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是令人赏心悦目的一种草本植物,它们每个品种有每个品种独特的美丽。它们就像一个一个小精灵一样,让您喜爱它们。下面是爱花卉网小编特为您推荐"了解花卉行业:江苏无锡“天蓝地绿水净”建设生态文明城",请您翻阅!

14日上午10时许,红星桥堍游园里传来一曲《小白杨》,唱歌的人叫阿宝,是一名退伍军人,听众是20多个周边小区的居民。人群中,有为阿宝伴舞的,拍手的,还有一起跟着唱的。阿宝说,之所以有这样的露天“个唱”,还得从这里有了游园说起。当初谁也没有料想,钢筋水泥的大桥下,会有这样一个绿地公园,“平时可以到这里散散步,呼吸下新鲜空气,提高了我们的幸福指数!”

无锡市千方百计增加绿地及其彰显的生态、社会效益,从红星桥小游园可见一斑。根据“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今年11月底,住建部要求各地按照城市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加快各类公园绿地建设,不断提高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这对其他一些城市来说或许是一件难事,但无锡从2024年开始就瞄准这个建设目标,每年以新增50个左右的游园数量大幅提高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的覆盖率。”市绿化部门介绍,今年已建成石门游园、地铁西漳站前园区湿地公园、隐秀路-五湖大道游园、冷渎港游园、长流生态公园、春雷桥头公园等23个城市游园,增加公园绿地130万平方米。截至今年年底,无锡市建成区内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0%,已基本满足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这项指标。

让城市披上更加美丽的绿装,让百姓呼吸到更加清新的空气,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是无锡市长期坚持的一项民生工程。今年,市有关绿化部门“见缝插针”,实际造林绿化面积4.2万亩,完成2024年“为民办实事”目标任务的120%。与此同时,从单一追求绿化总量到绿化结构改善、绿化质量提升,造林绿化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让这座城市变得更宜居。

“工作十余年,我亲眼见证这个城市‘绿’了起来。”绿化工人莫惠英负责红星桥游园、南长街、运河西路的绿化养护,她说,“以前种植的苗木品种单一,现在树木的色彩、种类上明显多样,档次也提高了不少,丰富得很。”伴随着远处传来的晨练的音乐声,养护工人一天的养护工作也由此开始,莫惠英告诉记者,手里虽然干着养护的活,但瞧见那些老人脸上洋溢着的幸福表情,自己也深深地被感染了:“我现在一点也不怕老,老了可以像他们一样到这里来。”

“无锡现在出门就能见绿,不过绿化多多益善。”市民陈晔说,在增加绿地平面绿量的基础上,他希望有更多立体绿化方案,“高架桥和拓宽的马路,如果缺少阔叶等多样植物,总显得钢筋水泥的城市缺少一种情怀,缺少一些罗曼蒂克。”作为一名慢行者,他还期待路上大树成荫,“那样就能少日晒、少淋雨。”

XZH52.coM文章精选

了解花卉:河南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5市开展PM2.5监测


昨天上午,在河南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郭庚茂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24年河南完善环境自动监控系统,加强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新增洛阳等5个省辖市开展PM2.5监测。

工作报告称,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打造美丽中原。2024年河南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全过程,全面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原,为人民群众提供宜居舒适生活环境。

加强资源能源节约。深入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耗,实施一批节能重点工程,推广节水灌溉和节水工艺技术、设备,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强度。加快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创建一批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市县、园区和企业。加强环境保护。严格环保准入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强化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和火电、水泥、钢铁企业脱硫脱销等工程建设。

加强水、大气、重金属、土壤污染防治和饮用水源地保护。全面开工丹江口库区水质保护项目,保持库区良好水质。完善环境自动监控系统,加强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新增洛阳等5个省辖市开展PM2.5监测。加强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控制面源污染。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开展区域规划环评。加强生态系统建设。落实生态省建设规划,实施林业生态省建设提升工程,加快构建“四区三带”生态网络。开工建设一批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工程和重点地区防护林、农田防护林、生态廊道网络建设。加快矿区生态恢复和煤矿坍塌区治理。

了解花卉:浅谈生态园林建设


随着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园林也同其它行业一样在不断的发展进步,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也追求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因此现代园林已不再是简单意义的园林,而是要向生态园林的方向发展。所以,我们作为园林工作者必须赶上时代的步伐。我们在园林工作中不是简单的种花、种草、种树,还要考虑植物种群的关系,及植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等等。因此,我们一定要树立生态园林的理念。

1生态园林的概念和科学内涵

生态园林主要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构成的群落,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养分、水分等,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它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生态园林是继承和发展传统园林的经验,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植物群落,建立人类、动物、植物相联系的新秩序,达到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

从我国生态园林概念的产生和表述可以看出它有三方面的内涵;一是具有观赏性和艺术美,能够美化环境,创造宜人自然景观,为城市人们提供游览、休憩的娱乐场所;二是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作用,通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和吸附,调节小气候,防风降尘,衰减噪音,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维护生态环境;例如长春公园2024年将在人工湖中设置水生植物观赏区,水生植物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吸收水中的污染物,对水体起净化作用,是水体天然的净化器,水生植物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园林的水体景观,还与水质处理生态系统保护巧妙的结合为一体。三是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只有具备了这三个方面内涵的园林才能称其为生态园林。

