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一直都是美好跟浪漫的象征,每个季节也会有象征每个季节的花,每个地方也会有每个地方代表的花。花卉好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植物。下面是爱花卉网(xzh52.com)小编收集整理的"花卉养殖:朔州市苗木经济的红火 农民纷纷自办苗圃",希望对您了解花卉行业能有所帮助。

"雁门关外野人家,不养桑蚕不种麻。"明代诗人曾经这样描述朔州等雁北地区的荒凉与艰辛。近年来,朔州市大力推进植树造林,一改往日荒凉景象。人们发现,许多农民如今纷纷自办苗圃,念起了既能绿化又能增收的苗木"生意经"。

朔州市右玉县右卫镇高墙框村有3600亩耕地,种了1000多亩苗圃,其中由村民自发种植的苗圃有500多亩。村民刘育材说:"现在种苗圃的村民越来越多。过去能浇上水的平川好地都种土豆、玉米等粮食作物,现在大多改种了苗木,土豆、玉米反被赶到了山上的坡梁地里。"

朔州市林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过去几年,该市每年以30万亩的速度推进植树造林,森林覆盖率由2024年的13%提高到2024年的18%。"十二五"期间,全市每年还要造林33万亩。如此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使得苗木需求大增,苗木价格也水涨船高,很多农户和企业也由此盯上了苗木产业。

朔州市平鲁区向阳堡乡小庄村村民吴建山说:"像现在帮苗圃种树苗,一天能挣100块钱。"

据了解,朔州市目前育苗总面积已达5.9万亩;有300多名农民自办苗圃,面积5000多亩。朔州市林业局局长周宏说:"苗木经济的红火,不仅保障了全市植树造林工作正常开展,也已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XZH52.coM文章精选

花卉行业:浦江:苗木市场红红火火


浓浓的春节气氛尚未散去,我县各地群众已忙着选购果苗,提前谋划新一年的种植业发展。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月泉路花木市场发现,市场内摆满了桃形李、无花果、枇杷、柚子、杨桃等各种果苗,前来选购的果农络绎不绝。前吴乡马桥村苗木专业户盛某刚运来一车桔子、梨、无花果、桃形李的树苗,他边卸苗木边给市民介绍桔子、无花果等苗木的品种特性、栽培技术。不少路过的市民纷纷停下来购买,你5株,他10株,让盛某开心不已。家住杭坪镇的市民黄某还开来小货车为自己承包的山林购置苗木。

在东山路苗木市场,各种果树苗上市出售。来自山东临沂的经销商高某在浦江销售苗木多年,他告诉记者,这些天打电话给他要求购买苗木,尤其是水果苗木的果农很多,从正月初五开始销售以来,他从山东运来的第一批苗木已基本销售完。

从花桥乡赶来购苗的农民沈老伯说,去年买了60株樱桃种植,现在长势很好,今年打算再买一批回去栽种在自家的果园里,准备扩大种植规模。

了解花卉:海南林下经济成琼中农民增收驱动器


位于海南五指山区的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为国家级贫困县,因受山区土地限制,农民的日子一直过得非常艰难。然而,近期琼中不断传出喜讯,林下经济已经在这里发酵,并将成为琼中农民增收的驱动器。

在此县蹲点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药专家王祝年告诉记者,海南气候很适应南药生长,五指山区一带如同天然药库,如槟榔、灵芝、益智等就是山林作物,益智既不争地又不争肥,在橡胶林下都可以生长得很好,按现在的行情每亩又可多得了上千元。据了解,琼中是海南省的生态核心区,有“海南绿肺”之誉,林地面积368万亩,占国土面积90.6%,森林覆盖率为83.74%,林木绿化率为90.91%,特别是林改后,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林业开发积极性更高了。

琼中县林业局长许仁坚说,在林业产业中橡胶、槟榔、绿橙已成为琼中支柱产业,财政收入贡献率达52%,其中林下经济占30%左右。在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383元当中,有2277元就出自林下经济,今年发展形势更好,部分产业在发酵。琼中林下经济特色分养蜂业、胶林养鸡业,种植粽叶、益智、牛大力与灵芝业,中平镇上水村是有名的养蜂专业村,去年全村养蜂户均收入达3.2万元,黎母山乡村种植粽叶产品畅销岛内外,还成立了专业合作社。现每种产品都有龙头企业带动,实现从种苗、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如养蜂有“琼中连生蜂业”,灵芝有“琼中承信农业”等特色产品公司10多家,直接为林下经济提供各种服务,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

