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朵小花两片天蓝色的花瓣舒展,两根细细的花蕊高高地翘起,淡黄色的蕊头微微晃动,多像翩翩起舞的小蝴蝶。生活中,没有一个人不喜欢花的,所以很多人将种植花卉作为人生一大乐趣。花卉的种植潜藏着很多学问的,你是不是也在花卉种养上遇到问题了呢?为满足您的需求,鲜之花网小编特地编辑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发展潮流——规划理性化”,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SARS病毒让我们感到万分无助的时候,我们会不会想到我们身边的植物,我们身处的绿色环境?其实我们应该向他们求助,她们能把空气中的病毒带走,会令我们感到安全。只有把保护城市的绿地系统建设好,我们的城市才是安全的。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同其它学科一样,经历着先前的,跟着感觉走的感性认识阶段,然后才逐渐地从感性认识中得到科学的理性认识,进入理性阶段,我们现在、将来都应理性地进行着城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层次一般分为系统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园林绿地详细规划、城市园林绿地设计5个规划层次。本文所讲的主要为系统规划至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主要为现在流行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1、规划所依据的理论基础越来越科学、全面

科学发展到今天,各个学科不再孤立,而是变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同样绿地规划也一改过去的特定学科、特定理论指导,而步入由多学科、综合理论指导的科学了,今日的绿地规划理论指导基础主要为生态学理论、城市规划理论以及园林理论,其次还有诸如系统论、行为论等作辅助。

生态学理论与城市规划理论相结合,从宏观上对绿地规划进行着指导。如今几乎每一个绿地规划者都自觉地把生态学摆在第一位,把生态学作为绿化设计的主导学科,例子是举不胜举,最典型的是株洲市的绿地规划设计。运用生态学原理,提出常绿阔叶林为株洲市顶级群落,然后在城市绿地中模拟和设计人工顶级植物群落。江门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根据江门城市气候,土壤和植物区系统特征,城市建设现状等因素,以生态学,城市规划理论为基础把江门规划成由南北两大片氧源基地,数条微风通道,以及抱拥着江门和诸山的景观绿地与防护绿地构成总体框架,其间各处散布着公园和各类附属绿地,构成水阔山长,绿拥江域,景观丰富,环境宜人,便于休闲的空间格局。

XzH52.COM好文推荐

城市绿地植物配置新理念


城市绿地植物配置新理念---城市景观最直接的反映是视觉效果,要求整洁、美观、流畅,风格、色彩、造型相互协调。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头绿地植物配置在遵循一些基本原则的同时也应引入新的设计理念。
植物配置应体现地域文化特征
成功的植物配置所形成的景观,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的符号或者标志,其功能就如同城市中显著的建筑或雕塑,可以记载一个地区的历史,传播一个城市文化。
市花市树是通过一个城市居民投票选举并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审定通过而选出的,它是比较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的植物。它本身所具有的象征意义,也上升为该地区文明的标志和城市文化的象征。如杭州的桂花、上海的白玉兰、广州的木棉、昆明的山茶,这些市花均是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深刻文化内涵的植物,利用它们与其他植物或小品、构筑物相得益彰的配置,可以赋予浓郁的文化气息。不仅能对青少年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也满足了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植物配置应多用乡土植物
高质量、高水平的植物配置能体现现代城市景观主流,它的合理布局应该是一种人化自然。尽管从外在表象来看,大多数的城市景观或多或少地呈现了绿色,但绿色的不一定是生态的。自然有其演变和更新的规律,从生态的角度看,自然群落比人工群落更健康,更有生命力。因此在设计中应该多运用乡土植物。乡土植物是最能适应当地自然生长条件,而且代表一定植被文化和地域风情。
如椰子就是典型的南国风光代表,到过海口、三亚的人无不为其风情所陶醉;北方城市的白杨树则展示无畏精神;湖南的香樟树大根深、枝繁叶茂、终年常绿,历来就是街头绿化的理想速生树种,无论是田头屋舍、村镇庭院,大凡有绿者,皆可见到翠叶如亭的香樟。南方城市都有颇具城市特色的植物景观,如棕榈科植物、各类大花乔木、攀援植物和彩叶植物等,这些生长良好、品种丰富的植被为城市带来多样化植物配置,以及丰富的乡土植物资源。各个地方的乡土植物,用于城市景观配置,不仅能体现一个地方的性格和身份,同样能看出一个地方时代文化的特征,或地域文化特色,应尽量利用。
植物配置应突出科学生态观
景观的生态性并非新鲜概念,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中建造景观都会与自然发生密切联系。长久以来城市绿地建设一直将植物当作美化装饰的工具,而植被作为其他物种栖息地的作用往往被忽视。要真正更新当代植物配置的生态理念,就必须树立科学的生态观,指导城市绿地的植物配置。
植物是一种具有生命发展空间的群体,可以成为在城市中容纳众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在考虑城市景观配置植物时,应把能吸引和供其栖息的野生动物结合起来。只有将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运用到植物配置设计中,设计才具有可持续性。在这一方面,利用乡土植被作为配置植物,才能保持较高的生物多样性。现在通过合理的配置植物,用来促进城市鸟类的栖息和繁衍已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人们不仅能听到清脆的鸟语,使城市更加生动活泼,而且,利用鸟类对生态环境的极高灵敏感,还可以监测城市环境变化。鸟类的种类、数量与城市绿地中植被类型、森林覆盖率等有着密切关系,应尽量营造出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增加城市中鸟类的种群数量,发挥乡土植物的生态优势,保护更多的物种,给人们提供更多欣赏和感受自然的机会。

