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的花十分多,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令我在疲倦的时候解除疲劳,仿佛坠入花海,进入彩色的梦里,让我流连忘返。没有人不喜欢花的,种花养花的乐趣一般人难以探知!活到老,学到老,种植花草的过程也如是,种植达人有哪些经验和技巧呢?下面的内容是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多肉植物的发展历史趋势,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编者按 前段时间,盛产汉服的曹县火了。其实,在山东,将小产业做到极致的“宝藏”县市和“宝藏”村镇还有许多。山东不仅有中国“假睫毛镇”、“汉服县”,还有“风筝村”、“金蛋村”、“吉他小镇”……这些产业,是通过小行业撬动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而这些地...

编者按

前段时间,盛产汉服的曹县火了。其实,在山东,将小产业做到极致的“宝藏”县市和“宝藏”村镇还有许多。山东不仅有中国“假睫毛镇”、“汉服县”,还有“风筝村”、“金蛋村”、“吉他小镇”……这些产业,是通过小行业撬动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而这些地区,也成为了小城市通过错位发展找准自身定位的惊艳缩影。即日起,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将推出“小康圆梦·走进宝藏村镇”系列策划,探访山东的一系列“宝藏”村镇,看这些地方如何通过一个个特色产业实现了自己的小康梦。

文/图/视频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建伟 时培磊 马小杰 张锡坤

呆萌的姿态、多彩的颜色、形态各异的造型,再加上养护方式较为简单,让多肉这种“治愈系萌物”逐渐成为上班族办公桌上的新宠。不过,很多“肉迷”们可能并不知道,城市男女们办公桌上摆着的多肉,大部分原产地都是来自山东青州。据统计,青州多肉植物存养量超过8亿株,销量占全国总销量的60%左右。也就是说,全国每卖出10株多肉植物,其中就有6株都来自青州。青州发展多肉产业有何独特优势?当地又是如何通过以多肉为代表的花卉产业,撬动了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村里三成农户种多肉

一年销售1500万盆

7月12日,青州市黄楼街道卢李村村民李天坤正在温室大棚内管护着棚内的多肉植物。温室内,成排成片的“肉肉”像集合的队伍一样,整齐地种在方型塑料格子里,肉嘟嘟的叶片、小巧的身形、明丽的颜色,“萌”感十足。“这个是玉露,它的叶片晶莹剔透像碧玉一般透明,比较喜欢背阴潮湿的环境;那个粉色的叫做桃蛋,现在在市场上卖得最好。”李天坤说道。

XzH52.coM文章精选

实施苗木标准化运作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别吃惊,如今我国绿化观赏苗木产业规模已大大超出人们的预期,笔者认为接近2000万亩。
从结构上看,75%左右的花木生产面积是掌握在跟风定位和非标准化生产的小型企业和散户手中。传统大中型苗木园林企业的生产基地和新进入苗木行业的大中型基地,部分是按照准标准化来建立的,但占不到总面积的20%。
虽然苗木生产面积很大,但要采购到符合市场需求的批量标准化商品花木却有一定难度。各品种的商品规格较散乱,有些品种的规格又很单一,少有各品种、各规格较完整并适应市场需求的标准商品系列。这说明产业体量虽大,品质却不尽人意。也就是说较大部分在地产品没有按照市场,也就是各类型园林工程所需的商品规格和品质要求来生产,也是卖不出去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部分苗木的株行距不合理,缺乏科学性,不利于资源的合理应用,不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商品化的形成。部分产区缺乏科学管理,病虫害严重。相当一部分苗木种植企业还处于种上再说的初级管理阶段,不了解自己栽培的苗木是否适应市场需求,应该通过何种精细化、量化的生产管护和培育模式来实现商品生产目标,达到高效、安全、环保的目的。
大家都在讨论产业标准化的问题,也到国内外参观学习,但什么是绿化观赏苗木产业的标准化,它有具体哪些内容,可能部分从业人员还不太清楚。
下面,笔者希望通过自己多年在新品种选育、苗木生产、标准制定、产品营销和国内外考察的间接经验以及亲自主导大型万亩生产基地的全面标准化整改得出的直接经验,对绿化观赏苗木产业的标准化作出一些概括性的诠释,希望能对我国花木产业的标准化推进有参考价值。
绿化观赏苗木产品的标准,基本上是在企业标准的基础上逐步升级为地方标准、省级标准和国标,用于指导企业、地方乃至全国此种苗木的标准化生产。主要分为两大部分:

商品标准

风景园林设计师们的设计,是按照一种理念、一个定位、一个主体、一个命题,结合建筑美学、景观美学、植物美学创作出来的能充分表现主题内涵的艺术作品。其选择的每一种绿化观赏植物都是围绕主题表现的元素之一,它们各具特有的观赏属性,合理地利用这些元素的观赏属性和表现力,就能恰如其分地表现或诠释出主题的内涵与风格。现实中,设计方案敲定后,设计者理出所需花木清单去采购时,得到的信息反馈却常是:有一部分没有,或者商品规格不合设计要求。只有无奈地进行调整,对于这个艺术品的完美展现也就只有遗憾地打折扣了。这说明需求不太了解生产,生产也不太了解需求。所以生产符合园林景观设计需求的绿化观赏苗木商品,是生产者的首要抉择。

1.商品品种(首要核心竞争力)的选择

我们在制定适合市场需求的商品标准前,首先选择的是适合市场需求和适应基地生产条件的品种。它不单是能在你的基地里生存下来,而且通过你的管护和培育还能有较大的生长量。品种选择不好,既不会被市场应用,更不能给你创造出高价值。所以,通过经济核算,除去生产综合成本能够保证有较丰厚收益的,适销对路又适应基地生产条件的品种,才是你的首要核心竞争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实现美丽中国的宏伟梦想,解读美丽中国的内在含义,笔者认为,除了国家强盛、经济发达,生存环境绿色、生态、环保以外,那就是挖掘和展示中华民族几千年丰富多样的生活与居住环境文化,融入现代元素,打造出崭新的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新世界。通观我国各地环境现状,除南方部分地区外,几乎都欠缺多种色彩。所以,根据打造美丽中国理念,各种表现形式、各种规格形态的彩叶、观花、观果、芳香树种会得到市场青睐,其中选育具有以上特色的乡土树种或引进适应生产条件的外来树种尤为重要,因为它既适应当地环境,又具典型特色,能打造出不可替代的地标品牌景观。
在现实园林景观中,我们还需要很多个性化商品。但是,它们同样需要商品标准和生产标准。

2.为选择生产的品种制定商品标准(设定商品生产目标)

园林树木与经济林木价值的最大不同,除品种以外,就是观赏性和文化内涵。除了这两个表现特点以外,还有它的各种规格要求,也就是它的姿态商品标准,主要有:米径、分枝点、冠幅、总高度等要素,它们之间应该有使之展示姿态协调的数据配搭。这些规格结合它的观赏性和文化内涵综合体现出它的价值。
对于园林树木,我们可以根据它的品种和类别如:大乔木、中乔木、小乔木、大灌木、小灌木和它的分枝点、冠幅等要素来评估它在园林景观中的用途。我国多种风格和主题的景观需要千姿百态的园林树木,但绿化乔木用在行道树上的数量远远大于用在园林景观上的量。所以绿化乔木尤其是生产规模大的绿化乔木,最大出路在于行道树。为便于通行,行道树对分枝点有高于行人和大部分车辆的特别要求,例如现在法桐的分枝点为适应需求提升到4米左右。
四川囤积了20万亩以上的桂花,分枝点多在1.4米至1.6米。这个分枝点相当尴尬与无奈:黄河以南上档次的干道、广场等景观大都需要它的衬托,但因分枝点不够高,需要做木箱或建花台来抬高树冠,以便通行。这样既占地面空间、成本增高且不便养护。上海等多地的园林工程公司都向笔者要过分枝点在2米以上的桂花,量很大,但现实中没有,如果有,早就会被抢购一空!这说明,从业者生产的中小乔木,如果产量很大,也可在行道树应用中找出路,但需要其规格尤其是分支点达到要求。
商品标准对一种植物来说不是单一的规格标准,而是存在于生长全过程的一个系列。每一个品种,根据市场需求,可以设定几个系列,这样既能适应市场的多种需求,又能把该品种的市场价值发挥到极致。
表1为低分枝点灌木型桂花的一个商品标准系列(省级标准)。
发达国家的苗木企业由于产业和市场成熟,有很大比例的生产是以订单形式进行的。经销商订单上的商品规格要求,就是生产商的商品标准。
观赏苗木尤其是绿化乔木的又一特点是生产周期长,通过多年培育才能长成商品。要使你现在生产的苗木在几年后能适应市场需求,卖得出去,在选好品种后,还要根据其用途,制定好商品标准。
苗木商品标准制定应由技监部门牵头,召集风景园林、林业管理、科研部门,市政、房地产设计部门,苗木生产、营销等单位参加,根据每个品种的观赏性和文化内涵,综合考虑确定。标准制定由苗木应用和设计部门共同参与,能为以后的销售打开通道。