琼中县副县长杨衍认为,林下经济就是把有限的资源整合发展,在原有的收成上利用资源技术实现额外增收,不仅破解了发展经济与土地资源有限的难题,也大大拓展了发展空间,找到了在生态保护核心区加快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促进山农增收的新路子。在林下经济种养两大板块当中,中国热科院,海南农科院无疑是琼中农民寻求科技支撑的坚实后盾,除了定期的服务“三农”科技下乡外,还常派有专家负责技术指导。

花卉行业相关:苗圃苗木的抚育管理技术


为加快城市园林绿化步伐,提高苗圃经营管理水平,培育良种壮苗,科学育苗。增加品种,提高工效,降低成本。必须加强苗圃的管理。狠抓质量。即苗木的繁殖量,在苗量(成活率)出圃量和生长量。繁殖量是高产的前题,在苗圃量是稳定的基础,出圃量是收入的保障,生长量是丰产成果。为保证苗木生长量,必须加强苗期的抚育管理,现分述如下:

一、灌水及排水

水利是农业的的命脉,因此育苗管理中灌水适时与否,对苗木的成活和发育生长都起着重大作用。雨季排水,对能否保证苗木健壮生长也有很大关系(特别是对不耐劳的树种)。雨季来临前,作好排水预备措施。

1、浇水量与时期,苗木初期栽植时期,应水大水勤(即排水以前干旱季浇水次数要多),对扦插苗木,第一次水量要浇足,但要求细水慢灌,以后要小水勤浇,避免土壤含水量过大。降低土温,不利发芽。苗木生长后期,浇水量次数要少,水量适中。砂质土壤浇水次数要多,水量要大,苗湿性苗木(杨柳)浇水次数要多,水量也要大。全年浇水次数一般在正常气候条件下,平均约10次左右。

2、浇冻水和春水:在秋季干旱的情况下,土壤干硬,应浇一次水。为了苗木正常发育,在3月上旬以前,浇一次反青水。出圃苗木要不浇水。

3、在雨季到来之前,应修好全场排水系统,调查好排水的去路,进入雨季时,第一次透雨后,各区下水区头要全部打通,主渠道畅通,以便排水,要求连阴雨或特大暴雨后半天内能将育苗区雨水排净。

二、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为了保持地面疏松,增加透气性,促进肥份分解,防止土壤水份蒸发。避免杂草与苗木争水争肥,减少病虫害发生。

1、全年中耕除草次数应根据土质,气候和杂草发生情况而定,要适时中耕除草,一般要求每浇水一次或二次,应即中耕一次,全年平均中耕除草10次左右。

2、中耕除草应做到普通耕通,达到一定深度,打碎土块,草根除掉,大草除下后立即集中,运至区外,汇制堆肥。

3、积极慎重使用化学除草剂,能提高工效,保证除草质量,应积极推广。但许多化学除草剂是有药害的,使用时要按照规定确定用药品种、数量、稀释比例,不能将药液喷酒在树叶上,以免发生药害,除草剂用量见附表。

三、病虫害防治:

加强苗圃虫害防治,是保证苗木健壮生长的重要措施。要贯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营林措施为基础,积极推广生物防治,采用生物、人工、灯光诱杀,化学农药综合防治。加强水肥管理、消灭杂草,清除寄生植物等项配合工作。在喷洒农药时,要严格按操作规程办事,保证人、畜和苗木安全(详见病虫害防治规范)。

四、积极和施肥

1、肥料是多育苗、育好苗,提高苗木质量,加速苗木生长的重要因素。要广开肥源,做到多积肥,积好肥。利用枯枝落叶及修剪的檗芽和杂草,种植条肥,养猪积肥等肥源,并提高肥料质量,如苗木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有机肥料(每亩可施3m3)。

2、施追肥:

在苗木生长期中给苗木追肥,是加速苗木生长的重要因素,追肥,应采用速效或半速效性的肥料,如化肥或人类尿等;本着少施勤施原则,根据苗木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肥量施用。雨季前,为苗木旺盛生长期,一般每半月施肥二次,每亩每次施化肥20斤即可。雨季以后当苗木生长后期,一般可不再施肥(个别树种可施磷、钾肥)。以防枝条徙长。

五、苗木修剪:

修剪的目的在于通过修剪、对苗木进行柳强扶弱,平衡树势,可使枝条主、次分明,养成理想的树型,同时可使苗木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促使苗木生长快速健壮,修剪可以提高苗木移植成活率,增强抗性。

1、修剪时期:

(1)冬季修剪:自秋季落叶后至春季发芽前进行,冬季修剪以心型为主。除核桃、元宝枫等伤流严重的树,应在发芽后修剪外,其它树种均可冬季修剪。

(2)夏季修剪:自春季发芽开始至生长停止期。夏季修剪主要是调整各部主枝与领导枝的生长方向,间疏一些过密枝条,以及剪除檗芽为主。

2、修剪方法及要求:在苗圃对幼苗的修剪,主要是初步定型修剪,给苗木出圃定植时确定树型基础,避免以后正型困难,造成大锯大砍,影响树势。

(1)对高大落叶乔木树种的修剪,在幼苗期主要的培养直立天病虫伤害的树干为主。

移植苗的修剪:栽植后要剪去细弱的苗稍,剪口芽要直立,充实、饱满。定干高度,根据所栽植苗木生长情况和大小确定,一般大苗一次可以定购所留高度2.5--2.8m,小苗和弱苗定干高度可分2--3次进行,为了促其发育旺盛,多留一些辅养枝助生长,剪除主干高度为全树高的三分之一。

保养苗的修剪;树主干的修剪,凡有病虫危害的要剪除,快长落叶乔木病虫危害部位在2m以下的要全部剪掉,剪口选留饱满芽,主枝弯曲度较大的,可从弯曲部下选留方向正的芽子,主枝弱而竞争枝强时,如竞争枝不太弯斜,可剪去弱主枝,以竞争枝代替主枝,如竞争枝不直,可从基剪除,助共细弱主枝复壮。

对侧枝修剪:为培养主干苗木要进行短剪,所留长度应在饱满芽处短截,芽要位于外侧或两侧,对过密侧枝或重叠直立徙长枝和病虫害枝都应疏去,枯枝干桩要从基部剪除。

(2)对于一般落叶乔木树种修剪:(主要指型或自然园头型的树种如中口槐,元宝枫等)。

定干修剪:此类树种,在幼苗期间,主干生长较旺,如放任生长则往往造成分枝点过高,树冠高矮不齐,故对于生长较高的树木要进行定干控制,对于低矮细弱的主干,要培养成健壮直立的主干,(具体方法可采用修剪方法或抹头养干方法,如杜仲等)定干高度国槐、馒头柳、元宝枫、立柳、垂柳2-2.5m。

树冠培育;对国槐、镘头柳类树种可在主干端选留较近距离,分布均衡,生势旺盛的枝条3--5个,并根据枝条强弱进行短剪30-40cm,如在适当部位已有侧枝,可采用间疏方法进行选留3-4个主枝造成冠型,在修剪时,注意利用外侧枝,多疏冠中枝(内向枝)使冠形开张扩大。

(3)对落叶灌木修剪;对落叶灌定干方法:一为单干式(如榆叶梅、碧桃等)即可采用一个短小主干,在干上造成丰满树冠,一为多干式(如黄刺梅、玫瑰等)就是从基部分为了3--5个短干,各短干上分布枝条,以形成树冠,以上两种树型,每年都要疏剪,以防止烧膛。

(4)对作隶篱用常隶树,一般不作修剪,但为使下部枝叶茂盛,可适当剪稍。

(5)对独立栽植的常隶树种,如油松、华山松,桧柏类的修剪应以培养主干为主,随时找出主尖,侧枝分布均匀。

(6)对出圃苗木的修剪:对主干除有严重病虫害外,一般不行修剪,对侧枝如不够分枝点高度2m时,可提高分枝点,而后将其进行短截,长度留20-30cm,对苗木过密细弱枝条进行疏剪,总的原则为:对出圃苗的修剪程度要轻,留有余地,便于在运输定植过程中有再修剪的余地。