柳州龙潭公园规划为“城市生态客厅”


柳州市龙潭公园总体规划修编招投标方案评审会昨日举行,经过国内、区内7位园林规划专家的评议和投票,最后决定中标单位为深圳市北林苑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龙潭公园位于柳州市区南部,融喀斯特自然山水景观、南方少数民族风情文化、亚热带岩溶植物景观于一体,是国家4A级景区。该公园此前的总体规划于20年前由北京林业大学修编,其部分内容已不适应发展的要求。为此,柳州市决定重新修编公园总规,今年1月向国内10多家具备甲级园林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发出邀请,从报名者中选择了广州市园林建设规划设计院、南京市园林规划设计院、深圳市北林苑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3家单位参加竞标。

在昨日的评审会上,3家单位分别以多媒体演示了各自的设计方案,专家评审组除了从专业角度考核方案,还综合考虑财政、旅游、建委、环保等相关单位与会人员的意见,最后确定了中标方案。中标的深圳市北林苑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在规划中将龙潭公园定位为“城市生态客厅”,建议公园增添旅游设施,完善康体休闲和民族风情两个主题,重点保护山水、文物、植物等具有特色的旅游资源。这些将成为龙潭公园今后建设发展的总体思路。

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网络思维


城市景观具有网络特征。规划师和建筑师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思维不应是直线式和单向式的,而应是具有网状结构式的思维。只有具备了网络思维方法,才能更好地理解城市景观的网络特征,才能创造出联结性强、均匀性高、层次丰富、弹性好、样式多、并可以持续发展和不断完善的城市景观网络。
关键词:城市景观 景观网络 规划设计 网络思维
“网络”是现代社会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网络无处不在,从足球表面图案到围棋、蜂窝、树叶叶脉、心血管系统等,都呈现出不同的网络形态。网络不仅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也与城市景观设计有着内在的关系。凯文。林奇关于城市意向五要素就清晰地表达了城市景观的网络特征:路径即是城市网络中的线;边界即是界定城市网络的边缘;区域即是一定范围城市网络中点、线、面的集合;节点可以是路网的交点,也可以是景观视线的交点,可以解释为城市网络中线性要素的交点;标志物即是众多节点中突出的节点[1].只要了解网络概念,把握几个关键因素,人们就能很快获得一个城市的整体印象。这就要求我们通过理解城市景观存在的这种网络现象,并运用网络的思维方式去塑造城市景观,使之具有人性化、可以有机生长并符合自然发展规律。
一、景观网络的基本概念
城市景观网络并非只是孤立的点、线、面的简单集合。由于城市是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的场所和载体,城市景观因人的存在和人的活动而具有意义,只有把城市景观与人的活动联系起来作为一个网络系统去对待,才有可能产生高质量的城市景观设计。
1、定义
网络是一系列相互连接的点和线构成的平面或空间网状物。在城市景观中,网络是各种景观元素组合或叠加形成的系统。城市景观网络是自然的或人工规划设计的相互连接的空间形态,主要以自然要素(如植被带、河流、山川)和人工要素(包括公园、街道、广场、建筑物)组合形成。在这个网络中,景观节点(如公园、广场、街头绿地、庭园等)和景观走廊(如街道、滨水开敞空间、楔形绿地)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多样、高效、动态的景观结构体系,共同维持良好的城市感知效果以及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城市景观网络有着自身独特的特征:首先,景观网络是均匀的、单元独立的、易于拼接和可以生长(复制)的,具有连续性;其次,景观网络的元素不是简单的分散,而是一种“形散而神不散”的关系,分散的点、线、面都有内在的联系[2].
2、构成
景观网络可以分成很多种。从层次上可以划分宏观、中观和微观网络:宏观层面的景观网络可以是城市群或更大区域的景观或生态网络;中观层面的景观网络可以是城市里的绿地系统网络或广场网络等;微观层面的景观网络可以是某一街区或街坊等小范围的景观网络。从角色的转换上可以分为实体景观网络与空间景观网络:实体景观网络如街道两旁的建筑物系列与广场上的雕塑等构筑物系列所形成的实体网络;空间景观网络如建筑物所围合的街道、硬质广场空间和绿化水系空间等虚体网络。从景观网络的形态上可以分为方格网、蜘蛛网、树枝网和组合网络等。
3、特性
(1)层次性 .城市景观网络的各个元素都是有层次的,包括景观节点、景观轴线和景观区域。不同层次的景观元素服务并影响于不同等级的区域范围。就一个城市而言,标志性建筑也有层次性,包括全市的、区域的、一个街道的或地段的建筑。如果本身应该是区域性的标志,就不要使其成为全市性的标志,否则将得不偿失,不仅降低了美学价值,而且要付出极大的经济代价和社会代价,甚至是政治代价。
