植物配置脱离实际,急功近利的反季节施工,不计后果的高密度种植,展转反复、喜新厌旧园林改建,以及重种轻管的养护模式。

1.2 园林植保力量薄弱

整个园林系统园林植保专业人员屈指可数,各个区局和绿化部门基本上不配备专职植保人员,尽管在各区局设有植保网络成员,但大都是非专业人员,身兼数职,所以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并且变动也十分频繁,不能及时、有效发挥植保网络员的作用。

2 园林病虫发生与新变化

城市城区普遍栽种加杨、柳树,郊区山地以马尾松纯林为主,杨天社蛾、柳毒蛾、松毛虫等年年猖獗发生,后来因大量栽植悬铃木、枫杨、女贞、梨、海棠等,杨天社蛾降为次要害虫,而大蓑蛾、小蓑蛾、刺蛾、斑蛾上升为主要害虫,同时红蜘蛛、白蜡蚧、梧桐木虱发生十分严重。以前因蓑蛾、刺蛾、松毛虫、柳毒蛾、白蜡蚧、天牛危害严重,便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并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日本龟蜡蚧等30多种介壳虫严重危害,桂花粉虱和黄杨绢野螟迅速上升危害。其园林病害主要为月季黑斑病、樱花根癌病以及紫荆、桃、梅等细菌性病害。松毛虫、柳毒蛾、大蓑蛾、黄杨斑蛾、丝棉木尺蠖等先前常发的鳞翅目害虫降为次要害虫,而网蝽、粉虱、蚜虫、蓟马、象甲、叶甲、木虱等众多小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同时一些新虫局部严重发生。病害除叶部病害严重外,根部病害与生理病害日趋严重。

近些年来,城市随着苗木调拨频繁、城市绿化树木种类和种植模式的改变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使得园林病虫也发生新变化,具体情况如下。

2.1 新苗木引入带来新病虫

调查中新发现的外来入侵害虫。近些年园林绿化中色块广泛应用,引入众多彩叶植物,带来一些新的病虫。北方速生杨树、柳树引苗带来杨树腐烂病的发生,这种病主要在苗期发生较重,可导致杨树苗死亡;同时还带来柳蓝萤叶甲,危害垂柳和杨树,造成杨树与柳树叶片千疮百孔,严重的叶片被吃光。引入红瑞木、黄栌等灌木在高温季节却严重发生红瑞木黑斑病、溃疡病以及黄栌白粉病。

城区建草坪广场热,多种草坪草在城市间推广应用,带来草坪地被的多种病虫害。

2.2 环境与种植结构变化带来病虫变化

2.2.1 环境影响:城区高温、高湿与强光引起大量荫性或半荫性植物的病害。

2.2.2 城市改造:城区道路大范畴的改建,人行道硬覆盖大面积铺装,大量拆迁的建筑土残存,使得城市园林土壤严重碱性化、贫瘠、板结以及窒息。

2.2.3 植物配置的影响:乔木与灌木高密度的套植,诱发病虫发生加重;同时乔木与灌木在夏季水分管理上存在矛盾,通常造成乔木积水烂根而死亡。

同一种植物密植的大色块应用,以及相同科、属的花灌木集中配置,为害虫的集中危害提供了有利的营养条件,便于病虫相互传播与感染。另外,集中密植导致多处园林绿地的多种园林植物因通风不良,土壤长期阴湿,导致白纹羽病与紫纹羽病严重发生而大面积死亡。

3 城市园林病虫害控制的对策与措施

3.1 对策

3.1.1 加强园林病虫危害性的宣传教育:开展园林病虫可持续控制不仅仅是园林植保专业人员的专题,而且是一个社会工程。在加强园林行业内部培训的同时,也要加大向社会进行科普宣传与教育,让全社会共同关注和监督,使人们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真正认识到病虫害问题不仅关系到引起重大经济损失,而且关系到保护已有城市绿化成果,关系到城市生态安全和社会安全。