了解花卉行业:发展特色苗圃创造更大经济效益


目前,吉林省东丰县共有四个国营苗圃,每年为全县十余个林场及林业站营林生产提供优质造林苗木,目前国营苗圃采取的均为以场带圃的经营模式。随着苗木经济的飞速发展,本县及周遭地区一些个体苗木生产基地纷纷兴起,苗木品种多样化苗木生产集团化,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充分利用国营苗圃的人力物力资源方面的优势,大胆创新,积极应对市场挑战,探索出一条适应市场竞争适合场情的苗圃发展的新路。

1.解放思想大胆创新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人,要想谋求发展首要的就是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否则南辕北辙事倍功半。只有认清周围形势,清楚自身条件,才能有的放矢。

1.1周围形势:

目前造林苗由县局统一调拨,并逐步推向市场。四个国营苗圃中造林苗木的生产规模横道河林场和沙河镇林场领先于仁合林场和大阳林场。而随着苗木经济市场化进程,本县及周遭县市的苗木生产基地纷纷兴起。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市政建设的加快,市场对绿化苗木花卉的需求明显呈上升趋势。

1.2自身条件:

各场的具体情况不同,以仁合林场为例,其土质条件与县其他三个国营苗圃相比并不占优势,但其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东长公路6公里处),交通运输方便,人力资源丰富这又是其优势所在。

1.3确定方向:

综合以上条件,仁合林场建立以绿化苗木为主造林苗木为辅的特色苗圃是有其可能性与必要性的,而事实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自2000年以来,经过低谷期、徘徊期,终于走出困境,自2024年以来经济效益逐年攀升,为仁合林场苗圃的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

2.科学管理效益优先

生产的目的是创造经济效益,而科学管理是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保障。没有科学的管理就没有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人力的合理配置,因场制宜地进行科学的管理是顺利进行转制经营的必要之举。

2.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是苗圃生产的基础,近年来,仁合林场逐步加大了投入力度,除通过施用草甸土、鹿粪进行土壤改良外,又在苗圃四周围建了水泥板樟,既保障了苗木安全又起到了防风作用。

2.2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一支好的管理队伍要求人员配置合理、人员素质高。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并学以致用。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推广活动都可以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仁合林场现已有一名高级工程师、一名中级工程师和一名助理工程师)。另外还应具有创新意识、市场意识、与时俱进的意识。优秀的管理人员是推动林业发展的科技资源、人力资源,充分廾发利川这种资源才能使苗圃发展走上科学正确的康庄大道。

2.3提高苗圃经济效益

2.3.1保障造林苗木的供应

造林苗木的栽植是林业发展之本,作为林业多种经营之一的苗圃生产,为营林生产提供优质苗木是其首要任务。通过科学管理提高苗木成活率提高优质苗木数量,仁合林场每年为本场及本县其他林场林业站提供包括长白落叶松、日本落叶松、樟子松、云杉、白桦、黄菠萝在内的多种优质造林苗木。

2.3.2大力发展绿化苗木产业

首先,进行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科技发展的推动力,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林业发展也不例外,阅循守旧己不能适应发展要求。如普通榆树的销路、价格均不看好,但经过嫁接,普通榆树变成颇受市场欢迎的金叶榆,扣除各种费川其销售纯利润是普通榆树的6~7倍,效益十分可观。

其次,进行市场调研。通过细致的市场调查科学的分析掌握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以了解市场需要并根据需要灵活引进新品种,市场需求量大或前景看好具市场潜力的品种多引进,滞销品种不引进,已存滞销品种通过多种渠道积极推销。总之,既要走出去又要引进来,这样才能使苗圃绿化产业的发展象一汪活水,永不枯竭。仁合林场近几年根据市场需要陆续引进了金山绣线菊、金艳绣线菊、荷兰菊、连翘、木绣球、锦带等花卉及火炬树、山杏等绿化树种,销售情况良好。现已引进培育了绿化大苗及花卉共计30余种,库存价值120余万元,估计销售纯利润可达90余万元。

最后,应算好经济帐进行成本核算,收入支出都有明细账。科学管理,压缩成本,减少损失,提高效益。

3、再接再厉任重道远

建设优秀的特色苗圃任重道远,需上下一致齐心协力共担风险共享成果。仁合林场以其自身的发展证明,因地制宜地建设以绿化苗木为主造林苗木为辅的特色苗闹是一条适应县情、适应市场、适应潮流的正确道路。

了解花卉行业:怎样为苗圃的苗木合理施肥?


