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的用途有很多,不但可以供大家赏玩,还能当做药材治病,又或者放进食物里作为一种调味品来使用。花的用处很多,那么就让爱花卉网(xzh52.com)小编收集整理的"花卉相关知识:樟子松枯梢病微生态控制分析",希望您喜欢!

枯梢病是由松球壳菌引起的一种在世界上较为分布广泛、具有严重危害的病害之一,全球有30多个国家地区都报道了该病的严重危害和该病的发生,而最为严重的国家是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和中国。在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风沙区的地方主要的针叶造林树种是樟子松。近几年来,吉林、辽宁和黑龙江等省都普遍的发生樟子松枯梢病,从而引起了樟子松大面积的枯死。因此,我国的学者通过对樟子松枯梢病菌进行生物学特征、发生流行规律、发病机理、致病性等方面的研究,寻找高效的预防和防治樟子松枯梢病的工作已经是非常重要和紧急的工作。

一、樟子松枯梢病的症状

1.枯梢型

当伸长的嫩枝让病原菌入侵以后,就会产生一些紫褐色的水渍状斑,而病斑出就会流出一些松脂,而病梢处就会发生萎蔫弯曲的现象,渐渐的枯死。

2.顶芽枯死

主要表现为顶芽出现褐色的现象,病症轻者出现出梢畸形,而当严重的时候就会出现整芽枯死的状况。

3.丛枝型

当顶梢或顶芽枯死之后,侧芽就会大量萌发从而形成丛枝。

4.枯针型

当针叶发病的时候就会变成褐色,发病的针叶很明显的都要短于健康的针叶,而当病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使针叶的基部坏死。

5.根腐型

这种症状比较少见,主要的病征表现为根系的皮层流脂发生溃疡,从而导致整株樟子松的枯死。

6.干枯型

当枯梢病较为严重的时候,病部就会向枝干逐渐的蔓延,而当树干溃疡的时候就会使整株的樟子松枯死。

二、樟子松枯梢病发生的规律

樟子松枯梢病严重的侵害樟子松的幼树,而枯梢病主要的病发区是在风景区、公园种植地区和风口区等地区,在自然生长区的发病现象比较少。在病死的枯树上的针叶、鳞片、嫩梢、叶鞘以及苗木的嫩茎上都会产生分生孢子和分子孢子器。而病菌均会以菌丝或是分生的孢子器在病叶或是病梢上进行越冬,而病组织的菌丝、分生孢子器在越冬之后形成的分子孢子器就是初次侵害樟子松的主要来源。

樟子松的年龄、樟子松林的密度、位于的坡向、坡位、林子的位置和寄主感病性是主要影响樟子松枯梢病发病的主要因子。樟子松年龄越大病发也就越严重,林子的密度大的比林子密度小的病发严重,向阳的坡向比向阴的坡向的病发严重,而上坡、中坡、下坡的发病程度和病发也是从重到轻,林缘的比林内的重,而樟子松也是最为易受到病菌的感染。总的来说,樟子松的枯梢病是属于一种多循环而且重复性较强的侵染性病害。

三、樟子松生态技术控制

1.人工林植物结构的自然控制

根据各个地区的不同,从各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区条件和生产状态运用混交林和人工林来看,人工林主要是分布在坡度的中部,中幼龄的樟子松发病的病情要明显的比较为成熟的樟子松低很多,而其它坡向的发病病情指数也比北坡向的相对来说低。而以樟子松为主的混交林的病情相对于其它的混交林来说病情也高和严重,而以三种以上的树种组成的混交林的病发指数很明显的比两种树种组成的混交林的病情要低很多。因此,采用人工林的植物结构对于樟子松枯梢病具有一定的自然控制。

2.对病害流行的自然控制

樟子松枯梢病在樟子松的天然林中基本上是不发生的,即便是在病害较为严重和广为流行的时候,由于在天然林中的植物种类比较丰富,树种之间的机械隔离作用起到一定的作用,使得病害流行的时候也发生的比较晚,受害较轻,蔓延也会相应地比较慢,这样也就比较容易恢复。因此,天然的樟子松对于樟子松枯梢病的病害流行能够起到自然控制的作用,而且还呈现出良好的控制效果,在进行樟子松枯梢病病害防治的时候应该有目的性的选择适宜樟子松生长的地理生态环境和条件,采用适树适地的原则进行植被造林。

四、樟子松枯梢病的防治

1.防治樟子松枯梢病是一项较为系统的工作工程

对于樟子松枯梢病的防治应该结合生态学、昆虫学、微生物学、土壤学等多种学科进行交叉,治理目标,从而更好的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实现综合治理。在比较干旱的季节要及时的进行浇灌工作,使樟子松能够保持较为旺盛的生命力。

2.合理的经营管理,增加树木的长势

由于很多时候树木的病害都是由一些不合理的经营和人为的破坏而造成的,所以紧紧的抓好生产的每一个关键环节,进而调整好生态环境,尽量的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保持良好的生物动态平衡,从而有效地防止樟子松枯梢病的病发。