3.1.2 加强植物检疫:随着城市园林绿化增加,引种和苗木调运频繁,人为传播园林植物的机会就越来越多,一旦危险病虫传入,会给园林事业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在城市园林植物苗木及其他材料引种调运过程中,要加强检疫,严禁将危险性害虫传入或传出,对已传入的要及时封锁,就地消灭。

3.1.3 树立病虫防治生态控制新观念:在园林植物病虫防治思想上,转变消灭病虫为与病虫协调共存的观念,从生态学观点出发,以栽培为基础,发挥和提高植物自身抗性,加强植物保健,辅以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等措施,并把病虫防治切实纳入城市绿化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可持续控制效果。

3.1.4 强化对病虫害的研究:在园林植保项目研究中要重视病虫害的基础研究,开拓超前研究,切实重视应用研究及其成果的转化,真正使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建立在既有理论依据,又有足够的科技含量和真正行之有效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病虫防治体制和体系以及园林植保防治队伍的建设。

3.2 具体措施

3.2.1 开展病虫可持续控制:园林设计是城市绿化全过程的第一环节,是园林病虫害是否可持续控制的基础和关健,只有符合或接近自然的园林设计才能创造出适合植物正常生长,而对植物病虫发生、危害不利的环境条件,才能使园林植物病虫害得到可持续的控制,否则,在园林病虫害防治上又会陷入被动治理的局面。

3.2.2 结合城市不同生态系统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根据城市园林植物群落、植物立地环境、污染程度、植物病虫害及天敌情况等,城市园林生态可分为三类:一类园林生态系包括风景名胜区、自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人工森林公园等。这类生态系一般在城市郊区,接近自然森林生态系,病虫防治强调保护天敌,以人工防治和生防为主,应以建立稳定的生态平衡为目的。二类园林生态系包括机关、院校等单位附属绿地和市内公园等公共绿地。这是人工模拟森林生态系,应加强对各类园林植物的肥水管理,增强其耐病虫能力,多采用生物药剂和园艺措施:清除早期病虫源,保护天敌,促进生态平衡,从而达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三类园林生态系是指市内街道和主要交通干道的行道树、各种绿篱、绿带和街心花园等防护绿地,这类园林生态系是综合治理的重点。

3.2.3 注意园林植物合理配置: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各地应大量种植乡土树种,讲求适地适树,增加植物多样性,促进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系统对害虫的自我调控能力。因而城市绿地建设要避免单一化模式,追求常绿与落叶树种结合,乔、灌、花、草、藤的结合,多树种、多层次、种植密度合理的植物群落结构,充用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充分体现园林生态景观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在植物配置时避免混栽有利于害虫转主寄生植物或者混植有共同害虫的植物。

3.2.4 重视物理及园艺措施的应用:在“六小害虫”的防治上,则要结合人工修剪,尤其是冬季修剪,利用“六小害虫”危害相对集中期,剪除有大量虫体的枯、死枝,并集中烧毁。对于大多是1年1代的介壳虫,在冬季修剪时还可结合人工涂刷;对于蚜虫可利用黄板诱杀和粘捉。在天牛的防治上,可在成虫羽化盛期进行人工捕捉,尤其是雨后天晴的上午;此外,在天牛产卵期,抓住其嗜好的树种进行人工锤卵。对于病害的人工防治,则主要是清除传染源,及时伐掉枯死树及病枝,清除地面病叶,选育良种、高温灭菌、修剪疏枝、适度灌水、松土施肥、喷洒保护剂或高脂膜等方法,立足于保护性预防,把病菌阻隔在植物体外。