培育健壮苗木,实行圃地施肥是重要的环节。在苗木生长期间施肥,常使用速效肥料或经过腐熟的有机肥料,及时供应苗木不同生长期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以满足苗木生长需要。

根据苗木不同生长期的需肥特点施肥。苗木生长一般分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和硬化期等4个阶段。出苗期的幼苗的营养来源主要是靠种子内部贮存的营养物质。幼苗期的幼苗对氮和磷比较敏感,一般以偏施氮肥为主,以促进保苗和根系生长。速生期是苗木生长最旺盛的时期,需要肥水最多,可增加氮肥用量和次数,并按比例施磷钾肥,以促进氮的吸收和苗木生长。到了苗木地上部和地下部都逐渐木质化的硬化期,要防止徒长,停止施用肥料,提高苗木抗性。

选用适宜的肥料种类。追施的肥料一般采用速效肥或腐熟的人粪尿。用于圃地的速效肥料种类,常用的有尿素、硫酸铁、氯化铵、氯化钾、过磷酸钙等。化肥必须完全粉碎成粉状,不宜成块施用。培育草花的苗圃,忌施碳酸氢铵,因为这种肥料挥发性强,尤其是高温下施用,挥发出的氨气容易灼伤草花苗木的叶片。如果大量施以碳酸氢铵,还会使苗木生长柔嫩,降低抗逆性。

选择适宜的施肥方法。苗木追肥可分为干施法和湿施法两种。干施法是将肥料沟施,沟施的深度应在根系的分布层,施在须根部的四周,不宜靠近干部。根系强大,分布较深远的苗木,施肥宜深,范围宜大,如油松、银杏、合欢、臭椿等;根系浅的苗木如花灌木、法桐等,施肥宜浅,范围宜小。湿施法是将肥料对水成肥液,均匀地施在育苗地上。在施肥时应掌握肥料的特性。氮肥在土壤中移动性较强,以浅施渗透到根系分布层内,易为苗木吸收;钾肥的移动性较差,磷肥的移动性更差,宜深施至苗木根系分布最多处。肥料用作基肥时发挥肥效较慢,应深施;追肥见效较快,则宜浅施。根据天气状况决定施肥次数和施肥量。温度高,吸肥多;温度低,苗木吸收少。天气晴朗、土壤干燥时施肥有利于苗木吸收,阴雨天由于苗木根系吸收水分慢,不但养分不易吸收,肥分还易被雨水冲走,造成浪费。

看苗施肥。主要是根据苗木种类、苗龄、苗木密度和生长势来确定施肥措施。如针叶树种比阔叶树种需氮多,需磷较少。一般一年生播种苗在生长初期需氮、磷较多,以促进幼根生长发育;在速生期需要大量氮、磷、钾及其他元素;在生长后期以钾为主、磷为辅,以促进幼茎木质化。容器育苗与苗床育苗相比,不能施入基肥,否则会导致某些元素的浓度过高,造成死苗。一般只施以适量的堆肥,而追肥的效果也不错,即结合容器苗灌水施用速效性肥料。容器育苗的施肥,通常是将含有一定比例的氮、磷、钾养分的混合肥料,按1∶200的浓度配成水溶液,通过灌水系统进行喷施或灌根。

进行根外追肥。根外追肥是在苗木生长期将速效肥料的溶液,直接喷洒在苗木叶子上,让肥液逐渐渗入叶内合成苗木生长急需的营养物质。一般幼叶较老叶,叶背较叶面吸水快,吸收率也高。所以,实行喷布时一定要把叶背喷匀。在苗木用肥上,常用的叶面肥有尿素、磷酸二氢钾和各种叶面宝等,使用时要严格掌握浓度,以免灼伤叶片。最好定在阴天或上午10时以前和下午4时以后喷施,以免气温高使溶液很快浓缩,影响喷肥效果或造成药害。