苗木类型商品苗编号商品苗等级特级苗一级苗二级苗地径高度冠幅分枝点地径高度冠幅分枝点地径高度冠幅分枝点

jd2270502027045202704520jd3310080253100752531007525jd5515012030515011030515011030jd6618015035618014035618014035jd8824020040824019040824019040jd10102802204510280210451028021045jd12123202505012320240501232024050jd13133503005013350290501335029050jd14143803505514380340551438034055jd15154504006015450380601545038060直观综合指标主干端直,树冠卵圆形或球形,树枝密实度高,均匀度高。主干较端直,树冠卵圆形或球形,树枝密实度较高,均匀度较高。主干端直度一般,树冠卵圆形或球形,树枝密实度一般,均匀度一般。

生产标准

确定了品种和商品标准之后,我们还需要生产机构有一整套生产技术管理规程,保证苗木高品质快速生长。生产标准的关键词是安全、高效、环保。实行标准化生产,既可以给你争取时间又可以提升商品价值,实为部分从业者忽视的一座金矿。
生产标准(生产技术管理规程)大概分为两部分:
1.管护包括病虫害防治、除草、防旱、排涝及各种灾害的防御等。其目的是保障苗木有安全的环境,其关键词是:以防为主,防范于未然。
2.培育包括灌溉、施肥、修剪以及各种设施、资材与现代手段的运用。其目的是给苗木提供生长的最佳条件,促其快速、高品质地成长,同时降低成本。其关键词是:精细化、量化、快速、高品质。
发达国家绿化苗木业重视对科学数据的获取和生产标准制定程序值得我们学习。
他们首先对选择的品种进行市场调查和开发价值评估,并根据其生长习性判定其是否适应某地的土壤、气候、设施等环境条件。初步确定可行,就以收集到的资料为参考,开始小批量试种。
试种是将试种植物分成若干组进行全方位的对比试验,适当改变生长条件,任何一个条件参数的变动都可能带来不同的结果,pH值、EC值、基质配方、光照、温度和湿度是相对关键的几个参数。在植物各生长发育阶段的施肥方面,既做用量变化的对比试验,也在调整肥料配方后做对比实验。经过多个生长周期的测试,收集到大量原始数据,通过对比选出一组品质最好、生长最快的数据,作为制定在此基地结合现有的设施和器材机具进行大批量生产的标准(生产技术管理规程)。
表2为九龙桂移栽苗种植株行距确定规程(省级标准)。

苗龄(年)地径分枝点冠幅高度株行距定植生长周期(年)1(0.5)-00.315606021(0.5)-2220507012012021(0.5)-2-2
4.53012015024024021(0.5)-2-2-28402002404804803

这样就找到了一种相对高效科学的生产方法,也是精细化和量化的过程。有了这些必须的过程和必要的条件,苗木企业才能据此开始大批量生产。并且能够在生产记录卡上自信地标出开种时间和出圃日期。
在生产过程中,苗企每天都会留下详实的观察记录和生产管理日志,并且会根据生产条件和生长状况出现的变化做适当调整,甚至继续做多方面的对比试验。生产周期结束后,综合相关生产管理档案资料进行

苹果的历史(养殖环境)


一、苹果的发展史

苹果一词在我国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只不过那个时候被叫做绵苹果。也就是这个时候开始养殖苹果的,但是随着清政府的打开大门以后,引进了国外的一些苹果的品质,直至现在技术的发展得以延续下来。这中间经历过很多事情,直至现在种植的一些苹果的品质都是经过很多次的变革所得来的。

