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一直都是美好跟浪漫的象征,每个季节也会有象征每个季节的花,每个地方也会有每个地方代表的花。花卉好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植物。下面是爱花卉网(xzh52.com)小编收集整理的"花卉科普:四川省多措并举扶持农民林业专合组织发展",希望对您了解花卉行业能有所帮助。

近年来,四川省在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的基础上,围绕如何实现资源增长、林农增收目标,积极探索集体林权制度深化改革工作,全方位发展和扶持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

一、完善政策支持。为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四川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意见》,省林业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省财政厅印发了《四川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这些文件的出台完善了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从建立、运行、管理和财务制度等一系列的标准和规定,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规范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二、加大财政扶持。由于林业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为鼓励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支持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基地、拓展市场,带动林农增收。从2024年起,省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两年来,省级财政安排近3000万元扶持了46个运行规范、带动性强的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基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营销体系建设,带动社会资本和林农投入资金6785.8万元,实现林业产值4.5亿元。

三、突出科技帮扶。启动了“万人帮扶”活动,每年至少举办两期培训班,重点培训县(区)林业主管部门有关人员和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的技术骨干、管理人员,着力提升林业主管部门的服务能力和专业合作组织的管理水平、市场开拓能力。

四、开展示范创建。近年来,四川始终将抓点示范、典型带动作为加快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重要举措。以大邑等11个县(区)创建全国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县为契机,积极引导示范创建县研究和探索扶持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的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加强专合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的指导和扶持力度,增强其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为全省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建设树立样板。

五、全面摸底调查。近年来,四川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增长较快,为全面掌握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加强指导和扶持。今年上半年,四川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摸底调查。据统计,目前全省共有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1389个(工商、民政注册数),其中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1240个,今年新增103个,农民林业专业合作协会149个。2024年,专业合作组织的林业产值占到全省林业产值25%以上,辐射带动当地农户30%以上,专合组织成员人均林业收入是普通林农林业收入一倍以上。

为扶持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促进山区林农增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四川将进一步完善林区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扶持政策,引导更多的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实现规范管理、市场对接,为林区农民实现全面小康做出更大贡献。

xZH52.COm阅读分享

花卉行业相关:四川省郫县花卉苗木产业快速发展


近日,四川省郫县出台《进一步加快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多措并举助推花卉苗木产业发展。

一是优化产业布局。引导花木企业向标准化、规模化、精品化发展,重点在花园、友爱、新民场、三道堰等镇发展“一区双核”花卉苗木产业。

二是强化配套服务。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统一规划”的方式,结合土地综合整理和一线一品打造,加快推进IT大道高端苗木生产基地建设,抓好花卉苗木交易市场、“西部花木物流贸易港项目”、花卉苗木产业服务中心建设,为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三是强化品牌包装升级。利用“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农家乐旅游发源地”、“中国盆景之乡”等资源优势,引导园林绿化企业开展商标注册、品牌创建活动,参与和申办各类花木展览会、展销会等宣传活动,加大花木产业宣传推介力度,扩大花卉苗木产业的影响力。

四是强化科技支撑。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进行科技研发,引进和推广新品种、国内外先进栽培生产方式和营销体系,大力培养花卉苗木职业经理人、花木经纪人,实现规模化生产、规范化管理,提升花卉苗木产业科技水平。

五是强化政策扶持。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制定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引导建立花卉苗木产业发展互助基金,做好货款项目、评审、评估抵押物。同时支持园林绿化资质企业、合作社(花协)以产权进行抵押、平台公司担保、财政贴息等方式,延伸产业链条,切实解决花木企业融资难问题。

力争到“十二五”末,郫县花卉苗木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花卉总产值达到22亿元,培育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5家,十亿元的企业1家,一级绿化资质企业2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陈万里)

花卉科普:四川省宣汉县林业打造四条产业助经济腾飞


近年来,宣汉县林业基地建设为支撑,着力打造林木、林果、林药、森林旅游四大产业,林业产业迅猛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日益凸显。目前,全县林业总产值达到11.3亿元。

一是林木加工业初具规模。宣汉县委、县政府坚持“农业立县”的战略构想,实施农业产业化带动战略,把林木加工产业作为该县确立的林业四大产业之一,使全县林业产业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目前,全县速生丰产林基地达到50余万亩,恒祥木业、昆池木业、天台胶合板等林木加工龙头企业已形成规模。有大中型板材生产企业5家,小型木材加工企业(点)90余家,在210国道胡家镇、南坝镇、新华镇等地形成了4个相对集中且具有较大规模的加工区。

二是林果产业发展迅猛。全县经济林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果品年产量达10万吨,建成优质特色林果生产基地10余万亩。全县形成了柑橘,李子、桃子、梨、核桃等果品生产基地,林果业已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在振兴地方经济上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林果产业实现新发展,目前大力发展新型果品,预计林果产量达40万吨,年销售额将突破2亿元。

三是林药产业不断壮大。宣汉县种植中药材的历史悠久,培养了一批懂技术、善管理的技术型人才,加之该县土壤肥沃,气候适合杜仲、天麻、木香等多种中药材生长,这些都为中药材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对生产基地、龙头企业、交易市场扶植和培养,中药材产业快速推进,生产基地已达37.5万亩,形成以昌林药业等7个专业合作社,年产中药材10万吨,年产值达到3亿元。

四是森林生态旅游产业方兴未艾。宣汉县加快植树造林步伐,发展特色经济林,培育了丰富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利用1余万亩的枣树林和千亩特色杜鹃花林开展了一年一度的枣乡文化节和杜鹃花节,在楠竹场开展了以竹文化为主的艺术节,在杨家河因地制宜建立了生态观光园和观光大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森林旅游活动,目前,全县以森林公园为主的森林生态旅游已走上健康发展轨道。全县相继申请建立了国家风景区2个,省级森林公园2个,市级森林公园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建设面积共计20万多亩,年生态旅游收入3亿元。