2生态园林建设遵循的原则

长春公园2000年建园,2024年进行建园改造中就非常重视生态园林方面的建设。在建设改造中我们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由园领导组织召开有关技术人员参加的研讨会三次,大家坐下来一起对公园栽植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规划方案进行科学论证,一致认为,今后我们在园林设计中要多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遵循生态园林的建设原则,从而形成适合我园的绿化可行性改造方案。

2.1艺术性原则

生态园林不是绿色植物的堆积,不是简单的返朴归真,而是各生态群落在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是园林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在植物景观配置中,应遵循统一、调和、均衡、韵律四大基本原则。植物的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统一感,同时注意植物间的相互联系与配合,体现调和的原则。从2024年开始我园在花卉的栽植上克服了以往栽植图案简单的设计手法,在栽植品种和图案上力求有所创新,图案新颖、别致。其中在健身园栽植的彩叶草由三种颜色组成,采用螺旋式模纹图案,受到游人好评。

2.2景观性原则

这要求我们进行植物配置时,熟练掌握各种植物材料的观赏特性和造景功能,并对整个群落配置效果整体把握,合理配置,同时对所营造的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和季相景观有较强的预见性,提高观赏价值。2024年长春公园为了丰富树木品种,突出季相变化,在园内选用了色彩丰富的新、奇树种天女木兰、冬红柳、金丝垂柳、稠李、连翘、槭树科的变叶树种等。为了增加公园的景观效果,我们还在园内制作了仿古花车,在花车上装点各种鲜花既有立体感,又丰富了公园景观,2024年以后还将增加其数量。

2.3生态位原则

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如在街路绿化要选择易成活,对水、土、肥要求不高,耐修剪、抗烟尘、树干挺直、生长迅速而健壮的树;山上绿化要选择耐旱树种,有利于山景的衬托;水边绿化要选择水生植物,要与水景协调等。

2.4生物多样性原则

只有丰富的物种种类,才能形成丰富多彩的群落景观,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要求,也只有多样性的物种种类,才能构建不同生态功能的植物群落,更好的发挥植物群落生物景观效果和生态效果。坚持以乔木为主体,乔灌草结构合理,提高绿地的空间利用率。同时,要构建城市公园生物多样性就要有意识地保护生物栖息地,就要尽量减少游客的干扰。因此我园专门成立了遛鸟区。近两年我园对植物配置比例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在特色园建设中栽植了10余公顷24个品种158万多株的宿根花卉,我们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草坪的面积,使乔、灌、地被草结构更加合理,力争实现“两个第一”,即宿根花卉数量第一和植物品种第一,最大的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

2.5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遵循生物本身特有的生长规律,因地制宜,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其不适应本地土壤、气候条件,把适合本地生态效益好的植物种类应用到园林绿化当中去。例如我园原彩叶园由于地势低洼,年年栽植彩叶树,成活率却很低,在2024年我们意识到这个问题,调整了栽植计划,栽植了耐涝的树种冬红柳、金丝垂柳等,成活率达到100%。

3生态园林建设的类型

近几年来,国内外出现了对生态园林建设的研究,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3.1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

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是生态园林中植物利用和配置的一个重要类型,它将景观、生态和人的心理、生理感受进行综合研究。以观赏价值较高的植物种类为主,高大乔木应用并不多,往往通过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搭配和人工造景艺术展示出美的韵味,使园林在一年四季都能给人以美的感受。例如我们利用植物色彩变化表现出自然界季相的变化,在园内种植了大量的连翘,来体现春的到来,大量的草本花卉和宿根花卉的竞相开放又预示着夏天的到来,彩叶树种的应用又能让人引起秋的联想等等。

3.2保健型人工植物群落

保健型人工植物群落是利用植物的配置,形成一定的植物生态结构,从而利用植物的有益分泌物质和挥发物质,达到增强人体健康、防病治病的目的。

3.3环保型人工植物群落

环保型人工植物群落是以维护生态平衡为目的、防灾减灾为目的的植物群落。其组成群落的物种一般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对污染物质具吸附和吸收能力。可利用植物树种的抗污和抗有害气体的能力进行。

3.4科普知识型人工植物群落

运用植物典型的特征建立起各种不同的科普知识型人工植物群落,在良好的绿化环境中获得知识,激发人们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和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例如我园在2024年对园内主要乔木进行树木挂牌,标明植物学名,科、属、种,让游人在休闲的同时,学到了知识。园内还设有不同的景观区,有台地园、牡丹园、岩石园、野花园、彩叶园。在2024年还将建立水生植物区、长白山植物园区、百合园、鸢尾园、郁金香园等。

3.5生产型人工植物群落

指在一定条件下,种植有经济价值的植物,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苗圃。

3.6文化环境型人工植物群落

指特定的文化环境如风景名胜、古典园林等,通过各种植物的配置使其具有不同的文化氛围,形成不同种类的文化环境型人工植物群落。因此,了解植物不同特性,是搞好文化环境型人工植物群落的基础。例如我园2024年将把原欧洲园的欧式广场改造成婚庆广场,让年轻人在这里举行婚礼,既有纪念意义又有文化品位,同时也与众不同。

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国建设飞速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尽人意造成人类生存环境破坏的现象,还有的城市兴建相类似的主题公园,造成一定的浪费。2024年长春市园林绿化局提出“一园一品”建设,很有前瞻性,它突出了各公园的特色,也避免了相类似的景观。人类渴望自然,城市呼唤绿色,园林绿化就应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作为园林工作者,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环境是我们肩负的使命。

花卉行业《了解花卉行业:江苏无锡“天蓝地绿水净”建设生态文明城》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纲好的种植建议的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行业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