二、养殖环境

1、土壤:选择蓬松并且有一定排水性能的栽培用土养护即可,可以用一些细煤渣和园土和沙子一起搅拌使用。

2、光照:在结果开花期间需要给它进行充沛的光线照射,不能让它处于阴暗环境下进行生长为宜。

3、浇水:天气干燥的时候,需要给它多补充水分,一般1到2天进行一次。而夏季雨水比较多,可以减少水分供给,但是连续晴朗天气的时候要给它多喷水为宜。

4、施肥:生长期间给它多施一些肥料,满足它的生长需求。可以用腐熟好了的肥水来进行浇灌,但是浓度不要太大,以免造成根系受伤。

关于柏树的历史人文故事


柏树树形伟岸而挺拔,并且具有十分惊人的抗寒能力,一直被当作是正义、高尚、长寿以及不朽的象征。中国人对柏树怀有浓烈的好感,往往将柏树与松树、柳树等一起栽种在坟地旁,象征死者的长眠不朽,世界能得以安宁幸福。

中国人在死者的坟上和坟地栽柏是寄托一种让死者长眠不朽的愿望。中国人之所以有在坟地种植柏树与一个传说是分不开的。古时候有一个名叫魍魉的妖兽,无恶不作,甚至偷食尸体,许多尸体都遭到魍魉的亵渎。这魍魉不仅神出鬼没而且灵活无比,人们难以防范。但是后来人们发现这魍魉十分惧怕老虎和柏树,所以古人就开始在墓地旁边立石虎种植柏树。

晋朝的《博物志》一书记载了另外一个大同小异的故事,即秦穆公之时有人挖地得到一个长得像羊的东西,这人在路上遇见两个小孩子,小孩子告诉这人说这东西叫蝹,经常在地底下吃尸体的脑袋,如果想要杀掉它必须以柏树的东南面的枝条插在它的头上。所以从秦穆公之时就开始在墓地旁种植柏树。两个故事虽然略有差异,但都意在表达柏树的辟邪作用。

到了唐太宗当政时期,为了纪念黄帝,祈黄帝的庇佑,唐太宗下令对黄帝陵进行了扩建,并且额外栽种了千余棵柏树。到了宋仁宗年间,地方官员又根据皇帝的圣旨栽种了千余棵松柏,柏树的数量进一步增多。由此可见古人对柏树在陵墓中重要性的认识。

可为什么天子陵墓前就不种植柏树呢?西汉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了儒家思想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历史阶段。所以自西汉开始儒家经典著述宣扬的等级观念、礼节、仪式等都会得到上至天子下至庶民的严格遵从。《礼记》载:尊者丘高而树多,卑者封下而树少。天子坟高三刃,树以松;诸侯半之,树以柏;大夫八尺,树以栾;士四尺,树以槐;庶人无坟,树以杨柳。

这里宣称的是以树品种代表尊卑等级的方式从西汉开始便得到了贯彻落实。因此天子、达官贵人、豪绅地主、平头百姓墓地种植的树就开始不一样了,象征天子身份的树木就从柏树演变为松树,所以天子陵墓不再种植柏树,否则就是有失身份。