花卉行业相关:四川省林下经济发展势头迅猛


近年来,四川省依托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相关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等为主要内容的林下经济,取得了积极成效,对增加农民收入、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生态建设成果、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上半年,全省林下经济共实现产值76.2亿元,同比增长39.8亿元,增幅85.7%,为林农人均实现增收近200元。

一、林下种植方兴未艾。近年来,四川省在林下种植方面涌现出林药、林菌、林粮、林果、林菜、林草、林茶、林葛根、林笋、林竹、林桑等模式。目前,全省林下种植面积共268.62万亩,参与农户380.47万户,上半年实现产值17.6亿元。全省从事林下种植的专业合作社有385个,参与林农50.6万人,经营面积176万亩,年生产能力达2.9亿吨,龙头企业47个,生产加工企业77个,仓储企业2个,综合交易市场17个。大邑县引进成都恩威集团、科伦集团、新天豪公司等企业发展中药材示范基地,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5万余林农种植中药材8.5万亩,每亩林地林农增收400多元。预计到2024年,全省将建成林下种植示范基地2100余个,种植面积将突破1000万亩,累计实现产值230余亿元。

二、林下养殖蓬勃发展。四川省在保持发展林禽、林畜、林蜂、林蛙等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相继探索出了林麝、林蛇等林下养殖模式。目前全省林下养殖参与农户426.19万户,实现产值40亿元。全省从事林下养殖的专业合作社385个,经营面积62.7万亩,参与林农5.68万人,年生产能力达1.06亿吨,龙头企业52个,生产加工企业8个,仓储企业1个,综合交易市场11个。合江县榕佑乡八仙村竹木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林下养殖业,全社从事林下养鸡的农户达到700多户,养殖规模16万余只,是林改前养殖规模的6倍。合作社还统一注册了“云仙鸡”商标,售价达40-50元/公斤,比普通鸡高15-20元,产品供不应求,社员中年收入最高的达到十数万元。预计到2024年,全省将建成林下养殖示范基地1500余个,养殖面积将突破430万亩,累计实现产值达260余亿元。

三、林下采集异军突起。四川省川西高原具有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以松茸等菌类和山野菜为代表的林下产品丰富,品质独特,市场广阔。2024年,甘孜州农民林下采集松茸1969吨,实现收入1.2亿元;阿坝州农民林中采集花椒1600吨、食用菌42吨、山野菜64吨,实现收入5000万元。今年上半年,全省林下采集业实现产值6.96亿元,参与农户26.95万户。

四、森林生态旅游前景广阔。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四川省以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和乡村森林景点为载体,大力发展以野生动物观光、森林、湿地、草原为主题的森林生态旅游业。其中利用集体林面积达225万亩,参与农户11.83万户,今年已为农户实现收入11.7亿元。全国林改典型苍溪县8.2万农户从林下经济发展中获得实惠,占该县人口的2/3。该县打造乡村生态家园旅游点21个、省级生态村17个,建成九龙山和三溪口森林游客接待中心,发展“林家乐”600余户,年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2024年生态旅游收入超过5000万元。

四川省林业厅将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4〕42号)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科学规划,突出区域特色,推进专业合作组织和市场流通体系建设,着力加强科技服务、政策扶持和监督管理,促进林下经济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力争“十二五”末全省林下经济产值突破100亿元。

了解花卉行业:四川省青神县加强古树名木保护


古树名木是重要的生物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四川省青神县林业局高度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积极采取措施,确保古树名木不遭到非法破坏。

一是开展资源普查。对全县境内的古树名木进行摸底调查,建立古树名木资源档案。经查,青神县境内50年树龄以上的古树名木共计59株、7个科,分布在12个乡镇,以桢楠和黄葛树为主,最大树龄达到了500年。

二是实行挂牌管理。对经过认定的古树名木进行挂牌,落实专人管护,明确责任,加强管理,并规定凡挂牌的古树名木不得以任何理由进行采伐或移植。

三是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加大对进出青神县境内的古树名木的排查力度,主要检查相关手续是否齐备,古树名木来源、去向是否清楚,如发现违法、违规行为,一律严肃处理。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标语、电视、传单等多种形式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并鼓励和号召群众对古树名木进行认养,扩大古树名木的保护群体,提高群众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

花卉养殖:四川省达州市实施千亩核桃丰产技术


近日,由达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申报的《核桃丰产技术推广示范》获国家批准开始实施,计划用近3年时间,采取“推广单位+专合组织+农户”模式,在大竹县清水镇推广示范核桃丰产技术1000亩。

达州市是核桃适生区,栽培历史久远,核桃资源丰富。由于品种混杂,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不高,平均亩产不足35公斤,经济效益低,严重制约林农增收致富和生产积极性。从2024年至2024年,达州市林科所开展了“早实薄壳核桃优良品种选引及丰产栽培推广”,该项目2024年荣获达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核桃产业科学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达州市林科所与大竹县林萍核桃农民专业合作化协作,于2024年6月至2024年12月在大竹县清水镇实施国家《核桃丰产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建设规模1000亩,重点推广施肥管理、整形修剪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种植大户及技术骨干500人次。

项目实施后,可辐射带动周边乡镇1万亩核桃基地应用丰产技术,将较传统核桃种植经营提高产量30—40%,经济效益显著。

花卉行业《花卉科普:四川省多措并举扶持农民林业专合组织发展》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纲好的种植建议的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适合组织培育的花卉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