(2)交换性。在城市景观节点和景观区域之间的交汇地带,通常会存在多种能量的流动、物质循环,以及信息的传递和交融,如人流、物流、车流、信息流等等。我们在进行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时,节点和通道的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节点处的建筑、广告、绿地、广场等设计应该结合景观要求,为各种物态和信息的交流与互换提供多种可能的、互通式和无障碍的联系。
(3)联结性。联结性即是指城市景观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一般而言,城市网络主要是通过道路网络来联系的,而景观网络通常和道路的网络有重叠的关系。然而,景观网络并非被动地服从道路网络,我们应该重视生态景观网络在生态恢复、经济发展、社会学等方面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中,景观网络应该与城市道路网络的要求同时考虑,甚至可以比道路网络考虑得要提前一些。
(4)多样性。景观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铁路、公路、街道、河流、山脉、广场、建筑群体、公园、街头绿地等等。它们共同反映了景观的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城市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多元的社会需要多样化的城市景观。不能只是按照少数人的价值观去接受和理解这个城市,否则是不公平的;应该让不同的利益团体、不同的群体各得其所,真正地体现城市景观的多样性。
(5)有序性。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都是从小到大、从短到长、从慢到快;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从面到体。在城市建设中,网络发展的次序性与资源有关。尤其是在我国当前资源较为匮乏的条件下,建设的次序性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必须先做最紧急的、最需要的事,也就是最有效的事。
(6)有效性。景观网络质量的高低直接体现在空间格局与景观生态功能两个方面,它可以反映景观网络的有效利用状况。一个成功的城市景观网络可以充分发挥其有效的作用,也就是它能够很好地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可以成功地避免负荷过重或是空闲无用这两种极端状态。
二、景观网络的主要作用
1、城市功能
从城市生命系统看,景观网络有以下几个功能:
①促进新陈代谢。因为城市是个有机体,必须通过螺旋式的、而不是呆板的状态让它循环,城市景观网要起到这样的作用;
②平衡社会生态。从景观网络的层次性出发,根据不同的人口分布及各个阶层不同的需求进行布局,以满足各类人的活动需求;
③协调人与自然。人工的东西过于集中将会形成对自然的破坏和对抗,通过融合与渗透的手法,把生态景观线或面引入,从而缓解这种人工物过于集中而造成的对自然生态的压力与矛盾;
④形成安全格局。通过景观网络中人与动、植物的交流、动、植物之间的交流,形成合理、安全的距离,以维护生态的可持续过程[3].
2、人本意义
人本意义指的是城市景观网络对人的作用。人本意义不仅体现城市景观网络的创造者,而且还要考虑如何去服务周围的人,包括不同阶层的人,特别是那些易于被忽视的弱势群体。人是平等的,人又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景观网络要体现多样性。对景观网络的塑造要考虑使用的方便和宜人的空间尺度。
很多城市花了很多钱去建设大广场、景观大道等形象工程,但景观效果并不理想。这是因为其决策者和设计者没有明白城市景观网络中的关键点在哪里,关键的线和面在哪里。城市社会由多样化的人组成:有富人,有穷人;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也有没受过教育的人;有不同的人种、不同的年龄。这种多样化要求我们在景观规划中满足各种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的人的需求[3].
3、审美价值
城市景观网络的构建不仅要考虑景观的空间格局和其生态功能,作为可以被人直接感知的网络空间形态,还要考虑其审美价值。景观网络的设计应符合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即遵守节奏与韵律、统一与变化、对比与微差、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等[4].
(1)节奏与韵律。由相同的元素或几种元素合成一个单元,再像细胞一样不断叠加生长,形成不同层次的城市景观网络,这也包含了很多审美的意义。例如,澳门市政厅前广场铺地,具有强烈的节奏韵律感,不断地重复、不断地叠加与生长,具有网络的意义。广西少数民族村庄的民居,具有相同的建筑形式,如吊脚楼,运用了相同的建筑符号。
