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落下的花朵,在为夏天的绿叶酝酿;秋天落下的花朵,在为春天垫基;两季落下的花朵,谱出一首靓丽的诗词,融入人类四季的心里。”有人类就有花,有赏花则相应有种花,种花的乐趣更不一般。花卉种植的技巧和学问是需要学习和摸索的,其他人种植花草的经验有哪些呢?以下是鲜之花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常见病害(黑斑病、白粉病、褐斑病)特征与防治”,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黑斑病

1.症状 真菌病害,全株均可受害,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呈现褐色放射性病斑,边缘明显,直径5-10mm,斑上有黑色小点,严重时叶片枯萎脱落,影响其生长发育。

2.发病特点 病原体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叶片、枯枝及土壤中越冬,也可以植株的芽、鳞片、叶痕及枝梢上。初夏及秋末为发病盛期,分生孢子借助风力、雨水传播、扩大浸染。雨水多、温度大、光照不足、通风不良有利于发病。

3.防治方法

(1)清除残枝败叶,集中烧毁以减少浸染源。

(2)选用抗病品种。

(3)加强栽培管理,增加植株的抗病性,(注意排水、降低湿度。

(4)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1000倍液,或80%代森锌500倍液,7-10天喷1次,根据情况确定喷药次数,一般2-3次。

二、白粉病

1.症状 真菌性病害,常危害叶片,也危害枝条、花柄、花蕾、花芽及嫩梢等发病初期,表面上出现一层白色粉状霉层,后期白粉状霉层变为灰色,受害植株矮小,嫩叶扭曲、畸形、枯萎,叶片不开展、变小,枝条畸形等,严重时植株死亡。

2.发病特点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芽、病枝条或落叶上越冬,分生孢子可借助风雨传播,对温度、湿度适应能力强。夏初和秋末发病较重。偏施氮肥和阳光不足或通风不良均有利于发病。

3.防治方法 结合修剪,剪除病残枝并集中烧毁;加强栽培定理,增施磷钾肥并控制氮肥的施用量,提高植株的抗病性;选用抗病品种;发病初期或在没发病时进行预防,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 1000倍,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

三、褐斑病

1.症状 真菌性病害,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上部蔓延,初期为圆形或椭圆形,紫褐色,后期为黑色,真径为5-10mm,界线分明,严重时病斑可连成片,使叶片枯黄脱落,影响开花。

2.发病特点 病原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枯叶或土壤里越冬,错助风雨传播夏初开始发生,秋季、危害严重,高温高湿、光照不足、通风不良、连作等均有利于病害发生。

3.防治方法 清除病枝病叶,集中烧毁;加强管理,注意通风,适当降低湿度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0.5-1%的波尔多液,或50%代森锌1000-1500倍,或25%百菌清500倍,每7-10天喷一次,2-3次。



xZh52.CoM展读推荐

凤仙花白粉病、褐斑病


白粉病

症状:主要危害叶片,花和茎也可受害。凤仙花的叶上初现圆形白色霉斑,一般在5月份开始发生,6月以后病斑扩展或多个病斑连结成片,每层加厚,形成白色粉状霉层,叶片正背面均可产生霉层,到初秋,在白粉层中形成黄色小圆点,后逐渐变深终呈黑褐色,严重时,叶片枯死早落。

病原及发生规律:病原子囊菌亚门,白粉病由单丝壳属引起的。子囊果聚生或散生,褐色,球形,近球形,壁细胞较大,明显,呈不规则形。子囊一个,椭圆形或卵形,未成熟子囊常有一短柄,子囊孢子呈椭圆形,少数圆形。病原菌以闭囊壳在病残体上越冬,次年夏季散放子囊孢子进行初次侵染,经风雨传播,植株发病后,在病部形成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经风雨传播,再次侵染,秋季形成子囊果,进入越冬场所。天气湿热,通风透光不良时发病严重,从5、6月份至9、10月份均可发病,而以9、10月发病较重。

防治:

①发病初期,喷洒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0%粉锈宁乳剂4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每7至10天喷一次,连喷3至4次,可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国外防治白粉病的有效药剂,如嗪胺灵、敌菌灵等也可使用。

②选用抗病品种,增施磷、钾肥,避免与该病菌的其他受害花卉轮作或接近,以免相互传染,加重病情,秋末彻底将病株和病残体集中处理,消灭侵染源。

褐斑病

症状:叶片上病斑圆形或近圆形,直径1-5毫米,初为褐色,以后中部灰褐色,边缘深绿色,有不明显的轮纹,潮湿时,病斑两面密生榄褐色霉状物。

病原及发病特点:病原为担子菌亚门,福土尾孢属,子座不发达,分生孢子梗丛生,淡绿色,很少分隔或分枝,直或波纹状。病菌以菌丝在病落叶上越冬,次年产生分生孢子,经气流传播,侵染植株。一般在八九月发病,若此时多雨潮湿,则发病较重。

防治:

①发病前,用0.5%波尔多液喷雾。

②发病后,可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代森铵1000倍液或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③清除病残体并集中处理。

如何防治月季扦插苗的白粉病和褐斑病


月季扦插繁殖时,出现嫩叶带褐、顶梢发褐直至枯死的不正常现象,可能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扦插基质排水透气性差,未进行必要的消毒,致使插穗基部未能及时生根。二是扦插后管理过程中,光照不足,通风不良,未注意预防病害,在不利的外界环境条件下,诱发了白粉病和褐斑病的侵染,使其新叶嫩梢枯死。

月季扦插以5上旬至7月初,用嫩枝扦插最为理想。选用开花过后的当年生枝,在第一枚5小叶复叶处剪断,剪后5天左右,用手弯曲保留的中下部枝条,应略有弹性,切口髓心小而呈灰白色,组织较为充实,腋芽尚未萌发。剪取约10厘米长的穗段作插穗,其上约有3个至4 个芽,下切口最好位于节下0.5厘米处。插条上部每片复叶仅保留基部的2片子叶,其余小叶剪去,插条下端要插入基质部分的叶片应全部剪去;随即将剪好的插穗插入蛭石与河沙对半掺和的基质中,也可用淋去碱性的砻糠灰与河沙等量混合的基质,插穗入土深度约为穗长的1/ 3左右,然后再将花盆浸透水,蒙罩塑料薄膜保湿。开始2天至3天应放在有散射光的场所,以后逐渐增加光照,维持25℃左右的生根适温,约过15天至20天即可生根。插穗生根后,撤去套罩薄膜,给予充分的光照,并定期喷洒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以防白粉病和褐斑病的发生。培育1个至2个月后,再行分栽上盆。

丁香黑斑病、丁香褐斑病及定型斑枯病


丁香黑斑病

症状 发病初期,叶片上有褪绿斑,逐渐扩展到圆形或近圆形病斑,直径3-10毫米,褐色或暗褐色,有轮纹但不明显。病斑后期变为灰褐色,密生黑色的霉点,这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病斑相互连接使叶片很大部分呈褐色枯死,并皱缩甚至发生碎裂。

病原物及发病特点 病原菌是链格孢属中的一种真菌。分生孢子梗散生或数根集生,褐色;分生孢子褐色。该病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落叶上越冬,随雨水滴溅传播。

丁香褐斑病

症状 丁香叶片上的病斑为多角形、不规则形或圆形至近圆形,褐色,直径5-10毫米。病斑后期中央组织变成灰褐色,病斑边缘深褐色。病斑下表皮着生暗灰色的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发病严重时病斑正面也有少量霉层。病斑相互连接成大斑块,呈灰褐色斑枯。

病原物和发病特点 病原菌是丁香属丁香尾孢菌,病原菌以孢子座或菌丝体在落叶上越冬,分生孢子由风雨传播。雨水多、露水重、种植密度大、通风不良易导致病害发生。

丁香斑枯病

症状 发病初期,叶片两面散生近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病斑。病斑边缘边缘色较深,中央组织色浅,灰褐色。发病后期,病斑中心部分生出少量黑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