多肉植物:多肉植物的休眠


多肉植物在原产地为适应环境,几乎每一个品种都形成了一年一度固有的休眠期或半休眠期的生理习性(由于品种不同,它们的休眠期有的在夏季,有的在冬季,个别品种在夏、冬二季)。虽然它们”移居”到异国他乡,繁殖过十代八代甚或成千上万代子孙,这种习性仍”痴心不改”。由于此种习性存在,此期管理一与生长期管理就有不同之处。若”一视同仁”,就容易使多肉植物生长不良,甚至腐烂死亡,造成失败或损失。因此,识别多肉植物生长休眠期及对应时期的管理,对多肉植物的种植养护至关重要。多肉植物的休眠冬天,什么多肉植物更好种植,这是许多新手入多肉最想知道的,其实这个问题可以简单理解什么气温下多肉植物会休眠,对于有暖气北方地区,对于放在室内的多肉植物,那冬天还是冬天吗?多肉植物冬天好不好种,是冬型种还是夏型种这件事,你会从理性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不用再纠结哪个品种是冬型种还是夏型种了。本文中提到的都是指通常情况下的标准,基本以景天科为例。多肉植物的休眠其实很多花友都明白,多肉植物夏季是不宜进行繁殖、换盆等活动的,并且要控水。冬季温度过低时也不宜进行,并且也要控水。这其实就是一个植物的“温度适宜范围”的问题。超过了这个品种植物的最高温度适合范围,植物就会热死。低于最低温度适宜范围,植物就会冻死。而浇水只会加剧死亡。因为湿冷和湿热比干冷和干热更要命!植物真的能感知我们日历上的顺下秋冬吗?它能背诵二十四节气歌吗?肯定不能,它所依靠的其实就是昼夜交替、日照时间长短、照射角度、温度、湿度、降雨量等气候参数来形成自己的生物周期的,而最重要的一点莫过于温湿度了。因此这些参数是完全可以认为操控的,酷暑和寒冬都绝对不可以进行繁殖吗?答案是否定的。但是前提是,你能达到植物繁殖所需的这些参数指标。正因为一般家庭环境无法达到这些指标,因此被认为是不可行的。冬天建温室,夏天也可以建凉室呀!夏天如果跟春秋一样,那多肉植物照样是会生长的。但是因为成本高昂,一般的专业养植厂也不会这么操作的,最多保证冬季的供暖,夏季则遮阴、通风、洒水就可以了。多肉植物的休眠反季节的蔬菜和水果,现在已经很普遍了,这就是利用人工环境的营造和控制,使得植物反季节生长和开花结果。说白了就是人把植物给忽悠傻了……当然,这样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还是少做为好,并且反季节水果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大大折扣。因此有些花友,盲目地按照冬型种、夏型种来把多肉植物进行区分归类是不太科学的。这个型种分类仅仅只能做参考。到底是冬天休眠还是夏天休眠?很多人被弄得一头雾水……关键是看温度!全球各个地区和国家的气候参数都不同,能按照一套标准来养护吗?在有些全年温度凉爽且气候适宜的国家,有些多肉植物的品种甚至没有休眠期!多肉植物的休眠植物不会看日历,它依据的主要就是气候参数!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不会纠结于到底是冬型还是夏型的问题了。多肉植物在各个温度阶段的生长状况低温低温会导致细胞原生质流动减慢或停止、细胞膜遭到破坏、吸水能力和蒸腾速率都明显下降,光合作用减弱。因此植物表现出植株生物活性降低,此时状态就跟“冬眠”一样。一切新陈代谢都变得缓慢起来,但是这并非多肉植物的“自我保护机制”,因为多肉植物的原产地是不会产生冻害的,他们连雪都不知道是神马!低温生长停滞只是植物的一种正常生理反应。适宜温度适宜,水分和光照充足,多肉植物就会启动最佳状态方案。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正常运行,植物会开足马力,拼命补充能量和迅速生长!因此这个状态被称为“生长期”,“生长期”被称作一个状态阶段更合适,而不是一个时间段,跟时间无关。高温高温会导致蛋白质变性和凝固,还会引起蒸腾作用加强与细胞脱水,高温下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即消耗过多,植株大量失水,因此多肉植物才在原生地环境下进化出“休眠机制”,这是出于一种自我保护,达到温度上限,保护机制就会启动!它会关闭气孔,减少蒸腾,停止生理活动,减少消耗,养精蓄锐。就跟高僧修禅定一样,打坐时甚至呼吸都停止了。

多肉植物大全:多肉植物的施肥


多肉植物的施肥

多肉植物的原生地多在沙漠荒野之地,土壤贫瘠,养分很少,因此也有许多种植爱好者提倡多肉植物的种植应该模拟其原生环境,不施肥,少施肥。但是植物生长,肥料又是必须的,十万个为什么告诉我们,植物生长三要素,是英国人发现的,通过焚烧植物后得到的灰烬,科学家分析出了大量的氮、磷、钾,和微量的其他元素。于是得出了结论,植物生长三要素即是:氮、磷、钾。