(2)均衡与稳定。城市景观网络的各种要素之间的排列与组合,须讲究各种要素比例的均衡与稳定。为了避免呆板,时常除了均匀、规律、对称等形式外,还有渐变、起伏、交错和非对称的处理,追求静态与动态的结合,讲究动态的平衡与稳定。
(3)对比与微差。在城市的景观塑造过程中,对轴线、走廊、节点、标志、景区等景观元素的塑造,一般都会注重虚实的对比或阴阳的对比与和谐。有时运用均质中突然产生变异的景观处理手法,能给人万绿丛中一点红、耳目一新和相得益彰的美感。
(4)尺度与比例。小尺度的景观给人亲切感,人们易于亲近和易于把握,如中国古典园林中就有很多这样的造园要素,诸如假山、水池、凉亭、长廊、小桥和盆景等。大尺度的景观易给人开阔、雄伟、磅礴的气势,如大江大河、人造大地景观等等。不同的比例和尺度会给人不同的感官刺激和美的感受。
(5)理性与浪漫。理性与浪漫体现的恰恰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东方文化是感性而含蓄的,就审美价值而言,追求自由、曲折,强调曲径通幽和步移景异的效果。而西方文化是理性且裸露的,它追求规则、直率和一览无余的效果,如意大利的台地园和法国的几何园。
三、景观设计的网络思维方法
网不同于单调的线,它是由众多的线纵横交织构造起来的,因此呈现出丰富、生动和复杂的格局。既然城市景观具有网络特征,景观规划设计师在景观设计中的思维就不应该是直线式的或单向式的,而应该具备有网状结构式的网络思维。所谓“网络思维”包含以下一些特征。
1、多元互动
多元互动体现的是一种多元的价值观。现在投资主体出现多元化的趋势,投资商、企业、老百姓以及不同利益团体的意见都要充分地反映和体现,而且这也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如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就是城市规划历史上的最大变革,也是城市规划摒弃精英思想,逐渐走向制度化、走向成熟的标志。
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2、系统综合
景观设计者的思维方式必须是系统综合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景观设计中自觉地把各种“景观要素”作为一个系统,每一个系统都是一个网络;而系统与它所处的环境又构成更高一级的系统,即组成更大的网络。在景观规划设计中,我们应该善于运用系统思维,分出层次、重点和次序。
3、动态思维
随着城市社会的进步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不同区域、不同职业、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思想和文化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和碰撞频繁的趋势,影响景观规划设计的价值观的变化也在加快。因此,我们需要具有“时空转换”、“步移景异”、“时过境迁”的时空动态思维,敏锐地发现和及时抓住城市景观中的新现象和新征兆,敢于创新,以促进城市景观网络的形成和完善。
四、当前城市景观设计和实施中的某些弊端
从网络的视角来观察城市景观问题,可以发现存在的一些弊端。
(1)网络的联结性减弱。网络的联结性影响到网络的整体综合效能的发挥。一些城市的景观大道单纯为汽车交通服务,其宽阔的非人尺度的车行道、中心绿化带和过快的车行速度给人行交通带来很大的不便,隔断了街道两侧居民的生活联系,割裂了城市,使城市的某些部分呈现出“孤岛”的效应。
(2)网络的均匀性破坏。景观网络均匀性遭到破坏主要表现为景观要素在地域上分布不均,特别是供人们休闲的城市绿地和广场数量不够,使城市各部分的居民不能平等享受公共空间和良好的景观。
(3)网络的层次性不够。一些城市往往热衷于“城市形象工程”的景观大道和大广场,为了突出个别市级景观大走廊、城市广场,而忽视更多的、更适宜人们日常使用的街头小绿地和小游园、小广场等。
(4)网络的多样性降低。很多城市大到整个城市风貌,小到居住小区景观,单调、雷同,缺乏多样性。这种情况往往导致人们感到心灵空虚,生活乏味。
(5)网络的弹性丧失。网络弹性的丧失主要体现于景观走廊弹性的丧失,突出表现在对城市水系的功能和景观价值的无知。例如,在河道整治“美化”过程中,走入了“八化”的误区:
①硬化,即以混凝土代土,减少生物多样性;
②桶化,即高坝围合,阻隔景观通道;
③直化,即裁弯取直,破坏自然遗存;
④简化,即砍树削坡,消除视觉弹性;
⑤非化,即挖沙取石,损害自然面貌;
⑥紧化,即空间压迫,挤占活动场所;
⑦盖化,即变明为暗,隔绝人水联系;
⑧污化,即排放“三废”,形成感官污染。城市景观中一旦出现了类似“八化”做法后,便使城市景观网络丧失弹性,失去其生态平衡和良性循环的功能。结果使空气调节能力不断下降,城市热岛效应愈加明显,生物的新陈代谢难以为继,景观的审美价值也受到影响,最终必然导致城市整体环境不断恶化和难以恢复[3].
城市景观规划师只有具备了网络的思维方法,才能更好地理解城市景观的网络特征,才能创造出联结性强、均匀性高、层次性丰富、弹性强、样式多、并可以持续发展和不断完善的城市景观网络,形成丰富而富有活力的城市景观空间。

