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行业是现在比较火的行业,花是具备观赏价值的一种植物,种类繁多。花是代表美好的,每一种类的花代表的意思都是不同的。“爱花卉网”小编特向您推荐"了解花卉:浅谈生态园林建设",希望您看完这篇文章能够更加了解花卉行业。

随着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园林也同其它行业一样在不断的发展进步,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也追求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因此现代园林已不再是简单意义的园林,而是要向生态园林的方向发展。所以,我们作为园林工作者必须赶上时代的步伐。我们在园林工作中不是简单的种花、种草、种树,还要考虑植物种群的关系,及植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等等。因此,我们一定要树立生态园林的理念。

1生态园林的概念和科学内涵

生态园林主要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构成的群落,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养分、水分等,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它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生态园林是继承和发展传统园林的经验,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植物群落,建立人类、动物、植物相联系的新秩序,达到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

从我国生态园林概念的产生和表述可以看出它有三方面的内涵;一是具有观赏性和艺术美,能够美化环境,创造宜人自然景观,为城市人们提供游览、休憩的娱乐场所;二是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作用,通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和吸附,调节小气候,防风降尘,衰减噪音,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维护生态环境;例如长春公园2024年将在人工湖中设置水生植物观赏区,水生植物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吸收水中的污染物,对水体起净化作用,是水体天然的净化器,水生植物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园林的水体景观,还与水质处理生态系统保护巧妙的结合为一体。三是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只有具备了这三个方面内涵的园林才能称其为生态园林。

2生态园林建设遵循的原则

长春公园2000年建园,2024年进行建园改造中就非常重视生态园林方面的建设。在建设改造中我们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由园领导组织召开有关技术人员参加的研讨会三次,大家坐下来一起对公园栽植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规划方案进行科学论证,一致认为,今后我们在园林设计中要多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遵循生态园林的建设原则,从而形成适合我园的绿化可行性改造方案。

2.1艺术性原则

生态园林不是绿色植物的堆积,不是简单的返朴归真,而是各生态群落在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是园林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在植物景观配置中,应遵循统一、调和、均衡、韵律四大基本原则。植物的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统一感,同时注意植物间的相互联系与配合,体现调和的原则。从2024年开始我园在花卉的栽植上克服了以往栽植图案简单的设计手法,在栽植品种和图案上力求有所创新,图案新颖、别致。其中在健身园栽植的彩叶草由三种颜色组成,采用螺旋式模纹图案,受到游人好评。

2.2景观性原则

这要求我们进行植物配置时,熟练掌握各种植物材料的观赏特性和造景功能,并对整个群落配置效果整体把握,合理配置,同时对所营造的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和季相景观有较强的预见性,提高观赏价值。2024年长春公园为了丰富树木品种,突出季相变化,在园内选用了色彩丰富的新、奇树种天女木兰、冬红柳、金丝垂柳、稠李、连翘、槭树科的变叶树种等。为了增加公园的景观效果,我们还在园内制作了仿古花车,在花车上装点各种鲜花既有立体感,又丰富了公园景观,2024年以后还将增加其数量。

2.3生态位原则

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如在街路绿化要选择易成活,对水、土、肥要求不高,耐修剪、抗烟尘、树干挺直、生长迅速而健壮的树;山上绿化要选择耐旱树种,有利于山景的衬托;水边绿化要选择水生植物,要与水景协调等。

2.4生物多样性原则

只有丰富的物种种类,才能形成丰富多彩的群落景观,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要求,也只有多样性的物种种类,才能构建不同生态功能的植物群落,更好的发挥植物群落生物景观效果和生态效果。坚持以乔木为主体,乔灌草结构合理,提高绿地的空间利用率。同时,要构建城市公园生物多样性就要有意识地保护生物栖息地,就要尽量减少游客的干扰。因此我园专门成立了遛鸟区。近两年我园对植物配置比例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在特色园建设中栽植了10余公顷24个品种158万多株的宿根花卉,我们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草坪的面积,使乔、灌、地被草结构更加合理,力争实现“两个第一”,即宿根花卉数量第一和植物品种第一,最大的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