氮元素主要集中在植物的枝叶上,所以通过补充氮肥,可以促进植物枝叶的生长,枝繁叶茂就是氮肥的功劳。

磷元素主要集中在植物的生殖器官——也就是花和果实。通过补充磷肥,可以促进植物的花芽分化,果实发育。硕果累累就是磷肥的功劳。

钾元素主要集中在植物的根茎组织上,补充钾肥可以让植物茎杆粗壮,根系发达,增加抗倒伏能力,增加抵御外界侵袭的能力。根深蒂固也就是钾肥的功劳。

除了浮云般的微量元素,肥料的作用大致不外乎以上3点。

多肉植物的施肥

家庭栽培多肉植物,参照前面章节的配土,在盆底埋入一些缓效花肥或者有机肥,再加上定期的换盆换土,生长缓慢的多肉植物几乎不需要额外的肥料补充。和草花不同,多肉植物一年长几片叶子的特性,造成了它极少的消耗。消耗少自然吃的就少,况且,还有一年中几个月的休眠。所以,对于养分的需求,土壤中现有的已经足够了。

除了底肥之外还可以考虑适时施追肥。这里的情况相对复杂些,因为说说都是仙人掌类植物,其实不同的品种之间,由于品种本生的特点不一样,差别是比较大的,更何况多肉植物分属不同的科属,虽然都有耐旱的特点,但其中的差异还是很大,更要区别对待,谨慎施肥。对一些生长强健的品种,如仙人掌属、仙人球属、乳突球属、强刺属等等,在生长季节里,只要按照“薄肥勤施”的原则,没有任何问题的。

对于一些如岩牡丹属、帝冠、花笼等生长极为缓慢的品种,以及生石花属的多肉植物,还是少浇或不浇为好。这就是说,施肥和浇水一样,要和这些品种本身的生长速度相适应。越是需要少浇水的品种,也就可以少施肥。不过一些多肉植物在养的过程中,加大温差,促进生长,也经常施一些速效肥,效果显著。所以施肥一定要根据多肉植物生长情况来调整,这样可以起到良性循环的作用。

多肉植物的施肥

此外还有一种应该施肥的情况,就是当多肉植物开花时候。

植物开花结果需要消耗大量的养分,不光是我们前面提到的磷肥。植物的开花结果是一次重要的生命周期,所以每到这个时候,植物全部的组织都会配合这次生养后代的重要行动,其中包括:茎杆会加粗以防止花朵果实过重而倒伏。根系会抓的更深,帮助吸收更多的养分。有些植物连叶片都会适当的脱落,以免遮挡昆虫的授粉和果实的采光。

综上所述,多肉植物需要更多的养分来支持开花结果,这其中除了前期的积累,更多的是需要外界的及时补充。野外的十二卷不比人工栽培的,野外的十二卷虽然也会长3、4支花剑,出个几十多花,但并不是每朵花都有机会授粉成功,相反,这个比例更多的时候甚至是零。(这是由百合科植物花朵的结构决定的)而家养的就不一样了,授粉成功率会高很多,有时甚至是一支花剑结十几二十个种荚。番杏科植物情况也大致相同。所以家庭栽培的多肉植物由于需要满足杂交授粉的消耗,需要更多的额外肥分补充。

开花肥以磷肥、钾肥为主,其他元素为辅,最好以液态形式进行施用,以快速起效。可以选择的是花友、花多多之类的专业花肥,也可以直接施用磷酸二氢钾。施用比例控制在1:2000左右,也就是1克肥料配2公斤水。这里要再次说明,有些大仙会认为1:1000的比例比较合适,但那是在大棚和温室栽培环境下,植物生长旺盛才可以用这个浓度,家庭环境下,植物吸收养分的速度远不比大棚和温室,所以能淡就尽量淡。