3.2.5 积极开展园林病虫生物防治:大力发展和利用天敌。利用天敌控制害虫,应是城市今后的园林植保工作发展方向,而且是切实可行的。

大力推广生物制剂应用。20世纪末,生物制剂和生物技术在农业和林业已经大面积推广和试用。生物农药发展到今天,其种类相当多,根据来源可分为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和微生物农药。全国已登记注册植物源农药有16种,如0.3%印楝素乳油、10%烟碱乳油、75%鱼藤酮乳油以及茶皂素、苦参碱水剂等;动物源农药则主要是动物激素和动物毒素,如昆虫蜕皮激素、保幼激素、性激素以及沙蚕毒素等,其农药商品名有灭幼脲、除虫脲、抑食肼、米满等等;至于微生物农药发展则更快,在防病上有井岗霉素、灭瘟素、春雷霉素、多氧霉素、公主岭霉素、农抗120、农抗5102等;防虫则是更多,目前主要有阿维菌素类、BT乳剂、白僵菌、绿僵菌以及核型多角体病毒和颗粒体病毒等,其商品化药剂名则是不胜枚举。而且这些生物农药比化学农药具有久效、低毒、低残留和对人畜无害等特性,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应该提倡使用的。

3.2.6 选育抗虫抗病能力强的植物品种:以适应城区生长的乡土树种为主,适量选择适应性强、病虫害少、并能营造良好植物景观的外来树种,作为城市园林的骨干植物。加强对环境适应性强、生长势旺盛、表现出抗虫、抗病、抗高温等特性的不同类型植物进行试种,加强一些乡土植物在苗圃进行培育和种植,谨慎引入外来植物。

3.2.7 加强园林植物养护管理中病虫防治规范化

随着对城市绿地实行招标养护工作日益重视,越来越多街道绿化、社区绿化、单位绿地以及公园、游园都在实行工程养护招标,不少城市出台配套的园林绿化地方标准或规程。所以结合我市园林病虫发生情况与发生特点,制定园林植物养护管理的园林病虫防治规程工作,在当前我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中显得迫切需要,以便规范园林病虫防治工作,有利于我市由园林城市发展为生态城市,同时促进、提高园林病虫防治技术水平。

园林植保是城市园林发展的产物,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其发展同城市园林业发展紧密相联,也与整个城市的经济状况直接相关。尽管城市园林植保目前现状不容乐观,但随着城市绿化步伐的加快,相信我市园林植保会结合园林病虫新变化,走可持续性控制的发展战略,逐步落实我市园林病虫防治的具体措施,更快、更好、更全面地发展我市园林植保事业。

了解花卉行业:杜仲全剥皮再生技术


杜仲剥皮的传统方法,一是砍树全剥,二是每年剥三分之一。这样的生产方法既费工费力,大大降低杜仲的商品价值,又破坏了生态,造成树干干枯老化、生长慢,经济效益明显下降。针对这个问题,本人进行了多年摸索和多次试验,现在终于通过全剥皮技术成功地解决了这个生产难题。杜仲皮的商品价值是厚度和宽度,既宽又厚的皮,收购价格就高,经济效益就大。全剥皮技术是剥去树干基部的皮,其皮层既厚又宽,会给林农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

此技术操作简单,剥皮后的树成活率达90%以上,3年后又可二次剥皮。如要树皮的厚度增加,可于每年的春季用大木棒均匀敲打树干1~2次。此技术的具体操作方法是:杜仲树长到18~20厘米粗时即可剥皮,4月~9月都可剥皮。剥皮高度依树而定,一般以分枝以下为宜,先从距地面2~3厘米处用利刀割一圈,接着从分枝以下割一圈,接着从上而下垂直割一刀至木质部,用刀轻轻挑起皮层,慢慢将皮扯下即可。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一是割刀使用前要用清水冲洗干净;二是千万不要用手摸剥皮后的树干;三是尽量在早上操作,防止阳光暴晒树干;四是剥皮后用干净的薄膜将树干包好,上下割口处用细绳拴好,以防大风将薄膜吹开。做到了以上四点,树干很快便会长出新皮层。

剥下的杜仲皮晒1天或晾干水分后,可重压定型。先在地上铺上稿秆或稻麦草,再将皮内面朝下,一层一层地理直放好,上面用木板、石头等重物压实,经2~3天即可定型。最后将皮放在阳光下晒干,分等级装好即可出售。

花卉行业《了解花卉行业:园林废弃物再生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纲好的种植建议的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废弃物堆肥处理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