2.5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遵循生物本身特有的生长规律,因地制宜,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其不适应本地土壤、气候条件,把适合本地生态效益好的植物种类应用到园林绿化当中去。例如我园原彩叶园由于地势低洼,年年栽植彩叶树,成活率却很低,在2024年我们意识到这个问题,调整了栽植计划,栽植了耐涝的树种冬红柳、金丝垂柳等,成活率达到100%。

3生态园林建设的类型

近几年来,国内外出现了对生态园林建设的研究,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3.1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

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是生态园林中植物利用和配置的一个重要类型,它将景观、生态和人的心理、生理感受进行综合研究。以观赏价值较高的植物种类为主,高大乔木应用并不多,往往通过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搭配和人工造景艺术展示出美的韵味,使园林在一年四季都能给人以美的感受。例如我们利用植物色彩变化表现出自然界季相的变化,在园内种植了大量的连翘,来体现春的到来,大量的草本花卉和宿根花卉的竞相开放又预示着夏天的到来,彩叶树种的应用又能让人引起秋的联想等等。

3.2保健型人工植物群落

保健型人工植物群落是利用植物的配置,形成一定的植物生态结构,从而利用植物的有益分泌物质和挥发物质,达到增强人体健康、防病治病的目的。

3.3环保型人工植物群落

环保型人工植物群落是以维护生态平衡为目的、防灾减灾为目的的植物群落。其组成群落的物种一般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对污染物质具吸附和吸收能力。可利用植物树种的抗污和抗有害气体的能力进行。

3.4科普知识型人工植物群落

运用植物典型的特征建立起各种不同的科普知识型人工植物群落,在良好的绿化环境中获得知识,激发人们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和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例如我园在2024年对园内主要乔木进行树木挂牌,标明植物学名,科、属、种,让游人在休闲的同时,学到了知识。园内还设有不同的景观区,有台地园、牡丹园、岩石园、野花园、彩叶园。在2024年还将建立水生植物区、长白山植物园区、百合园、鸢尾园、郁金香园等。

3.5生产型人工植物群落

指在一定条件下,种植有经济价值的植物,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苗圃。

3.6文化环境型人工植物群落

指特定的文化环境如风景名胜、古典园林等,通过各种植物的配置使其具有不同的文化氛围,形成不同种类的文化环境型人工植物群落。因此,了解植物不同特性,是搞好文化环境型人工植物群落的基础。例如我园2024年将把原欧洲园的欧式广场改造成婚庆广场,让年轻人在这里举行婚礼,既有纪念意义又有文化品位,同时也与众不同。

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国建设飞速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尽人意造成人类生存环境破坏的现象,还有的城市兴建相类似的主题公园,造成一定的浪费。2024年长春市园林绿化局提出“一园一品”建设,很有前瞻性,它突出了各公园的特色,也避免了相类似的景观。人类渴望自然,城市呼唤绿色,园林绿化就应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作为园林工作者,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环境是我们肩负的使命。

xZh52.cOm同步阅读

花卉养殖:乡土树种在生态园林绿化中的运用探讨


乡土树种是指在本地区生长或长期引种并繁殖的树种,已经证明其与当地的生态环境、气候环境相适应。在生态园林绿化中运用乡土树种具有性价比高、彰显文化底蕴、适应性强等优势,然而由于现阶段我国生态园林建设理念偏差,导致乡土树种在生态园林绿化中并未得到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生态园林工程的发展。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应用,最大的优势在于适应性强,有效地提升了园林绿化树种栽种的成活率,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

1生态园林绿化中运用乡土树种的优势

1.1适应性与抗逆性较强

乡土树种都经过了当地自然环境的长期考验与选择,对当地极端气候以及恶劣的生长环境具有很强的抗逆性,用于生态园林绿化具有十分稳定的景观表现。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采用粗放的管理方式,一些乡土树种依然能够展现出良好的观赏性。虽然一些乡土树种在园林工程中前期自身的生长状况不太好,但经过长期的培养与观察,其对当地的生长环境具有极强的适应性。