参考文献
[1]林奇 K. 城市意象。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韦湘民,罗小未,雷翔。热带滨海城市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3]俞孔坚,城市景观之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1983.

小游园规划设计要点


城市小游园也叫游憩小绿地,是供人们休息、交流、锻炼、夏日纳凉及进行一些小型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是城市公共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中,设计师应把握好以下要点:(1)特点鲜明突出,布局简洁明快

小游园的平面布局不宜复杂,应当使用简洁的几何图形。从美学理论上看,明确的几何图形要素之间具有严格的制约关系,最能引起人的美感;同时对于整体效果、远距离及运动过程中的观赏效果的形成也十分有利,具有较强的时代感。

(2)因地制宜,力求变化如果小游园规划地段面积较小,地形变化不大,周围是规则式建筑,则游园内部道路系统以规则式为佳;若地段面积稍大,又有地形起伏,则可以自然式布置。城市中的小游园贵在自然,最好能使人从嘈杂的城市环境中脱离出来。同时园景也宜充满生活气息,有利于逗留休息。另外要发挥艺术手段,将人带入设定的情境中去,做到自然性、生活性、艺术性相结合。

(3)小中见大,充分发挥绿地的作用①布局要紧凑:尽量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将园林中的死角转化为活角等。

②空间层次丰富:利用地形道路、植物小品分隔空间,此外也可利用各种形式的隔断花墙构成园中园。

③建筑小品以小巧取胜:道路、铺地、坐凳、栏杆的数量与体量要控制在满足游人活动的基本尺度要求之内,使游人产生亲切感,同时扩大空间感。

(4)植物配置与环境结合,体现地方风格。严格选择主调树种,考虑主调树种时,除注意其色彩美和形态美外,更多地要注意其风韵美,使其姿态与周围的环境气氛相协调。注意时相、季相、景相的统一,为在较小的绿地空间取得较大活动面积,而又不减少绿景,植物种植可以以乔木为主,灌木为辅,乔木以点植为主,在边缘适当辅以树丛,适当增加宿根花卉种类。此外,也可适当增加垂直绿化的应用。