花卉相关知识:福建漳平花卉苗木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日前,在漳平市永福镇西山花卉专业合作社,笔者看到,花卉大户陈金才正在指导工人盆景杜鹃的栽培技术。“合作社作为实施省级现代花卉生产发展资金项目的承担单位,我们更加精心钻研‘传统盆景造型技艺引入盆栽杜鹃花种植’这一技术,一到花卉销售旺季供不应求。”陈金才自豪地告诉笔者。该专业合作社共有会员86人,种植各式花卉苗木年产值近4000万元。

2024至2024年间,在福建省财政厅、林业厅的支持下,漳平市实施了福建省现代农业(花卉)生产发展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改善了该市花卉业生产设施水平,提高了花卉产品质量,带动了花卉苗木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项目区的农民收入。

积淀:花卉发展地利人和

漳平市花、茶、画“三乡文化”特色鲜明,花乡与旅游联结度紧密,花木产业发展氛围浓厚。本地花农自觉自发经营产业早成传统,在品种、规模、技术等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加上旅外花农众多,依托花卉协会、杜鹃花行业协会等民间团体组织,市场信息品牌优势明显,市场份额、科技创新和品牌提升等空间不断扩大。同时着力培养和壮大了一批“留得住、走得出”的花卉科研、生产、营销、管理人才队伍,建立并完善集种植、营销、物流于一体,遍布全国各地的营销网络,提供了可靠的人力保障。多年的积淀,造就了如今漳平丰富的花卉品种:现有花卉苗木种植品种有盆栽杜鹃花、君子兰、兰花、红掌、凤梨、茶花、桂花、红豆杉等近百种,去年以来组织开发了野生观赏植物竹柏、映山红两个品种;其中盆栽杜鹃花是漳平花卉产业的拳头产品,年产量1200万盆,产值2.06亿元,是全国最大的盆栽杜鹃花产地。漳平市率先起草制订并通过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盆栽杜鹃花标准。

发力:现代花卉产业飞速发展

福建省现代农业(花卉)生产发展项目实施前,永福镇作为全省乃至全国著名的花卉产区,花卉苗木产业存在着产业化程度较低、科技含量不高等问题,特别是生产设施较为落后,基本是竹木棚或简易的钢管单拱小棚,环境调节能力不足,所生产的花卉产品质量不高,产业应对不良气候的能力较弱,严重影响花卉苗木产品的质量。项目实施后,随着第一批花卉钢架大棚的投入使用,生产条件的改善,带来了产品质量的提升。三年来,永福镇共建设花卉温室100余亩,连栋花卉钢架大棚近2000亩,大大提升了当地花卉苗木产业的生产设施水平,增加了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在项目的示范与带动下,漳平市花卉苗木产业飞速发展,三年间,全市花卉苗木种植面积从1.35万亩增长到4.67万亩;年产值更是从不足2亿元增长到10.2亿元,增长了5倍。永福镇西山花卉专业合作社增加花卉年产量150万盆,年产值增长2000多万元,合作社成员的人均年收入从2024年的1.35万元增长到2024年的2.8万元,效益显著。

拓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还推动了全市运输、农资等行业的形成与发展。永福镇现有农资经营商店53家,每年与花卉业有关的营业额达1.18亿元;当地现有专业运输车队及货运公司11家,年营业额7500万元;永福镇现有从事花卉苗木产业的外来务工人员3000多人,加上临时用工,当地花卉苗木产业的人员年工资就达1亿多元。花卉苗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漳平市花卉苗木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周边甚至全国杜鹃花产业的迅速发展,据统计,漳平市分布在全国各地的花农约1万人,建立的花卉基地12万亩,年产值约25亿元,“永福”花卉成了全国花卉苗木行业内知名的品牌。2024年9月成立的广东省花木商会,其会长及监事长均由漳平旅外花农担任,商会会员中也多数是漳平旅粤花农,显现了该市花卉产业在花卉大省广东的地位与优势。

花卉科普:洛阳市打造花卉苗木产业新高地


位于伊滨区庞村镇、东西延绵6.5公里、南北跨度3公里的万亩牡丹花都产业示范园蔚为壮观。未来3年至5年,该园将被打造成集牡丹生产、科研、加工、交易于一体的产业龙头。而这仅是我市致力于打造牡丹花都和壮大花卉苗木产业大棋局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深度挖掘牡丹文化、打造牡丹产业,确立了“牡丹为媒”的发展思路。加之当前全市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生态旅游“三篇文章一起做”步伐持续加快,以牡丹为引领的花卉苗木产业发展如火如荼。