3.加强预测预报工作,建立起监测和控制系统

由于樟子松枯梢病多年来的连续发生,因此,应该在进行防治的时候要结合传统的预测预报方式,与现代先进的高科技技术建立樟子松枯梢病的防治系统,从而提高监测病害的覆盖率、精度和准确率,进而给樟子松枯梢病的综合治理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4.壮苗造林提高树木的抵抗力

种植树苗是造林的基础,引种造林的时候要讲究适树适地,尽量的避免使用携带病菌的树苗造林,尽量的减少樟子松枯梢病的发生几率。

由于樟子松枯梢病是因为弱寄生菌入侵从而形成的一种侵染性的病害,进行单一的防治方式方法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的。因此,对于樟子松枯梢病的防治务必要注意生态防治的一般策略,进而加强措施逐渐的改善生态环境,使树木的抗病性不断地提高,使病害的蔓延得到有效地控制。

XzH52.COM推荐阅读

花卉相关知识:樟子松大树移植技术


随着人们对改善生存环境认识的进一步提高,增进城市绿化,抵抗自然灾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已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栽植常绿乔木、加强养护,可在短期内达到绿化效果,尽快改善城市的恶劣环境,造福于民。樟子松不易生根,移栽不易成活,移植大树相对于小苗成活率低,为提高移植大树成活率和成活后生长旺盛、保持良好树形,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本文针对樟子松大苗移植及管理阐述几点关键技术要点。

一、选树定向

城区街道种植大苗,必须树形优美、规格一致、无病虫害,顶芽饱满树势强。起挖前一定要按规格、按数量在起苗前先定株标号,对死枝、不良枝进行修剪,保证树形完美整齐一致。选择向南的方向在树干上做标记,栽植后方向一致。

二、起苗包装

1.准备工作。为保证所起苗木的土球完整,起苗地不宜选择沙地或砾质土,要选择土层深厚、石砾少、肥力较好的壤土和中壤土较为理想,土壤含水量过低或过高土球易散碎,且操作困难,一般以土壤持水量45%~55%为宜。遇沙质土要选择起苗栽植季节,采用冬季冻土移栽法。

2.起苗。起苗前,先用草绳将树冠围拢,其松紧程度以不折断树枝,又不影响操作为宜,先后铲除树干周围的厚土,以树干为中心,比土球大3~5cm划一圆圈,并顺着周围往外挖沟。土球规格:起苗所带土球的规格,在实际操作中应用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土球直径为树木胸径的7~10倍,土球过大容易散球,土球过小又会伤根较多影响成活。起苗剪根:依据所带土球的大小,起苗时在土球直径的外围先向下挖20cm,然后斜向里挖,使土球自上而下由大到小呈锅底状,遇直径大于1cm的根要用剪枝剪断,不要以工具铲或刨,以防土球散裂。在起苗过程中禁止以用力推、扳的方式拉断根起苗。土球洒水:遇沙质土壤,土球不能完整,冬季先洒水使土壤封冻,坚实再挖苗,分3~4次挖好然后及时包装运输。

3.包装。采用冻土加软材包装法:土球捆绑是为了保证起运过程中的土球完整,减少植株失水,提高成活率和适应性。当土球挖至锅底状底部还有少部分连接时,由一人用支杆顶住树干慢慢倾斜,另一人将土球底部与土壤连接处铲断,再开始对土球缠绕草绳。首先将草绳在苗木根茎部绕一圈并打结,留出30cm的绳头,然后以垂直于树干向外的方向在土球圆周上均匀分布地缠绕,每缠一圈过来在根茎处绕90°再缠1圈,视土球大小如此缠绕8~20圈,再滚动土球水平缠绕6~8圈,将绳头打结于根茎处。土球的捆绑密度视土质和土球体积而定,一般来说,质地较软的土壤可小些;土球体积较大的应多缠绳子,以免搬运过程中散裂。最好采用麻袋片或草袋片包裹土球再用草绳捆绑。

4.运输。树木装车时,使树冠向着车尾,土球靠近司机室,土球下垫木块,将树冠用绳子固定在车厢上,树稍绑上竹杆高于树稍顶端保护顶芽。长途运输应尽量选在阴天或夜间进行,运输时间不要超过24小时,否则会降低移植成活率。苗木装车时要按顺序排好,保护好树形,装车后要以草帘或蓬布遮荫。在搬运苗木时小于3.5m的树由人工抬,3.5~5m的要用滑板车,5m以上的应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用吊车上车。吊车不能到的地段用铲车吊(用铲车的铲牙吊起大树还可以行走到栽植地段)。

三、栽植技术

1.移植季节。樟子松大树四季均可移植,榆林以冬季1~3月份为宜。在新梢旺长期不宜移植,主要是此时树体需要大量的养分水分供应,根系损伤会导致树体失水、新梢灼伤,降低成活率。