(5)组织交通,吸引游人在道路设计时,采用角穿的方式使穿行者从绿地的一侧通过,保证游人活动的完整性。

(6)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兼顾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要按互补的原则进行处理,如:硬质景观突出点题入境,象征与装饰等表意作用,软质景观则突出情趣,和谐舒畅、情绪、自然等顺情作用。

(7)动静分区为满足不同人群活动的要求,设计小游园时要考虑到动静分区,并要注意活动区的公共性和私密性。在空间处理上要注意动观、静观、群游与独处兼顾,使游人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空间类型。

全国林木种苗发展规划发布(2011-2020年)


“数量充足、质量优良、品种对路、结构合理”

从2010年11月7日在安徽合肥召开的全国林木种苗工作会议上获悉,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林业局最近联合发布了《全国林木种苗发展规划(2011-2020年)》,旨在大幅度提升我国林木种子基地供种能力和造林良种使用率,为现代林业建设提供“数量充足、质量优良、品种对路、结构合理”的林木种苗。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国造林基地供种率和造林良种使用率分别由现在的63%和51%提高到80%和65%,主要造林树种种子供应全部实现基地供种,商品林造林全部使用良种。到2020年,全国造林全部实现基地供种,造林良种使用率达到75%。全国林木种苗工作会议提出,“十二五”期间,将从强化科技支撑、加强基地建设、强化林木种苗市场监管、健全服务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五个方面着手,认真实施《全国林木种苗发展规划(2011-2020年)》,着力推进林木良种选育推广、种苗生产供应、种苗行政执法和种苗社会化服务四大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林木良种化进程,全面提高良种壮苗生产能力。

据介绍,《种子法》实施10年来,我国加强了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良种选育、种苗生产、市场监管,建设了一批林木种苗工程项目,建立了一批林木良种基地,良种壮苗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林木种苗产业蓬勃发展,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在许多地方,林木种苗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目前全国已建成国家级重点林木良种基地131处,国家级林木种质资源库13处,各类林木良种基地累计达到700多处,良种基地面积500多万亩,采种基地1360多万亩,国有苗圃育苗200万亩。开展了70多个主要造林树种和部分珍稀濒危树种良种选育,审(认)定推广了2776个林木良种。10年来,全国累计提供林木种子2.3亿多公斤,其中林木良种2200多万公斤,供应合格苗木3000多亿株,有效保障了7亿多亩人工造林和飞播造林的种苗需求。全国主要造林树种良种使用率由2002年的20%提高到51%,部分商品林和经济林树种良种使用率已达到70%左右。2009年全国林木种苗产业总产值达1200亿元。

据了解,《全国林木种苗发展规划(2011-2020年)》在未来将重点抓好五项工作:

一要强化科技支撑,全面提高林木良种选育水平。全面开展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着力加强主要造林树种、重要乡土树种以及珍稀濒危树种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工作。开展林木良种选育科技攻关,尽快培育一批高产、优质、高抗的新品种。加强经济林、速丰林和耐干旱、耐盐碱的主要造林树种和重要乡土树种的良种选育。积极开展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和良种繁育技术研究。

二要加强林木良种基地和苗木生产基地建设。努力构建以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为骨干、以省级重点林木良种基地为基础的林木良种生产供应体系。完善苗木生产供应体系,保障性苗圃实行订单育苗,重点培育林木良种苗木、珍贵树种苗木及生态林苗木。加强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和管理。

三要强化林木种苗市场监管。抓紧修订林木种苗标准,强化林木种苗许可、标签、档案、检验和品种审定制度,组织开展林木种苗执法行动,依法打击生产经营假劣林木种苗、破坏种质资源、乱采滥收林木种子等违法行为。

四要健全服务体系,努力提高林木种苗综合服务水平。加强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指导和服务。加强林木种苗信息化建设,培育区域种苗交易市场,健全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

五要继续加大林木种苗政策扶持力度。争取设立国家和省级林木良种补贴专项资金,争取对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库、重点良种基地、重点采种基地、保障性苗圃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予以支持。落实林木良种补贴政策。通过税收、信贷和贴息等政策措施,鼓励和扶持、引导各类社会主体参与林木种苗生产。

我国城市商业综合体怎么通过规划设计创造更大价值?