1.2性价比较高

乡土树种在生态绿化工程中的运用能够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其原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乡土树种一般具有较低的成本,乡土树种在当地非常丰富,同时由于适应性强便于培育,使得树苗极多,因此本身的单价较低。同时,乡土树种移栽过程中能够节省大量的交通运输费用。其次,乡土树种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便于管理,在栽种后相对的管理设施、物力、人力等投入成本较低,同时还能够保证树木的成活率。再次,乡土树种具有很强的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农药与病害管理费用;最后,乡土树种在园林中栽种,容易实现设计观赏效果,节省了树木的景观修建费用。

1.3文化底蕴功能

通常来说,乡土树种在当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作为当地的一个特色物种。同时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一些乡土树种会被赋予民间习俗或传说,在园林绿化工程的运用也是丰富当地文化底蕴的表现。使人们在享受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能够使自身的情操得到升华。

1.4标识功能强

乡土树种被赋予了当地的特色,通过乡土树种的使用便于形成一个具有乡土风情与文化的植物群落,成为当地具有特色的重要标识。可以说,乡土树种群落与建筑、城墙等一样具有很强的标识功能。如北京的国槐、日本的樱花等。

2现阶段生态园林绿化中运用乡土树种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对乡土树种的重视与研究

在物以稀为贵的思想观念影响下,人们在生态园林绿化工程选择树种过程中,对于乡土树种由于过于熟悉而失去了新奇感,从而大量引进外来树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综合了园林生态协调能力,但同时也增加了园林绿化的成本,绿化效果最终也不尽人意。一些园林绿化工程中,为了节约成本,大量栽种乡土树种,然而由于缺乏对乡土树种的研究,在病虫害管理、水肥管理等方面不规范,甚至导致当地暴发严重的流行病虫害,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系统。

2.2乡土树种苗木市场缺乏

由于园林设计与建设者对外来树种的偏爱,使得乡土树种苗木很难形成市场。没有形成乡土树种市场,相对来说也就缺乏乡土树种苗源,给乡土树种的应用与推广增加了阻力,甚至形成了恶性循环。而一些外来名贵树种由于受到了园林设计者的青睐,使得其价格高、销量好,市场上大量生产与繁育。

2.3相关部门缺乏对乡土树种资源的开发

对乡土树种栽培研究不足,严重影响了乡土树种的应用,一些乡土树种一直处于野生的状态,当地人对于这种野生的资源开发力度小,甚至从未开发,相关部门也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资源开发途径与思路,造成乡土树种得不到重视,逐渐丧失了在园林设计者心中的地位。

3乡土树种在生态园林绿化中的运用对策

基于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应用的优势,针对现阶段乡土树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乡土树种在生态园林绿化中运用的有效对策。

3.1加大对乡土树种的正确宣传

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相比具有明显的适应性、经济性以及生态性优势。因此,要改变以往过度宣传外来树种的方式,正确宣传乡土树种,加大对园林绿化工程中生态性优先原则的宣传,突出乡土树种对生态园林绿化的作用,介绍乡土树种的优势,促使乡土树种在园林设计中的地位得到回升。在具体的宣传工作中,应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从树苗培育出发,为乡土树种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2加强对原有乡土树种的保护

在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对于保留下来的植被,一般属于原生性的树种,经过了长期的自然选择,对当地生态环境相对适应,也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因此,在进行生态园林规划过程中,应该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避免对当地植被的大面积采伐,保持原来的地形地貌等。另外,避免出现将自然林进行改造形成规格性人工林,尽可能保留最原始的生态园林景观。加强对乡土树种的保护还体现在具体的园林绿化施工与管理过程中,除了将病死或枯死的树木移除外,尽可能保留具有利用价值的树木,努力营造原始人工景观,使其充满乡土自然气息。

3.3重视对乡土树种的正确运用

根据园林绿化工程的规划设计以及当地整体规划与发展目标,合理选择乡土树种,确定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占有的比例,充分落实乡土树种的推广与应用工作。可以将树形优美且具有较强抗逆性的乡土树种用于道路绿化,不仅能够起到净化环境的作用,还能够为当地增添一条条亮丽的风景线。对于大型绿地,需要适当地引入乡土乔木与灌木,便于对绿地的色块调整。在园林绿化规划设计中,应用乡土树种要避免重移大树轻种小树、重色块轻灌木、重整形轻自然、重一次成形而轻自然生长、重常绿乔木轻落叶乔木等错误做法。当地的行道树和隔离带尤其应尽可能以乡土的乔木和灌木为主,提高道路绿化覆盖率,改善道路环境。