多肉植物的施肥

施肥的时间选择在花期,即花剑冒头开始,半月一次,随同浇水一起施下。一直施到种荚成熟为止。需要控制花期,协调开花时间的个体,可以少施或者不施。

多肉植物缺肥并不常见,肥多烧根倒是经常遇见。前面说过多肉植物根系的渗透压,主要也是针对过度施肥来说的,过度施肥的结果,往往容易造成施一次就烂一次。但是为了让多肉植物长得更漂亮,也相对快一些(这样会很有成就感),施肥是很重要的一环,在能养活多肉植物的基础上,就要向养好发展。不过,从保守的原则出发,一般初养多肉植物,还是不施肥为好。因为多肉植物算不是很吃肥的一类,一般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也足能对付。而施肥往往以液态肥为主,这样容出现和浇水不当一样的副作用。主要原因就在于养多肉植物最容易出现拔苗助长、急于求成的心态。毕竟多肉植物有其特有的生理特点,我们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通过改变局部环境,提高他们的生长速度,但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否则必然会失败。

扁桃的生产历史和现状


扁桃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那么它的生产历史和现状如何呢?

我们先来了解扁桃的生产历史。扁桃属世界性果树,在五大洲均有栽培,据史料考证,公元前4000年,在希腊、土耳其扁桃已有栽培,并生产营养丰富的果实,在当地被视为神灵植物。公元前450年,扁桃遍布地中海沿岸各国。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栽培扁桃。

我国扁桃的生产历史从唐朝开始,有1300多年的历史。主要是从中亚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等)引入栽培的。唐代有关书籍中记载:偏桃出波斯,波斯呼为婆淡树。长五六丈,周四五尺,叶似桃而阔大,三月开花,白色。花落结实,状如桃子,而形偏,故为之偏桃。其肉涩不可唆,核中仁甘甜,西域诸国并珍之。这里所说的偏桃即为现在的扁桃。

明朝的《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巴旦杏出回回旧地。今关西诸土亦有,树如杏而叶差小,实异尖小而肉薄,其核如梅核。壳薄而仁甘美。点茶食之。味如榛子。西人以充方物。这里所说的巴旦杏也即为现在的扁桃。扁桃经由丝绸之路引种长安,曾在我国新疆、甘肃、宁夏、陕西等地栽培,后因战乱而在关内绝迹

了解完扁桃的生产历史,我们接着了解它的生产现状。扁桃主要分布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希腊、西班牙等地中海国家,及美国加利福尼亚等干旱亚热带与干旱暖温带气候区内。

以美国和伊朗为代表的栽培水平较高的两个栽培中心,二者产量之和占世界市场的70%。美国引入扁桃栽培的历史并不长,但发展速度很快,栽培技术先进,产量和出口量占世界总量的50%左右。

伊朗、意大利、西班牙是仅次于美国的主要生产国,在育种上具有明显优势,培育了众多品种。目前美国加州为世界上最大的产区,美国1999年总产量达36万吨。出口销往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达23万吨,出口值达10亿美元。

近年来,我国扁桃业发展也十分迅速,在新疆、山西、陕西、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引种试栽。特别是在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的进程中,扁桃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前景。