一个城市的发展如果没有达到一定阶段的话,就不可能出现一个城市综合体,这是在郊区很难看到一个体量,因为它承载不了。这是对土地利用的效率提升。像深圳的CBD是一个综合体,美国的曼哈顿也是一个城市综合体。城市综合体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概念,城市综合体里面承担了一些商业。在香港,土地资源紧张,在很多城市综合体下面就直接连接交通的设施,其本身就是一个交通站,搭建的都是一些立体的架构。作为一个城市综合体的开发,深圳和其他城市的一些经验都是可以互证的。

很多内地城市也是很发达的。但是借鉴香港的经验,商业比住宅要复杂一些,复杂在哪里?我们对住宅的认识可能相对来说要丰富一些,凡是接近市场的,我们都认为是简单的。但是真正到运营商业性地产,就涉及比较多,经营者、管理者、消费者、开发者,这是一个链条。运作经验方面香港比较多,前期怎么去定位、什么业态适合去开发一个城市综合体,大概有17%的开发经费是花在前期的。就是说在商业开发,前期是非常重要的。还有土地节约的效率也是要注意的,不管是市中心的地,还是城郊的地都是很稀缺的。在城市综合体里面建筑地本身的效率目前作为地产商考虑最多。写字楼的价值能不能被商业所带动,商业的价值能不能被写字楼所带动,它们和公寓能不能够互补?城中城里面的人能不能合理地流动,产生价值。如果从商场到写字楼距离缩短了,缩短了就减少了这个城市的能耗。包括公寓、酒店、观光、餐饮基本都能在这个综合体内能够满足,这就是效率,这个效率带给地产商就是价值。人的效率提高了,休闲不用去很远的地方。所以要想达到这样的一个效率,在设计方面也非常重要。其实我们在做商业地产很困惑的一点就是在各个城市,我们涉及到往往是改造一个商业,不是说重新搭建一个商业,因为这个商业从前期来说已经做了。城市做的商业不叫城市综合体,现在当我们GDP开始增长,人均消费水平开始增长了,我们就感觉到商业地产要改造它,让它适合这个市场。

商业综合体既然是多种功能的复合体,必然就涉及到商业,涉及到经营。大多数的城市商业综合体目前是以商业为主的。凡是可以经营的地产我们都统称为商业地产。住宅和非住宅。包括写字楼、公寓、商业、餐饮、会展,还有一些旅游观光功能,包括邮电设施、公交车、地铁站,搭建一个交通网络,形成一个完善的交通体系。

最后城市综合体最头疼的环节在于合作,很多的合作伙伴、很多经营单位需要你去接触、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一个作品。在这个过程当中,商业地产开发成功是一半,经营是另一半。这就要了解市场目前所有的常住人口目前的消费力是多少?什么的经营是最好的?怎么可以给我们带来最大的价值。

设计注重哪些方面呢?之前讲了效率和效能。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假设我们居住在这里,这是一个自然景观和城市景观的一个交融的地方。我们生活在城市里面的人,可以享受到一个自然景观,这是一个方面。比方说大家去国外旅游,第一肯定要享受海岸的沙滩,这是自然风光;第二会去一下赌场,刺激一下;第三会去购物。为什么你会在那样的环境下滋生那样的消费心理呢?就是城市景观和自然景观的相互融合。各国的商业,包括香港、日本,这些建筑的体量都对来说比较大,都是垂直往上发展。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建筑是一个核心,涉及到各个层面的交通,内部和外部的一些东西。对于地铁的交通设计方面也是要考虑的,不仅人生活的需要,而且也是体现商业价值的需要。还有定位的适合度问题,城市综合体做下来之前,大家都认为它很好。但是其实是这几年才上去的。这就涉及到最初的功能定位适合度,能够不能够符合以后持续的经营和可持续的发展。