3.4加强乡土树种培育体系的建立

一是当地相关行政部门需要根据当地整体规划的需要,制定一定的优惠政策,给予乡土树种培育企业一定的指导以及支持,便于乡土树种苗木生产形成规模与市场;二是加强对乡土苗木培育技术的研究,逐渐摸索与形成一套正确的乡土苗木培育经验体系;三是加大对乡土树种资源的研究与开发,为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积蓄力量。

4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应用具有明显的优势,具体体现在乡土树种适应性强、抗逆性强、性价比高、观赏性强等方面。然而受到目前园林绿化设计领域“物以稀为贵”的偏爱理念影响,使得乡土树种得不到重视,这就需要加强对乡土树种的正确宣传,加强对原有树种的保护,合理利用乡土树种,强化对乡土树种培育体系的建立,为乡土树种的应用与推广做出巨大的贡献。

了解花卉行业:江苏无锡“天蓝地绿水净”建设生态文明城


14日上午10时许,红星桥堍游园里传来一曲《小白杨》,唱歌的人叫阿宝,是一名退伍军人,听众是20多个周边小区的居民。人群中,有为阿宝伴舞的,拍手的,还有一起跟着唱的。阿宝说,之所以有这样的露天“个唱”,还得从这里有了游园说起。当初谁也没有料想,钢筋水泥的大桥下,会有这样一个绿地公园,“平时可以到这里散散步,呼吸下新鲜空气,提高了我们的幸福指数!”

无锡市千方百计增加绿地及其彰显的生态、社会效益,从红星桥小游园可见一斑。根据“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今年11月底,住建部要求各地按照城市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加快各类公园绿地建设,不断提高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这对其他一些城市来说或许是一件难事,但无锡从2024年开始就瞄准这个建设目标,每年以新增50个左右的游园数量大幅提高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的覆盖率。”市绿化部门介绍,今年已建成石门游园、地铁西漳站前园区湿地公园、隐秀路-五湖大道游园、冷渎港游园、长流生态公园、春雷桥头公园等23个城市游园,增加公园绿地130万平方米。截至今年年底,无锡市建成区内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0%,已基本满足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这项指标。

让城市披上更加美丽的绿装,让百姓呼吸到更加清新的空气,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是无锡市长期坚持的一项民生工程。今年,市有关绿化部门“见缝插针”,实际造林绿化面积4.2万亩,完成2024年“为民办实事”目标任务的120%。与此同时,从单一追求绿化总量到绿化结构改善、绿化质量提升,造林绿化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让这座城市变得更宜居。

“工作十余年,我亲眼见证这个城市‘绿’了起来。”绿化工人莫惠英负责红星桥游园、南长街、运河西路的绿化养护,她说,“以前种植的苗木品种单一,现在树木的色彩、种类上明显多样,档次也提高了不少,丰富得很。”伴随着远处传来的晨练的音乐声,养护工人一天的养护工作也由此开始,莫惠英告诉记者,手里虽然干着养护的活,但瞧见那些老人脸上洋溢着的幸福表情,自己也深深地被感染了:“我现在一点也不怕老,老了可以像他们一样到这里来。”

“无锡现在出门就能见绿,不过绿化多多益善。”市民陈晔说,在增加绿地平面绿量的基础上,他希望有更多立体绿化方案,“高架桥和拓宽的马路,如果缺少阔叶等多样植物,总显得钢筋水泥的城市缺少一种情怀,缺少一些罗曼蒂克。”作为一名慢行者,他还期待路上大树成荫,“那样就能少日晒、少淋雨。”

相信《了解花卉:浅谈生态园林建设》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鲜之花网”是您了解花卉,种植花卉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xzh52.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生态园种植花卉情况说明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