我市把坚持牡丹发展战略作为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加快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的重要举措,牡丹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全市用于发展牡丹的奖补资金总额超过3000万元。

目前,全市建成牡丹催花基地、盆养牡丹基地、牡丹嫁接苗繁育基地100多个,牡丹产业从业人员超过3万,年产值达10.8亿元。牡丹科研工作深入推进,国家牡丹基因库、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牡丹研发与推广中心、国家牡丹种质资源鉴定及检疫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机构相继成立,牡丹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精油等牡丹产业化链条进一步拉长。

在突出牡丹引领外,整体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欣欣向荣,成为增色我市林业生态、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推手,并在助力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024年,我市《环市区花卉苗木产业基地建设方案》出台,引领花卉苗木产业迅速崛起。按照以重点和亮点工程带动全城花卉苗木产业基地整体发展的思路,我市对在规划区内集中连片建设花卉苗木基地的企业给予每亩600元的补助,对水、电、路“三通”配套工程给予资金补贴。在优惠政策的激励下,各地发展花卉苗木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据统计,两年间全市新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基地21万亩,形成了以龙门西山万亩花卉苗木休闲度假基地为代表的9大花卉苗木产业基地,总面积达30万亩,其中,牡丹种植面积超过7万亩。

花卉苗木产业基地作为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活了土地结构,转富了农民,提升了城市品位。如今,我市花卉苗木产业已驶入发展快车道,“十二五”末,全市花卉苗木产业基地面积将达50万亩。

了解花卉行业:宁夏贺兰苗木产业让农民收入翻番


据了解,贺兰县以产业化的思路发展苗木产业,通过政府搭台、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及农户共同参与的产业发展模式,建设西北地区最大苗木花卉中心、10万亩苗木花卉基地及5万亩葡萄产业基地这“一个中心、两大基地”,从而达到“产业富民”的效果。

贺兰县立岗镇银星村的马燕家有十几亩地,往年丈夫外出打工后,所有田里的事都落在了她和公婆身上,但一年下来,麦套玉米每亩才能收入千余元。5月21日,记者见到马燕时,她正在宁夏金竹柳园林绿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竹柳)的育苗基地打工,她说今年土地全部流转给了金竹柳,流转费加上打工工资,是原来收入的两倍多。

为扶持苗木基地建设,贺兰县还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如集中连片种植面积2000亩以上,每亩一次性补助700元;集中连片种植面积500亩以上,每亩一次性补助400元;种植面积在500亩以下、100亩以上的,每亩一次性补助300元;分散农户种植每亩补助300元。

金竹柳是贺兰县引进的最大一家经营林木的企业。该公司今年在贺兰县立岗镇、常信乡流转土地1万亩,培育竹柳1100万株,同时带动立岗镇立岗村、银星村两村村民种植苗木2000多亩。“我们这儿每天需要工人400人,由于青年男性都外出打工了,所以这个用工量就基本解决了流转户的剩余劳动力。干8个月的活,每天80元工资,再加上每亩800元的流转费,农民年收入翻番不成问题。”金竹柳总经理刘友山说,在企业带动下改种树苗的农户的收入也提高了不少,按一亩地种1110株树苗,两年出售,每株售价20元~25元算,除去前期投入成本后,每亩地每年至少可挣到1万元,而此前农民种植麦套玉米每亩地收益只有1000多元。今年,贺兰县新增苗木花卉种植面积3万亩,这其中有80%的来自像金竹柳这样的龙头企业的种植。目前,贺兰县林业育苗面积累计达6.5万亩,从事苗木产业的农户已达到1万多户。贺兰县的苗木不仅销售到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周边省区,还远销河北、山西等地,按照目前苗木市场行情计算,3年后销售产值将达19.5亿元,经济效益可达3.25亿元。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花卉养殖:朔州市苗木经济的红火 农民纷纷自办苗圃》一文,希望能解决您养殖花卉植物的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苗圃苗木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