屋顶花园规划设计


屋顶花园规划设计|屋顶花园的植物配置---设计屋顶花园时应注意一个问题负荷量有限。而屋顶花园往往比较高 , 所以风力也比较大 ,另外还有屋顶土层薄、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湿度小、水份小,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喜光,温差大,耐寒、耐热、耐旱、耐瘠,生命力旺盛的花草树木。最好是灌木、盆景、草皮之类的植物,总之使用须根较多的树种,水平根系发达,能适应土层浅薄的要求,尽量少使用高大有主根的乔木,若要使用重大的乔大,种植位置应设计在承重柱和主墙所在的位置上,不要在屋面板上。还应该注意的就是屋顶的种植土是采用轻质的,再加上屋顶较高,所以高大乔木的抗风能力明显的弱于地面上,因此,要采取加固措施以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可以使用无土栽培的草坪,带芳香和彩色的植物应用这样我们不需要出门也一样能闻到花香。
土层厚度控制在最低限度。一般草皮等低矮地被植物,栽培土深16厘米左右;灌木深40-50厘米;乔木深75-80厘米。草地与灌木之间以斜坡过度。
最后我们还应该注意屋顶的乔木较少灌木和草本花卉较多,所以我们设计时特别要做到树木花草高矮疏密错落有致、色彩搭配和谐合理。
屋顶花园规划设计
屋顶花园的设计和建造要巧妙利用主体建筑物的屋顶、平台、阳台、窗台、女儿墙和墙面等开辟绿化场地,并使之有园林艺术的感染力。
由于屋顶花园的空间布局受到建筑固有平面的限制和建筑结构承重的制约,与露地造园相比,其设计既复杂又关系到相关工种的协同,建筑设计、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和水电等工种配合的协调是屋顶花园成败的关键。由此可见,屋顶花园的规划设计是一项难度大、限制多的园林规划设计项目。
一、实用是屋顶花园的造园目的衡量一座屋顶花园的好坏,除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外,绿化覆盖率指标必须保证在50%至70%,以发挥绿化的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精美是屋顶花园的特色屋顶花园要为人们提供优美的游憩环境,因此,它应比露地花园建造得更精美。屋顶花园的景物配置、植物选配均应是当地的精品,并精心设计植物造景的特色。由于场地窄小,道路迂回,屋顶上的游人路线、建筑小品的位置和尺度,更应仔细推敲,既要与主体建筑物及周围大环境保持协调一致,又要有独特的园林风格。
三、安全是屋顶花园的保证建筑物能安全地承受屋顶花园所加的荷重,如:植物土壤和其他设施的重量。此外,屋顶的防水也要注意。屋顶花园的造园过程是在已完成的屋顶防水层上进行,园林小品、土木工程施工和经常的种植耕种作业,极易造成破坏,使屋顶漏水,引起极大的经济损失,以至成为建筑屋顶花园的社会阻力,应引起足够重视。
另外,屋顶上建造花园必须设有牢固的防护措施,以防人物落下。

园林苗圃如何规划问题


1.踏勘 在确定的圃地范围内进行实地踏勘、调查,了解圃地的地形、地势、土壤、植被、水源、交通、病虫害等情况,并现场研究利用和改造各项条件的初步意见。

2.地形测绘 用测绘仪器进行地形、地貌、地物的标定,比例要求为1∶500 至1∶2000 。应标清圃地土壤分布和病虫害情况,经整理后存档。

3.土壤调查 将圃地土壤剖面、土层厚度、机械组成、pH值、全盐量、地下水位等进行分层采样分析,研究圃地内土壤的种类、分布、肥力,并绘出土壤分布地形图。

4.病虫害防治 对圃地内的地下害虫、周围环境、树木、农作物调查、取样、统计、分析,制定出防治措施。

5.气象资料的搜集 向当地气象部门搜集有关气象资料,如:生长期、早晚霜期、晚霜终止期,全年平均气温,绝对最高、最低气温,土表最高温度,冻土层深度,年降雨量及各月分布,空气相对湿度,主风向等,还应向当地人了解圃地特殊小气候等情况。

6.耕地区划分 为便于抚育管理工作,进行耕作区划分。在一个耕作区内划分出多个小区,以北京市东北郊苗圃为例,1公顷耕作区分成5个区。小区间以灌水渠和排水沟分隔,每个小区2000平方米,便于管理,有利于机耕及产苗量计算。还要对圃地的地形、走向、风向等因素综合考虑,耕作区最好采取南北走向,便于苗木受光均匀,利于生长。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发展潮流——规划理性化》由养花技巧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在您养花过程中能帮到您!能够用到鲜之花小编说的养花技巧,能够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景点花卉种植规划”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