病原物及发病特点 病原菌是丁香针孢菌,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落叶上越冬,分生孢子由风雨传播。

防治措施

减少侵染源。清除病残体;进行适度的修剪,剪掉有病枯梢。

发病时喷洒1%等量波尔多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0-15天喷一次,连喷3-4次效果较好。

病害知识-紫薇褐斑病


症状:褐斑病主要侵害紫薇的叶片,病斑圆形、近圆形,少许呈不规则形,紫褐色至褐色,病斑边缘色较淡,边界不清晰。病叶两面生灰黑色小霉点。叶面出现多个病斑时,整个叶片迅速变黄,并提前落叶。

病原及发病现状:紫薇褐斑病是真菌病害,由千屈菜科尾孢菌侵染引起。病菌在病叶上,或随病叶土壤中越冬。温度高、湿度大的条件下有利于发病。树冠下层比上层叶片受害重。

防治办法:

1、清除浸染源:公园或行道树,应进行秋耕,将落地叶深翻入土中,减少翌年初侵染源。公园、庭院和家庭盆栽的紫应及时摘除病叶,并销毁,以减少侵染源。

2、药剂防治:发病期间可喷洒75%百菌清6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或1%波尔多液。

草坪褐斑病的防治


该病主要侵染草坪植株的叶鞘、茎,引起叶片和茎基的腐烂,一般根部不受害或受害很轻。在冷季型草坪中,高温高湿条件下最易感染该病。发病初期,染病叶片呈现水渍状,边缘呈红褐色,后期变成褐色,最后干枯,萎蔫。受害草坪有近圆形的褐色枯草斑块,条件适宜时,病情快速蔓延,枯草斑块可从几厘米迅速扩大到2米左右。

由于枯草斑中心的病株比边缘病株恢复得快,因此枯草斑就出现中央呈绿色、边缘呈枯黄色的环状。引起草坪褐斑病的病原是立枯丝核菌、禾谷丝核菌、水稻丝核菌和玉米丝核菌。不同的病原对不同的草坪种类和品种以及因草坪管理水平的差异表现不同的症状,因此,要根据不同的草坪种类和品种仔细观察。
褐斑病是一种流行性很强的病害,如果条件适宜,只要有几片叶片或植株受害,就会很快造成草坪大面积受害,因此一旦发病就要及时防治。在枯草层较厚的老草坪,病菌较多,发病较多较重。高温高湿,排水不良,过量施用氮肥,使植株旺长,组织幼嫩,都极易造成褐斑病的流行。
褐斑病的防治有以下几种方法:
1.加强草坪的科学管理养护,适量增加磷、钾肥的施用比例,做到均衡施肥。及时疏除枯草层,改善草坪的通风透光条件。
2. 在草坪建植前采用甲基立枯灵、杀毒矾、粉锈宁等杀菌剂进行药剂拌种处理,亦可用甲基立枯灵、敌克松等进行坪地土壤处理。
3.褐斑病应以防为主,如果病害一旦发生,加上天气持续高温高湿,病害就很难控制。因此昆明地区应在4月底5月初就进行一次灭菌处理。一旦发生褐斑病,可用代森锰锌、百菌清、50%的灭霉灵可湿性粉剂进行喷雾防治。

花卉常见病虫害——黑斑病


症状叶、叶柄、嫩枝和花梗均可受害,但主要为害叶片。
症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发病初期叶表面出现红褐色至紫褐色小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定形的暗黑色病斑,病斑周围常有黄色晕圈,边缘呈放射状、病斑直径约3~15毫米。后期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严重时植株下部叶片枯黄,早期落叶,致个别枝条枯死,如月季黑斑病。
另一种是叶片上出现褐色到暗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轮纹斑,其上生长黑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严重时,叶片早落,影响生长,如榆叶梅黑斑病。
发病规律黑斑病是月季上的主要病害,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枯枝或土壤中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开始侵染发病,7~9月为发病盛期。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昆虫传播、扩大再侵染。
雨水是病害流行的主要条件,降雨早而多的年份,发病早而重。低洼积水处,通风不良,光照不足,肥水不当等有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①选用优良抗病品种。
②秋后清除枯枝、落叶,及的烧毁。
③加强栽培管理,注意整形修剪,通风透光。
④新叶展开时,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或80%代森锌500倍液,7~10天1次,连喷3~4次。