2.栽植苗木。运至目的地后的苗木应及时栽植,栽植坑应提前设计挖好,包装的草绳可解除也可一块埋入,扶正苗木后要层层填土踏实,使植苗土球和回填土密切接触,注意掌握栽植深度,要使土球上的地表土与栽植的设计地面相平,填平后在树坑周边做围堰,保证蓄水深度20cm左右,以便于浇水。浇水时,应用插孔器将土球四周边浇水便插孔,保证浇饱浇透第一水,大苗栽植要设置三角支架固定主干,以防大风和人为晃动导致成活率降低。支架的高度、材料、形式要一致,保证整体布局美观。栽后当天浇1遍透水,在10天内浇2遍透水,之后的3~4个月内,每10天浇水1次。大风过后要及时检查地表裂缝,及时扶踩、浇水。冬季栽植要到土壤解冻后及时浇水扶踩填土。

四、栽后管理

整形修剪是以保证樟子松树形优美、整齐一致、生长良好、不影响城市的公益设施建设和人们的生活为目的的必要管理技术。应采取哪些措施,要视绿化场所、位置、占用空间及艺术造型等具体目的而定。一般都剪掉病虫枝、疏除生长方向不合适的旺长枝。

肥水管理是保障植株正常生长、抵抗病虫害的重要措施。在移植成活后的1年中,在生长季节平均每2个月浇水1次。施肥时,高3.5m以下的植株采取树盘供肥,每年施肥2~3次,以早春土壤解冻后、春梢旺长期和秋梢生长期供肥较好。

病虫害防治应遵循“及时发现、积极防治、治小治了”的原则,在生长季发现病虫害后,要及时组织用药防治。冬季树干要涂白或喷石硫合剂,消灭树干虫卵及蛹。

花卉行业:雪松枯梢病的症状与防治


雪松枯梢病是近几年雪松上发生的安、烟台、淄博等市有不同程度地发生,为害校梢和树干烂。大量枝梢枯死,破坏树冠美观,严重时甚至整株死亡。山东济南、泰枯梢、干基腐症状雪松的叶、枝梢、主干均受害,可分为3种类型:

1.枯叶型。在当年4—5月春梢上新生的针叶染病.先从叶尖开始发黄,很快整丛针叶黄化,针叶收拢下垂,逐渐估死,悬挂在梢上。2年生针叶受害,由叶尖向叶基成段掐死。

2.枯梢型。嫩梢受害,先是水渍状弯曲下垂,渐渐枯死.病梢变为黄棕色,梢顶端的拈叶大多不脱落,有的病梢流脂G7—8月枝梢受侵染发病枯死后,病叶脱落.只剩枯梢。病斑继续向下扩展至枝节处,形成腐烂病斑,病斑通常下陷,流脂,病斑绕枝干1周时,上部枝条枯死。后期病员上产生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泡子器

3.干基腐烂型。这种类型的病树梢部很少枯死。发病时全抹的针叶逐渐变黄。

发病规律病害在4—9月均能发生,5—6月为发病高峰。病原茵以茵丝体和分生把子器在病组织中越冬,风雨传播、自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嫩梢和针对“发病浴育期7天左右,枝干发病潜育期15—20天。该病菌为弱寄生菌,树势衰弱有利于病害的发生。空气污染严重、土壤条件差、管理暇放,导致树势衰弱,加重病害的发生。

防治

1.适地适树,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

2.药剂防治。在发病季节使用40%多菌灵胶悬剂800倍70%代森锰锌500倍液,每隔15天喷药]次。

花卉相关知识:花卉花期控制技术要领


一、利用温度控制花期

1.对已经形成花芽但还处在休眠状态的花卉,可用增加温度的方法来打破休眠而促使提早开花。如要求春节开花的牡丹、杜鹃、海棠、桃花等。

2.对喜欢温暖气候.并有经常开花习性的花卉,在外界室温降低而停止开花前.提供其继续生长的温度.从而使其继续开花。如月季、非洲菊、荣莉、大丽花等。

3.对初冬某些花芽尚未完全分化的花卉,如要提前开花.应先移入冰箱.用低温强迫休眠.促使花芽分化完全.然后移入高温处催花G如需元旦开花的牡丹、杜鹃等。

二、利用光照长度控制花期应当遮

1.短日照处理:对短日照花卉蔽一定日照时数.使之孕蕾开花。在7月1日、IO月1日开花。

2.长日照处理:在冬季自然日照短时,用电灯补光,可以便花卉在冬季开花。

三、药物处理:有些休眠的花卉,可用药列涂搽生长点或花花蕾,可促使花卉萌芽生长或花蕾膨大开花。如牡丹、报春、仙客来可用赤留家.秋菊、风梨可用g5l噪乙酸

(IAA)、菜乙田(NAA),小苍兰、郁金香用乙醚(化学药店或花卉市场有售)。

此外.还可用改变花卉繁殖期、控制肥水、修剪、摘叶、摘心等方法控制花期。

喜欢《花卉相关知识:樟子松枯梢病微生态控制分析》一文吗?“鲜之花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花卉行业相关的知识,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家庭养花相关知识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