多肉植物:家庭养殖多肉植物 - 多肉植物的冬季养护


景天,双子叶植物,为了生存,它们的表皮角质层较厚,蓄水能力强,气孔较少,且气孔深埋在表皮的凹坑里,又减少了水分的散失。同时,为了进一步减少水分流失,它们的光合作用方式也很特殊(景天酸代谢植物,CAM),晚上开放气孔,吸收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苹果酸;白天气孔关闭,避免水分流失过快,苹果酸由液泡转入叶绿体中反应释放二氧化碳,再通过卡尔文循环转变成糖。该途径的特点造成光合速率很低,故生长慢,但能在其它植物难以生存的生态条件下生存和生长。基本知识铺垫完了就来写写我的一点冬季养护经验。家庭养殖多肉植物-多肉植物的冬季养护一、关于露养景天适宜的生长温度在10度到30度。到5度以下多数比较娇气的品种就得进屋了。初冬季节早晚温差大,经常白天10几度,夜里到0度左右,这样的情况下,要多留意天气预报,以防景天叶片冻伤。有些皮实的品种且状态良好、根系发达,露养压力不大,但是也要尽量注意雨雪天气。表皮蓄水量大的时候,相对更容易冻伤破裂。家庭养殖多肉植物-多肉植物的冬季养护二、关于浇水夏型种的到了冬天休眠,而春秋型和冬型种是春秋冬生长,到了冬天,尤其是一二月份的时候,夏型种几乎不浇水,甚至是断水,而其他品种可以少量浇水。当然,北方室内供暖足,就不用参考这个浇水量了。。。至于春秋冬夏型的种类,在仙珍搜一搜,肯定有相关的分类帖子的,我就不复述了。家庭养殖多肉植物-多肉植物的冬季养护三、关于保温措施到了0度左右都会采取保温措施。可以放在室内临窗向阳处,天气很冷的时候,夜里别忘记关窗户。也可以放在泡沫盒子里,或者小棚子里,用保温膜膜上,想不费事儿的话就直接某宝买吧,很多相关的产品,膜啊加热设备啊等等。室外用膜的要注意,天气晴好时候透透气,一来降低湿度,二来防止阳光过烈,造成内部温度过高。家庭养殖多肉植物-多肉植物的冬季养护四、关于冻伤讲一个我自己过去的经历。有年11月底,我买了一批多肉,当时看卖家的地址是在厦门,就放心的采购了。结果到手打开来,里面凉凉的,包着肉的面纸全都湿哒哒的,打开来看,全部都冻伤了。再一看包装,是从东北方向快递过来的。完全没有保温措施。这种情况下,叶片的表皮角质层都是受伤的。(经验教训就是,冬季采购需谨慎,能忍则忍吧!)家庭养殖多肉植物-多肉植物的冬季养护遇到冻伤的情况,我们不能直接把肉从寒冷的地方端到高温的地方,应该放在稍微有点温度的地方,慢慢的解冻,稍稍恢复之后,再转移到温暖的地方(当然,有些冻的厉害的,可能就恢复不过来了)。这里要注意的是,缓两天以后,恢复的较好的植物可能看起来是健康的,但实质上还没有恢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要手贱,不然浇个水,立马腐烂给你看。过一两个星期,有些冻伤比较厉害的部分,表皮就会死掉,相对好一些的部分会开始慢慢恢复生长。如果能忍得住就尽量等到春天再去动它们吧。

多肉植物的由来,多肉植物简单介绍


多肉植物”原被称为“多浆植物”、“肉质植物”,由于近几年爱好者越来越多,“多肉植物”的叫法越来越普及,更有人因它可爱而直接称呼其为“肉肉”。 品种繁多的多肉植物 这...

多肉植物”原被称为“多浆植物”、“肉质植物”,由于近几年爱好者越来越多,“多肉植物”的叫法越来越普及,更有人因它可爱而直接称呼其为“肉肉”。

品种繁多的多肉植物

这类植物的名称来源于它们强大的储水能力,叶片和茎肥厚多汁,一周甚至一个月不需要浇水,仅靠自身所存储的水分就能生存。原生于非洲的多肉植物数量庞大,并且非常高大,一些树状多肉植物被戏称为“看起来不像是地球生物”。很多人认为它们是沙漠植物,因为在非洲沙漠比较多,例如仙人掌、仙人球等,不过也有很大一部分多肉植物是生长在其他地区的,如高山、戈壁、瓦砾、山崖,只要阳光充足的地方,几乎都有多肉植物的踪影。

可爱的多肉小盆

多肉植物家族非常庞大,全世界已知的共有万余种,属于被子植物,也是开花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级的一类,适应能力及繁殖能力很强。多肉植物如今经常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仙人掌、仙人球、虎皮兰、长寿花、观音莲、芦荟等,这些最常见的小绿植都属于多肉植物。

近几年多肉植物发展迅速,常见品种越来越多,色彩与形态也越来越丰富,办公室和家里可摆放的多肉已不仅限于带刺的仙人掌、仙人球系列了。而且进口品种在国内被大量繁殖,普通品种的肉肉价格平民化,更加速了多肉植物在园艺中的发展。

另外,养护多肉植物不需要太多的地方,一个窗台、一隅角落,就可以打造自己心爱的迷你多肉小花园。

“春天是花的海洋,一点点微风轻抚,似乎不敢惊扰那些粉嫩的花儿,有他们慢慢自由的开放。”花在人们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花让我们忘却生活的烦恼!花卉的种植过程中需要掌握很多知识,如何缩短掌握花卉技巧的时间呢?下面是由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多肉植物的发展历史趋势”,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