睡莲褐斑病的防治


褐斑病是睡莲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初发时,叶面出现淡黄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展成圆形或近圆形病斑,呈褐色,直径0.6至10毫米。随着病情的发展和加重,病斑可达叶面积的1/3至1/2,叶色由绿变黄,叶缘干枯,内卷,后期整个叶片焦枯,叶片及叶柄出现一层墨绿色的绒毛状物。受害植株轻者开花延迟,甚至不开花;重者,全株叶片焦枯,直至死亡。

该病是由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目的真菌睡莲褐斑尾孢菌侵染所致。病菌以菌丝体在病落叶及残体内越冬。翌年5至6月产生分生孢子借风力和雨水传播侵染。7至8月发病最重,高温多湿是病害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暴风雨期间,叶片受到损伤或被水淹没后,极有利于病菌的侵染,常引起病害的迅速蔓延。叶片过于密集,透光不良,以及遭受虫害后,也易于发病。

防治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加强栽培管理。除选取健壮、无病的地下茎栽培外,在生长期间,应及时疏剪病残老叶,既减少侵染源,又增强透光性。合理配施氮、磷、钾肥,促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

加强防护。在狂风暴雨季节,要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大风损伤叶片和水淹没植株。

化学防治。发病前可喷1至2次1:1:100的等量式波尔多液,能有效地防止病害的发生,发病初期,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7至10天1次,连喷3至4次,可有效地控制病害的扩展。

鹤望兰褐斑病的防治


鹤望兰又名极乐鸟之花,为旅人蕉科常绿宿根草本。花形奇特,色彩夺目,宛如仙鹤翘首观望,观赏价值极高,是珍贵的切花种类。

褐斑病为真菌性病害,病菌存活在栽培基质内及植株病残体上,借助浇水、人为操作等传播,多从生长衰弱和有伤口的叶片上侵染危害。发生在叶片上,病斑初期为褐色斑点,周围有黄色晕圈。扩展后病斑呈不规则状,边缘红褐色,内褐色;后期病斑黑褐色,收缩,并出现黑色粒状物,高温高湿环境下发病严重。

防治措施:⑴加强养护,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生长势。⑵栽培基质应严格消毒,可选用必速灭土壤消毒剂熏蒸基质,覆膜封闭数日后使用。⑶发病初期,喷洒1000倍五氯硝基苯杀菌剂和1500倍液烟参碱杀虫剂混合液。(候和菊)

苗木白粉病、赤星病的防治


不同品种的苗木在防治白粉病、赤星病方面效果不同。选择抗病性好的品种栽植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在发病前可用1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防治,如已发病,可用500-1000倍的退菌特或用800倍的代森镀防治,或用0.5摄氏度石硫合剂防治,效果也很好。
黄化病的防治,苗木黄化的原因,往往是由于缺少铁、钾、铜等微量元素或缺氮素肥料所造成的。苗木发生黄化以后,缺少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停止制造蕾养物质。苗木失绿轻者生长不正常,影响生长;失绿严重者,叶缘枯焦以至死亡。
对于此病必须要及早防治,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发展严重时再进行治疗的话,将会很难奏效。为了防止此病的发生,土壤中应该多施有机肥料,并且降低土壤的酸碱度。发病的初期,可喷灌0.2%-0.5%的硫酸亚铁或喷钾、铜等微量元素。喷时雾点越细越好。每隔1周喷洒1次,连续喷洒3次后,叶色一般可恢复。

《常见病害(黑斑病、白粉病、褐斑病)特征与防治》由养花技巧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在您养花过程中能帮到您!能够用到鲜之花小编说的养花技巧,能够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花卉白粉蚧防治”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